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麻黄

麻黄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麻黄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麻黄问题。

分享

浏览

2343

文章

21

养生之道: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一种中药汤饮,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喝了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它的营养价值丰富,很多人对于它的做法也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做法与功效供大家学习。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功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一种中药汤饮,具有解表散邪,清热除湿以及多种皮肤病的功效,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症。

温馨提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本常用语湿热发黄的早期,能有效发汗、利小便,现在不少的医学专家也用此方来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比如湿疹,效果显著。此汤药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疗效显著,可以说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一首经典高效古方,咳嗽、哮喘等阴水证患者忌服。

展开阅读全文

蜜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也称为木贼麻黄。下面,我们来看看蜜麻黄具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操作方法

1

治疗咳嗽

蜜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先把蜜麻黄放到炒锅中炒一炒,然后加水稀释即可饮用。

2

消除浮肿

蜜麻黄还具有消除浮肿的作用,对于皮肤肿痛的人,也可以常使用蜜麻黄泡水喝。

3

治疗风寒

蜜麻黄还具有治疗风寒的作用,对于患有风寒症状的人也可以饮用些蜜麻黄水,也能够改善症状。

4

治疗胸闷

蜜麻黄还具有治疗胸闷的功效,如果经常胸闷的话,也可以经常使用蜜麻黄泡水喝。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主治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可以治疗发汗、哮喘等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药麻黄有哪些功效吧。

操作方法

1

主要治疗:

麻黄可以用来治疗风寒发汗、哮喘、头痛、失眠等多种疾病,还可以驱寒等作用。一般是和其他药材配合使用。

2

使用方法

麻黄不是直接食用的,一般是把麻黄和其他药材放在锅里,再入适量的水煎熟再饮用。

3

驱寒作用

麻黄还被称为“发汗驱寒第一药材”,如果患有风寒的话,可以喝点麻黄汤,能够改善症状。

4

治疗水肿

麻黄还具有治疗水肿的作用,对于患有水肿症状的人可以喝些麻黄汤,能够改善水肿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和麻黄根的区别很明显,你知道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很多人分不清麻黄和麻黄根的区别,其实这也不赖大家,两者虽然同属于一种植物,但是其部位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只有我们更好的了解它们的功效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出两者之间的最大功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黄与麻黄根的区别。

其实麻黄和麻黄根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他们的名称比较相似,外观上也有一定的相似的,但是实际的区别也是非常的大,特别是在功效上,下面就简单说一下。

麻黄根是草麻黄的根茎部位,其药效也是比较好。把麻黄根和黄芪、炒白芍、焦白术等中药搭配起来服用可以治疗虚汗的病症。而对于阳虚导致的大汗,则需要和人参等一同使用。另外对阴虚盗汗和产后虚汗等,又是需要和其他的中药配伍了,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

麻黄则是一种草本状的灌木,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生物碱,能提取麻黄碱,这是我们经会去用到的一种中药材,能不肮脏我们起到补充的治病作用,同时麻黄能发汗,能驱散体内的寒气,并且还能治疗咳嗽,能消肿。麻黄和麻黄根从外形,还有药用价值上有不小的区别,也就是说麻黄根是一种根,而麻黄是苗木,从这点来看,二者还是很容易区别的。另外从功效上,麻黄根是用来止汗的,而麻黄是出汗的,所以更不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节节草与麻黄草的区别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里?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外观不同

节节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之间。单生或丛生,中部以下多分枝。是棉花,甘薯,玉米等秋收作物的常见杂草。

麻黄草是灌木、亚灌木植物,分枝多,小枝对生或轮生,雌雄异株,种子1-3粒,株高一米以上,最高的可达八米。麻黄草会结果,结出红色果实。

分布不同

节节草别称土麻黄、草麻黄、木贼草、草麻黄、节节木贼等,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有分布,它喜近水生,长溪边、河边、海边、水田边。生于湿地、溪边、湿砂地、路旁、果园、茶园。

麻黄草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东南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区。我国分布较广,除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各省区外,其他各地皆有分布,以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四川等地种类较多。常生于干旱山地及荒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炙麻黄与生麻黄的区别 炙麻黄与生麻黄区别在哪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两者功效不同,炙麻黄主治伤寒表实,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等疾病,而生麻黄主要是用来给感冒患者发汗解毒的,其药性比较辛热,因此对风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生麻黄与炙麻黄是两种常被用于改善多种不同疾病症状上的药物,而且两种药物的名称有些相似,所以病人经常会出现混淆。但其实两者功效有着大大的不同,生麻黄主要是用来给感冒患者发汗解毒,同时还具有平息喘气儿和止咳的作用。

而炙麻黄主治伤寒表实,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皮肤不仁,风疹瘙痒,用法就是煎服,取3-10克煎后服用即可。两者区别很大,患者要根据自身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十三边麻黄草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马头山麓长城脚下的十三边,盛产中草药材——麻黄草。十三边的麻黄草茎粗而壮,实面长是上等佳品,曾被当地人誉为“麻黄之王”。

麻黄草喜温耐旱,适应性强。宜于在古荒未垦的向阳山坡丘陵地生长。十三边村周围古荒丘陵多,向东、向南延伸的古长城上更是麻黄生长茂盛之地。过去每当“白露”节气过后,周边村庄的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十三边采割麻黄草出售。尤其家境贫困的孩子们为交学费,为买纸笔砚墨,利用节假日采拔麻黄草。因此十三边的麻黄草,既是制药的“宝草”,又是扶贫解困、资助贫困山庄孩子们上学的“神草”。

展开阅读全文

赤峰麻黄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是全国麻黄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37.2万公顷,其中以麻黄为建群种的群聚11.1万公顷。自古被誉为“麻黄故乡”。

麻黄又称草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小灌木。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极重要的药用价值。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诱发出汗、抗过敏等作用;麻黄挥发油有抑制流感病毒和解热镇静作用;麻黄定碱可降低血压;伪麻黄碱能利尿。在中医药中,麻黄全草入药,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中药植物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皖西麻黄鸡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皖西麻黄鸡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特产。“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

霍邱县位于美丽的皖西大别山西部境内,淮河中游南岸,四季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形成了适宜麻黄鸡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

“淮南麻黄鸡”(原称“霍邱鸡”)是我国著名的肉蛋兼用型优质地方良种鸡,位列《国家种畜禽品种志名录》,因原产于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带而被命名“淮南麻黄鸡”。

该品种在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具有青嘴、青脚、单冠直立、胸深背宽,躯体呈方形、体态匀称、体型中等、羽毛丰满,公鸡金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

“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鸡蛋个头中等均匀,蛋壳为粉红色,蛋清浓稠,蛋黄色深呈油性状,有着鲜美的土生蛋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梁黄土高原写生摄影基地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梁镇位于榆阳城区东北35公里处,因地势较高,生长麻黄而得名。古长城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将镇境分为南、北两种地貌。南部,千沟万壑,纵横交错;北部,大漠绿洲,风情万种。特别是境内的壁立千仞、高峡平湖、血染丘陵等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北宋女将刘金定雄踞双锁山,囤兵营(云)盘梁遗址,有清末陕西三杰之一书法家李棠故居,有赤足寺、兴隆寺、龙泉寺等名刹古寺,有六百年木瓜树、千年古松,悬崖峭壁上的千年原始古柏群蔚为奇观。所有这些历史文化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绘制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近年来,创办了陕西省第一个民间乡镇文化站长城文化站,组建了长城画社、长城学社、长城采风社;在双山村创办了榆林市美术家写生创作基地、陕北信天游采风基地、影视采风基地,为全国各地来此创作的画家、学者提供服务。吸引北京、上海、西安、香港、台湾等地的知名画家、摄影家慕名而来,每年接待3000—5000人次。

麻黄梁黄土高原写生摄影基地闻名遐迩,是中国知名画家、摄影家写生创作的圣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段正渠三十多年来,每年至少一次来麻黄梁采风创作从未间断,他的《十月麻黄梁》、《麻黄梁长城》等油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贾又福的弟子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王一明更是扎根麻黄梁,作品《寄情麻黄梁》系列震动画坛,著名摄影家陈宝生关于麻黄梁印象的摄影作品《山魂》在全国发行,吸引清华、北大、中央美院师生数次到麻黄梁写生创作。画家刘文西先生曾三次亲临这里,置身于千沟万壑、库峡碧波之中采撷。

2013年,麻黄梁出版了《情系麻黄梁》、《寄情麻黄梁》两本画册,2014年2月份,在榆林世纪广场成功举办了《魅力新榆阳、神奇麻黄梁》摄影展。4月份在西安亮宝楼展出麻黄梁山水画八十多幅。5月28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麻黄梁油画作品。9月20日,在北京798国际艺术区三度半艺术空间设有麻黄梁山水作品画廊。10月份举办麻黄梁黄土高原写生摄影基地采风活动暨王一明作品展;中央数字频道收藏天下翰墨人生栏目组拍摄麻黄梁风光暨王一明写生纪录片。是一块正在开发的黄土地艺术金矿。

信息来源:区旅游局

麻黄梁镇:榆林市辖镇。1958年建麻黄梁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改设镇。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26.5公里。面积430.6平方公里,人口1.1万。榆府公路经乡过境。辖磨庄、花龙镇、旧堡、乔界、盘云界、十八墩、大圪达、东王家湾、东清水河、断桥、李家峁、刘占峁、上黑龙滩、下黑龙滩、崖窑、瓦窑沟、张虎沟、十字焉、段家湾、店坊、阎山、双山、东刘家畔、大沟24个村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汤与桂枝汤区别 今后可别再弄错了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是能够治疗疾病的两种汤,这两种他有些相似,所以经常被人们搞混淆,实际上,因为两种中药材是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汤的营养不同,治疗疾病的功能也不一样。

一、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比较主要体现在,病机特点、临床证候特点,功用特点、用药特点几个方面。从这个病机特点,外感风寒表虚和外感风寒表实这个不同,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这是这个方中的一个侧重的一个重点,桂枝汤证是一个既有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侵犯体表引起的体表正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邪正两方面的反应,这两个不同。所以证候方面,一个是恶寒发热,无汗,一个是恶风发热,有汗,证候表现上区别,当然其它的还有,象脉浮紧和脉浮缓的区别。

二、在功用方面、治法方面,要体现出来的,麻黄汤证体现是祛邪,整个是祛邪为主,桂枝汤证体现祛邪调正并重,祛邪调正相结合,这是两种思路。所以用药方面来说,这个麻黄汤里面,麻桂相须,针对主证,发汗能力很强。桂枝汤中桂芍相合,桂枝芍药相配,体现出既散邪又调正,既发散风邪,又调和营卫,所以邪正兼顾,阴阳双向调节这种基本结构。两个基本结构不同,用药特点不同。同时由于阴阳兼顾,桂枝汤反映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这种基础的结构。

三、麻黄汤(《伤寒论》)和桂枝汤(《伤寒论》)都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方剂。但二方由于药昧不同,在具体运用时也各不相同。麻黄汤的功效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其特点是发汗力量较强,为辛温解表重剂。应用本方时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其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汤,而善于解肌表、和营卫。应用率方时以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为辨证要点。另外,因外感而服用本方以后,尚须进少量热稀粥以助药力。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作用和用法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种中药汤药,在中医汤药中起阳性,可以调理阴性病症。对于人体体质表现出阴虚或者阳气虚衰的症状时,就可以通过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调补,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用法很多样,按照不同的症状表现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法不同。

一、治疗冻疮

药物与用法:麻黄、附子、细辛各25g,大黄、生姜各20g,桂枝10g,60%酒精500ml。将上药研碎后兑入酒精内密闭浸泡10天,去渣取液备用。治疗时用棉签蘸药液,破溃者涂在患部周围,溃疡面按外科溃疡处理,涂擦患处,每天2次,每次擦药5分钟。经此法治疗50例,治愈48例,好转2例。

二、心动过缓、心悸

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心率在50次/分以下,脉沉细缓,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舌底脉络迁曲,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丹参、淫羊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心动过缓总因阳虚瘀阻而致,而本方意在补火助阳散寒,淫羊藿助附子补肾壮阳,同补心肾之阳,活血祛瘀通络。本方加减还可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风心病、过敏性休克等。

三、治疗寒湿腰痛

主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药组成:生麻黄先煎6~10g制附子10~12g细辛3~6g天花粉20g生黄芪20g防风10g生甘草6g病人每每活动汗出后觉腰部症状减轻,故自思:活动汗出则阳气流速而达于表,正邪交争,气旺则驱邪外达,故而自觉轻快,若以汗法使病邪由表而散,疗效当佳。《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生麻黄辛温入肺与膀胱经,善使太阳之寒邪由表而散;附子大辛大热,归肾经,善散寒止痛,一能鼓舞阳气,以助太阳经发散寒邪,二能补肾阳,使寒气去而阳气自足,阳气足则湿邪亦自蒸化,且能防外邪再次入侵;细辛性辛温,善止痹痛,伍麻黄附子则散寒除湿,助阳力大增;三药合用,一者散寒除湿力宏,二者阳气旺盛,使留于经筋经脉的风寒湿之邪由表而解,邪去正复而不复感,加生黄芪、防风乃仿玉屏风散之意。天花粉现代研究认为有活血化瘀作用,民间以单味药治疗腰痛效果显着,且“久病必瘀”,用之能提高临床疗效,生甘草能缓和三味主药的辛烈之性,邪去而不伤正。诸药合方总以祛寒除湿,温阳固表为务。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药效很靠谱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连翘赤小豆对于身体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等等的功效,在很多的经典的着作中,曾有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有很多的功效。

1.出处: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2.【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用法1】

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5剂)

【用法2】

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

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方解2】

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现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风水等症。汤中麻黄、杏仁、生姜为一组,散寒表邪,以解阳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皆苦寒而清利湿热,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又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补后天。

【主治1】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主治2】外感风邪所致的风水、1.皮肤湿热疹毒、2.湿热壅滞的水肿等。3.常用于荨麻疹、

4.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等病(利水)。5.肝功能异常.6.咳嗽.哮喘(阴水雍肺)等阴水证患者忌服(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用药禁忌】

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者较为适宜。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心悸、发热、大汗不止,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搏徐缓。

【临床应用1】

1.荨麻疹: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10g,连翘10g,银花10g,三角胡麻10g,蝉衣10g,蛇床子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赤小豆50g,小蓟30g,浮萍草20g。用文火煎煮赤小豆,熟后滤汁去豆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即可,一次性煎约500ml。分早晚2次服。

2.风寒袭表加荆芥10g,防风10g;风热加菊花10g,减炙麻黄为5g;

3.腹痛加白芍30g;

4.搔痒难忍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0g;

5.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加防风10g,黄芪30g。

展开阅读全文

来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871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麻黄的功效作用,欢迎阅读。

麻黄作用

1、麻黄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喂粥。(《伤寒论》麻黄汤)

2、麻黄治病疮疱倒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 本草衍义》)

3、麻黄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一升。(《伤寒沦》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麻黄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5、麻黄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6、麻黄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7、麻黄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麻黄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麻黄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麻黄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麻黄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麻黄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8麻黄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麻黄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9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10麻黄用于水肿而兼表证,麻黄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麻黄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麻黄适合人群: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

麻黄食疗作用:该品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体轻宣散,可升可降。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主治风寒表实,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身疼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实邪壅肺,咳嗽气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麻黄食物相克:该品与辛夷、石韦相克。

麻黄做法指导:发汗、利水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炙用。

1.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重、无汗、脉浮紧为主要症状。用麻黄宣发肌腠,祛散风寒。常与桂枝、荆芥、防风同用,治疗感冒初起之表寒证。

2.用于感受风寒、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麻黄能宣肺发,平喘咳,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哮喘。若兼有水湿内停,可配祛寒化饮的干姜、细辛、半夏,加强散寒祛痰止咳作用,如小青龙汤。如属肺热喘咳,可配石膏同用,以清泄肺热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是治疗有表证的水肿,借其发汗利水的作用以消水肿,常配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麻黄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麻黄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509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麻黄的功效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1.宣肺气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散风寒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宣肺利尿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麻黄的基本介绍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8-10月间割取绿色茎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六成干时,再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干后切段供药用。草麻黄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茎高20~40厘米。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匍匐状;小枝圆,对生或轮生,节间长2.5~6厘米,直径约2公厘。

麻黄的作用

1、兴奋中枢神经

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

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

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2、影响汗腺分泌

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

3、抗过敏

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4、抗炎

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5、镇痛

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

6、抗菌、抗病毒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7、解热、发汗

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8、降压作用

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9、减肥

麻黄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减肥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的用法用量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4]

麻黄的使用注意

①发汗力强,自汗盗汗者忌用;

②肺肾虚喘者禁用;

③本品能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麻黄的功效: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药用部位是 草质茎。

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和散寒通滞。

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 ,如麻黄汤。

重证 无汗

宣肺平喘用于治疗咳嗽气喘。

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散寒通滞用于风湿痹证。

麻黄的处方用名有 麻黄 、 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

麻黄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麻黄的药用价值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麻黄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一方用以治疗伤寒。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用药禁忌

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本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麻黄,还有就是一定注意使用麻黄量的多少。

麻黄的功效和作用

1、发汗解表

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2、宣肺平喘

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

3、利水消肿

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4、散寒通痹

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

麻黄的配伍应用

配桂枝

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世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佳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配杏仁

能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孩疹子,当能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配白术

麻黄宣通肺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白术键脾燥湿,以土制水,助运中焦,输布水湿。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伤寒论》越婢加术汤,即以麻黄配白术,治“湿家身烦疼”。

配石膏

麻黄石膏互伍,麻黄辛温,石膏大寒,重用石膏,轻用麻黄,寒热对消,麻黄只用其辛,而不用其温,合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治。这与麻黄配桂枝,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则有寒热之不同。《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配附子

治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仅用麻黄开腠,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有大汗亡阳之虞,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配细辛

治太阳少阴两感证。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一汗而解。《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

配熟地

熟地滋肾,温补营血,麻黄辛温,善于发表。熟地与麻黄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熟地与麻黄相伍,则麻黄随熟地而走,麻黄之辛,辛能通滞麻黄之温,温能散寒。主治阴疽寒凝之证。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王化医存》曰:“麻黄少同熟地多,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

麻黄的药用价值

1、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是解表药中最好的,因此比较适用于风寒感冒重症,以无汗体痛为特征,一般体质较壮实。体虚就不太适宜。代表方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配伍桂枝,干姜,可以祛除入肌腠中的风寒之邪,用于风寒痹证肢体疼痛。

2、用于治疗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造成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麻黄有显著的宣肺平喘作用,即便是表证已解,但是仍喘咳的,还可继续用麻黄治疗,这个时候可改用炙麻黄。配伍杏仁,两药合用能够增强平喘止咳的作用,因此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上述麻黄汤就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假如没有表证,代表方为三拗汤。热性喘咳的代表方为麻杏石甘汤。配伍生石膏,或者黄芩,知母等,能够治疗肺热喘咳。

3、用于治疗水肿。麻黄可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者头面四肢水肿,或者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功效。

4、用于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经常和熟地黄,辣菜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配伍,可以散阴疽,消结。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的作用与功效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麻黄的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

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

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7] 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

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2104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为麻黄科值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茎质。本品味麻色黄,故名。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的作用

兴奋中枢神经

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

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

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影响汗腺分泌

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

抗过敏

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抗炎

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镇痛

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

抗菌、抗病毒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解热、发汗

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 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均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加快,甚至心律紊乱。

降压作用

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对血管的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使肺、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并能使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因此麻黄对哮喘病人肺动脉高压者是不利的。

麻黄的功效

发汗解表

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宣肺平喘

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

利水消肿

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散寒通痹

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 “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

麻黄的配伍应用

配桂枝

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世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佳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配杏仁

能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孩疹子,当能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配白术

麻黄宣通肺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白术键脾燥湿,以土制水,助运中焦,输布水湿。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伤寒论》越婢加术汤,即以麻黄配白术,治“湿家身烦疼”。

配石膏

麻黄石膏互伍,麻黄辛温,石膏大寒,重用石膏,轻用麻黄,寒热对消,麻黄只用其辛,而不用其温,合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治。这与麻黄配桂枝,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则有寒热之不同。《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配附子

治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仅用麻黄开腠,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有大汗亡阳之虞,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配细辛

治太阳少阴两感证。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一汗而解。《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

展开阅读全文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药禁忌

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麻黄根是一种既能内服又能外用的中药材,它对人体有哪些功效作用用药禁忌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根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根的药理作用

1、麻黄根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千金方》 麻黄根粉

2、麻黄根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3、麻黄根治产后虚汗不止:㈠当归一两(锉,微妙),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麻黄根散)㈡牡蛎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为散,用扑身上。( 《谈野翁试验方》 )

4、麻黄根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 《局方》牡蛎散)

麻黄根的炮制方法

1、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典85》)。

2、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3、炮炙蜜制先将蜜放火锅内,用文火熔化,入药拌炒,炒至蜜吸透呈黄棕色,取出摊开放凉,不粘手。每麻黄根片100kg,用蜜15kg(《云南》)。

注意事项:麻黄根功专止汗,有表邪者忌用。

鉴别应用:麻黄根为麻黄的根,麻黄为辛温解表药,发汗之力较大,而麻黄根则为止汗药,二者同物而功异,则为根苗之不同,用时不可混淆。

麻黄根用药禁忌

麻黄根功专止汗,有表邪者忌用。

麻黄根的功效和作用

1、麻黄根能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滇南本草》

2、麻黄根能止汗,夏月杂粉用之。(陶弘景)

3、麻黄根敛汗固表。《四川中药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麻黄根的相关药方

麻黄根散

组成:麻黄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 牡蛎60克(烧,研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用药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匀。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主治:风虚汗出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黑神散

组成:麻黄根4两(烧尽烟,存性,7分),盆消2两(水少许化开,蘸一遍,水尽为度),自然铜2两(烧红,小便蘸),诃子肉半两,雄黄2两,红豆1钱,没药1两,乳香1两,萝卜子1两,良姜1钱,马兜铃2两(去隔)。

用法:上为细末。噙水,鼻内搐之。

主治:目赤疼痛不可忍者。

来源:《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麻黄根汤

组成:麻黄根2两,牡蛎(烧赤)1两半,黄耆(锉)1两,人参1两,龙骨1两,枸杞根皮2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麻黄根炖羊肺

材料:麻黄根50克,羊肺1具。

做法:取新鲜羊肺洗净,和麻黄根一同加水炖煮,放盐少许调味,熟后,取出羊肺,切成条块,佐餐食用。

功效:益肺宁嗽、敛汗止喘,主治肺虚久咳、喘促、盗汗。

麻黄根配伍应用

麻黄根用于表虚自汗,可与黄芪、炒白芍、焦白术等同用。麻黄根用于阳虚自汗,可与人参、桂枝同用。麻黄根用于阴虚盗汗,可与熟地、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同用。麻黄根用于产后虚汗,可与当归、黄芪等养血固表药同用。

麻黄根配浮小麦麻黄根甘平止汗,浮小麦甘凉止汗,麻黄根入肺经, “肺合皮毛”,故可实表止汗;浮小麦人心经,“汗为心液”,故能益气清热,凉心止汗,又因浮小麦体质轻虚,其性升浮,能达皮腠而出其热,故又可止盗汗。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益气养心,清热凉气,固表止汗,用二者配伍,确有止汗之功,再与五味子、麦冬、党参配用,疗效可能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