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智勇故居【汇集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智勇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1802

文章

1000

篇1:郭文焕烈士故居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郭文焕烈士故居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郭文焕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年代为清后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南大路66号。建于清后期,坐西向东。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三层,通面阔11.8米,通进深24.3米,占地面积286.7平方米。整座房子由前后天井,厢房,主屋组成。主屋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明间楼层较高,中庭壁上部左右内嵌设神龛橱。主屋面阔三间,进深八柱,前天井右侧为厢房,左侧做为大门通道。神堂橱下檐板、室内窗花装饰等木构件雕刻精美。该房子是苏区革命根据地重要领导之一郭文焕烈士的故居,其后花园保存有范式人题写的纪念碑,对研究闽东革命史提供一个重要实物载体。

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

城南街道:城南街道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下辖:350981001002 111 官村社区 350981001006 111 南湖社区 350981001007 111 莲池社区 350981001008 111 南郊社区 350981001009 111 东风社区 350981001203 111 程家垅村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谢文锦故居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文锦故居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

谢文锦故居位于岩坦镇潘坑社区潘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3年,谢文锦故居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坑社区:潘坑社区位于永嘉县的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东邻溪口社区,南邻表山社区,西邻溪下社区、大岙社区,北部与黄南社区、仙居县接壤,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区乡镇。全社区总面积89.5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37个村民小组,2753户,11351人;实有劳动力6345人。社区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人际关系和谐,文化生活丰富,村民安居乐业。成立便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包惠僧故居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包惠僧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包惠僧故居位于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湾,始建于清朝末年。故居背倚山岗,面临小河,前面是上、下巴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地,土地肥沃,阡陌纵横。故居座西向东偏北,一进两幢,并排四间,中有天井,前后室厅,一侧有厢房,厢房前后各一卧室,天井另一侧为一间长横房和两间卧室,正屋后有一长横披屋,门前两口水塘相连,一棵大樟树耸立在水塘边。故居为土木结构,墙体除底层为青砖外,均为土砖。包惠僧投奔革命后,故居由其兄长及侄子们居住,1958年大办钢铁时拆毁。2008年,包惠僧故居修复。

包惠僧(1895~1979)乳名贵三,学名道亨,别号平侯,自号惠僧。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塆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肄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1920年9月和-、陈潭秋等在武汉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任支部书记。1921年代表-、陈公博作为广州代表出席0一大。1923年任0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导师-表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七·一二-政变后脱离党组织。1931年后任蒋介石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内政部户政司司长等职。1947年,户政司扩编为人口局,任局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澳门,11月回到北京。1950年,到内务部任研究员和参事。1957年4月,调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病逝,著有《包惠僧回忆录》。

包惠僧(1894~1979),乳名桂酸,学名道亨,别号平侯,自号惠僧。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塆人。其出生于小康家庭,5岁入私塾。1907年,就读于黄州高等小学堂,受熊十力、李仲揆、刘子通、吴昆等黄冈四杰影响,崇拜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导人。辛亥首义后,于重阳节回家祭祖,因受到不平等待遇,怒杖房长,愤然而去,流浪武汉。1915年,包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杨心如故居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杨心如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心如故居位于翠亨村,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杨心如变卖家产支持孙中山革命,协助孙中山组建台北兴中会分会,参与惠州起义和广州起义。在台湾经商,其商号为革命党人秘密联络机构。

2008年11月被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中山市文物单位。

翠亨村:翠亨村是中山市南朗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在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西靠五桂山,东北与崖口村相邻。京珠高速公路经村东穿过。中拱公路纵贯村内。翠山路东连中拱公路,西接城桂公路,经逸仙水库边穿过。是中山市东南部水陆交通要塞之地。2002年4月,由翠亨、下沙、石门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李叔福故居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李叔福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叔福故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28-30号,是李叔福于1937年建造的私人住宅。砖木结构,混水墙面,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型大门,二楼设有大型露台,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头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楼风格简洁、古朴。楼内客厅、书房、卧室、餐厅等一应俱全,装修讲究。大楼四周有高墙相围,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住宅楼。该故居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叔福,为早年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李春城)的后代、北洋政府大总统曹锟的侄女婿、直隶省长曹锐的女婿。沦陷时期,李叔福拥有不少开滦股票,当时开滦股票为“快货”,行情大涨,他便大量抛售。因本身从来不事经营,便将全部款项交给亲友经理,开设了许多投机商行,结果账目虚赢实亏,最后全部赔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贵庐张发奎故居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贵庐张发奎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贵庐,就是张发奎故居(包含贵庐、竹溪桥、向华泉),位于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风度村村民委员会张屋自然村。旧居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面阔19.437米、进深19.66米、二层高9.276米。门楣“贵庐”,砖瓦木构筑。由厅堂、住房、厨房、饭厅、花园等组成,中西结合颇具特色。

贵庐是张发奎的故居,他在这里生活了15年。张发奎祖辈务农,父名居之,字竹溪,充县衙小吏。张发奎8岁入私塾,光绪三十三年就读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夏,张发奎与同学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张发奎惧牵连出走广州,先当学徒习染织,后从军当兵。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他聪敏好学,于民国2年在3000名同学中以《吴起将兵与士卒同甘苦论》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随后他参加中国同盟会。1916年,张发奎毕业于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回粤军由排长逐级升至旅长。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有战功升任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功成名就之后,他多次返乡,由部下的工程兵部队在自己的故乡修建了贵庐。这些工兵们使用上好的水泥、砖石精心修筑了这幢小楼,质量极高,历经70多年风雨洗礼仍坚固无比。竹溪桥与贵庐一同建于1937年,同为张发奎的工兵部队所建。而在竹溪桥后有一处长年汩汩不绝的温泉,是当地百姓喜欢沐浴的地方。但泉眼所在处原来是简易茅棚,极不安全,村民们使用时也不方便。张发奎为此又捐资建造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泉浴室“向华泉”。

贵庐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0月20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序号95)。

风度村:风度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鲍贵卿故居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鲍贵卿故居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鲍贵卿故居坐落在河北区平安街8l号。这所住宅是鲍贵卿在1920—1921年以积德堂鲍的名义购买并自己设计的两所楼房,占地7.941市亩,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分为主楼、后楼、东楼、南楼四部分,主楼为会客楼,三层带地下室,室内装饰考究,配有精细木雕罩子,有两根西式园木柱支撑可作舞厅。三层南面大平台有三个亭子,分别为中式、西洋古典式和近代西式,是一所中西合壁、别具一格的建筑。院内有假山、凉亭、养鱼池、花圃等。该故居现为解放军干休所使用,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鲍贵卿(1867-1934 ),字霆九,1867年生于辽宁海城县小洼村一个贫苦农家。19岁投到淮军总兵叶志超麾下,深为叶志超器重,后送入榆关随营武备学堂、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升任管带、统带、协统等职。辛亥革命爆发后,鲍贵卿在段祺瑞推荐下,屡屡晋升,成为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1917年鲍作为黑龙江省督军的身份又成为奉系军阀中的重要一员,不久兼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崇民故居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高崇民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崇民故居。全国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高崇民,曾参与西安事变,是东北重要的历史名人,借助名人效应,在其家乡靠山复高崇民故居,极具旅游价值。

高崇民同志(1891--1971年)是辽宁省开原县人,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崇民同志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努力为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崇民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赵一荻故居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赵一荻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至1931年间,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女士在此居住,并生下了他们的爱子张闾琳。

重修后的“赵四小姐楼”四周围上了新改造的围墙,推开大铁门,满院花香,院内墙上面摆放着盆景,一楼的接待室、舞厅、餐厅等,二楼的会客厅、卧室、琴房、起居室、卫生间等装修豪华别致,令人置身其间,仿佛感受到了赵四小姐的音容笑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志航故居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高志航故居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志航故居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

现代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通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高志航故居遗址,位于通化市龙泉路40号。该楼为二层砖瓦结构楼房,中式建筑,战地200余平方米,始建于1941年,最后落成于1945年。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高志航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大女儿一直在此居住、生活。1996年7月由通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 ,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省通化县(今属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人。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是30年代中国空军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鹗故居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刘鹗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鹗故居,系刘鹗父亲刘成忠所购买,在淮安城内勺湖东南的高公桥西街上,东临金刚社巷,西界地藏寺巷,屋北原是荒地。由东边的花园、当中的正宅,以及西边三个可以自成院落的部分(按刘德馨的说法,为西宅南部、西宅中部和后宅)所组成,共有房屋一百四十余间。

据刘氏后人所见之契约,此房的原主姓廖。刘成忠于同治五年(1866)叫自己女婿、淮安人高维之托“中人”和“官牙”以“歌风堂”的名义,先买了廖姓的花园。同治十年(1870)又买下了廖姓其余的房屋。光绪三年(1877),刘成忠退休后,就来此屋定居。

刘鹗(1857~1909),原名云鹏,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改名鹗,别署洪都百炼生。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的作者。他知识渊博,通晓数学、医术、水利、乐律、哲学等,是金石古玩收藏家和鉴赏家,并是最早识别、搜集和整理殷墟甲骨文字的学者,整理和拓印有《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其父刘成忠,进士,做过几任道台,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杨惟义故居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杨惟义故居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惟义故居位于上饶县,时代为1897年。

杨惟义故居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

杨惟义(1897.4.16-1972.2.21),昆虫学家。江西上饶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西农学院教授、院长。曾在中、法、德等国的博物院专门研究半翅目昆虫的分类和昆虫区系分布在昆虫分类方面,发现了60余个新种和新属,对中国半翅目昆虫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倡的“三耕治螟”法,红花田留种改革措施,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法等,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六如故居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李六如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县嘉义镇泊头村人。1912年赴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投身革命。1921年入党。辛亥革命期间,任国民革命北伐军总部党政处长,师党代表,在中央苏区期间,任税务局长,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总行副行长、代行长;到达延安后,担任毛泽东同志办公室秘书长,中央行政学院代院长,中央财经部副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东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法院院长;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代检察长,党组书记等职。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委,著作有《六十年的变迁》。

李六如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砖木结构,具有湘北古民居建筑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张如故居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张如故居位于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可园绿绮楼,GPS坐标:北纬23°0240.3",东经113°4418.3",海拔高程4米。

可园由东莞博厦人张敬修所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筑成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萌山房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后成为张氏后人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可园收归国有,1964年年底对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改作东莞县华侨旅行社。1979年归由县文化部门管理,成立可园管理所,1998年改称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博厦社区:莞城博厦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1日,前身是博厦街道工作办公室,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2547户,人口10063人,居民房屋以单家独院式住宅为主。博厦社区处于老城区之中,位于莞城的西北面,北与万江坝头社区相接,南望莞城西隅社区,东江和运河流经东西两端。辖区内没有重工业企业,绿地面积居多,境内有2KM长的广东省绿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博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石达开故居遗迹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石达开故居遗迹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达开故居遗迹

石达开,北山下里(今贵港市奇石乡)那帮村人,清道光末年参加冯云山组织的反清革命运动,在奇石,龙山一带组织一支拜上帝会队伍。1850年9月石达开誓师反清到达金田,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领左军主将,时年20岁,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封翼王。

石达开故居遗址、遗迹有:那帮村石达开故居遗址、那帮村背练武场、可览山跑马场、石达开祖墓、朝拜坪、朝拜山、道光二十年冬立的石达开曾祖母墓碑(1933年发现,现存于东湖公园内)、鼎建渡船碑记(1979年发现,今存东湖公园内)。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伦勃朗故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当画家伦勃朗从莱顿搬出来之后(1631年),就与艺术品商人亨德里克·维伦布霍一起住在安东尼布雷大街。他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妻子萨斯基维,他经常为她画像。1635年,伦勃朗夫妇搬到当时的富人区新多伦大街。4年后,伦勃朗在犹太人区购买了一幢豪华的房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并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变得一贫如洗。

1660年,他不得不把这幢房子卖掉。然后,他又搬回了罗泽恩运河畔,其债主拍卖了他的财产,所以伦勃朗的故居里的陈设都不是原件。不过,这里的家具仍出自他所生活的时代。

现在,他所有的版画(250件)作品都陈列在这里,其中还有大量以阿姆斯特丹及其郊区为主题的蚀刻版画(参观需1小时)。 交 通地址:Jodenbresstraat 4-6。 门 票/开 放 时 间可使用博物馆卡(MJK)。 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六,10:00—17:00;星期天,13:00—17:00。

荷兰阿姆斯特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徐松石故居、纪念碑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徐松石故居纪念碑为容县文物保护单位。

徐松石故居、纪念碑位于浪水乡白饭村泗把队。徐松石故居,2006年被当地政府公布为: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松石(1900-1999),广西容县浪水乡白饭村泗把队人,生于1900年11月13日,终于1999年6月14日。是与20世纪同行的知名教育工作者、神学工作者、民族历史学者。

徐松石故居已立有纪念碑,纪念碑文内容由张声震亲自撰写。徐松石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后,将对保护该县历史文化遗产,提高该县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徐松石,又名徐仲石。浪水乡白饭村人。1900年生。教授、历史学家。192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0年赴美入田纳西大学,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国,在大学、中学任教,并致力于民族史研究。1957年至1974年在香港任大学教授。1975年后旅居美国。出版了《粤江流域人民史》、《泰族僮族粤族考》、《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日本民族的渊源》、《百越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王仲山故居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王仲山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仲山,资本家,是北洋时期段祺瑞部队的军需官。

王仲山故居坐落在河西区南京路21号。该宅为德国花园式宅邸,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为二层加0带半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庭院花草树木环绕。建筑正立面底层入口有十六阶的高台阶,大理石饰面,双柱支成折角门廊。进门厅后到大厅,一边为客厅、书房,另有餐厅、厨房等,各厅都有小八角凸肚窗或弧形窗,凸肚窗使立面富于变化,转角处形成多边形的角楼。大厅内设有木玻璃隔断,通过隔断门有大楼梯通向二层。二层有大厅、卧室、平台等。卧室相互连通,卧室外临窗有走廊。三层为0,木梁暴露在外,为储藏室。该建筑为牛舌瓦多高坡屋颀,展示了德国建筑的风格。王仲山的花园宅邸属中西合璧,风格独特。该故居现为天津市煤建公司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卞宝第故居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卞宝第故居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卞宝第故居

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陈一球故居门楼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陈一球故居门楼为乐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一球故居门楼位于乐清市慎江镇楼下村。旧居原有建筑早已毁没,仅留台门一座。1981年维修。门上嵌有“陈非我先生庐”石额,系杨文骢题字。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陈一球(1601—1654年后不久),字非我,号蝶庵,乐清(今慎江镇楼下村)人。9岁通晓经籍,14岁入邑庠,以博学为知府何廷相、督学周耀光所赞赏。明崇祯八年(1635),上 书浙江巡按御史赵继鼎,痛陈时事二十条,赵看后叹为“东瓯杰士”,转奏朝廷,罢免一批-污吏,人心大快。被罢官吏心怀怨恨,诬指一球著作《悟空编》为左道,《蝴蝶梦》为谤书,罗织成罪,拘囚四年。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