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芝麻官

芝麻官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芝麻官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芝麻官问题。

分享

浏览

2579

文章

3

芝麻官到底是九品还是七品?为什么古代人芝麻官也抢着当?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九品芝麻官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了原来芝麻官在古代也有人抢着当。不过只有九品算是芝麻官么?七品芝麻官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有的。自从有了科举,读书人都会把当官当做是自己毕生的理想,因为当官就意味着有了钱和权,而且也是穷苦人家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哪怕是再小的官,只要有个“官”字大家就会去抢,毕竟还是官少人多啊。

(一)七品芝麻官:知县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朝廷将满朝文武官员及各地方主要官职区别等级以品论序。最低九品,相当于今天的乡镇级公务员。

每品又分正从两级,就像今天的正副级一样,因此一共有九品十八级。

由于牛得草主演的《七品芝麻官》电影在全国热播,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七品官是知县官,是个小小芝麻官。其实,在诰命夫人眼中县官是芝麻官,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却是青天大老爷!

据史籍记载,明清两代规定,知县的确一律为正七品。可是那时是掌权者制定的,是皇帝用它作为法律武器来统治万民的,不能约束真龙天子,全有皇帝一把手说了算。

(二)六品知县

有资料可查,清朝1300个知县中就有四位知县“别出一格升等”,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六品知县官”。他们分别是:

北京顺天府的大兴和宛平两个县令,这两个县加在一起相当于今天的大半个北京城。北京是明清两个朝代的京城,国家政治机器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所以大兴、宛平两县县令待遇丰厚,官品升等。

另一个是东北奉天府承德县,这里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前的都城,于是清兵入关后,承德县也随之品升一等,就像现在的县级市吧。

这最后一个六品知县官便是在山东曲阜。历朝历代,曲阜知县一职都是由孔子后代世袭,由于孔圣人的地位特殊,所以他的后人为官都是正六品。

(三)何以“六品”愿为“芝麻官”呢?

这还要从那时的品级待遇说起。

七品芝麻官,每月的待遇同其他等级一样是论石米来计算的。

从一品始计,月奉84石;二品64石;三品35石;四品24石;五品16石;六品16石;七品7石;八品4石5斗;九品2石5斗。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各个品级间差距最大的当属六品到七品之间,六品的待遇是七品的一倍还搭上一个九品官上去,可见那时的县市长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那4个六品县令依仗得天独厚的优势,官不大待遇却很丰厚。

最后再来算一算古代七品县官的待遇吧。古代10斗为一石,每石重120市斤。那么,七品芝麻官,一个月工资也只有840斤粮食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七品知县年薪有多少?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工资呢?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的一些事情,其实还是挺有趣味的,话说大家也都知道的,在古代有七品芝麻官这个官职,当然了既然叫七品芝麻官了,那一定是最小的一位官职了,那么就有人好奇的问了,这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钱呢?也就是一年的工资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

七品芝麻官就是七品知县,知县大家都知道,相当于现在的一县之长。古代是县级政府的一把手,掌管县里的一切行政事务,也就是县衙门里面的县官。

七品知县算是古代官职品级最低的一个国家公务员,那么这样一个地位并不高的县令,他的年薪是多少呢?

古代随着朝代的不同,官府对于知县的俸禄发放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就以清朝七品县令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他们一年拿多少薪水。当然了在清代的工资并不叫薪水,那会叫俸禄。

清朝给官员发放的俸禄包括俸银和禄米两种,按照官职的等级划分为八级,清朝的俸禄不是每月发放的,而是分为两季发放,也就是说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清朝官员的基本俸禄算起来算是比较低的,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银也就45两。说实话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养活一家人都很困难,更何况那时候每个县衙里还要自己花钱请一个师爷。这不就是更亏大了吗?

其实不然,清朝除了按季发放俸禄以外,还格外颁发一种“养廉银”给官员们。什么叫“养廉银”呢?顾名思义,清政府为了避免官员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就把从地方财政收缴上来的苛捐杂税,说白了就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发放给这些官员。清政府是这样考虑的,拿钱养活你们这帮地方官员,有钱了你们就会好好的过日子,为朝廷效命。也就不会再去贪污受贿啦!

养廉银比俸银要多得多,一般是俸银的几十倍到几百倍不等。按照地方的财政收入多少而定。养廉银也是清朝特有的官员俸禄制度,这个制度创建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目的就是为了借高薪制度,来鼓励官员为官清廉,杜绝贪污腐败发生。所以这种为了鼓励官员特别发放的俸银就叫做“养廉银”。

上面这张图是清朝八个官员等级的俸禄和养廉银发放列表。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七品知县的俸银是45两,禄米是45斛,养廉银是1200两。这样我们来计算一下,禄米不算的话,只算俸银和养廉银我们来看一下是多少,俸银45两加上养廉银1200两,合计就是1245两。折合成现在人民币的话,清朝一两银子等于现在的300元左右人民币。这样1245两银子就是373500元人民币。这就是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收入。

当然了这个数目对于一个清正廉洁的县官来说是足够用啦,可是对于那些大手大脚,胡作非为的贪官污吏来说根本就不够花的!所以历史上的贪官层出不穷,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啦!

展开阅读全文

芝麻官写出大著作——《农书》

全文共 243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298年的一天,在宣州景德镇(今安徽景德镇)的官方机构的版画室里,一位年轻的官员正在指导印刷者印刷县志。

虽然当时采用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比雕版印刷效率高得多,但程序仍然非常复杂:通常是在木板上刻上杨雯的反字,然后将单个的字锯掉并修整,然后由雕刻家将活字一个接一个地排好,排好一个板架后,用小竹片垫好并上墨,将纸铺开,最后完成印刷。由于分工明确,这个大房间看起来井然有序。这位官员的表情很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很焦虑。根据目前的时间表,至少需要半年时间,20多名工人才能印刷100份县志。

年轻官员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第一,县政府很忙,第二,他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人力,第三,他必须找到时间写一本关于农业的专业书籍。根据初步设想,这本书的字数比县志的字数多得多。如果用普通的木制活字印刷,肯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因此,从他第一次来到现场蹲下,他想找到一种方法来节省时间和精力。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终于发现了最大的问题:排版太复杂,需要的劳动力最多。

旋转排版板(网络图)

“只要雕刻家能迅速得到所需的字体,出版社一定会事半功倍!”想到这里,官员向工作人员简单解释了几句后,便疾步走进书房画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和研究,官员们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排版光盘。有两组字符板,每组都有许多小单元格。格里根据节奏被排列成可移动的类型。字符盘底部设有固定立轴支架。在操作过程中,一个人阅读手稿,而另一个人坐在旋转排版板的中间,旋转他的手将所需的字体放入板中。

然后,官员们带着雕刻工人加班加点,制作了3万多种木制活字,放在旋转排字台上。效果很明显。原计划在半年内印刷100本《大德经德县志》(约6万字),现在只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位27岁的官员名叫王镇,是景德县大元王朝的基层行政官。在中国的历史上,千千有一万人当过县长,但他是唯一一个能写古代流传下来的农业著作的人。

王震声出生于东平州(今山东东平)。《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北方人。他常年担任宣州、忻州(今江西永丰)知府,对南方的气候、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宋元时期,由于各国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蒙古统一进程的加快,忽必烈提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以农、桑为天”的民族政策。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及其后裔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如修建水利、禁止农田放牧、设置农业官员、主持农书编纂等。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王镇自然选择了付诸实践,大力推广农业。据地方志记载,他在任时,不仅规定农民每年必须种多少桑树,种多少农田,还经常发表文章指导农民播种和收获。在业余时间,他亲自去田里和农民一起工作。

传统农业设备(来自罗勒叶博客)

王镇非常可爱和务实。他清楚地意识到提高人们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专业实用的农业书籍来指导他们。在浏览了他当时能看到的农业作品后,他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秦汉以来的农业科学书籍几乎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四声之书》,虽然相当有名,但已经失传了。30多年前出版的官方教科书《农桑瑶姬》主要由《集》组成,几乎都是古籍,缺乏考证。第二,上一代农学著作主要是文字,很少有附图。到了宋代,《农机谱》和《耕织图》这两幅地图在战争中丢失,只留下零散的篇章。经过反复思考,王镇决定写一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农业书籍。

因此,王镇一边练习一边写作,不时地在书中记录理论和经验。

一年夏天,王镇非常忙。原来,这个县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干旱,山里的秧苗几乎都死于干旱。会上,一个下属建议县政府的长官带头向龙王求雨。王镇不相信迷信,当场就停止了。会后,王镇进行了深入的第一线调查,发现景德县多为中低山区,是典型的山地。用手工把太多的山涧运到山腰是很困难的。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镇日夜查阅古籍,并询问当地长老。最后,他发明了一种类似翻滚的装置。他画了一个翻转的水样本,然后叫木匠、铁匠和其他人来做。最后,他运用“提高灌溉”的原则节约了一万亩耕地。为了传播这种翻转并帮助更多的人,王镇考虑在“农书”中留出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记录农业用具。

《农书》中的水转纺车(网络图)

又过了一年,王镇看到《后汉书·杜诗传》中的“南阳太守杜诗”一句话,非常激动:“少劳多得,民以食为天。”然而,他搜索了所有的信息,却没有找到这样先进的水力炼铁工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经常和长辈们商量,或者去民间观察膀胱吹气技术。好事多磨、终于大致明白了杜派的结构原理(注二)。为了便于操作,王镇在《农书》中写道,他把皮包鼓风机改成了木扇(即简单的风箱)鼓风机。

公元1313年,印刷在旋转排版板上的“农业书籍”出版了。这部系统研究全国农业的巨著,共有13万字。《农业通论》第一部分以农业、牛耕、蚕桑等农业生产为主线,使当时的人们对广义的农业和生产中的自然规律有了清晰的认识。王镇对中国农业的关注渗透在所有的一般理论中,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南北农业技术差异和原因的详细描述。例如,比较南北养蚕的方法,他坦率地承认“必须选择方法的微妙之处,并写在书上,相信它会有效”(见《缫丝》第15条)。

王镇的《农书》(网络图)

《农书》出版以来,受到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在这本书出版不到一年后,公众的关注使官方的“农桑瑶姬”黯然失色。元代其他人写的农书,尤其是农具,都是以“农书”为基础的。明初,《永乐大典》主编负责修订《农书》并及时收入。明清时期,各地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农书”。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农业历史学家王玉虎注释的《农书》。

注1:县令是掌管一个县的官员,有许多头衔。从秦汉到南北朝,隋唐时称为知县,宋代称为知县,元代称为知县,明清称为知县。

注2:排水是中国古代炼铁时使用的一种水力鼓风装置,由杜石于公元31年发明。其动力是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大多数早期的人类吹毛求疵者都是皮肤,这在古代中国也被称为“利加”。炉子使用几个钉,这些钉被放在一起排成一排。这被称为“装袋”或“钉住”。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水被称为“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