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语文选词填空真题(最新19篇)

复习中同学们是否有一种无法记忆、似乎“饱和”的感觉,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招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361

文章

1000

中考英语定语从句知识点:关系副词用法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关系副词用法

1.where指地点,在定语从句中做地点状语用来表示地点的定语从句。

(1)ShanghaiisthecitywhereIwasborn.

(2)ThehousewhereIlivedtenyearsagohasbeenpulleddown.

2.when引导定语从句表示时间。在定语从句中做时间状语也可做连接词用

(1)IstillrememberthedaywhenIfirstcametotheschool.

(2)Thetimewhenwegottogetherfinallycame.

[注]表示时间"time"一词的定语从句只用when引导,有时不用任何关系代词,当然也不用that引导。

BythetimeyouarrivedinLondon,wehadstayedtherefortwoweeks.

到你到达伦敦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已经待了两个星期。

IstillrememberthefirsttimeImether.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她。

Eachtimehegoestobusinesstrip,hebringsalotoflivingnecessities,suchastowels,soap,toothbrushetc。

每一次他去出差,他带来了生活必需品,如毛巾,肥皂,牙刷等,很多。

3.why指原因在定语从句中做原因状语

(1)Pleasetellmethereasonwhyyoumissedtheplane.

(2)Idontknowthereasonwhyhelooksunhappytoday.

注意: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可以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从句替换

(1)Thereasonwhy/forwhichherefusedtheinvitationisnotclear,

(2)Fromtheyearwhen/inwhichhewasgoingtoschoolhebegantoknowwhathewantedwhenhegrewup.

注:1)介词后面的关系代词不能省略。

2)that前不能有介词。

3)某些在从句中充当时间,地点或原因状语的"介词+关系词"结构可以同关系副词when,where和why互换。

ThisisthehouseinwhichIlivedtwoyearsago.

ThisisthehousewhereIlivedtwoyearsago.

Doyourememberthedayonwhichyoujoinedourclub?

Doyourememberthedaywhenyoujoinedourclub?

Thisisthereasonwhyhecamelate.

Thisisthereasonforwhichhecamelate.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总-标点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12海淀2】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5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海淀B

【12平谷2】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今年的“五四”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平谷C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知识点:宾语从句定义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1.在句子中起宾语作用的从句叫做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引导词和主语从句的引导词相同。宾语从句可以作及物动词的宾语,作短语动词的宾语,介词的宾语。

2.宾语从句:短语动词

Pleasegoandfindoutwhenthetrainwillarrive.请去弄清楚火车什么时候到。

HisteacherpointedoutthatTomhadntstudiedhardenough.

老师指出汤姆学习不够努力。

Thatdependsonhowyoudoit.那得看你怎么做的。

3.宾语从句:及物动词

Everybodyknowsthatmoneydoesntgrowontrees.谁都知道钱不是长在树上。

Haveyoudecidedwhereyouwillgoforaholiday?你有没有决定到什么地方去度假?

4.宾语从句:介词的宾语

Iamcuriousastowhattheyaregoingtodonext.

我对他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很感兴趣。

Thetwinsistersdifferonlyinthatoneisabitfatterthantheotherone.

这对双胞胎姐妹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个比另一个稍胖一点。

Iaminterestedinwhatsheisdoing.我对她做的事感兴趣。

5.宾语从句:否定的转移

有些表示思想和感情的动词之后的宾语从句中的否定式可以注意到这些动词之前。

Idontsupposeyoureusedtothisdiet.=Isupposeyouarentusedtothisdiet.

我想你不习惯这种饮食。

Ididntexpectshewouldpasstheentranceexamination.=Iexpectedshewouldntpasstheentranceexamination.我以为她不能通过入学考试。

6.虚拟语气:宾语从句

一些含有假设、猜想、建议等意思的动词后面的宾语从句要用should+原形动词结构,should往往可以省略。这类动词有:advice,arrange,command,demand,desire,insist,order,propose,require,request,suggest等。

Isuggestedthathestudyharder.我建议他用功一些。(这一题要特别注意:为什么study用原形。)

Iinsistedthathe(should)go.我强调他应当去。

7.宾语从句的省略

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之后接的从句不长时,可以省略。如果that后面的宾语从句较长时,that不能省略。

Ihope(that)youllbefinesoon.我希望你尽快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文学常识:唐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2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著有《王子安集》。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所学课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崔颢,汴州(河南开封)人所学课文《黄鹤楼》

23、王湾,唐代诗人。所学课文《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路绿水前。

24、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所学课文《野望》

25、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被誉为"诗骨"。所学课文《登幽州台歌》

26、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著有《孟襄阳集》。所学课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7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所学课文《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28、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信仰佛教,被称为"诗佛"。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并称"王孟"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所学课文:《竹里馆》、《使至塞上》。

29、常建,可能是长安人,开元进士,所学课文:《题破山寺后禅院》。

30、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李太白选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所学课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

31、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名篇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著有《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记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所学课文《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

32、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著有《岑嘉州诗集》。所学课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3、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著有《昌黎先生集》所学课文:《晚春》《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4、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所学课文:《长沙过贾谊宅》

35、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所学课文《秋词》《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6、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所学课文《钱塘湖春行》《卖炭翁》

37、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所学课文《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著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所学课文《小石潭记》。

38、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与李商隐时称"温李",其词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所学课文《商山早行》。

39、李贺,字长吉。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诗鬼",著有《昌谷集》。所学课文《雁门太守行》。

40、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著有《樊川诗集注》。所学课文《赤壁》。

4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著有《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所学课文《夜雨寄北》、《贾生》、《无题》等。《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2、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所学课文:《咸阳城东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公共基础知识填空题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填空题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题型之一,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填空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填空题

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4、英国教育家 洛克 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1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1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1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1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1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填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答题技巧语文中考

全文共 509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答题技巧语文中考,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__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四、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五、引用古诗词、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现一两句古诗词,不仅会是作文富有文学气息,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的印象。想要把古诗词、句,活用,当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诗词的含义、背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平时涉猎大量的古诗、古文。

六、注意把握开端、结尾

阅卷老师一天要改上百份试卷,会看上百份作文,写好作文的开头很重要,开头开得好,老师大概扫一眼,再一看接为部分也不错,就应该会给个不低的分数。好的开端和结尾,要紧扣作文主题,要突出的反应作文题目的含义。可以用巧设悬念、反问.....等手法吸引老师。

七、书写整齐美观

美观大方的书写也是作文成功的重要载体,任何美好的东西,只有让人看清、读懂,其价值才会得到体现,很多考生往往因为时间紧,而忽略了书写,字迹潦草、混乱、模糊,这是考卷特别是作文最忌讳的问题。

阅卷者每天面对上千份试卷,如果你的书写潦草,卷面混乱,面对你那模糊不清、还得靠猜测或推敲才能认出的字,往往心生烦躁,再好的内容恐怕也会被忽略,要想获得高分,恐怕只能是难上加难了。

语文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攻略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整体略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整体意思;同时凭借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阅读速度可以稍快)。文章整体意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的大致内容。

5W+1H (who,when,where,why,what how)也即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文章的脉络结构。

表层结构是指事件的行文结构,即分为几个自然段,哪几段是一个意思,讲述一个主要内容,这样的大段有几段,即可知道一共讲述了几件事,或是几个方面,做到对文中事件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深层结构是指事件背后的感情线索,即每一个结构层面上的感情发展程度,这对于理清作者情感思路,以致最终找到文章主旨非常有帮助。

(3)、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对事件的了解和作者感情的分析,得出这篇文章的通篇情感倾向,价值取向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或者阐明的道理。

以上是读第一遍文章时需要从整体上获知的三方面信息。

(1)、找特殊位置的语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以及独立成段的句子都需要高度关注,这些句子会直接、间接的表明中心主旨及作者的立场;

(2)、找特殊含义的语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这些句子往往和语句赏析或者段落作用一类的具体感知题相结合,所以在通读时要对这类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格外关注;

(3)、找含有关联词的语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何况,然而)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情节的突变,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深层次内容、以及有特殊内涵的词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英语知识点: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Howdoyougettoschool

1.到达某地:getto+地点arrivein+大地点;arriveat+小地点

2.交通方式表达法:takethetrain/bus/subway/taxi/boatto+地点ridethe/onesbike/driveonescar(放句中)bybike/train/subway/car/taxi/boat(放句末)

3.walktoschool=gotoschoolonfoot走路去上学

4.Howlong多长时间,针对时间段提问回答:Ittakessb.+时间+todosth.

5.Howfar多远,针对两地间的距离提问回答:"Itstenkilometers/miles.英里"或"Itsfiveminuteswalk.走路5分钟的距离"

6.busstop公交车站busstation汽车站

7.busride公交车之行

8.befarfrom+地点:远离某地Eg:Myhomeisfarfromschool.

9.thinkof认为

10.crosstheriver横穿河流

11.between...and...在...和...之间

12.a11-year-oldboy一个11岁的男孩

13.beafraidofsth.害怕某物

14.belike像...一样

15.leavethevillage离开村庄leavehome离开家

16.cometrue实现

句型:

1.Whatdoyouthinkof...=Howdoyoulike...你认为...怎么样?

2.Itis+形容词+(forsb.)+todosth.做某事对于某人来说是...的

3.Itisonesdreamtodosth.做某事是某人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冠词的用法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冠词的用法

1、泛指某人或某物,但不具体说明是何人或何物;或指代某类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Becareful!Thereisadoglyingontheground.

小心!地上躺着一条狗。

AnEnglish-Englishdictionaryisverynecessaryforme.

一本英英词典对我来说非常必要。

2、用于首次提到的人或物的单数可数名词前。

例如:Alittleboywantstoplaywithus.

一个小男孩想和我们一起玩。

3、用于时间、速度、价格等含义的名词前,有“每一……”的意思,相当于every。

例如:Taketwopillsadayandyou’llgetbettersoon.

每天吃两片药,你很快就会好些的。

Wegoswimmingfourtimesamonth.

我们每月去游泳4次。

4、用于序数词前,意为“又一,再一”。

例如:Wouldyoulikeasecondcupoftea?

你想再要一杯茶吗?

5、用表示具有某种特性的人或物的专有姓名前,相当于acertain,意为“某一个”。

例如:AMr.Wangcametoseeyouthismorning.

今天早上有一位王先生来看你。

6、用于具体化了的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前,表示“一阵、一场、一种、一次……”或“具体的人或物”。

例如:Iwouldlikeacoffeeandtwobeers.

我想要一杯咖啡,两瓶啤酒。

Thesportsmeetingwasagreatsuccess.

运动会很成功。

7、用于表示日、月、季节、星期等名词前,表示具体的时间。

例如:Wehadawarmwinterlastyear.

去年我们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8、用于固定搭配中。

agreatdealof大量的

forawhile一会儿

allofasudden突然

have/takearest休息

inahurry匆忙的

asaresult结果

haveacold感冒

haveagoodtime玩得愉快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文学常识:敬称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阅读理解辅导:破解中考英语阅读理解 教你四个技巧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

阅读理解五级的目标部分描述如下: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上海的要求更高一些,30万词以上)所谓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

阅读理解考查的项目大多是根据这三种能力的要求设计的。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二)要提高视读的速度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2002年上海英语中考阅读理解文章每篇均达到400词左右。慢读是不行的。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着。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使眼停的时间相对增加,就要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并且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

(三)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用笔划一划或记下来。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

(四)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

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飞翔在高原》

全文共 5077 字

+ 加入清单

平生认定的快意事颇多,但到云南出差(时髦叫“旅行”亦可)则是快意之最。走云南,或套用肖华将军名著《长征组歌》中的一阙,曰“人云南”,水路没有,要么陆路乘火车,从成都为成昆线,经贵阳为黔桂线,紧赶慢赶,也须三天两夜,钻过数不清的山洞涵道,忽明忽暗爬山越岭,火车累得喘气冒烟,你也跟着累。陆路走不成,唯一进入云南的通道只有选择蓝天白云,三个多小时的飞机,坐上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快餐,再读几份报纸,从舷窗外一探头,到了。

因此,近年间我“入云南”,选择的方式非飞机莫属。

不久前应红塔山笔会之邀,与一批作家到云南采风,乘了四次飞机,遇到两件很有趣的事,至今想来还记忆犹新。

第一件是从北京到昆明,登机后遇到一位后舱乘务员小赵,她帮我们安顿坐下,又替一位作家找到放行李的位置,随后开始分发报纸,赠送纪念品。当她稍有闲暇时,坐在我们对面,我向她打听一位老战友的女儿,一问,还真巧,与她同时学习空中服务专业,同住集体宿舍,只是今天没能同飞。

小赵是个性格温和的昆明姑娘,我问起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她都—一细声细气地回答,两只大眼睛忽闪着高原女孩的神韵,像一头小鹿般健康快乐。

分手时我们道一声再见,小赵答应把我的问候带给老战友的女儿,问她还飞吗?她说马上飞广州,夜航,然后可以放一天假休息。原来“空姐”的生活是十分紧张的,在我们看来一趟很辛苦的飞行,对于她们则不过是半个工作日而已,而且忽南忽北,真如一只候鸟。

告别小赵,直奔玉溪。临出舱门时她说道:“欢迎回来时再乘坐我们的航班。”这种概率在我看来仅只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故而不免有几分怅然。

九天后我们自昆明返京,买的是前舱机票,登机后还没落座,一位空中小姐笑吟吟地迎面过来,不是别人,正是小赵!

百分之一变为百分之百,而且巧的是上次她分管后舱,此次她照料前舱,连汪曾棋和雷达看到小赵,都惊诧起来,实在是太巧太巧了。

一回生二回熟,熟人小赵一路上对我们一行人关怀备至,在赠送旅行纪念品雪茶时,她专门给我和汪曾棋老人增加了一盒,这在小赵来说,是很难得的情意。

萍水相逢,云天之隔,入云南竟然两次遇到同一个乘务员小赵,而且得到她真诚的照料,偶然还是必然?一时竟有些糊涂起来。

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往返两次飞行,也有一件有趣的事。

到西双版纳时,飞机误点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盼到登机,大家纷纷落座,此时我才知道这趟航班并不对号入座,这是我乘飞机经验中首次遇到。坐定,邻居是一位年轻姑娘,从脸型上看是少数民族,便与她聊天。才知道这姑娘果然是爱伲族,叫素雪,另一个汉名叫车美兰,现在是一家旅游社的导游小姐,22岁。问她到昆明办什么事?素雪慢悠悠地说去会男朋友。我问她男朋友做什么工作?她说做生意。又说是在西双版纳相识的,他人很好,趁元旦放假,约她飞来昆明相聚。

素雪很健谈,这大概与她导游的职业锻炼有关,说起爱伲习俗,素雪一笑,说我22岁的年纪,是寨子里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听到“老姑娘”三个字,再看一眼身旁这俏丽的素雪,我也感到某种荒诞,但在昆明小伙子眼中,我相信素雪注定是富有青春魅力的。

从昆明飞西双版纳,40分钟的航程,一起一落间,抵达了目的地,素雪热心地介绍了当地最好的傣园大酒店,祝福我们旅行愉快。而她绝对想不到自己空中旅行约会行为给予我的震撼,我从素雪身上看到了西双版纳巨大的变化,我相信自己走下飞机后,看到的将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1975年,即22年前我曾以解放军炮兵排长的身份来过西双版纳,素雪当时或者刚刚降临人间,或者还未出生。我与一位营部的王副教导员,从昆明乘长途公共汽车,住过新平扬武镇、墨江县通关旅馆、小勐养,四天后才走到允景洪,在我旧日的日记里,记下了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喧嚣、小旅馆的臭虫和三分钱买一枚芒果吃的感受,还记下了一个5岁的四川小姑娘龚小苹跟姐姐到边疆的故事。这批日记目前仅停留在我的日记本里,我想在这篇小文中摘记两章,一章是首到允景洪的印象,以与22年后做一个比较,另一章则是平生首次乘飞机的感触,以扣本文的题目。

日记之一:允景洪五月二十日记于客车站

“大清早,可能是七点半钟吧,我们离开留宿一夜的小勐养,向金色的允景洪驶去。一路上,大家兴致勃勃,公路旁一阵阵浓郁的香味向车内袭来,让人心旷神恰,上海小赤佬(注:一个令人讨厌的上海知青,极没教养,故以此称之)不断地吹着口哨,又是学鸟叫,又学小孩哭,最后还吹出蟋蟀的鸣声,逗得人们捧腹大笑不止,这小子真是活宝一个。

“九点左右,车从澜沧江大桥驶过,只见江水浩森,无数小船游弋江心,在这条著名的江畔,边防站检查了一次证明。车子又向前行驶了几百公尺,抵达了我们朝思暮想的黎明之城——允景洪。我们拎着提包走在马路上,只见一群群的傣家人,包着头帕、挑着担子在田间劳动。路边是木制的小楼,代替传说中的竹楼。一眼望去,路两旁全是高大的油棕,整齐地向前延伸,犹如大城市的林荫大道一样,真是明目张胆的出类拔萃!

“住旅店没指望,要到下午二点半才上班!在肚子的催逼下,我们在一家小铺里买了一斤半米糕,大模大样地蹲在马路上,用手捧着香甜无比地大吃起来,不知是米糕味道好还是饿极了,总之不一会儿就把米糕吃得一千二净,它成为我们抵达酉双版纳的第一顿美餐。

“刚吃完米糕,有位大嫂端一个大缸子从饭店走出,她兴冲冲地告诉我们:饭店开门了,在卖麂子干巴!这可是十分诱人的山珍野味,尽管饱得要命,我还是买了一元钱的炒于巴,买了两瓶啤酒,问一下服务员,说不是麂子干巴,是马鹿肉。就着啤酒大嚼鹿肉,很有一番风味。王副教导员谈起了1965年在滇西驻防的经历,这类野味他没少吃,甚至还吃过熊肉。

“吃完鹿肉喝光啤酒,我们走向西双版纳军分区,这个军分区是去年才成立的,一切都在基本建设中,包括招待所在内。服务员为我们安排了住处,是一间放了十多张床的大竹楼,屋顶是茅草,阳光从草顶棚上漏进来,不知下雨时会怎样?我们是今天第一批客人,安排在1号和2号床铺,放下东西,一身轻松,我们商量一下,决定不洗脸不洗澡,先上热带作物研究所看看。一位热心人指点了路径,原来距离很近,穿过橡胶林就到。

“一排又一排高大的橡胶树,每株树上挂着一个白磁碗,碗里盛着珍贵的乳汁。这片橡胶林望不到边际,树高几丈,一尺来粗,整齐有序地编着号。顺手扯一点余胶,捏在手指中国成一小粒,感觉很好玩。

“穿过橡胶林,又见到一个油棕园,凉风习习,头上好像有动静,只见几丈高的一棵油棕上,有个孩子正爬在上面采集果实,下面还有几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据说油棕果用火烧着吃更香。

“有一个电影叫《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影片第一个镜头拍的油棕就在这里,是很美丽的热带植物。

“再往深处走走,到处是茅屋和草棚,工人们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一棵很粗很高的大树下,站着几个成年人,他们拼命甩着一根木棒,向树上的果实抛去,想打落什么东西,一问,才知是芒果树。

“走马观花游览热带作物研究所,已经筋疲力尽,几乎不能自持。勉强走进百货公司,靠电风扇的凉风,才稍稍恢复了一点精神。在一位傣族售货员手中,我买了两打淡蓝色的信封,一对最好的封闭式护膝。下得楼来,突然发现一位面熟的军人蹲在荫凉处,凑近一看,竟是驻扎在悠乐山中的战友,不禁喜出望外,原来他们进城买肉拉鱼,听他讲了一下最近发生的几件惊人事件:四连长和一排长遇到一条大蟒蛇;可怕的、无孔不入的旱蚂蝗等,马上决定不住允景洪,搭车回部队,因为这里交通大不方便。

“没成想又出了一桩麻烦事:我的行李今天没能及时托运到景洪,估计要明天才到。只好先回连队住下,过几天再来取行李。本想在这黎明之城住上一宿再走,再写几封盖有‘西双版纳’邮戳的信,看来没有指望了,只能停留半天。

“现在是下午四点钟,拉鱼的车还没到,抓紧时间坐在一段木头上记完这段日记。此时允景洪的骄阳烤得人受不住,气候潮湿又闷热,可我终于来到了西双版纳,虽说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美丽的。唯一的遗憾是水果一无所有,令人失望。”

记下日记的数分钟后,我随战友们赶到基诺洛克分社,参加穿林训练,这期间我们驻扎在一座山篝中,面对古木青藤、亘古深山,凭青年军人的热血与朝气,很是干成了几件大事。

可惜我没有参加完全部训练过程,三天后又受命返回昆明,在思茅,我决定坐一次飞机,用一个士兵的有限积蓄,体验了飞行的滋味。

日记之二:思茅候机时星期六多云

“这里是思茅候机室,周围是‘高贵’而焦虑的客人,他们和我一样,都盼望着能在几小时后出现在遥远的春城昆明,西双版纳的生活,昨天、前天、更前一天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里过电影,没有比这些闪光的生活镜头更吸引人的了。

“前天的穿林训练,我和一群有线兵出发了,那是早晨八点钟,由于下过一场夜雨,老林里出奇地凉爽。我们选择唯一的途径是一条山洪冲刷成的河床,它隐藏在深深的谷底,一股水流曲曲弯弯地淌着,四处是腐烂的树叶、竹枝,还有仆倒在地的巨大的原始树木。由下而上,我们小心翼翼又疾速地前进,向上攀登,有线班长王平走在最前面,张玉良连长领着我紧紧跟随,身后则是参观示范表演的全军各师的炮兵干部。

“这条‘路’除了铺满青苔,坎坷不平外,还生长着大量的可怕小生物——旱蚂蝗。出发前我找到一副绑腿,结扎停当,所以不大顾忌它们,待到钻出山沟,开始爬一个四十五度的陡坡,到处是飞机草和杂树丛,低头看路,抬头看山,手脚并用,汗水湿透了军衣。上到山顶,猎狗在下边狂吠,以为碰到什么大动物,我们快速下山,不,应该说是‘滚山’,好几次从两丈高的地方直挺挺地滑下来,裤子沾满了泥巴,手表也擦坏了。下了一个坡,又是一座突兀的高峰,约有六七十度的锐角,仰头望去,叫人头晕目眩。我和曹副参谋长决定不再跟上,沿山沟往回走,这时眼睁睁地看到草叶上的旱蚂蝗成批地向腿上袭击,处死了几个,回到宿营地,把衣服洗了洗,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和愉快。

“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下象棋时,王副教导员告诉我,团里拍来电报、打来长途电话,要我火速归队,明天一早就动身。于是恋恋不舍地告别悠乐山,这已经是第二天清早的事了。一辆军车送我到小勐养,也巧,刚出山就碰到景洪开往昆明的班车,下了军车上班车,昨天下午三点,来到边疆城市——思茅,也就是我即将乘飞机的地方。

“飞机票特别难买,幸得和一位地方干部同往,他叫赵春洲,路南人,在景洪任宣传部长,通过他的关系买到一张机票。然而气候变化无常,今天已推迟起飞四个多钟头,口袋中只剩六毛钱,今天若走不成,我可真叫山穷水尽了。

“浪漫的旅途生活,处处是意想不到的事……

五月二十四日记于思茅”

那次乘的是苏式小飞机,二十五个乘客,每人携带物品不准超过五公斤,安全检查很宽松,主要是卡行李的重量,超一点都罚款,很严格。由于我没有什么行李,还帮一位陌生的汉子拎了一包东西登机,他好像是探亲回内地的干部。

之所以在我的日记开头用“高贵”的客人一词,因为乘飞机在当时是一种昂贵和特殊的享受,不像现在这样随意和大众化,我倾尽旅费想感觉的,除了迅捷,就只是飞翔时的那种鸟瞰大地的快意,结果我达到了目的,如果不是邻座的一位妇女拼命呕吐使人感到有几分煞风景的话。我记得那次乘飞机是对号入座,没有ABC之类的洋码,有点像今天的电影院的座位排列,座位也很窄小。

也许是人到中年,我飞翔在高原的感觉,竟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兴奋,心中平静如水。22年后重返景洪,眼前分明是一座全新的城市,昔日记下的那小饭铺、商店和拥有高大芒果树、油棕林的热带作物研究所,早不知被时代的快车甩到了哪里?人不能同时踏人同一条河流,22年后的我踏入的,也不是同一座城池,尽管标有“西双版纳”的徽记。

那么,对于素雪和“空姐”小赵而言,她们22年的岁月与景洪的变化同步生长,我的陌生恰恰是她们的熟识,故而她们没有心理落差,但对我而言,西双版纳,那已消逝的岁月,却还立体地存活着,当我翻检尘封日记的同时,自然不可避免地翻阅了记忆的档案。而且奇怪的是,记忆中的西双版纳更清晰和凸突鲜明,尽管现实中的黎明之城充满活力、充满诱惑,那木雕大象与翡翠宝石,那大象皮带与蝴蝶标本,那热带植物园与民族风情园,以及无尽的水果、众多的小吃,还有旖旎的傣家舞乐,足以构成终生难忘的印象。我却固执地认定;这不是我的西双版纳。

我的西双版纳,隐藏在深深的悠乐山中,在古木青藤与亘古的幽静中、在汩汩的溪水和柔软的落叶下,哼唱着属于自己的谣曲。

一种极典型的个人情感,与本文飞翔的话题无甚关联,但我相信如果爱伲姑娘素雪读到这篇散文时,她一定会附合我的看法。或许,还能为她的导游故事增添一点新鲜的话题。她是个口才很好的姑娘,尤其是普通话讲得好,不仔细听,真不敢相信这是个曾经刀耕火种的爱泥人的后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长白山下》

全文共 11778 字

+ 加入清单

长白山下

峻青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宏愿:

但得一饮天池水,不辞冰天万里行。

这愿望,埋在我的心中已经很久、很久了。真的很久、很久了。它几乎有半个世纪。

说起来,那还是童年的事情:还是我的那位闯关东的四爷爷,第一次在幼稚好奇的心里,播下了希望和种子,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世界:那茫茫无边的原始林海,那皑皑白雪的长白山巅,那深山老林里的凶禽猛兽,那出没绿林间的关东响马列,那跋涉山林中的挖参老人,还有那碧波荡漾美丽如画的松花江,高耸天际的长白山巅的大海——天池……

这一切,都带着神秘的色彩,传奇性的故事,迷人的魁力,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之中。尽管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甚至就在那风雨黄昏,铁窗深夜,这印象也不曾消失,而且总是带来一种希望和憧憬;多么想,有一天,能够来到这关东大地,亲眼看看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呼吸一下那大森林的清新的空气,喝一口那凉爽甘冽的天池之水。

然而,戎怀半生,风尘漂泊,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唯独没有到过这我向往已久的关东呢。

如今,这宿愿终于得偿了。

七月底,刚参加罢“武陵笔会”由湖南返回上海,就接到了吉林市邀我去参加“松花江笔会”的电报和请柬。不顾得湘西之行的旅途劳顿溽汗未消,就束装就道,动身北上了。

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八日下午六点二十分,我乘上了由上海飞往沈阳的三叉戟飞机,开始了东北之行的漫长旅程。飞机在夕阳光下腾上了万米高空,展翅向东北方向飞去。一刻钟后,机翼出现了大海,浑黄一片,茫茫无际,飞临黄海上空了。又一刻钟后,海面变成发碧蓝的颜色,朵朵白云,飘浮在大海的上空。从飞机上向下俯视,但见那白云衬着蓝海,宛如在地面上仰望那衬着蓝天的白云一样。

七时以后,浓重的夜色,笼罩了茫茫无边的大海,机翼下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了。八时左右,机翼下出现了一片亮晶晶的灯光,我猜想,可能是青岛,烟台或大连,反正一定是一座海滨的城市,因为我看得见,有的灯光,很象是海上船只的灯火。这灯光,非常好看,有的成片,有的成串,颜色也有红有绿,五彩缤纷,宛如满天星斗,又恰似一片闪烁着光辉的宝石。仰头看看天睥星光,再低头俯视那下面海滨灯火,一时间,竟仿佛不知道那是天上,那是地下。

然而这飞机夜航的景色虽美,却没有牵动我更多的思绪。我不断思念着的是:究竟我是否已经进入了,和什么时候才能进入东北的海域。一直到八点二十分,飞机在沈阳机场降落后,我才高兴地在心中想道:

“啊,总算踏上东北大地了。”

松花江上

是的,踏上东北大地上。但是,真正看到东北大地山川田野的面貌,却是在第二天(八月十九日)上午十点钟,我乘上了由沈阳开往吉林市的列车以后。列车徐徐地开出了宽敞、整洁的沈阳车站,向着市外的田野上奔驰前进。展现在铁路两旁辽阔的田野上的是:长得十分茂盛的高梁和大豆。它们象绿色的海洋似的,一眼望不到边。远处,则是重重叠叠的山岭,山,都不甚高,基本上是丘陵地带,但却都长满了树木,青翠一片,不象鲁南一带的荒山,光秃秃的。有些山在背阴处的山坡上,有着一条条长方形的白色地带,同车的人告诉我说:那就是养植人参的参田。

高梁,人参,大豆,辽阔的原野,稀疏的村落,这就是关东的风光了。然而,真正的关东风光,却还是到了吉林的第二天,踏上去长白山的旅程以后,才领略到了的。

清晨五点许,我们参加笔会的三十余位同志一起乘车出发了。因为从吉林市到长白山,约近一千华里,路程远,不得不起早赶路。这时候,天刚放亮不久,汽车沿着一条宽阔的大江,飞奔前进。这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江面上,笼罩着一层白的晓雾,使得江对面那一抹绿得发黑的茂密的树林,隐在晓雾之中,象戴上了一层面纱似的,朦朦胧胧,迷迷茫茫,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碧绿的江水,清澈而又平静,江面上,微波不兴,只有鱼儿在跳出水面时,才撩起一个水圈儿,很快地也就消失了。江面上,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杨柳,长长的柳丝,在晨风中微微飘沸着,更增加了这江边景色的优美和诗意。

人们告诉我:这条江,就叫松花江。

啊,松花江,这名字是多么熟悉,而又多么容易撩起人们的遐思啊。一提到这个名字,我不禁立刻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非常流行的一首流亡三部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逃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那年,那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爹娘啊,爹娘啊,那年那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编辑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汇编

歌声苍凉悲衰,听来令人泪下,唏嘘不已。还记得,每当唱起这首歌子的时候,我们都泣不成声,悲愤欲绝。就是这悲壮的歌声,流动着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召唤着他们慷慨悲歌,走上了抗日战争的战场,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赢得了今天的伟大胜利。如今,我亲自来到了这松花江畔,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松花江的美丽可爱,东北大地的富饶辽阔,更加感到我们祖国的可爱,和平生活的可贵。

汽车一直沿着松花江溯流而上。大约跑了四十分钟以后,远远望见,横断江面,出现了一道高大而宽阔的拦洒大坝。这坝足有几十米高,象一道灰色的长虹,飞跨大江,高耸于大江两岸的高山之上。人们告诉我,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小丰满发电站之一。这个发电站,在解放以前,是亚洲的三大发电站之一落千丈。它的建成,是一九三七年。日本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为了掠夺东北的丰富资源,就在这儿修起了小丰满发电站。据说,在修这个发电站的时候,曾死了一万多中国劳工。这些劳工,都是日本人用种种方法欺骗来了,上工时,都有日本的监工监视着,稍一懈怠,即用皮鞭抽打。由于过份的劳累和饥饿,在向大坝浇灌水泥的时候,常常有劳工们头晕眼花而载倒下去,掉进了大坝的水泥中。日本人对此不但见死不救,反而用气锤,把掉下去的活人,生生地砸成了肉酱,与水泥一起凝结在大坝之中。还有一些劳工,因为生了病,不能上工干活,日本人就把他们用铁丝捆绑住手脚,拉到大坝附近的大坑中,活活地埋死。东北光复后,这万人坑中,政治家着累累的白骨。

啊,这小丰满发电站,就是这成千上万骨肉同胞的白骨和血肉建成的。今天,当我们看到那来自这个发电站的辉煌灯光时,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惨死于大坝中的同胞。我仿佛觉得:那灿烂的灯光,就是那成千上万惨死于日本侵略者军中的骨肉同胞的生命之光。

林海茫茫

汽车过了小丰满发电站,继续沿着松花江向上游飞驰前进,越往前走,山越多,树也越发茂密。这儿的山,完全是郁郁葱葱青翠一片,看不见半点荒坡。它使我想起了闽南的山区,与我同行的几个曾经到过福建的同志,也都有同感,他们异口同声的说:真象是身在福建呢。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气候寒冷降雨量小的东北山野上,能有如此青翠的山峦,茂密的丛林。特别是过了夹皮沟金矿以后,山色更加苍翠,树林更加茂密,已进入原始森林地带了。高大的浇叶松,山胡桃、桦树、椴树、红松等等,顶天立地,高耸入云,遮天蔽日。汽车行驶在这茫茫的林海之中,就象注船行驶在绿色的海洋中似的。大路,是在林海中开出的路,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人烟,是非常衡少的,汽车跑了大半天,很少看到路上有行人,也很少看到山上有人家。这是典型的东北大森林,也正是幼年间,我爷爷告诉我的那个关东山。关东响马,就曾出没在这些地方,挖参的、淘金的,也是在这深山老林里。在过去的那些黑暗的年月里,胶东故乡的人们,在家里过不下去了,就背起一张做为行李的狗皮,渡海北上,千里迢迢地来到这关东的深山密林里,在山坳间搭起一个窝棚,放为烧光一片荒地,撒下玉米或高梁种子,于是,他们就带有了一小片土地,得到了一点点可以糊口的粮食。秋天来了,他们就带上干粮,钻进更深更密的老林中,去挖人参,拣蘑菇,剥木耳,拾松子,……他们过的完全是野人般的生活。但是,他们总算维持住了生命。他们也希望他们家乡的亲友们能来到这里,与他们一起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于是,他们就勒紧腰带,拼命积攒几个钱儿,到了大雪要封山的寒冬季节,他们就象南迁的候鸟似的,云天万里,飘洋过海,赶回山东故乡。在家乡,过一个团圆年,到了来春,桃李花开冰消雪化的季节,他们就又带着一批新的伙伴,回到了关东,重新开始了那野人般的生活。

我的四爷爷的经历正是如此。

正因如此,东北的居民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海南的山东人。我曾看见过一本资料;那上面有个统计数字:在解放前东北的三千五百万居民中,山东人就有两千万。因此,这里的民性,这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语言,几乎全和山东一样,所以我到了这里,完全不觉得是到了外省异地,就象回到了家乡,那么亲切,那么愉快。

然而,今天这深山密林里,早已没有过着野人般生活的故乡人了。有的只是林场的伐木工人,公社的生产队员。他们也进山采药,入林挖参,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完全不同于往昔。

在那大森林的悄悄的絮语中,我听到了伐木的叮咚声。在树木砰然倒下的响声中,我听到了那由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优美的轻音乐的旋律……

但是,尽管如此,大森林对于我,依然充满了神秘的感觉,这特别是在过了二道白河奔向长白山下的路上,这种感觉,随着那林木的更加高大茂密,而越发强烈了。

啊!这才真正是典型的原始森林呢。在我们一路上经过的大森林中,那树木虽然也很高大茂密,但也有不少的地方,经过了砍伐,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被锯去了树干的树桩。日本人占领东北时期,这片大森林,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他们只管心情地砍伐掠夺,而却不管育种新苗。解放后,也有过砍代多于育林的情况,而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片大森林,却是完全没有经过破坏的原始森林。据说:这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原始森林之一。从白河林场到长白山脚下,大约一百华里的路程上,全是这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森林不归林场所有,而由国家森林保护局管理。不要说森林,即是一草一木,也决不准随意采取。

啊,这森林大极了,美极了,也神秘极了。一棵棵一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高大古老,少说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它们又是那么密集,一个劲地往上钻,一直钻到拂着白云了,就都把那巨大的树冠,纵横交错的枝□,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来抵御那寒风的袭击,暴雪的欺凌。在他们的脚下,是千万年来落叶和枯草积聚起来的腐土层。它是那么厚,少说也有二、三尺深,人走在上面,象走在海绵上似的,软绵绵地。

这是大森林中一切植物的营养,包括着那古老而高大的乔木的本身,也包括那珍贵的人参,它就是靠着这厚厚的腐植土生长的。

这也是时间的记录。腐土层越厚,这大森林的历史就越长。还有,那每一棵高大的树身上,都长满了绿苔,那每一棵古老的大树的村□上,都飘拂着一缕缕绿色的长须,就象那南方的榕树上飘着长长的胡面似的。然而,这种绿色的胡须,却不是象榕树那样从树木身长出来的,而却是成年累月附着积聚在树木枝□上的青苔。这,也是时间的记录。

一种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遐思:

原始大森林中,时常可以看到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不知道是因为受到了什么病害呢,还是由于享受了天年而自然死亡寿终正寝。它们那巨大的绿色树冠不见了,脱离了与群体的拥护,露出了光秃秃的枝□。那树上的青苔和枝条上的胡须,也失去了绿色,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切,都完全是生命终结的样子。但是,它却依然高高地耸立在那里,象一个死而不倒的英雄。依然用它那光秃秃的躯干和枝□,和那些活着的同伴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来共同抵御风雪,抗拒严寒。

还有一些大树,有的已经枯死了,有的还正茂盛地生长着,不知是因为受到了雷击,还是由于遭到的巨风,它们那粗大的躯干被生生地折断了,倒在地上。时间久了,那从别的树上落下的枯叶和在它身边生长起来的衰草,深深地把它们埋在了积层的下面。但是,他们虽然从那高大茂密的绿色行列中消失了,而却仍然默默地在那深深的落叶和衰草下面,用它们那年深日久渐渐变成了腐土的身躯,来哺育它那新生的后代。于是,我们看到:那在它们倒下的地方,又重新生长起来的新人树木,补充了那些离开了群体的位置,继续保持着大森林的和谐、统一、雄伟、庄严的风貌。

在快接近长白山脚下的地方,树木越深越密了。突然,我看到:在路旁的一棵参天大树的树干上,刻着两行大字:抗日联军从此过,子子孙孙不断头。

人们和告诉我:这一带,就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所经常活动的地方。他们就在这长白山下,以茫茫的林海为掩护,英勇地打击日本侵略军。我不禁想起了抗战期间曾经在报纸上读到的一些有关东北抗日联军的报导,想起了那慷慨激昂的《露营之歌》: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团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那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啊,多么激昂的歌曲,多么雄伟的气魄。唱着它,我就想起了那森林中的野营,那山谷中的篝火,也想起了杨靖宇怀念的壮烈牺牲,李兆麟将军的惨遭暗害。……

人们告诉我:杨靖宇同志有“九·一八”事变后,就在东北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到处打击敌人,保护群众。敌人调动了大量的精锐部队,旅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进行“讨伐”,但抗日联军却仍然在冰天雪地极端困难中坚持斗争。一九四○年二月,杨司令率领一支十几人的小队,在通过蒙江西边的大树林子时,被敌人包围了。他们弹尽粮绝,打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而且一只手负了伤,但他还用另一只手射击,一直战斗到最后一秒钟。

靖宇司令牺牲后,敌人割下了他的头,又把他的肚子剖开。发现他的肠胃里,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

啊,他们就是忍受着这样的饥饿寒冷,在拦击敌人,保护祖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

抗日联军从此过,子子孙孙不断头。

这是当年抗日联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行动准则,他们不但是把它写在行路旁的大树,而且也把它写在每一个英雄战士的心坎上,表现在他们英勇作战的行动上。

是的,他们的作战,他们的斗争,他们的牺牲流血,都是为了祖国,为了子孙后代。正是由于他们的流血牺牲,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们中许多人的身躯都早已变成了腐土了,但是,在他们倒下去的地方,却又有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吮吸着他们的养分,承受着他们的传统,仿效着他们的榜样,茁壮地成长起来,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大材。

这,不禁又使我想起了刚才我在森林中看到的那些倒在地上的一棵棵大树,以及在这些大树化成的腐植土上成长起来的茂密的新生林带的情景。

在这辽阔无垠苍苍茫茫的林海之中,在接近长白山的地带,还有一种非常罕见而又非常美丽的树,那就是美人松。瞧,这个名字就够美的了。美人松,又叫长白松,因为这种松树只有在长白山下才能看到,所以叫长白松。而即使在长白山下,也不是到处都可以看到的,它疏疏落落地散生于红松、云冷杉及针阔混交林中,而小片纯林仅仅在二道白河镇附近才有。这种松树,既不象黄山松那样奇形怪状,也不象承德松那样魁梧雄伟,而确象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它的腰身纤细而挺拔,树干光滑而细腻,皮肤呈粉红色,十分悦目。针叶短而密,苍翠得十分可爱,很有点象五针松的针叶。树冠不大,而却非常秀丽。总之,这松,是非常的美,它既有一般松树那样挺拔刚直的美,又有着一般松树所没有的那种妩媚秀丽婀娜多姿态的美,女性的美。所以,它给人们的印象是特别深刻的。凡是到过长白山的人,没有不赞美和喜爱这美人松的。人们用“醒时眼前立,星时梦中来”这两句话,形容它给予人的深刻印象和眷恋之情,是一点都不过份的。

关于这美人松,还有着一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活动在长白山的深山密林里。在一次战略转移中,一个护士背着一个伤病员迂回在一片挺拔秀丽的松林里,不幸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用大批兵力追赶她,护士一看眼前这么多敌人,知道冲不出去了,于是她机智地把伤病员安置在一堆灌木丛底下的石洞里,就向相反方向跑去。敌人从四面八方向她猛扑过来,她躲在一棵松树后面,朝冲上来的鬼子射击,敌人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去了。她边跑边还击,不她跑出几里地之后,子弹打光了,她也受了伤,她倚在一棵高大笔直的松树后面,鲜血顺着胸脯流下来,从树干一直流到树根,染红了整个松树。她忍痛把枪砸碎,壮烈牺牲了……传说打这以后,这种松树的颜色改变了,变成了现在和人们皮肤差不多的颜色。树的长相,也变得象那个美丽的护士姑娘一样,亭亭玉立,妩媚刚强。山里人都说,这美人松就是那个护士姑娘的化身,是英雄人崇高象征。”(引自《绿海林涛》)

在长白山脚下,还有着一种更加奇特的树木,这就是岳桦树。这树的树干并不太高大,最高的也不过一、二十米左右,但它的树冠却铺撒得十分宽广。它的枝□,也不象一般的树木那样的笔直地向上生长,而是弯弯曲曲地向四面八方的横处伸展,样子非常奇特。这就是著名的岳桦林带。这片茂密的林带,象一条裙子一样,围绕在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人们告诉我:这林带生长在海拔一千八百米至二千米之间的山坡上。这里地面坡度陡峭,气候寒冷,月平均气温为10——14,生成季节常有八级以上大风。土质薄,雨量大,一般树木都不能适应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就连那不比有傲风斗雪的苍松,也无法在这儿生长。而唯独这岳桦树,却能够在这儿战风斗雪,顽强地生长,并繁衍着子孙后代,发展成为一片苍苍茫茫茂密昌盛的岳桦林带。它们屹立在斗争的最前线,英勇地抵御着严寒风暴,护卫着它身后辽阔无边的林海中的亿万棵树木花草。那高山的风暴和冰雪严寒,把它们那本来是雪白光滑的躯干,弄得斑斑驳驳,遍体鳞伤;把它们那本来是伸得笔直的枝□,弄得弯弯曲曲,奇形怪状。但它们却带着这满身的伤痕,顽强地长生着,毫不屈服地生长着,坚守着,而决不退后一步!

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在敌人的白色恐怖高压下,在敌人的狂风暴雨般的炮火下,带着累累伤痕顽强地战斗在最前线的英雄战士。

天池遇险

穿过岳桦林带,耳边响起了一片震耳的哗哗声,循着这声音望去,只见在我们的右边,出现了一条布满了乱石的河谷,河谷中间,有一条雪白的河流。这震耳的响声,就是从那河流中发出来的。这河里的水,流得非常急,加上河谷中乱石纵横,那水遇着乱石,就激起了一阵阵哗哗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水花,远远望去,就象一条雪练人似的,白得耀眼。所以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之为白河。这白河的水,来自长白山丘池,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几条东北著名大江的源头。

我们的汽车沿着白河向上跑了不大一会儿,车中就有个人大声地咸了起来:

“长白山,长白山!”

我从车窗中探出头来,从低矮的岳桦林的上空,仰头向上空望去,果然看到一府黑黝黝的高大的山岭,象一片乌云似的,高高地耸立在我们的前面。这时候,天正在下着小雨,云雾边迷□,象罩上了一片飘动着的薄纱似的,使得那黑黝黝的山岭,影影绰绰,时隐时现。一阵阵比白河的水声更加巨大的声音,从那云雾迷□的山腰间传了出来,这声音,象雷鸣,象海啸,那么震耳,那么令人惊恐。循着这声音望去,但见云雾开处,一片雪白的巨大的水流,从半空中直泻下来,这就是长白山瀑布。

这瀑布发源于天池,流经一千二百五十米的乘槎河后,就从高达六十八米的悬崖峭壁上飞流而下,愉似一匹巨大的白练,从半空中飘落下来。它那雪白色的巨流,衬托着共黑色的岩石,显得特别雪白,耀眼。它那磅礴的气势,更是壮观动人。特别是当距离瀑布稍近一点的地方时,那情景就更加壮观了。但见那两条雪白的瀑布,以雷霆万钧之势,从高耸入云的黑苍苍的山巅上,直泻下来,冲向深深的谷底,激起了一道道几丈高的水柱和一团团雪白的水花。这一道道水柱和一团团水花,又象焰火似的纷纷扬扬眉吐气地飘落下来,煞是好看。而这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水花,又幻化成一团团一片片迷迷□□的水蒸汽,象轻烟,象薄雾,又象一缕缕流动着的白云,在潭边峭壁间向上飘浮。晴天的时候,阳光的照射下,这水蒸汽就幻化成一道道五色缤纷的彩虹,象一座拱侨似的,横跨在半山腰间。这就使得那本来就很壮观的瀑布,更增加了一层绚丽、神秘的色彩。

但,这还只不过是长白山上壮丽景色的入口之处的大门呢。由这瀑布形成的大门的旁边,沿着陡峭的石壁,向上攀登两千多米,就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壮丽、奇特世间罕见的迷人景色,这就是长白山最高峰上的沧海——天池。

人们告诉我:这长白山,由于山高在两千六百米以上,山上终年雪积云封所以叫长白山,又称白头山。它是一座火山,在过去古老的年代中,它有多少次喷发:第一次是在一五九七年八月;第二是在一六八八年四月;第三次是在一七○二年四月。

这长白山顶的多次火山喷发,喷出的大量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使长白山山体增高,成为同心圆状的火山锥体。并环绕着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十六座高达海拔两千五百米以上的陡峭奇峰。而那巨大的火山口,则变成了一片苍茫辽阔的山巅大湖,这就是天池。

天池,位于长白山巅的中心点,呈椭圆形,水面高程为海拔两千九十四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近十华里,东西宽达七华里,平均水深二百○四米,最大水深三百七十米。它如此辽阔深邃,使人站在它的岸边,纵目远眺,确是仿佛有置身于水天苍茫辽阔无垠的浩瀚沧海之滨的感觉。而天池周围的那十六座挺拔雄伟的山峰,环绕着这“处处高山镜里天”的天池,就更增加了天池的壮丽景色。但,最美丽的还是那天池的水色,一般的湖水是蓝的,海水也是蓝的,但是天池的水色,比湖水、海水还要蓝,还要好看。它蓝得出奇,蓝得无法形容。特别是晴天的时候,那碧水映着蓝天,蓝得无比鲜艳,无比好看,。而在下雨阴天的时候,湖上云雾迷□,又有着另一番迷人的风光。

还有人告诉我:天池中,还有一种怪兽,它的形状象牛,嘴是扁的,露了水面的脊呈棱形,深黑色,它游得很快,划水线拖出几十米。今年七月间,我在湖南武陵山区和雷加一起游览时,他告诉我:他在一次登天池时,也曾亲眼看到过这种怪兽。我在今年春天广州出版社的《旋伴》杂志上,还看到过一张拍摄下了这个怪兽的照片呢。但也有人说,那不是怪兽,是浮石,或者棕熊。不管怎么说,这天池是既美丽,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这就使更加神驰向往了。我真恨不能立刻就爬上这长白山巅,一窥那天池的绝妙景色。可是不巧得很,这天偏偏下雨,山上坡陡路滑,无法攀登,所以决定今天都不上山,只在山下看看瀑布,洗洗温泉。等到明天天晴时,再来登山。

第二天早晨,一仍未放晴,雨却下得小了。大家登山心切,决定前去登山。可是,好心的主人,却不准我和庐湘同志去,因为他们考虑到我们两人的年纪大了,特别是我有心肝病,不能攀登上那又高又陡长达六华里的险坡。所以他们决定明天天晴后,给我们乘一辆小车,从另外一条路上,直接把车开到山上气象站前面,从那里可以俯瞰天池全景。这是许多老人游览天池的另一条路径。

这们,我们只好等待了。

从我们和住处二道白河到长白山脚下,有九十多华里,乘大客车要跑一个小时。他们早晨开车的时候,天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但过了一个多小时,天就晴了。二道白河小镇的上空,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我们都为今天登山的人们而庆幸,也为明天我们这两个年老体弱的人能够上山而高兴。

黄昏时,当桔红色的晚霞把二道白河小镇周围的苍茫林海涂上了一片绚丽的色彩时,大客车带着满身泥浆开进了小镇,登山的人们回来了。

我和庐湘同志怀着喜悦和急迫的心情。迎上前去,想听一听他们游览天池的观感。

哪知车门开处,第一个走下来的朋友,却拉住了我的手,大声地说:

“啊呀,老天爷呀,差一点咱们就见不着面了。”

紧接着,所有涌下车来的人们,都一个个张口咋舌,大叫危险不止。

原来今天登山遇险了,一大片滚石,自天而降,险些把他们砸上。

有位现场向我叙述了他们的惊险遭遇。

原来长白山气候多变,有进阴雨连绵几天都不放晴;有时正是朗朗晴空却忽然卷来一片黑云,立刻就狂风呼啸,砂石飞腾,暴雨倾盆,冰雪骤至。今天,二道白河小镇的上空,整天都是阳光灿烂,晴空一碧。而长白山上,地依然云封雾罩,阴雨不停。他们只好冒雨登山。

他们沿着靠近瀑布的右边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登。山坡很高很陡,而路又非常狭窄,崎岖难行。特别是由于这儿是火山喷发地带,那炽热的岩浆和高温,把山上的石头都烧酥了,所以每逢大风大雨的天气时,山上的石头,就常常往下滚落,而登山小路的石头,也都是活动的,脚一踩上进,它们就骨碌碌地乱动,稍不小心,就会被滑倒。

他们小心翼翼地踩着这活动的乱石,艰难地向上攀登着,那从半空中飞流而下的瀑布,象两条巨大的白练,从离他们不远处的陡壁悬崖上倾泻下来,发出山崩地裂般的震耳的响声,这就更增加了恐怖的气氛。尤其不他们向上攀登到一处名叫黑风口的时候,这恐怖的气氛,就更加强烈了。这黑风口,风特别大,那狂风呼啸声和那瀑布的轰鸣声,声撼山谷,震耳欲聋。而这时,他们正走在一段非常险峻的小道上,这小道十分狭窄,最宽处也不过一米。右面是陡削的岩石,左面是万丈深渊。那特大的狂风把人刮得站立不稳,而脚下的乱石又不住地晃动,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半空中,响起了一阵巨大的隆隆声,这声音,象雷鸣,越响越大,越来越近。紧接着,一大片大大小小的岩石,就象倾盆大雨似的,带着巨大的响声,蹦蹦跳跳地紧擦着这位同志的身边,滚落下去。另外一些小点的石头,也象骤雨似的,随着滚落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滚石,把他吓呆了。他直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滚石过后,他才意识到了这巨大的危险,而且根据常识,他判断:这一阵滚石,很快就会到来,面临着这种危险,究竟怎么办?继续前进呢?不是赶快后退?这很难做出抉择。因为谁也无法预料那即将来临的更大的滚石,究竟是落在他们的前面呢?还是落在他们的后面?

他来不及更多的考虑,一横心:走,继续向前走,宁肯在前进中被滚石砸死,也决不后退。因为,他知道,天池已经不远了,它就在上面。

于是,他迈开脚步,继续向上走去。哪知他刚走了几步,忽然觉得眼前一阵发暗,抬头一看,只见就在他前进的方向,迎面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片片白色的云雾,在他的正前方的空中,飘来飘去。云雾中,有一些影影绰绰的东西在晃动,它们的样子很奇怪,有的象巨人,有的象怪兽,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一会儿黑苍苍的,一会儿黄土土的,变幻无常。这一下子,更把他吓愣了。一霎那间,这个有着很高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从不相信鬼神的人,竟然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这是鬼神在挡着我的路。完了,今天我完了,肯定活不成了。”

正在他这样想着的,忽然一阵大风过处,眼前那一些飘忽晃动的怪发报不见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堵高高耸立着的巨大岩石。原来,那一些飘飘忽忽晃动着怪物,是一片片云雾在这巨大的岩石上飘动时所形成的幻影。不止是这一位同志,另外好几个同志也都看到了这个可怕的景象,也都有着与他同样的恐怖的感觉。当云开雾散后,削壁露出了真面目时,他们不再有鬼怪挡路的恐怖了,而却又产生了另外一种恐怖:这就是这堵巨大的石壁,不止是高高地耸立在他们的面前,挡着他们的去路,而且,那石壁的上部,向下倾斜着,使人觉得它仿佛就要坠落下来,把人们压在底下似的。这真是队象丛生,惊恐不已。但他们还是壮起胆来,勇敢地前进了。

天池在吸引着他们。

当他们攀上了最后一座高峰看到了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天池时,全都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啊,天池,它本来就很美丽,经过了这番历险之后,它就更加使人感到美丽无比了。

不少的人都不约而是的想起了这样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也有好心的朋友对我说:“幸亏你今天没去,避免了一场惊险。”

可我却非常惋惜失去了这样的一个好机会。我宁可受一场惊险,特别是当我知道因为正在修路,禁止车辆通行,明天将取消我和庐湘乘小车直达气象站的计划,要和全体同志一起返回吉林时,我的惋惜之情,就更加强烈了。

尽管朋友们惦记着我,特地汽水瓶,灌了一瓶清洌甘甜的天池水带给我;还有的朋友还特地为我采来了一束生长在两千米以上高寒地带天池岸边的山花,我的惋惜之心,还是难以消除的。

可这能怪谁呢?我只能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

第二天,我人告别了长白山,踏上了返回吉林的千里归程。在车上,我喝着那从天池中灌来的清水,看着那从天池岸边采来的野花,又感受到了东北人民的淳朴热情。

是的,我此次炎夏盛暑的东北之行,的确是到处都强烈感受到东北人民的淳朴、热情、豪放。他们对人是那么诚恳,真是一见如故,他们会尽量的倾其所有,慷慨地把一切最好吃的东西,都奉献给你。而他们大多数又都喜欢喝酒,酒量又很大。他们会一杯又一杯的灌你,一醉方休。如果你不喝,他们会不高兴,认为你是看不起他们。他们又是勤劳勇敢的人们,不怕风雪严寒,不怕凶禽猛兽,在茫茫的林海中,在辽阔的荒野上,艰苦而坚韧地开拓着,跋涉着。尤其是在那艰苦的战争年月里,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绩,为中国人民抵御异族侵略的光荣历史,写下了多么辉煌灿烂的篇章啊!

汽车在茫茫的林海中,飞驰前进。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望着那高耸天际云雾迷□的长白山巅,望着那无边无际苍翠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又深深地感受到关东大地的博大、壮丽和雄伟的气魄。

啊,正是这辽阔雄伟的森林山野,和那来自天池一泻千里的松花江水,孕育着滋润着关东大地的英雄儿女,形成了这种敦厚朴质的民风,勇敢强悍的性格,博大高爽的胸怀。

啊,未能一睹天池,固然是一憾事,可是我已充分地感受到这东北大地的雄伟气魄,和充分领受到东北人民的纯真友情,也就足已使我感到很大的满足了。更何况,我已痛饮过那胜赛琼浆玉液的天池之水,也就可以算得上是宿愿已偿,不虚此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知识点:一般将来时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情况,它常常由助动词、情态动词和动词来构成。它常和表示将来时间的短语连用.如:tomorrow,nextweek,nextmonth,thedayaftertomorrow,inthefuture,inafewdays等,

一般将来时的主要结构:

will+动词原形

shall+动词原形

begoingto十动词原形

(l)will+动词原形

在“will+动词原形”结构中,主语可以是第一、二、三人称。如:

Youwillfailthetestifyoudon’tworkhard.假如你不努力学习,你就不会通过考试。

有时既表示将来,也表示“意愿或意图”。如:

1willdoit,ifyoulike.如果你喜欢,我就做。

(2)shall+动同原形

shall常用于主语是第一人称(I,we)的句子中,表示将来,但这种将来常带有情态的意义,即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看法,既表示将来,也表示“预见”。如:

Weshallknowtheresultnextweek.下周我们将知道结果。

(3)begoingto十动词原形

这一结构常常表示打算做某事。如:

Areyougoingtopostthisletterbyairmail你打算用航空快递投寄这封信吗

另外,还可以表示预见,即现在已有迹象表明将要发生或即将要发生的某种情况。如:

Ifeeltootired.IthinkIamgoingtobeill.我感觉太累了。我想可能要生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夜游珠江》

全文共 2771 字

+ 加入清单

在广州住了几年,跟秀美明丽的珠江朝见面晚相逢,算得上老相识了。那柔波荡漾在的江面,那拱立在江岸的富有南方色彩的古榕、木棉、荔枝、凤凰木、在梦里也常常浮现。然而,拔开迷人的夜幕在珠江上遨游,领略那“羊城八景”之一的“珠江夜月”,却还没试过。最近,“珠江夜游”活动又开始了,在一个周末之夜,我们几个人作了一次畅游。

这是一个“绿叶荫浓白昼长”的盛夏之夜。白天虽然也热得很,可太阳一下地,几阵江风一吹,便暑气全消。天断黑的时候,我们登上了游船。游船分上下两层,楼上和楼下都是一个大厅。坐在厅子里,便可以驰目骋怀纵览珠江景色。这时离开航还有好几分钟,游客已坐满了;有干部,有工人,有归侨——这是从他(她)们的穿着举止上看出来的。游客中几乎全是结伴同来的,不是夫妇携孩子,就是一对对凭栏细语的青年男女——谁猜得出他们是初游还是常客?

不知在什么时候,月亮已悄悄地升起来,圆圆的,正落江心。整条江都笼上了一层白蒙蒙的月色,晃荡着细碎的银光。于是江面似乎豁然宽舒了,明丽了,象一幅蒙着一层水蒸汽的长镜,而两岸的高楼、大厦、树荫投下的倒影,则是镶在镜框的花边。我们的视野也似乎豁然开阔了,江上的归帆,河边的小艇,以至艇上挥桡荡桨的人儿,都看得很清楚了。

珠江上的小艇是数不清的,撑篷的,敞篷的,扯帆的,没桅的,大的,小的,不断在江上穿梭,象竹叶青醇酒似的江水,被划出条条浪迹,宛如鲤鱼翻身时泛起的鳞光。这些小艇除开用来摆渡、运货的而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公社的。它们在晚上把农副产品运出来,向广州的商业部门交售后,又连夜载着农具、肥料运回去。我们的游船经过长堤、沙面的时候,就碰到许多这样的小艇,象轻盈的燕子,一只只从我们的游船身旁掠过。艇上载满了嫣红的荔枝、碧玉般的香蕉、桔黄的木瓜、翡翠似的蔬菜。这些御风凌波的小艇,这些岭南独有的瓜果,把夏夜珠江的特色全点染出来了,叫人油然想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珠江流域,想起那桑基鱼塘、蔗海蕉园,胸中涌起一种富足的喜悦之情。

不过,夏夜的珠江,最热闹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市区内河。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荔枝湾,那一队队舞着南风,弄着月影的荔枝树,从游船上望去,虽然只能看到朦胧的荫影,但海角红楼这边的灯光水影,却是看得真切的。那银灯辐射的泳池,推波拨浪的水中健儿,以及熙来攘往于池旁边的游客,都历历可辨。自然,更富于诗意的莫过于轻桡慢桨的画航了,一只只的浮满江面,那脉脉的水面上,东一颗西一颗的映着小电灯,就象天上撒下的无数星星,它们在颤动,而且溶到水面上了。远远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手风琴声,还听到几个青年在引吭高唱,他们是工人还是学生,在这里欢度愉快的周末?

到过广州的人都会知道,珠江河面的水上居民是多得惊人的,共有六万之众。解放以前,这些人都是被污辱、被损害者,尤其是妇女,不少被迫为娼。于是,在荔枝湾这一带栖满了一种“妓艇”,专供“夜游”的官僚、地主和公子歌儿寻欢作乐。鲁迅先生在广州时,就曾对它些受凌辱的水上人家寄予过同情:“前面的小港中是十几只户的船,一船一家,一家一世界,谈笑哭骂,具有大都市中的悲欢。也仿佛觉独不知那里有青春的生命沦亡,或者正被杀戮,或者画龙点睛在呻吟,或者正在‘经营腐烂事业’和作这事业的材料……。”(风《鲁迅译文集》第四卷第七页)这种腐烂生活是腐烂的社会造成的。因此,当腐烂的旧社会被埋葬,这些腐烂的生活也就结束了。水上居民的屈辱,也被清澈的珠江水洗涤净尽。更叫人欣慰的却是“浮沉波浪花里,生活海天涯”的浮家泛宅生活,早已变成历史。今天水上居民的咸水歌是这样唱的:“梳髻修眉上岸来,新村处处是楼台。”看吧,在荔湾公园的旁边,就矗立着一座水上居民新村,从树荫丛中,闪射出点点灯光。

在珠江,很久以来就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外国商人怀着一颗摩尼珠坐船来珠江,船过“海珠石”(旧址在今新堤二十号码头附近)时,那颗摩尼珠忽然飞坠江中,从此附珠的江面夜夜闪光。因此叫海珠;据说珠江也是由此而得名的。这故事当然是个无稽之谈,“海珠石”也在三十年前被国民党反动官僚毁灭了。现在,在珠江上闪烁着光芒的却是象天蝎星座一样的灯光。

夜里在江上看灯光,确实是一种壮观,排列在两岸的街灯、码头灯,象是一支支万人浒的火炬;远处工业区的灯光更加灿烂,一簇簇,一丛丛,令人想起节日夜空的焰火,想起盛夏时怒放的凤凰花;而市区高大建筑物上的灯光,一个个方形花环似的,使人疑是珠环翠绕的天上宫阙。我们在海角红楼北望珠江大桥,看着悬在桥拱上的那十盏雪亮的水银灯,不禁为工人们的冲天干劲和伟大智慧而生起一种崇敬的感情。这座横跨珠江,把粤汉铁路和广三铁路紧紧拉在一起的珠江大铁桥,早在一九三三年就曾由美国马克敦桥梁公司承包建筑过,他们筑了在三年零九个月时间,卷走了中国人民的大量钱财,结果只留下了十多个七斜八歪的桥墩。可是,我们的工人,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只花了二十个月时间,一座双轨铁路、公路两用的大铁桥便巍然屹立在珠江上。我们就是带着这种自豪感,象喝了酒一样沉浸在感情的珠江上。我们就是带着这种自豪感,象喝了酒一样沉浸在感情的微醺中,溯江南下,鉴赏了珠江两岸的著名工业区的夜景。

船出白鹅潭,顿然水阔天空。这儿是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内河航运的枢纽,是珠江河面最阔的地方。在这儿纵览徘徊,珠江尽在目中。此时月亮已由蛋黄变成银白;天空是明净的,象一块蓝色的大理石;星星很少,疏疏落落的嵌在大理石上,忽闪忽闪的象一些细碎的云母片。这儿的水却没有天空那末静穆,波纹比市区里的内河大得多,水流也湍急得多,在灯月交辉下,滔滔汩汩。“月涌大江流”,至此我们才猛可地意识到这是一条历史的大河,我们是漫游在祖国的第四条大河上。珠江,跟我国的其他三大河流一样,波涛滚滚,永不枯竭,哺育着我国人民。

珠江呵!珠江,

忆昔秦皇大略,

为你开拓边疆。

百代英豪崛起,

为你血战强梁……

浮游在这条祖国第四大河上,看烟波浩淼,流水滔滔,很自然想起《珠江之歌》中的这些句子。是的,珠江,她流着多少英雄的热血,多少战斗的欢歌,多少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呵!她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一百二十年前,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就是在这儿爆发的,中国近百年反帝斗争的历史就是在这儿揭开了第一页。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珠江的革命浪涛揪得更高,在这儿发生了世界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罢工——省港大罢工;在这儿,旌了东方第一个苏维埃——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而珠江,就是这一切历史的见证人。

这时,月亮已经升到中天,南风凉快,月色正浓,游船要返航了。只见江左边树影幢幢的珠江三角洲,一片恬静,劳动了一整天的农民,大概也回到新居高枕无忧了。可是,广州市区却还醒着,一派喧腾,汽车来来往往,行人熙熙攘攘,珠江沐浴着明月的清辉,更显得妩媚了,在习习的南风抚拂下,晃荡着,晃荡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名句默写:《己亥杂诗》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己亥杂诗》(龚自珍)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己亥杂诗》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世说新语》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B.啮破/即吐之C.谢无奕/性粗强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2)数()(3)阙()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译文: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二)8.【答案】A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瞋(同“嗔”,发怒意思)(2)数(诘责,数落)(3)阙(缺少)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参考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之古今异义辨析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句中义:可以凭借。

现代义:能够,许可,可能。

2.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句中义:把……作为。

现代义:认为。

3.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句中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现代义:①专指子女;②青年男女。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句中义:文采和道理。

现代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的条理。

5.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句中义:渐渐。

现代义:稍微。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句中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官员。

现代义:学位最高一级,或指获此学位的人。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句中义:其中夹杂。

现代义:跟两端或周围等距的位置;在两端或周围的界限以内。

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句中义:鲜艳美丽。

现代义:食物味道好。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句中义:交错相通。

现代义:运输事业的统称。

10.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句中义:从哪里来。

现代义:从过去以来。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句中义:妻子和儿女。

现代义:专指妻。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句中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现代义:没有任何出路的境地。

1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句中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现代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意为"不管"。

1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观潮》)

句中义:举枪。

现代义:①古代的一种投掷武器。②田径赛运动项目,比赛投掷标枪的远近。③标枪比赛使用的投掷器械。

15.人物略不相睹(《观潮》)

句中义:指人和物(东西)。

现代义:单指人。

16.天大寒,砚冰坚(《送东阳马生序》)

句中义:特别寒冷。

现代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7.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句中义:第二年。

现代义:今年的下一年。(还没到来的)

18.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句中义:南面直到。

现代义:南半球的顶点。

19.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句中义:背着东西的人。

现代义:失败的人,或失败的一方。

20.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句中义:到处,处处。

现代义:常常。

21.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句中义:同样是死。

现代义:等待死亡。

22.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句中义:聚会商议。

现代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23.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句中义:不置,不打(主意)。

现代义:好,正确,对。

24.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隆中对》)

句中义:失败。

现代义:凶猛而放肆。

2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句中义:痛心遗憾。

现代义:十分憎恨。

26.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句中义: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现代义:指品质低劣、下流。

2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句中义:扩大。

现代义:商店开始营业。

28.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句中义:到达。

现代义:①导致(某种结果);②引出另一个话题。

2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句中义:内外亲属,包括家庭成员、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现代义:专指与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不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

3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句中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现代义:①为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②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31.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义:地域方圆。

现代义:①区域;部分;部位。②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③本地。

3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句中义:怎愁,怎怕。

现代义:不值得,犯不着。

3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句中义:有节操有抱负的人。

现代义:为正义而牺牲的人。

34.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句中义:秋季的天空。

现代义:秋季。

35.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句中义:年轻人,后生。

现代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英语知识点之被动语态选择填空题

全文共 1927 字

+ 加入清单

选择填空

1.Insomecountries,tea______withmilkandsugar.

A.isservingB.isservedC.servesD.served

2.Greatchanges_____inmyhometownsince1980.

A.havebeentakenplaceB.tookplace

C.havetakenplaceD.weretakenplace

3.Thenewtypeofcarisgoingto______inthreeyears.

A.turnoutB.beturnedout

C.hasturnedoutD.havebeenturnedout

4.Thewomanmurderedherfriendand______to______.

A.wassentenced,deathB.sentencing,die

C.sentenced,deathD.sentenced,die

5.-Doyouliketheskirt?

-It_______soft.

A.isfeelingB.feltC.feelsD.isfelt

6.Areyoustillhere?Youwerehereanhourago.Who________for?

A.areyouwaitingB.didyouwaitC.wereyouwaitingD.doyouwait

7._____toknowProfessorZhang.

A.HesaidB.IsaidC.HeissaidD.Itsays

8.-Iwanttositatthetablenearthewindow.

-Sorry,______already.

A.ittookB.ittakesC.itistakingD.ithasbeentaken

9.Theletter_______threedaysagoandit______yesterday.

A.hadpost,hadarrivedB.wasposted,arrived

C.posted,arrivedD.hadbeenposted,wasarrived

10.Hetoldmethatthefinalexamination_______nextThursday.

A.isgivenB.willbegivenC.wouldhavegivenD.wouldbegiven

11.Water______intoice.

A.willchangedB.mustbechangedC.shouldchangeD.canbechanged

12.Plays______twiceamonthinthattheatre.

A.putonB.areputonC.wasputonD.oftenputon

13.Thebirds_______flyawaylastSaturday.

A.lettoB.islettoC.wasletD.wereletto

14.Astrangesound______yesterdayevening.

A.washeardB.hearsC.heardD.isheard

15.Abeautifulbike_______himbyhisclassmates.

A.senttoB.willsenttoC.wassenttoD.willbesentfor

16.MissChen______just______tospeakatthemeeting.

A.has…beenaskedB.hasbeen…asked

C.Havebeen…askedD.have…beenasked

17.Meat_______outinthisshop.Wecan_________now.

A.havebeensold,getnothingB.hasbeensold,getnothing

C.hasbeensold,getsomeD.havebeensold,getsome

18.Thenewplay_______intheatrenow.Whydon’tyougoinandseeit?

A.isbeingshownB.isshowingC.isshownD.shows

19.Canyoutell_______?

A.whendidithappenB.whenwasithappened

C.whenithappenedD.whenitwashappened

20.______thejob______byLucyorbyJohn?Tellmethetruth,please.

A.Has…finishedB.Has…beingfinished

C.Is…finishD.Has…beenfinishe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滇行短记》

全文共 9334 字

+ 加入清单

滇行短记

老舍

(一)

总没学会写游记。这次到昆明住了两个半月,依然没学会写游记,最好还是不写。但友人嘱寄短文,并以滇游为题。友情难违;就想起什么写什么。另创一格,则吾岂敢,聊以塞责,颇近似之,惭愧得紧!

(二)

八月二十六日早七时半抵昆明。同行的是罗莘田先生。他是我的幼时同学,现在已成为国内有数的音韵学家。老朋友在久别之后相遇,谈些小时候的事情,都快活得要落泪。

他住昆明青云街靛花巷,所以我也去住在那里。

住在靛花巷的,还有郑毅生先生,汤老先生①,袁家骅先生,许宝马录先生,郁泰然先生。

毅生先生是历史家,我不敢对他谈历史,只能说些笑话,汤老先生是哲学家,精通佛学,我偷偷的读他的晋魏六朝佛教史,没有看懂,因而也就没敢向他老人家请教。家骅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英国文学,一天到晚读书,我不敢多打扰他,只在他泡好了茶的时候,搭讪着进去喝一碗,赶紧告退。他的夫人钱晋华女士常来看我。到吃饭的时候每每是大家一同出去吃价钱最便宜的小馆。宝马录先生是统计学家,年轻,瘦瘦的,聪明绝顶。我最不会算术,而他成天的画方程式。他在英国留学毕业后,即留校教书,我想,他的方程式必定画得不错!假若他除了统计学,别无所知,我只好闭口无言,全没办法。可是,他还会唱三百多出昆曲。在昆曲上,他是罗莘田先生与钱晋华女士的“老师”。罗先生学昆曲,是要看看制曲与配乐的关系,属于那声的字容或有一定的谱法,虽腔调万变,而不难找出个作谱的原则。钱女士学昆曲,因为她是个音乐家。我本来学过几句昆曲,到这里也想再学一点。可是,不知怎的一天一天的度过去,天天说拍曲,天天一拍也未拍,只好与许先生约定:到抗战胜利后,一同回北平去学,不但学,而且要彩唱!郁先生在许多别的本事而外,还会烹调。当他有工夫的时候,便作一二样小菜,沽四两市酒,请我喝两杯。这样,靛花巷的学者们的生活,并不寂寞。当他们用功的时候,我就老鼠似的藏在一个小角落里读书或打盹;等他们离开书本的时候,我也就跟着“活跃”起来。

此外,在这里还遇到杨今甫、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陈梦家、朱自清、罗膺中、魏建功、章川岛……诸位文坛老将,好象是到了“文艺之家”。关于这些位先生的事,容我以后随时报告。

(三)

靛花巷是条只有两三人家的小巷,又狭又脏。可是,巷名的雅美,令人欲忘其陋。

昆明的街名,多半美雅。金马碧鸡等用不着说了,就是靛花巷附近的玉龙堆,先生坡,也都令人欣喜。

靛花巷的附近还有翠湖,湖没有北平的三海那么大,那么富丽,可是,据我看:比什刹海要好一些。湖中有荷蒲;岸上有竹树,颇清秀。最有特色的是猪耳菌,成片的开着花。此花叶厚,略似猪耳,在北平,我们管它叫做凤眼兰,状其花也;花瓣上有黑点,象眼珠。叶翠绿,厚而有光;花则粉中带蓝,无论在日光下,还是月光下,都明洁秀美。

云南大学与中法大学都在靛花巷左右,所以湖上总有不少青年男女,或读书,或散步,或划船。昆明很静,这里最静;月明之夕,到此,谁仿佛都不愿出声。

(四)

昆明的建筑最似北平,虽然楼房比北平多,可是墙壁的坚厚,椽柱的雕饰,都似“京派”。

花木则远胜北平。北平讲究种花,但夏天日光过烈,冬天风雪极寒,不易把花养好。昆明终年如春,即使不精心培植,还是到处有花。北平多树,但日久不雨,则叶色如灰,令人不快。昆明的树多且绿,而且树上时有松鼠跳动!入眼浓绿,使人心静,我时时立在楼上远望,老觉得昆明静秀可喜;其实呢,街上的车马并不比别处少。

至于山水,北平也得有愧色,这里,四面是山,滇池五百里——北平的昆明湖才多么一点点呀!山土是红的,草木深绿,绿色盖不住的地方露出几块红来,显出一些什么深厚的力量,教昆明城外到处人感到一种有力的静美。

四面是山,围着平坝子,稻田万顷。海田之间,相当宽的河堤有许多道,都有几十里长,满种着树木。万顷稻,中间画着深绿的线,虽然没有怎样了不起的特色,可也不是怎的总看着象画图。

(五)

在西南联大讲演了四次。

第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作主席。他谦虚的说:大学里总是作研究工作,不容易产出活的文学来……我答以:抗战四年来,文艺写家们发现了许多文艺上的问题,诚恳的去讨论。但是,讨论的第二步,必是研究,否则不易得到结果;而写家们忙于写作,很难静静的坐下去作研究;所以,大学里作研究工作,是必要的,是帮着写家们解决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崇古鄙今,而是供给新文艺以有益的参考,使新文艺更坚实起来。譬如说:这两年来,大家都讨论民族形式问题,但讨论的多半是何谓民族形式,与民族形式的源泉何在;至于其中的细腻处,则必非匆匆忙忙的所能道出,而须一项一项的细心研究了。五来,罗莘田先生根据一百首北方俗曲,指出民间诗歌用韵的活泼自由,及十三辙的发展,成为小册。这小册子虽只谈到了民族形式中的一项问题,但是老老实实详详细细的述说,绝非空论。看了这小册子,至少我们会明白十三辙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和它怎样代替了官样的诗韵;至少我们会看出民间文艺的用韵是何等活动,何等大胆——也就增加了我们写作时的勇气。罗先生是音韵学家,可是他的研究结果就能直接有助于文艺的写作,我愿这样的例子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六)

正是雨季,无法出游。讲演后,即随莘田下乡——龙泉村。村在郊北,距城约二十里,北大文科研究所在此。冯芝生、罗膺中、钱端升、王了一,陈梦家诸教授都在村中住家。教授们上课去,须步行二十里。

研究所有十来位研究生,生活至苦,用工极勤。三餐无肉,只炒点“地蛋”丝当作菜。我既佩服他们苦读的精神,又担心他们的健康。莘田患恶性摆子,几位学生终日伺候他,犹存古时敬师之道,实为难得。

莘田病了,我就写剧本。

(七)

研究所在一个小坡上——村人管它叫“山”。在山上远望,可以看见蟠龙江。快到江外的山坡,一片松林,是黑龙潭。晚上,山坡下的村子都横着一些轻雾;驴马带着铜铃,顺着绿堤,由城内回乡。

冯芝生先生领我去逛黑龙潭,徐旭生先生住在此处。此处有唐梅宋柏;旭老的屋后,两株大桂正开着金黄花。唐梅的干甚粗,但活着的却只有二三细枝——东西老了也并不一定好看。

坐在石凳上,旭老建议:“中秋夜,好不好到滇池去看月;包一条小船,带着乐器与酒果,泛海竟夜。商议了半天,毫无结果。(一)船价太贵。(二)走到海边,已须步行二十里,天亮归来,又须走二十里,未免太苦。(三)找不到会玩乐器的朋友。看滇池月,非穷书生所能办到的呀!

(八)

中秋。莘田与我出了点钱,与研究所的学员们过节。吴晓铃先生掌灶,大家帮忙,居然作了不少可口的菜。饭后,在院中赏月,有人唱昆曲。午间,我同两位同学去垂钓,只钓上一二条寸长的小鱼。

(九)

莘田病好了一些。我写完了话剧《大地龙蛇》的前二幕。约了膺中、了一、和众研究生,来听我朗读。大家都给了些很好的意见,我开始修改。

对文艺,我实在不懂得什么,就是愿意学习,最快活的,就是写得了一些东西,对朋友们朗读,而后听大家的批评。一个人的脑子,无论怎样的缜密,也不能教作品完全没有漏隙,而旁观者清,不定指出多少窟窿来。

(十)

从文和之琳约上呈贡——他们住在那里,来校上课须坐火车。莘田病刚好,不能陪我去,只好作罢。我继续写剧本。(十一)

岗头村距城八里,也住着不少的联大的教职员。我去过三次,无论由城里去,还是由龙泉村去,路上都很美。走二三里,在河堤的大树下,或在路旁的小茶馆,休息一下,都使人舍不得走开。

村外的小山上,有涌泉寺,和其他的云南的寺院一样,庭中有很大的梅树和桂树。桂树还有一株开着晚花,满院都是香的。庙后有泉,泉水流到寺外,成为小溪;溪上盛开着秋葵和说不上名儿的香花,随便折几枝,就够插瓶的了。我看到一两个小女学生在溪畔端详那枝最适于插瓶——涌泉寺里是南普中学。

在南普中学对学生说了几句话。我告诉他们:各处缠足的女子怎样在修路,抬土,作着抗建的工作。章川岛先生的小女儿下学后,告诉她爸爸:“舒伯伯挖苦了我们的脚!”(十二)

离龙泉村五六里,为凤鸣山。出上有庙,庙有金殿——一座小殿,全用铜筑。山与庙都没什么好看,倒是遍山青松,十分幽丽。

云南的松柏结果都特别的大。松塔大如菠萝,柏实大如枣。松子几乎代替了瓜子,闲着没事的时候,大家总是买些松子吃着玩,整船的空的松塔运到城中;大概是作燃料用,可是凤鸣山的青松并没有松塔儿,也许是另一种树吧,我叫不上名字来。

(十三)

在龙泉树,听到了古琴。相当大的一个院子,平房五六间。顺着墙,丛丛绿竹。竹前,老梅两株,瘦硬的枝子伸到窗前。巨杏一株,阴遮半院。绿阴下,一案数椅,彭先生弹琴,查先生吹箫;然后,查先生独奏大琴。

在这里,大家几乎忘了一切人世上的烦恼!

这小村多么污浊呀,路多年没有修过,马粪也数月没有扫除过,可是在这有琴音梅影的院子里,大家的心里却发出了香味。

查阜西先生精于古乐。虽然他与我是新识,却一见如故,他的音乐好,为人也好。他有时候也作点诗——即使不作诗,我也要称他为诗人呵!

与他同院住的是陈梦家先生夫妇,梦家现在正研究甲骨文。他的夫人,会几种外国语言,也长于音乐,正和查先生学习古琴。

(十四)

在昆明两月,多半住在乡了,简直的没有看见什么。城内与郊外的名胜几乎都没有看到。战时,古寺名山多被占用;我不便为看山访古而去托人情,连最有名的西山,也没有能去。在城内靛花巷住着的时候,每天我必倚着楼窗远望西山,想象着由山上看滇池,应当是怎样的美丽。山上时有云气往来,昆明人说:“有雨无雨看西山”。山峰被云遮住,有雨,峰还外露,虽别处有云,也不至有多大的雨。此语,相当的灵验。西山,只当了我的阴晴表,真面目如何,恐怕这一生也不会知道了;哪容易再得到游昆明的机会呢!

到城外中法大学去讲演了一次,本来可以顺脚去看筑竹寺的五百罗汉塑像。可是,据说也不能随便进去,况且,又落了雨。

连城内的园通公园也只可游览一半,不过,这一半确乎值得一看。建筑的大方,或较北平的中山公园还好一些;至于石树的幽美,则远胜之,因为中山公园太“平”了。

同查阜西先生逛了一次大观楼。楼在城外湖边,建筑无可观,可是水很美。出城,坐小木船。在稻田中间留出来的水道上慢慢的走。稻穗黄,芦花已白,田坝旁边偶而还有几穗凤眼兰。远处,万顷碧波,缓动着风帆——到昆阳去的水路。

大观楼在公园内,但美的地方却不在园内,而在园外。园外是滇池,一望无际。湖的气魄,比西湖与颐和园的昆明池都大得多了。在城市附近,有这么一片水,真使人狂喜。湖上可以划船,还有鲜鱼吃。我们没有买舟,也没有吃鱼,只在湖边坐了一会看水。天上白云,远处青山,眼前是一湖秋水,使人连诗也懒得作了。作诗要去思索,可是美景把人心融化在山水风花里,象感觉到一点什么,又好象茫然无所知,恐怕坐湖边的时候就有这种欣悦吧?在此际还要寻词觅字去作诗,也许稍微笨了一点。

(十五)

剧本写完,今年是我个人的倒霉年。春初即患头晕,一直到夏季,几乎连一个字也没有写。没想到,在昆明两月,倒能写成这一点东西——好坏是另一问题,能动笔总是件可喜的事。

(十六)

剧本既已写成,就要离开昆明,多看一些地方。从文与之琳约上呈贡,因为莘田病初好,不敢走路,没有领我去,只好延期。我很想去,一来是听说那里风景很好,二来是要看看之琳写的长篇小说!——已经写了十几万字,还在继续的写。

(十七)

查阜西先生愿陪我去游大理。联大的友人们虽已在昆明二三年,还很少有到过大理的。大家都盼望我俩的计划能实现。于是我们就分头去接洽车子。

有几家商车都答应了给我们座位,我们反倒难于决定坐哪一家的了。最后,决定坐吴晓铃先生介绍的车,因为一行四部卡车,其中的一位司机是他的弟弟。兄弟俩一定教我们坐那部车,而且先请我们吃了饭,吃饭的时候,我笑着说:“这回,司机可教黄鱼给吃了!”

(十八)

一上了滇缅公路,便感到战争的紧张;在那静静的昆明城里,除了有空袭的时候,仿佛并没有什么战争与患难的存在。在我所走过的公路中,要算滇缅公路最忙了,车,车,车,来的,去的,走着的,停着的,大的,小的,到处都是车!我们所坐的车子是商车,这种车子可以搭一两个客,客人按公路交通车车价十分之二买票。短途搭脚的客人,只乘三五十里,不经过检查站,便无须打票,而作黄鱼;这是司机车的一笔“外找”。官车有押车的人,黄鱼不易上去;这批买卖多半归商车作。商车的司机薪水既高,公物安全的到达,还有奖金;薪水与奖金凑起来,已近千元,此外且有外找,差不多一月可以拿到两三千元。因为入款多,所以他们开车极仔细可靠。同时,他们也敢享受。公家车子的司机待遇没有这么高;而到处物价都以商车司机的阔气为标准,所以他们开车便理直气壮。据说,不久的将来,沿途都要为司机们设立招待所,以低廉的取价,供给他们相当舒适的食宿,使他们能饱食安眠,得到一些安慰。我希望这计划能早早实现!

第一天,到晚八时余,我们才走了六十三公里!我们这四部车没有押车的,因为押车的既没法约束司机,跟来是自讨无趣,而且时时耽误了工夫——一与司机冲突,则车不能动——一到时候交不上货去。押车员的地位,被司机的班长代替了,而这位班长绝对没有办事的能力。已走出二十公里,他忘记了交货证;回城去取。又走了数里,他才想起,没有带来机油,再回去取来!商车,假若车主不是司机出身,只有赔钱!

六十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小饭馆,一位广东老人,不会说云南话,也不会说任何异于广东话的言语,作着生意。我很替他着急,他却从从容容的把生意作了;广东人的精神!

没有旅馆,我们住在一家人家里。房子很大,院中极脏。又赶上落了一阵雨,到处是烂泥,不幸而滑倒,也许跌到粪堆里去。

(十九)

第二天一早动身,过羊老哨,开始领略出滇缅路的艰险。司机介绍,从此到下关,最险的是圾山坡和天子庙,一上一下都有二十多公里。不过,这样远都是小坡,真正危险的地方还须过下关才能看到;有的地方,一上要一整天,一下又要一整天!

山高弯急,比川陕与西兰公路都更险恶。说到这里,也就难怪司机们要享受一点了,这是玩命的事啊!我们的司机,真谨慎:见迎面来车,马上停住让路;听后面有响声,又立刻停住让路;虽然他开车的技巧很好,可是一点也不敢大意。遇到大坡,车子一步一哼,不肯上去,他探着身(他的身量不高),连眼皮似乎都不敢眨一眨。我看得出来,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他已经有点支持不住了。

在禄丰打尖,开铺子的也多是广东人。县城距公路还有二三里路,没有工夫去看。打尖的地方是在公路旁新辟的街上。晚上宿在镇南城外一家新开的旅舍里,什么设备也没有,可是住满了人。

(二十)

第三天经过圾山坡及天子庙两处险坡。终日在山中盘旋。山连山,看不见村落人烟。有的地方,松柏成林;有的地方,却没有多少树木。可是,没有树的地方,也是绿的,不象北方大山那样荒凉。山大都没有奇峰,但浓翠可喜;白云在天上轻移,更教青山明媚。高处并不冷,加以车子越走越热,反倒要脱去外衣了。

晚上九点,才到下关车站。几乎找不到饭吃,因为照规矩须在日落以前赶到,迟到的便不容易找到东西吃了。下关在高处,车子都停在车站。站上的旅舍饭馆差不多都是新开的,既无完好的设备,价钱又高,表示出“专为赚钱,不管别的”的心理。

公路局设有招待所,相当的洁净,可是很难有空房。我们下了一家小旅舍,门外没有灯,门内却有一道臭沟,一进门我就掉在沟里!楼上一间大屋,设床十数架,头尾相连,每床收钱三元。客人们要有两人交谈的,大家便都需陪着不睡,因为都在一间屋子里。

这样的旅舍要三元一铺,吃饭呢,至少须花十元以上,才能吃饱。司机者的花费,即使是绝对规规矩矩,一天也要三四十元咧。

(二十一)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为大理四景。据说下关的风虽多,而不进屋子。我们没遇上风,不知真假。我想,不进屋子的风恐怕不会有,也许是因这一带多地震,墙壁都造得特别厚,所以屋中不大受风的威胁吧。早晨,车子都开了走,下关便很冷静;等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车子都停下,就又热闹起来。我们既不愿白日在旅馆里呆坐,也不喜晚间的嘈杂,便马上决定到喜洲镇去。

由下关到大理是三十里,由大理到喜洲镇还有四十五里。看苍山,以在大理为宜;可是喜洲镇有我们的朋友,所以决定先到那里去。我们雇了两乘滑竿。

这里抬滑竿的多数是四川人。本地人是不愿卖苦力气的。

离开车站,一拐弯便是下关。小小的一座城,在洱海的这一端,城内没有什么可看的。穿出城,右手是洱海,左手是苍山,风景相当的美。可惜,苍山上并没有雪;按轿夫说,是几天没下雨,故山上没有雪,——地上落雨,山上就落雪,四季皆然。

到处都有流水,是由苍山流下的雪水。缺雨的时候,即以雪水灌田,但是须向山上的人购买;钱到,水便流过来。

沿路看到整齐坚固的房子,一来是因为防备地震,二来是石头方便。

在大理城内打尖。长条的一座城,有许多家卖大理石的铺子。铺店的牌匾也有用大理石作的,圆圆的石块,嵌在红木上,非常的雅致。城中看不出怎样富庶,也没有多少很体面的建筑,但是在晴和的阳光下,大家从从容容的作着事情,使人感到安全静美。谁能想到,这就是杜文秀抵抗清兵十八年的地方啊!

太阳快落了,才看到喜洲镇。在路上,被日光晒得出了汗;现在,太阳刚被山峰遮住,就感到凉意。据说,云南的天气是一岁中的变化少,一月中的变化多。

(二十二)

洱海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美。海长百里,宽二十里,是一个长条儿,长而狭便一览无余,缺乏幽远或苍茫之气;它象一条河,不象湖。还有,它的四面都是山,可是山——特别是紧靠湖岸的——都不很秀,都没有多少树木。这样,眼睛看到湖的彼岸,接着就是些平平的山坡了;湖的气势立即消散,不能使人凝眸伫视——它不成为景!

湖上的渔帆也不多。

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远远的就看见几所楼房,孤立在镇外,看样子必是一所大学校。我心中暗喜;到喜洲来,原为访在华中大学的朋友们;假若华中大学有这么阔气的楼房,我与查先生便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几天了。及仔细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五台中学,地方上士绅捐资建筑的,花费了一百多万,学校正对着五台高峰,故以五台名。

一百多万!是的,这里的确有出一百多万的能力。看,镇外的牌坊,高大,美丽,通体是大理石的,而且不止一座呀!

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象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

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

(二十三)

华中大学却在文庙和一所祠堂里。房屋又不够用,有的课室只象卖香烟的小棚子。足以傲人的,是学校有电灯。校车停驶,即利用车中的马达磨电。据说,当电灯初放光明的时节,乡人们“不远千里而来”“观光”。用不着细说,学校中一切的设备,都可以拿这样的电灯作象征——设尽方法,克服困难。

教师们都分住在镇内,生活虽苦,却有好房子住。至不济,还可以租住阔人们的祠堂——即连壁上都嵌着大理石的祠堂。

四年前,我离家南下,到武汉便住在华中大学。隔别三载,朋友们却又在喜洲相见,是多么快活的事呀!住了四天,天天有人请吃鱼:洱海的鱼拿到市上还欢跳着。“留神破产呀!”客人发出警告。可是主人们说:“谁能想到你会来呢?!破产也要痛快一下呀!”

我给学生们讲演了三个晚上,查先生讲了一次。五台中学也约去讲演,我很怕小学生们不懂我的言语,因为学生们里有的是讲民家话的。民家话属于哪一语言系统,语言学家们还正在讨论中。在大理城中,人们讲官话,城外便要说民家话了。到城里作事和卖东西的,多数的人只能以官话讲价钱,和说眼前的东西的名称,其余的便说不上来了。所谓“民家”者,对官家军人而言,大概在明代南征的时候,官吏与军人被称为官家与军家,而原来的居民便成了民家。

民家人是谁?民家语是属于哪一系统?都有人正在研究。民家人的风俗、神话、历史,也都有研究的价值。云南是学术研究的宝地,人文而外,就单以植物而言,也是兼有温带与寒带的花木啊。

(二十四)

游了一回洱海,可惜不是月夜。湖边有不少稻田,也有小小的村落。阔人们在海中建起别墅别有天地。这些人是不是发国难财的,就不得而知了。

也游了一次山,山上到处响着溪水,东一个西一个的好多水磨。水比山还好看!苍山的积雪化为清溪,水浅绿,随处在石块左右,翻起白花,水的声色,有点象瑞士的。

山上有罗刹阁。菩萨化为老人,降伏了恶魔罗刹父子,压于宝塔之下。这类的传说,显然是佛教与本土的神话混合而成的。经过分析,也许能找出原来的宗教信仰,与佛教输入的情形。

(二十五)

此地,妇女们似乎比男人更能干。在田里下力的是妇女,在场上卖东西的是妇女,在路上担负粮柴的也是妇女。妇女,据说,可以养着丈夫,而丈夫可以在家中安闲的享福。

妇女的装束略同汉人,但喜戴些零七八碎的小装饰。很穷的小姑娘老太婆,尽管衣裙破旧,也戴着手镯。草帽子必缀上两根红绿的绸带。她们多数是大足,但鞋尖极长极瘦,鞋后跟钉着一块花布,表示出也近乎缠足的意思。

听说她们很会唱歌,但是我没有听见一声。

(二十六)

由喜洲回下关,并没在大理停住,虽然华中的友人给了我们介绍信,在大理可以找到住处。大理是游苍山的最合适的地方。我们所以直接回下关者,一来因为不愿多打扰生朋友,二来是车子不好找,须早为下手。

回到下关,范会连先生来访,并领我们去洗温泉。云南这一带温泉很多,而且水很热。我们洗澡的地方,安有冷水管,假若全用泉水,便热得下不去脚了。泉下,一个很险要的地方,两面是山,中间是水,有一块碑,刻着汉诸葛武侯擒孟获处。碑是光绪年间立的,不知以前有没有?

范先生说有小车子回昆明,教我们乘搭。在这以前,我们已交涉好滇缅路交通车,即赶紧辞退,可是,路局的人员约我去演讲一次。他们的办公处,在湖边上,一出门便看见山水之胜。小小的一个聚乐部,里面有些书籍。职员之中,有些很爱好文艺的青年。他们还在下关演过话剧。他们的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剧本。他们的人少,服装道具也不易置办,而得到的剧本,总嫌用人太多,场面太多,无法演出。他们的困难,我想,恐怕也是各地方的热心戏剧宣传者的困难吧,写剧的人似乎应当注意及此。

讲演的时候,门外都站满了人。他们不易得到新书,也不易听到什么,有朋自远方来,当然使他们兴奋。

在下关旅舍里,遇见一位新由仰光回来的青年,他告诉我:海外是怎样的需要文艺宣传。有位“常任侠”——不是中大的教授——声言要在仰光等处演戏,需钱去接来演员。演员们始终没来一个,而常君自己已骗到手十多万!

(二十七)

小车子一天赶了四百多公里,早六时半出发,晚五时就开到了昆明。

预备作两件事:一件是看看滇戏,一件是上呈贡。滇戏没看到,因为空袭的关系,已很久没有彩唱,而只有“坐打”。呈贡也没去成。预定十一月十四日起身回渝,十号左右可去呈贡,可是忽然得到通知,十号可以走,破坏了预定计划。

十日,恋恋不舍的辞别了众朋友。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北京满族人。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老张》、《二马》、《月牙儿》等;话剧《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并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中不幸自沉于北京昆明湖。

摘自:载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一九四二年一月七日《扫荡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巨像》

全文共 3164 字

+ 加入清单

朝晖透过清晨的薄雾,斜射在我的头上,脸上和周身。我站在一个悬崖的边沿,面前的大地像被一刀削去了似地没有了。百尺以下,是咆哮着的流泉,从那峭壁上横斜地伸出野草,杂树和丛竹,它们带着晶莹的露珠在晨风里倘祥。从野草,杂树和丛竹的掩映中,流泉送来破碎的银色的水光,和朝晖的黄金的光,和草树的碧玉的光,错杂,交绥,像狡黠的少女用诚言和谎语织成的情话扰乱你的心曲一样地炫耀着眼睛。

一百种小鸟在树丛里歌唱,密语,那是司音的女神在愉快地拨弄灵巧的琴弦。它单纯可又繁复,扰攘同时清幽,庄严而诡谲,平凡亦新奇;低诉里突起一声高歌,短曲中拖出无尽的长调。我想象着一群能言的稚子和学语的婴儿睡醒后的那一片天机的饶舌!

抬头远望,那天边是迤逦的群山。缭绕的白云,疏薄的宿雾,本来混淆了山影和长空的颜色,抹去了天和地的限界,多谢朝霞的衬映,那限界又重新清晰。从山脚一直到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菜花和豆麦的颜色装饰着多采的大地。高低起伏的田垄把地面画成一面不规则的棋盘,婉蜒的村路和溪流又粗率地把它划破了。

三三五五的村落,隐蔽在葱茏的树荫里,低矮的屋顶冒出缕缕的炊烟。村路上,农夫们挑着箩筐或粪桶走着;牧童赶着牛犊;一匹黄狗正在尾追一匹白狗;女人们蹲伏在水边洗菜,捣衣服,几个还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在她们背后玩耍;近一点的村子里送来几声断续的鸡啼……

这一切是多么平凡罗!恐怕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年辰以前,这地方就是这样吧;以后多少年,恐怕也仍将这样吧!广大的祖国,多少土地上都有如此美好的春光;三十几年的时间的洪流里,登山涉水,更不知欣赏过多少日出的奇景。可是今天,这远山,这田野,这村落,这从村落走出的人和牲畜,都使我感到分外新鲜,也分外亲切。

我不是留连风景的人,我不喜欢游山玩水,我所出生,成长和生活过的城市和都会,也没有什么山水好游玩。我不知道自然景色怎样会有迷人的力量,走过许多地方,看见过许多名胜,常常发出一个稚气的疑问:所谓风景也者,就是这么一回事么?如今,我在乡村里渡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是我在乡下住得最久的一个时期。从夏到冬.从秋到春,每天每天都有青山红树,板桥流水,送到我的眼前。我曾经看见过疏林的落日,踏过良夜的月光;玩赏过春初的山花,秋后的枫色。绿杨妩媚,如青春少女;孤松傲岸,似百战英雄。高峰奇诡,平岭蕴藉,各各给人一种无言的启示。如果一个朋友,要交往越久,才相知越深,生死患难中,才有真实的情谊;十自然的奥秘也应该不是浮慕浅尝,所可领会,那么,我对它们的低徊赞叹,岂不是为了我和它们有了较长的往还么?

要这样说也未尝不可;可是朋友哦,我也到过遥远的北荒,而且正是隆冬的时候。那里没有一根草,也几乎没有一根有叶子的树,没有花,没有鸟,没有河水,没有碧绿的气味;一望无垠,是黄色的尘土,是尘土的烟雾;不然就是白得耀眼的雪的山,雪的海,雪的一切。你能够想象那里也有人烟么?能够想象那里的人也需要空气么,能够想象那里的青春少女也像被扔弃了的尘芥,或者被拾荒的孩子们从垃圾箱拣选出来的宝物么?就是这样的一个北荒,当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我就爱上它了。我的血为它而沸腾,我的心为它而跳跃,我的眼泪在眼眶外变成了黑色的泥土!为什么呢?它是我们祖国的土地呀!是真正的古老的祖国的土地呀!虽然我和它们是这样生疏。

今天倭族的海盗踏进了祖国的田园。祖国的禾苗被他们的战马啮食了,车轮碾倒了,炮火烧焦了!祖国的森林房舍被焚烧了,牛羊鸡犬被宰杀了,没有成年的姑娘,也变成了妇人死或活在他们的淫虐之下了!祖国的大地整块整块地在魔手底下,铁蹄底下,喘息,呻吟,颤抖,挣扎,愤怒1强盗所到的地方,纵然也是春天吧,我不相信太阳仍旧是温暖的,夜晚仍旧有星星和月亮;也不相信地上有绿的草,红的花,树林里仍旧有黄莺,麻雀,蚱蜢或毛毛虫;更不相信屋顶能冒出炊烟,村路上还有顽皮的孩子和孩子们的伙伴。公牛、母牛、黄狗、白狗、老鸡或小鸡!

然而那些地方是我们的呀!昨天还是和我见过的这地方一样的呀!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和这里的一样自由,一样无忧无虑,一样任意地发露自己的生的机能,赌赛着各各的美艳的呀!一想起那些受难的土地,自己的家乡,脚印到过和没有到过的地方,一面为它们担忧,为它们痛苦,后悔平常役有留心它们,没有和它们周旋缱绻,给与应该给与的热爱,一面也就对这自由的天地.增加了无限的情感;正像懊悔冷漠了凋零了的故旧,就觉得残存的眷属都是可亲的一样。虽然明知失去的土地终会回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长空显得更为明净,村路上的行人也更多了。农妇们从什么地方抬来几个担架,那上面大概是伤病的战士。向那水边的一个村子里走去;那村里有一个大祠堂,是我们的战地医院的所在。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什么歌;歌声传到我的耳边,已经很微弱,但是还仿佛听见了这样的词句:"拾伤兵,作茶饭,我们有的是血和汗……"两个女兵从那村子里出来,手挽着手,脚步和着脚步,大踏步地从那桥上走过。她们和那些农妇们打招呼,询问担架上的病人,接着也唱着什么歌走开了。她们也许是去治疗了被虱子或者别的什么小生物损伤了的皮肤,或者是去拿了金鸡纳霜片--疥疮和摆子是她们永久的友伴;不过也许是去慰问过什么病人,现在又要出席民运会议去了。

另外的村子里走出一队学兵。他们背着枪弹背包和杂囊,每个人都提着一个蒲团,一望而知,是到山上上课去的。同时,战士们也全副武装,整队地在路上走,不知是去上操还是去打野外。

突然,远远地传来一阵锣鼓声,炮仗声,一大群老百姓在那几乎看不清楚的远处显现出来;走在头前的似乎还高举着旗帜之类的东西。他们也许是到部队里献旗去的。但今天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这么早也没有什么大的集会;那么,一定是送壮丁入伍了。这里的壮丁,没有什么花名册,用不着抽签,更不需要绳子捆绑和军警的押解;仅仅因为我们的部队没有征发他们的财物,不少给做生意的人们的钱,没有调戏他们家里的媳妇和姑娘,而女兵们到他们家里去的时候,说话又那么和蔼。"我们不扩充部队呀,我们的名额都满了哇!"可是总是三个五个,十个八个,今天从那个村子,明天从那个村子,继续不断地送来。每回送来,又都像办什么喜事似地热闹。

三十几年,我都过的一种个人生活,不知是什么东西把我和别人隔绝着了。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人类是什么,它们和我有什么关系:它们也从来不曾感觉到我的存在。虽然每天在人海里浮沉,虽然也学会了把"社会","集体"这些字样挂在口边,其实只是一个荒岛上的鲁滨孙;并且似乎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并且连半个礼拜五也没有。

可是今天,我多么高兴呵,从那些农妇们,女兵们,学兵、战士、壮丁们那里,突然发见了我自己!我和他们在一块儿工作,我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从他们身上,可以找到我的心和手的直接或间接的痕迹。我再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和世界,和人类是一起的:尤其是和这些为祖国争生存争自由的人们,抢救着祖国的每一块失去的土地的人们,创造新中国,新人类的人们是一起的!我多幸福哇,和他们一样,我也有肉、有血、有汗、有体力、有智慧;我把我献出来,而他们并不拒绝我,并不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看待!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人们中间,虽然我是这么藐小,我的力量又这么微弱!

我站在悬崖边上,昂着头,挺着胸,手插在腰里,眼望着远方:朝日从远天用黄金的光箭装潢着我,用母亲似的手掌摸抚着我的头,我的脸,我的周身;白云在我头上飘过,苍鹰在我头上盘旋,草、木、流泉和小鸟在我的脚下。晨风拂着崖边的小树的柔枝,却吹不动我的军装和技在身上的棉大衣。我一时觉得我是如此的伟大,崇高;幻想我是一尊人类英雄的巨像,昂然地耸立云端,为万众所瞻仰。过去的我,却匍伏在我的面前,用口唇吻我的脚趾,感激的热泪滴在我的脚背上!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三日

摘自:《历史的奥秘》,文献出版社一九四一年六月初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