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泡面谁发明(汇编20篇)

“四大发明”家喻户晓,分别是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那您听说过“新四大发明”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

浏览

6464

文章

1000

篇1:泡面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泡面是安藤百福发明的。

安藤百福是华裔日本人,其本名叫做吴百福,出生在中国台湾,是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创业者和社长、日本即食食品加工协会会长。在1996年的时候成为立命馆大学名誉博士,影响世界的方便面即为其发明,后来他还发明了杯面,有着“方便面之父”的称呼。

泡面一般是指方便面,又叫做快熟面、快餐面、杯面、即食面等,在南方将其称之为碗面,香港称之为公仔面,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方便面是通过对切丝出来的面条进行蒸煮等一系列工序,让面条形状固定,一般形状为圆形或者是方形,只需要在食用前加入开水以及调味料,等待一段时间便可以食用的即食方便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提琴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15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来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居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名叫达萨洛的人制成的。而现存的最早的小提琴“查理九世”是由安德里亚·阿玛蒂于1560年在意大利克雷莫纳制作出来的。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出现了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和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因此可以说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圆珠笔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技术就像改造自然的万能钥匙。当人们用它来打开未知世界的第一道门时,他们必须用它来打开第二道门,第三道门...

1888年,在沃特曼发明钢笔四年后,美国的罗伯特提出了一种与钢笔完全不同的新型钢笔。这是在笔尖上放一个球。写字时,墨水会随着球的滚动留在纸上。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圆珠笔”。由于技术问题,罗伯特的发明没有成功。一个原因是球不能很好地滚动和书写。另一个原因是通过圆珠流出的墨水无法控制,大量的水泄漏并污染了纸张表面。

1943年,匈牙利一家印刷厂的校对员名叫拉兹洛·约瑟夫?比克,他发现刚印在机器上的干净样品含有大量的水,如果用自来水笔校正,就会出现模糊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他经常考虑用各种方法来改进。比克找到了一个圆形的管子,把它装满了油性颜料,并把笔尖变成了一个钢珠,使钢笔书写流畅,从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后来,他把这项发明提供给了皇家空军,因此第一批商用圆珠笔是由英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厂生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灭火器是谁发明的 灭火器的发明人是谁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第一支灭火器诞生在1934年,伦敦一场大火几乎完全烧毁了英国议会大厦所在地古老的宫殿。在众多的观火者当中,有一位却不是无所事事赶来看火景的人,他就是乔治·威廉·曼比。

曼比出生在诺福克,青年从军,官至上尉,任雅茅斯兵营的长官,这一闲职使他能够有时间致力于强烈吸引着他的拯救人类生命的事业。

早先,他热衷于船难救助,他发明过裤形救生圈,也是第一个提出用灯塔闪射识别信号的人。之后曼比把他的天才从海洋救助转向火灾救生事业中。他最卓越的首创性的贡献是他发明了手提式压缩气体灭火器,和今天的灭火器基本上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造萤火虫”荧光棒是如何发明的?

全文共 166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年轻人喜欢去听音乐会。在多彩的背景下,许多人的情感都会受到感染。这些场合离不开荧光棒。

荧光棒大多是条形的,外层用聚乙烯(塑料)包装,并内置一个玻璃管夹层。夹层内外的液体分别是过氧化物和酯化合物。玻璃因弯曲、撞击和摩擦而破碎,导致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使荧光染料发光。那么,这个有趣的东西是怎么发明的呢?

演唱会粉丝带着亮点棒现场飞行(网络图)

威尔士·钱德里厄斯是一名化学家,住在新泽西,在当地的贝尔实验室工作。他喜欢在业余时间去野外露营。一个夏天的周末,他的好朋友埃德温的三口之家邀请他去野外露营,廷德尔高兴地去了。埃德温3岁的女儿苏珊·埃德温深受廷德尔的喜爱。四个人开车去了露营地。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四个人围着篝火开心地聊天,烤着食物。突然,苏珊兴奋地喊道,“看,看,树林里有许多闪亮的星星。”她跑进树林时大声喊道。埃德温夫妇很快跟随着过去。原来森林里有许多萤火虫在跳舞。苏珊跳舞,大笑,追逐萤火虫。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

一致突出显示棒(网络图)

两天后,廷德尔去了埃德温的家。前天他从营地回来,把他的背包留在了埃德温的车上。但是埃德温看起来很担心。原来小苏珊病了。那天晚上,孩子看到了萤火虫,非常喜欢。但是当她回来时,房子里没有萤火虫。她非常沮丧和沮丧,一直说她想要萤火虫。苏珊依偎在钱德斯的怀里,带着期待的眼神说:“叔叔,萤火虫是如此美丽,你让它们一直和我一起玩,好吗?”拜托。廷德尔不忍拒绝,但回答道:“好吧,叔叔会为你找萤火虫陪你。别再难过了,好吗?”苏珊一听,立刻变得开心起来。

出于对苏珊的承诺和对萤火虫发光原因的好奇,廷德尔回到实验室,聚精会神地研究萤火虫。他查阅了数据,首先发现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萤火虫有发光细胞,其中含有两种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在接受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活化的荧光素与氧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既然萤火虫能以这种方式发光,根据萤火虫发光的原理,也可以发明发光的东西。由于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他觉得这个想法不难实现。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成功地发现当草酸氯化物和过氧化氢与荧光染料混合时,会发生微弱的化学发光反应。

这一天是苏珊的生日。钱德斯事先给苏珊家里带来了一个小盒子,并和埃德温一起给苏珊安排了房间。晚上,当苏珊和她妈妈从她祖母家回来时,廷德尔告诉苏珊家里有一份礼物给她。苏珊立刻跑进房间,打开门,点亮了荧光灯。她惊喜交加。原来,钱德斯找到了一个人,在工艺品店制作了一些小“萤火虫”——透明的塑料管,里面放有过氧化氢和荧光染料,一个接一个地挂在苏珊的房间里,像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

荧光棒原理(网络图)

几天后,钱德斯去了一场音乐会。观众如此热情,他们几乎要疯了。为了吸引舞台的注意力,一个男孩拿出一个打火机,举起来点燃。出乎意料的是,舞台上的歌手真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给了他一个热情的回应。不一会儿,男孩周围的光线变成了一体。原来,附近所有拿着打火机的人都点燃了打火机,现场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时,体育场里部署了大量的保安人员。为了防止火灾,他们说服每个人熄灭打火机。钱德斯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他突然想到了他发明的“萤火虫”。如果他手里拿着萤火虫,所有在场的人都有闪亮的东西,场景会有多温暖...

当廷德尔回来时,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美国三聚氰胺公司的化学家迈克尔·劳奇。迈克尔认为廷德尔的想法是一个好项目,并决定与他合作。最后,他们遵循“萤火虫”的发明原理,开发了草酸苯酯。当酯化合物与过氧化氢和荧光染料混合时,它产生非常明亮的荧光,并试图控制两种材料的混合。为了方便拿着,他们把草酸苯酯放在一个细玻璃管中,外面有一个塑料管,里面有过氧化氢和荧光染料。使用时,轻轻弯曲塑料管,将塑料管中的玻璃管折断,轻轻摇动玻璃管,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达到最佳发光效果。据此,迈克尔把它命名为“荧光棒”,后来又把它改名为“荧光棒”。就这样,荧光棒诞生了,并逐渐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婚礼、娱乐、工程建设和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疫苗接种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就有疫苗接种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病毒,在疫苗出现之前,无人能解。当病毒出现的时候,全球99.9%的人都在盼望着疫苗的出现,但是全球99.9%的人却不知道疫苗接种最初起源于中国,而且已经拥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因清朝中后期开始的中华文明的短暂衰落从而被世界遗忘,使仅仅只有220年历史的英国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被认为是疫苗的鼻祖。

疫苗简单的说,就是先少量的注入少量病毒来激发人体抵抗力构建防线,以抵抗可能接触到的大量病毒。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种可溯源至人痘接种术,这项技术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文明。医书记载,于唐代即有“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且“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接种天花疫苗者八九千人,没救过来的,就二三十人)显示该技术对天花的预防颇有成效。

到了明末清初人痘接种术就相当普遍了,接种的人痘的来源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痘衣法。用患过天花儿童的衣服给接种的人穿上。

第二种,痘浆法。用棉球蘸染痘疮浆液,然后将棉球塞入被接种儿童的鼻孔里。

第三种,旱苗法。把痘痂阴干研成细末,用银管吹入被接种儿童的鼻孔里。

第四种,水苗法。把痘痂研成细末,用水调匀用棉球蘸染,将棉球塞入儿童鼻孔里。

清朝初年,儿童普遍种痘预防天花的时候,这种传染病正在西方肆虐。听说中国有预防天花的办法,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俄罗斯率先派人到北京来学习人痘接种术。不久,人痘接种术由俄罗斯传到土耳其。接着,人痘接种术又传入英国,很快盛行起来。此后,由英国传到欧洲各国、印度和北非。在亚洲,朝鲜、日本等国的人痘接种术是18世纪中叶直接由中国传去的。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5年传入我国。

历史轮回,400多年前,我们的人痘术传遍了世界,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今天,我们希望再续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用我们优秀的疫苗再次拯救无数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发明专利年费是多少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专利权在法定保护期限内,必须要缴纳规定的年费,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而每一种专利所相对应的年费也不同,那么,发明专利年费是多少呢?不同种类的专利权如何维权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授予专利权当年的年费应当在办理登记手续的同时缴纳,以后的年费应当在上一年度期满前缴纳,缴费期限届满日是申请日在该年的相应日,此年费可由申请人自己缴纳,也可以由他人代为缴纳。

第二,发明专利的收费标准以及依据:申请费900;申请审查费2500;印刷费50;维持费每年300;复审费1000;优先权要求费每项80;恢复权利请求费1000;撤销请求费30;无效宣告请求费3000;强制许可请求费300;强制许可使用裁决请求费300;专利登记、印刷、印花费255;

第三,著录事项变更手续费:1、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变更200;2、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委托关系的变更50。

第四,附加费:1、第一次延长期限请求费每月300再次延长期限请求费每月2000;2、权利要求附加费从第11项起每项增收150;3、说明书附加费从第31页起每页增收(包括说明书附图)50从第301页起每页增收(包括说明书附图)100。

第五,发明专利的年费分别是:1--3年900;4--6年1200;7--9年2000;10--12年4000;13--15年6000;16--20年8000。

综上所述,发明专利的年费分别是:1--3年900;4--6年1200;7--9年2000;10--12年4000;13--15年6000;16--20年80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他也上班迟到,却由此发明了电熨斗.....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熨斗的主要用途是将棉、麻、丝、羊毛和化学纤维的衣物和织物在高温下熨烫后变平,使它们变得光滑、挺括和舒适。在现代家庭中,电熨斗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主要包括普通型、调温型、喷淋型等。

据研究,中国古代发明的电熨斗早于1880年外国发明的电熨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电熨斗的国家。在汉魏时期,中国人知道如何制作带柄的青铜壶。底部是平的,然后放入烧红的木炭。当铜壶的底部太热而无法处理时,折叠好的衣服被摊在下面,手在压力下滑落。古人把这种器具称为“火桶”。那时,还有一种“金水桶”。这种金水桶也是一种火水桶,但它非常精致,是用黄金制成的。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民间产品,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它。

唐贞观七年制镀金铁(网上照片)

在17世纪40年代,用火桶熨烫衣服的技术被引入欧洲,然后引入美国。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快,一个巨大的劣势出现了。由于木炭火的温度在燃烧过程中无法控制,唯一的熨烫时间是在木炭火燃烧后不久或当木炭火熄灭时,其余时间是当衣服被点燃时,因为火桶的底部因为太热而变红。

17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进入现代文明阶段,纽约大都市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当时,现代意义上的白领或公司员工已经开始在安静的办公室工作。亨利·李思刚刚申请了一份在大公司做推销员的工作。他每天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去推销自己的产品。但是他很快遇到了挫折。他去工作了将近一个月,被顾客赶走了七八次。他非常沮丧。然而,他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没有因为被客户踢出去而放弃自己的职业。他决定做一项调查,找出为什么其他人表现得那么好,而他自己的表现不仅差,而且经常被开除。结果,他找到了近30名被淘汰的销售人员,并调查了他们被顾客淘汰的原因。结果,第一是商业技巧的问题,第二是产品不受欢迎,第三是形象差,许多顾客看到推销员进门的淫秽形象时感到厌恶。他客观地分析了这三个原因,认为前两个原因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而第三个原因肯定可以自我改善。为此,他特意给自己买了一套西装、领带和皮鞋。果然,他的销售业绩大大提高了,被开除的情况也减少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他每天都用一个水桶熨衣服。

民国时期,中国出口涂有珐琅和丝绸的铜轮胎(网上照片)

一天早上,当他起床晚了,他匆忙熨衣服,但因为他太着急,只有一套衣服被烧了,这使他非常沮丧。穿着另一套破烂的衣服,我一路跑去公司,结果迟到了。他刚坐下,另一个同事就冲了进来。他的衣服上有一个大洞。原来他起床太晚了,因为他太急于烧衣服。当同事们坐下来时,他们抱怨说随时都有一个消防水桶是件好事。说话者不是有意的,但听者是有意的。亨利·李思突然灵光一闪。他能发明一个随时可用的消防水桶吗?他把这个想法放在心里,下班后开始思考,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展。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敲了一个客户家的门,那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一进门,全家人都围着电炉坐着取暖。这一幕立刻让他眼前一亮。使用电线作为热源是多么干净和方便啊!加上控制电流大小的通电电阻,温度可以随时调节吗?带着这个想法,他立即找到了一个电气朋友来帮助他实现这个设计。

第一台电熨斗示意图(网络图)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可以控制电流大小的带电加热的火桶被制造出来了。因为电加热,亨利·李思给这个火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电火桶。1882年6月6日,他正式申请发明专利,但当时电还没有进入普通家庭,所以不能普及。

1913年,法国著名的“卡乐”公司在与亨利·李思谈判后,引进了第一个电火桶设计样品,并将其改名为电熨斗,希望打开市场,但由于电力的限制,它仍然没有被推开。直到1924年,第一台实用电熨斗才被美国的吉兹密尔公司成功地引进,并进入普通人的家庭。1926年,第一台蒸汽电熨斗出现在纽约。产生蒸汽喷射,使被熨烫的织物变湿,具有更好的熨烫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熨斗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高。1953年,喷射蒸汽电熨斗问世。如今,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电熨斗都是喷射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世纪四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全文共 108 字

+ 加入清单

激光、原子能、半导体和计算机是20世纪的四体和计算机。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促进了一系列尖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原子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半导体是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计算机是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其中,望,是通过人体形、色、神三个部分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观察体内的变化。闻,即运用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问,是通过向病人询问症状以及对话,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分析病情。切,即切脉,脉诊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从深浅、快慢、强弱的变化来分析身体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州发明专利申请多少钱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中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 发明专利申请费用 申请专利的费用由官方费用(上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代理费用两部分组成。

官费部分主要费用如下表:

(一)申请费 费用(单位:元) 明细 发明专利 900+50 申请费* 900+50 分案申请费*

(二)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 2500 实质审查费

2

年费 发明专利 1-3年 900 第1-3年* 4-6年 1200 第4-6年 7-9年 2000 第7-9年 10-12年 4000 第10-12年 13-15年 6000 第13-15年 16-20年 8000 第16-20年 迟交年费(6个月以内)逐月追加滞纳金(四)复审费

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用 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官方费用和代理费用。不同的专利代理机构所收取的代理费用是不同的,这里只对官方费用做汇总。

1、申请费:500元 (个人:75元)

2、专利登记、印费、印花费:205元

4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费用 外观设计申请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官方费用和代理费用。不同的专利代理机构所收取的代理费用是不同的,这里只对官方费用做汇总。

1、申请费:500元 (个人:75元)

2、专利登记、印费、印花费:205元

3、年费: 1)1—3年 600元 2)4—5年 900元 3)6—8年 1200元 4)9—10年 2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灯泡爱迪生发明的吗

在小学甚至初中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我们使用的灯泡,就是由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发明的,但是如今才知道,其实当时爱迪生并不是真正发明灯泡的人。毕竟早在18 1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有了碳质灯丝的弧光灯,而爱迪生当时发明制作出来的一款灯则是竹丝电灯。

在之后,爱迪生又经过多次研究,最终在1906年用钨丝做出了另外一种更好用的灯泡,哪怕到如今也依然有钨丝灯泡的存在。不得不说经过爱迪生几次研制更改材料之后,原本的竹丝变成钨丝,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最主要的是变得特别的明亮。

所以说,对他所制作的钨丝灯泡到如今还依然可以进行照亮,所以人们每每看到电灯就会想到他,因此为了纪念爱迪生才会把发明灯泡的事件说成了他!

虽然爱迪生并非是第1个发明灯泡的人,但是他经过反复试验之后,在1879年成功的制作新的灯泡,试用之后更是特别的明亮,走入千家万户,因此特别被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发明了最早的飞行器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关于古人飞向天空的美丽传说。唐朝曾有这样一个传说:长安城的皇宫里,唐玄宗一边听着管乐之声,一边欣赏着那高挂中天的明月。这时,侍奉在身边的一个道士“刷”地一下把拐杖扔到空中,顿时一架碧玉般的长桥凌空而入云端。唐玄宗撩袍迈步,穿云破雾,奔月而去。他一踏入广寒宫,只见冰雕玉砌,一片银色世界,无数仙女翩翩起舞。玄宗顿觉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置身于仙境中的唐玄宗,直到道士催促,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待玄宗的脚刚落地,那座长桥便倏然而逝。这就是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它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古代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要飞行并不一定要像鸟儿和昆虫那样扇动翅膀。看,一片树叶、一根羽毛有时也能在清风中飘行。慢慢地,人们开始试着用线扯着一块绸布或纸片飞,于是最简单的风筝诞生了。风筝给人们的飞行理想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孕育了现代飞行器——滑翔机和飞机。可以说,现代滑翔机或飞机的翅膀就是一只风筝。

风筝必须有风才能“飞”,这就是说,风筝和由它演进而成的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大气层内飞行。人类为了飞得更高,就必须飞出大气层去。但这需要有很高的速度,风筝和飞机不能胜任。因此,就必须寻找另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就是火箭。火箭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馆里,有一块说明牌上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据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介绍,在 1400 年前后,中国一位试验火箭的军官万户曾试图研制一种能够载人的飞行的火箭。他先是制作两个大风筝,将它们并排安放,并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他在构架上绑上 47 支当时最大的火箭筒,火箭筒的喷火口背朝椅子。他设想,火箭点燃后,就会产生一股向前冲的推力。同时,向前运动又会产生一股风,使张开的风筝借着风势,很快地把人和椅子带到空中去。当一切就绪后,万户手持风筝坐在椅子上,命其仆人手持火把,随着口令,同时点燃 47 支火箭。火箭点燃后,火箭筒尾部喷火,随即发出巨响,离开山头往前冲去,火箭载着万户急速上升,冲入半空

突然,火光消失,一边的风筝飞脱,接着只见万户的身体在空中打转,向山下摔去。等到众仆人和观众赶到山脚下,万户已身无完尸。

500    多年后,国际天文联合会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中国古代探险家,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古代人对飞行的探求,体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探索宇宙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出古人对天空和太空的向往之情。但是,他们对将会碰到哪些问题,遭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则茫然不知。他们只靠着一些不完整的知识和经验,以为只要一直向上飞行,就能到达“天国”。事实上,在通往天空和太空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有关飞行的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完整的有关宇宙的科学。

宇宙究竟有多大?太阳、月亮和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是遵循怎样的规律运行的?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否在转动  对于这些问题,人类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思索和探求,甚至用生命作代价,才逐步找出科学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朝代?涮羊肉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涮羊肉,可能有不少人都开始流口水了吧?这可是很多人热爱的美食,不光是冬季,哪怕是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也喜欢吃点涮羊肉,当然还是寒冷的冬天吃起来更有味道。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涮羊肉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流行了几百年,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又是谁发明了这样一种经久不衰的美食?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

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远征,在人困马乏的时候,吃水煮羊肉,感觉味道极其鲜美。战后,忽必烈又要厨师再做,厨师将羊肉切成均匀薄片,配上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忽必烈赐名“涮羊肉”。另一说法是成吉思汗南下时突然思念家乡的手把肉,因而叫军厨去煮,但敌人忽至,刚杀好羊而赶不及下锅的军厨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滚水中涮,成吉思汗吃完后便急忙迎战。战胜回营后,成吉思汗叫军厨再做一次,将领们吃后人人赞不绝口,于是成吉思汗赐名“涮羊肉”。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满族入关后兴起,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冬天里涮羊肉是我们大众喜爱食物之一,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就有涮羊肉了呢?从考古资料看,内蒙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3个契丹人围火锅而坐。有的正用筷子在锅中涮羊肉,火锅前的方桌上有盛着羊肉的铁桶和盛着配料的盘子。这是目前所知描绘涮羊肉的最早资料。

比辽壁画时间稍晚一些的南宋人林洪在所着《山家清供》中也涉及到涮羊肉。他原本是对所吃涮兔肉极为赞美,不仅详细记载兔肉的涮法、调料的种类,还写诗加以形容,诗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彩霞。”这是由于兔肉片在热汤中的色泽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诗句。林洪也因此将涮兔肉命名为“拨霞供”。还需注意的是,他在讲完涮兔肉后又说“猪、羊皆可”,这便成为涮羊肉的最早文字记载了。按照林洪的记载,当时是把肉切成薄片后,先用酒、酱、辣椒浸泡,使肉入味,然后才在沸水中烫熟,这同今天的涮法还有些不一样。

显然,目前关于涮羊肉的直接材料晚到辽宋时期,可是我们仍有理由认为,人们吃涮羊肉当和火锅的出现是同时的,只是最初没有什么调料可言。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尽人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又因老北京用铜锅烹饪羊肉为主固亦称“吃锅子”“涮大羊”。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一家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这道美食传至民间,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为普通百姓享用。一直流传到今天,又让人们演变成多种版本的涮羊肉,成为人们餐桌上比较喜爱吃的美食之一。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1世纪人类有哪些科技发明?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21世纪人类科技发明有:3D打印、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纳米技术、修复手套、无人驾驶汽车、移动支付、人造肌肉等。

21世纪人类社会,3D打印已经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一起被研究人员誉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前沿技术。世界各国为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都纷纷加快了在无人驾驶、机器人、5G等领域的布局速度,这使得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前沿技术被研发出来,并逐步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21世纪一些科技发明列举:

1、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和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

2、修复手套

2004年,阿伯尔法特凭借他发明的“修复手套”获得了当年的“尤里卡科学奖”。“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技术。

3、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 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4、移动支付

2002年,银联推出了手机短信支付模式,方便用户用手机查询、缴费。2011-2012年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同时,在这一时间段,支付宝推出了条形码支付业务,拉开了移动支付的序幕。移动支付是指使用普通手机或智能手机完成支付或确认支付,而不是用现金、支票或银行卡支付。买方可以使用移动电话购买一系列的服务、数字产品或实体商品。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5、人造肌肉

人造肌肉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真正取得进展则是最近10余年的事,这是由于近年来特殊聚合体材料和智能材料的诞生,为人造肌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那些新材料往往具有一些不同凡响的本领。一些材料可以根据电流变化呈现出各种复杂的状态,例如,弯曲、延伸、扭动和收缩等,并且它们的行为非常接近真正的肌肉纤维。开发人造肌肉不仅对医学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豆腐脑的发明:一个女人的奋斗史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豆腐脑(网络地图)

豆腐是一种由大豆蛋白制成的高营养食品,是中国著名的小吃,也被称为豆腐花和豆腐花。吃豆腐时加入甜的或咸的腌料,你永远不会厌倦。

西汉时期,陕西汉中街有一个叫王凤西的女人。她18岁就结婚了,但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就在她结婚一年后,她的丈夫生病去世了。她的婆婆认为她是《阿桑男人》的明星,就把她赶出了家门。她不想回家,从现在起她一个人住在街上。一天,一个豆腐师傅看见她躺在门外,他早早起床做豆腐。他感到同情,并建议制造者接纳她。他也是个女仆。制造商真的很缺人手。他同意控制食物,不发工资,所以他留下了王凤喜。

从那以后,她在豆腐店里摔了一脚。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方觉得自己既勤奋又能干,于是她就把自己介绍给了自己的伙伴,并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这两个人感谢了主人,并且每天都早起晚睡。他们把豆腐店管理得很好。不想,那年一场大火,不但毁了豆腐店,而且夺走了几个人的生命,豆腐店只剩下她和她的女儿,她不禁难过,想着自己这么命苦,还不如去死,可看着这些挨饿的孩子,她真的放弃了,只能咬牙坚持。

她刚刚在豆腐店里收拾了一间新的小屋,并住在那里。生活必须继续。她不得不继续以前的工作,但是她身无分文,再也不能做豆腐了。她不得不从邻居那里收集一些钱,放一些豆子,每天磨一些豆浆,喂孩子们。虽然她经历了厄运,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手艺。她的豆浆磨得很细,煮得很稠。每个人都喜欢喝它。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也越来越好。两年后,她又修好了房子。

石磨豆浆(网络图)

然而,生活刚刚改善,另一个麻烦来了。当豆腐店老板的一个亲戚看到豆腐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时,他召集了一群人一天比一天捣乱,说她不在家,把她赶走了。她是个弱不禁风的女人,无法与他们竞争。不久,她带孩子们出去了。幸运的是,她身上有一些银元,她租了一栋房子继续卖豆浆。不过,这位亲戚过去常做豆腐,对这种手艺也很熟悉。当他看到王凤喜的豆浆卖得很好时,他雇了几个人开始磨豆浆。他还做了正宗的豆腐店。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他想尽一切办法粉碎王凤喜的生意。豆浆卖得很便宜,送到了他家...王凤喜是一个小企业,但竞争对他们来说当然不够好。生意每况愈下。

次年春节过后,所有的企业都开业了。王凤喜准备了一罐豆浆出售,希望今年能好起来。不想开张第一天,街上谣言四起,说她豆浆豆腐渣,政府马上来查...虽然没有这回事,但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意,几天后,她的豆浆经常卖不出去,留下了很多。她很不耐烦,担心豆浆放久了会变味。

出于无奈,她不得不自己喝,但她的胃每天都是满满的,而且还剩下很多。一天早上,她闻到剩余的豆浆有点变味,不愿意扔掉。她在不新鲜的豆浆里放了些盐,试着把它和调味料混合,然后尽快喝掉。然而,她发现加入盐后,豆浆慢慢地变了,凝固了。她感到非常好奇,尝了尝。它又嫩又好吃,吃起来很舒服。凭着多年制作豆腐的经验,她突然意识到,在豆浆中加盐后,豆腐会凝结成比豆腐更光滑、更嫩的豆腐。她简单地把它命名为豆腐脑。

豆腐脑(网络地图)

今天早上,她拿出小豆,磨成糊状,加入盐,凝结后拿到门外,希望让路人品尝一下,看看是否每个人都能接受。真巧,只有几个穿着考究的人经过她的门口。她很快地拦住了人群,拿出豆腐请他们尝尝。少数人以前从未吃过这种食物。他们怀着好奇品尝了它,并无休止地称赞它。

几天后,几名警察来找她,并把她带到县政府。原来那天经过她家门口的人实际上是一个不认识的县长。县长让她再做一个豆腐布丁,并推荐给全县所有的酒吧,这是王凤喜做的。有了这把顶级剑,她不再担心被挤出去。豆腐确实很受欢迎。从那以后,她的生意蒸蒸日上。后来,酒馆老板认为豆腐没有味道,并影响了味道,所以他煮和水,使它更美味。从此,豆腐就在这里流传开来,后来流传得越来越广,传遍了全国。

即使在今天,豆腐脑仍然是我们早餐桌上的常客,但是谁知道在它的发明背后隐藏着一个曲折的故事,一个女人不断遭受厄运,却不断努力自我完善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他的名字怎么读?在哪个朝代?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关于这个中国国粹的内容了,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了,这个中国老一辈的东西还是非常厉害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活字印刷术吧,那么这个活字印刷术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发明者的名字到底怎么读呢?他又处于什么年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的。

毕昇的读音:[bì shēng]。

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人,具体时间为(972年-1051年)。

毕昇简介:

毕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毕昇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避免“面条骚扰”日本发明吃面神器抵消噪音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发明了吃面条的人工制品,以消除吃面条的噪音,并通过播放舒缓的声音来避免“面条骚扰”。

对日本人来说,吃面条时发出的“沙沙”声代表着对食物的尊重和热爱,可以让食物更美味。然而,这种习惯对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骚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面条骚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新发明了一种巨大的消音器叉,长1.73英寸(4.4厘米),宽5.98英寸(15.2厘米)。这个叉子带有一个灵敏的麦克风。当麦克风检测到吃面条的声音时,它会触发警报,并将信号传送给顾客的智能手机。消音叉的电量可保持一小时,手柄不防水。据了解,这种产品的价格是14800日元(约865元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这么大,他发明了衣架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发明真的困难吗?

也很难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都是研究团队或科学家长期研究和艰苦研究的产物。

说起来不难,说起来也不难。一些有爱心的人也能做出伟大的发明,比如衣架的发明,用他们生命中的闪光。

形状简单的衣架(网络图)

衣架,也叫衣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或烘干衣服。存放衣物时用它支撑,可以避免挤压褶皱。烘干衣物时,能有效保证烘干面积。

对于如此重要的日常用品,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它通常由钩子和支撑体组成。它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准备好一根合适长度的铁丝,许多人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帕克豪斯是世界上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艾伯特·帕克豪斯是美国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他像其他工人一样一步一步地工作,直到1903年才为人所知。

衣架打造挂衣景(网络图)

今天早上,帕克豪斯像往常一样来到工厂工作。当他进入工厂时,他脱下外套,发现挂钩上的衣服又满了。最近,工厂的生意一直很好。老板又引进了一批工人。人越来越多,生产机器越来越多,但是衣架的数量并没有增加。钩子被第一个到达的人占据,而最后一个人没有地方挂衣服,只能把它们放在任何地方。在繁忙的车间里,工人们不会注意到别人放的衣服。对他们来说,接触地面并踩几脚是很常见的。你不能责怪别人传播它们。帕克·豪斯通常很晚才到达工厂,所以他无法脱身。他的衣服被摸过几次,这在他心里积累了很多怨恨。

帕克豪斯生气地把衣服搭在肩上,在工厂里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放衣服,但把它们放在任何地方似乎都不安全。许多同事挂起衣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满腹怨恨,但不知道该找谁发泄。当他看到地上有一根电线时,他捡起来给了白万。他只是用铁丝作为发泄的方式,但是当他捡起来的时候,他突然有一道闪光,把铁丝弯成他肩膀的弧度,并在中间拧出一个钩子。

帕克豪斯用这种改良过的金属丝支撑起外套,挂在他旁边的铁架子上。这样,衣服就可以展开,这样同事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它们,并且不容易被触摸到。此外,还有钩子钩住铁框架,不会滑落。帕克·豪斯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晾衣服的问题。后来,他一直用这个衣架来挂衣服,其他同事也看到了,纷纷效仿。

不同形状的衣架(网络图)

这一天,工厂的大老板来视察工厂,看到了帕克豪斯的发明。精明的老板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他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写下衣架的图案,沉着脸视察工厂,回家后根据帕克豪斯的发明制作样品,画草图,并向政府提交专利申请。

1904年1月,电线吊架的专利获得批准。老板立即组织了员工的大规模生产,并将其推向市场。这种衣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老板也因此发了大财。衣架的发明者帕克·豪斯什么也没发现。虽然老板的掠夺再次让他愤怒,但在一个资本主宰一切的时代,他无法与老板竞争,只能默默地接受结果。

后来出现了许多样式的衣架。仅在美国就有200多项关于衣架的专利申请。衣架的材料也从金属扩展到塑料、木材等。然而,不管后来衣架是如何发展的,它们的基本结构还是沿袭了帕克豪斯的发明。

南唐名画《韩熙载夜宴》中出现了衣架一角(网络图)。

在我国,衣架早在东周时代就被发明了。然而,与西方的衣架不同,中国的衣架不仅仅是简单的挂一件衣服,而是可以挂几件衣服的普通家具。它分为两种类型:支柱型和交叉框架型。前者是一个树形结构,支柱上方有一根树枝。后者是门形的,两根木杆之间有几根横杆。后来,人们越来越追求衣架的艺术形式。他们不仅注重材料,而且在上面雕刻精美的图案,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

如今,中国的衣架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中国衣架和西方衣架搭配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这也是中西结合的一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最初,毕昇先用木头做字模,木材遇油墨会膨胀,字迹模糊不清。他又改用胶泥做字模,印出来的字迹非常清晰,于是,胶泥活字开始进入到印刷业当中。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2010年11月15日《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