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藏书

藏书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藏书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藏书问题。

分享

浏览

4456

文章

17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阁在哪里?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宁波

中国现存古老藏书阁是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天一阁原有藏书7万卷,至解放时因战乱等原因散失减至1.3万卷,后经天一阁文物工作者悉心访求和宁波藏书家的慷慨捐赠,又寻回范氏原藏4000卷,加上向社会征集的古籍,新天一阁现已有藏书30万卷。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天一阁收藏新老家谱的数量已接近五百五十部,内容涵盖百余个姓氏。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烽、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如何导出电子书

全文共 102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馆App是一款集公益网络图书馆、一站式阅读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数字阅读应用,很多小伙伴都在使用藏书馆App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藏书馆App电子书以借阅的形式阅读,不能下载,用户可以通过免费借阅功能借阅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app可以多次借阅吗

全文共 182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馆App借阅书籍后,书籍将在15天后自动返还,因此借阅期为15天。当然,朋友也可以再借给书友,用户使用图书馆App只能通过借阅读书,不能有书复本。

在藏书馆App【藏书】可以看到已经下载到当地的书籍,只需借阅一次,下载完成即可阅读。

点击书封面阅读书籍。

朋友们需要注意:藏书馆App内部下载的书籍只能保留15天,15天后需要重新下载。

可返回本地阅读-云重新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借阅的电子书如何还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可以在图书馆借书,在图书馆借书APP你也可以读书,买得起。在图书馆借来的书是专门在书馆还书的,然后在藏书馆还书APP借来的电子书应该还吗?想知道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手机上打开藏书馆app,点击页面下方的我的

然后在我的页面中,滑到底部选择设置

然后在设置页面中找到并点击【Q&A】

最后,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你可以看到app答:书到期后自动归还。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手动归还藏书馆借来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app怎么买电子书

全文共 146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馆app我们可以体验新的电子书借阅服务,同时在藏书馆app也可以买电子书。如何在藏书馆买书?不知道的伙伴来看看吧!

首先打开藏书馆app,进入主页找书

在找书页面上,点击右上角的书店,在这里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书。

不过,选择书店还在升级中,还没有开业。想在藏书馆买书的朋友只能等后续版本的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app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151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馆app是一款将阅读与交流相结合的手机软件,让您在阅读中与他人交流,与他人讨论,并在互联网上创建您的个人云图书馆,让您与同行讨论并分享图书。

用户可以在【找书】栏中找到【广场】,进入后可以看到很多书友发布的动态,以及一些笔记;

这款藏书馆App这是一款非常好用且有特色的手机软件,暂时没有发现任何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如何删去阅历

全文共 16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图书馆的图书经验不能删除。你可以通过个人页面的经验选项实时查看你读过的小说,了解阅读的进展。

如果你不想透露自己对阅读的兴趣,那么平时不能登录账号,这也是一种替代方案。

藏书馆App我的-经验找到阅读记录;

长按阅历书籍进入图书详情;

藏书馆App没有删除阅读选项,所以藏书馆不支持阅历删除操作;

想要删除经验的朋友可以关注后续版本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居民家中堆放书籍被指易燃要求整改 藏书过多会引发消防问题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本身不会引发火灾,但过度堆放、管理不当就很容易成为火灾的隐患。在合理存放、规范管理、保证通风等条件下,藏书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质,藏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福州市,由于一位居民家中堆放书籍被指易燃,引发了整改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公众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消防安全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应该合理排列存放,将书籍分类归纳,采用书架或盒子进行存储。避免书籍堆放在地上或窗台上,避免遮挡门窗或电器设备,以确保通风和散热。定期检查书籍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变质、是否有虫害等情况,做好防潮、防鼠、防虫等措施。书籍选择合适的位置存放,定期清洁。遵守卫生标准,避免堆积垃圾、杂物。

更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倡导合理存储、规范管理、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审核、复查。也应该重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优秀的图书众所周知,阅读可以拓展我眼界、增加知识储备,使人生更充实、在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上,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进行权衡。

尽管一些人喜欢藏书,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消防安全。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书籍本身并不是易燃物品,但当堆积成大量的时候,可能会成为火源扩散的助燃物。如果居民家中有大量的书籍、杂志、纸张等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就有可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危及人身安全。虽然单独一本书并不会引发消防问题,但如果家中藏书过多,在储存或使用上存在不当行为,也有可能会引发消防问题。消防部门的要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家中实际情况,合理储存和管理书籍等可燃物品,确保家庭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馆:好借好还,看书不难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真的听腻了。但是文字可以被忽略,书籍也不能被忽略。

古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三天不读书,你会发现你的脸很恶心。我认为这个句子有两个意思。首先,对自己来说,阅读是一个让自己跳出现实生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管是哪种书。其次,对其他人来说,腹部充满了诗歌和书法。当你更多地了解真相时,你可以看到一切,并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如果你不让人讨厌你,你自然不会让人讨厌。

因此,食物是要吃的,书是要读的。

然后问题出现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没有很多空闲时间。必须工作、出差、四处旅行,并且能够随身携带纸质书籍,这很好。然而,减少阅读对我们来说是一大损失,因为携带书籍不方便。

所以今天我想推荐一个实用的阅读应用程序——图书馆。

这个应用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社区。里面的书是个人上传的。有许多关于它的流行书籍,如浪漫,魔术和魔术。当然,在一些书店和深度书籍中有更多的畅销书,包括一些专业书籍、摄影、编程、绘画等。

打开后,页面如下所示。感受它是否是你想要的。

搜索完你想读的书后,你可以下载它们。如果你找不到他们,你也可以要求其他人在社区上传,这非常方便。

当你借一本你想读的书时,你不会永久拥有它。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没有阅读,该书将自动返回到云。在本地阅读中,阅读进度和截止时间都有标记,一目了然。

如果你想继续阅读,你只能去云端,再次下载并借它。独特的借还模式使仪式阅读意识不断升华。

请预约地区主管。

这是你的个人阅读页面的样子。

即使你没有任何你想读的书,你也可以通过浏览由小编辑创建的书目或点击某个类别来对阅读感兴趣。

此外,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几分钟。

缺点是这本书的排版很粗糙,页面很难设计,文档被复制,阅读体验也不是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私人藏书家的目录学——《直斋书录解题》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陈的《知斋书录解释》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它与宋代另一部私人藏书目录《翟军书志》齐名,被誉为古代私人藏书的“双壁”。它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知斋书录解题》内页(网络图)

陈是安吉人。邢是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曾担任江西程楠县长、兴化军将军、浙东提督、浙西提督、国子监工部等职务。大约在春游九年后,他被任命为内阁部长助理兼司库,并被授予广禄博士。周觅在《董祺·俞晔》第12卷中说:“近年来,只有《知斋》一书的数量最多,而《改斋》一书的作者是溥的一位官员。他收集了、方、林、吴的旧书51,180多卷,摹仿《说志》解题,极其准确细致

南宋陈生活的时候,出版业兴旺,私人书籍和目录一度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陈早年为官时就开始藏书。他不仅在莆田收集书籍。由于他工作的浙江、江西和福建都是当时图书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他向当地学者和藏书家请教,购买并记录古籍,丰富了自己的藏书。

宋代活字印刷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图书业(网络图)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孙圳将以吴公的《知斋书志》的形式,编纂成56卷的《知斋书录解事》。全书藏书3039种,51180册,比宋代及以前的私人藏书多得多,也不亚于当时的官方藏书。根据当时图书的情况,图书目录在图书分类上进行了改革。除了继承过去目录的传统之外,在建立诸如语言、历史、诏令、法令、季节、音乐等新类别方面也有创新。宋代以后,这些类别大多被公私目录所模仿。

全书《知斋书录解诗》共分53类。为了检验它的分类性质,它仍然按照经典和历史子集的四部分分类的顺序排列。这本书里没有一般顺序或主要顺序。在53个类别中,只有7个有次要订单。这七个小序言,是陈和认为有必要写的。例如,自韩曙《文艺志》以来,《孟子》一直被列入历代目录中的儒家细分范畴。宋熙宁之后,《孟子》被收入《十三经》。对元佑来说,学者是从《论语》和《孟子》中挑选出来的。这种变化体现在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的学术思想领域,具体体现在陈的《治宅解题》中。《论语》和《孟子》并列目录是陈的第一部。

珍贵宋版图书(网络地图)

《知斋书录解释》的解题内容丰富而清晰,既有对作者事迹的描述,也有对学术渊源的探讨,更有对真伪得失的审视,同时注重古籍的版本风格。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许多古籍记载出版的时间和地点的简要记录,不仅有北京和建本版本的特点,还有手稿和拓本的情况。通过总结解决问题的主要目的,判断问题的得失,检查错误,有助于我们识别学术渊源。

解题目录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宋代。宋代是目录学繁荣的时代,目录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陈的《知斋解题》和晁的《翟军书志》是当时目录学发展最好、最典型的代表。通常,两三个100多字的叉可以清楚简明地揭示一本书的大致内容。它细节适当,复杂简单适度,灵活多样而又不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和宋代目录学编纂的高水平。尤其值得珍惜的是,《知斋书录解诗》中记载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后来失传的,但问题的解决仍在继续,这为古籍的考证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北京琉璃厂书画街(网络图)

《知斋书录解诗》尚未完全保存。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元译本,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的版本,只剩下47到50卷。接下来是永乐大典四所清廷图书馆的官员编纂的22卷。虽然残缺不全,但“古书今不传世,不得不借以其崖略;那些今天传递它的人可以通过辨别它的真实性和检查它的异同来做到这一点。”我们还必须核实必要的信息,决不能丢弃它。"

展开阅读全文

衣纹藏书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曲阜孔府有一件稀世珍宝——“三圣”。在这幅画中,画了三个圣徒。孔子在中间,颜回在左边,曾参在右边。这三个人是温柔的,温柔的和圣人。有趣的是,当从几步远的地方看时,这幅画和其他线条画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只要你向前走几步,用你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幅画中的服装线条是由非常小的词组成的。如果你用放大镜一个一个地辨认,你会更加惊讶。原来,这些词是一部完整的《论语》。难得的是,这些小字都是非常规则的楷书,而且字迹也非常清晰。这可以说是微型书画的巧妙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古代藏书主要分为哪几大类 我国古代藏书主要分类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藏书分为书院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和官府藏书四类。其中,官府藏书的历史最为悠久,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早的古代藏书体系,官府藏书因为有政府权力与国库资财的强力支持而藏书丰厚。

官府藏书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商周的中央政府就设有藏书室,春秋时各诸侯国很早就建立起管理图书典籍的专门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可称之为地方政府藏书。

二、皇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直接参与其事。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征书,即汉武帝刘彻“开献书之路”始,至清乾隆为修《四库全书》而在全国大规模征书,大约有57位皇帝直接过问并参与了征书、藏书事宜。

三、历代官府藏书因有政府权力与国库资财的强力支持而藏书丰厚、设施完善。隋开皇三年(533)牛弘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奏请朝廷“猥发明诏,兼开购赏”,收集典籍“必须勅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并且规定,凡献出异本书一卷者,就赏赐一匹绢作为报酬,待朝廷校定缮写之后,仍将旧本归还原主,这种权力加赏赐的征书办法,不但当时取得明显效果,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朝廷征书大都采用在普遍诏谕,施加压力的同时,优赐、赏官予以酬谢的双管齐下原则,并基本形成定制。

四、官府藏书既网罗人才,又培养造就人才,推出一批学术成果。由于官府藏书地位显要,常作为中央决策的依据,教学和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抄写和印刷的底本,所以政府往往要集中一批当时学术界的权威和专门人才,以及一定数量的博士儒徒,加强对国家藏书的校勘、整理和编目工作。明代大本堂是培养太子和诸王的重要课堂,文渊阁也是礼部和翰林院选拔官员的“储才重地”,利用藏书进修结业后,升任皇朝重要职务或外放高位担当地方官。此时的国家藏书馆阁已成为培养和储备统治阶级高级人才的基地。

五、藏书纸墨精良,装帧豪华,建筑富丽堂皇,体现皇家气派。历代官藏要在全国范围内招集工书之士抄补秘书。写书用的各种材料也都由全国最著名产地提供。隋唐两代用不同颜色的琉璃、玛瑙、象牙制作书轴、书签,以区分书的上、中、下三品及经、史、子、集四库。至于藏书楼的建筑,更是地方私家藏书楼不可比及,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载,隋代观文殿不仅陈设珍丽,还设计有自启机器人,极为地精巧。

展开阅读全文

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汉沽国际版画藏书收藏馆坐落在汉沽河西二经路,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藏书票馆,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一楼为国际藏书票展厅,展厅内列有藏书票1000余张,这些藏书票全部为馆长刘硕海先生从其6000余张藏品中挑选出来的精品。二楼为版画展厅,陈列有中国著名版画家黄永玉、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等人的版画原作。

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由被业内称为“中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第一人”的国内著名版画家刘硕海投资兴建,是国内首家藏书票馆,也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藏书票馆。

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总投资为100多万元,坐落在汉沽河西二经路,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藏书票馆,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馆藏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名家版画藏书票原作精品15000件,是集欣赏、文化、收藏、学术、制作、访问、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收藏馆。

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内一层有国际藏书票大、小两个展厅,展出表现人体、风光、静物等方面的国际藏书票精品近千件,是刘硕海从1.5万多件藏书票作品中挑选出的珍宝,其中有刘硕海参加的6届国际藏书票大会和7届国际藏书票展的藏书票精品。二楼为版画展厅,以铜板、石版、木版为主,共展出100多件国内外版画精品。该馆内还

陈列藏书票历史介绍材料和藏书票制作用具。馆内藏品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堪称国外内之最。

2007年10月28日,天津•滨海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举行。来自国内外数十名版画藏书票名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将珍藏的作品呈现在广大版画藏书票爱好者面前。

2010年8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滨海新区汉沽工委宣传部、汉沽文化局、汉沽文联主办,汉沽刻字版画艺术院和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联合承办的白俄罗斯著名版画家罗曼•萨斯托夫版画藏书票艺术展,日前在滨海新区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开幕。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区)河西二经路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

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中路建筑头门共十一架;中堂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后堂共十五架,明间设有谭氏祖先牌位;中路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左右路建筑为衬祠,各面阔4.2米,与中路建筑以宽1.5米青云巷相隔。

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部分墙体有裂纹。现状一般,祠内建筑有多处损坏。谭氏宗祠目前有部分木梁架发霉腐烂。后堂前二廊渗漏,有部分木梁架腐烂;中堂前右廊存在倒塌危险,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头门墀头砖雕有损坏。

2015年12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藏书院村:藏书院村委会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部,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7人,藏书院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20公里,离炭步城区7公里,花都大道从村南面经过。藏书院村历史悠久,建村约600年,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古村落的布局特色,弥漫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村内的洪圣古庙(清)以及下社古建筑群(清)均为炭步镇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别的古村落。农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院村洪圣古庙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村洪圣古庙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洪圣古庙位于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总面阔18.3米,总进深25.6米,建筑占地386平方米。

中路建筑山门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间8.2米共十五架,前廊三步。前廊梁架柁墩、雀替、封檐板均施有戏曲人物、鸟兽花草等纹饰。虾公梁刻楹联“耋艾歌咏其来已久;樽爵静洁不懈益虔”,上款刻“光绪廿九年(1903年)孟秋吉旦立,顺德苏□湖□书”,下款刻“沐恩弟子儒雅堂来合号谭福扬谭桂扬谭金胜谭金镛敬奉”。大门两侧镶嵌花岗石,石门额阳刻“洪圣古庙”,落款刻“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桂月吉旦立”。石门联阴刻“流不竭恩波书院桑麻齐浴日,显无穷圣化狮山井里乐南天”。左右石檐柱刻楹联“恺泽颂旁流万顷水田开岁稔,新猷歌式焕千重狮岭起人文”,落款刻“嘉庆七年岁序壬戌(1802年)仲秋吉旦”,下款刻“恩沐信妇谭门林氏□□敬奉”。石金柱左刻“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仲春吉旦”、右刻“信士谭□□仝奉”。明间木中门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画“八仙过海”。门前三级石阶。

香亭面阔一间4.3米,进深一间4.8米,顶部与山门、后殿成“勾连搭”。

后殿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三间10.3米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4根石金柱承重。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左、右石檐柱刻楹联:“圣德神功万世馨香崇祀典,地灵人杰千秋庆祝著藏书”,落款“光绪癸卯(1903年)仲秋重建,富阳谭镜波敬书”。金柱左刻“嘉庆七年岁序壬戌(1802年)仲秋吉旦”,右金柱刻“沐恩上社弟子谭□□仝奉敬”。明间神龛供奉洪圣大王。殿前三级石阶。后殿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两廊山墙镶嵌八方重建、重修碑记,分别有清乾隆十二年《重建洪圣庙碑记》、乾隆四十七年《建造三帝庙题名碑记》、嘉庆七年《重修洪圣古庙碑记》(两方)、光绪二十九年《重建洪圣古庙碑记》(两方)、1998年《重修洪圣古庙铭志》(两方)。

左右路建筑在重修时新建,面阔3.5米,与中路建筑紧靠相连。重修时山门改塑“二龙戏珠”、“双凤朝阳”陶脊。香亭顶部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殿地面铺暗红色耐磨砖。

藏书院村:藏书院村委会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部,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7人,藏书院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20公里,离炭步城区7公里,花都大道从村南面经过。藏书院村历史悠久,建村约600年,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古村落的布局特色,弥漫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村内的洪圣古庙(清)以及下社古建筑群(清)均为炭步镇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别的古村落。农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藏书院村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藏书院位于炭步墟西南六公里处,开基始祖谭嘉靖,于明朝中叶从广州白云区郭塘村分枝迁入发展而成,始名为藏寿庄,建国后行政村名曾改为“藏峰村”,改革开放后恢复藏书院村名延用至今。村中古村落建筑面积约占全村建筑的三分之一,明清两朝已形成,由庙宇、炮楼、祠堂、书舍、古巷道、古民居构成,整齐统一,保存完好。每列建筑间多有巷里相隔,巷深约195米,现存古巷道11条,大多由石头铺砌,侧砌排水沟,大部分巷里设有水井。巷门楼均嵌红砂岩石额,刻有巷名,其中“敦仁里”门楼外层嵌红砂岩,里面嵌花岗岩门框,有明、清两朝特征。

现在到藏书院村观光,你会惊诧于村庄的干净卫生;是一座有书香气息的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特别的传统习俗:藏书院每年重阳秋祭,时间不在九月初九,而在八月初六,不是分猪肉而是分鱼,不是只限男丁,而是全村男女老幼都有份。每年新春元宵佳节前一天即正月十四日,全村举行投灯、游灯活动,包括外嫁女及其夫婿、子女、朋友、外族群众均可前来参加,吃大围餐几百席,热闹非常。洪拳舞狮也是藏书院一大特色,至今也有悠久历史;藏书院村非常注重教育,自1996年开始,村里就设了“学校专线巴士”,每天接送村里所有的孩子到镇上学校去就读。

交通:从广州火车站搭15元班车到炭步镇车站(1小时左右),再搭摩托车10元左右即到。

参观路线推荐:洪圣古庙-谭氏祖祠-南炮楼-谭氏宗祠-云溪公祠-云山公祠-桂诗书室-北炮楼

洪圣古庙位于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总面阔18.3米,总进深25.6米,建筑占地386平方米。

中路建筑山门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间8.2米共十五架,前廊三步。前廊梁架柁墩、雀替、封檐板均施有戏曲人物、鸟兽花草等纹饰。虾公梁刻楹联“耋艾歌咏其来已久;樽爵静洁不懈益虔”,上款刻“光绪廿九年(1903年)孟秋吉旦立,顺德苏□湖□书”,下款刻“沐恩弟子儒雅堂来合号谭福扬谭桂扬谭金胜谭金镛敬奉”。大门两侧镶嵌花岗石,石门额阳刻“洪圣古庙”,落款刻“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桂月吉旦立”。石门联阴刻“流不竭恩波书院桑麻齐浴日,显无穷圣化狮山井里乐南天”。

左右石檐柱刻楹联“恺泽颂旁流万顷水田开岁稔,新猷歌式焕千重狮岭起人文”,落款刻“嘉庆七年岁序壬戌(1802年)仲秋吉旦”,下款刻“恩沐信妇谭门林氏□□敬奉”。石金柱左刻“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仲春吉旦”、右刻“信士谭□□仝奉”。明间木中门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画“八仙过海”。门前三级石阶。

谭氏祖祠

下社南炮楼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

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中路建筑头门共十一架;中堂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后堂共十五架,明间设有谭氏祖先牌位;中路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左右路建筑为衬祠,各面阔4.2米,与中路建筑以宽1.5米青云巷相隔。

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部分墙体有裂纹。现状一般,祠内建筑有多处损坏。谭氏宗祠目前有部分木梁架发霉腐烂。后堂前二廊渗漏,有部分木梁架腐烂;中堂前右廊存在倒塌危险,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头门墀头砖雕有损坏。2015年12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溪公祠

法明公祠

之羲公祠

兰堂书院

信魁书室

云山公祠

北炮楼

藏书院村:藏书院村委会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部,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7人,藏书院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20公里,离炭步城区7公里,花都大道从村南面经过。藏书院村历史悠久,建村约600年,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古村落的布局特色,弥漫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村内的洪圣古庙(清)以及下社古建筑群(清)均为炭步镇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别的古村落。农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最全书籍收纳攻略 小户型挤出藏书空间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是个爱看书的人,怎少得了藏书空间呢?但家里的地方小,很难有个独立的书房空间专门储藏书籍,这时候就要想些装饰收纳的技巧了,小编为大家推荐了12款小户型的书籍收纳方案,实用又简单,让你轻松地在有限的地方挤出藏书空间哦。

PART1利用墙面打造藏书空间

小户型没有独立的书房来储存书籍,不妨巧妙利用墙面的空间,墙面收纳柜、搁架等使用,就能打造一个很好的藏书空间。

装饰TIPS:墙面的方格式收纳柜,能够很灵活地分类收纳不同种类的书籍,而且不规则的摆放位置让家居线条的设计更有层次感,很好地达到了装饰收纳两不误的效果。

装饰TIPS:如果你喜欢收藏杂志等书籍,如何处置呢?书柜的占地空间对于小户型来说是个问题,那么不妨巧妙利用沙发背景墙,把书陈列出来,布满整个墙面,还能让书本的色彩装点家居。

装饰TIPS:藏书空间还可以从墙面延伸墙顶,巧妙地在房间窗户顶的空余地方设置一个搁板,把不常使用的书籍收纳在上面,不占用多余的空间,非常适合小户型家庭。

装饰TIPS:在空荡荡的卧室背景墙设置垂直的搁架,也是一个不错的藏书空间。这种做法特别适合一些喜欢睡前阅读的人,随手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读的书本。

PART2利用柜体打造藏书空间

大面积的书柜使用对于小户型家庭来说,不是很实际,其实小户型可以巧妙利用电视柜、地柜、鞋柜等地方来打造藏书空间。

装饰TIPS:选择一个收纳空间较大的电视柜,可以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除了放置电视机外,还可以在柜子里放置书籍,整齐的书本陈列着,还可以起到很好地装饰效果呢。

装饰TIPS:在居室的走廊地方,可以放置一款狭长型的地柜,不仅不占用太多空间,而且还可以起到书柜的作用,让你的书籍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而且柜面还可以放置一些装饰品,起到点缀家居的作用。

装饰TIPS:电视柜的边上,木色的门内暗藏玄机,关上门,大家会认为这是一片装饰墙,日式气息浓郁。但实际上是一个壁柜,存放各种书籍,整齐有序。作为收纳空间,简洁实用。

装饰TIPS:玄关处的鞋柜,除了收纳鞋子的功能外,柜面的空间还可以利用起来,整齐地摆放书籍,进门时可以随手拿进来阅读。

PART3利用角落缝隙挖掘藏书空间

居室里的角落缝隙,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纳效果,留心发现,并挖掘出一个小小的藏书空间是不难的。

装饰TIPS:利用转角的凹地方,用木质打造一个垂直的收纳架,可以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墙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小小储存书籍空间。

装饰TIPS:把窄小的窗台角落打造成藏书空间,再增添一张小桌子,即可变成一个休闲的读书空间,在悠闲的午后时分,喝上一杯清茶,翻阅一本书,是多么的享受。

装饰TIPS:由于家居设计的缘故,会留下一些凹进去的地方,这时候,你就可以利用凹进去的墙面,打造一个实用的书柜,巧妙利用角落缝隙,还节省了多余的地方。

装饰TIPS:客厅的茶几底也可以利用来放置书籍。不管是具有强大收纳功能的抽屉式茶几,还是底部为空心的茶几,都可以腾出地方来存放一些平时常看的杂志或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