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专项训练75题及答案汇编20篇

宝宝在五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坐着了,只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实在是太娇嫩啦,所以一定要用对方法,来吧,教你如何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坐,赶紧看过来。

浏览

5632

文章

192

语文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全文共 3754 字

+ 加入清单

学好语文,先要掌握好的方法,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修改病句是语文考试类型之一,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3、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4、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病句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掌握修改病句方法原则

方法:增、删、调、换

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对重复累赘、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顺的成份。

原则:保留愿意、尽量少改

改通顺、改正确,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要保留原意基本不变,要尽量少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专项训练及解析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悲惨世界》等。

B、“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这句话的主干是“我敲击玻璃”。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D、“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人能否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这句话没有语病。

A【解析

试题分析:A、《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的“雨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点评: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修改病句:否定多余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修改病句的方法

三、成分赘余

2.否定多余

例12: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其后不能再用否定词,否则,将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修改时,将“不”删去即可。

例13: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不能不承认”这一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后边再加上“不是”这一否定词,整个句意最终就变成否定了。修改时,将“不”删去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B

【解析】

试题分析:“清明、和谷雨”中的顿号与“和”都表连接,不能同时使用,应去掉顿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看修饰成分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1.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简单记忆方法:属--数--动--形--名(中心词)]

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②指称或数量词;

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

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④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简记方法: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即怎样)——何对象(即同谁)。

例: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看副词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或心理活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

1.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的当务之急。

解析:“目前”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应删去“目前”。

2.“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解析:“可以”与“堪称”语意重复,应删去“可以”。

像这类短语常见的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常常屡见不鲜、来自于、这其中、此个中、令人堪忧、被应邀、过分溺爱、过分苛求、过高奢望、多年夙愿、过分溢美之词、随便苟同、好像如芒在背、特别穷凶极恶、三令五申地强调、非常奇缺、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您的垂询、不可叵测、俩个、杜绝不要、切忌不要、避免不要、非法走私活动、基本上根除、坏毛病、目的是为了、原因是因为、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盛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专项训练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3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作品深刻地控诉了极左路线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

B、只有充分掌握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情况,才能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C、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D、选集中收入了他注释《阿Q正传》和《理水》两部作品的成绩,证明他是较早注意到普及鲁迅著作的工作。

39.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市场较以前丰富得多了。

B、他所指挥的15000军队在伤亡过半后,不得不转移阵地。

C、近几年,享受专家津贴的人员名单上,人数不断有所增加。’

D、生了病,不知求医,一味求神拜佛,只会更加严重。

40.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1)“经久”改为“坚固”(2)“洁具”改为“用具”

(3)“适应”改为“适宜作”(4)“理想”前加“的”字

(5)“卫生”前加“的”字(6)“新产品”后加破折号

A、(1)(4)(6)B、(1)(2)(6)C、(2)(3)(4)D、(3)(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病句结构混乱专项训练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专项训练

4、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5、本句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6、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6、本句时而用“……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句子,时而用“……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种句式只宜用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

7.修改下面病句。(4分)

①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②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8.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好它。(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4分)

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修改①

修改②

9.读语文,找病句。将下列文中的病句找出来,并改正。(5分)

①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都不能少》)

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④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孔乙己》)

⑤让劳动者以宽阔的步伐走在街上吧!(《黎明的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41、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商榷。

42、祖国的一切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3、遵守纪律,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44、我国生产的粮棉,基本上完全能够自给。

45、在同学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46、在同学帮助下,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47、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48、这本书只有大致翻一下,也要花费很长时间。

49、我们学校开展了学雷锋。

5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

51、张海迪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52、他不但思想要求进步,可是学习成绩也不错。

53、通过这次班会,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

54、我班同学基本上都达到了体育锻炼标准。

55、为了另外有任务,我今年寒假不能回家。

56、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他不能不无动于衷。

57、勇敢的三连战士打退了敌人的阴谋。

58、公社今年播种小麦的面积增长了。

59、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2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今年“五一”期间,一些汽车经销商却把家用轿车展与七天长假结合在一起,使得“五一”车市顿显火爆。

C雾会使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雾像轻纱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氛。

D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而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

22、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B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C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锅炉使用了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和其他简易措施。

D正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梅其春教授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学作为大学必修课是一种趋势。

P152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育才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2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C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D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25、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五四”表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表春万岁”的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1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2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3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2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3句应改为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长宾语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

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解析:“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解析:“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主语残缺,应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2.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解析:“威慑”本身有“吓唬”别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体颠倒,应改成“震慑”。

3.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字形专项训练

全文共 2189 字

+ 加入清单

易错字形训练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迄今恣意以逸待劳暴殓天物

B、殒命饯行毁家纾难针砭时弊

C、木纳赡养恼羞成怒事过境迁

D、赢弱翔实斐然成章怙恶不悛

1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A、痉挛锱铢必较篷荜生辉直抒胸意

B、作秀指手划脚励精图治出奇制胜

C、扇情百废待新虚与委蛇老骥伏枥

D、吞筮黯然失色鼎立相助风餐露宿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详和晦涩茶毒生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幅射气概杀一儆百精城所至,金石为开

C、箴言剪缉夙兴夜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妨碍激赏竭泽而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造意莘莘学子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福祉文采如雷灌耳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跻身荧屏励精图治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D、寥廓闲遐变本加厉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谗言杆面杖闲情逸志礼义之邦

B、疏浚人贩子得鱼忘筌故技重演

C、煦暖翘尾巴夜郎自大饥肠辘辘

D、纰漏协奏曲黄梁美梦志大才疏

11【答案】B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殓-殄C纳-讷D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赢-羸翔实:详细而确实。也作详实。

12【答案】B

【解析】A意-臆篷-蓬B划-画C扇-煽新-兴D立-力筮-噬。

13【答案】D

【解析】A详一祥B幅--辐城一诚C缉一辑"精诚所至"指"诚心",因而是"诚"。

【思路点拨】可以学会根据词的意思去辨析。

14【答案】C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意-诣B灌-贯具-俱D遐-暇。"闲暇"指空闲,有的是时间,因而是"暇"("日"偏旁)与时间有关。

【思路点拨】准确认知,加强记忆。

15【答案】C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杆-擀B技-伎D梁-粱"黄粱美梦"指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因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借给卢生,要他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熟。(唐沈既济《枕中记》),后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6、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砥砺沧海一粟迭床架屋循私舞弊

B、挞伐鞭辟人里繁文缛节有恃无恐

C、竞标焕然冰释贻笑大方一如既往

D、翱翔坚如磐石毁家抒难焚膏继晷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披星戴月源远流长悬梁刺骨味同嚼蜡

B、风雨如晦遗笑大方弱不经风唇枪舌箭

C、耳提面命竭泽而渔针贬时弊提纲挈领

D、肺腹之言川流不息死心塌地以德报怨

18、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犯蛛丝马迹虚左以待远见卓识

B、船仓丰功伟迹披星戴月戛然而止

C、毛躁循私舞弊绿草如阴义气相投

D、涵概苍海一粟乔装打扮征稿启事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竣工缜密萎靡不振一诺千金

B、抵牾销蚀卑恭屈膝戎马倥偬

C、熟稔装帧沤心沥血民生凋蔽

D、沉湎旋律见微知著惮精竭虑

2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慨大发雷霆独挡一面唇亡齿寒

B、脉搏胡搅蛮缠和盘托出汗流夹背

C、涵养励精图治哀声叹气试目以待

D、副刊异曲同功青出于兰难辞其咎

16【答案】B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迭一叠C焕一涣D抒一纾。"毁家纾难"指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思路点拨】因形似而引起的混淆错误,要区分。

17【答案】B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的能力。

【解析】A骨-股B遗一贻箭-剑C贬一砭D腹一腑"唇枪舌剑"中"枪"、"剑"在这里形容言辞的锋利,而"箭"作比喻意的时候,常作"快速"之意。

【思路点拨】同音导致的错字,更要加以区分和记忆。

18【答案】A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犯-范B迹-绩C义-意阴-荫D苍-沧概-盖

"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劳和成就。"意气相投"中"意气"指"志趣性格""投"指"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19【答案】A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的能力。

【解析】B恭-躬C蔽-敝沤-呕D惮-殚。"民生凋敝"指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呕心沥血"中"呕"是"吐"的意思,"沥"是"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的意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也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出自唐代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思路点拨】答题时应当结合汉字的特点辨字,以音辨形,以义辨形。

20【答案】B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些错字。

【解析】A慨-概挡-当B夹-浃C哀-唉试-拭D兰-蓝功-工。"异曲同工",指相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成效。这个词语也作"同工异曲"。曲调不同,却同样美妙。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效果。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修改病句之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内容正确与否”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

例2“做好”是单提的、“是否深入”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4.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仿写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划线部分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造下面“不是”和“如同”的句子,各造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

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修改病句的关键在于识别病句,做到对“症”下药。从各地中考看,病句修改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搭配不当。例如

1、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01年黑龙江)

2、新世纪的中国青年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01浙江)

3、张明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01年四川)

4、保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00年深圳)

5、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二、成分残缺。例如:

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01年广东)

2、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01年青海)

3、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01年)

三、语序不当。例如:

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哈尔滨)

2、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01年内蒙古)

3、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01年广州)

四、前后矛盾。例如:

1、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00年长沙)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00年云南)

3、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01年黑龙江)

五、重复罗嗦。例如:

1、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01年山东菏泽)

2、在日本大阪举办的第四十六届世乒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01年江苏连云港)

3、正在遐思迩想,忽然听到一声悠扬的笛声传来。(01年江苏徐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病句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1."……决定,擅自把……"或"……决定,没有把……"

2.今年一年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现在就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而去年一年到这里看钱塘潮的总人数仅为十六万八千人。

2."今年截止到现在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去年……人数为……"

3.处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局势,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朱由俭刚愎自用,气狭量小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3."明朝处在……的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病句修改:不合逻辑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知识中必学的一道题是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下面为您逐一详细解析。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20.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心情犹如一棵树,快乐是笔直的树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仿写句子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1)蜡烛:站着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苦。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