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多灯补光外接闪灯摄影有什么技巧和方法(优秀6篇)

浏览

7409

文章

6

篇1:佳能550d摄影技巧 如何避免用佳能550d拍照模糊的方法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佳能550d摄影技巧:如何避免用佳能550d拍照模糊方法如下:

ISO 3200、快门速度1/500秒

佳能550d拍摄数据

EF-S 18-55mm f/3.5-5.6 IS/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5.6,1/500秒)/

ISO 3200

拍摄于光量不足的室内。将ISO感光度提升至3200,从而获得了1/500秒的快门速度。图中拍摄的是边打着砂槌边跳舞的小孩。实际上,小孩的动作很激烈,然而,拍摄出来的图像就像是摆造型一样被定格住了。

ISO 100、快门速度1/20秒

佳能550d拍摄数据

EF-S 18-55mm f/3.5-5.6 IS/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5.6,1/20秒)/

ISO 100

ISO 100下的快门速度较慢,为1/20秒。拍摄来回跑动的小孩时,发生了手抖动,同时也发生了被摄体抖动。

与连拍模式组合使用

佳能550D在使用高速快门拍摄运动中的被摄体时,推荐将连拍模式和高ISO感光度组合使用。虽然通过闪光灯闪光也能够提升快门速度,但是每拍摄一张之后都需要时间为闪光灯充电,这样就降低了连拍速度。另一方面,高ISO感光度不仅可以提升快门速度,还能够应对最高约3.7张/秒的连拍,不会错过最佳快门时机。

以高速快门手持拍摄追踪被摄体

在拍摄儿童和宠物时,经常难以预测其行动,因此,手持拍摄会更方便。佳能550D使用高ISO感光度可以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不必担心手抖动的影响,拍起来很顺畅。此外,运动被摄体易发生的被摄体抖动,多数是被摄体动作较快而快门速度较低造成的。选择高ISO感光度,可通过高速快门对其进行防止。佳能550D的高ISO感光度,即使手持拍摄在光量较弱的室内跑动的儿童和宠物,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6个方法提高逆光摄影技巧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根据天气和时间判断逆光程度

一般来说,冬天比夏天逆光明显,早晨和下午比中午逆光明显,阳光普照比阴天或者多云逆光明显,逆光比较明显的时候更容易拍出有特色的照片。

2

准确认识光照条件

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师可以一眼判断出适不适合逆光拍照,所以平时可以多尝试一下逆光拍摄,多光线条件增加认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明确拍摄目的

一般逆光是用来拍摄人物的,用在表现人物的头发、轮廓或者特殊唯美效果。发色较浅、体型瘦高的人拍出来比较好看。

4

掌握曝光度

曝光度决定了照片的敏感程度和色彩鲜艳程度,能够曝光到位的话将更容易拍出好的逆光照片。

5

学会构图和凸显轮廓

构图是摄影的必学技巧,逆光拍照的照片背景要简单干净,人物要凸显出柔美的轮廓,制造一种很文艺的氛围。

6

掌握光线在图片中的位置

光的最耀眼的地方要与人物想要突出的轮廓远近合适,并且降低光线与特写部分的亮度差,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当使用遮光罩或者打光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提升静物摄影水平有什么方法 提升静物摄影水平技巧介绍

全文共 1630 字

+ 加入清单

静物摄影的地位在摄影界中长期居于风光摄影与人像摄影之后,但随着各大社交网络的火热,静物摄影的地位也有了质的提高,那么,对于静物摄影,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静物摄影水平的小技巧呢?一起来看看。

1、慢下来,深呼吸,然后从容地进行拍摄

一张优秀的静物作品至少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光线、构图和主体。好吧,听起来和拍摄其他题材的作品也没什么差别。但是拍摄静物相较人物、风光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你会拥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掌握更多主导权。如果你是在家中等室内环境拍摄的话,拍摄主体是静止不动的,你可以自由控制其他环境因素,反复尝试。像是拍摄角度是高是低?拍摄距离是远是近?拍摄主体应该怎样摆放才能更美观?这些你都可以反复进行调整直到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2、构图是关键

对于任何一种摄影题材来讲,构图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甚至要超过光线和被摄物本身。我们需要去了解的问题包括拍摄角度上极为细小的差别会对整个照片的效果产生何种明显的影响;拍摄距离的远近是如何去改变画面中物体之间的平衡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如何对照片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的等等。

3、看到更多可能性

这一步会在你完成前两步后自然而然地出现。一旦你付出了足够多的时间与被摄物相处,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光线中,让它们以合适的角度出现在镜头中,它们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最佳状态。如果你给了你自己和你的拍摄主体时间去彼此了解,那么它在你的镜头前将再无秘密可言,这条不只适用于洋葱,同样也适用于活生生的人。更多的相处时间,主要是为了能够看见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你就可以开始去考虑什么样的背景更简洁、什么样的盘子能够让整体的颜色更好,以及使用表面粗糙的木板可以让照片散发出一种乡村农舍的质朴风格。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老掉牙,你当然可以从市场选一只高颜值的红苹果,然后只花个两秒钟把它摆在桌子上,或许也能拍出一张不错的照片。但是如果你画个20分钟尝试将苹果摆放在不同表面以不同角度拍摄呢?尝试将苹果切开或者咬一口拍摄呢?尝试在旁边摆上一杯苹果酒拍摄呢?除非你能够在拍摄时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尝试多种不同可能性,而不是只追求结果,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机会,并限制自己的成长。

4、尝试抽象主义

许多时候我们在拍摄时会比较倾向于去尽现被摄物的全貌,以便观看者能够不假思索地知道他们到底看到的是什么。但反过来想,如果观看者需要花点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看到什么了,这会不会使你的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呢?我们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每天翻看数百张照片时,仍能记住你的照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要惧怕将照片拍得更加抽象一些。以一种会隐藏事物本来面目的方式拍摄,只要足够有趣我们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将主体模糊处理。不过程度还是要把握好,如果照片过于晦涩难懂,它很可能会疏远人们而不是吸引。

做到有效抽象化的关键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去仔细观察你的被摄物,了解它的可能性和不同拍摄角度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尽可能多地发挥创意。这条建议放之四海皆准。既然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想必好好去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也会有不少乐趣。而当你把很多显而易见的东西隐去后,那些有趣的形状线条就会显现出来。

5、选择合适的道具

在静物摄影中道具是相当重要的存在。整个场景由各种道具、配件组成,照片的色调、情绪与所传达出的感觉也需要依靠道具呈现。对于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对于静物摄影有重要意义,人像、婚礼、儿童、宠物等等摄影题材也都非常强调道具的合理利用。只要你的画面中有人物存在,提供一些能够与其互动的元素总能够帮助摄影师拍出更好的照片。不仅如此,人物所着衣服的颜色、鞋子的款式、妆容、是否拿着雨伞等也都包含在道具的讨论范畴之内。

然而,道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提升照片的观感,也能够分散人们对于主体的注意力。所以在使用道具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究竟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想要尝试唤起何种情绪?什么样的道具能够与照片的整体风格相契合?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花时间去好好考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实摄影技巧 组照拍摄方法

全文共 3594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纪实摄影技巧: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特征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其纪实性作为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存在的。纪实摄影其实应当称之为社会纪实摄影。它指的是那种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摄影。它倾向于对这种社会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做出有观点的评论,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态度。

纪实摄影的定义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 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这其中较早的定义和最近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纪实摄影许多特征。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娅·兰格(Dor other lange)的定义,纪实摄影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她的论点是:

1、人与人的关系,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2、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3、揭示人们的活动方法:a、接受生活的方式;b、表示虔诚的方式;c、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

4、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

她的定义指出了纪实摄影的特征,所要反映的题材,以及题材中需关注的焦点和摄影的参加者。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 e Am Rlein)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

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3、图片短评: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a、成系列,都是由一组照片组成。b、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c、对主题的深入研究,且具社会性、哲理化。

决定瞬间理论对纪实摄影的影响

“决定瞬间”的理论是1952年法国的卡蒂埃·布勒松出版《决定瞬间》画册时,在前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对于摄影来说“选择的环节是最重要的,在选择的空间中,把某一有意义的特定瞬间固定下来”。对于表现人,“要捕捉住被摄者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相互交融的典型瞬间。”“尊重被摄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典型瞬间,虽然只是一个瞬间。却可能有过去的残留,映照着未来,蕴含着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充满着现场气氛,使人感到强烈的生命力和运动感。瞬间一刻,既发掘现象的本质,又将具有含义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

拍摄中对决定瞬间的选择,摄影技巧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观察和思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找到那个瞬间。这种观察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只有这样在拍摄时,才能有预感,下意识地,快速拍摄。

哲学思想对纪实摄影的影响

哲学是研究人思维方法的科学。哲学是指导人们如何去思考、去观察、去理解、去表述现实的。新的哲学思想能给人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切入点去研究社会、表述社会。

哲学思想决定评论者的立场、方法。纪实摄影正是记录社会、评论社会的,所以,其思想立场、方法对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889年“自然主义”思想出现,提出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照片不是绘画,应在真实环境中拍摄真实人物。它奠定了摄影的美学基础。

1902年纯粹主义继续作摆脱绘画主义羁绊的工作,准确,真实,而不借用任何其它造型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记录。影纹清晰,质感强烈,影调细腻为其特色的三要素。

“达达主义”是一战期间出现的一种非主流的文艺思想,摄影界达达主义摄影作品多数是由暗房技术加工来完成的。

“决定瞬间”理论的出现充分地发挥了照相机的纪实功能,和照相机瞬间凝固历史的作用,使摄影界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真实的瞬间。

当社会进入现代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受制于自然,人与自然互虐到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污染。

“后现代主义”是人对现代化的反思,正视现代化对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注重对人类自身本能的尊重。它对艺术、政治、社会都产生重大影响。

“后殖民主义”是人类对本民族、本群体文化特点的反思,注重各民族、各群体的文化特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哲学思想影响着对事物观察、认识、评论的角度,也影响着摄影技术对体裁的表现。更加注重视觉特征的作用,看上去似乎更本质、更直接、更残酷,强烈的现场感和通过残、畸来引起人的本能关注,吸引观众的视线。

拍摄器材和方法

器材

纪实摄影可用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来完成的。为使其更能适合各种场合的拍摄,多使用快镜头和高感光度。镜头的使用是随需要而定,但以使用广角镜为好。

拍摄方法以抓拍为主,不干扰对象,在现场实际感受中拍摄,拍活动的人,不摆拍,不过多考虑技术的完美,相信直觉。

方法

1.守株待兔法

在动作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情况下选好角度,调好焦距后,等待理想画面的出现立即进行拍摄。

2.声东击西法

利用掩护的方法拍摄,先使被摄者、拍摄者和非被摄者成等腰三角形,对非拍摄者对焦,用眼的余光观察被摄者,当被摄者的动作、表情达到拍摄者所需的画面时,立即拍摄。

3.掩护法

是一种二人的配合,让配合者站在被摄者的前方,假装对配合者拍照,而实则拍摄被摄者。

4.盲拍法

即不用取景器取景,调焦拍摄。用目测对焦,用小光圈(f8,f11)加大景深。充分熟悉所用镜头的视角。拍摄后在照片上进行第二次构图剪裁。

5.突然袭击法

在被摄者还来不及反应时就进行拍摄,并且立即离开以减小麻烦。

6.逼迫法

用镜头的指向有意去干扰被摄者,逼其作出反应。以取得现场感。

构图

构图上纪实摄影强调,平视机位,广角镜和长焦镜随需要而用。构图以大面积构图和“井”字构图法为多,强调画面的现场感。强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使图片信息量丰富。不完整构图引发的联想和变型、畸型引起的好奇心,都被运用来引起人们对事件的关注。

静态的构图是二维空间的图片形式所限定的,但抓取生活中生动的动态瞬间,是摄影师追求完美的表现。纪实摄影作品要强调气氛的营造,充分地运用各种构图形式的正负作用,将被摄体和拍摄者的情感、心态都恰当地表达。

组照拍摄方法

1.围绕主题选择镜头

组照是用照片写文章,表述你对一事物的认识、评论。每张照片是这个文章的语言,语言应当紧扣主题,游离主题之外的则是废话。要选择能展现主题,渲染主题,烘托主题的内容去拍摄。摄影者自己首先要搞清楚拍什么,为什么要拍,怎样去拍(即编辑意识)理出一个大概的框架结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线”。而后,想一下用什么图片向读者交待故事的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摄取能表达故事的各个瞬间。

一切要表达的东西都必须表达的明白、生动、鲜活为好。

2.多侧面选择内容

专题摄影的优势在于能详细解释,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性。这就是对事物的多侧面进行展示,使之有立体感。因此不应局限在一两个好看的画面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拍摄。而应从整体结构上考虑。多侧面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典型画面的选择。

3.选择最具有形象性的内容

什么是纪实摄影作品的好照片呢?即具有瞬间形象的作品。

A、专题摄影的题材必须具有外在形象,不具有这样的题材不要硬拍。

B、对题材的研究要深入、细致、全方位,忌肤浅、表象。

C、把镜头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或一个家庭。展开故事,反映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相互关系。通过他们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环境、生存状态。

D、靠近被摄对象,尊重他们,不控制他们。生活中、感情上溶入他们之中。拍摄时能跳出来理性的拍摄画面。

E、拍摄专题时,需要在叙事方法,构图等方面有自己的风格。

4.纪实摄影的拍摄形式

虽然是成组的专题照片,但每张照片都应该能够独立地表达与主题相关的形象信息。

A、镜头形式的变化,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每种形式都要表达出特有的信息,即全景表达气势、场面,中景表达动作,近景表达表情,特写表达细节。

B、构图要有变化,横竖画面要适当配置,有变化。景物配置有变化,人物安排,方向感,画面的线条都要有变化。

C、人物表情要有变化。人的姿态、动作、表情要有变化,要足以反映某一侧面的典型神态。

D、用光要有变化,虽然纪实摄影以内容为重,但光线的形式变化也是需要的。顺光、侧光、逆光、闪光灯、剪影等形式的变化,可带来艺术美感。

E、画面类型留有选择的余地,同一个镜头多拍摄几个角度,同一个内容多拍几个镜头,抓拍决定瞬间画面,使照片具有张力。注意细节(形体语言,背影,阴影)。

F、拍好主题照片,主题照片就是“兴趣点”主题要鲜明,紧扣主题。其质量要好,即瞬间典型,气氛浓烈,构图严谨,用光独到,色彩、影调讲究,清晰度好。忌白,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摄影构图技巧如何训练提升 摄影构图技巧训练方法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摄影技巧有进步,训练你寻找摄影题材的脑袋很重要,只要你拥有一双「摄影眼」,在构图和说故事技巧上也会进步不少,这里有5个训练摄影眼的方法,尝试一下吧!

(一) 只使用一个焦距

透过使用一个焦距,你再不能利用变焦来轻易改变要拍摄的构图,只有努力自行去寻找拍摄主题、角度,这样能有效令你的脑袋多活动,进而拍摄出更好的作品。通常使用定焦镜是一个好选择,但如果你没有定焦镜,也可以利用胶带固定变焦镜的焦距来拍摄。

(二) 拍摄黑白相片

在彩色的世界,色彩很容易令人分心,如果你能去掉色彩而拍黑白相片,这样环境中的图案、重点也更易被发掘,久而久之便可以让你自然「看到」值得拍的东西了!

(三) 寻找纹理图案

另外一个对摄影眼很用有的训练便是去寻找纹理图案来构图,细心一点看,你会发觉四周也是充满著漂亮的几何图形或纹理,利用填充构图方法可以很好地把它们纪录下来,也可以加上其他的构图如对角线、相框构图法等,是一个很容易又有效的训练方法。

(四) 利用线条

跟上一点纹理一样,寻找线条可以让你的摄影眼更进步。只要你细心一点看,每张相片也是由线条组合而成的,直线、弧线充满着相片,它们的特性可以参考一下:

平行线 (Horizontal Line):令人有一种平衡、平静的感觉;

对角线 (Diagonal Line):充满活力;

垂直线 (Vertical Line):介乎以上两者之间;

弧线 (Curved Line):比较令人感觉放松,圆滑,配合相框构图更好

(五) 试试替相片留白

留白在中国的水墨画很普遍,但要用得其所便需要多练习了!虽然填充构图可以有效地加强张力,但有时适当的留白能让相片充满幻想的空间,艺术感更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风光摄影技巧有哪些 风光摄影构图方法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风光摄影技巧有哪些?

镜像构图可以在画面中复制一个与拍摄主体完全相同的拍摄元素。但这种构图方式往往比较平淡死板,为了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和冲击力,除了水平分割 的镜像构图外,还可以尝试对通过对画面元素进行明暗组合搭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风光摄影构图方法介绍。

寻找自然界中的画框

框井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它指利用适当的前景来框取画面中的拍摄主体,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压迫和引导观者的视觉,使主体在画面中的效果更突 出。在风光摄影中,框井构图非常能考验拍摄者的眼力。杂乱的自然元素要想组成画框,必须借助合理的取景和透视关系才能实现。一些看似不可能成为框井的元素 (如自然界中杂乱的枝叶)都可以在适当的选取后成为框井构图的工具。利用框井构图拍摄时要特别注意曝光的技巧,因为框井内外的拍摄对象的色彩和光照条件有 可能完全不同,此时需以画面主体作为测光依据。

选择性的使用镜像构图

镜像构图是风光自然摄影特有的一种构图方式。运用这种构图方法的前提是:在拍摄场景中必须存在一面可以被利用的“镜子”。在众多的风光元素中,只有平静的水面具有这种特殊的功用,因此镜像构图也多出现在宁静的湖畔岸边。

镜像构图可以在画面中复制一个与拍摄主体完全相同的拍摄元素。但这种构图方式往往比较平淡死板,为了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和冲击力,除了水平分割 的镜像构图外,还可以尝试对通过对画面元素进行明暗组合搭配,对镜像的部分进行选择性的取舍,或者单独表现水面镜像中的倒影等方式,来营造构图的变化。

创造性观察,捕捉美的韵律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很多。思维创意越丰富,就越需要提炼,以便找到其中具有拍摄价值的题材和景物。有时,我们观察到一些景 物,隐约会产生灵感,但又觉得它太不起眼,不足以拍出优秀的照片,这时不要放过这稍纵即逝的创意。生活中,最微小的发现也可以缔造出神奇的画面。如果观察 到的被摄对象表现力不足,摄影师应当通过改变拍摄地点、拍摄角度、镜头焦距等方式,不断地尝试新的视角,最终一定会有收获。

改变视野—特殊镜头的奇异视角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的观察不能局限于对景物和拍摄对象的挖掘,还要想充分利用镜头的表现效果。多练习从镜头中观察景物,熟悉手中的镜头,可以使摄影师在观察中找到新的视点,并利用不同镜头的各种奇妙效果对景物加以表现。

鱼眼镜头就是一种具有改变视野功能的特殊镜头,鱼眼镜头特殊的光学结构可以使拍摄对象的边缘产生夸张的扭曲、变形,同时中心区域基本无变形,画面整体极具视觉冲击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