0

浏览

2230

文章

77

篇1: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海水有高潮和低潮。海水在涨潮时被称为“潮”,在退潮时被称为“潮”。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事实证明,随着地球的旋转,海水也被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所吸引。这种力被称为“引潮力”。当新月或满月出现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导致高潮。这时,潮水相对较强。在第一个四分之一或第二个四分之一的月亮中,月亮的引力会分解太阳的引力,潮汐会变小。此外,潮汐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潮汐的发电形式是什么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对于一些沿海城市来说,利用潮汐现象发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潮汐的发电形式是什么?这也是很多人特别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1)单池单向发电,即落潮发电

涨潮时坝门打开,海水充满蓄水池;落潮时坝门关闭,潮水驱动水轮机发电。

(2)单池双向发电

即落潮和涨潮都发电,且与扬水并用。为了保持落差,并非落潮一开始就发电,而是向蓄水池泵水,然后停机待机,直到潮水落到潮差的一半时才开始放水发电。反之亦然,涨潮一开始也不立即发电,而是将蓄水池剩余的水抽向大海,再停机待机一段时间,直到潮水涨到一半潮差时再开始发电。尽管如此,用于发电的时间远超过泵水和待机的时间和。

(3)双池双向发电

此时备有上、下两个蓄水池,发电机组则布置在两池之间,落潮时不是利用蓄水池与海面之间的水位差来发电,这就与不断变化的海面水位无关。涨潮时上池被充满,落潮时将下池放水,从而形成两池之间的水位差。利用该水位差可使机组连续运转。但这种发电型式在经济上不合算,实际应用很少。

相信大家仔细阅读过上面内容之后,就会更加了解潮汐的发电形式。要想进一步深入了解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平时就需要多关注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潮汐发电的类型有哪些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发电与潮汐规律紧密相连,也是目前利用潮汐能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潮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预示着潮汐发电也能够源源不断。潮汐发电的类型有哪些?下面小编为详细介绍。

潮汐电站可以是单水库或双水库。单水库潮汐电站只筑一道堤坝和一个水库,双水库潮汐电站建有两个相邻的水库。

单库单向电站

即只用一个水库,仅在涨潮(或落潮)时发电,因此又称为单水库单程式潮汐电站。我国浙江省温岭市沙山潮汐电站就是这种类型。

单库双向电站

用一个水库,但是涨潮与落潮汐发电的型式潮时均可发电,只是在水库内外水位相同的平潮时不能发电,这种电站称之为单水库双程式潮汐电站,它大大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率

双库双向电站

为了使潮汐电站能够全日连续发电就必须采用双水库的潮汐电站。它是用二个相邻的水库,使一个水库在涨潮时进水,另一个水库在落潮时放水,这样前一潮汐发电实用装置个水库的水位总比后一个水库的水位高,故前者称为上水库(高水位库),后者称为下水库(低水位库)。水轮发电机组放在两水库之间的隔坝内,两水库始终保持着水位差,故可以全天发电。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专业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了潮汐发电的类型。要想全方位了解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就必须要参考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赤潮是潮汐现象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说赤潮潮汐现象一样,总是认为赤潮就是潮汐,那么赤潮是潮汐现象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但直到现在才变得比较严重。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如夜光藻、中缢虫等形成的赤潮是红色的,裸甲藻赤潮则多呈深褐色、红褐色,角毛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绿藻赤潮是绿色的,一些硅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造成海洋和港湾口积水深度的改变,并且形成震荡的潮汐流,因此制作沿海地区潮汐流的预测在航海上是很重要的。

潮汐的变化位置与月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湖及河口。潮汐现象除了发生在海洋之外,也会在其它引力场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内发生。

赤潮和潮汐现象并不是一样的,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表现在哪?下期为大家一一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正确走潮汐车道 什么情况下走潮汐车道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1、走潮汐车道前,看指示灯是否变为绿色,绿灯才能进入潮汐车道,等待左转弯;2、不要压线行驶,也不能进入潮汐车道直接变道通行;3、潮汐车道行驶有时间限制,如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可以走潮汐车道,其它时间不可以走。

如何正确走潮汐车道

所谓的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指的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于是针对该现象,就需要进行交通导流。

其主要表现为交警根据现场交通情况,通过手持遥控器,控制可变分向行驶车道标志随时调整车道行驶方向。在潮汐车道上行驶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前方有掉头车辆驶来的话,要注意避让,因为潮汐车道左转弯的入口往往会和掉头位置交汇。当潮汐车道车流量过大,或者因为交通流量变化,最好听从交警的现场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台风是受天文潮汐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是受天文潮汐直接影响形成

关于台风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在国内外都尚无定论。只是对于产生台风的基本条件,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在比较广阔的热带海洋面上,水温要高于26℃,造成高温、高湿的低层大气;台风的生成位置在离赤道3°以外;对流层风速切变小,保持和增加整层的温度等。在这些条件下,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由月球和太阳形成的起潮力,使海洋面上低层大气的空气质点向上运动,与此同时,这种起潮力(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时候,由于反作用力的原理,就在地球上和低层大气中,产生一种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样,起潮力和反作用力交在一起,就使得低空大气的空气质点的运动,既向上又偏转,形成反螺旋式,以反时针旋转前进,这就是海洋台风和内陆龙卷风反时针旋转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空气初始扰动,即台风胎胚。在起潮力持续和地球不断自转的情况下,台风胎胚得到不断的加强,即逐渐演生成台风。但是,台风即使在上述条件下,也不是每日每时都能产生的,它必须在起潮力较大的时候才能产生。从一些资料分析,台风的初生期,与月相的朔、望、弦的相吻合或基本吻合。我国1990年预报的29个台风、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中,在朔、望期形成的有9个,占31%,在弦期形成的有6个,占20.7%,朔、望、弦期形成15个,占51.7%。我国1991年预报的前13个台风和强热带风暴中,在朔、望期形成的有5个,占38.4%,在弦期形成的有3个,占23%,1990年形成的14个台风,1991年形成的5个台风。这19个台风虽然没有在朔、望、弦期中形成,但是,一般说来,也都是由于强天文潮汐的影响而形成的,当然,也可能有月亮上、下中天的影响而形成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同样是朔、望、弦期,而具体日、时并不相同,日、月与地距离也并不都相等,所以,起潮力的大小就会有一定的差别;二是,由于形成台风的海区的水温、纬度、切变风速等具体条件的差异,对起潮力的响应,就会有早、晚之别,快慢之分,有的台风可能提前数日或当日形成,有的可能推后数日。三是,朔、望、弦期只是在理论上,对引力较大的时间的区分,而在实际上,朔日与上弦日、上弦日与望日、望日与下弦日、下弦日与朔日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总是在无形中自然变换着,总是不断地对海洋上低层大气的空气质点以不同的引力吸引着。所以,笔者认为,台风形成的时间无论是否在强天文潮汐期里,其形成的原因都是因为天文潮汐的影响。我们预报的受天文潮汐影响比较典型的台风还是不少的。例如,1980年的8001号台风,下弦日的前一天形成了热带低压,下弦日的当天中心气压即由1007毫巴下降为1002毫巴,风速由10米/秒增加到12米/秒。由于下弦日的引力较小,在下弦日以后的3天里,气压仅下降2毫巴,风速仅增加3米/秒;而在距离朔日的前3天,引力逐渐增大,中心气压每日下降10毫巴以上,风力每日增加5米/秒,达到了台风强度;在离朔日的前4小时,又达到了强台风强度。但是,朔日一过,就立即降为台风,到第6天又由台风降为热带低压,在上弦日的前两天即行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潮汐形成的原因_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人们对于潮汐的形成原因都感到好奇。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潮汐的相关知识。

潮汐的潮水类型

在一个潮汐周期(约24小时50分钟,天文学上称一个太阴日,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所需的时间)里,各地潮水涨落的次数、时刻、持续时间也均不相同。潮汐现象尽管很复杂,但大致说来不外三种基本类型。

半日潮型

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中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

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

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形成潮汐的原因

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023369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其周期约半月。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 潮汐形成的原因

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从一天看来,因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潮汐波由东向西,沿周日运动的方向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即12小时25分,也就是所谓的半日潮,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来。

实际的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钱塘江潮为例,我们知道,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呈喇叭口状,越往里越窄,加之涨潮时带进的泥沙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从而造成潮势汹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仅会在地球上产生海潮,还会引起大气潮。但是大气潮远没有海潮这样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又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难察觉的。除此之外,引潮力还会使地球的本体,包括地表(大陆和洋底以下各部分)产生潮汐,这种潮汐称为固体潮,固体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这可能对地球的引力场有细微影响。地球内部有一部分是液态的,因此那里也会产生潮汐,有人认为地球内部的潮汐是诱发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总是相对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对地球有引潮力,反过来,地球对月球同样也有引潮力。所以它们互相作用的力是相等的,然而,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无法在月面上“兴风作浪”,但对月球的自转起了制动作用,使月球变成一颗同步自转的卫星,所以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而月球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使每日时间变长,同时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

潮汐的涨退时间

规则半日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

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假设:今天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午夜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

另外例如:

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

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

3)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农历十五和农历三十都是12:00的水时,其他时候就都是40分钟的倍数(以初八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钟,就是12:00加上320分钟,也就是5小时20分钟,就是5:20和17:20)算法比较烦琐,不过还是挺准的!夏天水时都会推后一些

看过“潮汐形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乐清湾内,这里海潮涨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过8米,适宜开发潮汐能。

为了给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国家水利电力部决定在乐清湾选址建设潮汐电站。

电站不大,由大坝、发电渠道、厂房、泄水闸、开关站组成。这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国家级试验基地,属于单库双向电站。

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副站长王浩平介绍,30多年来,电站机组各项科学试验课题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电站被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授于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单位。

2005年,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承担国家“863”新型潮汐项目的研制工作。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潮汐发电的同时,库区农、渔业经济综合开发逐步发展,所围海涂5600亩及水库水面均由当地乡镇分给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用实践证明,它具有不用移民、无一次能源消耗、无洪水威胁、不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等优越性。

从1980年到2014年,工作34年,1号机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拆卸下来后,放在电站的历史展厅。1号机组体积较大,整个机体已经锈迹斑斑,部分机体由于长期浸在水中,附着许多壳类生物;在拆解时,工作人员发现贝壳类生物已经无法剥落,与机体融为一体。王浩平说,这台机组颇具历史意义,是我国第一台用于潮汐发电的机组,它被省文物局要求作为文物收藏,因此,它一直放在展厅里,供人们参观。

目前,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共安装6台双向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机组运行稳定,年发电量保持在720万千瓦时。江厦潮汐电站所处的避风港面积小,水量不大,这些因素天然制约着电站的发电量,但是,它作为“试验”电站,对于中国潮汐能发电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9年10月7日,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海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象背对月亮那面跑,于是也会出现长潮,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潮汐的变化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就来跟大家说说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详细内容

1

海水在跟随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受到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这种力被称为“引潮力”,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亮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离心力变大了,海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象背对月亮那面跑,于是也会出现长潮,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

2

潮汐是非常守时的,它几乎和时钟一样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落。

3

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

4

潮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象军事、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都受潮汐的影响,为了掌握潮汐的规律,对潮汐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沿海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海洋站,这些海洋站随时记录着当地潮汐的情况,潮位的变化,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的专家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并制作出我国及世界各地主要港口潮汐时刻表,做到三年早知道,供各类产生部门使用。

5

潮汐中还蕴藏着巨大能量,潮汐发电就是靠潮汐的落差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建成了十多座潮汐电站,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每年可发电10700万度,由于潮汐电站既不浪费能源,也不污染环境,因而,给人们带来无限光明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潮汐能是可再生资源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能是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现为势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现为动能,这两种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海洋各种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简便。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

1.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

2.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今天小编对潮汐能是可再生资源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为什么要发展可再生资源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潮汐发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沿海城市都在利用潮汐发电,这不算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而且还具有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潮汐发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潮汐发电有更多的了解。

潮汐发电条件

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即区域蕴有足够大的潮汐能是十分重要的,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一般水力发电的原理是相近的,即在河口或海湾筑一条大坝,以形成天然水库,水轮发电机组就装在拦海大坝里。由于海水潮汐的水位差远低于一般水电站的水位差,所以潮汐电站应采用低水头、大流量的水轮发电机组。全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于其外形小、重量轻、管道短、效率高已为各潮汐电站广泛采用。

潮汐发电的物理条件

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

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内容之后,都能够了解潮汐发电所具备的条件,要想知道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就要多掌握一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国哪些地区适合建设潮汐发电站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能的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法国。到了现在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自然能源的利用也更加驾轻就熟。其中,利用潮汐能发电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我国哪些地区适合建设潮汐发电站?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述。

早在12世纪,人类就开始利用潮汐能。法国沿海布列塔尼省就建起了“潮磨”,利用潮汐能代替人力推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筑坝拦水,建起潮汐电站。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109kw。

我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实际可利用的远小于上述数字。

预估我国仅长江口北支就能建8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为23亿千瓦时,接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的发电总量;钱塘江口可建50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约180多亿千瓦时,约相当于10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能力。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非常适合建设潮汐发电站。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了我国哪些地区最适合建设潮汐发电站。但是,大家要了解大海中不止有潮汐,还有风暴潮这种危害性巨大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都需要做什么工作?可以在海洋灾害小知识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离岸流与潮汐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潮汐?离岸流与潮汐的区别是什么?接下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请各位认真阅读。

离岸流与潮汐的区别是什么?小编分析如下:

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所谓离岸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离岸流又被称为回卷流。这种说法指出了它回流海中的主要特点,通俗而科学。离岸流包括裂流根、流颈和流头三部分。裂流根是离岸流的源头,也就是水源汇聚区。流颈是离岸流的通道,水流急速而狭窄。流头也就是离岸流向深海扩散的区域,呈扇形。裂流根里的水来自一侧或两侧的沿岸流,沿岸流中的水则来自涌向海岸的波浪。向岸的波浪、沿岸流和离岸流共同构成了近岸流系中海水的输移和循环。

离岸流最危险的地方是流颈,流颈往往很窄,迅速平行海岸往两侧游,再借两侧向海岸的波浪力量游回是最佳逃生路线。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而且每天都会发生可预测的渐进式变化。离岸流则是由海岸线本身的形状造成的,它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潮汐发电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潮汐发电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不但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同时,还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是沿海地区的重要发展能源之一。潮汐发电的特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地球每天自转一周,而月球则不断环绕地球旋转。由於月球的万有引力,地球海洋上的水,会产生拱凸起来的部分,环绕地球澎涌奔驰。这便是我们见到的潮汐涨退现象。当中,太阳的万有引力也有影响,约为对海水总牵引力的四分之一。

潮汐电站由一条堤形堰闸组成,通常建造於江河的出口等潮汐涨落较大的地方。堰闸上装设有闸门和涡轮桨叶。只要堰闸内外的水位差超逾3m,水便通过桨叶,从而推动涡轮机发电。闸门自动适时启闭,以取得最高的水位差和水压。

这种双向潮汐电站,无论潮水涨退,都可推动涡轮机发电,只是水涨和水退时,涡轮机桨叶旋转的方向相反而已。由於潮汐涨落规律的限制,潮汐电站每天只能发电约8小时。而且,它建造费用昂贵,影响沿岸的水流和野生动植物,更给鱼类和水栖动物造成障碍。

综上所述,潮汐发电的特点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只有合理利用才能造福人类。同时,大家要想知道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在海洋灾害小知识中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什么是潮汐?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什么时刻,地球面向月亮的一侧比其对面一侧更靠近月亮,其差大约是地—月间距离的 7%。这就意味着,前者受到月亮的吸引力大于后者受到的吸引力。地球在这个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在地—月连线上的长度加长。因此,我们能在地球的这条线的两端发现隆起的现象。

对于地球上的固态物质而言(如陆地),它在上述位置时的隆起并不明显,然而,对于聚集力低于固态物质的海水而言,隆起的程度就明显地大多了。海水若在上述位置时,两面却有隆起现象发生,其中一面朝向月亮,而另一面背向月亮。当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的各个点陆续地进入这个位置,而后又离开了它。

人们站在陆地上观看海面,似乎水面升高了,直至最高潮,然后又开始回落,直至最低潮。这样的起伏每天要反复两次。月亮在其轨道上运行时,伴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各部位都有两次涨潮,间隔约 12.5 小时。

对于这一事实,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把海水的涨落——潮汐现象和月亮联系起来了,只是实际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太阳对地球也会产生潮汐作用,只是比月亮造成的潮汐高度小。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即满月和新月时,产生的潮汐比往常的潮汐剧烈得多,海水涨得也高,回落得也低;但当太阳和月亮间的位置关系是以地球为顶点的直角关系,即逢“半月”时,潮汐的强度就低于平时。不过,对某地来说,潮汐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时间和强度,还与地理位置、海岸线形状有关。

早期的欧洲人大多聚集于地中海地区,这个地区是一个几乎被陆地所包围的港口。涨潮的时候,来自大西洋的海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入港口,但还没等潮汐过程全部结束,退潮就开始了,海水开始从港口涌出。可还没等海水完全退去,下一次涨潮又开始了。最终结果是地中海的水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大约在公元前 300 年时,古希腊探险家费萨斯驾船驶出地中海,他横渡了大西洋、不列颠群岛,然后到达斯堪的纳维亚。航行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些潮汐现象,对此他做了详细的记录,并进一步提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月亮有关。但是他的观点几乎没得到任何重视。当儒略·恺撒率领一支偷袭军队进入不列颠时,他把船队停泊在离岸上稍高一点的地方,后来不期而遇的涨潮来临时,几乎将他的船只全部卷走。作为恺撒大帝,他很快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如果缺乏对万有引力的理解,是很难接受潮汐现象与月亮有关这一事实的。比如说伽利略,在多数方面,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家,居然也对月亮对地球有一定的影响这一事实嗤之以鼻,他认为潮汐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时海洋的海水晃动而引起的。直到后来牛顿于 1687 年发现了宇宙间万有引力的存在,人们才完全弄懂潮汐现象的起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潮汐现象是什么引起的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什么是引潮力:

海洋潮汐现象与月亮的盈亏圆缺有密切的关系。潮汐是海水受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以地球-月亮为例,它们之间,彼此都有吸引力,如果它们都静止不动,就会使它们之间碰撞;但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停的转动中,又会产生与引力方向相反的离心力,而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处于平衡状态。可是,地球表面每个指点受月亮的引力,大小并不一样,有的地方,引力大于离心力;有的地方小于离心力,它们的两个力之间的差值,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引潮力。

潮汐根据周期分为以下三类:

1、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

2、全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3、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照潮汐表,日照赶海攻略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日照是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南侧。赶海,海边人独有的资源优势,在海边捡到的海鲜都是大海对我们的馈赠。

操作方法

1

请在赶海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不要因为我们的玩乐而让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去赶海前一定要准备好赶海用具和装备。

1.遮阳帽,防止晒伤;

2.手套,防止手部受伤;

3.小铲子小塑料桶是赶海的基础配置;

4.手电和铁丝可以逮到长在石头缝中的小螃蟹,也是必备的。

2

赶海的注意事项:赶海也是有一定危险的,曾经有很多游客因为玩的太尽兴,没有发现涨潮出现了溺水等事故。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保护自身安全。

3

赶海的时间:

作为外地的旅游者赶海要注意潮汐的变化。日照旅游局发布了一个详细的涨潮退潮时间表。可以参考。

对于旅游者来说。不可能单为涨潮退潮的时间去旅行,所以在每天涨潮退潮的时间里一定要小心去赶海就可以了。日照的潮汐每天两起两落,潮汐表是按照阴历计算的。

4

日照适合赶海的地方介绍:日照赶海的地方非常多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

5

1.刘家湾赶海园

园区内滩平沙细,且有广袤的潮间带,盛产竹蛏、文蛤、香螺、螃蟹等,让你赶海赶个痛快!

每年7月初至9月是赶海的好时间,这儿每天有两次潮涨潮落,退潮后就是赶海的最佳时机。

6

2.李家台,张家台

最佳的赶海区,这里海域位置独特,涨落潮的差距足有三公里之远,很适合赶海,而且这里的活动大都是以赶海为主。是不要门票费的哦!

7

3.任家台赶海园

任家台赶海园免费的赶海园之一,相比较其他的赶海园这里的沙质比较细软,不光可以赶海,如果想,还可以在沙滩上慢步也不硌脚呦。感觉还不错。

8

4.万宝滨海风景区

万宝滨海风景区:位置比较偏远,开车去会比较方便,此景区面积非常大,是当地市民经常赶海的地方,也是综合服务区,里面的服务业有很多,如海水洗浴区、赶海区、海上人工鱼礁观光垂钓区、食宿餐饮等。

9

5.太公岛牡蛎公园

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不是与这有关呢。以潮汐礁石为主,落潮之后海礁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文潮汐与地球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潮汐地球

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叫做海洋潮汐。蔚蓝色海洋,烟波浩渺,运动不息。其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就是海洋水面按时涨上来,落下去,落下去,又涨上来,天天如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海呼吸”,不过,科学名称叫“海洋潮汐”。

什么力量能使海洋水面涨落呢?我们祖先很早就注意到这种潮汐现象与月球有着密切关系。东汉哲学家王充明确地指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但古人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直到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才找到潮汐的原因。

万有引力告诉我们: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量。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海水运动关系最大。月球吸引地球,地球拉着月球,它们相互吸引的同时,又各自绕地月系统的质心做圆周运动,于是又产生排斥力。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在吸引力作用下,海水便向着月球方向聚集堆积,渐渐升高,形成高潮;在与月球相反的另一面,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在排斥力的作用下,海水又要向背着月球的方向聚集堆积,也同样形成高潮。至于这相对方向的中间地方,由于海水被两端拉走,就要慢慢降低,形成低潮。这样,涨面就变成与鸡蛋一样的椭球形状。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所以在大约一昼夜时间里,海水一般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在天文学上称天文潮汐。

天文学家根据自身的实际体会和观察天文潮汐对一些人的实际影响认为,每月的朔日和望日的引力,并不都是最大的,在有的月份,似乎是朔、望日的前一天引力最大。究竟是不是这样,和为什么这样,需要天文工作者进一步研究。除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之外,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都是天文潮汐引力的组成部分,只是都比较小,有时仅作为月球、太阳对地球引力的叠加因素,这时不作详述。天文潮汐对人类和地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从而在地球上和人类中发生奇异万千的、有规律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什么是潮汐车道?看完你就明白了!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城市快速公路上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试点开辟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的变化,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就可以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的方向,从而调整车道数。

“潮汐车道”的特点就是车道可随车流量随时变化,例如,左转车道很拥堵,但直行车道却车少畅通,此时就可通过相关设备将直行车道变为左转车道,排队左转就多了一条通道,从而减轻左转车道的拥堵情况。

由于交通会有“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从而造成交通拥堵现象。针对该情况,就可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来进行交通组织,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潮汐是受什么影响,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受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影响,绝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海水受到太阳及月球的引力影响,就会产生上扬及下降的情况,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

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力的作用。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它是一种沿海地区的自然现象。

潮汐有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在利用潮汐发电的过程中,海水的动能传递给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而且无污染。但潮汐会引起红潮现象,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潮汐电站是低水头、大流量的发电形式,涨落潮水流方向相反,进出水建筑物结构复杂,导致海水、海生物对金属结构物有腐蚀和沾污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