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父子大夫坊(优秀20篇)

广播操合操是指场地较大的学校,全校学生集中一起跟随音乐节奏做操。现在就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父子大夫坊吧。

浏览

6500

文章

124

篇1: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古代有哪些厉害的父子将领呢?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上阵父子兵”,古代有什么厉害的父子将领呢?

比较厉害的父子将领有很多,其中包括关羽父子,岳飞和岳云,杨业和杨延昭。再者还有薛平贵以及薛金山等等。

关羽其实并不是出色的大将军,可是他的事迹还是会让大家觉得非常佩服的。领养的儿子在教导下也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因为两个人共同战斗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所以就会排在第4名。

杨业和杨延昭,很多人可能并不会陌生杨家将对这一家人为朝廷,真的是立下汗马功。儿子也会一直跟随着自己一起作战,同样也会吃过很多的苦,在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比较优秀的将领,吃过很多的苦,自然就变成了让大家佩服的人物。

岳飞和岳云也是非常不错的,在说到宋朝对抗精兵的时候没有办法忽视的肯定就是岳家军,为了保护宋朝的领土,一直都在冲锋陷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选择牺牲自己的性命,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岳飞的本事还有才能都是非常不错的,虽然说他的儿子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可是在只有16岁的时候就已经带兵打仗,会有着父亲的风采。

第1名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就是薛仁贵,还有薛金山,薛仁贵的才能是非常有名的,可谓是有勇有谋。常常江山的稳固,没有办法离得开功劳,他的儿子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功劳而感觉到有一些自负,在此时就会成为游手好闲的公子哥。一直都在勤学苦练,最终就和父亲一起去冒险,这也真是让人觉得非常的佩服,这也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五大夫松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大夫松位于泰山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登山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坊西古松既为五大夫松,又称“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在这里可遥望十八盘、南天门,只见两山对峙,万仞中鸟道百折,云蒸霞蔚,迷离耳目衣袂之间;松涛阵阵,传千谷万壑不绝。在这里还可以下望云步桥,只见水流潺潺,陡然入涧,瀑水悬流,溅花泻珠,风响水鸣,万籁俱寂,风景之秀丽之清幽无言以表。

秦王政消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后,自号为始皇帝。他听有的儒生说,古代帝王必须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才能算是有德行的君王。孟子也曾说过,一个新取得天下的帝王,必须上苍承认他的德行,接受了他的祭祀,才算是真命天子。秦始皇于是带领着文武大臣,和一大群帮闲儒生来到泰山。他们先在泰山脚下停下来,商议封禅典礼如何举行。据儒生们说,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然而又说,帝王上泰山顶上祭天最好不要坐车,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才表示得出对泰山的敬重。这位暴君一听有如此条件,一气之下,不许儒生们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上了山。沿涂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他心想:“我倒要看看泰山的神其奈我何?”

秦始皇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泰山,祭了天,还在山顶上立起一块大石碑。不久,天色突变,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脑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正在危急时候,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

五大夫松以西有拦住山,山坡上有望人松,虬枝下伸,若躬身招手邀客,又名迎客松,为泰山重要标志物之一。西北是朝阳洞,一天然石穴深广如屋,南辟向阳,旧名迎阳、云阳。洞后壁有线刻元君像。

景点位置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景区内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大夫以上级别的人会享有一定的特权,这里的“大夫”并不是医生的意思,而是一种官职。可能很多人对于“刑不上大夫”的理解是,就算大夫犯了法也能免去刑罚,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刑罚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公证对待的东西,难道贤者犯法就可以逃脱罪名吗?实际“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被很多人误解了,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刑不上大夫”的出处以及释义,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刑不上大夫”是讲特权吗?错,它的本义是法律面前的相当平等。被误解的名言:“刑不上大夫”的真实用意,你可能理解错了。

汉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些话也很容易引起歧义,因而会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比如“刑不上大夫”,就一度被人理解为是贵族、官员们在法律面前可以享有犯罪却不服刑罚的法外特权。其实,“刑上不大夫”的本义,并不是贵族阶层或官员犯罪不应受刑法处罚,而是对上层违法者的一种变通,让惩罚在形式上更人性化些。

“刑不上大夫”一语,出自西汉成书的《礼记·曲礼》,其原文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其中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常常为后人所引用。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的“下”与“上”很容易引起误读。据钱文忠教授的解读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

而另有一种解释是,对于贵族,应当用礼仪教化来规范其言行,使其懂礼守法,不致犯错受刑;对于普通百姓则不应用礼仪来要求他们必得廉耻荣辱,直接由法律条文来约束他们就行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理解,是基于上古时期教育水平低下这种实际来说的。

话虽如此说,但是,“天子犯法,与庶遮同罪”,而况“大夫”乎?东汉郑玄也对“刑不上大夫”进行了解读,他的注释为:“刑不尊大夫,不论愚贤者犯法,其犯法,则都应在有司惩处。”

那么,在上古时期,大夫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定罪是肯定的,但是,在形式上却有别,那就是“为尊者讳”,大夫虽然犯罪了,但是,顾及其贵族身份,可免其羞辱,处罚时不八议必大动干戈,而是悄悄进行。为此,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阶层,在法律面前享有一项特权——“八议”。

所谓“八议”,是“刑不尊大夫”的礼制原则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它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残害肢体的刑法,而是首先选择或劝其自裁,以砺臣节;其次“戮于朝”(杀死在朝廷)。同姓贵族有罪,则由甸师执行,秘密暗杀于郊野(据《周礼·甸师》)。

由此看来,“刑不上大夫”,并不是大夫以上贵族犯了罪是不用刑的。我们看历史上,好多大夫以上的人都是处以极刑的。如商鞅被“五马分尸”,李斯被“腰斩”,都是要用刑的。“刑不上大夫”从犯法者的角度而言,意即:大夫以上的人身份高贵,又受到良好的礼仪教化,是不应该犯法的,即便是犯了法,也不应该受到刑罚的羞辱,即“士可杀,不可侮”,就应该自裁、自缢死去,免得羞辱了整个大夫阶层的声誉。

现在的一些电视剧中,也常有这样的情节,就是大臣犯罪了,皇帝常常采用赐死的办法,以保留其最后的体面。赐自尽的方法一般有三种:赐白绫自缢、赐宝剑自裁、赐毒酒自尽。贵族罪祸上身,不像普通人犯,由有司来执行,而是自我了断,贵族与普通民众的“受刑”,逃是逃不掉的,只是在死法上有所不同而已。

而“礼不下庶人”,并不是说普通百姓就不用守礼,而是说守礼的规矩太多,比如穿衣、戴帽之类,很繁琐。老百姓要劳动,要出体力,行起礼来不方便,耽过工夫,所以老百姓在礼仪方面可以马虎些。只要不触犯刑律,就是好百姓。

到了封建王朝时代,“刑不上大夫”往往被人曲解了,用以来为贵族、大臣们开脱罪责。据《大清律例》,“名例律”中“应议者犯罪”律文后之附例规定:“三品以上大员革职拏问,不得遽用刑夹,有不得不刑讯之事,请旨遵行。”此外,在涉及文武官员犯罪的法律规定中,凡文武官员犯罪应当处以笞杖刑的,均可以罚俸、降级、革职等方式替代刑罚的直接适用。这样的操作,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李氏大夫第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李氏大夫第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氏大夫第位于德城街道办事处城西社区。2001年德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中期。座北向南,为砖、木、石结构,总面阔12.52米,总进深50米,占地面积626平方米,原为三开间五进(现最后一进已塌毁),每进中间有天井及两廊,次间为厢房,头门面阔三间,凹斗门,地台较高,门前有5级台阶。二堂深三间十五架,抬梁和穿斗式混合梁架,梁架为瓜柱,驼墩木雕缠枝花卉。该大夫第是德庆县城一李姓人氏在清朝年间封赠大夫,故修宅以示显赫,对研究清代民居宅第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谁写的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谁写的

是清代张鹏翮写的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还有说指宋代欧阳修和三苏。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不过大家多数都认可的答案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不同的观点:既然是苏祠联,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的还是三苏,苏洵的散文、苏辙的散文、苏轼的散文和苏轼的词,计四大家,充分褒扬苏家父子且突出苏轼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武田信玄为何要将自己的生父武田信虎流放?父子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

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武田信玄将自己的生父武田信虎流放这件事,其实很多人对于这件事是有误解的。其实武田信玄和武田信虎这父子俩人并没有闹得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这种地步,后世也将这件事描述成为了武田信虎不太喜欢武田信玄这个儿子,反而更是宠爱小儿子武田信繁,想要将长子武田信玄废掉,立幼子。这样的情节在小说作品和影视剧作中非常常见的。然而历史史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实际上,武田家正是在武田信虎时期走向战国大名化的,在武田信虎统治时期,甲斐国开始征收栋别钱、并剥夺了寺社的“检断不入”特权。而对于武田信虎是因战国大名化而被流放的说法实际上是相当可笑的,武田信虎的战国大名化始于永正十六年(1519年)修筑踯躅崎馆开始,武田信虎命甲斐国的国众们前往甲府居住,而后在次年今井、大井、栗原等家族离开甲府掀起叛旗。不过,在次月国众的联合军就被武田信虎击败,叛乱被迅速镇压。

在这之后,武田信虎前往小山田氏的郡内领地拜访,宣示对当地的领有权,同时原本从属于今川家的穴山氏也向踯躅崎馆递交了人质,从属武田家。在这之后的大永二年(1522年),武田信虎前往身延山游玩,随后又登上富士山,这两地分别是穴山氏与小山田氏支配的地域,均是代表甲斐的灵山,武田信虎以此举向邻国宣告自己对甲斐国的统一。天文元年(1532年)九月,武田信虎率领甲斐一国的军势将浦城包围,最终城主大井信元投降,武田信虎最终实现了“一国御无为”,即甲斐平定。

此时武田氏与家臣们的从属关系已经相当牢固,这年武田信虎为了庆祝小山田出羽守继承家督,率领国众们一同前往郡内谷村馆游玩,次年小山田氏便在甲府修筑了官邸,搬到此地居住。自从大井信元归降后,并没有什么家臣因反对战国大名化而反叛,自然也就没有家臣们不满战国大名化而举起叛旗的说法。

至于有人提到的武田氏的“两职”分别是板垣信方与甘利虎泰,说二人操控着武田家的实权,则更是无稽之谈。板垣信方与甘利虎泰是武田家的两个笔头重臣本身就是电视剧《风林火山》的剧情,从身份上来说,拜领了武田信虎名字里的“信”字的板垣信方,地位是要比甘利虎泰要高的,直到甘利虎泰的儿子甘利信忠时,武田信玄才许可其拜领“信”字,与坂垣氏并列。按照《甲阳军鉴》的说法,武田家的“职”乃是主管警务的职务,所谓“两职”说法也大抵是从中想当然的产物,更别提什么两职能掌控家中权柄的说法了。

实际上,按照现在的研究,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天文九年的自然灾害。

天文九年(1540年)的五、六月,甲斐国闹起了水灾,而在八月,台风登陆日本,甲斐国受此波及,影响巨大,居民的住宅、农田的作物均遭到毁坏。《胜山记》里说,甲斐国的中下级在地领主们的宅邸在台风后“千里、万里才留一”。次年,甲斐国因为前一年的自然灾害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饥荒,遍地都是饿死的百姓,在这个时候,按照中世纪日本的惯例,领主是需要施行“德政”的。

“德政”原本指的是善政,在室町幕府时期,德政演变成了专指“免除债务”的代称,在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每当领主更替、发生自然灾害、频繁战乱时,百姓们便会组成一揆(一揆并不是农民起义的意思,一揆的意思更接近于的“同盟”的意思),要求施行德政,德政意味着新时期的到来,意味着破除旧岁,同改元有着相同的意义。

永禄二年(1559年),关东发生了大饥荒,因为此事北条氏康引咎辞职,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北条氏政,同时北条家在次年于领内颁布了德政令。从这件事来看,在日本战国时代,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家督是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的,而武田信虎呢?

天文十年(1541年),正是甲斐国大闹饥荒的时期,武田信虎非但不颁布德政令,反而频频对信浓国用兵,使得甲斐国的国众以及百姓们非常不满,武田家在甲斐的统治迎来了危机。最终,为了维持武田家的地位,武田信玄与家臣们合谋,趁武田信虎前往骏河国探亲时,将他逐出甲斐国,夺取了家督之位。

在战国时代,驱逐原家督拥立新家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像武田家这样的例子却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后来上杉谦信称武田信玄流放亲生父亲是恶行,但是这次流放事件甲斐国竟然没有像其他领国一样,有家臣站在武田信虎的一方导致甲斐分裂。这说明大家都对武田信虎非常不满,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政变,在政变之后,甲斐国的百姓们无论贵贱都对此事感到十分欣喜。

同样,从武田信玄能够顺利接替家督之位来看,大家不满的仅有武田信虎一人,而非战国大名武田氏。武田信玄并未废止父亲的战国大名化政策来寻求国众支持,仅仅只是发布了“一国平均安全令”,表示暂时停止对外用兵,休养生息。而后诸如征收栋别钱等战国大名化标志制度也是武田信玄时期定制的,充分说明了家臣们反对武田氏战国大名化之事根本是子虚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傅雷家书表现父爱的句子 傅雷家书父子情深句子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中表现父爱句子: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家书》经典句子

〈一〉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二〉在公众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畏,真正的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茂林楼大夫家庙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茂林大夫家庙为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茂林楼大夫家庙年代为明,位于金星乡湖内村茂林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

2013年4月17日,茂林楼大夫家庙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楼外延东30米,西10米,南、北各4米。

湖内村:金星乡湖内村地处九侯山脚下,全村1136户,共4262人,党员90人。全村耕地面积3800亩。全村以发展种植果树、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外出务工为主导。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全村之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村两委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群丰大夫第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群丰大夫第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群丰大夫第位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群丰村。

群丰大夫第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古镇。它也是唯一被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群丰大夫第与其它客家围屋一样,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具分工,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具体又分上、中、下三个厅堂和四十八间房屋。上厅最高,中厅最大,可摆放二十台宴席。两边各有四行横屋,加上后面半圆形的围屋共有390多间房屋及近百的杂间,主要是卧室、厨房、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

围屋的大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的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则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堂屋的后方及三围屋的前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化胎,与前面的池塘遥相呼应。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中间有一中轴线,两边平行对称(右边部份后来新建了一两层楼房,对这一整理布局已形成破坏),由前至后渐次升高,后面的围屋与前面的池塘使全屋的外形呈椭圆形;屋内天街、巷道、走廊如脉络相连,四通八达,极为壮观。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群丰村:群丰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水东大夫第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水东大夫第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东大夫第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水-区水东老街内。大夫第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代建筑。该宅为砖木结构厅堂建筑。原为五开三进,现存三开三进,面阔11.2米,进深30米。面积312平方米。房屋前厅分上下两层,东西为厢房,中进设回廊,后进为祭祀堂。前厅有一券门可直通天井,天井用石条铺成,下设排水道。为了防潮,房间和楔厢房地坪高于明间约20厘米,上面还铺有木板,整幢房子都采用素色、原木。

保护范围:东至交通路,南至幸福路,西至沿河路,北至包上路。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台大夫第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南台大夫第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台大夫第位于平远县石正镇南台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

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南台大夫第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台村:梅州市平远县南台村位于石正镇北部。南台村辖19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607户,人口2687人;全村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6.7亩。南台村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约为1637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种茶,村特色经济收入有7万元,上一年南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73万元。近年来,南台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父子状元坊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父子状元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父子状元坊”,是为宋代著名的梁氏父子二状元而修建的原坊为木质结构。因“朽不可支”后有兖州刺史金一凤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修并改为石坊。原坊全曲阜石石质、四柱三门式,中题“父子状元”四个字。两旁对联曰:是父是子同作状元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正楷书体,笔力雄健,庄重大方,均出自金一凤之手,可惜石坊在“0”中被损毁,现在这座石坊是依原样恢复起来的。父状元名叫梁灏,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中状元,曾任峡路安抚使、关右安抚使、翰林学士等职,在任开封府尹时暴病卒,年四十二岁。少状元梁固,梁灏之子,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中状元,曾任著作郎、户部勾院等职。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病逝,年三十三岁。父子二状元为官清正,皆有著作传世。

州城街道:州城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地灵人杰的千年历史文化古镇,是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泰安市计划单列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辖71个行政村,6.3万人。文化底蕴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浓厚。州城位于东平县西南部,西邻东平湖,北枕大清河,东靠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2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大夫祛斑霜的使用方法 白大夫祛斑霜多少钱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色斑是很多中年女性会面临的肌肤问题,色斑让整个面部看上去十分的灰暗,因此,祛斑非常的重要。那么,白大夫祛斑霜的使用方法?白大夫祛斑霜多少钱?

产品原理

1、选择能够阴断氧化反应的还原性物质,就能够对黑色素的形成造成干扰破坏,从而达到有效的淡化色斑、美白肌肤;

2、黄褐斑专属方案系列产品,从甘草、中华猕猴桃果、野生蕃茄中提取天然植物还原性抗氧化物质;

3、直接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帮助将已生成黑色素还原成无色或淡色,减少因氧华而生成的自由基,明显淡化肌肤表层和深层色斑,并抵制新色斑生成。

使用方法

早晚洁肤、爽肤后,取适量本品涂抹于斑点部位,色素沉着较深部位可稍微加按摩。白天结合补水防晒产品,使用效果更佳。

产品功效

1、迅速渗透到肌肤每个细胞,使肌肤呈现完美的透白和明亮;

2、直接作用黑色素细胞层,帮助将已生成黑色素还原成无色或淡色,减少自由基,有效淡化祛除色斑,帮助抵抗各种导致肌肤色素沉着和肤色不均因素;

3、持续释放美白能量,由内而外改善暗哑与不均匀肤色,还原天生肤色的纯净、透白。

产品成分

甘草酸二钾:安全高效祛斑美白成分。

甘草根提取物:提高肌肤免疫力,抗自由基,美白,淡化色素。

水解人参皂草苷类:补湿滋润,令肌肤通透明亮。

甘油:具滋润保湿作用,令肌肤变得柔软细嫩。

中华猕猴桃果提取物:抵抗氧化,美白肌肤。

光甘草定:快速、高效、绿色的天然美白剂,改善色素沉着和皮肤粗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黄泥汉大夫第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黄泥汉大夫第为汝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黄泥汉大夫第位于汝城县卢阳镇津江黄泥汉,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黄泥汉大夫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祠堂外墙外缘为起点四向各延至10米处

建筑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卢阳镇:卢阳镇位于东经113°40′41″、北纬25°33′27″之间。地处县境中部。东界集益乡,南连大坪镇、泉水镇,西邻马桥镇,北接土桥镇、暖水镇。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将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合并建立卢阳镇。卢阳镇是 [1] 湖南省十大魅力乡镇。地形地貌南岭山脉屏于东南,东岗岭海拔1479米。中部地势较平坦,分布着南北长约12.5千米,东西宽约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数学日记之父子斗智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得意洋洋地说:“小杰,我们来玩纸牌游戏吧!”“没问题,我还是怕你!”我自信地说。

比赛规则是:两个人轮流抓59张扑克牌,每个人一次可以抓1-4张,但不能不抓。规定谁抓到最后一个谁就输,我先抓到它。

我知道我父亲已经明白了这个秘密。要打败他,必须了解其中的奥秘。

“如果我赢了,我在最后一局应该只剩下一张牌了。在这之前的一轮中,我应该留下6张牌。不管我父亲如何抓住他们,我都能抓住最后一张牌。如果我父亲钓到四条,我会钓到一条。爸爸抓了3张牌,我抓2张...简而言之,我应该和爸爸加5张卡。只要按照这个规则,不管我父亲抓到多少块,我都会牢牢地咬他,和他拼上五块。按照这个推进,我剩下的牌数应该是:1 → 6 → 11 → 16 → 51 → 56,这说明我应该第一次抓到3张牌,然后按照我刚刚发现的规则打败我的父亲!”

最后,我真的赢了!似乎如果你遇到问题,仔细思考并找出规则,你就能很容易地处理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夫在我国古代指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大夫我国古代指古代官阶名称,指的是从五品官员,地位比公和卿低下,金朝大夫指的是六品官员,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还指官职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就以大夫为一般官职的称呼。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到唐宋有谏议大夫,到明清被废除。到了隋唐以后大夫则是文官官阶的称号。

大夫还指古代的爵位名,如秦汉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中大夫是第五级,官大夫是第六级,公大夫是第七级,五大夫是第九级。另外,大夫还是对手艺工人的敬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启请婆婆,过对门裱褙铺里,请璩大夫来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父子不同席什么意思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这是因为在酒桌上每个人的座位也是按照顺序来决定的,根据辈分决定谁坐在哪个位置,哪些人可以坐在一个桌子上。通常情况下,都是辈分相近的人,坐在一个桌子上,或者是年龄相同的人坐在一个桌子上。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规矩在世界上都是出名的,各种习俗、规则、礼节等等数都数不过来。今天就一起了解下父子不同席什么意思

详细内容

1

在农村确实流传这样的一个说法,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里面包含许多礼仪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文化,比如说在吃酒席的时候,如果我们和父亲坐一起,那么难免会乱了辈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喝酒的时候坐次非常重要。

2

一般主宾都是坐在中间,其他人坐在两侧,但是我们作为晚辈,当然不能够和父亲同桌共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选择忽略,但是如果在家中,我们和父亲同桌对饮,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在家里属于唠家常的方式,可是如果参加一些婚宴或者是寿宴,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和父亲坐在一起,尤其是别人的宴请,我们更应该遵守这个规矩。

3

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执意要和父亲坐在一起,那么旁人可能会指指点点认为我们不懂礼貌,同时也更加不懂礼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应该选择和自己同辈分,或者是同龄人坐在一起,这样会有一些共同语言,而且也能够很好地遵守礼仪,不然显得太过尴尬。

4

现在有很多人忽略这一点,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明文规定,他属于一种自觉,一种酒桌文化,就好比我们在想长辈敬酒的时候,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这是对他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礼仪,但是许多人都忽略这一点。

5

至于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更加好理解,因为两个人都在酒桌上面,难免会开怀畅饮,那么在这个时候,两个人肯定会语无伦次,不一定酒后吐真言,如此一来就会乱了辈分,所以叔侄也不可以在一起对饮,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这是一种文化和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夫和医生的区别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现在的话,医生就是大夫,大夫就是医生。古代的时候没有医生,大夫是当官的,古代的医生叫做郎中。

自古以来生病了得看医生,不管在哪个朝代医生的职位都是崇高的,受人们敬仰的。那么,大夫和医生的区别?

详细内容

1

大夫,多义词。大夫这个称谓,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

2

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旧时医生称为郎中,近现代以后随英文doctor译为大夫,念作(dàifu),后为医生,医师,至于民间仍有以大夫(dàifu)称呼者。

3

医生,钻研学习医学科学技术,挽救生命以治病为业的人,一般指临床医师。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条例的法律法规,主持医患沟通,学术讨论,新技术推广、预后分析、公众教育、护理示教、康复培训、出院教育、执行卫生防疫、计生、大病早期识别干预等法律政治责任、承担部分课题研究等工作,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治病救人,履行病情如实告知、合理检查、合理开药、正确诊断,积极治疗的责任。

4

提高医生职业风险和医疗事故安全法律意识,避免误诊漏诊、控制医源性继发损害、纠正违章作业等法律责任,通过定期临床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培训,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必要的医学技能和必要的医学理论,如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药物化学、康复医学、生育保健学、临床法医学等,取得执业资格,不得夸大病情,吓唬病人,延误时机造成事故,要按照行业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5

医生,古代称大夫或郎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涌现了大量赤脚医生,一度达到150多万名。现在“大夫”一词在北方人中也常用。在欧美医生普遍被称为“Physician”,只有外科医生被称呼为“Surgeon”。外科医生的法语称呼为:Decin(Medusan),德语是:Arzt(arutsuto)。但在英联邦英国外科医生,今天还以“密司脱”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郭氏大夫第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郭氏大夫第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大楼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

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

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有“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带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

这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尺,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漫步楼上,浏览周围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棉湖镇:棉湖镇位于榕江南河中游东岸,是粤东平原的一个古镇,创建于宋仁宗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30个自然村)。全镇有中专学校1所,中学5所(其中在建1所),小学19所(其中在建1所)。二000年全镇总人口978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435人,农业人口42449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理解?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古人讲出来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字,读上起来虽然朗朗上口,可是真要解释起来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了,只能模糊的猜出个大概来,比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是出自哪句名家之手,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上来生硬的解释,这句话有点像,对于大夫不能用刑,对于普通庶人不用用礼。如果以此解释,就显得古代的那种礼法有点太不近人情了。事实上,这句话讲是鼓励人们要好好的遵守礼乐制度,并不是像字面上写的那样,如果士大夫犯了错就可以免于受罪,而对于平头老百姓就可以随便无礼。而是说身份高贵的士大夫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其他人做好榜样,不应该去违法的错事,但是如果士大夫犯了错,个别的朝代其实也是享有特权,可以不受刑法的。而后半句是说,因为礼的规矩太过繁琐,所以老百姓不用那么讲究,不必事事太过讲礼。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是《礼记》中的一句,映射了古时候“上下、尊卑”,比如有身份有权利有地位的人就高贵,反之则很低下。不过现如今则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讲究男女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