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紫云有什么烟【最新20篇】

浏览

4791

文章

35

篇1:紫云寺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紫云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境内“十大景”之一“沸水濂波”的紫云岭上,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东南与中条山相望,西北与紫金山相承。南依绛县、垣曲,北靠曲沃、侯马,东临翼城、沁水,西跨闻喜、夏县,占地2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至美,气候宜人,佛事兴盛,绵延不断,是晋南一带著名的佛教圣地。

紫云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始建于北魏,每逢佛节,常有“紫气缭绕”、“紫云映日”之瑞,故寺以“紫云寺”名之。唐宋时期,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寺前沸水淙淙,寺顶佛塔巍巍,寺内香火袅袅,松柏绕寺,花林扶疏,移步换景,古朴典雅,引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其势蔚为壮观,素有“紫峰凝秀”之称。此匾额至今尚存。明代诗人张浩曾以《紫云游》为题赋诗赞曰:“青山迢递万盘来,金殿平临日月开,倚剑漫跨龙虎观,吹箫别起凤凰台,松风谡谡灵旗动,桂月萧萧鹤驭回,此地游仙真有梦,何须泛海向蓬莱”。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沸泉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紫云青鸟国际珠宝文化旅游区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青鸟国际珠宝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是以原材料为基础,研发加工为支撑、文化创意为亮点、国内贸易与国际自由贸易相结合,集珠宝玉石加工、国际文化交流、非遗文化传承、文化创意设计、文创产品集散、国际会展博览、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孵化和国际保税加工物流体系为一体,规划“国内文化产业加工区”、“国际文化产品博览展示区”、国际文化综合保税区“三大区域,特色鲜明,竞争性突出的综合型主题文化产业园区。

“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占地面积227亩,涵盖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两大地块,实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无缝对接、交流融合,是西南地区乃至国内都属罕有的特色文化产业园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深远的市场发展学士潜力。项目总建筑面积33万平米,规划为“国内文化产业加工区”、“国际文化产品博览展示区”、国际文化综合保税区“三大区域,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努力开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园区已成为国家AAA级景区和昆明工业旅游示范点。

项目定位

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依托出口加工区特殊的政策优势,积极打造“金、木、石、土、布”等一系列文化创意、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以及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平台。建设云南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云南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成为昆明市知名文化旅游区和云南永不落幕的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紫云宝土豆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土豆是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的特产。宝山紫云宝乌洋芋微量元素丰富,品质优良,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花青素含量高,养眼护眼。是最佳的特色食品,食味最好。

“紫云宝”俗称乌洋芋,它不但味道可口,而且营养极其丰富,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乌薯具有色泽绚丽、薯形小巧、品味独特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宝山镇特色农产品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宝山乌薯用来喂猪,少量做菜,农户自产自销,商品率低,产量产值低。经过十年打拼,宝山乌薯从一些客人反映“黑乎乎的不能吃”,到被誉为薯中之精品而供不应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迅速攀升。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50亩发展到2003年的500亩,再到2011年的1500亩,单产从500公斤提高到1吨,再到1.5吨;单价从0.8元/公斤提高到5元;总产值从9.6万元提高到1200万元,再到1375万元。今年,宝山镇进一步扩大乌薯种植面积达1800亩,预计可产鲜薯2700吨,产值可达1450万元,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007年,宝山镇注册了“紫云宝土豆”商标,特色薯品牌得到认证,许多客商慕名收购,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和四川等地,供不应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紫云宗地花猪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宗地花猪

宗地花猪上世纪70年代产于宗地乡。紫云县宗地花猪以皮厚、肉鲜、味美著称。 宗地、打郎、妹场、红岩、水塘、坝寨等村,是紫南地区乡镇群众的“当家猪种”。宗地花猪体型中等偏小、毛色黑白,花四肢,腰及颈部、额心、尾尖呈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喜欢吃青草,耐粗饲料适应性强,易育肥,肉质好、皮薄、是肉脂兼用型猪种。育肥猪年产量约13万头,出栏平均体重110公斤。很受客商亲睐,每年都供不应求。

紫云宗地土花猪生长在山清水秀的麻山腹地,风景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佳境胜地天然成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原始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宗地土花猪就生长在草木苍翠,山花芬芳灿烂,空气清新的天然绿色氧吧中,漫山遍野有繁多的野生饲料。绿色、无污染的良好自然生长环境使它们保持了最天然的生长状态。

紫云宗地花猪的饲料除了以玉米和大豆等为原料外,还喜欢吃青草----野荞菜。野荞菜又名“鹿蹄草”,是宗地花猪良好的青饲料。 “鹿蹄草”对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炎及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有较好的功效,

紫云宗地花猪原生态的自由养殖方式,是宗地花猪保持了肉质色泽鲜明,入口鲜嫩,油少肉糯、脂肪油而不腻的特点,宗地花猪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有机铁质、氨基酸等,除一般烹饪外,筒子骨熬汤,猪肉做腊肉和香肠,味道更别具一格,被称为:“香猪肉”逢年过节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紫云宗地土花猪生长周期最少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在饲料中绝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和人工饲料,从而保证了猪肉的天然和品质,据科学数据比较宗地土花猪的肉质形状等各方面指标都大大优于大白猪。宗地花猪还受到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书”“宗地花猪无公害产品认定书”。

紫云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云花猪”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在该县南片区的宗地乡、松山镇、白石岩乡、火花乡、水塘镇、猴场镇、大营乡、达帮乡、四大寨乡等9个乡镇,所辖范围行政区域近2280平方米。该产品肌肉鲜红细嫩,肉香皮糯,肌纤维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卵磷脂、谷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紫云岩画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岩画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岩画位于明溪夏阳紫云村,年代为青铜时代。

简介:紫云岩画磨刻在岩石的自然表面上,岩面较粗糙,刻槽截面形态多样。岩画呈不规整的矩形,分东、西两部分,内容基本一致,东部面积约8.42平方米,西部面积约9.38平方米。石刻主体图案以圈形为主,总数约105个。纹样有圆点纹、同心单圈纹、单圈纹、同心双圈纹和其它图案等。图案大小不一,最大长约19厘米、宽约17厘米,最小长约厘米、宽约10厘米。

2018年,紫云岩画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紫云岩画周边各向外延伸2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紫云岩游玩攻略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岩介绍:紫云岩位于醉仙岩东面,周围群山峥嵘,时有云雾潦绕,瞵息之间,气象万千,仿佛飘浮在茫茫烟海之中。清人郑光沂在危岩下刻“紫云得路”四字,固而名声远扬。紫云岩有达中庵,建于明代,清废,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重修,有大雄宝殿、客堂、积善堂、功德林、普同塔、化身窑及放生池等。此外还有蛟洞、果岩、慈湖等胜景。岩下幽谷里有十八株高大的玉兰树,称为十八玉兰胜景。近年建有"听泉阁"和植物荫棚,内有扁藤、金边长春藤、龟背竹等植物200多种。听泉阁可听见泉水击石叮当声,阁得泉而活,泉因阁生趣,相得益彰。

厦门紫云岩游玩攻略:

紫云岩因山明水秀,风景绮丽,系历代名人避暑攻读之处:明代御史沈源、二甲进士卢琦、进士高宽、拔贡高文升、都察院检校卢春魁诸古人皆于此读书 成名。因时代变迁,庙宇兴废相承,经清代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之三次重建,其重建碑记犹存。一九八七年重修禅寺,至今寺宇巍峨,佛像庄严,山岩更美,今岩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紫云岩,山高层峦叠翠,石奇甘泉喜人。松竹苍郁,果树成林,山花烂熳、绿草如茵,冬暖夏凉,四委常青,胜似仙景,自古以来乃为游览胜地,今为紫云岩公园主景,游人、香客遍山道。

紫云岩名景甚多:有“古榕伴月”又名“迎客古榕”,位于紫云岩麓高坑庄西侧,在苍松翠竹之间与寨潭后边之巨石顶一老榕,由来久矣!榕从石缝长出,棵壮根粗,月白风清,树影映照潭中,古榕伴月,水天一色,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有“厅房虎洞”,俗称“虎厅虎房”,于“古榕伴月”之旁的一天然大石洞,可容百余人,古为老虎出没之处而名,后为游客避暑矩息之地,抗日期间为避敌机轰炸之所,当时码邑居民多疏散于高坑诸村隐蔽,此洞最安全。(后因建设而废,仅留遗址。)

有“金鸡啄石”位于上山道旁,有“练功广场”于紫云古刹山门前新开辟之地,天未明此广场已挤满人群,有拳功操之锻炼因而得名。有“大树夹石”奇景,位于紫云寺旁一树,树叉夹石,此石乃四十年代初,日本飞机轰炸高坑石埔之石飞于树叉而存。有“甘泉取水”岩上之泉和高坑之井,水清而甘,大旱不涸,游人皆喜紫云甘水,码邑居民每日清晨与傍晚上山入社取水者成队。有“山形佳域”:站在寺前二侧俯视,可观向西下山头之“红蛇出洞”,在“红蛇出洞”再向西伸延之高山可见“仙人抛网”与“美人照镜”之佳域景。有“山道美景”,从寺旁上山至大寨尾顶,可观日出之景、可观龙江入海处,可观四方名山,可鸟瞰码邑全景,可参观明民族英雄郑成功抗清之大寨、二寨遗址,也可欣赏石牛、石鳖群、仙人床诸多奇形状石景。

紫云岩门票信息:15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紫云公园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公园天津市星级公园,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位于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距离天津市区45公里,距塘沽中心区4公里。是在固体化工废料治理基础上堆建起来的环保型山体公园。占地33万平方米,山体表面积36万平方米,主峰高达31.9米。

紫云公园利用碱渣制工程土500万立方米、表面覆盖0.8—1.2米种植土。园内培植花卉4万余株,草坪16万平方米,种植乔、灌木树种百余种30万余株,长势葱郁,并有数十种鸟类来此栖息。山体公园由7个景观区组成,把休闲、纪念、环保、生态与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天津碱厂东侧、山体公园西侧,是一条排放天津碱厂冷却水的河道,如今河道的两侧进行了绿化及景观装饰,现已成为一条绿色彩环绕的景观河。建成后的公园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塘沽人民奉献了一个优美的公园绿地,成为塘沽区的标志性景观,专家们认为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唯一的利用工业废料建设的环保型公园。

紫云公园建成之前,曾是塘沽区的城市盲肠。近百年来排放出的碱渣从厂区蔓延到海边,天长日久形成了占地3.5平方公里,最高处达15米的巨大碱渣山,占据了塘沽城市中心,成为了严重的城市污染源,同时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山体公园把休闲、纪念、环保、生态与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由7个景观区形成连续的景观变化,这被专家称为是国内乃至世界唯一的利用工业废料建设的环保型公园。

塘沽区“十佳文明场所”之一的环保型生态公园——紫云公园,建成三年来已经接待十多万群众参观游览,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最佳场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1996年起,塘沽区利用五年时间,采取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累计投资3.5亿元,建设了一座占地33万平方米的山体公园。碱渣治理的初战告捷及基础设施的逐步落实,使地区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年春夏之际,紫云公园树木林立、绿草茵茵,已经很难看出这里原先曾经是困扰塘沽近一个世纪的污染源。市民们在这里自由自在的休憩、娱乐,仿佛把这里当成世外桃源。

以前在塘沽,人们只要提到天津碱厂,就会联想到闻名中外的“红三角”牌纯碱和由大片的工业废料堆积而成的碱渣山。多年来,由天津碱厂排出的3600万立方米的工业废渣曾经严重困扰着塘沽居民。塘沽区委、区政府经过努力,从科技攻关入手,历时五年,对碱渣山进行了彻底的治理。

如今的塘沽人再也不受碱渣山的困扰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山体公园、一所学校、一条景观河、一片居住区。塘沽碱渣山治理工程产生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碱渣治理后,大气环境得到了改善,不但对滨海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治理城市区域内大面积开放污染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乘车线路

地址: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

乘车线路:可乘101路、102路、107路、816路区间、825路、833路、936路、936路区间、937路等公交在新港路站下

自驾线路:天津市区—建国道—胜利路—新开路—华昌道—红星路—津滨大道—津北路——津滨高速公路—国道103—河北路—上海道—新港路—春光路—新港三号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紫云猕猴桃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猕猴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了解,“紫云猕猴桃”产于元坝区紫云乡,包括“红阳猕猴桃”、“金艳猕猴桃”、“16A猕猴桃”、“川猕3号”、“川猕4号”等多个品种。2007年,紫云红心果猕猴桃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09年底,紫云猕猴桃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证明商标称号;2010年10月,紫云猕猴桃获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2011年,紫云猕猴桃获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紫云猕猴桃还多次荣获“名优农产品奖”、“消费者喜爱产品奖”等称号,产品远销新西兰、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盐城紫云山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山是座土山,本是元末山东行省左丞顾原的陵墓,占地10.66亩。明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1597年),在陵墓土山上建道观三官宝殿。清乾隆年间改为佛寺,称紫云禅林,俗称紫云山.

传说很久以前,茫茫海边的刘庄,有一条恶龙行凶吃人,紫云仙子知道后,决心为民除害。她与恶龙斗法整整七天七夜,后来紫云仙子化成一座土山,终把恶龙镇住。为此,后人就把这座土山叫做紫云山.

紫云山的山门,是白玉石砌成,镌有"紫云禅林"四个斗大金字,两尊石狮,威严屹立。南楼内。灵官佛似笑似泣,韦陀佛面北而立。人们拾级登楼而上,越十三级台阶,放眼又是平地。穿过大天井,绕过塔式香库,再登九级台阶,就到紫云正殿,亦称三官宝殿。此殿有三层飞檐,高耸入云,每层飞檐四角,均悬挂铜铃,风吹叮咛作响。屋脊葫芦宝顶,用黄铜铸成,金光耀眼。殿中供奉元帝、武帝、文帝三尊佛像,俗称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皆木雕泥塑,金心银胆,身高丈许,赫赫威严。两旁分列十二尊佛像,雷公、电母、风婆、雨司等,为彩色木雕泥塑像,仰不见顶.这里有"听秋阁",依山傍水,曲径通幽,夏秋季节杨柳依依,清风习习,荷香扑鼻,蛙声阵阵,充满诗情画意,官绅商旅争相游览,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紫云红心红薯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红心红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云红心红薯产于贵州省紫云自治县黄色土壤,肉质细嫩酥油软,个体一适中均匀,无洞无虫,蒸熟后通体晶莹,香甜感好,远销省内外,是游客馈赠亲友的的佳品。

“紫云红芯红薯”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在该县的松山镇、白石岩乡、猫营镇、板当镇、坝羊乡5个乡镇。年种植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13000吨,年总产值3000万元。该产品黄皮红芯,含糖量高,水分较少,鲜食具有板栗香味,口感好,风味独特,是营养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紫云花猪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紫云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云花猪主产于贵州省紫云县宗地乡,据对古稀老人的调查访问,早在民国初期,宗地乡及周边乡镇的群众就开始有养殖紫云花猪的习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紫云花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六花猪”或“宗地花猪”。因其被毛颜色为黑白花,即额心、四肢、腹部、尾根等处被毛为白色,被毛其余部分为黑色,外地人食之肉香皮糯,逐传名为“宗地花猪”、“紫云花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造就了这么一个体貌别致、肉质独特的优良品种。由于紫云花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紫云花猪”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在该县南片区的宗地乡、松山镇、白石岩乡、火花乡、水塘镇、猴场镇、大营乡、达帮乡、四大寨乡等9个乡镇,所辖范围行政区域近2280平方米。该产品肌肉鲜红细嫩,肉香皮糯,肌纤维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卵磷脂、谷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

地域范围

紫云花猪地域保护范围为:紫云县宗地乡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5′-106°29′,北纬25°21′-26°03′,总面积2272.94平方公里。紫云花猪养殖规模为6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部感观特征:紫云花猪体型中等偏小,被毛以黑色为主,肩胛延伸至腹部、额心、四肢、尾尖呈白色,头中等,多为鼠头,嘴筒短、微翘,腰背平直,四肢直立,腹较大松弛下垂。肉色正常,肉香皮糯。 内在品质指标:肉味鲜美、口感细腻。蛋白质21.0-22.0(g/100g)、谷氨酸3.0-3.5(g/100g)、牛磺酸0.08-0.12(g/100g)、丝氨酸1.8-2.2(g/100g)、天冬氨酸1.8-2.1(g/100g)、胱氨酸0.08-0.12(g/100g)、亮氨酸1.4-2.0(g/100g)、蛋氨酸0.3-0.5(g/100g)、丙氨酸1.0-1.4(g/100g)、钙39.0-42.0(mg/kg)、铁12.0-16.0(mg/kg)、镁180.0-196.0(mg/kg)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许昌紫云山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许昌紫云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紫云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襄城县西南部,属伏牛山系东麓,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组成,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有平顶山市“前花园”之美誉,现为国家A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

紫云山以“奇、秀、幽、古”而著称,展江北第一槲林之风貌,示丰厚理学文化之瑰宝,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紫云山上万亩槲林,素有“江北第一槲林”之称,暮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深秋层林尽染,艳压红花;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建紫云书院弘扬儒家文化,为当时中原理学中心,遂使紫云山名扬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紫云山华表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华表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山华表,在宜兴市新街镇水北村紫云山。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山华表为明代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徐溥长子徐元楷墓地遗物。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石羊、华表等多对石刻,1958年建造水库工程中,墓及石刻大部被毁,现仅存华表一只。

紫云山华表为青石质,南北向(北偏西5°),顶端刻一独角瑞兽,蹲于圆形莲花座上,下为方形抹角柱。华表底边直径为0.80米,高8.45米。基座高0.53米,边长1.63米(成正方形)。

环保科技园(新街街道):2007年,撤销新街镇,将其原辖区域与宜城街道管理的绿园、文昌等2个居委会和南河、铜峰、南岳、梅 江苏省宜兴市新街街道园、谢桥等5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新街街道。:

位于宜兴市中部。东与宜城镇相连,南靠张渚镇,西临徐舍镇、鲸塘镇,北濒西氿。面积6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万人。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新街振兴路,在市政府驻地西5千米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紫云鸡八块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鸡八块也叫马料豆鸡。马料豆也叫秣食豆,饲用大豆,是栽培大豆的原始类型。马料豆之名,原于“送灶神”的习俗。相传灶神司人家衣食温饱,每到腊月二十五日将民间善恶上达天庭。于是民间有于二十四夜以纸、竹扎成桥、车马,于门前焚烧、杀鸡“送灶神”。为能粘住灶神之口,不方过失,免生是非,就以豆沙馅糯米团子“送灶团”和麦芽糖等制成的粘牙糖食“糖元宝”等供祀灶神,也用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亦有以米粉捏成缸坛,鸡窠等形祀社,以糖粘灶门。同时,还将稻草切成寸许长与黄豆撒向空中,作为灶神坐骑“神驹”的饲料,称之“马料豆”。在这次活动中,为了1奖赏,吃鸡肉住持将分成几份,以年龄大小和做事多小分配,演变而成。据说在天地初开时,造物主在正月一日造作了鸡,七日造作了人。董勋《问礼俗》日:“正月一日为鸡,……七日为人”。《周易纬通卦验》云:“鸡,阳鸟也,以为人候。”“鸡”是人类开始活动的象征,它象征着新的一天,新的时间的开始,它结束了混沌未分的黑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格凸人,从整鸡到砍鸡,待客都有自的讲究。杀鸡待客,在最原始的紫云人的理念里是不是与这些有关,现在看来已经无法考究了。但在紫云人的理念里无鸡,即使有山珍海味便不成敬意。对于鸡八块的分发,苗族和布依族是不同的。其余煮鸡食之,谓之明目亮眼,补虚强体。

紫云“鸡八块”是紫云苗族、布依族招待客人的一道传统的民族风情菜。“鸡八块”也是苗族、布依族办红白喜事或平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菜。苗族、布依族的鸡八块分法和礼仪理念是不一样的。

“鸡八块”是指鸡身上的八个主要部位,即:头、脚(又称大腿)、小腿(大腿的上节、称为“卦”)、爪、翅、尾、肠、肝。

紫云“鸡八块”的制作别致,其吃法也很讲究。苗族与布依大同小义。

如“头”:第一种说法是头给主人,称之为“头不出外”;第二种说法是给客人,表示尊敬;第三种说法是男女订婚时,吃头的人要把鸡脑先剥取出来给大家看,称之为“吃鸡还鸡”(因为一个完整的鸡脑就活像一只小鸡娃),“卦”两只,原则上是主、客人各一只,称之为主客平等,表示友好往来。苗族“鸡八块”,鸡头、脖、肠、肝、心,敬领头的大伯头,以示主人把心交给了客人,从此宾主肝胆相照、血肉相连,常(肠)来常(肠)往。

办红白喜事或是过年时,都要看“卦”,测算办的喜事是否吉祥,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称之为“吃鸡看卦”。看“卦”的内容多,道理也比较深奥。其余部位按对象依次分配,它的解释也较多,吃“鸡八块”时最为讲究的有两点:一是须由主人分配,得“头”的人号召后,方能开席。二是对好“卦”、吉祥“卦”,主人都将其放在自家神堂上。以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待客时,鸡八块盛在盘子里,鸡头向着坐在左上席最受尊敬的客人。喝酒时,传送鸡头以行酒令,鸡头传到谁面前,谁就要说四言八句,否则,就得喝酒。酒兴过后,开始吃鸡吃饭。哪个席位吃那块鸡,则有规定。鸡头由左上席尊者吃;左下席者吃左肋;右上席者吃右肋;右下席者吃鸡尾;右席者吃右翅右腿,左席者吃左翅左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平山紫云山风景区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平山紫云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紫云山风景区位于平山县北冶乡,海拔800—12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是集自然生态风景、天然溶洞、原始农家石院、古代民族文化、红色教育基地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是国家4A景区、河北省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紫云山风景区位于平山县北冶乡南冶东沟村,距平山县城50公里、西柏坡45公里、省会石家庄90公里,与天桂山、沕沕水风景区毗邻。

景区内群峰突起,雄险奇秀,峭壁若屏,石相丛生,主峰海拔1128米。有虎啸峰、卧虎石、仙浴峰、将军峰、天生桥、一指山、人鸟对语等石相景观30余处。南、北二山皆为空山,天然溶洞20余窟,洞门或落于谷底,或挂于断壁之上。现已开发出桓公洞、紫云洞、迷魂洞3窟,洞长60-1000米不等。洞内洞套洞,洞连洞,千回百转,宽处可纳百人,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行。各种钟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宛如地下宫殿一般,使人有亦真亦幻、天上人间之美感。

景区植被颇为茂盛,桃杏柿枣,松柏椿藤,山花野菊,遍布山峦。原始次生林,阵阵松涛让人浮想联翩。深秋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如荼,堪称太行一绝。域内空气清新,犹如天然氧吧。

依地势而建,分布散落掩映在树丛中的原东沟村石院、石屋,经过整修,既古朴又雅静舒适,令人心旷神怡。景区有抗战时期八路军后方医院和鞋厂遗址,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紫云山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鲜虞氏族的首领桓,即后来中山国的国王桓公,带领鲜虞人选择了这块土地,苦心经营20余载,于公元前381年东出太行,一举完成复国大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后方医院、鞋厂又建于此,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紫云山风景区开园时间为每年四月至十一月,不同季节不同特色。4月份是踏青登山最佳时间,每年举办登山节。5月份香椿成熟,可以踏青、观光、采摘香椿。6月10日至8月10日是桑葚采摘节。7月至10月蔬菜采摘节。10月15日至11月10日为红叶节同,是一年紫云山最漂亮的季节。

乘车线路:石家庄客运北站乘平山县的班车,到平山换乘开往北治的小巴,到北治在乘出租或包车前往。

自驾路线:石家庄—平山温塘—古月(左转)南冶左转直达景区;太原—阳曲—盂县—交口—清风—塔崖(右转)—南冶(右转)直达景区。

北冶乡:北冶乡位于平山县境西南部深山区,东临中古月镇,西部与北部分别与下口镇、小觉镇接壤,南部与山西省相接。乡域内海拔320-1400米,由山地、丘陵、阶地、滩地等组成,林木覆盖率在70%以上,耕地大部分集中在阶地和滩地上,险溢河纵贯全境,古(月)拦(头起)路、207国道穿越乡境,清(风)东(庄头)出省路又为冀晋两省搭建了一条便捷通道。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硅石、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紫云绿壳土鸡蛋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绿壳土鸡蛋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的特产。紫云绿壳土鸡蛋口感细腻、蛋黄大、色泽鲜艳、蛋清浓稠无腥味,营养丰富。

绿壳鸡蛋是采用当地优良绿壳黑土鸡经山地放养而来,蛋产品中不含任何违禁药物。激素。以及工业色素,口感细腻、蛋黄大、色泽鲜艳、蛋清浓稠无腥味,对孕妇来说能有效改善孕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进孕妇营养吸收,促进胎儿健康成长;对儿童来说能促进生长、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商,增强免疫功能;对中老年人来说能够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有延年益寿等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韩律紫云膏怎么用?韩律紫云膏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星星的你》中,化妆师手中的小红盒原来就是韩律紫云保湿镇定膏。也就是因为这部剧,韩律的紫云膏大卖,下面为大家介绍这款紫云膏怎么用?有什么用处?

韩律紫云膏怎么用

云膏有滋润,定妆,按摩,补水的效果。哪怕您是孕妇,一样可以用!成分是什么,就是紫云,是一种中草药,是用紫云加入油中烧沸熬制成膏的

100%的韩国本国培育的中草药制成绝不添加任何的矿物质油!!

看着是膏状,一旦触到人体温度,轻轻一抹就开,绝对不粘腻感,非常好吸收,非常好携

再次唠叨的说下,可以摸在身体任何部位。嘴唇干燥,可以当唇膏

因温差引起的燥红,摸了又效。上妆后,服装,起皮,抹抹有效

头发干燥,抹抹见效,手部干燥,抹抹

孕妇还可以拿来摸肚子,预防妊辰纹。小孩子又湿疹,抹抹去痒镇定

被蚊子咬,一抹就退红。如果你有黑头,洁面后,摸在鼻头,轻轻按摩10分钟,等待黑头溶解后,用清水洗净

韩律紫云膏使用方法

1.妆前打底;

2.当眼部干燥的时,当眼霜使用;

3.可以使用在眉区,给眉部提供水份;

4.可以用在孕妇身上防止妊辰纹

5.小宝宝湿疹也是可以用滴,非常好的镇定去痒功效;6.夏天蚊子比较多,容易被蚊虫叮咬,也是可以涂上去,一抹就退红。

传说中的万能膏噢[偷笑]还能提亮皮肤,收缩毛孔

韩律紫云膏、万用膏,20g~身体所有感觉干燥、敏感的部位都可以用,有着超好的保湿和修复作用做眼膜润唇膏、化妆师用来妆前局部打底、能为眉区提供营养、润泽受损开叉的发梢,帮助打理不服帖、易卷翘的发丝、护手霜美甲前,涂抹于指甲后缘和两侧,滋润指甲干燥肌肤,软化角质、蚊虫叮咬,镇静止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紫云书院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书院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县有座紫云山,山中隐着明成化帝下诏赐名的紫云书院。明代时紫云书院著称中州,名响全国,成为继宋四大书院之后又一知名大书院;如今,立于山中院内,四周风景如画,访者平静如水,500年的浸润如诗如画。

明成化四年(1468年),时任太子太保、户部尚书的襄城县籍人李敏,因母亲故去,回乡守孝三年,在此期间,他经常漫步紫云山,见山色秀丽幽静,就建了三间书屋,读书讲学。成化十八年皇帝下诏赐名"紫云书院",就扩建殿宇堂斋,成为为当时中原四大书院之一。

现存门楼、大成殿、东西配殿、左右厢房等,均为硬山式青砖红石结构。占地704平方米。书院现占地6825平方米,呈长方形,三进庭院,南北长105米,东西宽65米,墙高3米。自南向北存有二柏(百)三石(十)一孔桥、正门遗迹、钟鼓二楼遗迹、文昌阁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棂星门、大成殿,左侧的宣圣堂、崇德殿,右侧的诸贤堂、广业殿以及青石碑刻7通、青石篇额4块。二梁起架,明柱六根,高3.9米。柱础为红石鼓形,其它均为硬山式建筑。碑刻分别为明代李敏、钦差太监戴仪等人所题。其中"紫云书院"由明成化皇帝敕赐。紫云书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

书院原规模宏大,殿堂设置合理,除上述殿堂设施外,还有藏经阁、墨香泉、竹林、莲沼、辞君亭、望月亭、药圃、水帘洞等。书院坐落于群山环绕和万亩槲林之中,风景秀丽,三面环山。丹霞峰、紫云峰、书院山环抱书院,万亩槲林郁郁葱葱,春夏绿海荡漾,百鸟和鸣,秋来红叶满山,蔚为壮观,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紫云楼在什么地方 紫云楼在什么城市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紫云楼的位置是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唐芙蓉园。这是整个地方非常有优势性的仿唐建筑群,更是成为点睛之楼。这里会有南北广场,整体的面积达到8632平米,是由建筑大师张锦秋所设计,可以有效展现出盛唐时期的尊严以及大计辉。

紫云楼有什么样的特点

紫云楼是一个演出场所,站在这里就可以有效欣赏到音乐喷泉,水雷,激光还有水幕,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型水体景观。被人称之为水与火的婚礼,可以给人们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视听感受,每天晚上在紫云楼的前面还可以尽情的享受水幕电影,齐天大圣。

紫云楼什么时候载建?

是在唐开元14年期间创建,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全部都会登到大楼。在这里就可以欣赏歌舞,而且还会设计宴会去犒赏每一位大臣,在这里就可以享受着不一样的景色,可以真正的与民同乐。

紫云楼的历史

现在的紫云楼是完全按照历史资料而创建,坐落于园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世界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的相互激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之后,针对区将展开大规模的扩建,可以有效达到空前绝后的生化,可以轻松满足当前园林建设的主要优势。伴随着唐朝末年长安城的毁灭,园林建筑基本已经被消灭,各种文化活动开始慢慢的进入到成绩节。2002年在原先的遗址以北,按照一个全新的样式去重新创造。有人说这就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式公园,可以有效展现出在唐朝时期的风貌,让人感受到唐朝的历史,还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无数人都会产生一种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紫云观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新会紫云观坐落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石涧郊野公园的凤山脚下,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紫云观依山傍水,左青龙(紫云路)自南向北环绕而过,右白虎(石涧水库)自北向南潺潺流淌,形成“聚宝盆”之势。

唐宋以降,古冈州即新会,象山南簏有一紫云洞是道教信徒布教活动之地。据《新会县志》记载,清代岭南道教兴隆民间信仰广泛,同治元年(1862年)就有道人在紫云洞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当地传说吕祖为百姓消灾造福,非常灵验,因此紫云洞香火鼎盛,游人香客络绎不绝。时至民国期间,仅有道士梁荣在会城紫云洞守祠,后被毁于战火。

为弘扬道教文化,恢复旧观,上世纪90年代,信众倡议重建紫云洞。在热心人士积极倡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96年经广东省宗教事务部门批准,新会市荣誉市民、香港著名实业家谭兆生前以“谭兆慈善基金”的名义捐资3500多万元复建紫云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仿照道教传统,依照明清建筑风格而设计。2002年6月26日竣工,现任住持刘嗣传道长是新会政协第12届常委,在太极拳领域颇有造诣,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使新会紫云观及太极拳名扬四海。

紫云观碧拱飞檐、雕梁画栋、做工精细。远望这座仿古建筑群,流光溢彩,气势非凡。进入山门后,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中间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砌的会仙桥。各建筑物的梁柱和走廊间绘制了花鸟、山水、人物图画,体现浓厚的古典神韵。宫观内各殿堂安坐的神像有灵官护法、玉皇大帝、三清道祖、吕洞宾仙师、黄大仙、斗姆、六十太岁、关圣帝君、北帝、李涵虚祖师、观音大士、天后、龙母等九十多尊。神像雕塑,道骨清相,神态逼真,形象慈祥、威严、端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