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朔州

朔州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朔州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朔州问题。

分享

浏览

1084

文章

11

朔州二中怎么样 朔州二中好不好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市第二中学(No.2 Senior School , Shuo Zhou)创办于2002年,学校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北延长路。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高中学校,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环境优雅,拥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高标准的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大型的体育运动场,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学校科学严谨的管理,文明校风的营造,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中现有教学班142个,在校学生9200多人,教职工880名。学校拥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高标准的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大型的体育运动场,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学校用专家治校、名师执教,从省内外高薪聘请骨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中整个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爱岗敬业,素质优良。学校紧紧围绕“发展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让市二中人的生命潜能发挥到极致”的办学理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高起点、高定位打造文明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塞北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塞北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塞北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金沙植物园西侧。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塞北英烈,陵园于1949年始建,2006年整体搬迁建设。陵园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有大门、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塞北革命纪念馆、广场、烈士墓区等。塞北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馆内设序厅、抗日战争厅、抗战惨案厅、解放战争厅、革命英杰厅、告慰英灵成就厅等,陈展面积3700平方米,展出照片800余幅、革命文物300余件,集中展示了塞北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和峥嵘岁月。陵园是山西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城墙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城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朔州城墙

朔州城墙(第三批省保)

时代:北齐

地址:朔城区古北大街以南

朔州秦时称马邑,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在此筑城养马,抗击匈奴。古城垣的建筑年代,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迁朔州治于马邑,并在秦汉故城废址上重新筑城,朔州之名自此始。

城为正方形,每面边长2000米左右。1983年6月调查,未发掘。残垣大部存在,残高6—10米,城宽12—20米,夯层厚度为7—12厘米,夯窝密集,夯窝直径2厘米左右。夯层内夹有大量的汉代陶片及布纹板瓦、绳纹筒瓦等。该城墙时代为北齐,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崇福寺

全文共 2335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崇福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额“崇福禅伟”,建筑壮丽。现存山门及观音、弥陀、地藏、文殊诸佛殿,并有藏经阁、钟鼓楼等。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藏经阁位居殿前,为他处所罕见。弥陀寺,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福州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岭象峰南麓,距市区约8公里,该寺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初名“崇福院”,建筑规模较小,后遭废圮。

概况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崇福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

弥陀殿是崇福寺主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有胁待菩萨4躯,金刚两尊。这些塑像皆为金代原作,塑法古朴、精美。殿壁,壁画面积达340多平方米。壁画描绘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场面。

观音殿,位于弥陀殿后,是崇福寺内最后的一座殿堂。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为明代原作。

崇福寺,存有唐、宋、辽几代石造雕像和不少出土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朔城区崇福寺内有一座珍贵的宝塔——千佛塔。现在,塔身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塔顶在崇福寺。

这座北魏千佛塔曾被日本掠夺,塔顶被爱国人士隐藏,日版战败后将其交还中国,被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佛塔从此身首异处。

北魏曹天度千佛塔,它至今也两岸分存。石塔原存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寺弥陀殿内,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系北魏天安元年(466)宫内小臣曹天度为亡父颖宁、亡子玄明在平城(今大同)所造。 关于此塔,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艺术史学院海因里希·格哈德·弗兰兹教授曾这样评价:“它对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它的命运也多舛。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朔县后,发现了这座石塔,欲将其掠走。装箱时,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藏匿起来,但塔座和塔身还是被日军掠走了。后来,塔刹交还给了崇福寺文管所,留在朔州。而塔座和塔身,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交还我国,后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北魏曹天度石塔身首分离,已有70余年,所幸保存完好。已故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曾说:“从这一石塔的曲折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侧面,塔身在台湾,塔顶在山西,身顶异处,不能璧合,实在是一件憾事。” 其实,类似的分离,还有许多。它们共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悲欢离合,令人唏嘘。 -在谈《富春山居图》时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我们也期盼北魏曹天度石塔这一国之瑰宝,能有身首复位、重现真身的那一天,期盼本是同根生的文脉早日相融、接续。

寺内布局

崇福寺一进院正面这座5楹大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辟为文物展览室,不定期搞专题展览。

崇福寺二进院这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0叫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正面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0模型。佛像为铜铸,高约1米,是崇福寺传存的明代作品。后面这座三檐双层0,高约4.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观赏和研究价值都很高。东西两侧的造像。东边7尊是砂

岩造像,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0土;西边7尊为贴金檀木造像,计有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遗物。

崇福寺三进院落左右相对的这两座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二堂塑像均无存,辟为文物陈列室。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

崇福寺四进院正北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面阔7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937平方米,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另外两座在大同和辽宁义县),也是寺院精华所在。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下面我们逐一欣赏。

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

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设像9尊。“西方三圣”端坐主位,中为弥陀佛,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大势至菩萨,3尊主像仪态雍容华贵,面部端庄恬静,气度超凡脱俗。主像两侧4尊立像为胁侍菩萨,坛前两隅为0金刚,俗称哼哈二将。9尊塑像共居佛坛,主次分明,高低大小错落有致,组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整体。塑像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面容、衣饰仍保持金代原塑风骨,是难得的金代塑像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古城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北齐朔州古城与元末明初朔州城,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北连内蒙,南控雁门、偏关、宁武三关,有通达忻、代、原平诸县之道,古为边陲之要塞,既可应援大同,又能拒防全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南犯取晋,多先围守朔州,而后入雁门,直取晋阳。西汉韩信于马邑叛汉降匈奴,大将周勃血洗马邑城;汉朝诱灭匈奴的“马邑之谋”;隋末刘武周于马邑起事斩太守;唐武德年间唐军与突厥的马邑争夺战;宋杨业在寰朔二州与契丹的激战取胜,在陈家谷的失利被俘;明代俺答族的不时袭掠朔州;清代的农民熊六起义等,均发生在朔州之地。

古城城垣的确切建筑年代,据《朔州志》记载,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 557),其周长九里十三米,为土城夯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距今已有1439年的历史。它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元末明初,省去西北城垣之半,并利用东南隅北齐城墙重建朔州城,明洪武三年(1370)包砖。

北齐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600米,周长6800米,总占地 288万平方米。现存城墙残高约 8米,底宽约15米,顶宽约10米,城墙上部建筑构造现已不明。

元末明初所建立朔州城,包于北齐城内西南角,当时城墙高12米,堞高 2米,总高14米,周长4000米,有瓮城四座,角楼四座,敌楼12座,门楼4座,烟墩4座。四门东曰文德门、西曰武定门、南曰承恩门、北曰镇塞门。现存除南城墙、城门、西城墙、城门、瓮城保留外,其他建筑皆已毁去。城内街巷及布局基本保持原制。

山西朔州市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峙峪遗址

全文共 5301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峙峪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峙峪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旧石器

地址:朔城区峙峪村附近

遗址描述

峙峪村位于大同盆地西南朔州黑驼山东麓,桑干河上游的支流峙峪河绕村而过,西、北、南三面由群山环抱,东面是广阔的桑干河平原。遗址就在峙峪河与小泉沟汇流处的一个孤立的岛状沙丘中。

遗址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1963年调查发现并进行局部发掘。发现的遗物有:人类枕骨一块,石制品15000多件,烧石和烧骨等多块,装饰品1件、各类动物牙齿5000余枚。该遗址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时代属晚更新世,经C14测定,距今为28945±1370年和28135±1330年。

峙峪遗址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器和装饰品。出土石器有: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石镞等两万余件。制造石器的原料有脉石英岩、硅质灰岩、燧石、火成岩等。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极少,砍砸工具罕见。此外,发现了细致打击成的骨尖状器,其它一些打制痕迹清楚的骨片,也可作为某种工具使用。还有1件可以反映磨制钻孔技术的扁圆形石墨装饰品。

与灰烬、石器、烧骨共存的动物化石,有的往往密集成层,大多为单个的动物牙齿,总数达5000余颗,还有大量被人工击碎的兽骨片。哺乳动物化石中最多的是野马,至少代表120个个体,野驴88个个体,显然这两种草原动物是当时人们猎取的主要对象。

峙峪遗址是华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研究旧石器晚期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的起源,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遗址研究遗址发现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磨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遗址历史

山西旧石器晚期后一阶段文化,是中国最具代表的几个细石器文化之一。它是由近20个地点构成的遗址群,散布于中条山主峰历山东麓的山间盆地边缘。因沁水县下川附近发现最为丰富,被命名为“下川文化”。据C14年代测定,距今约23000~16000年。山西境内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除下川遗址外,还有1964年在吕梁山西麓的黄河东岸地区发现的“薛关遗址”(在蒲县薛关村昕水河右岸)、1980年发现的“柿子滩遗址”(在吉县清水河畔),以及偏关县及与其接壤的内蒙古准格尔和清水河一带的数十处地点。它们距今时代大致相同,约13550±150年,文化面貌也基本一致,石器的加工技术和形制风格与下川文化也都有或多或少相近之处。但是,它们出土的典型工具是各式各样的尖状器和刮削器,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掌握了修整兽皮、缝制兽皮御寒的技能。最有价值的是,在柿子滩遗址发现了两幅山西迄今发现最早的岩画,均以赭红色赤铁矿粉末涂绘而成,一幅为裸体女性图,一幅似狩猎格斗图或舞蹈图。这一发现,说明当时的人类已有了用图画形式反映-的要求,有了丰富的精神文明-。

遗址化石

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

1963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峙峪遗址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现的一处较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处遗址以出土大批精巧的细小石器和伴随大量的哺乳动物遗骨而著称。在两万多件人工砸击过的碎骨片中,有数百件留有清晰的数目不等的直道。

专家们根据兽骨片的刻划痕迹推测:在文字发明以前,这很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数符号。在峙峪遗址的剖面上,可以看到文化层中的两个灰烬层。下面的灰烬层0土了一件有较为复杂图像的骨片,骨片刻划痕迹十分清楚,易于辨认,显然是峙峪人有意识的骨雕。峙峪遗址出土了一件石墨磨成的钻孔装饰品,这说明峙峪人相当进步,已能使用技术很高的石制工具。另外,在这里亦发现一件石镞,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武器,证明当时人类已发明了弓箭。全部出土遗物告诉人们:当峙峪人在这里-之时,山上森林茂密,丘陵灌木郁闭,平川草肥景胜,河里鱼游水涟。当时-在峙峪一带的动物有羚羊、野马、野猪、鹿、鸵鸟等。峙峪人猎食最多的是野马,所以峙峪人也称“猎马人”。

在峙峪遗址还发现一块人类枕骨化石,通过对枕骨化石特征的分析而推断:峙峪人早于山顶洞人,但晚于山西丁村人,距今至少有十万年的历史。这表明,他们十几万年前已经开始劳动。-和繁衍在朔州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峙峪文化属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周口店第一地点、许家窑遗址、峙峪遗址这一代表华北旧石器文化发展进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环节,是华北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产生的基础。峙峪遗址的发现,为中国考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为研究亚洲、美洲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这说明在“许家窑人”后,人类在桑干河流域日益发展和昌盛,标志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1963年发现于朔县的峙峪村,距今约2.8万多年。发现有人类枕骨化石一块,野马、野驴、水牛、羚羊、披毛犀、虎、狼等脊椎动物化石5000多件,骨器和细小石器3万余件。其中石箭镞的出土,说明峙峪人已经发明了弓箭,这是人类改进工具增强征服自然能力的重要标志。峙峪人是许家窑人的后代,他们在体质形态上,已经和现代人相似,社会组织上,已经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初期。

化石研究

通过对动物化石的综合鉴定得知:在峙峪动物群中有蹄类所占的比例最大,种类上占70%,数量占95%以上,构成这一动物群的主要部分,其中典型的草原动物有蒙古野马、野驴、普氏羚羊、鹅喉羚等。

在我国,蒙古野马最早的化石记录见于丁村遗址。据现代动物地理资料,蒙古野马是一种喜冷的草原动物,分布在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及玛纳斯河流域,沿乌伦古河向东分布到北塔山附近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科布多盆地,较我国更新世晚期的分布区的已知南界(襄汾丁村)在纬度上北移了9?左右,年平均气温相差约10℃。

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分析,峙峪遗址的地质时代应属于更新世晚期。峙峪人当时的-环境是草原与灌木草原地带,气候比现在冷一些,且较为干燥,冬夏的温差相当大。在这种环境下,“峙峪人”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只能是狩猎,峙峪遗址中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便是有力的证据。

对峙峪遗址动物化石的研究表明,马类动物占到了食草类动物的90%以上,初步统计至少有120匹野马,88头野驴。如此众多的马类动物化石发现于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实属罕见,显然这些野马、野驴并非自然死亡。考古学者们断定,“峙峪人”的认识能力和狩猎水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们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懂得根据兽类生存情况,较集中地捕猎一、两种动物。贾兰坡先生在发掘报告结语中称峙峪一带的原始人类为“猎马人”,后来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也沿用了这一说法。-

使用弓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峙峪遗址中,发现了我国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一件石镞。可以推断,“猎马人”已发明了弓箭,这是前所未有的武器,等于把手延长了几十米,在当时来说是最有威力的狩猎工具。弓箭使狩猎的范围扩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从而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峙峪石镞以燧石为原料,用非常薄的长石片制成,前锋锐利;一侧边缘经过很精细的加工,另一侧保持石片原有的锋利刃缘,只在靠近尖端的部分稍加修理,以使尖端更为周正;与尖端相对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经加工而变窄,状似短短的镞铤。如此典型、精致的石镞,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中尚属首见。

我国古代传说羿为颛顼的后裔,以善射著称。又有“羿射九日”的神话,赞美羿的伟绩。于是后人就把弓箭的发明也归功于羿。比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的《势备篇》载:“羿作-”。其实弓箭真正的发明时代,比传说中羿的年代更为久远。-

从石镞的加工精细程度看,人类最初使用弓箭的时代,还要比这早一些,至少在距今3万年以前。原始弓箭是用竹木制造的,极易腐朽,很难完整保存至今,所以在考古发掘中往往只能见到镞,而见不到弓。-

就弓箭的基本结构来说,虽然只有弓、弦、箭三部分,但是其中包含的技术知识却相当丰富,不仅涉及多种材料的选定、多种方式的加工和多元联结的技术,而且还有一定的弹力形成和箭体飞行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弓箭的制造技术是原始社会人类经验和技能的结晶,是原始军事技术的最高成就。弓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比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它许多发明……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石刀石锯

峙峪遗址出土的“斧形小石刀”,应是我国现知时代最早的一件打制石刀。该石刀用半透明的水晶制成,有宽约三厘米的弧形刃口,两平肩之间有短柄状呈凸形的突出。整个器型规整而小巧,精致而美观,以前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还未曾发现过这一类型的石器。考古学者推测,小石刀应为切割猎物之用。它在使用时很可能装有木柄或骨柄,与该遗址所出的石箭头同是我国早期复合工具的代表。-

在峙峪遗址中还发现了我国称得上锯的最早遗物。这类“石锯”由刮削器发展而来,是把薄石片的一侧边缘修理成锯齿状刃口,敲击出来的刃缘比较均匀,刃口薄而锋利,当锯使用是很可能的。这类“石锯”既可以锯截,又兼作刮削之用,因此,考古学家在峙峪遗址的发掘报告中,称之为“单边刃刮削器”。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一直公认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工匠鲁班,并将他发明锯的过程讲述得绘声绘色。其实这是由于锯的产生太久远了,史前时期又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后世的人们便将锯的发明归功于所能追溯的最早的能工巧匠身上,正如把找不到发明者的车船、房屋之类均推原到人文始祖黄帝一样。

石墨装饰品

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有一件用石墨磨制的钻孔装饰品,这可能算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还发现一件骨制尖状器和许多有刻划条痕的骨片。“如果确属人工刻划的符号,那就使我们联想到传说文字发明以前‘结绳记事’、‘契木为文’,都不会是无稽之谈,而是人们实际-需要的产物。”(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裴文中先生高兴地说:“峙峪骨片表明中国旧石器艺术已初露端倪!”(《考古寻踪》,山西人民出版社)

3研究表明-贾兰坡先生认为:只有把峙峪遗址放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系列中来观察,才可以充分理解它的意义。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至少有两个系统,其中之一是“匼河——丁村系”或称为“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其基本特征是利用宽大石片制造各类型的大砍砸器;另一个系统就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简称“第一地点—峙峪系”),或称为“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其基本特征是利用不规则小石片制作多种类型的细小石器。“第一地点—峙峪系”在华北分布很广,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系统是华北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文化的先驱。峙峪遗址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它是北京人文化与细石器文化的联系环节之一,并为亚洲、美洲细石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按照贾兰坡先生的说法,中国以及东亚、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总的来说属于同一传统。虽然可以把这一传统的细石器的起源,追溯到北京人时期,但和“中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细石器文化最接近的却是峙峪文化。在峙峪文化的组合中不仅见到有在细石器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石镞、拇指盖状刮削器等,还有扇形石核。峙峪的扇形石核,虽说没有“中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细石器文化中的典型,但已初具规模。在峙峪文化遗址中还见到代表细石器文化特征的长石叶,这是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用间接法剥落的石叶。

“第一地点—峙峪系”石器传统是新石器时代华北地区狩猎型经济类型的文化产生的基础,是这一经济类型的人们对生产工具特殊要求的反映。在细小石器传统中,与狩猎有关的工具占主体,其经济-当以狩猎为主,辅以采集。

从细石器文化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大致轮廓。我国北部、西北部和东北古代的一些氏族,是以细石器为共同特征的。他们绝大多分布在沙漠草原或高山地带,最初过着以狩猎为主,以采集为辅的经济-,从狩猎活动中逐渐学会了驯养畜群,产生了畜牧业;为了长期饲养畜群,需要储备饲料,于是又从采集发展出原始农业。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稍后的阶段里,我国北部地区广泛出现了细石器和石锄、石斧等农具的混合文化,是亦猎(包括驯养家畜)亦农的标志。

2019年10月,朔州峙峪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汉墓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这些汉墓群有大有小,高者十五米左右,低者三四米左右。从这些陵墓的大小、高低、深浅、规模等都可以看出死者生前的官职大小。墓内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均为死者生前的生活实用物品,包括各类陶器、炊具、酒具、钱币、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铅器、木器等。 介 绍: 位于朔州城北5公里的平朔露天煤炭公司行政生活区一带,是1983年发掘的,共有1500多个墓葬,出土文物15000多件,是全国最大的汉墓群。著名的有广武汉墓群、广邑汉墓群等。

山西大同市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哪里可以股票开户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营业部简介:山西证券朔州开发路营业部位于朔州市开发南路46号,交易大厅门向北。乘2路、5路、6路、8路到宾都购物广场下车即到。朔州营业部交通便利环境清净-营业部位于城市闹市,总面积12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交易大厅,提供点阵大屏,A股、B股刷卡交易机多部,设客户查询电脑和回报电视及自动交割机。大厅宽敞明亮。营业柜台办理各种理财业务,并有专人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投资者的疑惑。二层为中、大户室,为大额的投资者提供中户和大户交易室。提供多种咨询,中大户室配备30多台交易电脑,人气旺盛。同时二层也是我营业部的办公区。配有办公区、经理室和洽谈商机的会议室。希望各界的投资者来我营业部洽谈投资事宜,我们一定竭尽所能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投资服务。欢迎前来咨询山西证券朔州开发路营业部开户服务!联系地址:朔州市开发南路5号山西证券朔州开发路营业部业务范围:股票开户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大同证券朔州开发南路营业部位于朔州市开发南路新华兴文化广场三楼,地处朔州市繁华地带,附近有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营业部营业面积600多平方米。营业部拥有舒适温馨的贵宾室,宽敞明亮的交易厅,高速先进的宽带网络。营业部内设基础运营部、渠道营销部、客户服务部三个部门。优雅的环境、一流的设施、热情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惬意的投资理财环境。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行情走势,把握最佳投资时机。营业部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投资咨询、财务顾问、开放式基金代销。委托方式有:柜台委托、自助委托、驻留委托、电话自助委托、网上委托、手机委托等。营业部分别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八家银行开通了第三方存管业务,确保客户保证金安全和存取款便捷。营业部全体员工秉承公司“诚信立业、稳健经营、规范发展、求实创新”的经营宗旨,奉行“诚信、高效、创新、奉献”的服务宗旨,致力于运用现代化服务手段,依托公司雄厚的专业研究团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沟通于心、服务于行”。营业部在提供先进硬件环境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求做精做细。开展股民讲座灌输投资资讯,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客户实际需求,运用飞信业务为客户提供投资信息。提供客户上门服务,包括办理各种业务手续、网上交易系统的安装、客户电脑系统的维护等各种亲情服务。欢迎前来咨询大同证券朔州开发南路营业部开户服务。联系地址:朔州市开发南路华兴文化广场三楼大同证券朔州开发南路营业部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营业部简介:山西证券神头营业部于2003年入驻神头电厂。营业部毗邻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地处交通便利、人气旺盛之地。营业部采用SDH双向互为备份光纤数据传送系统,行情接收迅速,委托及时准确,充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借助专业服务,不断为投资者寻找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营业部全体员工均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证券服务。营业部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定期为新入市投资者举办证券基础知识培训、基金知识培训,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及时规避证券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营业部秉承“团结奋进、稳健高效、有序自律、专业服务”的经营宗旨,始终奉行“诚信、稳健、规范、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竭诚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流的理财产品,一流的专业服务。打造一个集股票、债券、开放式基金为一体的专业投资理财金融超市!联系地址:山西省朔州市神头二电厂厂区业务范围:股票开户融资融券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股票开户去哪里 朔州股票开户地址查询 朔州股票开户时间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股票开户去哪里好,证券公司是股票开户的好地方,那么朔州股票开户地址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朔州哪里可以股票开户吧。

一、朔州股票开户去哪里好

二、朔州股票开户地址查询

1、山西证券朔州营业部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开发南路5号山

2、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朔州招远路证券营业部

招远路华源国际A4

3、大同证券经纪公司开发南路营业部

开发南路华兴文化广场3楼

4、山西证券

朔州市朔城区

三、朔州股票开户时间

朔州股票开户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市)9:30-11:30、13:00-15:00。有部分证券公司为了方便用户可以在周末开户。详情可以查询相关证券公司。

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公租房如何管理?朔州公租房如何买卖?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租房如何管理?朔州公租房如何买卖

朔州公租房的管理办法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安排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协助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做好本辖区保障性住房需求申报统计、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受理和资格初审等工作。

第一条:为完善本市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房源筹集、分配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本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专业人才和异地务工人员等对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朔州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朔州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

第四条:市、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发展改革、金融、公安、监察、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统计、税务、房地产登记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工作。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负责承办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申报、审核登记、轮候配租以及建设、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朔州公租房买卖政策

朔州公租房买卖政策了解到,《朔州市朔州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已率先向社会公布,今年南海公租房保障对象新增三大群体,包括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引进的技术人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

朔州公租房买卖政策的亮点还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指导价,并应对不同群体实施级差化租金;在投资主体方面,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租房建设,并制定了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公租房保障对象新增三大群体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列入公租房保障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单独申请朔州公租房,若全家都在本区居住,则以家庭为申请单位。每个申请家庭原则上以有正式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申请人,其他家庭人员作为共同申请人。

朔州公租房买卖政策指出,申请公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根据朔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相关规定达到一定分数线;申请人及其配偶、父母、未婚子女在朔州市内无私有房产且用工单位未安排住房或未租住公房;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在申请日之前3年内没有在朔州市购买、出售房产或以其他方式转移房产。首次申请公租房的租赁期限为3年。

申请公租房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满足以下条件:具有朔州城镇户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朔州市均无自有住房或租住政府公房,虽自有住房或租住公房但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以下;在朔州市没有按房改政策购买过公有住房、解困房、微利房等保障性政策住房;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申请日之前3年内没有在朔州市购买、出售房产或以其他方式转移房产。

展开阅读全文

朔州汽车保养常识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养自己的爱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朔州汽车保养常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朔州汽车保养常识之新手注意事项

一、学会看仪表盘上的故障

新手开车,学会看仪表盘非常重要。要经常注意看仪表盘上的指针,随时关注仪表盘上显示的图标。凡是看到仪表盘上亮红灯,尽可能马上停车熄火检查。

当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时,汽车保养常识要特别注意避免底盘的刮擦,否则可能把油底壶碰坏,造成机油的漏掉。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仪表盘上会显示出红色的机油壶和水波浪的标识。此时应当立即停车熄火检查。新车手如果不了解情况,继续向前行驶,就会出大问题,造成发动机的损坏。

二、停车一定要拉好手刹

对于新车主而言,除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仪表盘,新车的换挡和拉手刹也要勤加练习。有的车主习惯性地在停车时把变速杆放在空挡,其实这个习惯并不好,容易使变速杆进入前进挡,从而引发危险。

从安全出发,新车主在停车时一定要拉好手刹,尤其是在坡道上,避免产生汽车后退等危险。同样的,一旦汽车将行驶,手刹也一定要放到位才能启动。许多新手、新车主换了新车,也常常容易忽略这个问题,直到车子“嘎嘎”地艰难

行驶了一会才意识到,殊不知,手刹没有放好,对汽车的损伤也非常大。

三、随时注意车子异响情况

行驶中,驾驶者要密切注意车辆各部分的响声。一旦发现车子有异响,首先要准确判断声音来自车内还是车外。如果异响来自车外,就应特别注意,停车进行检查。

在没熄火的情况下,如果声音消失,可判断是行驶过程中的异响。新车主应仔细听声音来自哪个部位、哪个方向,可能是轮毂、轮胎、变速箱、传动轴、悬挂响,可能是轮胎扎了钉子或粘了小石子响,可能是刹车片没了,也可能是零部件的密度大而造成的正常异响等等。不同的原因车主可以先自行进行判断和排查。

当然,如果还继续响,可能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这时就要注意是否是机油品质影响了液压和润滑系统的工作效果。一般来说,新车都是使用原厂机油,但在新车的磨合期过了之后,建议根据自身车况、路况更换机油,比如在城市(报价

图片参数)里走走停停的上班族,更适合使用高度抗磨损的机油而需要长距离驾驶的高动力需求车主,则可以选择全合成的机油来保证动力。

如果发现的问题一直存在且无法自行解决,就应随时给4S店打电话,或尽快把车开到最近的维修站。

四、新车主最好自己有个记录

新车主对自己爱车最好要有个详细记录。例如行驶到5000公里时,该做什么保养了,开到4万公里时,是否该换刹车片了等等,一定要心中有数。每次给爱车的保养、更换零部件,都有详细记录,就像“病历卡”一样,做到对爱车的情况了如指掌。

笔者也提醒广大新车主,一定要花些时间去看爱车的说明书,详细了解其中关于车的使用和保养方面的说明,并要尽可能地读懂它,此外也应多逛逛车型的论坛,许多老车主也会很多新车主所不知道的实用小功能,网络的丰富资源对于更好的行车、养车都有巨大的帮助。

五、快速除掉车内玻璃上的雾

天气渐冷,车里人坐得多的话,车内温度高,容易产生呵气,车内玻璃上很容易起水雾,阻挡驾驶者视线,隐藏着潜在的危险。要解决这个问题,上车后,就把风向开关调到吹前风挡玻璃,用热风,一般开一档就可以;如果上车就有雾的话,先开冷空调,雾很快就会散掉,然后再开热空调。这个小窍门对于深秋和冬季的行车也非常实用。

六、经常检查油水

建议新车主要养成每星期要检查一次油和水的好习惯,看它们够不够,漏不漏。如果不够,要弄清楚为什么。汽车保养常识一般来说,如果下降量不大,基本属于正常损耗。

油路包括刹车油、变速箱油、发动机油等。有些车,变速箱油看不到,车主可以看停车的地方有没有漏油的印子。每次跑远距离之前,还应当全面检测车子的水、冷却液等,如果出太阳,还要检查雨刮水够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