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评价经典5篇

浏览

4117

文章

5

篇1: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浙南红军游击队指挥部旧址(黄皮寺)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位于溪下乡黄皮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92年,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溪下乡:溪下乡辖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溪下村。溪下乡地处永嘉县西北边缘,与仙居乡接壤。全乡辖12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总人口2027户、7931人,土地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山场17万亩(其中林地7500亩)耕地4712亩,人均耕地0.6亩。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18元,是永嘉县42个乡镇中典型的贫困山乡与老革0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桐梓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廖田镇阳合村西面2公里处。这里地处原衡阳、耒阳和常宁三县边界山区,今属衡南县廖田镇林场。

1925年,当地腿有残疾的木匠何炳林,带领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组织洪门圈子会,他们公开劫富济贫,响应者达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5月27日,衡阳又发生了沁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到处追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笼罩着衡州大地。当时,中共衡阳县委领导群众转入地下斗争。共产党员、县农运组织部长资歌铗,发动并指挥衡阳东乡的5支武装队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党员李育松率领的农民赤卫队在桐梓山一带活动。资、李二人广泛接触圈子会成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指引下,何炳林和他的圈子会成员放弃了狭隘的劫富济贫思想,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桐梓山革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于是,新组建的桐梓山农民游击队共有了300多人枪。驻扎在衡阳城里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妄图扑杀这只革命武装,曾两度派兵进剿,均以失败而告终。1927年9月,在廖田暴-动中,衡阳东乡党组织负责人资歌铗在掩护群众撤退时,因伤被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此时,与桐梓山隔江数十里的水口山工人运动亦遭到反动派破坏。为了联合和壮大革命力量,1928年1月27日,水口山工人游击队在队长宋乔生的率领下,上山与桐梓山农民游击队会合,合并组建成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宋乔生担任队长,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马。游击队以桐梓山为大本营,分别驻扎在周边的十几个小村庄里,他们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大力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发动农民暴-动,镇压土豪劣绅,分田到户,开仓济贫,枪毙了水口山的伪矿务局局长余焕东,屡战屡胜,名震四方。1928年湘南起义后,朱德率部驻扎耒阳,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欣然前往接应,在朱德的领导下,桐梓山工农游击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独立第3团”,宋乔生被任命为团长,耒阳籍燕京大学学生谢翰文被任命为党代表。从此,这支由最基层的贫苦农民工人组成的武装力量正式有了自己的番号,成为红色中国最早的革命队伍之一。

1928年4月,考虑到桐梓山地形相对比较狭窄和革命形势的发展,遵照朱德的指示,独立3团在宋乔生、谢翰文的率领下,开赴耒阳与朱德、陈毅部队会合,继而奔向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5月4日,队伍在宁岗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独立3团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部特务营,宋乔生任营长,谢翰文任11师党代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该部作为先遣部队,在湘江战役中冲锋陷阵,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余部在继续长征中全部殉难。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于1993年3月被衡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向阳桥街道:向阳桥街道成立于2019年12月,地处衡南县东南部,东邻茶市镇、相市乡,南与耒阳市接壤,西隔湘江与松江乡相望,北交云集镇,总面积221.6平方千米,下辖25个村,6个社区,692个村民小组,21个居民小组,24145户,总人口7.4万。交通运输便利,有水路、公路、铁路等,湘江、耒水、舂陵水四季通航,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旅游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是长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楼寨,也是明代义士沈胄和清末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沈瑞舟将军的故居。楼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时宅基受局限,楼大门偏移中心轴线,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现保持始建时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间结构,楼高二层,后山墙与两侧山墙交接处抹圆,外墙用三合土高筑,二层遍布-眼射击孔,具有典型的防卫功能。寨门前埕树立光绪三年(1877)武进士、御前花翎侍卫沈瑞舟石旗杆一座。歪嘴寨是乌山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重要活动据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乌山游击队队长林秋光、游击队警卫队队长沈木才、游击队员沈长元、沈扁头、沈阿鹄等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云和诏县委和闽粤独立营领导人卢胜、陈文平,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乌山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领导人王汉杰、李阿伟等均长期在此开会、接头和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29-1949年,湖内村共有60多名青壮年参加乌山游击队,为革命而牺牲并做出重大贡献。

2019年10月7日,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湖内村:金星乡湖内村地处九侯山脚下,全村1136户,共4262人,党员90人。全村耕地面积3800亩。全村以发展种植果树、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外出务工为主导。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全村之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村两委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南江县桃园镇北七公里铁炉坝村,2003年12月被巴中市人民0公布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物保护单位,是光雾山重要的旅游景点。巴山游击队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前组建的一支留守川陕革0据地的正规武装力量。自1935年2月至1940年春,这支队伍在刘子才、赵明恩等的领导下,活动在以南江县桃园为中心的茫茫林海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5年之久。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由厘金局遗址、广场、主题雕塑、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史迹陈列馆、巴山游击队赵明恩烈士墓、绿化带七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7300多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230多平方米,设计为“指挥部原貌”和“居民旧貌”两个主题陈列,展出文物118件;史迹陈列室110多平方米,设计为“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和活动区域”“巴山游击队战斗史及主要领导人”“桃园新貌”三个主题陈列,展出文物及资料83件;主题雕塑“忠魂”耸立于2100多平方的广场中央,经修葺的“赵明恩烈士墓”静卧广场东边,4200平方米的绿化带环抱着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深圳罗湖的东门町闹市区,很难想象还有一个安静的与深圳历史密切相关的纪念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坐落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是深圳博物馆分馆之一。

纪念馆前身为兴建于民国时期的鸿安酒店,建筑坐西朝东。首推“叶挺将军与深圳”展览,分为“北伐名将抗战报国”、“临危受命深圳树旗”、“抗战到底影响深远”三个单元,包括百余幅历史图片及若干历史文物复制件,勾勒出叶挺将军的戎马生涯和抗战期间他与深圳的不解之缘,以及深圳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庆街13号

邮编:518001

电话:0755-25100385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重要节假日期间开放,重要节假日后的第一天闭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