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特征有哪些(精选20篇)

浏览

6802

文章

43

篇1:新生儿黄疸高有哪些特征?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黄疸就是这样一种疾病的表现,而引起它的病因可能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肝病、溶血、弓形虫、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道闭锁以及宝宝常见的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高有哪些特征

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即是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新生儿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甚至全身都泛黄,通常2-3日后慢慢消退。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种黄疸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5、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怎么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使皮肤变黄等症状出现。那家长怎么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通常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程度,主要分为:

1、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2、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

3、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此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出生3-5天就会出现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爸妈不用太紧张,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3、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2-3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

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妈妈们已经知道新生儿黄疸高的一些症状了,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妈妈,在发现宝宝有黄疸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测是否属于病理性,以便及时治疗。如果您对更多有关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肺炎有哪些特征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身体非常的娇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困扰,新生儿肺炎是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那么新生儿肺炎有哪些特征呢?下面育儿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新生儿肺炎的常识。

新生儿肺炎的特征

新生儿肺炎的特点是症状常不典型,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可以无咳嗽、呻吟、无呼吸困难,仅表现为一般状况不好,如反应差、哭声无力、不吃奶、吃奶呛、口吐白色泡沫、精神萎糜或烦躁、常有体温不升。少数唇周及肢端发紫或变苍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呈点头样呼吸、重的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憋气和窒息。

新生儿肺炎的居家护理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憋喘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终上所述这,孩子出现了新生儿肺炎的特征,要及时的就诊,要做好居家护理。如果你对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肺炎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具有哪些反射特征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具有哪些反射特征?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28天之内的婴儿。由于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新生儿具有许多特殊反射,都是有趣的生理现象,反映了人作为哺乳动物的本能。这些神奇的本领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尽管反射消失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但长期缺失、不对称或持续存在都应视为异常。了解这些反射现象,在护理宝宝时可及时观察他的状态,并且还能体会好多的乐趣。

吸吮反射: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若吸吮的力度变强,则表示小家伙已经饿坏了。该反射一般在1岁后消失。

寻觅反射:新生儿面颊部触及母亲乳房时头即转向乳房,找乳头;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新生儿面颊部、口角边,也会有类似反应。即使闭着眼睛,也会准确无误地找到“目标”。宝宝通过这样的反射动作,会找寻乳头以获得良好的营养。

握持反射:用手指接触新生儿手掌、足底或指趾会引起指趾屈曲活动。手的握持反射一般在宝宝4~6个月逐渐消失,之后就会出现随意动作。

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节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这是新生儿对外界意外刺激的反应。拥抱反射一般在宝宝3~4个月消失。

这四种反射,反映了孩子在出生后满足生理需要及心理需要的本能,也是要求得到庇护的强烈需求。这些反射动作,该有的时候没有,或是该消失的时候没消失,都属于不正常状况,甚至与宝宝脑部中枢神经发展有关,父母亲应尽快带着宝宝去寻求专业医师观察与诊治。

除了这些大脑发育未完全的表现外,新生儿还没有发育完整的部分很多,仍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学习与适应,才能熟悉生活节奏,就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基本能力是宝宝与生俱来,且特别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的呢?

消化系统:由于宝宝的肠、胃等消化系统以及唾液系统尚未成熟,所以应提供新生宝宝液体状的乳制品(如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宝宝4个月前都应以液体的奶水为主。此阶段除了奶水之外,其他的副食品(如蔬菜泥等食材)都应尽量避免。新生儿不时会有吐、溢奶的状况发生,这是由于新生儿的胃食道尚未成熟,轻微的溢奶状况是正常的,无须过于担心与恐慌。

睡眠:新生儿通常1天需要15~1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睡眠状况较不稳定,甚至在夜晚睡睡醒醒的状况也相当频繁。毕竟新生宝宝尚无法分辨昼夜,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日夜颠倒的现象。随着月龄的增加,约3~4个月大时,宝宝的睡眠作息才会逐渐趋于正常与规律。

体温: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健全,体温容易随着外在环境上升或下降,因此,医生建议最好将新生儿放置在25℃~28℃的室内。当周围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宝宝的体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呼吸或中枢神经,不可不慎。

头颅:新生儿的头骨偏软,轻轻摸甚至可以发现头顶有前囟门和后囟门两处软软的地方没有头骨,这是因为宝宝的头骨尚未闭合,所以留下两处空洞。一般而言,后囟门在宝宝2个月内就会闭合,前囟门则可能拖到宝宝8个月左右才闭合。爸爸妈妈必须随时注意宝宝头骨的发展情况,骨缝太早或太晚闭合都是不正常的现象,需要让医生诊断有无特殊疾病。

皮肤: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脂还堆积在身上,皮肤又细嫩,因此对油脂的反应会强一些,产生许多过渡期的皮肤状况。一般而言,主要是不需要任何治疗即可自行消退的良性皮肤病,较常见的为尿布疹。

得了尿布疹的宝宝,屁股会红红的。尿布疹大多是因为不透气、湿度增加、PH值改变、尿液及大便刺激所引起,有时也会因细菌感染导致尿布疹。

要尽量维持宝宝屁股的干燥、清洁。宝宝的尿布湿了要赶快换掉,而且尽量不要用痱子粉。因为痱子粉含有化学物质,当宝宝皮肤发炎时,使用痱子粉只会刺激皮肤,让情况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的5个重要特征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一定有很多新妈妈第一次怀抱着自己的小宝宝时,心中充满的除了幸福的喜悦,还有好多惊讶和难以置信:这幼嫩的小家伙有着那么多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而当你把小宝贝的身体情况了解清楚之后,就一定会和我们一起有这样释然的感叹:哦,小宝宝原来是这样的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新生儿的5个重要特征

原来如此之一:软软的头盖骨在分娩时帮了很大的忙

新生儿的头盖骨是非常软的。在分娩时,婴儿得以因这样柔软的头盖骨无须受到永久性伤害的挤压、甚至重叠,而顺利把头钻出产道——这也是我们常常会看到的新生儿的“尖脑袋”。这种头盖骨的自发调整,会在几天后原样。同时在拼联的4块头骨之间还都留有缝隙,尤其头前部的囟门缝隙最大,所以你会感觉此处柔软且凹凸不平,还会感受到有脉搏的跳动。不用担心,这里覆盖有厚厚的骨髓,可以帮助宝宝免受伤害。

原来如此之二:面部发红是产道挤压的缘故

在生产时,新生儿是通过母体狭窄的产道被分娩出来的。在通过产道时,他们的肺和心脏等会受到强烈的压迫,返回心脏的静脉血都向脸部汇聚。在这种强烈淤血的情况下所出生的婴儿自然是发红的。此期间,如果婴儿因血管破裂而有少量血液渗流到皮下的话,那么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点状的血斑或青紫斑块。但大约3天到1周左右之后,这些斑点就会被吸收而消失。而当宝宝大哭时出现的全身发红,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不是什么健康问题。

原来如此之三:新生宝宝都是罗圈腿

将宝宝的双腿伸展开后,你会发现,他居然长了一双罗圈腿。千万不要惊讶、失望或者担心,因为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暂时现象。这跟他在子宫里蜷缩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2岁左右。大约从3岁开始,双腿还会一度变成X型。直到6~8岁以后才会完全变直。

原来如此之四:初生的体毛不会带一辈子

当你抱着你刚出生的宝宝就像抱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猴子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将来他长大了也会这样体毛浓重。出生时就长有的长长的体毛,与出生后新长出的体毛,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出生时的体毛往往会在出生后不久全部地自然脱落,再长出新的体毛。

原来如此之五:发黑而肿胀的生殖器是受母体激素的影响

新生儿的生殖器官看起来有些肿胀且颜色发黑,这并不是不正常的。它是因为在胎儿时期受到母体激素的刺激和分娩时过多体液的汇聚所致。女宝宝的阴部肿胀大约在一周内会慢慢消失;男宝宝阴囊中的过多液体可能要存在几周或几个月。另外,除了外阴部之外,腋下也可能出现色素沉积的现象,也都是这个原因,所以不必担心。如果婴儿出现拒绝喝奶,体重停止增长的症状,则有可能是副肾或下垂体发生了激素异常,这时最好去医院请医生进行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出生时有哪些变化特征及发育标准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出生时有哪些变化特征发育标准?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2500克,就可以认为渡过了人生的第一关。体重低于2500克时,诊断为低体重婴儿或未成熟儿,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婴儿的标志是: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

人们常常担心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排尿,正常应在24小时内排尿。健康的孩子也有在48小时后排尿的。用白色尿布时,看见砖红色尿液可能会大吃一惊,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尿酸盐的缘故,可不必担心。24小时内出现第1次排便,大便呈墨绿色或黑色稠糊状,称其为胎便。胎便是由肠道分泌物经蛋白分解酶作用转化而成,因含有胆汁而呈绿色。刚出生的婴儿,尽管有时也哭一哭,但几乎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刚出生的婴儿头大多呈椭圆形,通过产道时因受压可能出现头度肿胀(产瘤),有如橡胶感,初产妇或高龄产妇所生的婴儿头扁得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可自愈,不必考虑如何用枕头等来矫正,此时最好不用枕头。触摸头部时,在顶部发现柔软无骨区域,会感到很惊讶,其实这就是囟门,是头骨间所形成的缝隙,有利于胎头在通过产道时改变形状。囟门大小不一,具有个体差异,生后到2个月左右变大,但不必担心,9一18个月左右关闭。其关闭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未成熟儿囟门较大,关闭也晚。

脸好像有些浮肿,特别是眼睑浮肿者多见。可能还会注意到婴儿出现眼睑,这是护士为了防止出现淋菌或衣原体性结膜炎而用硝酸银或抗生素点眼引起的反应。也不必担心女孩的鼻粱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高起来的。脐带的结扎处由于出生时盖上了看不见,揭开纱布时看见青黑色的脐带残端时会感到很可怕。男婴会有阴囊水肿,但可自然消失。女婴刚出生时,小阴唇比大阴唇大,看上去好像长了什么东西,这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婴儿的体位和胎儿在子宫中的体位相同,头位出生的孩子,头向前屈,下颌靠胸,背部弯曲,肘部屈曲,握拳向内,呈“O”型腿,腰膝关节屈曲,脚背屈,足底向前露出。许多在寒冷季节出生的婴儿,出现手脚末端发青,但这与心脏功能无关。查看后背时,在腰部可看见青色的胎记,称母斑或蒙古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颈前、眼睑和鼻翼等处,可见形状不规则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痣,1岁左右也会自行消退。鼻部皮下可出现数个小的斑点,此系扩张的汗腺,也可自行消退(痱子)。

热了不出汗,也不流口水,与分泌腺尚未发育完全有关。眼睛尚不能看见东西,但可听见大的声响,强力关门时,婴儿会一惊。婴儿刚出生时体温与产妇相同,以后可下降1-3℃,在8小时后体温降至36.8•37.2℃,呼吸频率每分钟35—50次左右,脉搏每分钟120.160次左右。目前,产院因为工作比较忙,将要儿放在新生儿室,与母亲分开。但刚出生的孩子应尽可能与母亲安排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增加母子间的感情联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生儿四肢特征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刚出生的婴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爱漂亮。全身布满皱纹,而且睁不开眼睛,但是只要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得非常可爱喔。那么,新生儿四肢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脸部

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2500克,就可以认为度过了人生的第一关。体重低于2500克时,诊断为低体重婴儿或未成熟儿,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婴儿的标志是: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

刚出生的宝宝脚趾和手指都非常灵活,他们都具有抓取的本能,你只要把手指头放在他的手掌上,你就能够感受到他有力的抓握。刚出生的宝宝手指和脚趾都小小的,手指和脚趾分别都有五个并且不粘连,而且白白的,更是瘦瘦的,有点像小鸡爪,也很可爱。

手。指甲、脚趾甲半透明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从出生时就是长出来的。有些宝宝的指甲甚至长得需要修剪。为了防止宝宝用手指甲划破脸,要常常给宝宝剪指甲或用棉纱布给宝宝戴上手套。

腿。腹股沟关节张得很大,膝盖弯着,慢慢会变直。换尿布时要经常给宝宝做伸展体操。虽然此时还是平足,但当宝宝开始走路后,脚底就会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生儿的外形和身体特征有哪些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外形身体特征有哪些?新生儿是指出生后4周内的宝宝。呈头部比例大、上身长四肢短的四头身。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下新生儿的外形特征吧。生殖器。女婴有时候会有阴道出血的情况,这是妈妈的激素在胎儿体内刺激宝宝的子宫内膜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4周内的宝宝。呈头部比例大、上身长四肢短的四头身。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下新生儿的外形特征吧。

生殖器。女婴有时候会有阴道出血的情况,这是妈妈的激素在胎儿体内刺激宝宝的子宫内膜,出生后这种激素不再传递给宝宝,所以宝宝的子宫内膜会脱落,产生像月经一样少量的出血现象。要摸一摸确认男婴的睾丸是否垂在下方。睾丸的大小、形态、颜色因人而异。

腿。腹股沟关节张得很大,膝盖弯着,慢慢会变直。换尿布时要经常给宝宝做伸展体操。虽然此时还是平足,但当宝宝开始走路后,脚底就会变化。

上身。刚出生的宝宝上身比头部还短。头的大小是成人的1/3左右,但上身还不足成人的1/20。男婴的胸围平均值是33.4厘米、女婴是33.l厘米。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头围和胸围相差不大,过了周岁之后胸围会大干头围。肚子鼓得圆圆的,做腹式呼吸。

皮肤。出生后宝宝全身裹善一层像油一样的胎脂。皮肤颜色起初像泡在水里一样有些发青,而后渐渐呈红色。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因血管的运动神经尚不稳定和末梢血循环缓慢,所以会呈现多种颜色。宝宝哭时皮肤呈暗红色或紫色;手脚发凉时会呈青色;若暴露在冷空气里全身的血管则会出现紫斑。出生后1~2周时胎脂会慢慢脱落,皮肤变得又嫩又干净。

胎记。新生儿的皮肤特别是从常常会出现青色的斑块幼儿时期会自然消失。

手。指甲、脚趾甲半透明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从出生时就是长出来的。有些宝宝的指甲甚至长得需要修剪。为了防止宝宝用手指甲划破脸,要常常给宝宝剪指甲或用棉纱布给宝宝戴上手套。

眼睛。只能分辨明暗。有些宝宝的眼睛分泌物特别多,只要没到眼睛充血或者睁不开眼睛的程度,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出生后宝宝可以看到20~30厘米以内的事物。10后天可以看到移动的物体。

头发。大部分的宝宝出生时头发就已经长出来了。头发的稀疏因人而异。头发的颜色有黑色、浅褐色等。到了百日的时候这些头发会开始脱落,等到了周岁时会长出新的头发。出生后3周内头发掉得比较多。

囟门。新生儿头上两个头盏骨相接的地方并未完全闭合,摸上去软软的,但被坚韧的头皮覆盖,所以不容易受伤。这部分叫做囟门,卤门部位宝宝十分重要,因此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头顶前部的叫前囟门,呈菱形,宽2~3厘米,长3~4厘米,心脏跳动时这个部位也会随着轻微搏动。后面的为后囟门,比前卤门小很多。出生后12~18个月时前囟门会完全闭合,后囟门则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

头。身体上最大比例的部位就是头,占全身长的1/4.头围比胸围大1厘米左右。一般男婴的头围是34.6厘米,女婴的头围34.1厘米。头的上方有因5块头骨没有完全贴合而形成的前囟门和后囟门。

脸。因通过狭窄的产道,所以顺产的宝宝脸一开始是肿的。脸上有油光,脸颊上好像有红色的小米粒一样的东西,这是因受到妈妈的激素影响,所以不用太担心。

下巴。宝宝下巴抖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有时会有下巴不对称的情况,这跟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头部姿势有关,出生后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鼻子。受到妈妈的激素影响,鼻翼有黄白色的疙瘩。因鼻孔窄且分泌物多,所以喘气的时候会有杂音。只要不影响喝奶就不用太担心。

肚脐。一开始脐带是湿润的,等到了7~l0天就会变干且变成黑色,并自然脱落。这时要注意不要沾水,如果脐带残端脱落后继续流黏液和脓性分泌物,就要到医院看看了。—般倜左右脐带残端便会脱落,完全愈台至少要10~20天。这期间洗澡后应用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注意避免感染。

脖子。宝宝的脖子很短,所以宝宝的呼吸声听起来很重,但长大后就好了。

嘴。嘴的周围和舌头部位比较敏感。舌头上有白色的鳞状物,过几天就会消失。牙床上看起来像圆圆的牙齿一样的东西叫“马牙”,同样会慢慢消失,所以不用太担心。

耳朵。刚出生时皱巴巴的,但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展开。左右大小不一样且形态也不—样。虽然这时宝宝的听觉已经比较发达,但一般不会被较大的声音吓到。出生后3周左右,耳朵里的羊水出来后,就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判断声音的方向了。

乳房。不管是男婴还是女婴,刚出生的宝宝的乳房都是鼓起来的。因为妈妈的催乳素影响了宝宝的乳腺,有时还会出奶,这时如果挤压的话容易被感染。因此不要摸,顺其自然,几个星期以内就能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生儿身体特征护理有哪些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身体特征护理有哪些?刚出生的婴儿不太可能会成为选美比赛的优胜宝贝,只要想想小宝宝出生的过程,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但小宝宝的脑袋这么尖,小鸡鸡又肿肿的,这到底是不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就来告诉你刚出生的宝宝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为什么看上去会有些奇怪。

刚出生的宝宝有着一个大脑袋,没有脖子,小短腿,大身子。事实上,他们看上去可能很像E.T.(外星人)。由于小宝宝在出生时平均要在产道内受到约12个小时的挤压,所以头部可能会变形,或者看上去尖尖的。(剖腹产的宝宝由于不用经过产道,要稍微好看一点,因为他们的脑袋没有被挤压,所以出来的时候脑袋仍是好好的、圆圆的。

你对于囟门(也就是宝宝头上软软的部分)不必过分担心。新生儿的头骨还是开放的,没有闭合,这是为了在出生时头骨可以适当收缩,以便顺利通过产道。宝宝头后部的囟门大约4个月左右闭合,而前部的囟门则会在9~18个月期间闭合。男宝宝的小鸡鸡会显得有点肿,因为他出生前从妈妈体内吸收了过量的女性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也会导致女宝宝出现类似变化。同样由于产道的挤压伤,宝宝的脸也可能会有些肿。

你的宝宝的小胳膊腿可能看上去短得奇怪,这是正常的。他在子宫狭窄的空间里蜷曲了那么长时间,当然需要一阵子才能适应外界的自由空间。他的胳膊和腿会在出生后的一两周内渐渐舒展。同时,他可能发现在襁褓中被舒适地包裹在小毯子里感觉很安慰。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外观不尽相同,这与宝宝出生时的孕周有关。早产儿的皮肤较薄,看上去透明,可能还覆盖着一层细软的绒毛——胎毛。他们身上可能还有一层胎脂,这是一种白色的奶酪状物质,可以保护羊水中宝宝的敏感皮肤。宝宝出生的孕周越往后,他身上的胎毛和胎脂就越少,但通常出生后几天内会有脱皮的现象。

任何人种或民族的宝宝出生时肤色都较浅,通常是粉红色,这是因为小宝宝的皮肤仍然很薄,所以红色的血管清晰可见。儿科医生安妮•比尔指出,你宝宝真正的肤色会在第一年里逐渐显现出来。

大概30%~40%的宝宝出生时会有粟粒疹,那是长在他们脸上的看上去像小粉刺一样的白色或黄色小点点。粟粒疹通常在3~4周内就会自行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你的宝宝身上有小脓包,破了以后皮肤上有深棕色的印记,可能是黑色素沉着脓包疹,这是一种在黑人宝宝身上较为普遍的新生儿皮疹。这也不需要治疗,宝宝3~4个月大时皮肤上的印记就能消失。

胎记。包括“蒙古斑”、“天使吻痕”、“鹳咬痕”也很常见。这些胎记形状、大小、颜色各异,可能出现在宝宝身上的任何部位。有些类型的胎记可能在宝宝出生后几天或几周才出现。大部分胎记是无害的,许多会在几年内自行消失,也有的会跟随宝宝终生。

最后,如果你的宝宝皮肤在出生后头几天泛黄,他可能是有轻微的黄疸,一半以上的正常、健康宝宝都会有这种现象。通常这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你应该告知医生。一般情况下,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会在一周内减退,早产儿持续的时间更长一点。

谈到宝宝的头发会有很多让你出乎意料的事。你的宝宝出生时可能是满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也可能是发色浅浅、质地稀疏。还有的夫妻生下的宝宝没有头发。宝宝出生时头发颜色的深浅、浓密,跟他长大的发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你知道吗?深色头发的白种人夫妻可能生下红色或金色头发的宝宝,浅色头发的夫妻则可能生下像“猫王”那样漆黑头发的宝宝。出生时红色头发的宝宝可能会变成金发,黑发的宝宝可能长成浅色头发,金发的常常会变成深色头发。

当你的宝宝6周大的时候,出生时的皮肤问题,如黄疸、粟粒疹等等,基本都会消失。即使没有,很快也会消失的。宝宝的脐带残端应该也掉了,只留下了可爱的小肚脐。出生数天之后,宝宝的体重会迅速增加,通常大约每周长100~300克,这意味着他会长胖,皮肤会被填满,开始看上去像个“真正”的宝宝了。

即使宝宝出生时长满头发,在头几周或几个月内也可能开始部分或全部掉落。别担心,宝宝的头发还会长回来,虽然新长出的头发可能会跟原来的不一样。很多宝宝还会出现“枕秃”,但随着宝宝仰躺着的时间减少,那些秃的地方最后会慢慢长好。

你的宝宝的外表和行为会在出生后头一年内发生很大变化。要了解宝宝的成长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宝宝成长发育版块。如果你想随时了解宝宝在第一年中的各个成长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生儿听力有那些特征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的语言发育与听力发育密不可分,听力是否正常,语言发育测试就是一块“晴雨表”。一个人必须先有了听力,再经过语言学习才会说话。一个正常的小儿(发音正常,决不是声哑),如果出生后被放在一个不与任何人接触的环境里,没人教说话,就永远也不会说话。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小儿,即使生活在有人和他说话的环境里,但因听不见也学不会说话,这就是所谓的“十聋九哑”的道理。那么,新生儿听力有那些特征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喜欢听妈妈的声音

宝宝接受声源时通常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妈妈的声音,因为妈妈在无意中已对他说了10个月的话了,所以当妈妈在宝宝耳边呼叫时,宝宝就会将头转向妈妈这边,并专注地看着妈妈,觉得是那么的熟悉。研究发现,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宝宝就会表现出对母亲声音的偏爱,如果妈妈在照料宝宝的同时经常呼叫宝宝的名字或说说话,5~8天后大多数宝宝就能对妈妈的呼叫声发生反应。

2.喜欢听高调但不尖锐的声音

新生宝宝还喜欢听高调声音,因此父母和宝宝谈话时要提高声调,而这种音调似乎是世界性的,没有语种的区别。但宝宝一般不喜欢听过强尖锐的声音,当听到这类噪音时,宝宝的头会向相反方向转去,以示远离声源或以哭吵拒绝干扰。

3.安静觉醒状态时,听力最敏感

当然要使宝宝对声音作出反应,还必须注意宝宝当时所处的状态,宝宝对声音的反应会随意识状态而改变,深睡时对声音的反应可能不明显或仅有呼吸节律的改变,浅睡时可有惊跳,瞌睡时可突然变得觉醒起来,在安静觉醒状态时,他可机敏地慢慢将头和眼转向声源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败血症典型特征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败血症时伴发黄疸很常见,有时是唯一的表现,当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应该在5-7天后逐渐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时,首先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新生儿败血症典型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抵抗力最差,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新生儿败血症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只要科学的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那么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七大典型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七大典型特征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特征及治疗

全文共 1977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缺乏维生素D致使钙、磷代谢失调,血钙降低,医学上称为低血钙症。由于血钙低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孩子轻则表现为烦躁、哭闹、磨人、发惊,重则可发生抽风。

新生儿低钙血症:血清总钙低于1.8mmol/L(7.0mg/dl)或游离钙低于0.9mmol/L(3.5mg/dl)即为低钙血症(hypocalcemia)。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早期低血钙发生在出生48小时内,常见于:低体重儿,各种难产儿和颅内出血、窒息、RDS、败血症、低血糖等症患儿;或在应用碱性液纠正酸中毒后;或孕妇患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出血、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不足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情况者,其新生婴儿容易发生低血钙。

(二)晚期低血钙指出生48小时后发生的低血钙,多为足月儿。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因牛乳、黄豆粉制的代乳品和谷类食品中含磷量较高(人乳磷浓度为150mg/L;作牛乳为1000mg/dL;牛乳制品中为500mg/dl),且牛乳中钙/磷比例低(人乳钙/磷比例为2.25/1;牛乳为1.35/1),不利于钙的吸收,相对高的磷酸盐摄入和新生儿相对低的肾小球廓清能力,导致了高磷酸盐血症和低钙血症。此外,母妊娠时维生素D摄人不足、用碳酸氢钠治疗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或换血时用枸橼酸钠做抗凝剂等均可使游离钙降低。

(三)其他低血钙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婴儿,低血钙持续时间长。

1、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母血钙增高可造成胎儿高血钙和胎儿甲状旁腺被抑制,其甲状旁腺较正常儿者为大,症状顽固而持久,血磷一般高达2.6mmol/L(8.0mg/dl)或更高,对治疗有拮抗作用;但应用钙剂最终可使抽搐缓解,有时疗程常须持续数周之久,可伴发低镁血症。患儿母亲的病情可以是隐匿的,无临床症状,或是由于婴儿的顽固低钙抽搐而发现母亲的甲状旁腺病变。

2、暂时性先天性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是良性自腺性疾病,母甲状旁腺功能是正常的。除用钙剂治疗外,还须用适量的维生素D治疗数月。

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较少见,具有持久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高磷酸盐血症。多出是散发性的,系由于甲状旁腺缺如所引起,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合并胸腺缺如、免疫缺损、小颌畸形和主动脉弓异常,称DiGeorge综合征。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主要是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呈现惊跳、手足搦搐、震颤、惊厥等。新生儿抽搐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改变、心率增快和发绀;或因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严重呕吐、便血等胃肠症状;最严重的症状是喉痉挛和呼吸暂停。早产儿在出生后较早即出现血钙降低,其降低程度一般与胎龄成反比,但常缺乏体征,这与早产儿血浆蛋白低下、常伴有酸中毒、血清游离钙与总钙比值相对较高等因素有关。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踝阵挛可呈阳性。生后早期发病者血钙低,血磷正常或升高,可伴低血糖;晚期发病者血钙低,血磷高。

【诊断】

对出现惊厥疑诊低钙血症的新生儿应结合病史和血钙、尿钙等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应与新生儿颅内疾病、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症等引起的惊厥作鉴别。心电图检查可见QT间期延长,早产儿0.2秒,足月儿0.19秒提示低钙血症(不表明游离钙降低)。

【治疗】

出现惊厥或其他明显神经肌肉兴奋症状时,应经静脉补充钙剂,可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2ml/kg,以5%葡萄糖液稀释一倍缓慢静注(1ml/min),避免注入过快引起循环衰竭和呕吐等毒性反应。必要时可间隔6~8小时再给药一次。元素钙总量为每日25~35mg/kg(10%葡萄糖酸钙含元素钙量为9mg/ml),最大剂量每日50~60mg/kg。在静脉注射钙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心率80次/分,否则应暂停,同时应避免药液外溢至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若症状在短期内不能缓解,应同时给予镇静剂。惊厥停止后改为口服钙维持,可用碳酸钙每日0.3~0.6g,或葡萄糖酸钙每日2~3g。对病程较长的低钙血症可口服钙盐2~4周,维持血钙在2~2.3mmol/L(8.0~9.0mg/dl)。调节饮食是重要的,应强调母乳喂养或用钙磷比例适当的配方奶。也可服用10%氢氧化铝3~6ml/次,阻止磷在肠道的吸收;并用口服钙剂治疗,以降低血磷,恢复血钙浓度。

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患儿需长期口服钙剂治疗,同时用维生素D2(每日10000~25000IU);或二氢速变固醇(dihydrotachysterol)每日0.05~0.1mg;或1,25(OH)2D3,每日0.25~0.5g。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调整维生素D的剂量。

低钙血症同时伴有低镁血症(血镁0.6mmol/L)者,惊厥不易得到控制,在用钙剂的同时应给予镁盐治疗,可按2~4ml/kg静滴2.5%硫酸镁,一日2次;惊厥停止后改用10%硫酸镁口服,一日3次。晚间低钙血症患儿应改用人乳化牛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生儿期的特征与护养要点有哪些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期的特征护养要点有哪些?小儿从离开母体(经结扎脐带后),至出生满28天,这一时段被称为“新生儿期”。这时小儿刚刚离开母体,开始适应外界全新的环境,需要进行自主呼吸,调整血液循环,依靠自身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工作,摄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神经系统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

新生儿的各种功能都还比较幼稚,大脑皮质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患病后的反应性也相当差,故患病死亡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疾病常与“胎儿期”及分娩过程有关,如早产、畸形、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破伤风、脐部疾病、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均为多发病。所以在这阶段的护养特别要细心,合理喂饲、注意保暖,对于食具、衣物、尿布的卫生消毒不可忽略。此外,还必须了解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如睡眠时间较长,体重先减后增,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乳房肿大、板牙、螳螂子等,应与各种病症区别以免误治。

现代儿科研究发现,从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胎儿将经历妊娠后期、分娩、出生的过程,直到新生儿早期,从离开母体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命也面临最大的危险和考验,所以这个时期的死亡率特别高,做好这个时期的保健,也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因此特别提出了一个“围生期”(也叫做围产期),并强调要注意下列事项,能对新生儿的护养有一定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生儿有什么外貌特征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了,这个说眼睛像爸爸有神,那个说鼻子像妈妈秀气,总之,都在夸宝宝长得漂亮。其实,刚出生的宝宝一点儿也不好看,而且看起来都有点相像,有着这个时期所独有的外貌特征新生儿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的外貌特征

1.皮肤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呈现红色,摸上去凉凉的,看上去皱皱的,有些婴儿会有一层灰白色的胎脂,以后会慢慢吸收。早产儿长出的软软绒毛会出生后在一到二周后消失。

2.头部

婴儿的头部比较大,约占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可能会因产道的挤压产生变形的情况。由于头发湿湿地贴住头皮,头皮就可能会因为部分水肿产生产瘤,产瘤会在之后自动消失。头部的前后囱呈菱形和三角形,前囱闭合大约在12-18个月,后囱闭合大约在2-4个月。

3.脸部

新生儿脸部呈现肿胀状态,眼皮较厚,鼻梁较矮,并且眼部发展不完善,会有生理性远视以及斜视现象,但在2-4周后就会消失。

4.鼻子和耳朵

新生儿鼻腔比较窄,鼻粘膜较软并且有血管,容易导致鼻塞,部分婴儿在鼻尖部位有粟粒疹。此外,其耳部软骨发育较好,形成了耳朵轮廓。

5.全身

由于出生前在母亲子宫内生长,新生儿依旧四肢缩在一起,小手紧紧握拳,但头部、颈部及躯干部分会逐渐伸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生儿脸部特征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宝宝身上部分或大部分被胎脂所覆盖,而且皮肤都是皱皱的,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刚从泥潭奋斗出来的小老头。不出一个月,宝宝就会逐渐的把那层皱皱的皮肤去掉,即开始掉皮。那么,新生儿脸部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脸部

新生儿脸部呈现肿胀状态,眼皮较厚,鼻梁较矮,并且眼部发展不完善,会有生理性远视以及斜视现象,但在2-4周后就会消失。

鼻子和耳朵

新生儿鼻腔比较窄,鼻粘膜较软并且有血管,容易导致鼻塞,部分婴儿在鼻尖部位有粟粒疹。此外,其耳部软骨发育较好,形成了耳朵轮廓。

皮肤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呈现红色,摸上去凉凉的,看上去皱皱的,有些婴儿会有一层灰白色的胎脂,以后会慢慢吸收。早产儿长出的软软绒毛会出生后在一到二周后消失。

头部

婴儿的头部比较大,约占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可能会因产道的挤压产生变形的情况。由于头发湿湿地贴住头皮,头皮就可能会因为部分水肿产生产瘤,产瘤会在之后自动消失。头部的前后囱呈菱形和三角形,前囱闭合大约在12-18个月,后囱闭合大约在2-4个月。

全身

由于出生前在母亲子宫内生长,新生儿依旧四肢缩在一起,小手紧紧握拳,但头部、颈部及躯干部分会逐渐伸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生儿皮肤特征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三层组成。那么,新生儿皮肤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宝宝的皮肤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成人皮肤的许多功能,至少还需3年的时间才可发育得和大人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妥当护理宝宝的皮肤。

一、宝宝的皮肤有哪些区别于大人的特点

1、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要比成人大得多

婴儿皮肤的平均表面积是25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5公斤,二者之比为1:500;成人皮肤的平均表面积是180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65公斤,二者之比为1:270。因此,对于同样量的洗护品吸收得要比成人多,同时,对过敏物质或毒性物的反应也强烈得多。

照料要点:给宝宝清洗皮肤时,应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洗护用品,即经过严格医学测试证明:品质纯正温和,其中的成分完全符合婴幼儿皮肤的特性,与成人的用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宝宝的皮肤无任何刺激性,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2、皮肤薄容易因摩擦受损

婴儿的皮肤仅有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厚,表皮是单层细胞,而成人是多层细胞;真皮中胶原纤维少,因而缺乏弹性,很容易被外物渗透和摩擦受损。

照料要点:尿布及贴身衣物应是棉质的,且柔软吸水,每次用后都应用弱碱性婴儿皂清洗;沐浴后用细腻无杂质的婴儿爽身粉涂于全身。尤其是皱褶处,这样便可有效地吸湿,同时减少摩擦,从而预防痱子和尿布疹的发生。

3、皮肤控制酸碱能力差

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保护膜来保护皮肤,以防细菌感染,并维持皮肤滋润幼滑,因此保护好这层保护膜很重要。

照料要点:不可用碱性洗护品清洗,以免破坏保护膜,比如含皂质、酒精和刺激性成分。应选择ph值中性,在清洗后能在皮肤上留下天然保护膜,并能保留水分的洗护品。

4、皮肤色素层薄

婴儿皮肤黑色素生成很少,因而色素层薄,很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

照料要点:从婴儿时期就要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强烈的阳光下。外出必要时,暴露的皮肤使用无刺激性不含有机化学防晒剂的高品质婴儿的防晒品。

5、皮肤体温调节能力弱

皮肤的汗腺和血管还处于发育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控制体温,因此容易产生热痱。

照料要点:不要给宝宝穿戴得太多,经常用柔软的小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然后用婴儿爽身粉涂抹皮肤。如果宝宝长了痱子,应在长痱子的皮肤上涂上婴儿热痱粉,帮助宝宝去痱止痒。

6、皮肤抵抗力差

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弱,较易出现皮肤过敏,如红斑、丘疹、水疱等。

照料要点:在给宝宝清洗皮肤时,不要用含皂质和刺激性的沐浴露,应用温和的婴儿润肤露、润肤油。

7、泪腺发育不成熟

由于泪腺未发育完全,且眨眼少,所以不能分泌足够的泪水来保护眼睛,常常受到刺激物的伤害。

照料要点:给宝宝洗澡时,应选用专为婴儿设计的无泪配方,100%不含皂质的洗发精或洗发沐浴露,以免伤害宝宝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什么特征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爸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什么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持续时间

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黄疸的程度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一般情况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新生儿伴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白陶土样)者;尿液呈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

其他

对于黄疸消退后又出现属于病理性黄疸。必须注意的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可以向病理性黄疸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征是什么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造成新生儿脑损伤,是一种可致命的危险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征是什么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特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的,宝宝分娩出后可见与正常足月儿的外貌和表现均有所不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上会有一系列症状表现:

1、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

2、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明显抑制、昏迷。

3、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有脑水肿表现。

4、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24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5、肌张力增高或减低。

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7、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HIE的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

此外,可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三种程度:

轻度: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震颤),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足月儿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如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如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前囟隆起,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特征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新生儿每天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在接触这些微生物时是否会得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免疫力的强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特征

1、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尚欠完善。

2、新生儿尚未接触过子宫外环境的各种病原,也没有接触过食物蛋白等种类繁多的抗原性物质。

3、孕期受到通过胎盘的母亲抗体的影响,使新生儿存在着生理性免疫低下。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产生疾病;

更新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如何增强新生儿免疫力

方案一:合理营养

新生儿期营养需求量高,但消化代谢功能有限。因此,对营养既要求足够量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能过量喂养,以免造成新生儿胃肠道的过重负担,适当掌握合理营养对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每天摄取均衡的营养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及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抗体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缺乏会造成免疫机能下降。维生素C能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可增加抗体,清除病毒和细菌,从而增强免疫力。其它如-胡萝卜素及营养素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烟碱酸、泛酸、铁、锌和酶等也都与免疫能力有关。

方案二:母乳喂养

母乳比代乳品含有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质,它可供给新生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铁、尤其是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双歧因子、溶菌酶等,它们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阻止有害菌的生长,可减少宝宝感染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哪些特征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比较困难。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所生婴儿,在生后半年内有20%~50%成为HBsAg携带者,但多数无症状。那么,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哪些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黄疸。往往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前来就诊。其它症状如低热、呕吐、腹胀亦可出现。体检有肝脾肿大,尿色较深,大便由黄转淡黄,亦可能发白。多数在3~4月内黄疸缓慢消退,也可并发干眼病,低钙性抽搐、出血及腹泻。少数重症者病程较长可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正常。新生儿甲胎蛋白满月后应该转阴而患者可持续增高,这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再生增加。通常在转氨酶高峰后1周左右达到高峰,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生儿的眼睛特征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4周内的宝宝。很少有刚出生的婴儿会成为选美比赛的优胜宝贝,只要想想小宝宝出生的过程,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新生儿的眼睛特征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的眼睛只能分辨明暗。有些宝宝的眼睛分泌物特别多,只要没到眼睛充血或者睁不开眼睛的程度,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出生后宝宝可以看到20~30厘米以内的事物。10后天可以看到移动的物体。

很多亚裔、非裔和拉美裔宝宝出生时眼睛是深棕灰色,长大后也变化不大,但有些宝宝可能出生时是淡褐色眼睛,在6个月左右会变深。大部分白人宝宝(当然不会是全部)出生时是深灰蓝色的眼睛,几周或几个月后才会显露出眼睛的真正颜色。基本上,宝宝6~9个月时的眼睛颜色很可能就不再变化了。不过,还有些宝宝一开始眼睛是蓝色,几年后则可能变成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