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齐白石

齐白石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齐白石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齐白石问题。

分享

浏览

7481

文章

17

为什么说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艺术创作极其丰富,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绘画方面,他专长花鸟,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尤以虾蟹、蝶、蝉、鱼、鸟见长,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俗,篆刻独出新意,书法卓然不群,所以齐白石被人们称为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

齐白石(1864~1957),名璜,号白石山人,简称白石。早年曾做雕花木匠,27岁开始拜师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刻篆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绘画方面,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尤以虾蟹、蝶、蝉、鱼、鸟见长,每幅作品均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俗,篆刻独出新意,书法卓然不群,可谓全才,所以齐白石被人们称为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

什么是“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以中西美术交融为特色的融合派别。

由于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口岸,并且地处五岭之南,不少留学欧美、日本归来的画家聚集于此,大胆融合西洋、东洋画法革新国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风,被称为“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夺峰、陈树人是岭南画派的创立者,人称“岭南三杰”。

展开阅读全文

鉴定齐白石名画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群青颜料是一种很鲜艳很古老的蓝色颜料,但是齐白石先生的画作里从来不使用这种颜料。因此,凡是使用这种颜料并声称是齐白石作品的都可以断定是假画。

2

凡是画作上注有“白石老人七十六岁作”的齐白石画作必为假画。因为齐白石先生为了破解自己命中的“相冲”而在七十五岁时宣布自己七十七岁。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白石老人七十六岁作这样的注

3

齐白石先生87岁到92岁时所作的画,其落款中的“白石”中的石字底下的口为圆口而非方口。当然,这个仅限于齐白石先生87岁到92岁所做的画作。反之,如果不是这个时期的画作中出现了石字下面的口是圆口的,也基本可以断定是假画。

4

齐白石先生的一些画作上有“齐白石”的钢印和手指指纹印记,这些也可以作为辨别齐白石先生画作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

全文共 185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著名的绘画大师,那么他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呢?

操作方法

1

首先从画的本身来看,齐白石的画以写意为主,画中的形象表现生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

从齐白石自身来说,齐白石是国画大师,因此他的画价值自然不可估量。

3

同时齐白石在近代拥有着非常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画作历经了清末,民国等时代,历史悠久。

4

最后齐白石的画作存世量比较大,因此十分保值,并且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画作自然价值高。

展开阅读全文

说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的原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原因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1864~1957),名璜,号白石山人,简称白石。早年曾做雕花木匠,27岁开始拜师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刻篆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绘画方面,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尤以虾蟹、蝶、蝉、鱼、鸟见长,每幅作品均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俗,篆刻独出新意,书法卓然不群,可谓全才,所以齐白石被人们称为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湖南齐白石故居介绍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齐白石故居坐落在107国道1287km处附近,距107国道约1km的湘潭县白石铺乡星斗塘,相传有星陨落塘中而得名。故居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占地200㎡,砖木结构,原为1栋2横各3间的土墙茅舍,现为1栋1横4间普通瓦房。故居陈列有白石老人的照片和诗画书墨真迹。1996年元月,白石故居被确认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省旅游局、市政府和乡政府共投资40万元在107国道1287km处建成约700㎡的白石接待站,可供前来参观的游客餐饮和住宿。

湖南齐白石故居介绍: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原名纯之,字渭清,中国著名艺术大师。一八六四年元旦,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他七岁时入私塾读书半年,后在家放牛、种田、砍柴。十四岁学木工,成为当地有名的雕花木匠。二十六岁时拜师当地名人学画作诗,并从此弃斧从艺。五十六岁时移居北京,专业卖画、治印。六十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与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了自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二十世纪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白石故居坐西向东,是一幢三厢间、两头出横屋共九间的土砖茅顶屋,是湘潭农村典型的“一担挑”结构,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湖南省政府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将其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曾出现破败现象。湖南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故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在齐白石先生一百三十七周年诞辰前夕竣工,并正式向游人开放。齐白石一生艺术成就非凡,诗、画、书、印并绝,开创了中国画的新风。其故居陈列有老人一生的生平事迹的照片和诗画书墨真迹供游人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简介 揭秘齐白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齐白石大家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他的虾了吧,是真的厉害,齐白石的画虾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了不得,现在更加的是价值无法估量,其实画虾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齐白石这么著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是什么样的人

齐白石先生是一代画虾高手,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没有人能够说画虾超越齐白石的。而直到今天,在许多画家的眼里,齐白石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无法攀登的巅峰!齐白石很爱画虾,他的虾比真实的虾更加的灵活,更加的让人喜欢。而爱画虾的齐白石先生,一直以来我们都被他的名气所迷惑,从而无法得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齐白石是是什么样的人,从他画虾就可以看出来!齐白石画的虾好,是因为他非常的善于观察虾。从他画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由洒脱的人,他画虾自由自在的在清泉里游动,是不是寄托了内心的向往呢?对于齐白石来说,世俗的压力确实很大,他一个人却要担负很多人的生活。

有人说齐白石小气,那只是不懂齐白石罢了。当你上有老人,下有众多孩子时,你必然要为自己的小家考虑许多,而不是在人前一味的大方行事。而据我所知齐白石其实对于卖画收取的酬金并非天价,他的愿望也只不过是全家吃饱喝好。这样一个真实的人,难免有人看不惯。

而齐白石在教育徒弟上,总是让他们学自己画虾,李苦禅学过,娄师白学过,启功也学过。前两者在画虾上都有所成就,而启功却让人很意外。他开始质疑起自己的老师,并且渐渐的疏远老师了。原因是启功说自己更加的爱真理,但是这没必要疏远老师啊!要知道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就连孔子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呢!这件事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啊!

齐白石同时也是很执着的人,他有的画往往是左上角写白石老人,右下角画两只鸡。我们看到他很多的画中间都有很多空白,这是因为买画的人不愿意给够钱,齐白石的无奈之举。而这样无奈下画的画,没想到成了绝版,真是出人意料啊!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蝉作品为何能拍出天价?齐白石的蝉画赏析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的绘画大师,如今齐白石随便一幅作品几乎都是天价。齐白石早年以木工为生,画作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题材,作品意境醇厚,造型生动,特别是一些动物画作天趣横生。哪怕是不会欣赏画作的人,也都会被齐大师的作品所吸引。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齐白石的蝉画究竟有何独特之处,竟也能拍出天价。一只简单的蝉,其实蕴藏了很多令人惊讶的细节,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蝉,在传统文化里拥有非同一般的含义,唐代文人虞世南曾以诗赞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以咏蝉来表达自我的高尚情操,这在文学作品里显不胜数。蝉之所以有此功能,得益于其“金蝉脱壳”的物种特性:先在地下蛰伏三年,以污泥浊水为食,而一旦脱壳,则飞跃枝头之上,只饮清风雨露。蜕于浊秽,便可浮游尘埃之外,这正是文人气节的至佳体现。所谓花中莲、虫里蝉,皆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所以千百年来,此二者始终屹立于道德殿堂的最高处,直到晚清民国仍被文人士子争相追捧,国画大师齐白石便是其中最为热忱的一位。

自小画笔不辍的齐白石具备艺术家的所有优秀特质,他的画作笔墨雄浑,色彩浓郁,且造型生动,意境深远,花鸟、虫鱼、山水皆是一绝。作为传统文化的秉承者,齐白石自然对蝉有着过分的喜爱,他曾画下多幅蝉意图,但其中最令世人惊艳的还是这一只。不要以为蝉是黑色的,其实蝉身上有多种颜色,但和其《墨虾》一样,齐白石不以色彩取胜,而以细节传神,看似平淡朴素,实则暗藏玄机,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更是拍出了8亿的天价。不明所以的人无不惊愕,就这样一只素知了,真的价值过亿吗?小解认为,这只《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点,以假乱真。虫鱼花鸟讲究形神兼备,一笔一划需仔细雕琢,但齐白石的创作手法与其他画家不同,他的笔风更显随性和自然。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皆是如此,虽然掺加进了艺术想象,但从中仍能感受到画物的生命和灵魂,只不过齐白石更胜一筹,他不仅将蝉写意,更将蝉写活了。

齐白石作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站在地平线上欣赏世界,很接地气。蝉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画起来不难,也十分不易,因为越小的东西越是难以刻画其神,齐白石利用朴实的笔调,将一滩墨色装点成了一只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异常真实,足见其高超的创作水准。

第二点,薄如蝉翼。专家建议,最好在放大镜下一探究竟。蝉的生命力,就体现在那一层透明的蝉翼之上,所以若想画好一只蝉,蝉翼的细节必须处理妥当,齐白石做到了。放大镜下,细小爪子的触须分叉,头部触角的真实刻画,自都不必多言,我们重点来看两扇互相重叠却又层次分明的蝉翼。

虽然左翼覆盖在右翼之上,但右翼翅上的黑色条纹脉络却十分清晰,并且与左翼的脉络有颜色深浅之分,显现出了上下层次关系;蝉翼上微微映着一层薄薄的光泽,不是阳光下的那种反射,而是自然光打在光滑蝉翼上的那种感觉,令人恍然如梦,差点以为这是一只即将起飞的真蝉!这一点为以假乱真的效果贡献颇大。

第三点,功底深厚。我们对蝉并不陌生,但相信没有多少人认真观察过蝉,齐白石不仅拥有超强的绘画技巧,更具备出色的洞察能力,每一幅虫草都是长时间观察的结果,没有这种躬身实践的精神,齐白石不会如此厉害。这得益于他多年艺术创作的积累,也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深厚功底使然,既可以大刀阔斧,也可以精工细刻,将写意与写实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别开生面之感。

当然,《蝉》的拍卖天价,与齐白石的名气有很大关系,名人效应是艺术品行业最成功的最能让人接受的潜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的画作《蝉》为何价值8亿?赏析齐白石的《蝉》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齐白石了。齐白石原本是木匠出身的,早年也从未受到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对于绘画的摸索纯粹就是靠着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且齐白石与很多受过专门训练的大师不同,齐白石最初接触绘画艺术是从雕刻花木开始的,直到年长之后他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绘画。

众所周知,齐老最擅长的绘画对象就是鱼虾、蜻蜓等小动物,此外他画的“”也是非常经典。他的作品《蝉》就是其中的巅峰之作,如今在文物市场上已经拍出了8个亿的天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件作品如此惊人,难道仅仅是作者的名气吗?有专家说你对着此画放大50倍就明白了。

人们通常会以“薄如蝉翼”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件事物,因为蝉的翅膀非常轻薄,类似透明状。而齐白石就画出了这种轻薄的感觉,画蝉并不难,难得是怎样将蝉的翅膀画的体立体和生动,而齐白石却轻而易举的将这种感觉画出来,如果不仔细看,甚至真的以为画上俯着一只蝉,非常生动有趣。

除此之外齐白石还将蝉的大眼睛和身体线条画的十分流畅和立体,尽管只用了墨色但是仍旧栩栩如生,让人看了不由声叹气,而且将其放大50倍依旧找不到破绽,甚至看不到下笔的痕迹,一切浑然天成。十分生动,也正因为如此终于能够明白为何齐白石的蝉能卖8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晚上,齐白石坐在池塘边洗脚,不小心被捕虾钳放血。结果,齐白石开始对画虾感兴趣,并且从未停止过。齐白石的虾画闻名于世,始于此时。

1867年(清同治六年),齐白石的弟弟宋淳在小林出生。1870年,三弟春造重生。齐白石不得不在家里继续学习帮助,因为今年不好,人口不断增加。从1871年到1873年的三年间,齐白石,一个年轻人,能够在家里做很多事情,挑水,种菜,扫地,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去玩,砍柴上山。他们喜欢玩游戏,比如砍竹竿和骑马。这个简单的游戏给齐白石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齐白石帮助家庭工作,不管他有多忙多累,他都不能忘记学习。他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他记得爷爷的话,阅读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也应该这样做。齐白石每天上山放牛和照顾二哥时都带着书。当砍柴和收集粪便时,先把书挂在角上,工作完成后再看。他不仅复习了在蒙古图书馆学的几本书,还亲自读了《论语》,记下了不懂的地方和不知道的单词,并去请教了他的祖父一段时间。这一点一点,竟然还读了《论语》。

除了阅读,齐白石还坚持每天写作和画画。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画家王力可·米安。在这样的环境中,齐白石养成了努力学习的习惯,努力,但快乐而充实。将来,他会刻上“我的少年挂着一本书的角”来纪念它。

齐白石从小就体弱多病。他每天帮助家人工作,经常看书直到深夜。他的祖母担心他的健康,所以她让一个盲人给齐白石算命,并挂了一个铜钟和碑文?quot南方没有阿弥陀佛的铜牌。遗憾的是,铜钟和铜牌在民国初年的混乱中丢失了。

后来,齐白石想起他祖母和母亲的恩情,特意仿制了一套挂在他腰上,写了一首诗:

文玲奶奶的心开始欢喜了。

也曾挂角放牛。

儿孙们仍在犁春雨。

老耕锄满脸汗水。

邢唐地区杏花风、

黄牛犊走出市场,回到东方。

我身上的铃铛对我妈妈很好。

现在也作为一个钟翁。

1874年3月9日,12岁的齐白石娶了同乡陈春君做童养媳。童养媳大多是人口众多、家庭环境恶劣的贫困家庭的孩子。陈春君出生于1863年2月13日,比齐白石大一岁。她的家庭生活条件与齐白石的家庭相似。她从小就习惯在家工作。虽然她很年轻,但嫁给齐白石后,她成了一个好管家。齐白石的家人都非常喜欢她。

天气不可预测。齐白石三个月前刚刚结婚。他的祖父去世了。那是端午节。对齐白石来说,这就像是晴天霹雳。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不幸。

祖父去世后,齐白石觉得自己老多了。除了他的父亲齐白石,这个家庭的劳动力,尽管他是长子,却不得不帮助他的父亲背负沉重的生活负担。

这一变化之后,齐白石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看着父亲在田里疲惫的样子,齐白石真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

1875年春夏之交,湖南的雨下得很大,没有收到绿色和黄色。齐白石的家人又分手了,不得不挖些野菜充饥。生活真的很悲惨!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结婚 齐白石写的搞笑贺词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章太炎和欧阳的学生,徐悲鸿和齐白石的密友。他先后遇到了“达达”的祖先,如扎拉、杜桑和阿尔普。76岁时,他被法国政府誉为“最后一个活着的达达”。他用《我的母亲》震撼了法国文坛,并成为世界文学巨匠萧伯纳、海明威和泰戈尔的密友。他是盛成。最近,陕西人民出版社(微博)出版了《盛成回忆录》。这本书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暴风雨的时代,并打开了认识这位传奇人物的大门。

通过小说认识世界文学巨匠。

盛成先生早在1996年就去世了。这本回忆录是根据他生前的口述记录汇编而成的。该书于1993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名为《旧世界新书:盛成回忆录》。不幸的是,那一年只印刷了1500多份,没有广泛传播。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无所不能、跨越文学、政治和学术界的人已经被抹杀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盛成诚就以一部法国小说《我的母亲》在国际文坛上一举成名。读完这部小说,法国象征主义大师兼诗人保罗·瓦列里深受感动。他说:“读了盛成先生的《我的母亲》,我发现在最柔和的色彩和最优雅的外表下诞生了一些新的东西,这让我震惊了很久。”此外,瓦列里一直珍惜黄金般的文字,他自己写了序言,一旦他写了,他就写了16页无止境的文字。

这本书的巨大成功让盛成大吃一惊。它被认为是法国文学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中一些章节已被纳入中小学教科书。读完这本书,罗曼·罗兰、萧伯纳、罗素、居里夫人和巴比瑟给盛成写了信或给予高度评价。泰戈尔和他成了亲密的朋友。盛成也凭借这本书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当时,他是除巴金外第二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在留法期间及返回南京期间,盛成出人意料地跟随欧阳先生吴先生学习国学,与徐悲鸿等人一起担任“中国文艺学会”理事,后来又参加成立“中苏文化协会”。

婚姻吸引传奇大师

盛成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是达达派的元老,也是齐白石和徐悲鸿的挚友。令人惊讶的是,盛成的一生也与这两位国画大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盛成有一次去拜访徐悲鸿,他已经十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了。徐悲鸿当然对他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他谈到了自己的幸福,并对盛成的婚姻表示担忧。“当你在法国时,单身是没有问题的。你回来时单身很不方便。所以这次我希望你能尽早解决你的个人问题。我有一个学生叫孙多慈。明天早上,我会请她来拍一张肖像。那你一定要来。”第二天,盛成如期到达,正好赶上徐悲鸿的《孙多慈画像》。不幸的是,他仔细看了之后,心里没有任何感觉。他们注定没有任何角色。

然而,盛成的一生与另一位国画大师齐白石密切相关。1933年1月2日,34岁的盛成会见了北京女子大学毕业的简媜女士,并于1933年1月19日结婚。简媜是齐白石的徒弟。他们结婚时,齐白石被邀请作为证人。齐白石和简媜的父亲是最好的朋友。当盛成请他作证时,齐白石说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做。最后,他写了两首诗并把它们写在纸上。它说:“一对双翼鸟,一对可怜的可怜虫。”不幸的是,在这两首诗中,简媜在几年后死于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解密齐白石画作之谜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这封老舍写给齐白石作画的信是在2010年北京画院举办的齐白石国际论坛上发现的,但直到今年亦舒准备写一篇关于齐白石和老舍的文章时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亦舒鉴定,信中的红笔字也是老舍先生写的。红色的笔写着:“柯打了四五次,随水摇摆;没有青蛙,但青蛙的声音可以想象。”老舍其实已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齐白石。齐白石以这种命题构图为基础,运用高超的技法,表现出一幅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听觉享受的妙画。直到老舍去世,他才把自己的构思透露给他人,这增加了文人之间互相欣赏的雅量。

《十里外的山泉蛙声》里没有青蛙,只有蝌蚪,让人联想到蝌蚪变成青蛙。这幅画从简单的二维空间延伸到四维空间。蝌蚪长成青蛙,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从质变来看,齐白石的另一个青蛙画之谜也可以解开。

“鲤鱼求变”画了十只不同形状的青蛙,每只青蛙都有不同的口味和干湿深浅。这是一件罕见的杰作。但是,铭文是鲤鱼,鲤鱼在哪里?中国画强调巧思。齐白石特别喜欢和观众玩游戏。从《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的质的飞跃来看,中国有句谚语:鲤鱼跃龙门,鲤鱼化身为龙是质的飞跃,蝌蚪变成青蛙也是质的飞跃,齐白石用一群已经化身的青蛙和鲤鱼化身为龙来争变,意味无穷,这也是中国画的美。或许,将这幅画称为“与鲤鱼争变”,可以解决齐白石的另一个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的卖画规矩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卖画的例子不是横档,不是账单,而是卖画的规则,实际上是卖画的规则。

齐白石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则。他把它一个接一个地写下来,表达清楚,并公开展示。这是卖画的一个例子。

这是相对罕见的。

我看过他写的龙格。画一平方英尺要多少钱,画一条细草虫要多少钱,用西方红要多少钱?我也看过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写在北平的“无人画”。这位老人有民族性格,不为日本人画画。他把它贴在门上,正式向客人致谢。然而,第一次,卖画是非常特别的。

全文如下:

卖画的例子

不管谁不给信用或归还它。

一分钱也不能少

没有画,没有礼物,没有画

导言不奖励雕刻

这幅画的例子写在一张柔软的高丽纸上,长73×44.5厘米,共有五个元素和37个字符。它是用毛笔和行书垂直书写的。每个字符大约5厘米长,没有签名。

齐老任的“画卖案”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措辞是惊人的,干爽的,直白的,固执的,不含糊的,不可协商的,极其清晰和不容置疑的。说出的每一个字都能打破一个洞!

第二,对自己绝对严格。他要求与客户公平交易。我不会少给你一分钱。没有信用。如果你付了钱,不要提取也不要归还。我不为中介支付中介费。但他对自己也很严格:第一,你请我吃喝,我不画画;第二,你给我礼物,我不画。第三,雕刻邮票也符合这一规则。总而言之,生意就是生意,公平交易,免除所有“黑箱操作”,没有额外的好处,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不会变成“空的”。钉钉、铆接和铆接都是“光明的一面”,可以一目了然,没有不可触及的“潜规则”。

最后,每个人都一样,没有特殊情况。普通人最乐意看到这个卖画的例子。任何想让老人画画的人都可以不邀请客人,不送礼物,不找证明人,不按等级付费(而且,当时的价格非常合理,一点也不贵)。

老白石出生在农村,是个木匠。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所写的绘画实例实际上是最符合市场交易原理的,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交易原理的最标准模型。它以诚实为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时间太早了。老白石棒极了!他不仅是顶级的艺术专家,也是思想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先驱。

这幅画最早的收藏家是陕西关中的一个人。从他的名字来看,他是一个儒雅的人,名叫智满,名叫南Xi,他的胸章上写着“谨小慎微”。他在“绘画销售实例”上留了一小段:

白石山翁写了他自己的书来润饰这个例子。南溪于长安城并没有得到它的打算。其字义足以反映道家板桥的字义。这也是易宜林在秋天帮助围川人民的一次精彩的谈话。

这一段写在“绘画销售范例”的右下角。它有三条线,一个用来刷草的刷子和一个用来印刷的印章。桂味是在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

后来,这个卖画的例子在20世纪50年代落入老舍先生手中,被他收藏。他在纸的左下角贴了一个印章,上面写着“老舍欣赏心灵”。家人在整理他的物品时发现了它。至于它是如何落入他手中的,还不清楚。然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宝藏。

从一个方面来说,它反映了齐白石的伟大人格——以一种极其简单和令人震惊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买自己的假画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成名后,到处都出现了模仿他的假画。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他肯定会大发雷霆。然而,齐白石很温柔,尽一切努力购买自己的假画。

梅兰芳有个朋友花了200两银子买了一幅“齐白石”的春耕图。他非常高兴,并相信人和牛是栩栩如生的,必须是真实的。

一天,梅兰芳遇到齐白石,并在谈话中提到这件事。齐白石突然很好奇,想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画的这幅画。他向梅兰芳借了这幅画,但他一眼就看出是赝品,并指出赝品和次品。梅兰芳一时傻了眼,但没想到就这样结束了。然而,齐白石告诉梅兰芳,他不能让朋友受苦。他想买回那幅假画,并把另一把春耕还给对方。20多分钟后,一幅《春耕》完成了。齐白石盖上印章,递给梅兰芳:“没有装裱。请向你的朋友解释原因,并请他理解。我拿了这个。看来我的画不可能是假的,除非把它拿出我的房间。”

梅兰芳被齐白石的话深深打动了。没想到,这位老画家心胸如此宽广。

另一次收购假画更具传奇色彩。一天,齐白石在北京街头的一个小摊上发现一个人在卖他的画,于是他上前指责对方不要骗钱。不料那人振振有词地说:“没有一个伟大的画家能幸免于伪造。他伪造的越多,他的名声就越大。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三流画家,没有人会浪费时间去伪造它!”

这个理由让齐白石听了一愣一愣的,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名男子补充道:“我们面前的这幅假画更便宜。它是专门卖给喜欢艺术品的穷人的。富人仍然会买你真正的画。你不会有任何损失。请不要生气。”

听了这话,他似乎有道理。因此,齐白石从货摊上拿起一幅画仔细看了看,说:“有点意思。”然后他表示他想把对方当成他的徒弟,并问他是否愿意。那人一听,立即跪在地上,向老师磕头。

外人不知道的是,有时齐白石的假画很容易被辨别出来。因为他迷信,相信算命师说的话。住在长沙的算命先生舒铁(音译)为他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生命,并说75岁时将会有一场灾难。为了避免这场灾难,当他75岁的时候,他按照假年龄的习惯给自己加了两年,把自己的假年龄从75岁改为77岁,声称自己已经77岁了。在作坊里造假画的人,在不知道机制的情况下,经常伪造齐白石的作品,上面写着“七十五”或“七十六”,从而暴露出破绽。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故居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故居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

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成立的)。“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

该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号院仅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间(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

此院的砖、木雕饰具有较大价值,1986年1月21日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西城区劈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

性质: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故居坐西朝东,面积204平方米,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齐白石自50岁后直至逝世前寓此。3间北房是当年的“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北房檐下悬挂有齐白石篆刻的长3.3米、高0.84米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大字尚依稀可见。齐白石

故居门向东开,是一座有东、西、北屋的院落,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北面的三间屋子,分别是齐白石生前的画室、卧室和饭厅。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这里闭门谢客,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据现居住在故居中的齐白石的第六子著名画家齐良迟介绍,齐白石在故居共作画2万多幅。日寇入侵北平时,他画了《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为了抨击旧官僚的-,他画了《不倒翁》和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图。新中国成立后,他画了《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和平鸽参加义卖,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齐白石去世后,故居居住着齐白石的儿子、女儿、孙子等后代。现在,故居几乎被高楼大厦所包围,门外的跨车胡同已基本不存在,出门往北的胡同已被堵死,只剩下南边的一段胡同,而这段胡同里只有故居一个独户。为了安全起见,故居昼夜闭户,笔者预约采访时,齐良迟再三叮嘱:到了打个电话,好给你开门,不然叫门很难。

继承了父亲画、书、印、诗,现年80高龄的齐良迟,担任着北京市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辅仁书画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问他父亲生前在故居内留下的最令他难忘的是什么,他说是父亲一生的节俭。作画用的宣纸外边的包装纸,齐白石也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画样子,很多纸皮都成了珍品。他曾在纸皮上画的一幅《-献寿图》上题字:有能力者得之是好稿。笔者问及齐白石的12个子女及后辈继承其艺术的情况,齐良迟介绍,子辈有四位继承,分别是三子齐良己、女儿齐良止、幼子齐良末和自己;孙辈有孙子齐展仪、孙女齐秉淑。另据齐良迟介绍,由北京画院筹办的“北京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受到北京市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正在长安街上选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

类型:名人故居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湘潭齐白石故居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湘潭齐白石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湘潭齐白石故居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此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纪念建筑。

故居坐西朝东,占地200平方米,为一栋两横各3间的土墙茅舍,清同治三年(1864)一月一日,齐白石即诞生于茅舍的南正屋。20世纪60年代,在3吉安正屋之后又添建3间,整个屋面均已换为青瓦。

齐白石(1864—1957),现代画家,湘潭人,早年为木工,后学习绘画。定居北京后,专业卖画、刻印。60岁后,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荣获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称号。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8。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说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1]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1864~1957),名璜,号白石山人,简称白石。早年曾做雕花木匠,27岁开始拜师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刻篆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绘画方面,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尤以虾蟹、蝶、蝉、鱼、鸟见长,每幅作品均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俗,篆刻独出新意,书法卓然不群,可谓全才,所以齐白石被人们称为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

什么是“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以中西美术交融为特色的融合派别。由于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口岸,并且地处五岭之南,不少留学欧美、日本归来的画家聚集于此,大胆融合西洋、东洋画法革新国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风,被称为“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夺峰、陈树人是岭南画派的创立者,人称“岭南三杰”。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投降齐白石写了一首什么诗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在1945年8月中旬,正在睡午觉的齐白石被自己的儿子吵醒,儿子兴奋的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日本投降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齐白石愣了好久,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过了好一会他才反问儿子:“这是真的吗?”。儿子表示这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消息,随后齐白石马上回到屋内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在确定了消息属实之后,齐白石喜极而泣。

以上内容是齐白石回忆录里描述的细节。通过这段细节,我们看得出81岁的齐老当时的开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日本人抗争。

1937年北平沦陷后,日本人为了粉饰自己的丑恶嘴脸,打算找一些社会名流出面,向公众表达日本人的友好。说到底这就是要利用他们的威望,让日本人在北平各界站稳脚跟。齐白石作为画坛名家,自然在他们的邀请之列。他们派人几次登门请他,甚至提出希望他能加入日本国籍。对此,齐白石一概拒绝,他表示:“齐璜,中国人也……”

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纠缠,他甚至辞去了艺术学院的工作,开始闭门不出。他在墙上贴了这样一张字条:

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若有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

因为这张字条,后来很多人甚至认为他已经病故了。宁可不做生意,宁可丢了工作,他也不愿意为日本人卖命。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只能用这种方式与敌人周旋。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日本投降的消息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从此可以自由地创作、不用闭门不出了。当天晚上,老爷子就迫不及待地约上了三、五好友,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宴。这时大伙儿才知道,原来白石老人身体无恙。

这一天,晚年不太喝酒的齐白石连喝了好几杯酒,然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妙诗:

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

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与古代的名家大师相比,这首七言诗似乎算不上很地道,但它却写出了齐老的心声。首句“日无色”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写诗时是在晚上,当然没有太阳了;另一方面,也是指日本人再也不能趾高气昂了。次句“贺劳樽前鼓似雷”写大家庆祝胜的样子。用“日无色”对“鼓似雪”,两相对比下,很有画面感。

后两句则是老先生的感慨了:忍受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从这首即兴所作的诗里,我们就能看出齐老的文字功底,有水平。事实上,齐老虽是以画作成名,但在年轻时他曾先后拜胡沁园、王闿运等名家学诗。此后他就经常在自己的画上题诗,这也成为了他作画的一大特色。比如他曾写过一首《题不倒翁》:

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忽然将汝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这首诗虽然读来很像打油诗,但却写得十分有哲理。所谓题画诗其实是一种流传了上千年的诗作题材,最重要的是能写出画中人、画中景的精髓。一首好的题画诗,往往可以当成画的旁白。齐老这首诗用28个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不倒翁的特点:看起来挺有派头的,但事实上是中空没心的。本来大家看画作本身时,是看不出它是讽刺一些不干事的晚清朝臣的,有了这首诗后自然就明白了。

齐白石之所以能成为令人敬重的大师,除了画、诗都够有水平外,更在于他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