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光祖故居(经典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光祖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4862

文章

1000

邵式平故居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邵式平故居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邵式平故居位于弋阳县曹溪镇邵畈村。邵式平1900年1月27日出生于弋阳县曹溪镇邵畈村,其家庭住宅为普通四榀农舍,邵式平童年入村中私塾启蒙,12岁一度辍学务农,1916年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毕业后赴外地求学,假期返乡以及在赣东北地区从事革命活动亦居住于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故居被国民党-派焚毁。建国后,在原址建有一栋两层水泥结构小楼房。

【地点】:上饶市弋阳县曹溪镇邵畈村自然小组

【时代】:1930年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同保护范围,南向外延伸6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面积:128.76平方米。

邵式平(1900.1.27-1965.3.24),江西弋阳县邵家坂人,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邵式平是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也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生平邵家世代务农,父亲邵茂奎生有五儿一女。邵式平排行老三,自幼聪慧。十岁,父亲去世。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卢炎山故居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卢炎山故居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卢炎山故居位于,时代为近代,类别为。

年,卢炎山故居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卢炎山(1881年一1947年),字耀辉,黎明乡黄茶村人。自幼家境清贫,后进广西陆军讲武堂。历任陆荣廷部连、营、团、旅长,领中将衔。民国8年(1919年) ,澳门葡萄牙当局越界筑堤,侵犯我国领土。卢炎山受命代表中国与葡方交涉,葡萄牙总督先以重金笼络,遭卢斥责后,竟强词夺理,以武力相威胁。卢炎山调动所属部队布防于澳门半岛周围,并下令对澳门停止供应淡水。葡萄牙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杨赓笙故居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杨赓故居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赓笙故居,始建于1933年(中华民国22年),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西南角,距离湖口县老县委党校不远,相传叫“面城居”。“面城居”做为历史遗迹已修葺一新,由于以前没有对外开放,只能透过院墙,隐约看见它大致的模样。

2018年江西省公布的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口县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杨赓笙故居就是其中之一。

湖口县为大力弘扬杨赓笙先生、杨叔子院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奉献精神,2018年起正式启动了对杨赓笙故居的保护修缮工作,历时一年多,2019年4月29日,杨赓笙故居暨杨叔子院士事迹展正式建成开放。

杨赓笙故居暨杨叔子院士事迹展建成开放,将成为湖口县当地党员干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性锤炼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的重要阵地,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填补了以杨赓笙为代表的湖口籍历史文化名人一直以来“有史无馆”的历史空白,也为湖口县石钟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积淀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

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人。十二岁时读完《十三经》,十八岁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书院就读,被选送入京师国子监深造。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放弃功名,从事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进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在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成立省议会,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1912年“二次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夏明翰故居

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夏明翰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又称“合家堂”。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余年。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砖木结构,除北边外外墙青砖砌筑,北边为土砖墙。大院二进六厢,共有房屋45间,面积2316平方米。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阳洪市镇人。生于湖北省秭归县。夏明翰跟随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过童年时代,12岁随全家迁回衡阳。少年时代的夏明翰就受到了父母追求科学民主和维新变法思想的熏陶,养成了爱读书善思考的习惯。1917年春,夏明翰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他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读进步书籍,并参加-和反对军阀的活动。

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1921年秋,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并经毛、何二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入党后不久,便在湖南自修大学附设的实习学校任教务主任,为湖南培养出一大批党团骨干。同时,夏明翰按照湘区党委的指示,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长沙人力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完全胜利。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在推动湖南农民运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12月,主持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国民党逮捕。3月20日英勇就义。他就义前写下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震撼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2009年9月,由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双百”人物评选,夏明翰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为了加强夏明翰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2005年中央、省、市、县筹集专项经费对夏明翰故居进行了整体维修。维修后的夏明翰故居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故居管理所,占用房屋7间,为陈列馆式建筑风格;二是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展,占用房屋12间;三是明翰精神书法陈列展,占用房屋5间(其中堂屋1间);四是夏明翰旧居复原陈列展,占用房屋19间。同时,修通硬化了故居公路,修建了占地15亩的故居生态停车场和故居广场,在第三级广场的南端新建了浮雕墙。浮雕墙高5.8米,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为背景,凸显夏明翰烈士就义的感人场景。广场内广植龙柏、雪松、樟树、杜英等乔木。在4500余平方米的陈列馆内,有夏明翰烈士的铜像,有近400件文物,还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为夏明翰题写的挽联和诗词。陈列馆内的图片展重现了夏明翰烈士光辉、革命的一生。

夏明翰故居于2002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3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夏明翰(1900-1928)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革命烈士。湖南省衡阳县人,1900年8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秭归县。1911年回到老家衡阳,入衡阳县石鼓国民高等小学读书。1917年春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学习。秘密组织革命团体“学友互助会”,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风潮波及衡州后,他与蒋先云等响应湖南省学联号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湘潭齐白石故居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湘潭齐白石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湘潭齐白石故居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此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纪念建筑。

故居坐西朝东,占地200平方米,为一栋两横各3间的土墙茅舍,清同治三年(1864)一月一日,齐白石即诞生于茅舍的南正屋。20世纪60年代,在3吉安正屋之后又添建3间,整个屋面均已换为青瓦。

齐白石(1864—1957),现代画家,湘潭人,早年为木工,后学习绘画。定居北京后,专业卖画、刻印。60岁后,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荣获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称号。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8。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陈少白故居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陈少白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由陈少白自行设计。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自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积两亩许。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拨出巨款?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列大量名人字画及历史文物。使故居还其原貌,焕发青春。

1995年5月,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江门市25路公交车可达。

地址:江门市江海区江海四路

类型:名人故居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陈少白(l869——1934) 陈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186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陈少白六岁人私垫,天资聪敏,勤啻好学,习字、念书、学写诗文均是同窗中的使使者。到少白步人青年时,适产美国教会哈巴牧师来广东开办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学前身)。1888年开始招生,少白第一个报考,并被录取人学。读书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雷光熙烈士故居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雷光熙烈士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雷光熙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

雷光熙(1915—1941),曾用名雷音,畲族。其父雷觉苍是倾向进步的民军营长,北伐战争结束后,莆田民军被国民党军林继增部收编,雷觉苍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枉杀。面对家庭突遭的厄运,雷光熙十分悲愤,深感社会黑暗,遂中断学习回乡继承家业。1934年9月间,王于洁回到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后,派陈建新到常太做雷光熙思想工作。雷光熙对共产党振兴民族的作为深有好感,表示坚决投身革命,并主动献出家里所藏的3挺轻机-、9支-、1支驳壳-及-、手-数箱。于是,党组织用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一支游击队。在斗争中,雷光熙从一个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经受了-林弹雨的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从福(清)永(泰)边的罗汉里突围出来后,并入第二支队。在考虑副支队长的人选时,闽中特委认为雷光熙参加革命后进步显著,有培养前途,决定提任副支队长。两支队伍合并后,经过整训,战斗力大大加强,一连打了几次胜仗,在这些战斗中,雷光熙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西安事变”后,闽中工农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7路军第1纵队,雷光熙任副司令员,致力于建立闽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上旬,闽中国共双方达成和谈协议,同年10月15日,闽中抗日义勇军奉命下山,接受国民革命军二三九旅点编,部队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独立大队,雷光熙任第1中队中队长。同年11月中旬,独立大队奉命开赴泉州驻防。1938年3月10日,国民党顽固派背信弃义制造了“泉州事件”,强行收缴了闽中游击队的-械。杨采衡、吴德标、雷光熙等领导人团结全体指战员坚持斗争,强烈-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在中共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的交涉下,闽中游击队终于回到了党组织和新四军的怀抱,于4月下旬奉新四军军部之命开赴皖南。在抵达军部前后,雷光熙、杨采衡、吴德标、金贯一、翁鸿镗5位连营干部先后受到叶挺军长、张云逸参谋长的亲切接见,部队被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2连,雷光熙任军部警卫团某营教导员。在“皖南事变”中,雷光熙与营长率部多次顽强抗击顽军的进攻,后突围出来,但在从无为县坐船到南京瓜州渡口时,被伪军拘留,后被害于狱中,时年26岁。

雷光熙烈士故居为两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建于1910年,1936年4月,被国民党驻军烧毁。现存故居坐西朝东,为建国后修建,两层土木结构,中间为露天庭院,两侧共4间厢房,总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出现较大裂痕,已列为危房。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常太镇:浦田县辖镇。1958年建常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201平方公里,人口4万。通公路。辖常太、松峰、照车、利车、东太、东青、山门、汀洋、候山、坑洋、霞山、渡里、金川、马院、党城、顶坑、内东坪、外东坪、过溪、下莒、埔头、溪南、溪北、山坑、南川、洋边、长基、岭下2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为莆田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上海宋庆龄故居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庆龄故居

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主楼是砖木结构的西式假三层楼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地层为客厅、餐厅、书房,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卧室。楼前有宽广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她也曾在故居内会见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陈毅等。

1963年开始,宋庆龄就搬到北京,上海的这边故居只有每年过年过节才会回来居住。1978年12月31日,宋庆龄回这里过春节,至2月底返京,居住了3个月,这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去世,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对外开放,供后人瞻仰,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

电话:021-64376268

交通44、48、72、113、126、138、506、548、911、920、923、926、945、946路、旅游7号线。

用时参考:1小时

门票:20元人民币

开放时间:09:00~16:30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武略第杨石魂故居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武略第(杨石魂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武略第(杨石魂故居)

武略第又名杨石魂故居,位于普宁市南溪镇钟堂村仁厚里。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处以一座“四点金”为主体的潮汕地方特色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是杨石魂祖父于清朝光绪年间所建。主座后面为一开东西两侧门之“骑双虎”后座;主座连后座之东侧、隔2米宽的通巷,是一排东厢房,连接到门房共11间。仁厚里东西横阔24.2米,南北纵深49.8米,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墙体为三合土夯筑,屋顶为瓦木结构。杨石魂故居于2008年6月被公布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普宁市、揭阳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石魂是广东省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共产党员,生于1902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广东南路特委书记、北江特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共湖北省委兼秘书长等职。1929年5月杨石魂在武汉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年仅27岁。2006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永远的丰碑》专栏暨次日《人民日报》同一栏目以“坚贞不屈中华魂—杨石魂”为题,宣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石魂烈士的光辉革命事迹。

钟堂村:钟堂(Zhōngtng)行政村。在普宁市区北22.5公里处。2004年普宁行政村合并,南溪镇的钟堂村与茶园村合并为一个大行政村,人口1.1万。取消茶园行政村。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杨、郑2姓居民从福建省大城内来此定居时,发现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的地图上标注这里为钟堂,因而袭用其名。聚落呈点状分布。1949年至1950年,为钟堂区政府驻地。村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鸿逵故居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马鸿逵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鸿逵故居坐落在河北路宁静里1—4号。建于1913年,该胡同共4个门。为砖木结构2层楼房,普通公寓式,清水砖墙,坡瓦顶,上开天窗,装修一般,建筑面积共760平方米。现为民居。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马福祥长子。自幼受家庭重教习武影响,读书习武。18岁人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马福祥令他人军,任“昭武军”教官,骑兵中营帮带,率部阻击白朗。袁世凯因马鸿逵围剿白朗有功,授其陆军少将衔。后来袁世凯为牵制各路军阀,令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居仁故居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黄居仁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

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立“潮汕七日红”政权。后任0广东省委特派员、巡视员等职。同年冬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任0惠阳县委书记,0广东省委巡视员。同年秋,联系、恢复广州地区党团组织工作时,与妻张雪英(共青团广州地委副秘书长)一起,被敌特所捕,夫妇俩同于广州就义,黄居仁时年25岁。

黄居仁故居,位于龙川县铁场镇桥头岭下定。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客家方形屋,总面宽32.8米,总深29.5米,建筑占地面积967.6平方米。故居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和土砖墙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泥土地面。大门前檐二圆麻石柱承二步梁。大门麻石质门框、门槛,木门页,栊门。2011年,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按原貌进行了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黄居仁被追认为烈士,在县博物馆辟“黄居仁纪念室”,他少年读书的桥头小学易名为“黄居仁学校”以表纪念。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河源市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川县博物馆(黄居仁纪念室)均有黄居仁生平事迹展览;198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居仁研究史料》一书。2011年被定为第四批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居仁(1904——1928),龙川县石坑桥头人。幼年丧父,由母亲抚育成大,少年时只读过几年书,因家境清贫,10多岁就在家耕田、放牛,后来到佛山一间布厂当学徒。民国11年(1922)考入广东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专业。这时马列主义已在广州广为传播,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1923年夏,加入了“新学生社”。同年冬,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周文雍等人积极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李却非故居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李却非故居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却非故居水口镇水南村,晚清建筑,土木结构。李却非,1921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任唐山-特派员,1924年参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926年8月,成立中共酃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酃县特别支部,任书记。1932年6月被安仁挨户团逮捕杀害,年仅34岁。

水口镇:炎陵县水口镇是炎陵南片交通枢杻,电力供输和商贸中心,水泥公路直接连通南片其他5个乡镇,106国道纵贯全镇。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主持连队建党的纪念地,1927年-1928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中国工农红军数次进驻水口,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全镇辖20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70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面积19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都寺及海东地区班禅大师故居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文都寺及海东地区班禅大师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0洲”。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拗。文都寺的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据传,最初在今寺院上方山坡建有小经堂1座。

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座落在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西南20公里。民国27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师诞生在此。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管辖“文都七族”。

麻日村位于夏当山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注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循化积石镇和黄南同仁县。大师故居在一棵高耸挺拔的参天古树之下,故居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住房;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其左侧有会客室、大师卧室。梁栋门户均用油漆彩绘,显得富丽堂皇,庄重典雅。佛堂门上方挂有“河源须弥”的匾额一方,两边配:“九曲安禅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是1983年10月1日县城乡谊为恭贺大师新居落成而赠。故居现已成为旅游者参观和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诗一首:

地灵人杰寓呈祥,河源须弥自永昌;

爱国爱教渡众生,英名禅心乾坤扬。

离开故居南行,翻过夏当山,到循化地区有名的文都大寺。寺对面的智登山上原始云杉林,郁郁葱葱,将寺院衬托得格外幽雅。文都寺院是大师早年学经、受戒和回乡时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1991年农历8月15日,建成大师纪念塔并举行开光典礼,纪念塔具有藏传佛教特色和藏式建筑风格,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殿之东侧建有大师纪念馆,用石雕、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大师生平,常有信徒朝拜和旅游者观光。诗一首:

云蒸霞蔚经幡扬,古刹历劫重开光;

雕栋彩柱梁玳瑁,唐卡壁画呈吉祥。

观音菩萨罗汉像,神态各奕渡慈航;

神龛恭灯香烟绕;铺金镶玉纪念堂。

殿堂楼阁诵经声,觉海唯有禅心诚;

松柏流水领神往,佛塔寺院两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杨得志故居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杨得志故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三望冲村。

1911年1月,杨得志出生于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县南阳桥乡)。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纵队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为纪念杨得志诞生100周年,2010年,株洲县委、县政府修缮了杨得志故居,同时在故居旁设立杨得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杨得志将军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

杨得志故居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阳桥乡:南阳桥乡与洲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南洲镇明时邓姓在乡0驻地里许建有桥,名“南阳桥”,乡以此为名。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属洲坪公社,1961年为南阳桥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南阳桥乡。 南阳桥乡位于湘江东滨、渌江南岸,与县城隔渌江相望。该乡土地总面积 南阳桥乡56.1平方公里,总人口2.23万人.辖17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陈宜禧故居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陈宜禧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宜禧故居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台山市斗山镇美塘村,是陈宜禧晚年居住和去世的地方。故居建于1922年,由六座中西合璧居所和一间图书馆组成。

陈宜禧(1844——1930年),爱国华侨,主持修筑了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是五邑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

斗山镇:斗山镇位于台山市东南部,在广海湾华侨开发试验区内,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距对外籍船舶开放的国家一类港口鱼塘港深水码头20公里,距市区24公里,台赤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交汇于境内,均设有出入口。12分钟可北达台城、100分钟达广州,20分钟可南达鱼塘港,40分钟可东达珠海,40分钟可西达阳江。斗山镇有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56条自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蒲松龄故居纪念馆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蒲松龄故居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松龄故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蒲松龄故宅包括故居旧址、附近住宅、柳泉以及墓园,现辟为蒲松龄纪念馆。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为当地民宅样式。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肖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的楹联,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端砚1方、在毕家教书时用过的床1张、手炉1个;还陈列着与蒲松龄有直接关系的绰然堂匾、灵壁石、三星石、蛙鸣石各1块,此外,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和木影炉均是蒲松龄曾设馆30余年的西铺毕家旧物。故居东西两厢,茅檐低小,狭窄简陋,近年又作重修。院内之东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龄撰文和与其有关系的3块碑记置于此。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为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

2006年蒲松龄故宅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

游览时间:大约1小时

特色景观:停车场面积:可停800辆车左右

公交车:

市区内可乘坐23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即是,票价每人1元。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任弼时故居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任弼时故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它坐东朝西,青砖落地,飞檐峭壁,背依山丘,门临池塘,院内古树参天,四周竹木林立,中堂门额下“望重龙门”、“光照壁水”两块御匾,昭示着这书香门第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大门上方挂有-1980年手书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进两端为马头山墙,北、西、南三面砌有土坯围墙。围墙内,大门前有一圆池,水面约一亩。屋后有30亩山林,林中有任弼时母亲坟墓。

前进堂屋陈列任弼时仿铜石膏胸像,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毛泽东的题词是:“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二进中厅悬有赵朴初手书“浩气长存”巨匾。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并陈列有任弼时逝世时机关、团体、学校敬献的花圈。北屋是任弼时家的住房,在任弼时父母的卧室里,陈列有床铺、书桌、大柜、茶桌、纺车、镜盆。在任弼时童年的卧室里,陈列有他用过的书桌、椅子和床铺。任弼时夫人陈琮英的卧室陈列有床铺、大柜、茶桌。火房、厨房、餐厅都陈列有各种炊具、用具。

南面堂屋于1988年拆除并改建为四间陈列室。其陈列室分6个部分:忧国忧民探求中国革命真理;反帝救亡领导革命青年运动;西征北上夺取长征胜利;坚持抗战宣传党的正确路线;竭尽心力参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骆驼精神在人民心中永放光芒。

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任弼时故居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共保存文物146件。

地址:岳阳市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

等级:AAAA

电话:0730-5752021

门票:凭身份证进入免费

交通

交通

任弼时故居位于汩罗市弼时镇弼时村新屋里,距省会长沙仅30公里,距岳阳不到100公里。

从岳阳市区有直接到达弼时镇的中巴。或者从岳阳乘坐到达汨罗市的班车,转乘汨罗到弼时镇的班车。

美食·住宿·购物

镇上住宿条件条件一般。卫生状况不是很好。建议参观完毕后回汨罗市区住宿。有多种档次宾馆可供选择。

任弼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7月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国共合作破裂后,1927年8月7日出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张岳龄故居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张岳龄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岳龄故居位于湖南省平江县瓮江镇英集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藏经楼、慎思堂、听雨楼、澹园等单体建筑组成。其间回廊连接,由东向西横向排列。整个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至今保存完整。

张岳龄故居为平江地区典型的清末地主庄园式建筑,是研究清代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下,地主阶级作为封建国家统治基础的历史见证。

英集村:英集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李金发故居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李金发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金发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这里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其故居叫“承德第”,是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取得成功后回乡兴建的。房屋右侧是一个农家书屋。这个农家书屋由梅县文化局于2010年设立,摆放各类书籍,为游客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著名诗人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李金发才华横溢,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派诗风在中国文坛树立了自己的丰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罗田上村:罗田上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李井泉故居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李井泉(1909年—1989年),出生在江西省临川县唱凯镇仓下村一个农民家庭。曾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0年8月,李井泉故居被认定为“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唱凯镇:唱凯镇位于赣抚平原腹地,地处抚河下游,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152亩,人口4.7万,全镇辖18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164个村小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316国道穿镇而过,东乡河、抚河环绕其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临川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和商贸重镇。唱凯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诸乐三故居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诸乐三故居为安吉县文物保护单位。

诸乐三故居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镇鹤鹿溪村,时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97年3月,诸乐三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鹿溪村:鹤鹿溪是古老的村落,早年就名扬海内外,人才辈出,它位于安吉县的中心地带,南依五峰山,西至西苕溪,这里距离孝丰2公里,东距离县城10公里,是县城通往南部景区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黄浦江源头、大汉七十二峰和天赋度假村的必经之地。全村面积8.5平方公里,有着955户农户,3150人,12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的大村,水田面积3917亩,旱地319亩,内外山林50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