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客家土楼是一种什么建筑通用5篇

在经济发展的助推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数量及规模有了大幅拓展,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客家土楼是一种什么建筑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3652

文章

5

篇1:客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永定土楼在哪个省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

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筑永定土楼在哪个省

客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具体位置在龙岩市永定区。福建省,简称“闽”,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

福建省省会是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福建省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福建省下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地级市,共有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

福建地势呈“依山傍海”态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快来看看!客家文化代表建筑永定土楼的位置是在哪个省?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土楼建造特点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其中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百八人。

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土楼,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胡锦涛同志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规模宏大的客家土楼,是山区民居建筑类型中的“巨无霸”,称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舰",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大类别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楼和广东客家土楼,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华安、平和和粤东的大埔、蕉岭、饶平等地。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 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客家土楼中,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除五风楼是中原汉族府第式建筑形式的直接传承外,圆、方土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其祖祠建于全楼中心,仍保持中原汉族礼制传统中孝悌尊卑观念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长汀客家宗祠建筑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由新新巷家祠群、林氏家庙、赖氏坦园公祠、刘氏家庙等组成。其中新新巷家祠群横跨新新巷及中心巷,由曾宅、郑氏家庙、罗氏家庙、傅氏家庙、赖氏宗祠等五座家祠家庙组成,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林氏家庙建于清代,整体建筑由前空坪、门楼、门厅、天井、正厅、横屋、后花台、后排房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赖氏坦园公祠建于明代,多次修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刘氏家庙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镇: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