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描述人类活动使全球气候变化加速的原因(经典19篇)

浏览

5988

文章

19

篇1: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所为吗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变暖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著名大气专家约翰·克里斯蒂却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亚拉巴马大学大气科学家约翰·克里斯蒂教授是联合国在12年前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因此他是全球大气环境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正是他们的研究使我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克里斯蒂也是个有独立见解的人。多年以前,他就对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观点——或者说是否真正存在这种现象——表示怀疑。尽管其他多数大气科学家对全球变暖越来越肯定,他却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支持排放废气

2000年秋天,正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准备以更有力的证据宣布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人类正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时,克里斯蒂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说:“通常的预测表明气温在逐步上升,但我们并没有看到气温升高。这表明近来的地表温度上升可能是由人类活动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

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从来不乏其人。但克里斯蒂无论在科学研究质量还是在个人品质上都与众不同。首先,他以从气象卫星和全球各地气象站获得的、经过严格检查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其次,他反对控制废气排放是出于同情:27年前,克里斯蒂在非洲亲眼看到了大国的能源政策如何摧毁那些依靠矿物燃料的小国。

当时克里斯蒂去了肯尼亚,在一所中学教自然科学,但他很快发现村民真正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而他无能为力。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使燃料价格飞涨。克里斯蒂回忆说:“我看见晚上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因为当时人们谣传关掉汽车的前灯能节省汽油。”他还眼睁睁地看着生病的村民任凭病情日益恶化,因为他们没钱乘出租车去医院看病。

那些经历永远地影响了他在能源政策上的观点。1998年,他在国会众议院小企业委员会说:“扰乱那些实际生存往往已经岌岌可危的人们的生活,对他们造成的灾难是一般决策者或者活动家们根本看不到的。但是我看到了。那是真正的、毁灭性的灾难。”

温度记录存在误差

在大多数人看来,数字是永恒不变的。但克里斯蒂知道,不同的人可以对相同的数字作出不同的解释,而且往往是错误的解释。多年来,他听到政治家和科学家们谈论全球气温在持续上升,但他对这些人的预测所依据的数据表示怀疑。他知道在测量温度变化的百叶箱周围建起了高楼大厦,附近的森林已被砍伐,从而造成记录温度升高,但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并无关系。他知道科学家没有找到一种能获得地表以上准确温度读数的方法,因而无法知道对流层下方——地表以上5英里高度——的气温变化情况。

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白,克里斯蒂开始和美国航天局卫星气象学家罗伊·斯潘塞合作,收集极地卫星传送的数据。极地卫星携带的仪器能测量氧气折射的微波辐射密度。气象预报人员曾经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利用这些数据记录了大气层中20个不同高度的温度,但是从未记录过全球对流层的平均温度。克里斯蒂和斯潘塞设想利用这些数据推断出对流层的温度。

气候模型有误

从理论上说,如果大气层像一个巨大的温室那样升温,那么对流层的温度应该像地表温度一样迅速上升,如果不是更快的话。但斯潘塞和克里斯蒂获得的卫星数据显示,对流层底部的温度却低得出乎意料。对流层的温度自1979年以来仅上升了0.2华氏度,地表温度却上升了0.48至0.7华氏度。克里斯蒂认为两者间的差距说明目前使用的气候模型是错误的。

克里斯蒂在1990年公布这些数据之后,立即就在科学杂志、媒体以及后来在网络上遭到攻击。为此他和斯潘塞仔细校正了每一个数据,最后他们发现这些数据在20年的时段内误差不到0.1华氏度。科学界最终也承认他们的数据是正确的。

尽管克里斯蒂的数据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但他的研究却没有被人接受。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2000年1月12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地表和对流层很可能确实存在温差,但很难解释它的原因或它的含义。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前不久发表的、克里斯蒂本人参加撰写的一项最新报告的结论是:燃烧矿物燃料是造成人们50年来观察到的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报告还警告说,今后一个世纪,全球温度的上升幅度可能比原先预料的还要高——可能上升11华氏度。

地表湿度有可能下降

克里斯蒂却认为,地表温度同样有可能下降。在他看来,令众多大气科学家忧心忡仲的地表温度上升幅度仍然在自然波动的范围之内,或者是由温度测量失误造成的。他说:“温度的上升主要发生在人类活动尚未造成温室气体聚积的20世纪上半叶。”当然,太阳耀斑、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的增加以及其他未知因素也有可能使全球温度出现上下波动。他分析的卫星数据表明,美国的平均气温近年来比前些年略有上升,但是南半球的平均温度却比以前降低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从全球的角度看全球气温变化,就会发现它们最后都会实现平衡。

这些观点使克里斯蒂在科学界成为明显的少数派。大多数气候研究人员都认为冰川后退、极地冰原变薄和夜晚温度升高是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证据。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新近发表的报告承认对流层温度的变化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因素,但它做出的更加严峻的预测是根据近几年收集的数据、对计算机模型的修改、对空气中的微粒如何影响气候有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全国环境基金会的布兰登·马克吉利斯说:“在正规的气象研究人员看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这是不容置疑的,这种现象正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模式

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最为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研究国际社会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及可能已经形成的治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模式吧。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挑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1951-2010年,全球气温升高的一半以上原因来自人为活动。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相互合作、有所作为。《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减排协定》(以下简称《巴黎协定》)即是这种“积极作为”的最新成果。中国政府为达成《巴黎协定》所做出的极大努力,为国际社会广为称道。

《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被认为是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为主体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是国际社会第一次达成共识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具体而言,《巴黎协定》有如下特征:

第一,《巴黎协定》采用“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机制以实现全面参与。“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就是各国根据各自经济和政治状况,自愿做出的减排承诺。从目前的情况看,《巴黎协定》在促进包容性和实现全面参与上的成功是空前的。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提出自己的减排承诺,已经有188个缔约方提交了“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接近全球排放的100%。

第二,《巴黎协定》引入“以全球盘点为核心,以5年为周期”的更新机制。之前,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更新机制,以致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启动新的谈判进程来更新各方承诺。《巴黎协定》规定自2018年起,每5年将对全球长期减排目标进行盘点,这将有助于各国政策的协调及同步加强。

第三,《巴黎协定》开启“自下而上”的行动模式。《巴黎协定》的新机制——“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允许各国根据各自经济和政治状况自愿做出减排承诺,这种“自下而上”的行动机制有别于之前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比如,《京都议定书》“自上而下”议定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方式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不愿接受而退出,削弱了协定的效力。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战略的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吸纳海内外专业人才,切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巴黎协定》的谈判过程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无视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共区原则”和国际道义,成功地拒绝承担减排和出资责任,这再次说明美国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国家。我国应加大力度吸纳海内外专业人才,以充实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和谈判团队,切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巴黎协定》的达成为私人投资指明了方向。国际能源署估计,在未来15年里,达到所有国家提出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的减排承诺将需要16.5万亿美元的公共或私人投资,资金将从化石能源领域向清洁能源领域流动。我国在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已采取了大量措施且成效显著。今后我国可借《巴黎协定》这一“东风”进一步鼓励私人投资者、企业和多边金融机构扩大对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深入探索实现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可行道路。

第三,探索构建中欧联合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可行性。在现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应充分利用《巴黎协定》新的“国际转让的减缓成果”机制,提前探索构建多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可行性。比如,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欧洲碳排放权交易所(EUETS)构建“中欧联合碳排放权交易所”;也可与英国、法国、韩国等国提前探索构建双边联合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可行性。这将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乃至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规则制定中处于主导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陆地,海洋和大气因温室效应而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由于气候温暖莫斯科暖冬 棕熊受害不能冬眠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哪些生物能在气候变化中存活下来?人类不在其中

全文共 2705 字

+ 加入清单

一份耸人听闻的生物多样性报告最近指出,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哪种动物最适合在气候危机中生存?人类可能不在其中。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化采取变革行动,即使人类有非凡的创新和适应能力,他们也不会成为幸存者。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人类的繁殖速度极其缓慢,通常一次只能繁殖一两个后代——就像熊猫和其他喜爱的动物一样,能够快速繁殖许多后代的生物可能有更好的机会避免灭绝。

这似乎只是一个思维实验。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讨论哪些物种有能力在气候变化中生存是非常具体的。物种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更高的温度、海平面上升、更多变的条件和更极端的天气。

有些警告是恰当的。尽管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物种的脆弱性,尤其是在遥远的未来。预测脆弱性的方法不断发展,有限和不一致的数据,加上政策、土地使用变化和生态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意味着预测不能保持不变。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存在偏见和盲点,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的间接影响,如对食物链的影响,比直接影响更难建模。

不确定性的另一个来源与生命形式的适应性有关。以温血动物(也称为冷血动物,如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例。历史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比温血动物慢。主要原因是它们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但也有例外,比如美国牛蛙,由于气候变暖,它们可能会找到更适合居住的环境。

当然,人类还有另一个选择: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生活方式,共同努力防止气候危机越来越严重。然而,为了做出这些预测,我们首先假设这不会发生。

不可阻挡的趋势

即使有不确定性,我们也可以对一般模式做出一些有根据的猜测。耐热抗旱的植物,如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比雨林植物更有可能存活。种子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的植物,如风或洋流播下的椰子,比蚂蚁播下的一些金合欢植物更有优势。能够调节开花时间的植物也能更好地应对更高的温度,这可能会给非本地植物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优势。

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化石记录保留了该物种如何应对先前气候变化的痕迹,长期生存也有遗传线索,这可以在适应了数百万年更咸环境的耐寒绿色微藻中找到。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的人为气候危机具有独特的破坏性,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过去的经验。我们在未来看到的气候变化将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我们过去看到的气候变化。

首先,我们应该提到一种动物:蟑螂。历史记录确实显示了蟑螂的坚韧,这种生物很少被人喜欢,“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早在数千万年前,蟑螂就通过在土壤中挖洞来适应日益干旱的澳大利亚,这表现出两个特点,“在缓冲条件下(如地下)隐藏和保护的能力”和漫长的进化历史。总的来说,“较老的物种似乎比较年轻的物种更有弹性”,它们的一些特征帮助它们在引发重大气候变化的大规模灾难性事件中幸存下来。

蟑螂对食物不太挑剔。食物来源广泛意味着气候变化对不太挑食的物种威胁相对较小,如老鼠、一些鸟类和城市浣熊。

相比之下,像树袋熊这样的动物就不太幸运了。他们主要吃桉树叶。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桉树叶的营养变得越来越少,因此气候变化将增加它们挨饿的风险。除了食物过于单一,树袋熊还有遗传多样性低的问题,这也是衣原体感染威胁野生树袋熊种群的原因之一。就灭绝风险而言,这些是令人担忧的特征。在许多情况下,特化物种很可能首先灭绝,这也可能延伸到微生境中的物种,如高海拔山区的森林。或者一些生活在狭窄范围内的热带鸟类或岛屿植物,依赖原始环境的物种也非常脆弱。

这与草原和幼林等干扰生境中成功的“早期演替”物种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物种“可能在气候变化下表现良好,因为它们在变化和转变的状态下茁壮成长。例如,鹿在许多地区都很常见,它们生活在森林被砍伐或经常被扰乱的地方。

这些物种可以被称为“移动通才”。它们可以移动并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且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尽管这种适应通常是积极的,但它可能会让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付出代价。有毒的入侵物种如甘蔗蟾蜍(也称为蟾蜍和蟾蜍)已经导致澳大利亚其他物种的局部灭绝,如臭鼬和巨蜥。入侵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导致人们担心,除了失去脆弱的物种,一个更温暖的世界将变成一个更‘过度生长’的世界”。与其他植物相比,常见的路边杂草生命力更强,寿命更长。

当然,许多生物的移动非常方便。在过去缓慢的气候变化事件中,许多植物“迁移”到新的栖息地并存活下来,但现在,大多数植物不会像快速变暖那样快速迁移或蔓延。

缓冲器

好消息是,一些特殊物种可能有一个被称为“气候变化避难所”的缓冲区,即相对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如深海峡谷。尽管深海区域也在变暖,氧气浓度也在下降,但类似深海热液喷口的生态系统可能是一个亮点。没有热液喷口,深海基本上是荒凉和黑暗的同义词。

热液喷口生态系统与地球表面几乎没有联系,气候变化可能根本不会影响它们。直到1977年,人类才知道他们的存在。它们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核心,而不是太阳,太阳已经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栖息地,不可能被海洋表面的变化所改变。

同样,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非洲仅存的脊椎动物物种可能是深埋地下的洞穴鱼类。像深海热液喷口一样,有许多物种仍未被发现,因此是未知的。欧洲第一条洞穴鱼直到2015年才在德国被发现。

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嗜热生物,如火山泉,也可能较少受到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事实上,正如许多科学家指出的,在恶劣环境中最能生存的生物是微生物。计算机模拟显示,只有微生物能随着太阳强度的增加而生存。古细菌是微生物的主要类型之一,它“已经知道如何在最极端的环境中生存”

还有一种小但几乎不可摧毁的动物,水熊虫。它们是缓步动物,能在太空的真空、极度脱水和高温环境中生存。你可能认为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它们是生活在地球上大多数栖息地的真实生物。

在未来,地球不仅会有更多的极端环境,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和空间供人类改变。因此,幸存的物种很可能是那些很好地适应人类栖息地改变的物种,包括城市公园和花园、农业区、农场、种植园等。

如果脊椎动物能够生存,赢家将是非常小的动物,更有可能是温血动物,它们适应性强,杂食性强,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来避免一个无望的未来。这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而不是无休止地修建大坝、道路和栅栏),以及减少相关威胁,如污染和土地砍伐。即使是濒危物种,如羚羊,也可以通过充分的保护努力避免灭绝。为了展示可持续保护的力量,科学家们正在起草一份恢复良好的物种的绿色清单,以补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所为吗?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变暖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著名的大气专家约翰·克里斯蒂对此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阿拉巴马大学的大气科学家约翰·克里斯蒂教授是联合国12年前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因此,他是全球大气环境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正是他们的研究让我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克里斯蒂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许多年前,他对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观点表示怀疑,或者这种现象是否真的存在。尽管大多数其他大气科学家对全球变暖越来越有把握,但他越来越怀疑。

支持废气排放

2000年秋天,正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准备以更有力的证据宣布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人类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时,克里斯蒂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说:“通常的预测显示气温正在逐渐上升,但我们没有看到气温上升。这表明最近地表温度的上升可能是由人类活动以外的因素造成的。”

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总是有人持相反的观点。但是克里斯蒂在科学研究质量和个人素质上都是不同的。首先,他用从世界各地的气象卫星和气象站获得的经过严格检验的数据来支持他的假设。其次,出于同情,他反对控制废气排放:27年前,克里斯蒂在非洲亲眼目睹了大国的能源政策如何摧毁了依赖化石燃料的小国。

克里斯蒂去肯尼亚的一所高中教授自然科学,但他很快发现村民们真正需要的是经济帮助,对此他无能为力。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导致燃料价格飙升。克里斯蒂回忆道:“我看到夜间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因为有传言说人们通过关掉汽车前灯来节省汽油。”他还无助地看着生病的村民任由病情恶化,因为他们没钱打车去医院。

这些经历永远影响了他对能源政策的看法。1998年,他在众议院小企业委员会上说:“扰乱那些实际生存经常受到威胁的人们的生活是一场普通政策制定者或活动家根本看不到的灾难。但是我看到了。这是一场真正的灾难。”

温度记录错误

在大多数人眼里,数字是不可变的。然而,克里斯蒂知道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数字给出不同的解释,而且往往是错误的解释。多年来,他听到政治家和科学家谈论全球气温上升,但他怀疑这些人的预测所依据的数据。他知道在100片叶子的盒子周围建造了高层建筑来测量温度变化,附近的森林被砍伐,导致记录在案的温度上升,但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他知道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获得地球表面以上的精确温度读数,所以他不可能知道对流层以下的温度变化——即地球表面以上5英里的高度。

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白,克里斯蒂开始与美国宇航局卫星气象学家罗伊·斯潘塞合作,收集极地卫星传输的数据。极地卫星携带的仪器可以测量氧气折射的微波辐射密度。气象预报员有限地使用这些数据来记录大气中20个不同高度的温度,但从未记录过全球对流层平均温度。克里斯蒂和斯潘塞设想利用这些数据来推断对流层温度。

气候模型误差

理论上,如果大气像一个巨大的温室一样升温,那么对流层温度上升的速度应该和地表温度一样快,如果不是更快的话。然而,斯潘塞和克里斯蒂获得的卫星数据显示,对流层底部的温度出乎意料地低。自1979年以来,对流层温度仅上升了0.2华氏度,而地表温度上升了0.48至0.7华氏度。克里斯蒂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当前的气候模型是错误的。

克里斯蒂在1990年发表这些数据后,立即在科学杂志、媒体以及后来的互联网上遭到攻击。出于这个原因,他和斯潘塞仔细地修正了每一个数据,最后他们发现这些数据在20年的时间里误差小于0.1华氏度。科学界最终承认他们的数据是正确的。

尽管克里斯蒂的数据受到称赞,但他的研究没有被接受。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2000年1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地表和对流层之间可能存在温差,但很难解释其原因或意义。更令他痛苦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的结论,该报告由克里斯蒂本人撰写:燃烧化石燃料是过去50年来观察到的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该报告还警告说,在下一个世纪,全球气温的上升幅度可能会超过最初的预期——大约11华氏度。

表面湿度可能会下降

克里斯蒂认为地表温度也有可能下降。在他看来,令许多大气科学家担忧的地表温度的上升仍然在自然波动的范围内,或者是由温度测量的误差引起的。他说:“气温上升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当时人类活动还没有造成温室气体的积累。”当然,太阳耀斑、火山爆发、厄尔尼诺、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增加以及其他未知因素也可能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他分析的卫星数据显示,美国的平均气温近年来略有上升,但南半球的平均气温有所下降。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全球温度变化,我们会发现它们最终会达到平衡。

这些观点使得克里斯蒂在科学界明显成为少数派。大多数气候研究者认为冰川退缩、极地冰盖变薄和夜间气温上升是人类活动的证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表的报告承认对流层温度变化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其更为严格的预测是基于近年来收集的数据、计算机模型的修改以及对空气中微粒如何影响气候的进一步理解。国家环境基金会的布兰登·马克吉利斯说:“在常规气象研究人员的眼中,毫无疑问,人类活动正在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正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全文共 2625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地球越来越热丝毫没有减缓趋势,地球气候一直在改变着,但是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全球变暖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类活动产生过量二氧化碳加速海床溶解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的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海底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正在逐渐溶解

方解石是白垩质的,由海洋生物的残留物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骨头和贝壳。这些物质可以中和水中的二氧化碳,防止海洋变得过于酸性。然而,在一些海域,包括北大西洋和南大洋,二氧化碳的流入量远远超过天然方解石的中和能力极限。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方解石溶解,海底会从白色变成深棕色。

根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这些水域发生的事情只是问题的开始。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奥利维尔·索姆斯(Olivier Soames)解释说,由于二氧化碳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能沉降到海底,目前人类活动产生的几乎所有二氧化碳仍存在于海洋表面,但在未来,它们将侵入深海,导致更多的方解石溶解。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复制了深海环境,复制了洋流、海水温度、化学物质和沉积物成分。通过比较前工业时代和当今时代方解石的溶解速率,他们发现过去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地球历史上二氧化碳的大气排放率非常高,比恐龙灭绝以来的任何时候都高,而且比海洋中的自然机制能够处理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引发了对未来海洋酸化水平的担忧。

前博士后研究员大卫·特罗斯曼说,“正如气候变化不仅与北极熊的生存有关,海洋酸化也不仅与珊瑚礁有关。目前的研究表明,在许多海域,人类活动对海底的影响非常显著,这将导致海洋酸化加剧,或影响我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研究。”

对此,密歇根大学的物理海洋学家布莱恩·阿里克(Brian Arik)表示,人类活动的后果不仅是海床的溶解,也是海床地质记录的溶解。这很重要,因为地质记录为自然和人为变化提供了证据。

现在,研究人员正计划研究这种影响在未来几年将如何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氧化碳转变汽油!能低成本阻止全球气候变化

全文共 239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他创办的一家公司预计到2021年将在工业规模上回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

6月7日,一个来自哈佛大学和碳工程的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从大气中直接提取二氧化碳污染物的廉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他们的技术能够达到工业规模水平,这将改变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它将成为人类有效抵御全球变暖的决定性新工具。然而,这一战略也有可能影响微妙的政治问题,使社会难以适应变化。

研究表明,未来似乎能够将科幻小说中神秘的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活。人们可能很快就能利用石灰石、氢气和空气制造汽油和航空燃料。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工业规模的碳清洗网络将最终建成,它可以直接从大气中去除温室气体。

最重要的是,这项最新技术值得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有望采取低成本的方法来去除二氧化碳。就在2011年,一个专家小组评估称,从大气中去除一吨二氧化碳至少需要600美元。

最新研究指出,碳工程公司从大气中去除一吨碳的成本低至94美元,高至232美元。根据这一计算,一辆平均燃烧1加仑汽油的汽车将花费2.5美元来清除排放的二氧化碳。

肯·肯·卡尔代拉,卡耐基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说:“如果这些成本是真实的,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这将使我们能够使用负担得起的资金来稳定气候,而不改变整个能源系统或每个人的行为。”目前,研究小组在6月8日出版的《焦耳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

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大卫·基恩表示:“我们所做的是在现有工艺和世界上流行的技术的基础上,尽可能建立‘直接空气捕获’工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有合理的可能性扩大规模。”据报道,基思是碳工程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该公司致力于研究如何直接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

碳工程公司表示,这项新发布的技术已经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斯库米什地区的一个小型试点工厂进行了测试。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寻求资金,并计划建立一个具有工业制造规模的大型工厂。基思说,工厂有望在2021年完工。

尽管这种技术的化学过程相对复杂,但它并不依赖于未来的“乌托邦技术”。事实上,基思和他的同事已经在造纸厂使用冷却塔进行空气净化。它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在第一步中,室外空气被吸入工厂的“接触器”,并暴露在碱性液体中。这些接触器类似于工业冷却塔——它们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大风扇,并且它们的内衬是波纹塑料结构,允许尽可能多的空气与液体接触。在冷却塔中,空气用于冷却碱性液体;然而,在这种冷却塔设计中,空气会与强碱物质接触,而二氧化碳是弱酸物质,因此它们倾向于中和强碱物质。

在第二步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液体被带入工厂,在那里它们将经历一系列化学反应,以从强碱液体中分离出酸性物质。碱性液体被冷却成固体颗粒,然后慢慢加热,将它们转化成泥浆。同样,这些技术也被其他化学工业所借鉴。基思说,从碳酸盐溶液中提取二氧化碳是世界上几乎所有造纸厂使用的方法。

在第三步中,二氧化碳和氢气被结合并转化成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最传统的操作过程——石油公司每天都使用一种叫做“费托合成”的化学反应过程将烃类气体转化为液体燃料。然而,这是碳工程公司运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碳中性碳氢化合物可以在这个阶段生产。

这是什么意思?例如,如果你在汽车中燃烧碳工程公司的气体,汽车排气管会向地球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污染物。然而,由于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最初来自空气,这种排放方式不会向大气中引入任何新的二氧化碳,也没有必要开发新的石油能源来驾驶汽车。

最后,类似的过程可以用来隔离温室气体。碳工程公司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液体燃料,并将其深埋地下,从而减少大气中吸热气体的数量。然而,像这样的技术不会把任何产品带到碳工程公司出售,现在也没有买家有兴趣购买它们。

基思说:“近期的主要市场是生产碳中性碳氢燃料。我们认为,目前的方法是脱碳和转移技术。”6月6日,基思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表示,他对气候变化“相当乐观”,因为这些低碳燃料市场比前几年更加繁荣,同时,太阳能和风能等低碳发电设备的建造成本更低。

其他专家说,基思和他的同事的最新研究鼓舞了他们。然而,他们警告说,研究报告将需要时间来审查成本预算和项目的进展,但每个人都非常热情。一致的回应是:嗯!我希望做这项工作!

科罗拉多矿业科技大学的副教授珍妮弗·科尔特斯说:“我不怀疑这份研究报告中的成本范围是否可以接受。我认为用他们的技术方法处理每吨碳的成本可以降低到250美元,并在未来五年内完成。”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能源项目的高级科学家罗杰·艾恩斯说:“碳工程公司的改进似乎是正确的,我很高兴评估成本在我预期的可接受范围内。”

富兰克林·欧林学院化学工程副教授斯科特·赫西说,在我看来,这份研究报告最重要的部分是,他们已经在一个原型工厂测试了这项技术好几年了,这非常重要,并且提供了比简单计算或计算模型更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

卡尔代拉说,这份研究报告给当前最复杂的经济领域带来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希望。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脱碳生产领域(如钢铁制造、水泥制造和远程航空工业)可能仍然存在,我们只需要支付二氧化碳去除处理的费用。

他接着指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在75万亿至110万亿美元之间,从大气中清除所有二氧化碳将耗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至5%(如果每吨碳的成本是100美元)。这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成本上限,因为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很多,比每吨碳100美元的成本要低。

基思说:“如果可能,最重要的是停止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物。我的观点是应该首先减少排放。如果进行表决,我的观点是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回收和处理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要低。然而,一旦我们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将非常高兴看到排放量降至零,或许10-15年后,我们将非常高兴看到更多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全球温度上升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气温升高,海平面将上升,低地将被淹没;容易出现海啸、洪水,将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将会使农作物减产;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可能会因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而消失。

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1、人口剧增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4、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5、火山活动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7、太阳活动

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1、冰川融化,将造成海平面上升,如果海水水平面上涨,将淹没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影响较大的如渤海湾和东南沿海。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灭绝,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

3、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会让全球日常气温普遍升高,而因温度过高引起的问题并不在少数,所以全球变暖可能会造成疾病的暴发,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全球气候异常的原因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从1880年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5℃;期间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一致,那么全球气候异常原因你了解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提醒您:为了防止气候异常,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环境,这时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可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类活动和火山爆发,哪个是导致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斯特龙伯利的活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它的背光被满月照亮。资料来源:RAINER ALBIEZ/SHUTERSTOCK

在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中,一种观点不断涌现: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多,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影响很小。

有人认为火山爆发会产生大量反射性二氧化硫,当它爆发得足够严重时,会使气候变冷,这样我们所有的温室气体效应都可以被抵消。

首先,火山爆发确实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火山爆发释放大量气体,即挥发物,如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化合物和氧化硫化合物。它们的浓度取决于岩浆源的化学成分和火山喷发的方式,是突然爆发还是持续平静的喷发?

人类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火山还多。资料来源:玉米田/梭特斯托克

气候怀疑论者经常说水蒸气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水蒸气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大气,但其浓度直接取决于温度。温暖的大气中水蒸气较多,而寒冷的大气中水蒸气较少。这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但是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它在空气中停留了大约200年,在此期间它的排放使它成为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火山释放大量火山灰,有时过多,导致物种大量灭绝。在2.52亿年前的西伯利亚深色岩石中,火山爆发形成了大陆大小的熔岩流。此次爆发释放了8500亿吨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了6到8摄氏度。这也导致了大规模灭绝,摧毁了地球上96%的生命。快结束了。

尽管火山爆发是独一无二的,但与人类每年向天空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比,它们微不足道。关键在于二氧化碳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平均而言,火山每年排放3000万吨二氧化碳。但是人类的产量至少是这个数字的100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火山释放大量二氧化硫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一种反射物质,这意味着它在大气中的含量越多,太阳辐射就越少,地球的温度就越低。一些地球工程师认为,为了抵消人类引起的地球变暖,大量的二氧化硫会排放到天空中。虽然这可能奏效,但它不能根治根本原因。

从短期来看,二氧化硫比二氧化碳更重要。资料来源:加尔达·奥拉夫松/梭特斯托克

就火山爆发而言,这些气溶胶确实对气候有重大影响。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时,全球气温在几个月内略有下降。1815年,当较大的塔布拉火山爆发时,1816年世界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温暖月份。事实上,它也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西伯利亚深色岩石释放的75亿吨硫气溶胶已经遮蔽太阳至少几十年了。如果爆发更大,地球可能会突然冻结,光合作用会停止,世界各地的食物链会崩溃。

当一系列火山爆发影响到3220公里的范围时,气溶胶阻挡了阳光,因此在此后的数亿年里,冰川从两极向赤道扩散,从远处看,地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雪球。这些都是极端的情况,但是现在如果火山爆发,温室效应将使硫磺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这是毫无疑问的。

蝌蚪工作人员从iflscience编译,翻译狗Gege,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_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文共 3038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导致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下面给大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希望能帮到大家。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

第一,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便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大力研究并使用新型能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这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第二,森林俗称是地球的肺,所以第二项措施是大力保护森林,禁止滥砍滥伐,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增加人工造林的覆盖率。

第三,我觉得一些其它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比如说净化空气,通过化学的手段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此法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一切的措施方法都必须以国家的政策为基础,在政府方面,国家应该制定并完善一些规章制度,提高公民意识。

第五,气候变暖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事,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必须团结起来,联合起来,共同治理全球变暖这一刻不容缓的大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文共 1851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巨大,导致以往一年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如今已是傻傻分不清楚,六月飘雪已成常事,那么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气候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自然因素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人为因素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更不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气候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一、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辐射有密切关系。太阳是一个巨大的高温热源。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光球的热辐射。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地热能,火山爆发和森林大火释放的热能,以及遥远的恒星传来的辐射能,与太阳的辐射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太阳的光辐射是影响地球气候的最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强度改变,必定引起地球气候的变化。太阳辐射的下降期,对应地球气候的冰河期;而太阳辐射的增强期,则对应地球气候的温暖期。实际上,人们所说的太阳光辐射的变化,应该包括太阳光的辐射强度的变化和太阳光在地球上的辐照强度的变化。在物理学里,辐射强度和辐照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把太阳自身在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出来的能量,称之为太阳光的“辐射强度”,而把太阳光辐射,在单位时间里,辐射到地球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称之为太阳光的“辐照强度”。

二、地球轨道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除太阳本身的能量变化外,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的变化,也能改变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会改变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太阳辐射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球运动的轨道参数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影响气候变化的地球运动轨道参数主要有三个:即地轴的倾斜度,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和岁差。

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中的气团,周而复始,往复循环流动的形式,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改变,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根据常年的平均值估算,赤道地区接收的太阳热量,相当于极地地区的2.4倍。由于极地高空冷空气下降,赤道低空热气流上升,致使赤道高空气流流向极地,而低空气流则由极地流向赤道。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南北向的环流圈。

但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科里奥莱力)的作用,这一环流圈被分裂成了几个亚环流圈。这种亚环流圈的数目,在南北半球内,都只能以奇数出现,而不能以偶数出现。在地球上,每半球只出现3个亚环流圈。在北半球,在赤道亚环流圈和极地亚环流圈里,高空气流都是由南向北流动,而地面气流则都是由北向南流动。在温带地区的亚环流圈里,则与其相反。全球的亚环流圈之间有7个分界面;一个在赤道,南北两半球各2个,两极各1个。在赤道界面和温带与极地的两个亚环流圈的界面上,气流都是上升的;而在赤道亚环流圈与温带亚环流圈的界面上以及两极地区(炸面圈形界面孔洞),气流都是下沉的。气流上升冷却,产生降雨;而气流下沉变热,气候会变得比较干燥。上升界面地区降水量较多,而下沉界面地区降水量较少。

四、下垫面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层下垫面的变化,包括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的变化,都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下垫面的变化,将会影响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能力,改变地表辐射通量,从而影响到地表气温的变化。此外,大气中的水汽也是来自下垫面。大气层的下垫面的变化也将影响到大气中的降水量。

五、大气物质成分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物质成分的改变,也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大气中的物质成分的改变,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气中的物质成分的增加,是增温,还是降温?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些专家认为,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温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另外一些专家认为,由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增加,大气层的反照率加大,地球和大气层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导致气温降低,气候变冷。

六、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是,同自然因素相比,人类因素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剧增,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发工业区,扩大城市范围,燃烧大量化石燃料等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负面的。另外一些活动,例如,修建防护林带,防沙治沙,封山育林,城市规划与布局,控制城市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植树造林,人工改造小气候等,则对气候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气候异常变化原因分析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然而气候异常变化原因分析都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温室原理: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为长波辐射。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比较弱。

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约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夜晚,地球表面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宇宙散发白天吸收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结果,大气层就如同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可以保存一定的热量,使地球不至于像月球一样,被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升高,不见日光时温度急剧下降。

怎样认识温室效应: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将会冷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温度会是零下18摄氏度。正是有了温室效应,才使地球温度维持在15摄氏度。我们所熟知的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摄氏度,而夜晚温度却能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很简单,收支不平衡。好比存钱,地球银行获得的收入(热量)大于花费(辐射出去的能量),自然温度就升高了。

提醒您:为了避免气候异常情况出现,我们一定要多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另外要多参考一些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来做好对症预防。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2012年10月14日,英国《周日邮报》假借英国气象局名义宣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再次引发热议。

全球气候变暖

1.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2.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 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3.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 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7.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8.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9.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 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 ,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 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 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 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始于工业化早期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记者今天从lasg获悉,该研究所与国内外学者一起发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影响始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的工业化,而不仅仅是在近几十年来观测数据丰富的时期。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建平和包括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吴佩利在内的10位国内外合著者从温度的季节变化入手,利用观测数据、树木年轮和其他替代数据以及气候模型数据,检测人类活动对温度变化影响的早期信号和开始时间。

研究发现,观测资料所显示的温度季节性减弱实际上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同时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高纬度地区、欧洲甚至北半球,而以前是一个相对稳定或不显著的小幅度增强趋势。

基于上述事实,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几个全球耦合气候模型模拟的结果用于探测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温的季节性减弱可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机制具有纬度效应。

段建平表示,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实际上始于工业化初期,其影响远不止是气温上升和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而是“淡化”了季节温差,使得四季越来越模糊。

具体而言,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室气体是导致夏冬温差减弱的主要因素,而中纬度地区温度的季节性减弱主要与人类活动排放的硫酸盐气溶胶有关。这是因为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在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而人类气溶胶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其降温效应对中纬度地区的夏冬温差影响最大。

据了解,气候变化的归属不仅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科学依据。然而,近年来,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在近几十年的仪器数据时段,主要是针对个别变暖趋势和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归因研究。目前,人们普遍认识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确定程度很高。然而,对于“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是何时开始的,工业化早期的影响是否广泛”这一科学问题,证据相对缺乏,确定性程度相对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怎么应对气候变化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温度不同,地球轨道变化,地球旋转轴方向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数量,海洋的二氧化碳含量,板块结构和火山喷发等原因。在随着地球不断的运动之中,其实在世界上的气温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根本就没有办法长时间的维持同一种的温度,就例如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之后,地球的天气是一天更比一天热,气候问题也是人们经常性会关注到的一个方向。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有什么

在出现气候变化之后,则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全球气温变暖,最终导致一些灾难性气候的事情发生,例如冰川积雪融化,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的威胁,海平面也会逐渐的上升,有很多的沿海地区会遭受到风暴洪涝之类的灾害,有很多小岛屿国家或者是沿海低洼的地带,也会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对于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之所以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是有着太阳的力量,地球轨道的变化等众多原因,就例如地球的气候能量其实都是来自于太阳的。太阳能够散发出热能,最终到达地球的大气层,有40%左右才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其余的都被大气吸收和反应。

其次则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状的,很容易就会发生形状的改变,无法保持完全一样的距离,有时候远一些,有时候就会近一些,地球围绕着一个轴,旋转轴也不是垂直的,除此之外还有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水蒸气都能够影响到气候问题,使气候变暖。海洋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板块的构造以及火山喷发等,也是导致气候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该怎么应对

气候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能够引起人们重视关注的问题,因此也在不断的去调解国家的政策,去应对气候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一些能源结构,提高节能效果,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增加森林的碳汇等各种措施,其实都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氧化碳的排放,能更加有力的加强措施和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度上升,已威胁到人们生存的家园。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量的冰川逐渐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寒冷季节将会缩短,温暖和炎热季节将会延长。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台风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全球变暖会导致低空中臭氧浓度增加,臭氧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等一些肺部疾病。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为了以后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美好,大家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出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再不阻止气候变化,2050年前人类文明就完了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独立智库国家气候恢复中心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风险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如果在未来十年内不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气候变化,人类文明最早可能在2050年彻底崩溃。

本文指出,当前的气候危机比人类面临的任何危机都更大、更复杂,许多现有的研究无法预测其后果的真正严重性,因此事实可能会更糟。

根据国家气候恢复中心的一项研究,在最坏的情况下,地球温度将在2050年前上升3摄氏度,届时冰盖将完全消失,亚马逊雨林中的大量树木将被摧毁,三分之一的土地将变成沙漠,干旱、洪水和野火将轮流发生,地球将变得更加炎热和更加致命,超过10亿人将成为难民。

作者推测:“世界上35%的陆地面积和55%的人口(大约2050年)每年暴露在超过20天的致命高温下,这超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然而,在一个完全混乱的状态下,战争甚至核战争都是可能的,人类文明的奖项即将结束。

该文件指出,人类只有大约10年的时间来拯救自己,必须尽快在全球经济中实现零碳排放。为此,必须启动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