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光祖故居(汇编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光祖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4866

文章

1000

湘潭齐白石故居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湘潭齐白石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湘潭齐白石故居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此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纪念建筑。

故居坐西朝东,占地200平方米,为一栋两横各3间的土墙茅舍,清同治三年(1864)一月一日,齐白石即诞生于茅舍的南正屋。20世纪60年代,在3吉安正屋之后又添建3间,整个屋面均已换为青瓦。

齐白石(1864—1957),现代画家,湘潭人,早年为木工,后学习绘画。定居北京后,专业卖画、刻印。60岁后,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荣获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称号。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8。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曹汝霖故居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曹汝霖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曹汝霖故居坐落在和平区山西路108号。占地两亩,是由意大利留学生沈理源建筑师设计的三层砖木结构红砖小洋楼。其带地下室,罗马式雕刻雕塑很多。楼道及楼内各屋顶均有石膏雕饰、护墙板,门窗均有精细的木雕装饰。进得主楼,楼道的左侧有一个梳妆台,中间是玻璃砖的镜子,其两侧是衣架。楼道的正前方摆设一大座钟,还有一个一尺多高手持花灯的披大衣铜人像。一楼是餐厅、会客厅和小舞厅。二、三楼是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曹宅有前后院,前院有传达室、佛堂、车库、厨房等,为平房。1919年曹汝霖被免职后,居住在此。该故居现为居民住宅,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曹汝霖(1877—1966),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五四运动时期,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政府总理大臣一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等虚衔,但并未给日本人出力,算是保持了晚节。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乃宏故居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刘乃宏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下厚街28号。

刘乃宏(1900~1930),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随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1927年参加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任工农革命军紫金大队队长。1930年在丰顺县嶂北战斗中牺牲。

故居建于清朝,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1.1米,总进深25.2米。檩条山墙结构,花岗岩石条墙基,青砖墙,地面铺青砖,硬山顶;一、二进置屏门,木质透雕,左侧次间改建为楼房。

紫城镇:紫金县辖镇,县府驻地。建国初期称金城镇,属附城区、第一区,1958年属附城公社,1964年分设城镇公社,1981年设紫城镇。位于县境东东部,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8.7万。河(源)汕(头)、惠(州)五(华)公路穿境而过。辖城南、西郊、城郊、城东4个管理区和安民、通惠2个居委会。产业以工业、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倪宗正故居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门路78、82号,由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78号倪宅组成。

倪宗正,字本端,号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选员外郎,后调至广东南雄任知府。颇有政绩,死后赠学士,谥文忠。一生工诗善书,王阳明曾赞其诗文逼近陶渊明和杜甫。倪宗正留下的著作有《谢文正公年谱》、《易说丰实集》、《小野集》、《观海集》、《太仓集》、《突兀集》等多种。

清晖佳气楼坐北朝南,硬山重檐,通面阔9米,分三间,通进深10.22米,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用九檩、五柱。该楼用材较小,结构尚完整,部分构件损坏腐朽较多。尚存的“清晖佳气楼”木匾,传为王阳明先生所书赠。在楼前的庭院中立有一碑,上镌:“明万历三年,礼部侍郎倪文节故里,知余姚县李时成立。”

据《光绪余姚县志·古迹》篇载,谢迁、冯兰、王守仁等曾题诗歌咏清晖佳气楼。王守仁诗云:“经组世泽著南州,地接蓬莱近斗牛。意气元龙高百尺,文章司马壮千秋。先几入奏功名盛,未老投簪物望优。三十年来同出处,清晖楼对瑞云楼。”78号倪宅位于清晖佳气楼东侧,坐北朝南,依中轴线为倒座、正厅、主楼及后罩屋。东轴线为倒座、书厅及两侧屋。各单体建筑前均有庭院相隔。

清晖佳气楼于1997年3月19日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4月6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将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文保点武胜门路78号倪宅合并为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倪宗正故居。

信息来源:余姚市文保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蔡成勋故居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坐落于旧英租界新加坡道即33号路(今和平区大理道1号),是当年蔡成勋的寓所和祠堂。该建筑是一座公馆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风格。院落宽敞,围墙高阔,朱褐色大门有一种豪华和森严的气派。院内的主楼即寓所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风格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楼正门两侧为对称式,楼房外檐为青砖墙体,以白色窗楣为饰,楼房的第三层配有凸出檐的平台。

主楼的内装修也是中西特色兼具。楼内是大开间型,各居室功能不同,均为硬木地板、护墙板,楼梯也是硬木质地。其中一楼的隔断墙有红木落地透雕隔扇,月亮门造型,属精雕细刻的罕见精品。进入楼内的突出感觉是典雅高贵和豪华安适。该主楼的西侧有一排中国庙宇式的平房建筑,至今保存尚完好(在今天津市医疗急救站内)。该建筑是蔡成勋为祭祖而建的祠堂,最初与主楼为一个院落,解放后以围墙阻隔为两处。另外,在大楼东侧,最初也有庙宇建筑,但于1988年之前陆续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科研办公楼。

蔡成勋(1871—1946),字虎臣,行伍出身,直隶天津县人。1900年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912年升任陆军第一师师长。1917年冯国璋在南京代理大总统后,被封为绥远特别区域都统,成为直系骨干。1921年5月14日靳云鹏正式任国务总理组阁时,蔡成勋任陆军总长,至1921年12月25日被鲍贵卿所取代。1922年6月15日,蔡成勋奉曹锟命,率部接江西督军陈光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梁一柱烈士故居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梁一柱烈士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镇永安居委会红旗路东巷25—27号。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坐北向南,砖木结构,悬山顶,青砖墙,三间三进四廊,总面阔17.35米,进深24.1米,建筑面积418.14平方米。檐下有壁画,绘有山水、花草和诗词等图案。梁一柱(1901年—1929年),又名飘渺,怀集县怀城镇永安村人,教师出身,是怀集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28年,成立中共怀集县委员会,任县委书记。1929年初,不幸被捕。同年3月,在广西省被国民党-派杀害。梁一柱烈士故居总体布局和结构比较完整,建筑具有清朝建筑特色,是研究当地建筑有参考价值。

怀城镇:怀城镇位于怀集县中部,地处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毗邻汶朗、甘洒镇,西连接闸岗、梁村、冷坑镇,南与国营大坑山林场、永固和坳仔接壤,北与连麦镇相连。总面积262.02平方公里,辖管41个村委会(居委会)、490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2000年来全镇总户数15786户,人口78418人,其中农业人口68724人,劳动力43662个。耕地面积3954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秦东园故居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秦东园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秦东园故居,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河西街,由秦氏先人秦澜伯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该宅坐西朝东,隔街临平望市河,前后三进,共有房屋17间。

该宅第一、二进平屋;第三进为两层楼厅,上作居室,下为厅堂,方砖铺地,落地长窗,堂中悬有“庆善堂”匾。第二、三进之间向北侧延伸,建有平屋三间。全宅花园、院子、天井颇多,最东侧有一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小花园,过半亭、进门樘,是一石板天井。第二、三进间的北侧平屋前和第三进楼厅前均为院子。第三进后面西南侧是一个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大花园,园内广植名木奇花,百年以上的黄杨、木樨就有10来棵。宅内尚存一口古井,青石井圈上镌“永安泉”字样。

2009年,秦东园故居被市政府列为第五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平望镇:吴江市平望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中心,东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南距嘉兴30公里,北距苏州35公里。 318国道、227省道、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在镇区汇合贯通,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既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全镇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周凤山、周崎山故居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凤山、周崎山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县周凤山周岐山(清代著名将领、亲兄弟)故居

地址:道县祥霖铺镇

时代:清

祥霖铺镇:祥霖镇位于道县南大门,与江永、江华两县交界,207国道、1862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47个行政村,269个村民小组,10086户,4.2万人口,耕地面积为48026亩,其中水田35500亩,旱地12476亩,全镇资源丰富,素有“粮仓油海”之美誉。主要农产品有粮食、蔬菜、烤烟、花生、香芋、生姜、大豆等;林业主要有桉树、国外松、杉、油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唐群英故居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群英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唐群英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

故居南靠南岳天柱峰,北望双峰荷叶镇。接S314省道后,距县城42公里。掩映在一片竹山林海之中。唐群英墓位于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一处山坡上。地势平缓,竹山林海,风景宜人。

唐群英,女,1871年出生,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人。1891年,嫁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塘曾传纲为妻,夫逝女夭后,归衡山新桥娘家,终身不再嫁,较长时间住在这栋故居里。

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是孙中山先生的积极追随者,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倡导男女平权,晚年致力于兴学办报,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称赞她为“巾帼英雄”,并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赞扬她为“一代女魂”。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邓颖超称她为“很知名”的一位女性。她是中华八大女杰之一,是世界100位杰出女性之一。

唐群英故居原名“三吉堂”,是新桥镇黄泥町方圆几十里相当著名、相当豪华的一栋大宅第。这是她当武官、被清朝政府授予振威将军的父亲荣归故里后精心建造的。

随着时间的推延,朝代的变迁,这栋当年相当豪华的著名宅第,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而逐渐凋零和衰败。至1980年,有的倒塌,有的拆除,仅仅留下“是吾家”三间书屋。

1991年,唐群英诞生120周年之际,中共衡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她修缮了坟墓,并开始考虑修缮和开发利用其故居。

2001年,县委、县政府在省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唐群英故居按照修旧复旧的原则进行了修缮,除对门楼、庭院、“是吾家”书屋修旧如旧外,还新开辟了唐群英纪念园、唐群英事迹陈列馆、唐群英诗碑廊,整座建筑既保留了过去的古香古色,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品位,成为一栋典型的湘南民居建筑。

唐群英墓地,初时因其积蓄用于女子学校,仅黄土一抔,连一块墓碑也没有。

1991年,在唐群英诞生120周年纪念之际,中共衡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其修筑了墓庐,墓为水泥披缝青石墓围,汉白玉墓碑,书页朝下形状水泥封堆,拜堂宽敞,侧竖衡山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和说明。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唐群英故居附属文物点对外开放。

唐群英故居于2002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湖南省妇女“四有”教育基地;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泥村:黄泥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王全珍故居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王全珍故居为新罗区文物保护单位。

王全珍故居位于新罗区红坊镇联合村和合西路56号,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单厅二厢房两侧间土木结构平房建筑,抬梁式单檐歇顶,通高5米,后厅有左右厢房,天井设左右侧厅,大门前有一块土坪。1906年,王全珍出生于此,1928年8月参加了太平里秋收暴-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征北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海军南海舰队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2017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坊镇:红坊镇四面环山,地形狭长,位于新罗区西南部,东邻东肖,北接龙门,东北与西陂毗邻,西南与南面均与永定接壤,距漳龙高速公路公路仅8公里,福三线龙梅鈇路由此至南贯穿全境,境内红炭山组团和红坊集镇组团是龙岩市规划区内中心城市外围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罗区西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全镇总面积92.27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64户,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王茂荫故居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王茂荫故居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茂荫故居位于歙县雄村乡,时代为清。

王茂荫故居位于歙县城南义成村。建于清中叶。主屋三槛,厅名"敦仁堂",匾额为李鸿章手书。右侧住房三间楼屋,大门置于左廊,中厅后有倒厅,前后都有天并院。隔扇、门窗改装成京派风格,花格较大而嵌以有色玻璃。中厅楼板下贴装万字纹竹编花席。王茂荫祖居歙县杞梓里村,住宅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毁于兵燹,告老后,在义成村买下这套旧屋定居下来。

王茂荫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茂荫(1798-1865):清歙县人,经济学家,道光进士,1851年上《条议钞法折》,提出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危机,是其货币思想的荟萃。1853年议订发行官钞简要章程。旋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反对铸“当十”、“当百”大钱和发行不兑现纸币主张,认为这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未被采纳。次年主张将已发行的不兑现纸币改为可兑现销币,并规定最高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羲之故居旅游区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卒葬于金庭瀑布山,为道家“第二十七洞天”。这里四面环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王羲之故居坐落在这幽幽的山谷之中。景区汇集大量墨宝,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书法园林风景线。故居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情和墨香,与书生后裔聚居地华堂古村一起,形成了一处书法朝圣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

王羲之故居位于嵊州市市区东25公里的金庭镇,这里四面环山,故居坐落在这幽幽的山谷之中。

王羲之故居系列建筑有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雪溪书院、潺湲阁,这里还有书圣墓、书法园林、书画长廊、放鹤亭等。一年一度的书法朝圣节,使景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情和墨香。

相邻的华堂古村,是王羲之后裔聚居地。王氏宗祠高高飞翘的屋檐和镂空的雕花,以及屋顶两端的乌龙甩尾,向人昭示着王氏家族的气派。悠长的弄堂,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古老的台门,蕴含着明清时的安逸和雅致。

嵊州金庭与绍兴柯岩、奉化溪口已整合成“浙东诗画之旅”自驾游热门目的地。

交通

自驾:从杭州上杭甬高速,到沽渚转入上三高速,至嵊州互通向东转入甬金高速(宁波方向),在嵊州(黄泽)出口下高速,再向东行15公里,总旅程约155公里左右。

门票

景区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夏令:8:00-17:00

冬令:8:30-16:30

景点位置

绍兴嵊州市金庭镇

地址:嵊州市金庭镇羲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李金发故居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李金发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金发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这里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其故居叫“承德第”,是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取得成功后回乡兴建的。房屋右侧是一个农家书屋。这个农家书屋由梅县文化局于2010年设立,摆放各类书籍,为游客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著名诗人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李金发才华横溢,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派诗风在中国文坛树立了自己的丰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罗田上村:罗田上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王作尧故居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王作尧故居位于厚街镇厚街村西门巷,GPS坐标:北纬22°5630.9",东经113°3911.3",海拔高程26米。

遗址是一座清代建筑庭院,名为小坞园。有房屋20间,围墙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围墙外为大片的果树园。小坞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这里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的家,同时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莞特别支部书记王启光的家。抗战时期,小坞园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活动的一个重要秘密据点,其中东江纵队的新闻电台和油印室曾一度设在小坞园内。

由于小坞园年久失修,新中国成立后,已近荒废。1971年,厚街村在此建立小学,小坞园残存的房屋被拆除,空地用来建课室。1983年,由王作尧与堂兄王启光为代表的两家人共同将小坞园土地捐献给厚街村,以支持厚街村小学的扩建,王作尧亲笔题写“厚街前进学校”新校名。1989年,厚街村在小坞园原址上建亭,王作尧亲笔题名为“小坞亭”。2005年12月,厚街镇人民政府在小坞亭旁边竖立石碑,刻上《小坞园革命历史简介》碑文。

王作尧(1913~1990),原名伯尧,广东东莞厚街人。1926年随父迁居广州,1931年初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燕塘军校)。1935年10月加入中国青年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任队长。随后,与活动在宝安一带的张广业等抗日武装联合,整编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余登仁烈士故居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余登仁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余登仁烈士故居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洞泉村陂墩自然村,名为“德风堂”,始建于清代,座西向东,二进,里面一厅四房间,两旁为走廊,左右各开小门,堂外两旁附有平房12间,水井一口。面积约四百平方米。

余登仁烈士系饶平县新丰镇洞泉村陂墩自然村人。1922年,考进上海国民大学并走上革命征途。1925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乡饶平,从事革命组织发动工作,组建农会、工会以及革命武装。先后任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参谋长;中共潮澄饶澳县工委书记;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主席;饶和埔诏中心县委代书记、书记;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兼组织部长等职。1936年光荣牺牲,年仅33岁,1957年追认革命烈士。

德风堂为余登仁烈士出生地,又是大革命时期余登仁与刘锡三、杜式哲、张碧光、林逸响等领导人秘密聚会,共商革命大计,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堂至今保存较好,有较高的革命历史价值。二0一二年四月公布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洞泉村:洞泉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路易·艾黎凤县故居和乔治·何克旧居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路易·艾黎凤县故居乔治·何克旧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路易·艾黎故居位于凤县双石铺镇北柏家坪的一座山脚下,有两孔窑洞,与其他乡村常见的窑洞一模一样,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它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工业合作社主要领导人路易·艾黎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是中国工和运动的见证。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曾获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17年至1918年在新西兰第二远征军服役,两次负伤。1920年至1926年在维弗莱附近的牧场工作。1927年4月2日他来到中国上海,加入上海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他看到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决心放弃舒适的-,为中国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先后在上海消防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职。1937年冬,他与埃德加·斯诺等积极筹办“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简称“工合”)。1938年8月5日,“工合”在武汉成立,路易艾黎任代理总干事。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他为行政院技术顾问。他以旅行的机会,奔波于中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工合”东南、西北、西南办事处及所属工厂、合作社,安排了大批难民就业,以其产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939年3月,艾黎从宝鸡来到凤县,成立“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在双石铺镇北柏家坪山根下,打了两孔窑洞住下,领导“工合”运动。先后建立了机器、制革、纺织等17个合作社,还在老街头的嘉陵江边安装了水力发电机,使双石铺街市首次使用电灯照明。之后,又在双石铺建立“工合”小学及附属幼稚园、招待所、“工合”医院和黄牛铺通讯处。

路易·艾黎在双石铺期间,小型地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这种培训班就叫做工合培黎工艺学校。“培黎”意为“为黎明而培训”。培黎学校首次招生80余名,学生多系沦陷区逃亡的贫苦人家子弟。开设基础课6门,专业课5门,实行半工半读。每天有半天时间用于生产学习,教学生如何利用和开发当地可利用资源。另半天上课,讲理论。整个学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整体,至少要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物品。

艾黎经常带领学生在本校的纺织车间、机修车间和其他厂社生产实习。

他为了专心致志为中国人民做事,不愿有家室之累,因此终生未娶。在双石铺期间,收养了5名烈士遗孤,照顾他们的-,亲自为他们理发洗澡,使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艾黎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抗战,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监视,把他定为危险分子。1942年9月21日,重庆国民党政府发电到双石铺,通知艾黎:“行政院决终止你‘中国工业合作社’技术专家的职务。”1943年8月19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向凤县政府发出密令:外侨艾黎,行迹诡秘,即交由新镇长秘密监视,并电报中央设法调离该地。由于政治形势严峻和经济困难,艾黎计划和学校一起迁往延安或甘肃。他给周恩来捎去口信,征求意见,但未得到消息。他权衡利弊,认为迁到西边,可得到设备和人员,在那里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较为有利。于是1945年4月,带领部分学生和设备,迁往甘肃省山丹县。

艾黎走后,他的故居一度闲置,后为当地村民居住。上世纪80年代,凤县人民政府搬迁了所住村民。对故居进行了修葺整理,建成双石铺“工合”事业的纪念基地,并对游人开放,以缅怀艾黎国际主义精神和兴办“工合”事业的丰功伟绩。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兰人。民国16年(1927)4月,只身来到上海。民国26年(1937)冬与-等奔走筹办“工合”,生产支援抗日的军需、民用产品。民国28年(1939)3月,他与英国朋友乔治·何克一起来凤县,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两孔窑洞住宿,领导开展工合运动。民国29年(1940)在柏家坪创办了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上海梅兰芳故居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梅兰芳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思南路87号的一幢坐北朝南一座四层西班牙式洋房就是梅兰芳的故居了。其中四楼是梅兰芳的岳母和女儿所住,他们夫妇则住在三楼,二楼是儿子们的卧室与厨房,底层为汽车间和佣人们的居室。当年,虽不豪华却颇为温馨的小楼前,总是栽有不少花卉草木,前庭则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透着悠闲与舒适。

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87号

类型:名人故居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梅兰芳(1894.10.22-1961.8.8),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陈廷敬故居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陈廷敬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廷敬故居

时代:明、清

地址: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陈廷敬故居为清代名相陈廷敬及陈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处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故居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为明代建筑,是陈氏家族的故居,城墙周长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墙、河山楼、藏兵洞、陈氏宗祠、树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外城为清代建筑,是陈廷敬的私邸。城墙周长313.75米,占地1158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相府、书房、花园、管家院、内宅、城墙、御书楼及功德牌坊等。

陈廷敬墓位于皇城村北2000米处静坪山上,占地16000平方米。有保存完好的康熙皇帝御书挽诗碑及10通镌刻康熙皇帝御制祭文的碑刻。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目前是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著名书法家,著有《大中华赋》、《中南海记》、《清字文》、《乐亭序》、《新重庆赋》等文字作品,目前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瞩目。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官员,陈廷敬一生编著有多种书籍。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参加过《清世祖实录》的纂修;当过《清太宗实录》的副总裁,《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佩文韵府》、《明史》等书的总裁官。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他主持了《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康熙四十九年三月,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工作刚展开,张玉书即因病去世,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陈廷敬担起了总阅官之职,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辞书,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5月,陈廷敬故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晏殊故居祠堂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晏殊故居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港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和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故里,晏殊身居相位,他“开一代词风”,成为婉约词派的创始人,被推为开创临川文化的领头雁。晏几道将婉约词风推至顶峰。以“二晏父子”为北宋杰出的文化代表,将宋词小令推进一个新的艺术里程碑,加上后来晏殊门生: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一大批临川籍的政坛文豪,形成了江西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佳誉。

祠堂建于晚清,二进五间,220平方米,是晏氏家族祭祖拜堂的场所。唐代诗人戴叔伦“黄鸟数声催柳变,春溪一路踏花归”的诗篇,说的就是今天文港晏殊村的景致。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位于洛阳镇梅岭村,是一处革命老区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南宋时期的朱熹曾经路过这里,发现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风水宝地。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乃风水宝地也,后必出异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进士陈金城。如今陈金城的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伯达是陈金城的曾孙,他的故居就在陈金城故居的右侧。

故居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三大落五开间,前有砖埕,边有“勉斋学馆”。故居内有陈金城中举之牌匾,陈列先祖孝子坊、孝前坊残存的碑柱石刻。陈伯达诞生旧厝内挂有陈伯达一生著作目录及部分照片、墨宝。故居最有特-处,是在一个不大的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四个字板,上 书-“陈伯达1992年至1970年著作目录”,里面有政论、诗歌甚至小说。开篇第一篇就是“兵?匪?”,时间是1922年4月。1949年写的几篇文章,如“中国四大家族”(七月)、“窃国大盗袁世凯”(七月)、“人民公敌蒋介石”(八月)等,这些文章令他文名远扬。

陈金城是陈伯达的曾祖父,与林则徐、魏源颇有交往,参加过抗英斗争,著有《怡怡堂文集》四卷,是-战争时期一位爱国士大夫。1840年6月,中英-战争爆发,他撰写《平夷论》、《筹守福州议》、《筹守泉州大队议》等文,提出强兵戎边方略,力主训练兵民,互卫御侮,并主张以民意为衡立法治国,严惩-皇族琦善等,朝野各界深为赞颂。陈金城生前重修过洛阳桥,曾在洛阳桥中亭上题“海内第一桥”,闻名八闽。

陈伯达,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人,中国共产党政治人物。他曾是毛泽东身边最重要的舆论发言人,后来更被视为文革前期除-之外的“第五号人物”。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马列学院副院长,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任,《红旗》杂志总,国家计委副主任。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西南7.9公里

梅岭村:梅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孙传芳故居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孙传芳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孙传芳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15号。1921-1922年建,是孙传芳在津几处住宅中最为豪华的一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分前楼、后楼两部分。两楼连接处有大玻璃窗。入口为条石台阶,立有四根爱奥尼克石柱。缓坡式屋顶,窗形各异,屋脊中央有灰帽盔式的小穹顶凉亭,体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室内装饰豪华。该故居现为天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历城人,是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之一。在日本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1923年任福建军务督理。在1924年的江浙战争中乘机扩军,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从而成为直系最有实力的军阀。1926年,在阻挡北伐军东进的战役中损失了大部分精锐部队,先后投靠张作霖、张学良门下,最后在天津被施剑翘刺死。

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苦,寄人篱下,投军后经过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3年率部入闽,平定福建叛乱,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9月-战争爆发,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1925年10月起兵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