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细胞

红细胞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红细胞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红细胞问题。

分享

浏览

3589

文章

25

为什么红细胞有免疫功能?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通过细胞表面上一种叫“受体”的 蛋白质 粘附免疫复合物,将其带到肝、脾,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清除,红细胞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因此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红细胞有识别、粘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并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红细胞为什么有免疫的功能呢?

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排除细菌或病毒及自身衰老变性成分等“异己物质”,使人体维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既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工具,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免疫的功能如下:

(1)红细胞对细菌、病毒等抗原性异物的侵入,可产生与此相应的抗体,并与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再通过血清中的补体C,-与红细胞表面的c受体结合,将它带至肝脏等处进行清除。由于红细胞为数众多,而且C,。受体95%处在表面,与免疫复合物相遇的机会比白细胞要大1000倍。

(2)能通过红细胞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表面,直接消灭所粘附的抗原性异物。

(3)红细胞的存在,可大大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还可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如因遗传因素而引起的红细胞表面c受体较少的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为此,有的医院已将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为评估病人免疫力的一项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红细胞是多少才叫偏高?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的化验结果超出正常范围的最高值就说明红细胞偏高了。红细胞正常值范围:男性(4.0-5.5)X10¹²/L;女性(3.5-5.0)X10¹²/L;儿童(4.2~5.2)X10¹²/L;婴儿(6.0~7.0)X10¹²/L。

其实,一般血液检查报告单上也会有指示,如果结果那一栏后面的箭头向上就说明偏高,向下就说明偏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只是一次的偏高的话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需要再复查,如果复查几次还是增高的话,就需要仔细查找原因了。

血液中血红细胞偏高有两种情况: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红细胞有免疫功能的原因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因

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排除细菌或病毒及自身衰老变性成分等“异己物质”,使人体维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既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工具,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恐怕许多人还不了解。归纳起来,其免疫功能有3个特点:

(1)红细胞对细菌、病毒等抗原性异物的侵入,可产生与此相应的抗体,并与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再通过血清中的补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它带至肝脏等处进行清除。由于红细胞为数众多,而且受体95%处在表面,与免疫复合物相遇的机会比白细胞要大1000倍。

(2)能通过红细胞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点,直接消灭所粘附的抗原性异物。

(3)红细胞的存在,可大大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还可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如因遗传因素而引起的红细胞表面受体较少的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为此,有的医院已将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为评估病人免疫力的一项指标。

红细胞 (血液细胞)百科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开始在白细胞内生长。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枯否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展开阅读全文

红细胞为什么也有免疫功能?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除“外来物质”如细菌或病毒及其自身的老化和退化成分,使人体能够保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除“外来物质”如细菌或病毒及其自身的老化和退化成分,从而使人体能够保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是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这恐怕很多人不明白。总而言之,它的免疫功能有三个特点:

(1)当红细胞侵入抗原性异物如细菌和病毒时,它们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通过将血清中的补体C与红细胞表面上的C受体结合而除去。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和红细胞。95%的受体位于表面,与免疫复合物相遇的几率是白细胞的1000倍。

(2)粘附的抗原性异物可通过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红细胞表面直接清除。

(3)红细胞的存在可以大大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也可以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得到证明。例如,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和恶性肿瘤疾病如肝癌的原因之一,对于那些在红细胞表面具有较少的C受体的人来说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为此,一些医院把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为评价患者免疫力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主要体液因素是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调节红细胞生成主要体液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又被称为红血球,英文缩写为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红细胞

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

红细胞的主要工作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便不再具备运输功能。

2、免疫

红细胞具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可以起到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3、防御感染

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到底是什么病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到底是什么病呢?红细胞中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维生素B12及叶酸是形成DNA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一旦缺乏,DNA合成则受阻(红细胞的发育、增殖受阻),不但使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质蛆也差,由于红细胞的成熟比细胞浆成熟慢,使红细胞变成巨大畸形,所以称为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1.摄人的食物中叶酸、维生素B12来源减少,缺含量较多的肉类及新鲜蔬菜(蛋乳类含量不多),这样就不足以供给身体的需要而缺乏。

2.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常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肿瘤、糖尿病等等,影响叶酸、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引起。

3.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维生素B12缺乏还可以引起恶性贫血,恶性贫血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因子缺乏或分泌减少有关,并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周围神经炎。

[诊断]

1.临床表现

(1)具有贫血的一般症状,详见缺铁性贫血章节。

(2)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舌炎,舌苔萎缩变平,舌质光滑、发亮呈鲜牛肉色(牛肉舌),并伴有疼痛。

(3)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可伴有手脚麻木、走路不稳;踏地有棉花样感觉,这是因为发生了周围神经炎。2.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体积增大,有时可伴血象中三系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生化检查:测定维生素B12、叶酸值低于正常。

(3)如无条件检查叶酸、维生素B12,可通过维生素B12及/或叶酸试验治疗7-10天后,血液网织红细胞上升,表示有效,可确定诊断。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力找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如慢性腹泻、慢性消化吸收不良症及肿瘤等,并积极治疗。

2.叶酸5—10mg,每日3次,连服4周左右。

3.维生素B12100ug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4周左右。如果诊断为恶性贫血,用维生素B12使血象恢复正常后,仍需每月肌注1次10Qug维生素B12,维持终生治疗。

4.如应用叶酸、维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是否有混合性贫血或有肿瘤等疾病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准妈妈你了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吗?看完你就懂了!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孕期非常容易发生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下降的情况。那么,准妈妈你了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吗?看完你就懂了!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什么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在孕产知识手册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两个词,普通人很少会知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对孕期有什么影响。平时我们只是单纯的重视孕期饮食和日常规范,没有深入的了解一些身体组织的构成和对身体的影响。了解准妈妈孕期身体微观组织变化,有利于合理改善饮食。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会出现哪些生理反应?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介绍,其实在孕期准妈妈非常容易发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下降,此时体内的血容量会比孕前平均增加30%-50%,而血液中红血球的造血量却跟不上血液总量的增加,导致血液中水分偏高,红血球中用来携带氧气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也就相对减少了。准妈妈的营养吸收是以“宝宝优先”为原则来进行代谢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对准妈妈的直接影响就是出现贫血。

这种现象不同于其他孕期疾病,无需进行治疗,只要孕期注意饮食调节,就可以平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所以说了解准妈妈孕期身体微观组织变化,有利于合理改善饮食。黑木耳和大枣可以为准妈妈提供丰富的铁元素,保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数量。如果是血压高的孕妈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匮乏可以多吃海带、芝麻酱。此外动物血液和动物内脏都是补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佳品,在食用动物血液和动物内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健康。

看了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受益匪浅。如果你对孕期缺蛋白质怎么补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孕期补蛋白质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体检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开始在白细胞内生长。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枯否细胞分解成为胆汁。那么儿童体检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下面和了解下吧。

儿童体检红细胞偏高,一般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继发性增多两种情况。相对性增多一般由于血容量减少,常见于急性脱水或烧伤等;继发性增多常见于慢性缺氧状态,肺部疾病等。

接下来看下儿童体检包括哪些项目?

每位体检儿童都应该建立健康档案,体检医生根据体检所掌握的各项数据,准确评价每个孩子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某些隐匿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近视眼、虫牙、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早发现某些小儿传染病如肺结核、肝炎等;及早进行健康干预或疾病矫治,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内科、外科、五官科、智力测查、气质测评、听力筛查、视力筛查与视力测查、骨密度、肝功与乙肝五项、血常规、血铅、微量元素、尿常规、便常规等。在检查中若发现问题,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等。

只有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尽早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常规体检最好是在孩子一岁以内进行4次体检,1―3岁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全面体检,3岁以后每年一次即可,并给予健康评价。

为了孩子健康,我们应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两岁以内,与缺乏叶酸有密切关系。

该病起病缓慢,其中单纯用母乳喂养又未及时添加辅食者占绝大多数。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

多呈虚胖体型或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偶见皮肤出血点。

2、贫血表现

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患者面色蜡黄、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3、精神神经症状

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4、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可见红细胞较少、中央淡染区不明显、染色较深、大小不均,偶见幼红细胞,可见嗜多色性及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正常或倒置。

血清叶酸含量测定,正常值为5~6纳克/毫升。小于3纳克/毫升提示叶酸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简称纯红再障;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例。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又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症状有哪些吧?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症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有进行性严重贫血,呈正常红细胞性或轻度大红细胞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或接近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并不减少,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列增生正常,但幼红细胞系列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缺乏。个别病倒可见幼红细胞系列成熟停顿于早期阶段,出现原红细胞小簇且伴巨幼样变,但缺乏较成熟的幼红细胞。铁动力学测定,显示其本质是红细胞生成障碍。(一)无先天性纯红再障(diamond-blackfan贫血)

90%于初生到1岁内起病,罕有2岁以后发病者,遗传规律尚不清,有家族性。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少数也有轻度先天性畸形,如拇指畸形,和Fanconi贫血不同很少伴发恶性疾病。患者红系祖细胞不但数量缺乏,并且质有异常。HbF增多,胎儿膜抗原i持续存在,嘌呤解救途径酶活性增高,说明核酸合成有缺陷。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可抑制正常红系祖细胞的生长。20%病例可自发缓解,60%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无效者亦可做骨髓移植。(二)急性获得性纯红再障

在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病程中发生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微小病毒(parvovirus)B19感染,可选择抑制红系祖细胞,发生急性纯红再障,又称溶血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危象;某些病例在病毒感染后发生造血功能暂时停顿,导致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出现巨原红细胞,又称急性造血停滞。急性纯红再障也可发生在1~4岁小儿,数周后自愈,并无感染因素,称儿童暂时性幼红细胞减少症。急性纯红再障尚见于病毒性肝炎和某些药物诱发,如苯妥因、硫唑嘌呤、氯霉素、异烟肼和普鲁卡因胺等,停药后大多数病例会完全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redcellaplasia,PRCA)仅有红细胞系统的发育障碍,白细胞与血小板无改变。骨髓中幼红细胞停止在定向干细胞和早幼红细胞阶段,其他幼红细胞极度减少,但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发育正常,红细胞寿命稍短于正常。贫血呈正色素性,网织红细胞减少或缺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

1.分类

获得性纯红再障根据其病因是否明确又可分为病因不明的原发性纯红再障和病因明确的继发性纯红再障,一般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大类。2.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少数患者有家族史,故考虑为先天性基因异常,可呈现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患者可能与C-Kit原癌基因突变和(或)SI基因突变有关。血浆和尿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增高,经检测患儿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不存在质的异常,但将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髓细胞一起孵育,前者对幼红细胞分化无促进作用。在骨髓细胞培养时若加入白细胞介素-3则可使红细胞分化,因而认为红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存在质的异常。近年来发现,患者血中的T淋巴细胞抑制自身骨髓的红系形成单位(CFU-E)和周围血中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但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不敏感的患者,则未发现此种现象。亦有人发现患者周围血及骨髓中T抑制细胞增多,经泼尼松(强的松)治疗后降至正常。

(1)原发性获得性纯红再障:通过免疫检测发现本症患者体内存在一组自身抗体(IgG),分别具有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促红素抗体)、抑制幼红细胞分化增殖(抗幼红细胞抗体)和抑制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合成抑制因子)等抑制活性。病人血浆能抑制正常人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集落形成,也可证实病人血浆中存在此类抑制活性。因红系造血细胞分化抑制,又导致继发性铁代谢异常。由于导致免疫球蛋白抑制物产生的原因不明,故称为原发性纯红再障。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粒幼红细胞贫血(sideroblasticanaemias,SA)是由一组病因不同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引起的贫血。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且铁剂治疗无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原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可分遗传性及后天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者又分为性联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者大部分呈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但亦可继发于药物、毒素或由其他疾病所诱发。不论遗传或获得性患儿均以对吡哆醇(维生素B6)治疗反应的效果而进一步定为效应性或无效性,其中以遗传性者对维生素B6反应较佳。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骨髓的幼红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铁存在,用铁染色时可见30%~60%的幼红细胞中有细小的铁粒,但数量仅1~2粒,最多不超过5粒。而本病的幼红细胞则不但含粗大的铁粒,数量多且质呈现病态。

本病简要的发病机制如下:在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缺乏或生化过程中产生障碍时,即可导致幼红细胞内非血红素铁的过量蓄积,产生病态性铁粒幼红细胞。血红素合成途径的第一步是甘氨酸和琥珀酰辅酶A形成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acid,ALA);其最后一步为铁和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这两个关键性的步骤都在幼红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发病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贫血(congenitaldyserythropoieticanaemia,CDA)又称先天性红细胞生长不良性贫血,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以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减少和红系无效造血为主要特征,患者常有肝、脾肿大,红细胞寿命缩短,黄疸和胆结石等。CDA的特点是:①无效造血(红细胞与幼红细胞在骨髓内破坏);②骨髓中出现较多胞体较大的多核红细胞;③继发血色病(hemochromatosis)。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原因:

分型

根据形态学和血清学特征,将CDA分为以下3种类型:Ⅰ型:巨红细胞伴骨髓巨幼样改变和核间染色质桥。Ⅱ型:正红细胞或巨红细胞伴骨髓双核红、多核红、核碎裂等,酸溶血试验阳性。Ⅲ型:巨红细胞伴骨髓12个核以上的多核红(巨型有核红细胞)。CDAⅠ型和Ⅲ型主要是靠形态学特征诊断的,CDAⅡ型又称作HAMPAS,是遗传性多核幼红细胞伴酸溶血试验阳性(hereditaryerythroblasticmultinuclearitywithapositiveacidifiedserumtest,HAMPAS)的简称。另外文献报道的50多例患者,其疾病特征不符合上述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不能吃什么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神经红细胞增多症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它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也是一种很罕见的具有遗传性的疾病,在青春期还有成年人的早期是很常见的,一般的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面部会出现不自觉的运动,患者要注意科学的饮食护理,下面我们看看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不能吃什么。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这样的一种疾病是很罕见的,而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出现遗传,遗传的几率是很大的,出现了这样的疾病要能够做到科学的护理,要知道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不能吃什么。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饮食

病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摄入高盐高脂肪食物,避免喝浓茶。

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若发现有染色体异常应尽量选择人工流产,防止患儿出生。

临床表现

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酷似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最常见。常表现为进食困难,步态不稳,时有自咬唇、舌等。其他运动障碍有肌张力障碍,运动不能性肌强直,抽动症,帕金森综合征(PDS)等。PDS多见于年轻患者,于病程3~7年出现,可与上述运动障碍同时出现。

约半数患者可有进行性智能减退;约1/3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以强直痉挛性全身发作多见。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伸跖反射、听力损害。

Haidie等(1991)把NA分为三型:

1.Bassen-Komzweig综合征

又称无β-脂蛋白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棘红细胞增多、β脂蛋白缺乏、脂肪吸收不良、共济失调、视网膜病变,可伴肌萎缩、性腺萎缩、弓形足等。

2.Mcleod综合征

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多于30~40岁发病,临床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常有反射消失、肌病、心肌病、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增高和持续溶血状态。NA的特征是患者红细胞表面Kell抗原及xK抗原的抗原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3.Levin-Critchley综合征

又称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与Mcleod综合征相似,但患者红细胞表面Kell抗原及xK抗原表达正常,血清脂蛋白水平亦在正常范围。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不能吃什么多一些了解是很重要的,患上了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要能够及时的去治疗,特别是饮食方面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预防这样的疾病一定要能够避免近亲结婚的现象,如果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怀孕了要特别注意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老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红细胞中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维生素B12及叶酸是形成DNA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一旦缺乏,DNA合成则受阻(红细胞的发育、增殖受阻),不但使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质蛆也差,由于红细胞的成熟比细胞浆成熟慢,使红细胞变成巨大畸形,所以称为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1.摄人的食物中叶酸、维生素B12来源减少,缺含量较多的肉类及新鲜蔬菜(蛋乳类含量不多),这样就不足以供给身体的需要而缺乏。

2.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常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肿瘤、糖尿病等等,影响叶酸、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引起。

3.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维生素B12缺乏还可以引起恶性贫血,恶性贫血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因子缺乏或分泌减少有关,并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周围神经炎。

[诊断]

1.临床表现

(1)具有贫血的一般症状,详见缺铁性贫血章节。

(2)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舌炎,舌苔萎缩变平,舌质光滑、发亮呈鲜牛肉色(牛肉舌),并伴有疼痛。

(3)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可伴有手脚麻木、走路不稳;踏地有棉花样感觉,这是因为发生了周围神经炎。

2.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有时可伴血象中三系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生化检查B12、叶酸值低于正常。

(3)如无条件检查叶酸、维生素B12,可通过维生素B12及/或叶酸试验治疗7-10天后,血液网织红细胞上升,表示有效,可确定诊断。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力找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如慢性腹泻、慢性消化吸收不良症及肿瘤等,并积极治疗。

2.叶酸5―10mg,每日3次,连服4周左右。

3.维生素B12100ug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4周左右。如果诊断为恶性贫血,用维生素B12使血象恢复正常后,仍需每月肌注1次10Qug维生素B12,维持终生治疗。

4.如应用叶酸、维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是否有混合性贫血或有肿瘤等疾病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尿红细胞偏高什么原因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日常生活中检查报告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尿红细胞偏高这一结果。那么,尿红细胞偏高什么原因?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尿红细胞偏高的原因吧!

尿红细胞偏高怎么办?

人体正常尿液里没有红细胞或红细胞数量极其稀少,由于肾脏、膀胱或输尿管等原因可导致血红细胞进入尿液,使尿液里的血红细胞数量增加。轻者形成尿潜血,重者形成肉眼血尿。尿红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肾脏,膀胱或输尿管)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导致。这种尿标本也被称作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即肉眼就可以看出为血色的尿液。

专家指出,常见的尿红细胞偏高(血尿)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如单纯出现大量血尿则结石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及时有效的加以治疗,是最关键的。

尿红细胞偏高什么原因

一、潜血 临床意义:阳性或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二、上皮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尿液中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提示该细胞脱落部位有病变。

1、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尿中出现该细胞表示尿道粘膜表面有炎症。少量出现则无临床意义。

2、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肾盂,有时也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尿中出现该细胞不易判定病变部位。

3、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也可来自尿路任何部位的粘膜深层。故尿中出现该细胞时很难判定病变部位。若于管型内见到此种细胞、则是诊断肾小管病变的有力依据。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尿中也可出现成片的小圆上皮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20岁血红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血液中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在各类体检项目中,都会有血常规检查这一项。那么检查时发现血液中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岁血红细胞偏高要注意事项

1、在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多食用高维生素食物;戒烟戒酒,忌食生冷辣性食物。

2、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以及有补血功能的食物,如红枣、红豆等。

3、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4、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由于造成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对诱因进行详细的排查,定期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平时饮食要多加注意,以清淡为宜,增加适当的运动,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益处。如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2岁血红细胞偏高的导致原因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

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开始在白细胞内生长。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枯否细胞分解成为胆汁。红细胞数量偏高或偏低,对于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红细胞偏高,一般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继发性增多两种情况。相对性增多一般由于血容量减少,常见于急性脱水或烧伤等;继发性增多常见于慢性缺氧状态,肺部疾病等。

1、引起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原因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液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一般常见于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引起红细胞继发性增多的原因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有关。继发性增多又可以分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1)生理性增多:由于环境含氧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使机体出现组织缺氧而引起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胎儿和新生儿、长期处于氧含量不足环境中的人,如高原地区。此外,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等也会导致红细胞偏高。

(2)病理性增多:一般由于肺换气不足引起,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而引起的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肺部疾患如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肥胖症、肺动-静脉瘘、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是由于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功能增强,但红细胞增多非机体需要,亦无代偿意义,也会引起红细胞偏高。多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胚组织瘤、肾上腺样瘤、多囊肾、肾动脉狭窄、成血管细胞瘤等。

红细胞正常值范围

1、男性

380万-600万个/mm3;正常指标:4.0-5.5X10的12次方个/每升。

2、女性

380万-550万个/mm3;正常指标:3.5-5.0X10的12次方个/每升。

血液中大部分成分为红细胞,红细胞会将肺部的氧气运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带出。

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产生贫血;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红细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万个红细胞,人体内的红细胞数可达250亿个。

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或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展开阅读全文

查尿红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查尿红细胞高的问题,首先我们得先来了解尿检红细胞是什么。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官,最小的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可以看成是毛细血管团成的球,原尿就是血液,过滤后,形成尿液。静脉受压迫,意味着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里的压力升高,毛细血管的上皮细胞可能因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受损,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就可能露出,形成血尿。血尿的原因很多,建议每周查一次尿常规,镜下血尿如果连续三次复查呈阳性,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建议在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做详细检查。如果不是,可以观察随访,没有临床症状的话,半年以后再去复查一下,不必太紧张。 正常的尿液的物理成分中,有几个死亡的红细胞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尿检时红细胞有加号,那就说明肾小球滤过率有问题,基底膜被破坏了,就是常说的 肾小球肾炎。如果尿液颜色很黄或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官,最小的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可以看成是毛细血管团成的球,原尿就是血液,过滤后,形成尿液。静脉受压迫,意味着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里的压力升高,毛细血管的上皮细胞可能因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受损,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就可能露出,形成血尿。血尿的原因很多,建议每周查一次尿常规,镜下血尿如果连续三次复查呈阳性,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建议在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做详细检查。如果不是,可以观察随访,没有临床症状的话,半年以后再去复查一下,不必太紧张。 尿检红细胞就是尿液检验时含有红细胞,也叫"血尿"。正常的尿检是没有红细胞的。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其他如凝血异常的疾病(特发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坏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也可引起血尿。

查尿红细胞高的原因有以下:

1、运动量太大。如果前期你进行了大的运动,伴随血尿情况不是很严重,过一到两天就回缓解,如果超过三天,建议去医院检查。如果之前没有进行大运动,排除运动性血尿。

2、尿路出血。原因也可能是运动,二是尿路感染,情况不严重,不伴随腹部疼痛,用治疗尿路感染的普通抗生素试一试,无效去医院检查。

3、肾脏的问题。有无伴随腰背部疼痛,没有的话,情况可能不严重,用抗生素,伴随局部疼痛,去医院检查。

4、性病。去医院检查吧。通常伴随尿路灼痛或白色分泌物,下腹部涨痛。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红细胞高怎么回事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在各类体检项目中,都会有血常规检查这一项。而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各类细胞含量进行检测,看是否正常。每一类细胞的含量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对于发现身体的各类病变和严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红细胞也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之一,红细胞数量偏高或偏低,对于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血液中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你解答!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的原因: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都会导致红细胞偏高。此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引起红细胞增多。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大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以及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等因素有关。 造成红细胞偏高的生理性原因: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此外,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等也会导致红细胞偏高。 造成红细胞偏高的病理性原因: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 通过专家的介绍,现在您知道红细胞偏高的原因了吧。 由于造成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对诱因进行详细的排查,定期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细数偏高,应考虑是一种遗传性小红细胞疾病。为了代偿因红细胞偏小而造成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对降低,体内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这时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但当营养缺乏、疾病、耗氧过多等情况时,会很快表现出贫血症状。 既然医生建议你们观察,先不要着急,家里的人也可以检查自己是否存在问题!是有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常规数值的变动,目前来看,血红蛋白,红细胞偏低,这些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也会跟着降低的,不用紧张,中度贫血,先把贫血纠正了,指标就会跟着上去,然后在观察看。

宝宝红细胞高要注意:

1、在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多食用高维生素食物;戒烟戒酒,忌食生冷辣性食物。

2、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以及有补血功能的食物,如红枣、红豆等。

3、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4、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由于造成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对诱因进行详细的排查,定期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平时饮食要多加注意,以清淡为宜,增加适当的运动,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益处。如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尿常规红细胞偏高的原因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尿常规检查不仅肾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不过检查中发现尿常规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尿常规化验单指数的意义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尿常规红细胞高的原因

一、是慢性肾炎会引发其它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贫血、心力衰竭、心肌缺血、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影响可能较普通人群更严重,加上这些病人还存在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标记物升高,以及钙磷代谢异常,使血管重构和顺应性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二、由于慢性肾炎易反复和难治愈的特点,加之患者用药不当会加速肾脏损害,临床观察肾衰竭和尿毒病患者有50%左右是慢性肾炎发展而来的。所以慢性肾炎得不到良好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为肾衰竭和尿毒症,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

三、慢性肾炎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样性,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心脏、肠胃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1.慢性肾炎会使心、肺变水肿,由于肾性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慢性肾炎患者的皮肤比较干燥,呈灰黄色并伴瘙痒,瘙痒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3.慢性肾炎会使造血系统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加上各种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可导致贫血的出现。

4.慢性肾炎会使肠道吸收钙降低,造成患者的低血钙。长期血钙减少可引起骨组织普遍脱钙,出现抽筋、骨质疏松、骨痛等临床表现。

5.慢性肾炎可以使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堆积的尿素排入消化道,肠内的细菌在尿素酶的作用会形成氨,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纤维素性炎症,形成溃疡和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