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郸城

郸城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郸城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郸城问题。

分享

浏览

2443

文章

4

郸城一高全国排名 郸城一高的全国排名是多少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郸城一高在全国高中排行榜中位居第152名,在河南省高中排名中位居第4名,历年中考状元人数为1人。下表是《2018年郸城一高全国排名第152名,河南省排名第4名》,详细排名环境如下:

省内排名 中学名称 全国排名 地址都市

1开封高中39 开封

2淮阳中学78 周口

3南阳市一中学 78 周口

4安阳一中152安阳

5 北京大学从属中学河南分校152郑州

6郸城一高152周口

郸城一高介绍:郸城县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9月,时名河南省郸城低级中学校,1988年更为现名。1983年,被周口地域确定为首批办妥的6所重点高中之一。2007年1月,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称谓。2011、2012、2013、2014年持续四年被清华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获6个推荐指标;2012、2013、2014年持续三年被北京大学确定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获6个推荐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郸城红薯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郸城红薯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特产。郸城县的气候因素十分适宜发展红薯产业,该县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被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

在全国地图上难觅其踪的豫东小县郸城无山无矿、一马平川,130万人口115万是农民,耕地16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郸城县依靠农业大县,大做“农”字工业,把当地盛产的红薯等通过精深加工,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乡土品牌。目前,该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红薯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并获自营产品进出口权,80%的产品销往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占领东南亚红薯制品30%的市场。

县政府因势利导,并组织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动员全县数万农户种植红薯。还与省农科院联袂研发,使“豫薯7号”、“豫薯1号”、“皖薯1号”、“梅营1号”、“豫薯13号”、商薯-19、徐薯25-2等优质、高产、高淀粉的20多个优良红薯品种,实现脱毒种植。种植的脱毒红薯生长期间不生病、不生虫、不打药、人工除草,产出的红薯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产品。韩国希杰公司、美国好事多等全球多家著名公司都委托认证企业到郸城检验,并且签订长年供货关系。

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对郸城县优质脱毒红薯基地进行考评验收。经检验,该县红薯标准化种植农户达10万户,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专家组现场打分93.5分,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郸城红薯,就这样从土产品堆里跳跃到“国标”台面。在国际市场上素有“郸城三粉”之称的粉丝、粉皮、粉条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郸城张集熏鸡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张集熏鸡在郸城

乾隆年间已有名,

色香味形四美俱,

补阴壮阳夸“老明”

注:老明:张集熏鸡传人张德立外号

相传,清乾隆年间,张集周姓人家得宫廷秘方研制而成。嘉庆年间,周家女婿张德立,发扬光大,名声大震。其工艺独特,以陈年循环老汤配十几味中草药精制而成,熏鸡骨酥肉烂皮裂,肥嫩爽口不油腻,色亮形美不松散,实为补阴壮阳、健脾滋胃之佳品。

张集熏鸡的做法:

1.选料。选用一年生健康公鸡,屠宰后盘鸡整型,大致和烧鸡相同。

2.煮鸡。经整型后的鸡,先置于加好调料的老汤中略加浸泡,然后放在锅中,顺序摆好。用慢火煮沸2个小时,半熟时加盐(用盐量应根据季节和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定),煮至肉烂而连丝时搭勾出锅。

3.熏制。出锅后趁热熏制。将煮好的鸡体先刷一层香油,再放入带有网帘的锅内,待锅烧至微红时,投入白糖,将锅盖严2分钟后,将鸡翻动再盖严,再等2~3分钟后,即可出锅。

4.煮制。将熏好的鸡放入老汤中小火炖煨以入味。

郸城县张集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曾荣获1984年河南省食品工业会议奖第二名,1990年又被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地区消费者协会、地区商业局评为优质风味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郸城中原民俗文化园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郸城中原民俗文化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从数千年前农耕的耒耜,到现在农村里还在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具。19日上午,坐落在河南郸城丁村大贺庄的“中原民俗文化园”在远古与现代农业文明热情碰撞中隆重开园。

中原民俗园

据介绍,“中原民俗园”是河南省首家规模最大、自行设计投资建设,并荣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的民俗园。园中收藏了2000余件中原农民使用过的农耕具及生活用品,包括数千年前的土犁耙、纺车织布机、马车大轿等,很多都已在民间消失的民俗物品。由39999片石磨堆砌而成的神农大殿和磨盘山,蔚为壮观,映衬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原民俗园

“中原文化民俗园”

从2004年开始筹建,是由原武警海南总队长贺恒德将军率家乡的父老乡亲,历经3年的时间筹资数百万元,利用村里废旧坑塘改建而成的。整个园区共有公共娱乐场所、耒耜集萃与天工开物馆、石器苑和集贤堂4大部分及20多个景点组成,共占地30余亩。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评论家鲁枢元说,民俗园收藏的这些农耕用具,记录了中华农业文明悠久的历史足迹,可成为现代人开创新生活的文化资源与精神资源。

景点交通

从目的地搭车-到郸城县城-乘坐公交车到丁村乡大贺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