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万佛楼石碑上的人推荐18篇

浏览

6078

文章

18

篇1:万佛楼石碑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乾隆皇帝为祝其母80寿辰而建万佛楼(现已无存)。万佛楼石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石碑四面分别用汉、满、蒙、藏文篆刻乾隆御制《万佛楼落成瞻礼诗》,石碑原在万佛楼前,1987年移立于此。

用时参考

北海公园游玩3个小时

交通

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下车B口出,步行约1.2公里

118路,北海北门站下车,步行约850米

101路,北海站下车,步行约1.1公里

701路,北海北门站下车,步行约840米

门票

参照北海公园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门票:10元/人 联票:20元/人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门票:5元/人 联票:15元/人

琼岛门票:10元/人;团城门票:1元/人;

开放时间

参照北海公园

11月至次年3月:6:30-20:00,19:30止票

4月-10月:6:30-21:00,20:30止票

景点位置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故宫北)北海公园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李自成真有那么可怕吗?河南出土一石碑道破真相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华夏3000年,文字狱的兴盛,无出清代300年,在雍正皇帝统治时期,汉人曾静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虽然最后失败被捕,但也一样引起了雍正皇帝的注意,于是《大义觉迷录》一书出现了。雍正帝编撰此书,主要有三个要点:1.大清之天下,得之于“闯贼”李自成,并非取之于大明;2.大明末年民不聊生,大清政治清明,清朝取代明朝是历史必然;3.得国之正,无出于清朝。正是由于“反清复明”,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所以雍正帝就想到了,用李自成做挡箭牌,并在《明史》中对其大加诋毁。

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声如豺。性猜忍,日杀人斮足剖心为戏。所过,民皆保坞堡不下。——《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

在清朝“用心良苦”,修订的《明史》中,一上来就对李自成,进行了“人身攻击”。李自成这个人,长着高颧骨,眼睛如鹰、鼻子如蝎、声音像豺狼。性情猜忌残忍,每天都要看杀人取心的恶行作为游戏。所过之处,百姓都纷纷利用堡垒,进行抵挡。这波攻击,不可谓不狠毒,李自成直接成了嗜血的豺狼,百姓的死敌。但是,李自成历经围剿而不灭,最终覆灭大明朝,是不可磨灭的事实。若真如上边描述,李自成就是这么的不堪,他能干掉崇祯帝,然后给清朝取天下于“闯贼”的机会吗?

十四年正月攻河南,有营卒勾贼,城遂陷,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

当然不可能,如果李自成就如上边所描述,他也不会成为明朝灭不掉的心腹大患了。不过,为了证明大清,是取天下于“闯贼”,是天下正统的,他们还是刻画了一个人面兽心的李自成。他们写道:李自成攻陷河南洛阳后,抓住了福王朱常洵。李自成命人,杀死福王朱常洵,取其血混着鹿肉酱一起品尝,美其名曰“福禄酒”,直接将李自成刻画成了一个吃人恶魔。此后,各种版本,逐渐绘声绘色,就如同亲眼所见一般,对李自成进行抹黑。

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两人即其旁自缢死。——《明史.卷一百二十》

但是,1924年,河南省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500米处,却挖出了福王朱常洵圹志。上边不仅有着“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之类的溢美之词。还指出,福王朱常洵,丧葬从优,葬于邙山之原。如果李自成,吃了福王朱常洵,那还怎么样厚葬啊?此外,福王朱常洵传中,写得很清楚:朱常洵死后,两个承奉趴在尸体上痛哭,李自成军让他们离开,他们说:“王爷死了,我们也不想活了,请给口棺材安葬王爷,我们死不足惜”。李自成军队,为他们的忠义所感动,同意了这一请求。

从《明史.卷一百二十》福王朱常洵传的收尸,再到孟津出土的福王朱常洵圹志,无一不说明福王朱常洵,死后被安葬了,而不是被李自成吃了。什么时候会易子而食?只有饿得没办法了,人才会走这一步。可是到了这个地步,谁还有心情,将“福王”与鹿肉,配成“福禄酒”?这是很明显的,小说家言,为黑而黑,没有受过真正苦难的表现。此外,“自成发王邸金振饥民”。杀了福王之后,李自成还能救济灾民,就更不用说这是子虚乌有的抹黑事件了,是为了证实清朝灭的是“闯贼”。在明史专家顾诚先生的著作中,与《明史.卷一百二十》观点基本相同,福王被捉了,但是没有李自成烹调福王的说法。

李自成只是明朝末年,每天都要饿死的众多百姓中的一员,他是无数反抗者中的一位,绝不是什么食人恶魔。“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代表的,是一种反抗的精神,但他的队伍缺乏士大夫阶层,策略与战略眼光,都极其有限,因此不能成事。李自成不是救世圣人,更不是食人恶魔,只是明末饿着肚子的英勇反抗者之一,是一个本不需要过分解读的历史人物。雍正帝的清朝,得天下于“闯贼”,明显是忽略了努尔哈赤“七大恨”以来的所有争端,与李自成之后,南明小朝廷的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绛县石碑坊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绛县石碑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绛县石碑坊,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南樊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南樊镇:山西省绛县南樊镇是绛县北大门,同时又是绛县、曲沃县、翼城县三县交界地和交通要塞。省道纵贯南樊全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五四一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移动、联通、程控电话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已覆盖12个行政村,通讯联络快捷。自古至今,就是晋南地区闻名遐尔的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北京”之雅称。一、南樊镇基本情况南樊镇共有18个行政村,34000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石碑山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石碑山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碑山

石碑山山原名鲁纳山,又名黑石山,在双柏县城东南方126公里处,属哀牢山中段支脉,山中峰高岭峻,清逸秀丽,山峰海拔2640米,常年云遮雾绕,加上浓荫蔽日的参天古木,更显得巍巍高耸而又充满神秘。山中盛产马樱花,每年的正月初二,都吸引着各村寨的彝族姑娘小伙来到山顶聚会对歌,欢度一年一度的石碑山“马樱花节”。

石碑山景色旖旎诱人。座座山峰高耸、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山中森林茂盛、古树参天、繁花似锦,杜鹃花种类繁多,还有珍奇的花卉、繁多的药材、珍稀的飞禽走兽,每到夏秋季节便山果累累,到冬春季节,又是云雾蒙蒙,细雨纷纷,山峰在云雾中时隐现,犹如仙境…

石碑山二石碑:

一块为“镇宁裔土”石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双柏、易门、峨山、新平等地彝、汉人民,-黔国公沐朝弼的压迫。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一月,南安州彝民“混天王”阿方起兵反明,与易门王一心的彝民军联合,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反明力量,催毁和打打击了附近州、县的官僚势力。同年,云南总兵官沐朝弼、云南巡抚吕光洵调兵进剿,在安龙堡乡六纳杀害了头领奚德、奚本、阿方,镇压了历时八年的农民-,并在海拔2640米的石碑山巅立下一块高3.3米,宽1.1米的石碑,上刻“镇宁裔土”四个大字,石碑山也因此得名。此碑现存。

另一块为“镇压土夷”石碑。继明嘉靖三十六年的农民-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双柏、易门、峨山、华宁、昆阳等地的农民又燃起-斗争的烈火。万历四十八年,沐昌祚派楚雄都司张守仁镇压,举事彝民-退守安龙堡乡法念村红石岩,但遭失败。张守仁杀害了那奚、那舍、那舌、奚本四头领,并将其首级埋于红石岩山顶,立“镇压土夷”石碑,以标“政绩”。此碑现已无存。红石岩与石碑山两肩相并,成为石碑山景区的两个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石碑上字描漆技巧

全文共 140 字

+ 加入清单

1.石碑表面用电机布轮抛光。

2.石碑上写字或印字。

3.凿刻石碑字。

4.石碑刻字的旁边涂上热熔石碏。

5.直接把金色颜料涂在凹陷的字里(金色颜料可自行调配,配方是:环氧聚酯+金粉+固化剂=10:1:2)

6.用铲刀铲除字周围的残余颜料因字的周围有石碏,故颜料不会沾上石头,一铲就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岭石碑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老岭石碑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岭石碑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临江市花山乡老三队

1908年

类别:石刻

管理单位:临江市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位于临江市花山镇老三队村。时期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碑名为“荡平岭碑记”,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诏开通奉(天)长(白)公路竣工后所立,石碑共2座,其中一座为徐世昌撰文,通高2.45米,宽0.64米,厚0.20米,由座、身、额三部分构成,碑文共603字;另一块碑文为长白知府张凤台和临江知县李廷玉同撰,共787字,碑阴另刻监工人员官职姓名。两碑记载了当年修路的艰辛,记述了人们炙风淋雨、宿露餐霜,开山架桥的情景,将灌木丛生、荒莫成度的“老爷岭”变成遥制边关的通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东极岛东海第一哨灯塔海疆卫士门石碑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东海第一哨灯塔是东福山岛一个特别的标志,离庙子湖岛不远,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尤为显眼,来到这里的人第一眼看到就是它。

--因为韩寒的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让东极岛成为了眼下热门的旅游地,也让东海第一哨灯塔更加有名。

--来东福山岛的游轮刚好要绕着灯塔环行,再配上蓝天、白云、大海,俨然成为拍照的绝佳之地。此外,在这里看日出日落也是一种享受。

--去这里必须乘船,需要注意的是去庙子湖岛的船只一天只有一班,每天八点半开船,假期计划去的朋友需要提前去买票。

用时参考

20分钟

交通

要想去东极岛看灯塔,必须先坐车到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再乘船去

1、公共交通:舟山可乘公交车3路、6路、7路、9路、13路、15路、20路、29路到半升洞站下车,再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在这里乘船到庙子湖岛

2、乘船

①沈家门-庙子湖

每天沈家门8:30发船,返程时间为11:00

下客舱100元,中客舱130元,上客舱150元,航程2小时左右

②庙子湖-青浜-东福山

每天7:30、11:00从庙子湖发船,8:30、12:00从东福山发船,中途停靠青浜

单程票价:庙子湖-青浜20元,庙子湖-东福山30元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东极岛东福山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为什么乌龟驮着石碑 有什么意义

全文共 1828 字

+ 加入清单

乌龟石碑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墓葬形制。在我国的曲阜,这里有着全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家族墓葬,位于曲阜附近的一片树林当中。这里是孔圣人的安息之地,在这里埋葬着孔子80代后人,有着超过10万处的墓葬,很多墓葬都有立石碑,多数为单独的石碑,有的就是乌龟驮着石碑。

左:南京明孝陵中的神功圣德碑亭,也称四方城。右:公元219至316年的王八驮石碑(学名赑屃(bixi)驮御碑)。

除了曲阜,这种刻满文字的石碑在中国到处可见。虽然乌龟驮石碑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墓葬形制,且主要分布在中国,但是在整个东亚地区也都能够见到。这些石碑有的矗立在墓葬之上,有的则在墓葬附近。比如在皇陵之中,很多石碑就是单独放置在亭子当中的。在古代,能够死后为自己立碑的大多是达官显贵,他们将生平刻在石碑之上以颂扬自己的功德。

南京甘家巷萧谵墓中保存不完整的石碑。

墓葬中的龟代表着死者的功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是象征长寿的吉祥物,墓葬中的龟阐释着死者的美德,谕示着死者的灵魂能够永生。同时龟也被视为能负重的生灵,在远古神话中,鳌就是驮着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的巨大海龟。

这种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石碑出现华夏文明高度繁荣的时期。龟驮石碑在汉代开始出现,当时华夏文化已经基本上发展成熟。到后来,石碑刻字已经在多种场合中出现,并且有多种功能,但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墓葬形制。在石碑上刻下死者的生平,以便后人能够永远铭记并颂扬祖先的功绩。

龟驮的石碑还有记录特定地点事迹的功用,例如在庙宇和遗迹中,石碑上会记载该地点的发展历程和相应事迹。在孔子墓周围有25座孔子庙和颜回庙,建造时间从宋代一直到清代,里面的石碑上记载着庙宇每次的修葺时间和过程。在跨越800年的历史进程中,这里也展示了石龟形态的变化。最早的龟面部表情丰满、慈祥,脖子向上仰起好像在欢迎参观者。之后的龟则形似龙头,有的还张开嘴露出成排的牙齿。

后期的石龟则被称为赑屃(bixi),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的其中一子。到了汉代,龟驮石碑中的龟开始演变为龟和龙的混合形象,尽管龙的特征不太明显。

曲阜孔庙中的一处明代赑屃驮御碑。

在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块46岁未确定身份妇女的墓碑,这座墓碑建造于公元219至316年之间,有55.88厘米高,墓碑由一个赑屃驮着,如果不是浅浮雕刻画的牙齿和胡须,这个赑屃和巨龟几乎没什么分别。专家分析认为,赑屃是中国四象中青龙和玄武的结合体,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中神明的理念,具有特殊的含义。墓碑由赑屃驮着代表死者可以被青龙和玄武这两大神明所护佑。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赑屃驮御碑留存于世,北京附近举世闻名的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就有一处赑屃驮御碑亭,里面的石龟有着凶猛、龙首一样的头,重达50吨。石碑高将近8米,上面记载着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的功绩。其他皇帝的陵墓都有类似的石碑,在明朝第十四个皇帝万历的陵墓定陵中,也有一座赑屃驮御碑伫立在墓园中。

山东岱庙中,一个小孩正趴在巨大的赑屃身上。

而最大、最壮观的赑屃驮御碑则位于南京的明孝陵之中。14世纪末期,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这里,他的丰功伟绩被刻在“神功圣德碑”上。驮碑的赑屃就有2.7米高,上面的石碑也高达6米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龟驮石碑的形式开始出现在中国的邻国,中国文化跨越国界,影响了周边国家的语言、饮食和艺术。在韩国庆州,有一处公元7世纪建造的著名石碑,由一只表情温顺的石龟驮着,记载着新罗王朝的君主武烈王金春秋(音译)的功绩。

在日本也有同样的例子。在镰仓,12世纪和13世纪武士氏族的创立者岛津贞久和毛利季光的陵墓被一个形似鳄鱼的赑屃驮石碑分开。在西部的鸟取县,池田大名的墓碑被一个石龟驮着,此石龟的壳又厚又圆,有点像日式烧饼。

韩国通度寺里的赑屃驮御碑。

但是在日本遥远的南部岛屿冲绳也有大量类似于龟驮石碑形式的墓葬,那里有很多类似于龟壳形状的古代家族墓葬,被称为龟壳墓。这种独特形状的墓葬象征着母亲的子宫,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要回到他来到世间的地方,也就是子宫里。冲绳岛和琉球群岛古人的这种信仰源自于中国福建,那里有很多古代的龟壳墓,并且在墓上刻有很多几何图形。

当然,墓葬的形式在不断演化。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石碑有大量存世,但是现在的墓葬形式也不再使用这种石碑了。现在的墓葬形式更加简洁,很多都是自动化的(比如火葬)。这些精雕细琢的精美石碑,以及驮着它们的神灵都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古迹。但是它们也不断地展示着世人希望被永久铭记并永存于世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至圣先师孔子赞屏序”石碑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至圣先师孔子赞屏序”石碑为武鸣区文物保护单位。

“至圣先师孔子赞屏序”石碑位于武鸣县府城镇府城粮所院内,时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

1988年,“至圣先师孔子赞屏序”石碑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镇:府城镇位于武鸣县北部,距县城32公里,北接马山县,西通仙湖镇,东连陆斡、两江镇,南接东风农场,总面积约273平方公里,设23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23个村民小组,14225户,56500人。府城镇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古称“思恩府”。新建的水南高速公路贯穿全镇18.6公里,更给府城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1995年3月府城撤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粤字第一号水准原点及石碑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粤字第一号水准原点石碑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粤字第一号水准原点及石碑位于越秀区中山三路东皋大道19号大院9栋二单元门前。

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标记石碑北侧3层建筑东墙线一线,北至标记石碑北侧3层建筑北墙线一线,南至标记石碑南侧9层住宅北立面一线,西至钱路头北横街西边线,清代广东陆军测量局旧址围墙保护范围北至省残疾人联合会大院围墙,南至钱路头北横街88号建筑南墙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广州军区联勤部自编16栋4层建筑西墙线一线,北至省残疾人联合会8层建筑南墙线一线,南至广州军区联勤部自编8栋5层建筑北墙线一线,西至钱路头北横街规划路西边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俄罗斯在库页岛发现汉字石碑,我国专家赶到后,碑上内容让人尴尬

全文共 2100 字

+ 加入清单

虽说近代的“义和团”运动以及20世纪60年代,在珍宝岛上所爆发的争端让我国俄罗斯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的关系也逐渐得到缓和,以至于成为目前不可多得的贸易合作伙伴。

而且,两国之所以频繁进行贸易往来,也是因为对方恰巧能够弥补自己的薄弱点。

俄罗斯需要中国的经济支持,而我国则需要俄罗斯的珍稀能源。

因此,两国的关系时至今日是日益紧密,互相视对方为难以取代的存在。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在库页岛上发现的,刻着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石碑却差点让中俄两国再次爆发一起冲突。

这石碑究竟是谁所修?又为何而建?上面所篆刻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01库页岛上的意外发现

在20世纪90年代,刚刚解体的苏联,也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前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们不但要处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疑难杂症,如今的他们还需要安抚国内民众,尽量减少人才流失。

或许俄罗斯在军事方面在世界上确实是首屈一指,但是他们那时最大的问题,也是如今最难解决的问题便是经济衰退。

由于那时的苏联相信了美国及其一众西方国家的“忽悠”,以为美国已经将军队部署到西欧的各个国家。

为了保证自己能与美国抗衡,苏联不得不全力发展重工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轻工业的发展状况自然是一落千丈,国内经济的衰退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俄罗斯直到苏联解体后才绝望地发现,准备这么多的军队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毫无作用。

国内经济一直走低,群众叫苦不迭。因此有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人才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选择纷纷移民,导致国内的发展开始停滞不前。

这也使得俄罗斯在那时不得不将所有力量花费在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方面。

赚钱最快的方法无疑是变卖资源。因此,俄罗斯迅速派遣考察团前国内的各个角落,希望能够发掘出更多的珍稀资源,其中就包括库页岛。

位于俄罗斯东南部的库页岛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岛屿,而且岛上的常住居民仅仅有50万人,这无疑意味着更多的珍稀资源尚未被开采。

因此,来到库页岛上的俄罗斯考察团如获至宝,开始四处搜寻,希望能够发现更多宝贵的资源。

然而,他们却在库页岛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一块篆刻着奇怪“符号”的石碑。

考察团中有人一眼认出了这块石碑上所篆刻的文字正是中文。然而,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何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会出现这样一块历史悠久且刻着中国文字的石碑。

也许只有知道石碑上的内容才能彻底解决这一谜题。

于是,考察团迅速联系了有关部门,希望其能够与中国进行联系,帮助他们解决这个“未解之谜”。

02令人尴尬的内容

不过,“通知中国”这一事说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来说,真正实施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毕竟两国不久以前还在珍宝岛上爆发一系列冲突,甚至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如今的自己沦落到这般衰退的局面,还要向中国寻求帮助,这恐怕是俄罗斯最不想看到的画面。

然而,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脸面不值一提。

俄罗斯只能选择低声下气地请求中国方面派出专家来调查“库页岛石碑”一事。而我国也展现出大国胸怀,不计前嫌地派遣专家前往库页岛帮助调查。

不过,等到专家真正来到库页岛,解读石碑上所刻的内容后,双方却不约而同地陷入尴尬的氛围中。

原来,这座石碑是我国清朝的乾隆皇帝所下令修建的,上面的内容也是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

乾隆皇帝在这座石碑上得意洋洋地写道:

自古以来整个中国活到70岁的皇帝不过仅有6人,但是只有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五世同堂”,见证了国家在我的治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享受到了寻常百姓的天伦之乐。

这座石碑上虽然没有直接标注库页岛曾是我国的领土,但是却也在无形之中证明了这座岛屿曾隶属于乾隆皇帝的统治之下。

这也让中俄双方的专家陷入无尽的尴尬之中。其实库页岛的来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无非是清朝落后无能,只能选择割地赔款,于是库页岛才落到了俄罗斯的手中。

但是两国在目前可是交往密切的合作伙伴,如今旧仇被再次提及,双方难免会再起争执。

于是,两国专家只能选择表面上装作风平浪静。但是在回国后,双方立刻将发现的内容报告上级。

03事件的结局

在得知这块石碑所篆刻的真正内容后,双方一度陷入沉思之中。

有不少好事者希望借此再次发动一次战争,他们也可以因此大赚一笔。然而这股想法很快也被双方国家所压制下去。

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刚刚经历了解体的痛苦,如今的他们已经无力再次发动一次战争,更何况还是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

而中国也不希望借此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因为那时的俄罗斯因为面临着种种困境,甚至一度有了“倒向西方”的念头,这是中国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如果俄罗斯真的彻底倒向欧美国家,那么无疑会让正在发展的中国再一次面临着被西方围剿的局面。

那时的中国还不够强大,如果西方集结力量,想要在我国附近进行兵力部署,那么我国很有可能只能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这件事的结局最终以双方和谈作为结局。

不过似乎是因为出于理亏的缘由,俄罗斯在之后的贸易交易中也给予了我国很大的优惠。而我国也选择投桃报李,与俄罗斯展开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库页岛究竟是否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这谁也不曾得知。

但是所有人如今所关注的焦点也并非在库页岛上,而是目前所爆发的俄乌冲突之上。

我国一向不奉行“站队原则”,但是所有人都希望这场冲突能够以一个和平的方式落下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石碑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石碑为福清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清市高山镇高山村公园内。

1947年,中共福清县工委及其所属的龙高、东张、琯口3个区工委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准备开展自卫游击战争,以东张灵石山据点作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的指挥中心。4月,龙高区工委集中武装人员准备攻打高山镇,但行动因联络上的失误而夭折。龙高武装暴-动-夭折后,国民党保安队在高山地区、灵石山“清剿”,大肆捕杀共产党游击队。全县有100多位共产党员、游击队员被国民党保安队抓捕,被杀害50多位,福清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

为纪念1947年龙高暴-动-和龙高地区为革命牺牲的革命烈士,中共福清县委、福清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7月建成此碑。碑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坐北向南。碑身棱形,高8米,顶缀五星。正面刻“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长方形,长2.74米,宽2.42米,高3.2米。碑座正面刻龙高革命先烈名单76人,碑座背面刻中共福清县委题词“为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业付出自己生命,我们将永远纪念他们”,碑座左面有福清县人民委员会题词“发扬先烈优良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碑座右面有中共高山区委和高山区公所题词“烈士千古,浩气长存”。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1年2月被福清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福清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被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市》)

高山村:高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朱家湾石碑群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朱家湾石碑群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湾石碑群位于清水县陇东镇朱家湾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西、南、北以碑廊四周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5米。

陇东镇:清水县辖乡。 1949年设陇东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赵硖、旧窑、贾集、三十里店子、石李、梁庄、安儿、朱河、朱湾、崔杨、张沟、邱寺、庙湾、田湾、坪道、风台、谢沟、土寨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薯类,盛产胡麻、葵花子、核桃。境内尹道寺村传为道教始祖之一尹喜的故里,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玉石碑蜀府陵墓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石碑蜀府陵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玉石碑蜀府陵墓位于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白鹤村2组。1995年在文物调查中发现,判定为一座明蜀王陵,在其地宫右前侧40米许,还有一座继妃袝葬墓,均为坐北朝南略偏西,对墓主人有“怀王陵”和“惠王陵”之说,1924年考古研究人员据民间传闻,张献忠农民军捣毁该墓时曾将汉白玉圹志碑搬出,扔在二里许地方,在此寻得此碑,留下了玉石碑的地名,圹志为蜀惠王圹志,究为何人待查证,已立标志碑,为蜀藩陵墓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成都文物网

大面街道: 大面街道位于成都三环路东侧,属成都城市东部新区、成都经开区新区、龙泉驿新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幅员面积56.9平方公里,总人口18.8万人,辖8个社区,6个村,有大学4所,三甲医院1家,综合市场6个。区域内道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以驿都大道、成龙路、成渝高速路和三环路、绕城高速路等成都城市干道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大面街道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荡平岭石碑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荡平岭石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荡平岭”石碑。立于白山市江源区和临江市老岭交界处,现有两块石碑,碑额、碑峰、碑座迄今幸存,额上雕有“双龙”图案,并有“皇清”字样,系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朝政府为纪念修通老岭至临江公路而立。

碑距白山市40公里,其中之一碑文系徐世昌撰并书。石碑通高2.45米,碑额0.68×0.08米,呈长方形,碑身高1.24米,宽0.64米,厚0.2米。碑文由左至右竖行书写,楷书体,字清秀文雅,流畅潇洒。碑文21行,一般为35行字后满行,个别出行的为37字,全文共591字,字清晰可辩。之二碑文由张凤台、李廷玉同撰“荡平岭碑记”,碑正文593字,碑阴文为115字,共608字。

光绪34年,清朝政府为了巩固边陲,抵御外侵,增设长白府治。清朝钦差大臣、陆军部尚书衔、都察院都御史、管理三陵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徐世昌委任长白府设治总办张凤台、临江知县李廷玉统帅修筑临(江)、长(白)、海(龙)兵备道的临江路段。当时,八道江只是个区区小镇,通临江还是羊肠小道,况且老爷岭蓊郁灌丛、泱泱无垠,盖数千百年于兹矣。实为东北之蜀道也。修起路来谈何容易。为修此路张凤台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由奉天(今沈阳)出发,每日行二十里,风餐露宿,经过抚顺、营盘、上夹河、木奇、新宾堡、欢喜岭、英额布、快当帽子(今日的快大)、通化县、八道江、红石等地,最后于五月十五日到达林子头。同行的有胡司马李石臣(后为通化县知县)。经过考察,林子头通临江有三道:一南、一中、一北,概不易修。唯上年左翼长宝贵拟修未竣的冯家窝铺(即现在的林子头)至岭顶,土多石寡,虽荆棘丛生,比较起来是费减工省。当即决定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动工。工徒三百,踊跃奋力,夏秋之交,披荆斩棘,登山浮涧,炙风沐雨,蚊虻叮咬,宿露餐霜。数月间,砍树千万株,开盘十八道,架桥梁大小百余座,终于在九月中旬竣工,荡平老爷岭。修筑此路,工程之大,施工之艰,实在不易,只有修通荡平岭,长白龙华岗路才能和临江贯通,才能经通化、海龙直达奉天省城。修通此道的重大意义正如《长白汇征录》荡平岭碑记中载的那样:可“遥制岩疆,事关边要,应预筹全局。”可“捍临(江)蔽通,屏藩辽沈。”

为了表彰与嘉奖张、李二人的功绩,徐世昌亲撰并书《荡平岭碑记》。正如张凤台所说:“岭以荡平名,我节帅徐公嘉其路工告成而名之者也。查此岭谚称老爷岭”这是其一。

另一块碑文是由张凤台和李廷玉同撰。碑的正面是写工徒三百,筑路过程如何艰难,碑的反面镌刻的是筑路工程队的稽查员及第一、第二、第三工程队的队长,及测绘员的名单。

此碑是记录我们祖先拓荒戌边的功德碑;是开发保卫长白山丰功伟绩的真实记录;是临江、长白开发的第一步见证。据清《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当时的临江市场交易,半之韩民。《白山纪咏》有云:“江边只有千余户,五百华人七百韩”。因临邑无车,又云:“城中自古无车迹,车道难于蜀道难。”……自白山返临,荡平岭路已修有盘道,始闻车声。又云:“儿童不识为何物,看罢归来问父兄。”如果没有当初的开发,就没有今天长白、临江的繁荣,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国土。功劳之大,令后人望而生敬,后生们应刻骨铭心,永不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格登山石碑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格登山石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格登山石碑位于昭苏县以西60余公里的格登山上,全名《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撰拟,是树立在格登山上的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石碑高为2.95米,宽0.83米,厚0.27米。碑额镌刻盘龙,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 字,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其正面用满、汉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种文字镌刻,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主要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格登山碑建于公元1760年。 200多年来,格登山因此石碑而声名远播,现石碑虽经风蚀雨剥,碑文漫漶斑驳,但整体碑石完整无损1975年,政府拨款加固整修。此碑是“新疆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新疆伊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满蒙文石碑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满蒙文石碑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满蒙文石碑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前郭县长山乡库里村

年代:清代

类别:石刻

管理单位:前郭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该碑坐落在前郭县长山镇库里屯前, 俗称 “库里碑”。 因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 ,故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 此碑为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碑为清初顺治皇 帝为其外祖父 、祖母而立 , 距今己有340余年 。石碑由额碑身 、 碑跌三部分组成 , 通高 5. 82 米, 石 碑 从 额到 跌,通体雕刻 精 细,造型完美 碑身正面阴刻有383个 满蒙文题字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东极岛海誓山盟石碑碎了 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当地的有关部门表示,东极岛地区的石碑在很久之前已经被台风所吹断。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游玩。而我国是一个大国,因此也有很多非常优美的风景。东极岛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东极岛作为我国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很多特色的建筑物,最著名的莫过于冬季岛的海誓山盟石碑。

随着情人节的到来,很多热恋中的情侣开始选择出门游玩。对于情侣而言,情人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东极岛是非常适合情侣游玩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年到了情人节的时候,有很多情侣都会相约来到东极岛的石碑下,面对石碑发下誓言。但是本年度的情人节却有些特殊,和往常一样,很多情侣也同样来到了冬季岛的石碑下,可是所看到的并不是一块完整的石碑,这是一块已经断裂的石碑。

所以很多网友纷纷调侃,一定是有对情侣在冬季岛的石碑下发的誓言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或者说在东极岛的石碑下说了谎言,因此才会得到上天的惩罚。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其实早在这之前,东极岛的石碑就已经出现了断裂的情况。

根据当地的旅游部门表示,东极岛的石碑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也不是自然断裂的,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台风经过东极岛地区的时候,由于台风的强度过大,最终导致石碑不幸断裂。当然网友的猜测只是一种调侃,不过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当地旅游部门对于东极岛的石碑保护工作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各地旅游部门也应该要以以此为界,尤其是一些恶劣天气来临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