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护国寺遗址(汇总20篇)

浏览

2218

文章

1000

唐王城遗址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唐王城遗址为新疆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唐王城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托库孜萨热依”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巴楚县城东北60多公里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公里处的唐王村(今农三师五十一团驻地)。

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大水洞遗址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大水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水洞遗址考古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海拔高程为1505米,这一带为石灰岩山地,岩溶发育良好,大水洞为一水平状洞穴,洞口方向205°,洞顶大部分平缓,直壁。2005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汇同绵阳市文物局、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清理出2处用火遗迹,发现陶片、石器、砺石、石坯、骨器、蚌饰等遗物。大水洞遗址与茂县下关子遗址、绵阳市边堆山遗址、新津县宝墩遗址所出的陶片相类似。以上遗址反映出一条始自茂县,东向经岷山断层谷,顺涪江支流土门河、通口河、再沿涪江而下,经绵阳,进入成都平原的古文化传播路线,对研究古羌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以及古蜀文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护范围:以洞口为基点,向东外延70米,向南外延30米,向西外延40米,向北外延6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秦咸阳城遗址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秦咸阳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

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首先在城内营筑冀阙,以后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仿建了六国的宫室,扩建了皇宫。滔滔的渭水穿流于宫殿群之间,就象是银河亘空,十分壮观。整个咸阳城“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

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1974~1975年发现了咸阳宫遗址。

在咸阳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坐落在秦时的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跨沟对峙的两部分,西侧为1号遗址,东侧为2号遗址。西侧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经过遗址复原后可知这是一组东西对称的高台宫殿,由跨越谷道的飞阁把二者连成一体,是极富艺术魅力的台榭复合体。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一层台高6米,平面呈L形,可分为若干个小室。

南部西段的五室排成一列,西边的四室是宫妃居住的卧室,出土有内容丰富的壁画和一些陶纺轮。最东1室内有取暖的壁炉及大型的陶质排水管道,推测可能是浴室。浴室的一角是贮存食物的窖穴。主体宫室建在高台之上,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地表为红色,即所谓的“丹地”,门道上有壁画痕迹,表明这是最高统治者的厅堂。

在1号遗址的西南方,还有一处结构十分复杂的宫殿遗址。已发掘出的阁道长32.4米,宽5米,两侧满饰彩色的壁画,壁画内容是秦王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图,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题材。古代的宫廷壁画因为大都毁坏不存,所以这些保存下来的秦代的宫室壁画,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咸阳城的考古发掘工作从50年代一直进行至今,随着工作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更丰富的文物考古新发现展现在人们面前。(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刘家洼遗址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刘家洼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洼墓地

时代:东周

地址: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

保护范围:东南至永乐苹果示范基地边界,东北至马家沟南界,西南至赵冯路鲁家河桥西北80米,西北至鲁家河西沟北界。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A区外扩100米,东北同A区,西南至A区外扩30米,西北至A区外扩10米。

2018年,刘家洼墓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刘家洼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墙遗址公园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城墙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墙遗址生态公园是凤翔继东湖之后的第二大标志性城市公园,位于凤翔县城新区大道北侧,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2300万元,2008年的5月份开工建设,2009年的10月份竣工开园,历时17个月。墙遗址生态公园的建设是2008年县委、县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惠民工程。

城墙遗址生态公园的建设以挖掘凤翔的历史文化、展现凤翔的人文特色为出发点,按照景观、生态、游憩三位一体的新景观设计理念,整个公园端庄秀雅、古朴大气,从材料的选择、广场的铺设等都是以恢复明唐风格为主。公园的设计是一个半径320米的四分之一圆,分为城墙遗址浏览区、滨河景观浏览区、水榭舞台观光区等四个功能分区,包括城墙雄姿、演艺广场、城河倒影等20多处景观小品。

城墙在历史上,凤翔的古城墙长约6.1公里,是唐末岐王李茂贞所筑。后因历史原因,城墙毁坏,留下的部分基本呈一个L型,位于原城墙的西南角,高为10米左右,保持了原城墙外陡内缓的基本特征,这段城墙是县城目前仅保留下来的三处遗址之一,也是整个公园里面的灵魂建筑,十分珍贵。

栖凤湖和栖凤亭顾名思义的意思就是凤凰曾经栖落过的地方,凤翔古为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唐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曾被迫出逃蜀地途经古雍州,当时古雍州的城墙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倒塌,于是守城太守命全城百姓筑以新城墙,以防外敌,可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新城墙一修起来,便会无缘无故的塌掉。在三筑三踏之后,雍城百姓便人心惶惶,如同大难来临。有一天夜里,在天降一场大雪之后,守城的太守沿着倒塌的城墙走来走去,正在思考的时候,忽然,他发现有一只凤凰悄然而至,落在了城墙脚下的一个湖边,在喝饱了泉水之后,踏雪绕城数里,然后振翅而去,太守非常的高兴,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瑞兆。第二天,他带着百姓沿着凤凰在雪上踏过的印迹,筑以新城墙,结果一牢永固,不再坍塌。所以在唐明皇的儿子唐肃宗继位之后,因为这个“金凤踏雪”的传说故事,便将雍州改为了凤翔,所以在城墙下面修建了栖凤湖和栖凤亭,以向众人昭示凤翔这个城名的来历。

水榭舞台观光区舞台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休闲广场,同时在这里也可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2010年3月份,县文化旅游局在此举办了秧歌舞大赛。栖凤湖中心装有水幕电影,春夏两季气候比较适宜的时候,会在周末的晚上播放水幕电影,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安置了隐形的音响设备,每当傍晚时分,在此休闲散步的群众非常多。

到达方式:乘西安至凤翔大巴,在县城下车即到

联系电话:0917——72125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阴湾遗址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二阴湾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阴湾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贾家铺村二阴湾社东山咀。

二阴湾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贾家铺村二阴湾社半山坡地带,东至苏家岘,西靠杨家山,北近陈董家,南临王家咀。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地表暴露有大量的彩、素陶残片。20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在搞农田建设时出土过石器、彩陶、素陶等。多为红陶,喊少量的灰陶,其上多带刻画纹和绳纹。彩陶纹式有波浪纹、漩涡纹、黑平行线纹、圆点纹等,器形以壶、瓶、罐为主。出土石祖两件,一件存会宁博物馆,一件存白银市博物馆。该遗址为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生活区。1991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东山咀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太平店镇:太平店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南接静宁县高界镇。国道312线和建设中的罗(汉洞)—定(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会宁县城30公里。现辖12村93社4448户21060人。境内有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居住。全乡流域面积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64亩,其中梯田6.9万亩,农业作物以豌豆、扁豆、荞麦、莜麦、小麦、玉米为主。境内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属典型的二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博物馆内有唐代长安城城墙遗址,也是登西安城墙的一个入口。

景点介绍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位于明城墙含光门段,内有唐代长安城墙遗址。这里也是登西安城墙的一个入口。唐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也设在含光门内,当年这里是西域商人进入长安城的“海关”。

博物馆分为东、西两个大厅

整个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布局分为东大厅、中大厅和西大厅。博物馆东大厅的唐含光门门道遗址,从这里可以想像到当时唐含光门的宏大雄伟。唐含光门遗址门址呈长方形,长约37米、宽约19米,以纯净黄土版筑而成。

西大厅的城墙断面遗址城墙断面是西安城墙的一部分,展示了西安城墙的历史演变。在博物馆中大厅一层,有隋唐含光门复原模型和清西安府城沙盘模型,再现隋唐含光门雄伟和辉煌。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环城南路西段与甜水井街相交处

类型:古迹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电话: 029-87272792;029-87235239

开放时间:

淡季:8:00-18:00,旺季:8: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4.0元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与西安城墙景区为同一门票,54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凤遗址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五凤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蒋村镇五凤村村北。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

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多在3米左右,个别地点深度达4米,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最丰富,暴露的遗迹有房址、灰坑、陶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地面经过火烤或拍打,平整坚硬;灰坑形制有筒状、袋状、锅底状;陶窑暴露有火烧结块。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篮纹、附加堆纹及彩陶,可辨器形有敛口缽、宽沿盆、喇叭口尖底瓶、平沿缸、敛口瓮、折沿罐等。建筑材料残片多为绳纹板瓦、筒瓦及夔龙纹、云纹瓦当残片。从现场踏查情况看,晚期遗存多分布于山岗顶部,而早期遗存则多分布于山岗偏下部。根据采集遗物分析,遗址内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秦汉时期遗物,其中以仰韶文化遗物最为丰富。

五凤遗址地处于秦岭北麓山岗上,面积较大,内涵丰富,距离水源较远,在关中地区较为少见,对于关中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史前人类选址及山前丘陵地带文化面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蒋村镇:蒋村镇地处户县西南隅。东与天桥乡接壤,酉与周至县耿峪九峰乡为邻,南靠涝峪镇,北接祖庵镇。南北长约27 3公里,东西长约5公里,距户县县城约15公里,辖4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人口3.4万人,镇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南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林木茂密,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金红石、石英石、墨石等。镇政府驻地蒋村。 改革开放以来,蒋村镇经济、文化、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家窑遗址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水家窑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家窑遗址位于渭源县上湾镇水家窑村南5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与齐家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泥质橙黄陶片,彩陶纹器表素面或饰有黑彩或黑、红彩的网格纹、锯齿纹、四大圆圈纹,可辨器形有双耳罐、盆、钵等;齐家文化夹砂和泥质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鬲、豆、高领罐、单大耳罐等。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半山类型的特征和齐家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水家窑村:水家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魏家峡口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魏家峡口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峡口遗址位于清水县红堡镇魏家峡口村西侧台地。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断崖为界;西:以西侧缓坡山地至山巅为界;南:以小壕沟为界;北:以北侧断崖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30米。

红堡镇:自然环境:红堡镇位于清水县西部,总土地面积8.18万亩,总耕地面积3.37万亩。平均海拔1334米,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9°C,全年无霜期180天。行政区划:辖26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922户,乡镇总人口27490人,乡镇从业人员13869人。六通情况:2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永清堡遗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永清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清堡遗址

清水这片沃土给先民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他们顽强生活,繁衍生息。五千五百年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性王国开始动摇,留下了大量村落遗址。在清水较为典型的当数永清堡遗址。

永清堡遗址是清水县境内发现的一处距今5500年左右的原始村落遗址。该遗址位于清水县城一中校址(原国立十中),占地约3.5平方公里,地下文化层厚约1-3米,有大量灰坑、灰层、窑穴及房址,属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一部分。遗址出土了陶片、石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初期过渡的社会概况,是清水远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孟姜女哭泉遗址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宜君哭泉

哭泉在宜君县南部的210国道旁边,距县城20多公里,说的是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秦朝人。住在现今铜川王益区,生卒年月不祥。王益区现建有姜女祠。

哭泉的来历说的是孟姜女去长城边找丈夫。哭倒长城后,不知道哪一个白骨是丈夫的。孟姜女就划破手指,用滴血的办法看哪一个白骨能和自己的血相粘,相粘的白骨就是丈夫的。找到以后,她背着丈夫遗骸往家赶,走了一月又一月。当走到哭泉这个地方时有渴又累,找不到一点解渴的东西,她嚎啕大哭。她的遭遇感动了上苍,突然,乌云翻滚,天崩地裂,地下冒出了一股泉水。为了纪念孟姜女感人的故事,后人就将这眼泉命名为哭泉。

这眼泉水流经了二千多年,经久不衰。一直到现在,哭泉镇的居民还在饮用着它。

宜君县人民政府现在把哭泉保护了起来,在泉边塑了一尊汉白玉的姜女像,盖了一座纪念亭并刻石以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五九旅纺织厂遗址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三五九旅纺织厂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城南保障王砭。

1939年秋,八路军120师第359旅进驻绥德后,为克服经济困难,创办了纺织厂,并将厂址选在绥德城南保障王砭的一座旧庙里。王震旅长为工厂拟写了一副对联:“动手动脚自给自足,同心同结爱国爱民。”建厂之初,纺织厂的纺织工具是落后的旧纺车,工人数十人,大都是部队伤残人员、妇女及少量随军家属。1940年后,边区经济更加困难,为了减轻地方负担,359旅开展大生产运动,纺织厂规模逐渐扩大,在绥德、米脂(通过719团后勤部)招聘大量工人,购买大织布机40台,工人人数增加到近300人,日织宽幅布200余丈。分纺纱、倒线、织布、印染等工序。原料以原棉为主,从外面购进(本地也产,量少),所产布匹除供应全旅外,也供应绥德地方党政干部,所余部分向群众出售,以增加部队收入。纺织厂按部队编制,军事化管理,共设置8个排。1942年秋,359旅纺织厂随部队迁往延安南泥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江驿遗址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青江驿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江驿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青江驿村青江驿街道。

青江驿遗址为第二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至青江驿街道双界公路东侧20米,南至312国道北侧20米,北至通社便道,东至双界公路东侧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太平店镇:太平店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南接静宁县高界镇。国道312线和建设中的罗(汉洞)—定(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会宁县城30公里。现辖12村93社4448户21060人。境内有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居住。全乡流域面积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64亩,其中梯田6.9万亩,农业作物以豌豆、扁豆、荞麦、莜麦、小麦、玉米为主。境内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属典型的二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祋祤宫遗址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祋祤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祋祤宫遗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西独冢村,遗址东西约2500米,南北约3000米,东临浊浴河,西临清浴河,地表留存大量的绳纹板瓦、绳纹筒瓦、空心砖、回纹方砖等建筑材料残片。村西有夯土台,高4米,南北长52米,东西宽12米。夯土层厚5~11厘米不等。村民在耕作时曾发现瓦当残片。在东独冢村北耕地地表还留存有巨型石雕两座。

从《耀州志》等史书资料和出土的文物来看,这是秦汉时期的宫殿遗址。1988年4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1989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进行了调查登记,1992年4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所在的村子命名,为“西独冢遗址”。后在考古调查时曾发现“祋祤”瓦当残件,就改为现名“祋祤宫遗址”。但是,在日常巡查中,也捡到了秦代的“卷云”、“葵纹”瓦当残片。

祋祤宫遗址是铜川市境内留存面积较大的遗址之一,年代久远,文物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研究陕西渭北地区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沿革具有深远意义。

小丘镇:耀县辖乡。1949年为小丘区,同设小丘等5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2.4万。三(原)照(金)、耀(县)照(金)公路过境。辖寺坡、独石、阿堵寨、小丘、移村、红岩、朱村、坳底、中原、移寨、原党、乙社、东独冢、西独冢、凉泉15个村委会。农产有小麦、玉米、油菜子。乡镇企业有中药材加工及商贸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

奇台县有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素有“五路要冲”和“旱码头”、“金奇台”之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

清末民初古城工商业突飞猛进,成为大西北富庶之区,各地商户纷纷落地奇台,各省经商发迹的富户集资捐款修建了甘省会馆、直隶会馆、四川会馆、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等数十处会馆及大小五十余座庙宇,做为联络本地民众携手经商、排忧解难、调节商业纠纷、增强本地民众内聚力的场所,会馆是民众自发的民间组织,边疆地区独有的会馆文化,它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平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兴办教育,它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神臂城遗址

全文共 1889 字

+ 加入清单

神臂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南宋

神臂城(老泸州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市区东30公里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神臂岩上,亦称铁泸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为避蒙古军袭击,知州曹致大按照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山城防御计划修建,同年迁州治于此。城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1公里,沿神臂岩顶边缘构筑为城。东面设耳城、护城池。

从淳佑三年至宋景炎二年(1277),泸州军民与入侵蒙军在神臂城拉锯争夺长达35年之久,曾先后5次易手,战况异常惨烈,直至守城军民全部战死,在四川当年近百个抗击蒙军入侵的堡垒中,属于最惨烈的牺牲战场之一。泸州神臂城保卫战,对保护重庆,延缓南宋王朝覆亡起到重要屏障作用,民间因此有“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之说。

当地人称“老泸州”,坐落在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北岸的合江县神臂城镇老泸村,三面环水,南北宽800米,东西长1200米,因其整体地貌尤如一肢大而长的臂膀伸入长江,而得名。神臂城是770多年前蒙宋战争30多年期间,泸州知州衙门所在地,神臂城依山而建,地势位置十分险要,是长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宋蒙战争争夺30多年的要地。是合江县旧时八景之一,被誉为“铁泸凤展”。神臂城(老泸州)遗址是迄今为止我省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壮观的宋代古战场遗址,距今已有770多年的历史。在2.5平方公里的重点保护区域内,遗存有1100余米的石砌宋城城垣,两道保存较完整的石砌拱形城门,以及炮台、护城池、较场坝、地下坑道、一字城等,还有无数当年军事及生活设施遗迹。神臂城遗址是南宋末年全川抗击元军山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四川军事战争史上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从1243年至1277年,泸州军民凭借老泸州城天险,婴城固守,浴血奋战,开启了老泸州城宋元军队五次易守的拉锯战,牵制了元军的主力,创造了守土抗战34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全国城池保卫战中也所属罕见,对延缓南宋的覆亡,与重庆合川钓鱼城一样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之誉。钓鱼城打死蒙哥大汗(元宪宗)名扬中外,《元史》记载54起;神臂城历经“五易其手”的反复殊死争夺,《元史》记载更有67处之多。神臂城遗址历史古迹众多,人文内涵丰富。这里曾是泸州州治重地,独特的山形孕育了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佳话,如刘整降元、许彪孙托孤摩崖石刻、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玄武圆雕石刻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长篇小说《铁血神臂城》也是指这里。1986年,神臂城被市政府列入“宜宾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合江县关心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泸州市旅游局列为长江五日游的一个重要站点;2007年,神臂城被省政府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进入央视2008年奥运会面向世界展播历史文化遗产之列,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东门及城墙

保护范围:东门东、西两侧城墙外延2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2.神臂门

保护范围:城门四周外延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3.钟鼓楼遗址

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4.一字城

保护范围:南至长江,东、西、北三面分别以一字城外延5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5.护城石垣

保护范围:以护城石垣两侧外延20米、两端以炮台外延2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6.炮台遗址

保护范围:南至炮台石坎外20米,北至炮台石坎上10米,东、西以以炮台石坎外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7.刘整降元和许彪孙托孤摩崖石刻

保护范围:西至石刻外1米为界,东、北、南分别以石刻外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8.较场坝大土地石刻

保护范围:以石刻石龛外延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9.岩弯石刻人像

保护范围:西至石刻外缘20米,东、南、北分别以石刻外缘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10.蛇盘乌龟石刻

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神臂城镇:神臂城镇,原名焦滩乡,2015年3月撤乡设镇更名为神臂城镇,地处合江县西北角,北与泸县太伏镇接壤,东与白沙镇毗邻,西南以长江为界,与大桥镇、江阳区弥陀镇隔江相望。距合江县城32公里,至泸州市区4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0.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沙土村、老泸村、经盘村、小岩村、上大村、鲢鱼村、高陵村)、1个社区居委会(和平社区),109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窝山革命遗址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大窝山革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窝山革命遗址

在大成乡联成行政村大窝山。1945年5月6日,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中共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白石水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张世聪,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在此牺牲。

张世聪(1909~1945),乳名云生,字学明,1909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白石水(今广西浦北大成)勾刀水村的一个小康家庭。他家世代以农为业,到了父辈兼营商业,生活稍为宽裕。后因匪乱,其父被匪劫持,拿不出赎金而惨遭杀害。年幼丧父的张世聪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全靠母亲操持,家景渐窘。他8岁开始读私塾,学习勤奋,成绩很好,1928年7月考入广东省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矿区占地面积3432亩,鼎盛时期职工家属共约3万人。

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东郊12.5公里处的鳌背山下,三面环山,背对山川,南临陈炉古镇,北望避暑胜地玉华宫,紧挨霸王窑遗址、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云梦鬼谷子庙。矿区内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矿区交通便利,临近210国道、305省道,并有一条与陇海铁路咸(阳)铜(川)支线相接的煤炭专运线。从王石凹到陈炉、云梦鬼谷子庙、姜女祠、金锁关石林15分钟车程,到玉华宫、耀州窑、药王山、香山寺6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交通优势,是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能够融入铜川旅游大环境及铜川市老区环形旅游经济带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曾经的王石凹煤矿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等“十大”闻名遐迩,并形成了“八街”“八景”,八街:爱岗路 福乐路、工业路、公寓路、敬业路、文苑路、迎宾路、正阳路;八景:巨鳌探海、钢缆钓日、乌金飞瀑、蛟龙潜洞、亭 阁挂月、古槐迎客、缆车如梭、银河坠地。

矿区现有办公、生活区域,具备完善的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系统和通信设备。拥有1个占地1200余平米,包含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瑜伽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羽毛球场、塑胶灯光球场为一体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1个面积达2900平方米,座位1807个可供大型表演的影视俱乐部,3个约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文化广场;1个可容纳数百名职工同时就餐的职工餐厅和一个200人的会议室;2个中型超市、1个小型超市,1个价格便宜可同时满足于1500人住宿的单身楼及1个招待所。一应俱全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完全可以为举办各类大型文体、培训活动,接待大批量游客观光、度假、疗养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矿井现存的炮采、高档普采、综采设备、主副井提升设备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不仅能够再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可为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证据。矿区保存完好的办公大楼、选煤楼和千米单身宿舍楼等苏式建筑,既是中苏两国友好互助友谊的最好见证,也是建设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填补陕西煤炭大省乃至西北地区无煤炭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空白的最大优势和最好资本,更是成为铜川旅游业继照金红色文化、玉华宫佛教休闲、药王山养生保健、陈炉陶瓷古镇等特色项目之后,再增添一抹厚重底色的最大亮点和最美名片。

信息来源:印台区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阿布米奈是早期基督教圣城,它的建筑有教堂、洗礼池、古罗马长方形教堂、修道院、公共建筑、街道、民房和工场。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位殉教者─亚历山大的米纳斯的坟墓之上,他死于公元296年。

建成于公元3世纪的阿布米奈修道院,目的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米纳斯的亚历山大士兵,他是戴克里先军队的一名军官。在戴克里先军队取得战胜后,米纳斯拒绝-任何基督教徒。不但如此,他还公开宣称了自己的基督教精神,这一行动极大地激励了其他基度教徒继续承受来自戴克里先军队的压迫和折磨。

阿布米奈修道院位于亚历山大城市的南部,传说米纳斯的尸体在由弗里吉亚运回的途中,骆驼突然停止行走,于是,米纳斯的尸体只好就地掩埋。就在同一地方,一口水井出现在沙漠中。水井的出现使得该地长满了野葡萄和橄榄树。这片绿洲被称作神圣的米纳葡萄园。今天,只有废墟和沙漠成了历史上这一片美丽的绿洲的见证者。

Abu Mena

必去理由:埃及最美的绿洲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埃及[Egypt]

景点所在省、州:亚历山大省 [Alexandria Governorate]

景点所在城市:亚历山大港 [Alexandria]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北川县城地震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将建在原北川中学校址,设爱心纪念林地,参观者可植树寄哀思,4座守望塔将设在中心祭奠园和北川墓园四周。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包括地震博物馆及组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的《方案设计》将县城和任家坪都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在整个遗址博物馆项目中处于核心地位,“永恒的家园”将是这一区域的主题。分家园的主人——活着和逝去的北川人,家园的环境——城廓依稀的生活场景,家园的历史——持续传承的人文精神,家园的未来——生机烂漫的绿色环境等分主题,让人感悟之中,相信北川未来依然美丽。

除了自然修复,县城遗址区会有人工呵护下的自然介入,绿色方舟将是主要的自然介入方式,以绿色承载追忆、感悟、遐想,用生命纪念生命,诠释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该保护区位于北川县新、老县城,分为老城遗址保护区、中心祭奠园、新城遗址保护区、龙尾山自然保护区、县城北部综合服务区五大区域,保护区规划范围约74.27公顷。

结合各区域的受灾破坏特征和主要事件、主要场景的分布,震后避险以及赈灾中的重要事件,《方案设计》中设定了各分主题展区,以实现“入口凭吊”、“生活回忆”、“滨河冥想”、“人文追思”、“市民缅怀”、“救灾纪实”的展示主题。

保护范围:东至北大门外55.5米,西至环湖公路,南至南大门外55米,北至茅坝中学遗址向景家山方向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羌下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