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曲霉

黄曲霉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黄曲霉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黄曲霉问题。

分享

浏览

3801

文章

63

黄曲霉素污染的主要食品有什么?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污染食品主要有:花生等坚果类食物、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牛奶等奶制品,具体如下。

1、花生等坚果类食物

黄曲霉毒素在花生,核桃,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中含量很高,一般发霉的花生瓜子最好不要食用,因为其中就很有可能含量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在人体类半衰期长,很难被机体排出体外,所以爱吃坚果的朋友吃到发苦的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

2、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

黄曲霉毒素常存在于土壤中,其实黄曲霉毒素在农作物的成长时期就很有可能形成,种植密集,野草丛生,氮肥不足,害虫等因素都有利于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土壤中的黄曲霉会在玉米棒中萌发,使得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增高。

3、牛奶等奶制品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监测出蒙牛乳业中的一批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批牛奶超标的最主要原因是奶牛食用了黄曲霉毒素过量的农作物,使得一小部分毒素被转入奶牛的牛奶中,使其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所以一般会食用农作物为饲料的奶牛产出来的奶都可能会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素怎么杀死 消去黄曲霉素的小窍门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用小苏打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另外,高压锅压力比较大温度比较高,杀死黄曲霉素的效果也比较好。

方法一:高温杀死

黄曲霉毒素在280℃时才会发生裂解,其毒性才可被破坏。一般的开水无法将黄曲霉毒素去除,但是我们可以用高压锅,高压锅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温度比较高,去除黄曲霉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方法二:碱性条件杀死

因为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使黄曲霉毒素转化成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通过碱水洗涤去除。用小苏打(即1%的碳酸氢钠)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砧板上的黄曲霉素怎么杀掉 砧板上的黄曲霉素怎么去除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用碱水杀死砧板上的黄曲霉素,因为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使黄曲霉毒素转化成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通过碱水洗涤去除。另外用小苏打泡一段时间,也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

用小苏打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另外,高压锅压力比较大温度比较高,杀死黄曲霉素的效果也比较好。

或是在砧板上喷撒白醋,醋能够起到杀菌作用,喷上醋的粘板不要清洗,要放到通风的地方晾晒。盐也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在粘板上涂抹盐,然后用海绵反复擦拭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菜籽油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饮食方面,可以说基本每一种饮食中都会加入食用油,但是油中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而且不经过精炼的食用油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很多的因素值得我们去注意。我们常吃的菜籽油如何呢?菜籽油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吗?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菜籽油中用含有黄曲霉毒素不多,一般一般都是玉米油,花生油和大豆油。这两种比较容易有黄曲霉素残留啊。有个朋友的父亲是油料研究所的,说他们抽查的时候大牌都查到过有黄曲霉素。现在检测黄曲霉素一般都用黄曲霉素测定仪,黄曲霉毒素测定仪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联免疫法,由光度计与B1试剂盒二大件组成,能限量、定量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菜籽油中黄曲霉素怎么去除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据悉,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所以随着而来的油品就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

现在的食物中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很容易测定出来。那大家知道菜籽油中黄曲霉素怎么去除呢?首先从原料就是控制,如果原料含有黄曲霉毒素,那么菜籽油也会含有,尤其是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菜籽油,超标率很高。使用时,将油加入锅内,待烧热后,加入少许食盐,再炒至沸腾,因食盐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辨别食物中有无黄曲霉毒素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都知道粮食收割之后受潮长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其实,黄曲霉毒素在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期中就可以形成。比如玉米,土壤中的黄曲霉“种子”会在玉米棒中“萌发”。如果那段时间干燥而且高温,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会明显升高。此外,种植太密、野草太多、氮肥不足、虫等因素,也有利于黄曲霉毒素的形成。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无法避免,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那该如何辨别食物中有无黄曲霉毒素呢?

1.用花生油炒菜的时候,往里面放一颗剥皮的蒜头,蒜子对于黄曲霉素最敏感。如果蒜子变红色,就是用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食油良好的话,蒜子是白色的。

2.黄曲霉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时如果感觉很苦,马上吐出来,并漱口。发霉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3.另外大家还可以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出食物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吃什么可解黄曲霉毒素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无法避免,不想饿死的人类也只好无奈地吃下一些。世界各国,都只能设定一个“限量标准”。不超过那个标准,危害就小到可以忽略了。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很容易测定出来,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那如果食用吃什么可解黄曲霉毒素呢?很多食物都可以缓解去除体内的多余药物,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多饮水,大量的白开水可以冲洗尿路系统,可以提高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排除多余的药物。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臭氧能杀死黄曲霉毒素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通过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很容易检测出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发霉的花生和大米之类的最容易染上这种毒素,专业人士介绍臭氧可以有杀菌和消毒的作用,那臭氧能杀死黄曲霉毒素吗?

臭氧是无色无臭不可燃的气体。低浓度时具有特殊的草腥味,高浓度时呈淡蓝色。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芽胞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进臭氧产生的方法和途径,使臭氧在杀菌消毒方面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臭氧在消毒的应用范围有:

1、水消毒。臭氧消毒饮水作用速度快,效果可靠,能去色除臭,降低水的浑浊度,能去除水中的酚、铁、锰等物质。

2、空气消毒。臭氧在空气中以小分子形式存在,作用快速,最终分解为氧,不会在环境中残留,不污染环境,这是选择臭氧作为空气消毒的重要原因。

3、物品表面消毒。臭氧对物品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可快速杀灭物品表面的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杀灭附在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上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黄曲霉菌、镰刀菌、冰岛青霉菌、黑色变种芽孢和淋球菌等,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厨房会有黄曲霉毒素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曲霉毒素是曲霉属霉菌产生的复合毒素,特别喜欢污染那些储存不妥的坚果、谷物、餐点及某些其他食物,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也能检出黄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的粮油及制品中检出率更高。那厨房会有黄曲霉毒素吗?

黄曲霉毒素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42℃,最喜欢的温度是33℃,而且环境中适宜的水分和空气都是黄曲霉毒素喜欢的条件。所以说厨房会出现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体质十分健壮,生存能力也十分顽强,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毒素破坏,高温下黄曲霉毒素的裂解温度为280℃,不太能够溶解在水中。因此,想除掉黄曲霉毒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黄曲霉毒素可以使动物的肝功能下降,并使其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导致其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降低其生育能力,引发其贫血等。大家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很容易就能检测出啦,所以大家在食用是要注意些。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杀死黄曲霉毒素的温度是多少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目前已确定黄曲霉毒素结构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为了防止食品霉变,一定要将食品干燥或低温下收藏.大家可以通过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一下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杀死黄曲霉毒素的温度是多少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高温能破坏黄曲霉毒素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高温破坏黄曲霉毒素吗?黄曲霉毒素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42℃,最喜欢的温度是33℃,而且环境中适宜的水分和空气都是黄曲霉毒素喜欢的条件。黄曲霉毒素的体质十分健壮,生存能力也十分顽强,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毒素破坏,高温下黄曲霉毒素的裂解温度为280℃,不太能够溶解在水中。因此,想除掉黄曲霉毒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不妨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来测定试试。

因为在碱性环境下黄曲霉毒菌更容易死亡,所以在食用陈米和花生之前可以用碱水冲洗,这样就能去掉大部分黄曲霉毒素。另外,当温度达到280度时曲霉毒菌就会死亡。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编在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花生为什么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是黄曲霉素B1,其毒性比亚硝胺强75倍,比砒霜强68倍。若低剂量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它能损害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可诱发肝癌。营养学专家称,当你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看起来有霉变之嫌疑时,一定要丢弃,因为很有可能此果已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

黄曲霉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28℃至33℃的温度,湿度在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所以说,这种毒素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南方生存。此外,这些霉菌还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因而像玉米、无花果及谷类中也易生存。花生为什么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因为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所以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但是一般正常情况当花生或者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而且现代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是比较常见的检测仪器,大家可以试一下。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编在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防止黄曲霉素污染食品的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防止黄曲霉污染食品措施

1.农业、粮食、商业、轻工、外贸、交通运输等部门应积极改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条件,共同协作,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做好防霉去毒工作。

2.防止粮食、油料霉变的工作,按《粮食卫生管理办法》执行。

3.利用含黄曲霉毒素超出允许量标准的粮食、油料及油品加工食用时,必须在工艺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毒性,产品符合标准后方可供食用。

4.食品工业用发酵菌种须由供应单位进行鉴定。新筛选菌种应按《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进行审批。使用菌种的单位应注意防止菌种污染和变异产毒。

5.为确保婴幼儿健康,粮食部门应提供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的粮食,作为生产婴幼儿代乳品的原料,生产部门应加强原料和产品的检验工作,以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6.产黄曲霉毒素的菌种应根据卫生部《菌种保管条例》规定,按乙类菌种进行管理。黄曲霉毒素应根据毒药品的要求进行使用和保管。操作以上毒种、毒素的试验、检验单位,皆应作好人员防护(包括试验室防护设备及工作人员的保健补助)及消毒工作,防止污染,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7.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生产经营者应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根据需要无偿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给予正式收据。

今天小编对防止黄曲霉素污染食品的措施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m1的危害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M1属于黄曲霉毒素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的一种,该类毒素是由常见的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AF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其基本结构为一个二呋喃环的氧杂萘邻酮。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氯仿、乙腈、甲醇和水,但不溶于正已烷、石油醚、乙醚等非极性溶剂中,物理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被巴氏消毒破坏。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最主要的一种毒素,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在体内的肝微粒体单氧化酶系催化下,通过细胞色素P-448调节作用,AFB1末端呋喃环C-10被羟化而生成AFM1。AFM1也可由一些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直接产生,但与其他毒素(如B1、B2、G1、G2)相比,比例相当低。消费者朋友可以通过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可以测定食物中的含量。

黄曲霉毒素m1的危害大吗?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而且是曲霉菌等菌类的高毒代物。大多数政府机构都对人体和动物可摄入的黄曲霉毒素量有严格的法规限制。AFM1毒性主要表现在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m1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m1是什么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出Bl、B2、Gl、G2、Ml、M2、B2G、G2G等十几种毒素,其实M1和M2并不是黄曲霉菌产生的,毒性也并不是最强。毒性最强的排行“B1”,B表示蓝色,因为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蓝色荧光。除了亲兄弟B2之外,它还有堂兄弟G1和G2,因为在紫外光下发射黄绿色荧光而得名。B1、B2和G1、G2,就是经常经常出现在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代表。B1和B2被奶牛吃了之后,分别有一小部分会转化为M1和M2进入奶中。这就是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接下来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下黄曲霉毒素m1是什么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黄曲霉毒素M1属于黄曲霉毒素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的一种,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物理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被巴氏消毒法破坏。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1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一般黄曲度霉素可以通过市场上一种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出来。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m1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大米长什么样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霉变大米中可能存在多种有害霉菌,其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较高,黄曲霉菌产生次生代谢物黄曲霉毒素,食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变大米虽然一次性毒性不大,但黄曲霉毒素是累积性毒素,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甚至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黄曲霉毒素大米长什么样吗?如何辨别呢?

专家说在家准备一个在市面上都能买到的紫外线灯,当紫外线灯照在米上头,看有没有异常反光的绿色跟淡蓝色的米粒。我们将黄曲霉素大米与正常大米对照后,可以发现毒大米反绿色荧光还有星星点点的亮点散出,而正常大米是正常荧光色没有变化。

怎样保证大米不发生霉变?大米发生霉变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大米如果受潮,气温又处在25℃至30℃时,霉菌繁殖更快,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糖分、脂肪较多,霉菌一般先从此侵蚀。他建议,市民不要在家中囤积过多大米,最好“现吃现买”,并且把大米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市场上流通的大米水分不得超过15%,一些不正规厂家生产的大米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增加了霉变风险,所以建议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大米大家可以通过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一下大米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大米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那大家知道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都有哪些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介个简单的去除方法。并且大家使用一下方法后可以在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1、未加工食物

未加工食物,如花生、大米、玉米等,收获后要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保证水分蒸至12%左右,同时配合化学熏蒸和脱霉剂的使用,就能有效防止发霉腐败。一旦出现霉变,应立即将霉粒剔除,防止蔓延,再熏蒸一次即可。

2、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由花生、玉米和胚芽等提炼而成,如果原料含有黄曲霉毒素,那么食用油也会含有,尤其是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超标率很高。

使用时,将油加入锅内,待烧热后,加入少许食盐,再炒至沸腾,因食盐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3、食物的存放

针对易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的存放也很关键,存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毒素的含量,存放得当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比如,像花生、大米等要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切记淋雨和返潮,最好不要囤积过多,现用现买。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度霉素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如何产生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一般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就可以测定出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黄曲霉毒素如何产生的,供大家参考。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主要损害肝脏功能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能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它对热不敏感,100℃/20小时也不能将其黄曲霉素完全去除.为了防止产生黄曲霉素,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在保存期内食用.生活中可改用茶树油、橄榄油等不易产生黄曲霉素的植物油.此外,不吃霉坏、皱皮、变色的食品.发霉的中划药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不宜再吃.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度霉素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也可产生少许,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及油料。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主要分子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属剧毒的毒物范围。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都有哪些呢?

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严重者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染、腹腔积液、下肢水肿、黄疸、血尿等。也可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目前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主要为肝损害所致,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致死亡。

2.慢性中毒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主要变化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

3.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小编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消费者朋友们可以通过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定黄曲霉毒素在食物中的含量。

今天的小编对关于黄曲霉毒素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b1多久致癌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肾脏、脾脏和肾上腺也会有所分布,一般不会存在于肌肉中。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下面来看看黄曲霉毒素b1多久致癌吗?

少量食物黄曲霉毒素一般是不会致癌的,食用多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才会致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要比呕吐毒素的毒性强30倍,比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强20倍。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慢性毒性可诱发癌变,致癌能力为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比二甲基偶氨苯高900倍,人的原发性肝癌也很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黄曲霉毒素B1在没有经过代谢活化之前的母体化合物是无致癌性的,因此被称为前致癌物,因为它必须通过体内的生物转化即“代谢激活或生物激活”形成活性中间体才具有致癌性。它在在动物体内经细胞内质网中的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发生脱甲基、羟化及环氧化反应成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黄曲霉毒素P1、黄曲霉毒素Q1、黄曲霉毒素B2α、黄曲霉毒素醇等物质。黄曲霉毒素B1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AFM1)。

以上是小编介绍黄曲霉毒素b1多久致癌的内容,本网食品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食品污染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家人吃上更健康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