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明氏宗祠在哪里(合集20篇)

浏览

7085

文章

1000

篇1: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天堂程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桥市乡天堂村,年代为清乾隆四十年,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天堂程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天堂村:天堂村(tiantang Cun) 天堂村位于桥市乡西部,东与本乡友好村相邻,南与本乡珠溪村接界,西与欧阳海镇毗邻,北与本乡枫树村接壤。辖天堂、石龙头、干旱头、雷家冲、横头冲、混札岭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318户1260人。 村域经济主要产业为蔬菜、水果。工农业总产值1.01亿元,人均纯收入0.71万元;工业以农产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宣汉姚氏宗祠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宣汉姚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毛坝镇冒尖村姚氏宗祠建于1883年,历时5年修建,于1889年竣工。凝姚姓全族之力,聚姚姓全族之资修建成功。已于2002年12月被四川省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府发〔2002〕23号)。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813平方米,由牌坊、戏楼、内坝、正殿、左右厢房五大部分组成。整个祠堂围绕“蒲阪流芳”即舜帝精神孝感天地四个字进行建造。其目的是颂扬舜帝及其后裔名人一身的丰功伟绩,教育族人:遵守家规族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孝字为先,耕读为本,全族一体,敬老爱幼,相互关心,为人正道,匡扶正义,抑恶扬善、不市纠纷。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冒尖村:冒尖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下坊李氏宗祠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下坊李氏宗祠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

下坊李氏宗祠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金坑乡金坑村下坊自然村西侧,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建筑本体为单进合院式建筑。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家族第一代始祖李四六宋代迁徙于此。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建有天井、前厅、天井、正厅、过雨亭、后厅。总面阔22米,总进深31米,面积为682平方米。前厅为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带前、后廊。正厅为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带前廊,前廊为卷棚轩顶。明、次间均为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用才硕大。后厅为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三柱,两侧为厢房,厢房为单檐三开间楼房。过雨亭为悬山顶,两侧为天井、厢房。该祠堂保存较好,雀替木雕精美,柱础为八角形覆盆式。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坊李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坑村:金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赵氏宗祠戏楼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赵氏宗祠戏楼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氏宗祠戏楼位于铜陵市铜陵县东联乡水浒村义兴小圩内。

该戏楼原是赵氏宗祠的一部分,赵氏宗祠是一幢三进建筑群落,前进就是今天尚存的戏楼,戏楼的戏台坐南朝北,正对着二进的庭院。戏楼为砖木结构,上下,内有两层一简木制易楼梯上下。墙体为青砖砌成,白灰抹面,小瓦盖顶,楼北侧有4个飞檐翘角,中间开门,左右各3大间,戏楼内部为木质结构,顶部有一大两小3个藻井,藻井局部存有彩绘,藻井、栋梁均雕刻有人物、龙、凤、狮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该戏楼是本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古戏楼,造型古朴雄浑,戏楼内部全部采用株木雕刻成的木条经拼榫而成,戏楼斗拱、藻井、驼梁等随处可见形象逼真的木雕,有人物、龙、凤、狮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保护范围:戏楼墙外,东、南、西、北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20米,北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戏台、厢房,总面积842.12平方米。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

启瑞堂,民居建筑。坐南朝北,主轴线上为正厅、后厅、花园水榭、花厅。轴线东侧有别院、落轿厅、书斋等建筑。总面积3339平方米。整体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木雕装饰题材类型丰富,工艺精湛,题材品种多样,是我省一处特性较强的住宅建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响肠方氏宗祠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响肠方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响肠方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响肠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坐南朝北,三进两天井。一进祠门,面阔三间,大门位于明间进深二分之一处,形成前门廊后过厅格局。大门背面二层为戏台,面向中厅,单檐歇山顶,台口矮栏,三面敞开,左右看楼相接。二进中厅面阔三间,五架抬梁前轩后双步结构。三进神堂面阔三间,左右厢房各一间。左包屋已毁,右包屋尚存。方式宗祠附属谱馆一座,与主祠相对,且为同期建筑,两进二层四合院。

保护范围:东至屋檐滴水外12米,南至后墙外8米土坎,西至惜字亭外5米国道边,北至河边1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上街桥9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人行道,西至惜字亭外5米,北同保护范围。

响肠村:响肠村地处响肠镇中心地带,辖35个村民组,1013户,总面积8.7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5992亩,水田2794亩,旱地913亩),村部与镇政府隔河相望,是响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三条村级水泥路全长18.5公里,有一座小二型农田灌溉水库,库容面积4.5,三条小河呈东西流淌至响肠河,商业店铺129家,个私加工企业6家。 响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胡湾胡氏宗祠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胡湾胡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湾胡氏宗祠,为清代古建,2012年9月经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建位于陶辛镇胡湾行政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太平天国时期遭严重破坏,清咸丰年间重新修复,徽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刻工精湛,保存基本完好,为芜湖市域农村不可多得的古建筑。1909年当地胡姓以宗祠为校舍开办芜湖县农村第一所新式西化小学,于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完中,培养出副高以上职称者67人,名列高尖端科技人才36人,博士、博士后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学子遍布海内外,因此闻名遐迩,被誉为“芜湖教授村”。2010年县文物所主持对其进行了保护性维修。

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南各20米,西3米,北12米至宗祠后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各30米,西、北各2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官坊上官氏宗祠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官坊上官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官坊上官氏宗祠位于清流县赖坊乡官坊村,年代为清。

简介: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由宗周公祠、阳崇公祠、书塾三组建筑组成。宗周公祠、阳崇公祠均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埕、门楼、正厅等组成;砖雕门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

2013年,官坊上官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祠周边各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怎么报名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少年歌唱祖国活动怎么报名?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参加方法介绍。中华好少年是一款专为孩子们打造的音乐类教育应用,现在中华好少年中可以报名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那么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怎么报名?让小编告诉大家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参加方法吧。

中华好少年歌唱祖国活动报名方法如下:

1、打开中华好少年APP,在首页中点击报名;

2、在报名注册页面,输入学生名字、性别、出生日期、城市、学校名称、家长名字、家长电邮、家长手机等信息,然后点击注册即可快速报名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什么是中华黄玉呢 中华黄玉主要产自哪里呢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生活中不知道听说过中华黄玉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什么是中华黄玉呢,以及中华黄玉主要产自哪里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中华黄玉呢

中华黄玉,因色泽通透、润黄而得名。其玉质细腻柔润、色泽纯净剔透。具隐晶质、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质地致密细腻坚韧。硬度4.3-4.5,性脆,密度约2.7克/厘米3,抗压强度平均为2478kg/cm2。按照颜色不同可划分为米黄玉、松香黄、黄金玉等。

中华黄玉主要产自哪里呢

主产地为湖北省武当山脉一带,其中尤以湖北省东岳出产的中华黄玉玉质为上佳玉品,该地出产的玉质细腻、通透、温润、饱满、色泽靓丽,属名贵玉材,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根据医疗行业测试该玉在对人体保健的作用上能够起到一定医疗效果。

中华黄玉有什么好处呢

1.黄玉有辟邪护身的作用,能够驱除邪气、噩运的困扰,所以可以作为护身符来佩戴保平安。

2.黄玉主要颜色是黄色,黄色象征着权势和富贵,所以佩戴黄玉除了能辟邪护身,还能招致财富、增长金钱和好运,保证的生意兴隆、事业成功!

3.黄玉能帮助消除人的负面情绪,包括精神压力大、紧张不安、暴躁、抑郁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使人积极乐观、充满希望,增长面对挫折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另外还能有效提高你您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总之,佩戴黄玉能够让您在情商和智商两方面都有所提升。

4.人们普遍认为,黄色是和平和友谊的象征,所以佩戴黄玉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让心情愉悦,生活事业如鱼得水。

中华黄玉的市场价格是怎么样的呢

笔者了解到,在广州零售与批发市场上,一年来黄玉的价格有比较大幅度的上涨,涨幅在30%~60%之间,等级越高的产品涨幅越大;而白玉自从去年奥运会闭幕以来,价格一直位于原地波动。去年年中广地珠宝卖一两万元的“栗子黄”,今年价格基本都在2.5万元以上。中华黄玉炒作一年涨价7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德锦汪氏宗祠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德锦汪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德锦汪氏宗祠

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德锦村村中央,建于清中期,清晚期进行了重修,2014年10月开始动工维修,现已基本完工。汪氏宗祠总占地面积为357.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9.11平方米。汪氏宗祠由下堂、寝堂、偏屋、披廊组成,下堂与寝堂间设天井,天井两侧为庑廊,由北山墙中设门进入,门楼上 书-有“越国世家”字样,披廊与偏屋间设内院,由披廊前檐墙设大门通往,此大门为主入口,此门楼上 书-有“汪氏宗祠”字样,门前是通德锦村村道。偏屋为前后二进,前进为廊,后进为厅,厅为二层,从照壁后上楼,廊厅间设有一小天井。偏屋前进东山墙中设有侧耳门通东边屋,现门洞已封砌,原制房屋已圮毁,现为杂院,由邻居管辖。汪氏宗祠结构基本完整,宗祠内的狮撑、驼峰、平盘斗雕刻精美,正厅的大梁上 书-有“大清宣统辛亥年,孟秋月重修榖旦”字样 。

德锦汪氏宗祠曾经是中共绩溪县委旧址。民国23年5月,中共绩溪县委在德锦村汪氏宗祠成立。方志荣任书记、章洪刚任副书记,设宣传、组织、-和保卫部,隶属歙县中心县委,党员有260余名。绩溪县委曾领导农民取得旱田免税和二五减租斗争的胜利,但因判徒出卖,党组织最终遭到彻底破坏。2014年,县政府出资进行修缮。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

伏岭镇:伏岭镇位于绩溪县东南部,东临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南接瀛洲乡,西连扬溪镇,北靠家朋乡。绩胡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胡坎公路直连省道芜屯公路,镇政府住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山场面积216350亩,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辖12个村委会。 大自然的造化和聪明勤劳的先辈给我们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付家付氏宗祠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付家付宗祠为高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付家付氏宗祠位于高安市上湖乡,年代为明。

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湖乡:上湖乡位于高安市南郊西面8公里处,距南昌68公里,与浙赣铁路张建线协塘火车站相距16公里,距赣粤高速公路21公里,省道清高公路穿境而过.。全乡乡域面积41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乡人口3万,其中农业人口2.53万,乡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善,3.5万伏程控变电站已投入使用,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充裕。 上湖系高安市采茶戏的发源地。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黑茄王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特征特性:中晚熟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茎杆、果枝萼片均是绿色,果呈长卵圆形,果皮紫黑油亮,外形美观,单果重1000-2000克。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亩产达80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适合保护地早春小拱棚、露地越夏和晚秋栽培。要点:保护地专用品种,大棚栽培7月下旬至10月中旬育苗,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定植,1月下旬开始收获至7月下旬,小拱棚和露地栽培,1月上中旬阳畦育苗,3月底或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开始收获至9月下旬,一般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亩栽2000株左右。( 武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陈宏谋宗祠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陈宏谋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宏谋宗祠座落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有屋三栋。一进大门翘首望去,陈宏谋“进士”匾当先映入目中,匾左方刻着“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会试中试第一百八名殿试第三甲九名”。

第二进匾额为陈首壑“解元匾”,匾左方刻有“嘉庆癸酉广西乡试中试第一名举人”。陈继昌“状元”匾赫然居于正中,状元匾左端镌有“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此外,尚有陈钟琛、陈钟璐、陈兰生、陈兰策、陈兆熙、陈泰熙等人的翰林、进士、举人、拔贡等匾额多幅。

从东氏家谱记载和宗祠所悬挂的匾额来看,自陈宏谋起到陈数功止的190年间,中科举者计有状元一名、翰林二名、会元一名、进士四名、解元二名、举人二十六名、贡生九名,总共三十五人,官至巡抚总督以上者四人,可谓盛极一时。

陈宏谋(1696年—1771年), 中国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

全文共 21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000亩,规划包括住宅用地、服务设施用地、中小学用地、医院用地、零售商业用地、旅馆用地、娱乐用地等十余类用地,以“一园,两轴、四廊、五区”为布局,以黄帝铸鼎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根据级差地租原理和交通、环境等需求划分五个功能区,即文化旅游区、门户服务区、度假酒店区、度假居住区以及康养生活区。打造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创意文化、购物娱乐、观光农业、康养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园。

中华郡一期开发建设占地约1000亩,投资人民币13亿元,目前中华美食街、温泉水世界、蚩尤水寨(欢乐水世界)、欢乐园、虎园、萌宠乐园、龙湖、马寨(马术俱乐部)、拓展基地、黄帝祠、国学馆、中华郡大舞台、黄帝文化博物馆、颂祖祈福广场、中华姓氏鼎、鼎湖、中华郡音乐喷泉、华鼎轩(宴会厅)、远古部落文化主题酒店、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刘少椿纪念馆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有上古西街等,并将于近期陆续投入运营;黄帝剧场、4D动感影院,黄帝文化高科技体验中心等项目正在筹建中。

黄帝祠是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建筑群,由始祖殿、乾元殿、坤元殿三大古建筑组成,寓意黄帝统一三部,铸天、地、人宝鼎,肇造中华,与桥山黄帝陵形成“南祠北陵”的黄帝文化标签格局。始祖殿左设文圣阁,右设武圣阁,文德武功,佑学求财,恩惠天地。三大建筑中央的颂祖祈福广场,主要用于在重大节日举办拜祖祈福大典。

始祖殿主要展示黄帝降生、成长、发明创造、教稼耕种、制冕作裳、联合炎帝战蚩尤、融合三部,于荆山铸鼎,肇造华夏的历史史实。通过对中华民族根祖的追思缅怀,弘扬民族之魂——黄帝文化,激励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

乾元殿主要展示从苍宇形成(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到文明初成(三皇五帝、尧舜盛世、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的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以“荆山”(中华原)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载体和缩影,表现中华民族根脉的源远流长。

坤元殿通过展示民族谱系(姓氏源脉)、天文历法、医药渊源、文字发展等文化印记,建筑、服装的演变发展等,表现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

远古部落

远古部落旨在塑造中华远古部落文化体验地,通过历史古迹还原、远古生活场景营造等创意化设计对史前上古部落生活场景进行真实还原,远古部落民宿(文化主题酒店)、篝火广场、手工艺作坊等为游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型史前文化活态体验区,让游客在游览中探索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感受华夏文明沉淀下来的魅力与精髓。

中华郡国学馆

国学馆是以传统国学文化为核心,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宗旨而建立的文化交流基地,是开展黄帝文化相关的研修、会议、论坛、各类国学经典讲座、文化交流沙龙、艺术类、文化类、职业类培训及传统文化研究与交流的重要研学场所,具备承办多种规模、各种形式的会议及教学功能。目前西北大学富阎新区科技文创基地已挂牌入驻。

刘少椿纪念馆

刘少椿(1901-1971),名绍,字少椿,号德一。我国现代古琴家,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陕西省富平县北陵堡人。幼读私塾,1914年随父南下扬州学习做生意。1928年从孙绍陶习琴,前后约三年。琴风厚重沉稳、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刚健,左手吟猱细腻0-,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广陵琴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陵琴派审美韵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称为"刘樵歌"。如今留存《樵歌》、《平沙落雁》、《山居吟》、《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墨子悲丝》等音响资料,刘少椿纪念馆落户中华郡,寄托了一代古琴大师落叶归根的故乡情愫,也将中国古琴文化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由秦正集团与富平县文化局联合打造,集中展示了阿宫腔及富平石刻两大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汇聚了朱氏正骨、老庙老鼓、流曲琼锅糖、老庙捞纸、富平曲子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馆通过实物展陈、多媒体等展示手法,将富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传承,这里也是中小学生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研学基地,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再现富平在发扬光大传统手艺、复兴中华文脉等方面的付出与担当。

中华郡大舞台

阿宮腔亦称“遏工腔”,是富平独有剧种,据考证,阿宫腔是由秦阿房宫歌女所唱的曲调衍变而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郡大舞台,集表演、收藏、教学、实物展示于一体,本着保护非遗、寓教于乐、传承非遗的思路,集合了众多地方戏曲匠人,对阿宫腔这一古考曲种进行集中创作、编排、演出等工序,同时融入学习传承、情景互动等特色,是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又一张活的文化名片。

黄帝文化博物馆

中华郡黄帝文化博物馆,是以黄帝文化为陈列展示主题的非国有历史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以专业性博物馆题材形式展示黄帝文化的空白,馆内陈列以史前文物为主,包括仰韶文化时期中华原(荆山)、石川河周边的各类石质生产工具、彩绘红陶、灰陶器物等生活用具,是华夏文明克服蒙昧和野蛮发展到新石器农耕畜牧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凝聚着黄河中游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先民的智慧,开辟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新纪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平江余氏宗祠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平江余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余氏宗祠位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白尔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建筑面积955平方米,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前厅、后寝、东、西厢房、书院组成正方形四合大院。两院呈双天井布局,并在两侧设东、西厢房,厢房两侧各安放一扇八角门,连接左右书院。总体布局合理,内部空间合理,通风采光性能十分优良。

余氏宗祠为三市地区最大的、最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下,是作为封建国家统治基础的历史见证。该祠的存在,不仅是进行通常的祭祀睦族活动,同时也起到了培植文教、劝课农桑,保一方平安的特殊作用。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彭屋彭氏大宗祠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彭屋彭氏大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有四百余年历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史),及举人彭礼(官拜通山县都谕)合力筹款建成。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由于缺乏资金,建筑期历时十八载。宗祠座东北向西南,占地六百多平方米,共分三进。由三十六条石柱支撑而成。两廊是乐亭,中央觐亭,为谒祖行礼之用。故亭前有一联云:进一步趋跄凛肃,历三级揖让雍容。全祠结构雄伟,古色古香,内有两件珍品:“龙凤柱”一双,珍稀石“门鼎”一对。现存良好。

此物之来由有一宗故事,传说彭世潮为官时,曾擒海洋大盗夏元虚,后查此人劫富济贫,且已金盆洗手,多为善举,因而释之。及彭氏同族建祠,夏元虚特进此二件宝物,以表报恩。

“龙柱”纹幼如尘,光润亮泽,坚硬无比,五金难入,历久常新,观之,似有祥云蔼蔼,隐隐龙形。

“凤柱”天生凤羽之纹,观之,若凤翱翔,盘旋天表,有考古者云:此物除皇宫外,世间罕见。

奇石“门鼎”一对,乌黑润滑,坚硬异常,乃石之精英,经名师造就,各式图案,镌工精巧,麟吐玉书,栩栩如生,可称珍品。

该祠曾二次重修,一九二四年第一次重修,一九八二年,香港粉岭宗亲回国观光,顺为谒祖,见宗祠颓毁,倡议重修,彭村港侨,大加赞许,于是踊跃捐助,动工修缮,于八四年告竣重光,得以保存原貌,皆侨胞之力也。

彭屋村:彭属原名马坑,位于东坑镇西北部的琥珀山(又名马坑山)脚下。彭姓开基,始祖彭 应春号云溪在乡科试中举后被凋往广东南雄县任教谕,百至嘉定十三年(1220)致仕南雄珠玑巷。后在宋理宗绍定年(1228)迁到琥珀坑(又称马坑)拓基,到2005年已传至29代。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后以姓氏命名。村中的彭氏大宗祠和亭岗庙,均在东坑享有盛名。 民国3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位于射洪县明星镇境内,西近成都,南邻重庆,北抵绵阳。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4.3公里,景区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公园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天然优美的峡谷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以及人文景观。园内有硅化木遗迹20余处550多根,恐龙化石遗迹3处,地质地貌景观8处,水体景观5处,以及人文景观6处。公园的绿化面积约500亩,种植了代表侏罗纪时代的桫椤、珙桐、苏铁、银杏等花草树木150多种500多万株,整个公园绿化面积达到85%以上,还原了一个侏罗纪时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通过栈道、洞穴瀑布、林间石路、梯步、湿地、岛屿等营造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意象,创造了一个山环水绕、特色独具、生态自然的和谐群落,使游赏、休闲、参观学习等弹性空间更加自由适度,真正让我们的心灵在此得到休憩和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浔窟谢氏宗祠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浔窟谢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浔窟谢氏宗祠位于大嶝街道浔窟社区中部,建于清代,20世纪90年代初重修。坐西朝东,为两落大厝,中为天井,面宽11米,总进深20米(其中一进进深5.5米,天井4.5米,二进进深10米),内高5.4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正中院门为单间凹形门廊,大门上匾额字迹模糊不清,门前1座抱鼓,前落柜台脚、石柱础保留清代原物,门旁两侧墙堵有麒麟石雕板等,院门为硬山顶,燕尾脊,脊端立龙首雕塑,院门两侧连接院墙。后落大厝为厅堂,抬梁式梁架,硬山顶,燕尾脊,脊端立龙首雕塑。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信息来源:翔安文化馆

大嶝街道:大嶝街道2005年,撤销大嶝镇,设立大嶝街道。办事处驻西田。附:原 大嶝镇代码350213112。位于翔安区东南海面,与金门岛最近距离仅1800米,面积13.2平方千米,近2万人口。辖9个村委会:~201_田墘村、~202_山头村、~203_蟳窟村、~204_嶝崎村、~205_双沪村、~206_阳塘村、~207_北门村、~208_东埕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当路王氏宗祠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当路王氏宗祠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路王氏宗祠(明)

当路王氏宗祠位于连云港市高新区花果山街道办事处当路村,与村部相邻,坐北朝南。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其间,当路王氏59世祖王鸣鹤,曾任一品两广总兵、骠骑将军。万历皇帝颁诏赐封“天下将才第一”,“赐葬故里,立祠享祀”,族人即在海州州府的协助下按规制修建王鸣鹤墓,按一品大员安葬,建立祠堂,享受祭祀。明末清初,当路王氏祠堂毁于清兵战火,后复建。民国年间第二次修复,当时的王氏宗祠占地数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是传统的四合院结构,三间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前有山门。1994年,王氏族人经与乡政府商谈,收回了祠堂。从1997年开始着手复原祠堂,2009年重阳,当路王氏宗祠历经第三次复建,正殿竣工。后又陆续修建了东西厢房、碑廊、山门。东西厢房破坏严重,但在修复中,最大程度保留了明代地基、墙框和建筑材料。在山门、庭院修复中,也全部按照明代古建筑建设。近几年,王氏宗亲收集了与宗祠相关文物200多件。其中有贵州海龙囤王鸣鹤平播战役军队使用的马鞍、王鸣鹤及家人陵墓的石碑石刻等。当路王氏宗祠具有文物价值、民俗研究价值。

花果山街道:2013区划调整:撤销花果山乡,设立花果山街道办事处。花果山街道办事处驻大村居民委员会花果山北路26号,行政区域面积为39.7平方公里,人口2.08万人,辖新滩、当路、飞泉、前进、新村、小村、前云7个村民委员会和大村居民委员会。花花果山街道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东部城郊,由花果山而得名,为江苏省百家名镇。境内花果山素有“东海第一胜境”的美誉,现属新浦区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