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为什么有败血症汇总20篇

浏览

6759

文章

104

篇1:新生儿败血症能不能治好?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可分类为早发和迟发两型。早发型有85%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5%在24~48小时发病,10%于48~72小时发病。早产儿起病更快。那么新生儿败血症能不能治好?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分析

污染的羊水(羊膜早破。有时产程延长,虽羊膜未破,但也可因略有创伤或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细菌易透过羊膜而发生上行性感染)。

出生经过产道时感染(自然分娩或产伤)。

出生后经脐带、皮肤及黏膜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可同时产生脑膜炎、肝脓肿、肺炎等疾病。临床症状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者,一般认为是由于产前感染所致。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一、辨证治疗

1、正盛邪实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各9g,赤芍、黄芩、黄柏各6g,栀子、甘草各3g,黄连1.5g。黄疸重加茵陈、柴胡;抽搐加钩藤、石菖蒲;衄血、便血加白茅根、仙鹤草。

2、正不胜邪

治法:益气温阳祛邪。方药:四逆汤加减。生地、败酱草各6g,人参、炙甘草各3g,附子2g,干姜1.5g。出血明显加阿胶珠、白芍;额出冷汗加黄芪。

二、专方验方

1、清宫粉:广郁金30g,生山栀30g,寒水石30g,黄芩30g,黄连3g,玳瑁30g,琥珀1.5g,朱砂1.5g,冰片9g。共研极细末,过筛为散。每服3g,每日2次。适用于本病见惊厥者。

2、火府丹:生地1Og,木通6g,黄芩1O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本病高热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本病由肺炎引起者。

4、茵陈茅根汤,茵陈1Og,白茅根15g,茯苓6g,车前草6g,猪苓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本病伴黄疸者。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注意事项

1、一般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

2、病原治疗: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早期、足量并以杀菌剂为主;一般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多自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宜偏大,注意药物的半衰期,分次给药;疗程不宜过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热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

3、局部病灶的处理:化脓性病灶不论原发性或迁徙性,均应在使用适当、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上及时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化脓性胸膜炎、关节脓肿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药物。胆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所以发现宝宝患有败血症的时候,及时治疗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宝宝的病情得到极好的治疗。有关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识小编继续持续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常识请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败血症新生儿出生之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而对于一些缺少经验的年轻妈妈,不知道白血症会有哪些症状表现以及是有哪些原因引起的。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败血症患儿在起病初期,症状常不明显。家长只是隐约地感到孩子与平时不一样,面色没有原先那么好看,无法解释的哭闹或多睡,吃奶少并且呕吐,肢体的肌力不像原来那么有力,体温不正常,黄疸加深,呼吸窘迫,腹胀等。若小儿有面色苍白、发绀、呻吟、呼吸困难或皮肤出现花纹、硬肿等表现时,往往病程已经不是早期了。

鉴于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凡新生儿有不正常现象,而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都要考虑败血症的可能,要及时请医生诊治。一旦怀疑是败血症,要抽血两次做细菌培养,作出诊断,以便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血培养检查的抽血量不多,不会对婴儿造成危害,家长对此不必顾虑。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包括精神不好、反应不佳、哭声减弱无调以及奶欲减退等。在疾病进展时的主要表现为:

1.体温改变多数足月儿表现为发热;而与未成熟儿则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少数新生儿可出现体温不稳定。

2.黄疸表现黄疸过重、消退延迟或在消退后再出现,以及黄疸原因无法解释。

3.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反应与脏器的受累而先后出现。

4.激惹与四肢肌张力改变部分新生儿可出现兴奋-激惹症状,也有部分早产儿可表现四肢肌张力减退。

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家长们已经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心里有数了吧?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知识吗?请继续关注接下来的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方法

1、防止胎膜早破

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这时过性生活,动作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导致“胎膜早破”。

一旦发生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地流出,使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紧裹于胎体。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引起宫腔内感染,使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就饱受了各种细菌的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严重的感染存在,轻者可以给婴儿后天的发育及智力带来不良影响,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在临产前1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2、正确护理宝宝小肚脐

新生宝宝出生后要每天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要受尿便污染,可以用75%酒精棉棍擦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现湿润,此时,仍可用酒精消毒。切勿撒消毒粉、未经消毒的草药、痱子粉等,以防感染。

脐部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皮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因为除局部消毒、清洗外还需用抗生素治疗。

3、细心护理宝宝皮肤

宝宝新陈代谢快,易出汗,又加上臀部皮肤易受尿便的污染,因此,妈妈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每天给宝宝洗澡;便后及时更换清洗小屁屁,更换尿裤;如果宝宝皮肤有红疹,要及时治疗,防止感染;给宝宝穿的小衣服要经常清洗晾晒。

4、做好围生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败血症是新生儿的头号杀手,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对降低患病率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么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稍稍不加注意的话,新生儿败血症会变成新生儿的致命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吧。

1)做好围生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

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4)其他注意事项

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有时神经系统症状并不明显,但已并发此症。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其次易发生的并发症是肺炎或肺脓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其他迁移性病灶如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和肾盂肾炎也偶可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败血症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宝宝的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很多新生儿都会患上败血症,所以一定要留心观察新生宝宝的各种状况。新生儿败血症的注意事项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先引人注意的常见症状为不吃、不哭、不动和黄疸迅速加深,常出现呕吐及轻度腹泻,体温升高或不升,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腹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和休克。诊治及时可以治愈,重症有死亡的危险,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者死亡率更高,辛存者多留有后遗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孕妇健康,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保持脐部卫生状态。

2、争取做到100%的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

3、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4、严禁病人与新生儿接触,母亲发热亦须与小儿适当隔离。

5、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要保持干燥清洁,最好能暴晒或烫洗。

6、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令各位父母恐惧的疾病,一旦孩子患有新生儿败血症,那么将会给一个家庭蒙上阴影,而对于这种疾病来说,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尽快痊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方法都是什么。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白细胞计数0.2提示有细菌感染。

(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

(3)急相蛋白①C-反应蛋白>15μg/ml提示有细菌感染②ESR>15mm/h。

(4)血培养检查 血培养阳性可确立病因诊断疑有感染的患儿均需在入院后用抗菌素前取周围血做培养,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如患儿用过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可用高渗培养基作L型细菌培养,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作厌氧菌培养

(5)其他部位培养 脐部尿液、大便或其他局部感染灶的培养。

(6)放射学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在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儿均应进行。

(7)病原菌抗原检测 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

细菌侵入的感染灶并不明显常不易找到,有时因检查不全面而被漏查,特别被衣服遮盖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四肢和腋下。

足月儿和晚期新生儿(生后2~4周)临床症状有发热拒食、神萎或烦躁不安,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拒奶、溢奶、不哭不动、面色苍白、体重不增体温不稳、有时体温不升。

除上列症状外下列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

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

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新生儿败血症,最重要的还是是做好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使孕妇以及新生儿不受病菌的感染。尤其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是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关键时期。那么,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新生儿败血症由于误诊等,治疗往往不太得力,因此易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脓肿、骨髓炎、肾盂肾炎及蜂窝组织炎等。这些并发症都是重症,其一是病死率高,其二是后遗症多。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自不必说,骨髓炎造成肢残,肾盂肾炎亦可成为终生疾患。患新生儿败血症后,可能变成了一个残疾儿,所以必须重视新生儿感染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还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刻不容缓。孕妇莹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做好宝宝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专家提醒:败血症是新生儿的头号杀手,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对降低患病率有很大的帮助,新妈新爸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发展。如果你对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败血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很大联系,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因而极易发生感染,全身的感染令病情十分险恶。那么,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感染的途径有:

1、宫内感染:母亲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

(1)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

(2)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

(3)住院天数长;

(4)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

(5)病房拥挤;

(6)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处理严重并发症,清除感染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保温,供给足够热卡和液体等支持疗法,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有不同的治疗措施,只要积极治疗,是有治愈的可能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医如何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正盛邪实,治疗应以祛邪为主,病情进展,正气渐虚,治疔当以扶正祛邪,回阳固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如何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吧。

一、辨证治疗

1.正盛邪实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各9g,赤芍、黄芩、黄柏各6g,栀子、甘草各3g,黄连1.5g。黄疸重加茵陈、柴胡;抽搐加钩藤、石菖蒲;衄血、便血加白茅根、仙鹤草。

2.正不胜邪

治法:益气温阳祛邪。方药:四逆汤加减。生地、败酱草各6g,人参、炙甘草各3g,附子2g,干姜1.5g。出血明显加阿胶珠、白芍;额出冷汗加黄芪。

二、专方验方

1.清宫粉:广郁金30g,生山栀30g,寒水石30g,黄芩30g,黄连3g,玳瑁30g,琥珀1.5g,朱砂1.5g,冰片9g。共研极细末,过筛为散。每服3g,每日2次。适用于本病见惊厥者。

2.火府丹:生地1Og,木通6g,黄芩1O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本病高热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本病由肺炎引起者。

4.茵陈茅根汤,茵陈1Og,白茅根15g,茯苓6g,车前草6g,猪苓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本病伴黄疸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败血症哪里来的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时,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哪里来的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新生儿败血症三大感染途径

一、宫内感染

母亲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二、产时感染

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三、产后感染

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新生儿败血症三大感染途径的介绍了。希望大家可以正确认识新生儿败血症,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大家都听说过的,那么对于新生儿败血症大家了解多少呢?多多了解一下,对大家也是有好处的哦!大家知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呢?不知道的准妈咪们,快快看过来吧~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我们最首先的就是要知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知道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吧~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

感染的途径有以下3种方式:

1、宫内感染:妈妈在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很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会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拉伸上肢,也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一松开宝宝的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也不会抓紧妈妈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么才能知道新生儿是否患上了败血症?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是非常低的,因此就会受到病菌的感染而患儿败血症,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新生儿是否患上了败血症?如何治疗和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患儿出现严重感染中毒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易患败血症原因有自身抵抗力差、皮肤薄嫩、易受损伤,另外出生后头几天患儿脐部未愈合均是细菌进入血中的入口。另外如果怀孕的母亲有细菌感染,也可通过血液引起胎儿感染。如果孕妇生产时间过长,早破水,细菌也可通过母亲产道污染羊水,小儿吸入或咽下被污染的羊水都可受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可表现为患儿吃奶减少、少哭闹、面色差、发热或体温不升(35℃以下)、腹胀、腹泻,半数小儿出现黄疸。大多数小儿可有皮肤脓疱疹,口腔有白膜,脐部发炎,臀部有皮疹、破溃等感染病灶。如果细菌侵入脑部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有尖声哭叫、哭闹不安、嗜睡、抽筋等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主要是怀孕妇女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感染。严格执行科学接生法,接生员的手及接生用具应严格彻底消毒。出生后注意小儿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脐带未完全脱落干燥之前应避免被水或尿液浸湿,如被浸湿应及时消毒处理。另外应避免小儿接触患有感染的人。

以上小编为您介绍了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方方面面常识,各位爸爸妈妈心里是否有数了呢?关于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等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尽早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很重要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其发病率占活产儿的1‰到10‰,出生体重越轻,发病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那么,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没有典型的症状,但具有重病的五不表现,即不吃(吸吮无力,吃奶不及平时的一半)、不哭(少哭或哭声低微)、不动(活动减少或全身虚弱)、不热(体温不升)和不红润(面色苍白或青紫、发黄)。五不症状并非同时出现,有1-2个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不能轻易放过。

新生儿败血症时伴发黄疸很常见,有时是唯一的表现,当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应该在5-7天后逐渐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时,首先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脑膜炎、肝肾脓肿、腹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出现深度黄疸、高热(体温不升)、抽搐、嗜睡或昏迷、全身出血等症状。

发现新生儿有五不严重症状之一,要尽早送到医院治疗。败血症住院时间较长,用药也多,在人力、经费上要作好准备。宝宝病情好转时,不要要求提前出院,否则会因为抗生素应用疗程不足而使败血症死灰复燃。母亲的母乳要设法保留住,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送到病室里请护士喂给宝宝吃,这样既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和疾病恢复,又可保住母乳不退掉,以便宝宝病愈出院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抗菌疗法在病原体未明时,选用抗菌谱较广、兼顾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抗生素。血培养有结果后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严重感染可联合用药。应采用静脉途径供药。疗程视血培养结果、疗效、有无并发症而异,起码要7-14天以上,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

支持疗法包括良好的护理和保暖,特别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为重要;热卡不少于每日209-251kJ/kg(50-60kcal/kg),液体量每日60-80ml/kg。不能进食者,应予静脉输液,保持酸碱平衡,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以碳酸氢钠纠正;还可视情输给少量多次新鲜血或血浆、白蛋白,有条件甚至可换血。同时也应补充维生素C、E,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切断感染源。脐炎处理,脓肿消毒引流。

对症处理如高胆红素血症处理等。

怎样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由于此病缺乏特殊的表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只要在分娩过程中,有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恶臭,孕妇分娩前有发热、感染史,产程长,产程中有不洁断脐史,以及脐部或皮肤感染、口腔外伤,应警惕患此病的可能。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或吃奶减少,反应差、哭声低、面色发灰、苍白、皮肤黄疸加深、体重不增,以及体温波动等,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抱往医院诊治。

注意保护孕妇健康,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保持脐部卫生状态。

争取做到100%的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

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严禁病人与新生儿接触,母亲发热亦须与小儿适当隔离。

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要保持干燥清洁,最好能暴晒或烫洗。

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所以,尽早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很重要,让我们的宝宝远离败血症的危害,健康成长。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知识吗?请继续关注接下来的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虽然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只有不到1%,但是,一旦出现了新生儿败血症,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那么究竟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途径

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宫内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脐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儿产时有呼吸抑制而经过复苏干预、羊膜破水时间过长(>24h),母亲有产时感染或发热。

2、自身因素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对病变局限能力差,细菌进入体内易使感染扩散而致败血症。男婴和低出身体重儿等相对容易获得感染,随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

3、病原菌

不同地区病原菌有所不同,欧美国家40年代以A组溶血性链球菌占优势,50年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0年代以大肠杆菌占优势,70年代以后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成为最多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次之,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也颇重要。近年来表皮葡萄球菌成为美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我国仍以大肠杆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L细菌(以Lister研究所定名)感染常有报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断增加,GBS虽有报道但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方法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期败血症多见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因为:年龄愈小,机体免疫功能愈差,局部感染后局限能力愈弱,极易导致感染扩散。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症状预防方法

新生儿易患败血症原因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薄嫩,容易破损,免疫功能低下。当细菌从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导致败血症。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多于宝宝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生产时由于母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均可增加感染机会,而导致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症状

在起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宝宝面色没有原先那么好看,经常哭闹或多睡,吃奶少并且呕吐,肢体的肢力不像原来那么有力,黄疸加深,呼吸窘迫,体温不正常,腹胀等。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或吃奶减少,苍白、反应差、哭声低、面色发灰、皮肤黄疸加深、体重不增,以及体温波动等,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送往医院诊治。如果宝宝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不停呻吟或皮肤出现花纹、硬肿等表现时,往往病程已经不是早期了。

新生儿败血症预防方法

1、做到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

2、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3、避免宝宝与病人接触,母亲发热需与宝宝适当隔离。

4、孕妇注意保护身体健康,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保持脐部卫生。

5、宝宝的被褥、尿布、衣服要保持干燥清洁,最好能暴晒或烫洗。

6、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提示

由于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新生儿有不正常现象,而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都要考虑败血症的可能,要及时请医生诊治。一旦怀疑是败血症,要抽血两次做细菌培养,作出诊断。血培养检查的抽血量不多,不会对宝宝造成危害,家长不必为此顾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因素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的含义是致病性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因素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联想到要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该病的危害,家长们是特别担心的。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因素有很多,新生儿败血症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三种情况。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因素有以下三种:

1、胎膜早破

正常的子宫中是布满细菌的,胎儿是由胎膜的阻隔而受到保护,一旦胎膜破裂,细菌就可能逆行而上进入子宫中繁殖。破水时间越长,细菌繁殖越多。当胎儿有吞咽或是呼吸动作时,这些细菌就有机会进入胎儿体内继续繁殖。

2、脐炎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在两周内脱落。脐窝创面没有皮肤覆盖,血管尚未闭合,有时还会有渗血,加之脐凹易积水,且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引起脐炎,若细菌由此入血,可发生败血症。

3、脓胞疮

新生宝宝皮肤薄嫩,易受细菌侵袭。如果受摩擦等刺激,可能出现脓胞疮,脓疱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微红,经常发于手臂、下肢或尿布区以及皮肤皱折部位。初期疱液清晰,后期迅速成为黄色混浊液。脓疱破裂而露出红而润湿的面。轻者疱疮局限于较小区域而不再陆续发生新疮,无全身症状;重者新的脓疱疮不断出现,可并发败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包括什么?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爸爸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是非常低的,因此就会受到病菌的感染而患儿败血症。那么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包括什么?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吃牛奶的孩子吃奶量比平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少哭是指新生儿哭的次数减少或哭声低微。正常新生儿在尿湿后、饥饿时等不适情况下都会哭闹,而且哭声响亮。而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有人把它形容为“猫叫”的低微哭声。少动是指新生儿四肢活动减少,或全身软弱。正常新生儿屈肌张力高,表现为四肢屈曲,你将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且四肢能自主出现活动。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将他的上肢抬起后放下,他的上肢不是表现为屈曲明显的反应,而是会掉落下来,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微笑、注视、惊醒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除以上危险症状外,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危险体征——黄疸。黄疸的特点是在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新生儿败血症并发黄疸是一个常见表现,甚至可能是唯一表现。因此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

此外,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正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有这些感染病灶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有助于败血症的诊断。但有许多新生儿败血症没有感染病灶,如羊膜早破、羊水污染,细菌经血或羊水感染胎儿;出生时由于产程延长使新生儿在产道受到感染等。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小儿挑“马牙”、割“螳螂嘴”,使口腔黏膜损伤,致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以上小编为您介绍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宝妈们在平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败血症。关于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等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预防?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败血症是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极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那么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新生儿脐部护理需当心警惕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的含义是致病性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

新生儿脐部是重要的感染门户,处理不当可导致脐炎,继而导致败血症。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后天性”感染的败血症。

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包括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存在着无数各式各样的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身体的物质。一般人是借助皮肤的保护隔绝作用,使外界物质不能侵入体内(除非皮肤有伤口),但是身体还是有两个途径能让细菌或病毒入侵,即胃肠道和呼吸道。

胃肠道由口腔开始,经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在这条路径中,如有任何弱点,那么,我们每天吃入的无数细菌就有可能侵入身体内的组织以及血液中。同样的道理,每天由呼吸道吸入的细菌,也可能在气管或肺部的某一处突破而侵入体内。有时,在新生儿例行的处理中,如抽血、打预防针或注射维生素K时,也很容易让外界物质乘机进入体内。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为自身抵抗力弱,加上得自母体的抗体不足,所以在一般人不以为然的感染中,新生儿却往往易中招。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保健

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出生时争取做到100%的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出生后应注意保护新生儿的脐部,不使其受损伤,防止感染,一旦发现有皮肤粘膜发炎现象,应迅速治疗。如发生可疑症状时,应就医诊治。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4、对高危儿加强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5、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6、严禁病人与新生儿接触,母亲发热亦须与小儿适当隔离。

7、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要保持干燥清洁,最好能暴晒或烫洗。

8、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由于各种致病菌进入孩子的血液中,并生长繁殖,产生各种毒素,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那么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哪些典型的症状?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常识。

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很多时候吸吮奶水的时间较短并且无力,且吃奶时容易出现呛奶现象,不会主动要求吃奶。宝宝一般比较安静,不会大声哭闹,或者只是哭几声且哭声比较低微。

▲正常的新生宝宝一般比较好动,小手会紧紧抓住父母的手指,感到活力十足;但是败血症宝宝会全身软弱无力,拉宝宝手臂时无明显的屈曲反应,松手后手臂会自然坠落,且手脚很少活动。

▲正常宝宝会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受到刺激也会有明显的反应;但是败血症宝宝精神较为萎靡不振,当面对刺激时反应迟缓或没有反应,常表现为昏昏欲睡的状态。

▲正常宝宝体温正常,且手脚在不停的活动状态下呈现温热状态;但败血症宝宝一般体温较低,测量体温是一般处于35.5℃以下,同时触摸宝宝手脚的话会发现手足发冷。

▲有些宝宝会出现黄疸症状,正常的宝宝出现黄疸后会逐步消退,但败血症宝宝不但不会消退反而会越来越严重,且反复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然而有很多父母不是很了解,在心理上就会对败血症产生恐惧,甚至不能在突发状况下,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救护。那么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吃奶少,吮吸力小

宝宝吃奶量比起之前显著减少,吃奶时间较短,吮吸无力,而且容易被呛到。

2.哭声小如猫叫

新生儿若是患上败血症,就会不常哭闹,或者只是很小声地哭几声就停止。

3.体温不正常

当新生儿患上败血症的时候则会出现体温下降,一般体温出下降到35.5℃以下,并且患儿的四肢会变的变冰冷。

4.全身疲软,很少活动

患上败血症的新生儿,不会像健康宝宝那样经常活动四肢,并且四肢或全身都软骨无力。拉伸他们的胳膊时,不会有显著的弯曲反应,一旦松开,胳膊便会直接地垂落下来,更不会主动抓住妈妈的手,没有一点活力。

5.反应迟钝,精神萎靡

受到同样的刺激,患儿不会有像健康宝宝那样的正常反应,比如睁大眼、眼球随着活动物体转动等,他们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表现出精神不振或者昏昏欲睡的状态。

6.黄疸不退或周而复始出现

如果是健康的宝宝,黄疸会逐渐消失。对于患败血症的宝宝,黄疸则会延迟消退,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7.体重不增加

患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会出现体重下降或者是不增加的情况,即便患儿处于增加体重的时候也不会导致体重上升的。

8.休克

面色呈死灰色,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没有排尿或者尿液很少,呈休克状态,需要及时医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