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震次生灾害最常见的是【经典20篇】

浏览

989

文章

27

篇1:如何抵御地震次生灾害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不仅产生严重的直接灾害,而且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次生灾害。有的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次生或间接灾害是直接经济损害的两倍。

对于抵御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应该做好预防和自我保护,可以将损失降低。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3、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4、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5、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6、对于沿海城市,地震发生后应及时预警海啸的发生,躲避因海啸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今天小编对如何抵御地震次生灾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震会引起水灾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工建筑的破坏导致的洪水泛滥。还有另一类小型的水患,如震后喷沙冒水、蓄水池、水塔的破坏等,因单次灾害较小,为区别起见,称之为地震水害。

地震次生水灾的危害性

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虽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害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害,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1.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7.5级地震,发生了严重的次生水灾。

2.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发生的7.5级地震,滑坡、山崩堵塞岷江,形成十余个地震湖,使岷江上游沿江遭淹没,后因埝坝溃缺,造成下游沿江受冲毁。

地震次生水灾的特点

1.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据世界地震水灾资料统计,大的地震水灾几乎都是由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注入湖海、水库引起的约占70%。

2.地震水灾多发生在雨季,雨季发生的地震,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雨季水源丰富,库满流急,为水灾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雨季发生的地震水灾约占90%。

3.地震水灾造成损失严重、水害分布广虽然世界上发生的有记载的地震水灾次数不多,但水灾的损失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失的比例较大。有的灾害,例如迭溪地震,尤其严重。唐山地震的水害,仅喷水冒砂就遍及震区东南滨海平原六度以上地区;还发生矿井涌水、沉陷、水淹、水塔破坏等水害。

4.水灾的受灾区域为山区的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及其下游区;水害主要为盆地、平原。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引起水灾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次生灾害怎样界定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按其成因,种类一般分为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等。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等会引发火灾;水库大坝、江河堤岸倒塌或震裂会引起水灾;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等等。

地震次生灾害按成因类别可分为:

1、物理性次生灾害。大部分次生灾害都属于这一类,如火灾、滑坡、海啸等灾害。

2、心理性次生灾害。如“盲目避震”、“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等。

3、地震次生灾害按地区类别可分为:城市(包括人口密集地区)次生灾害、山区次生灾害、沿海地区次生灾害、水域次生灾害。

今天小编对地震次生灾害怎样界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九寨沟7.0级地震,如何防范次生灾害?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新华社报道,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9日8时10分,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2人(包括6名游客、2名当地人和4名身份不明者),175人受伤(28人伤势严重)。

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主要是因为伴随着一些严重的次生灾害。为了预防未来的灾难,让我们首先了解次生灾害的特点以及如何预防它们。

堰塞湖

严色虎是陆地地震最大的“帮凶”之一。堰塞湖溃坝造成的灾害有时是地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县发生大地震。成千上万的岩石倾泻而下,完全阻塞了岷江,形成了三个大地震湖。地震后,岷江上游的天气异常:连续一个多月,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光,雨继续下,导致河水暴涨,堰塞湖的水位一天比一天高,水位一天比一天高。10月9日晚,叠溪堰塞湖的坝体被洪水冲走,数亿个方形湖泊涌了出来,掀起了20多英尺高的巨浪,向下游冲去。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500人在叠溪堰塞湖坍塌时丧生。

2008年5月12日,当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北川县的唐家山崩塌了。滑坡体落入河道后,形成了长803.4米、宽611.8米、体积2037万立方米的堆积坝体。流动的河流被堵塞,水位迅速上升,形成可怕的唐家山堰塞湖。

人们应该如何预防堰塞湖灾难?

一是安全转移。堰塞湖形成后,最令人担忧的是暴雨。暴雨会导致湖水暴涨,导致湖水爬过大坝,引发溃坝灾难。因此,专家建议,在政府的组织下,根据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天气预报和堰塞湖的实际情况,堰塞湖及其下游地区的群众应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灾害的发生。

二是加强防疫。堰塞湖疏浚后,一些地方将被淹没。洪水平息后,应加强防疫工作。不要捡起从上游冲下来的任何东西,也不要在洪水消退后立即回家。只有卫生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后,才能回家清理东西,逐步恢复生产和工作。

山崩

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可以说是山区地震造成的最严重的次生灾害。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由于地面剧烈震动,四川受灾最严重地区的许多山体相继坍塌,造成严重的山体滑坡,尤其是北川、汶川等地震中心发生的数不清的山体滑坡和崩塌,直接造成数万人死亡。

山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像山体滑坡和崩塌这样的地质灾害呢?

当滑坡发生时,如果你当时在滑坡体上,迅速环顾四周,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这通常是跑向山坡两侧的最佳方向,因为在下坡时跑上跑下是非常危险的。当你不能逃跑时,你应该抓住大树和其他东西,或者呆在原地。当你在滑坡的前面或下面时,你应该向两边跑,尽快离开危险地带。

泥石流

凶猛的泥石流是地震最可怕的“帮凶”。

由于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和岩石崩塌,这些崩塌的土壤和岩石一旦与水结合,就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凶猛而可怕的泥石流。

泥石流

如何防止泥石流?

由于泥石流往往是由当地的暴雨引起的,所以注意是否有暴雨天气预报是避免灾害的首要条件。专家还就如何避免野外泥石流给出了特别建议,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沿着山谷行走,一旦遇到暴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停留太久;

第二,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注意是否能听到远处山谷里传来的雷声,如果听到,你应该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泥石流的征兆。

三、发现泥石流,立即向与泥石流垂直方向两侧的斜坡爬去,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绝对不能跑到泥石流的下游。

海啸

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人们一看到它就会脸色苍白。几十米的巨浪袭来后,一切都会被卷走。

这个可怕的恶魔是海洋地震的超级“杀手”。

2011年11月,日本地震引发海啸

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这是200多年来世界上最致命的海啸灾难,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悲惨的灾难。2011年11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地震引发了约10米高的海啸。巨浪席卷海滩,造成巨大灾难。

海啸如此可怕,人们应该如何预防海啸?

地震是海啸的标志。虽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发海啸,但是住在海岸线附近的人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地震,他们应该迅速离开海岸,疏散到安全的高处。此外,海岸上海水的异常增加或减少经常预示着海啸的到来,因此此时应特别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是什么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导致大量的民房、建筑设施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同时,汶川地震产生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因为主要发生在山区,诱发的地质灾害多,有崩塌、滚石、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不仅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得道路、河流、工程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km,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今天小编对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唐山大地震次生灾害有什么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地震不仅导致大量的建筑物倒塌和严重破坏,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次生灾害

1、火灾

1)唐山一酒广,地震时酒库倒塌,由于摩擦产生热量,使燃烧产生火灾。

2)唐山一火柴库,地震时,库房震倒,摩擦引起火柴燃烧,产生火灾。

3)唐山地震时,天津市某研究所实验室,金属钠瓶被砸坏,钠自燃引起火灾,将办公楼和部分仪器设备烧毁。

4)汉沽某化工厂,唐山地震时,房屋倒塌造成设备管道损坏,二氯化硅跑出,遇空气自燃引起火灾。

5)汉沽某厂药品库,唐山地震时,由于药品库里的甘油在剧烈震动时掉进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内,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火灾。唐山地震时,天津该类火灾约占全部火灾的24%。

2、水灾

1)唐山大地震导致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由于开滦矿供电中断,导致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

2)唐山市东北15公里处的陡河水库,水库的库底高出唐山市10米,蓄水量有3600万立方米。在地震中,水库大坝纵向断裂1700米,横向断裂每隔50米就有一处,一共约有50多道裂纹,裂纹有的宽达1米,长达11米。大震之后又逢天降暴雨,水库水位猛涨,随时有决堤的风险。

3、毒气

1)天津塘沽某地毯厂,震前购进五瓶液氯。震时该厂房屋倒塌,导致钢瓶跑气,在排险过程中,有排险干部、工人六人及附近居民、过路行人12人中毒。

2)天津某储油所,唐山地震时,八号储油罐被震裂,造成两股油柱从罐底旁一刻不停地往外冲出,大量瓦斯外溢。

3)天津汉沽某化工厂,唐山地震时,由于强烈的地面震动,氯气的阀门松口,氧气外溢,当时即有三名当班工人中毒,抢救无效死亡。

今天小编对唐山大地震次生灾害有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震次生灾害怎么预防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次生灾害预防

1.建筑物避险

震区房屋建筑应通过专业人员地震安全鉴定;应避免进入危险建筑,避免强余震造成二次伤害。如果遇上强余震发生,可以采用如下避险知识。

2.次生水灾预防

地震可能会造成大坝崩溃直接形成洪水。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山体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垮塌后也会形成洪水。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通知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

3.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强烈地震会造成滑坡泥石流,且随时可能发生,震后避难滑坡泥石流应注意:

a)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避灾场所和新房将设应离开滑坡和泥石流区相当距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b)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4.火灾预防

遇到地震不要慌张,首先家用炉火应扑灭,家用煤气应关闭,家用电器应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要尽可能切断电源,消除隐患。

5.有毒物质泄漏危害预防

地震后,避险应注意远离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今天小编对地震次生灾害怎么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震次生灾害简介与预防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措施和短期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对策。

1.对容易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应当积极采取防治措施:(1) 合理地进行震区工程建设; (2) 合理植树种草,把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植树相结合,以有效保护植被。

2.在地震危险区内应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勘测,圈定危险区,制定防治规划,对一些重要的危险区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3.当灾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对策。当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发出危险性警报,并因时、因地进行躲避。

4.震后的对策。震后应迅速派人调查,根据情况救治同发型滑坡、泥石流带来的灾害;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后发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是什么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会大大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次生或间接灾害是直接经济损害的两倍。

次生灾害的种类:

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灾害等。

地震次生灾害按成因分类:

1、物理性次生灾害。大部分次生灾害都属于这一类,如火灾、滑坡、海啸等灾害。

2、心理性次生灾害。如“盲目避震”、“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等。

3、地震次生灾害按地区类别可分为:城市(包括人口密集地区)次生灾害、山区次生灾害、沿海地区次生灾害、水域次生灾害。

今天小编对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震后如何防范次生灾害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伤害,但当一场地震渐渐平息之后如何有效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尤为重要;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地震后要积极防止次生危害发生。

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视;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修。

对大型水库、堤坝等,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山体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震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人员,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所以一定要加强地震后火灾的预防,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震会诱发泥石流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地震会诱发泥石流次生灾害的。

地震对泥石流的作用在于,触发泥石流的流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震力的作用,使斜坡体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触发了流动。

2.地震力的作用,造成地表变形和裂缝的增加,减低了土石的力学强度指标,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径流条件的改变;进一步创造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冰、雪崩、堤坝决崩以及其他水源的变化等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进一步扩大了泥石流的规模。

地震泥石流规模大、形成时间短

地震泥石流与自然泥石流相比规模大,形成时间短。如龙陵震区一次泥石流能将百余万立方米的物质搬运到13公里以外的尧市坝,冲毁和淤埋4000余亩农用。一般滑坡和泥石流发育过程要经历较长,几十到几百年的时间,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地震泥石流是在震时或震后降雨时迅速暴发。

地震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反复性大

—次强震之后发生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泥石流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进行下切,两岸进行冲刷和刮挖,这样使边坡又失去平衡,产生新的滑坡。这样循环反复互为因果,因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从地震开始,—直延续到次年以至于数年之内。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诱发泥石流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会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等会引发火灾;水库大坝、江河堤岸倒塌或震裂会引起水灾;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等等。

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

1.火灾:强烈的震动会造成炉具倒塌、漏电、漏气以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产生反应,发生火灾。

2.海啸:一般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沿岸、火山爆发引起海啸。

3.传染性疾病(瘟疫):地震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得不到控制,引起传染病。

4.水灾:地震引起震动使水库大坝遭到破坏,引起水灾。

5.滑坡:暴露在外面的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地震影响,在震动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震次生灾害防范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减轻地震次生灾害的对策

震前预防:震前预防对策是人类控制和减轻次生灾害的首要一环。一旦次生灾害发生就能迅速救治,以达到减灾的目的。震前预防对策的重点是工程设防、抗震加固、次生灾 。 害监测、进行防治次生灾害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震时应急防护和紧急处置:是指从地震预警到地震结束之间人们所采取的紧急行动。一般分为:震时应急避震对策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性次生灾害。震时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 对策是指各行各业生产岗位的领导、工人、干部、技术人员 以及家庭成员在地震预警后,所采取的防止次生灾害和保证 要害系统工作连续性的一系列紧急行动和方法。

震后救治:这是防止次生灾害蔓延扩大,减少损失的最后对策,其重点是制止次生灾害的蔓延,迅速抢救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并有效地治理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 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薄、指挥 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三次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 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5日海城地震(7.3级),鞍钢因停电而铁水冻结,高炉停产;营口市水电设备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瘫痪。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8.2 级),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捻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死5 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震(8.2级),水管破坏, 大火持续三天两夜,横滨被烧光,东京烧掉三分之二。 1964 年6月16日日本新漓地震(7.5级),油库受震起火,直至 原油烧尽, 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 美国旧金山地震(8.3级),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 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 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 1960年5月6日智利地震(最大地震8.9级)引发海啸,沿 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阪神大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在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公里的淡路岛,属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该地震由神户到淡路岛的六甲断层地区的活动引起,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由于神户是日本屈指的大城市,人口密集,大约有105万人,地震时间又在清晨,因此造成相当多伤亡,官方统计约有6500人死亡,房屋受创而必须住到组合屋的有32万人。

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交通防范的重视。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一带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神户市中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由于加油站泄漏的汽油、洗衣店用作干洗剂的四氯乙烯以及一些工厂使用的化学制剂泄漏,许多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部分物质向地下渗透,污染了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短期内难以修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阪神大地震遗留下的地质污染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受污染的土壤还不断被采挖用于别处填埋之用,导致地质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今天小编对阪神大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震会诱发山体滑坡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地震会诱发山体滑坡次生灾害。

地震滑坡的特征

地震对滑坡的作用在于,触发滑坡的滑动,促进滑坡的形成。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震力的作用,使斜坡体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触发了滑动。

2.地震力的作用,造成地表变形和裂缝的增加,减低了土石的力学强度指标,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径流条件的改变;进一步创造了滑坡的形成条件。

3.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冰、雪崩、堤坝决崩以及其他水源的变化等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进一步扩大了滑坡的规模。

地震滑坡发生时对策

当滑坡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发出危险性警报,并因时,因地进行躲避。

(1)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

(2)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避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诱发山体滑坡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地震次生灾害的防范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波、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放射性污染、疫情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自然环境。对已经建成的次生灾害源,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强烈地震可能引起大坝的破坏从而造成洪水灾害,因此当接到临震预报时,如果水库水位过高,可以采用放水的方式使水库水位尽快降低,以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威胁。

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储罐、有毒物质储罐等应在罐体周围建造一定高度的防护堤以防一旦罐体破坏后其中的液体到处流淌。储罐管道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宜采用软管或柔性接头连接以防地震时拉裂。储罐区周围不应有火源,以防火灾。在有毒物质生产和储存的重点部位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关键岗位应备有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

为了有效地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对易于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位置、所属单位、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原因、规模及灾害源的现状,并登记造册,有些可绘制成分布图,并评估一旦在地震时次生灾害突发和蔓延的危害性。对于这些次生灾害源,有关地方政府应当认真负责,责令次生灾害源所在单位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要针对次生火灾的老旧民房,应结合城市规划实施,逐步予以改造;对于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应在接到临震地震预报时组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震会引起海啸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影响的范围广、破坏的程度高。

1.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去年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巨大海啸,已经吞噬了15万多人的生命,让人类再次感到海啸的恐怖。

2.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而且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使得日本福岛县成为一座死城。

3.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地震。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海啸波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引起海啸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地震会引起火灾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强烈的震动会造成炉具倒塌、漏电、漏气以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产生反应,因而发生火灾

1.炉火引起火灾炉火包括民用炉火和工商业用炉火。由于地震震动,炉具倾倒、损坏,引起火灾。目前,该类火灾在我国占主要比例。

2.电气设施损坏引起火灾强烈地震时,电气线路和设备都有可能损失或产生故障,有时还会发生电弧,引起易燃物质的燃烧,产生火灾。

3.化学制剂的化学反应引起火灾:化验室、实验室、化学仓库里的化学品剂,品种多、性质复杂。强烈地震时,各种品剂产生碰撞或掉在地上,容器或包装破坏,化学品剂脱出或流出。有的在空气中可自燃,有些性质不同的品、剂混融,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4.盛装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损坏,造成物品脱出或泄出,如遇火源,即可起火灾。

5.烟囱损坏强烈地震对烟囱的破坏是很大的,由于烟囱破坏,烟火很容易飘出炉外,起火灾。

遇到地震不要慌张,做好以下预防、保护措施:

1.首先家用炉火应扑灭,家用煤气应关闭,家用电器应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2.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要尽可能切断电源,消除隐患。

3.煤气罐、储油罐破坏,油气泄出,容易发生中毒和火灾,要立即封锁现场,防止火源进入,防止行人进入。

4.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引起火灾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毒气泄露属于地震次生灾害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毒气泄露属于地震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车间破坏、储存容器损坏。例如,天津某化工厂,唐山地震时,液氯车间装着60吨液氯的地下罐的输氧管道开裂,液氧流出,挥发放出氯气,因及时抢救,未发生中毒事故。又如,天津某储油所,唐山地震时,八号储油罐被震裂,两股油柱从罐底旁一刻不停地往外冲出,大量瓦斯外溢,空中迷漫缕缕白烟,由于采取紧急措施未造成中毒事件。

(2)生产或使用时的失控造成。例如,天津汉沽某化工厂,唐山地震时,由于强烈的地面震动,氯气的阀门松口,氧气外溢,当时即有三名当班工人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当时虽然采取了紧急措施,但氯气还是向空中扩散了一部分。又如,天津塘沽某地毯厂,震前购进五瓶液氯。震时该厂房屋倒塌,将液氯钢瓶移至附近的水坑中,发现其中一个钢瓶跑气,在排险过程中,有排险干部、工人六人及附近居民、过路行人12人中毒。

有毒气体泄漏危害预防:

地震后,避险应注意远离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细菌、毒气储器破坏,亦要封锁现场,场内人员尽快撤出,防止过路行人进入,造成中毒或作为传播媒介。如果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今天小编对毒气泄露属于地震次生灾害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震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例如: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灾害等。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地震的发生使社会秩序混乱,出现烧、杀、抢等犯罪行为,使人民生命财产再度遭受损失;再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匿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今天小编对地震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