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屠苏

屠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屠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屠苏问题。

分享

浏览

883

文章

20

古代的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这里的“屠苏”被译作“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的入,当作饮、喝的意思,而入的本义为有两种,一种是进,由外到内,如进入、入梦。另一种是适合,恰好合适,如入选、入耳。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鞭炮响转眼间一年一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庆新春到处是新鞭炮换旧符。

结合诗的意境,这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以译为在爆竹声响里面送走过去的一年,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我们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王安石有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他的《元日》诗中前两句。这首诗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

屠苏指的是什么

而诗中提到的“屠苏”其实是指古代一种酒名。因为在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但其实屠苏原是一种草,随后才衍生出了房屋、药酒、帽子等名称。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王安石诗句中的“屠苏”应该是指“家园”、“草舍”才符合诗人的原意。

展开阅读全文

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翻译: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的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酒是哪里的酒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因为华佗的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所以屠苏酒也成了中原一带的特殊过年饮品。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目前中国的屠苏酒已经完全失传了,只有在日本海保留有制作方法,不过日本屠苏酒的配方已作了简化:白术、山椒、桂枝、防风、桔梗五味,每味各3克,剁碎,装入白绢或茜草染红的三角形绢袋中,从年三十的中午开始浸泡于料酒之中,至大年初一早晨,酒中即可释放出芳香,味道醇香,就连妇女和小孩都能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的寓意象征意义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通常指的是屠苏酒,寓意着万物复苏,辞旧迎新,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可以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屠苏酒是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的时候常会享用的一种饮品,又被人们称为岁酒。在古代,屠苏指的是人们住的房屋,因此,人们将在这种房子里酿造而成的酒称作“屠苏酒”,并广为流传。

相传,屠苏酒是汉末时期的名医华佗所创,其主要选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为主要原料浸制而成。王安石也曾在他的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酒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来历:相传在古代,一个草庵里住着一位名医,他在每年的腊月都会给乡亲们分别送一包草药,并且让他们把草药放进布袋里面缝好,然后投在井里,等到除夕的时候,把它和酒杯里面的酒掺起来,每个人都饮用一杯,这样就可以在新的一年里远离瘟疫,乡亲们虽然得到了这个药方,但是不知道神医叫什么,因此就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个药酒。

古代的时候饮屠苏酒,不是长辈先喝,而是晚辈先喝、孩子先喝、年纪最小的先喝,然后才慢慢轮到长辈、老人、年纪最大的。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因为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后来又被孙思邈、张仲景和李时珍等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用屠苏酒就成了民间风俗,遍及全国各地,朝野共之,代代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是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

屠苏是什么意思

屠苏,是酒名。此酒名的来历,有人说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原为古代的一种房屋之名。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成为过年的风俗。据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相关诗词】

南朝 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胶牙饧。”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宋朝 苏辙 《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馀。”

清 马之鹏 《除夕得庐字》诗:“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展开阅读全文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是指房屋,“屠苏”本是一种草的名称,也就是现在的紫苏,南北朝时期就有在房屋上画屠苏的习俗。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其中“屠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也许有不少人并不清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宋书》也有记载过“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等,就是说住的房屋被雷击,然后房子就倒塌了。这里已经明确就是用“屠苏”作为房屋的别称。

2

唐代杜甫作《槐叶冷淘》,其中有诗句,“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注者指,“锦屠苏,天子之屋。”这就是非常华丽的房屋了。

3

宋代王安石写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岁除”表示zhi过去的一年完结了,新的一年要开始了。所以“春风送暖”表示新春来临,节气发生了变化,春风吹来。

4

“入”这个字很重要,作为一个动词,表示进入,进入什么?只能是进入某个或实或虚的空间或是什么范围、领域之内,比如“入户”、“入梦”。春风能“入”的必定是一个实有的空间之内,那么“屠苏”就可以代表某个春风吹入的地方。

5

王安石的《元日》,其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应该把这里的“屠苏”译作“美酒”还是译为代表“家园”、“房屋”的“草舍”才符合诗人的原意,如将此句译为“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我们的家园”,诗意就畅通了,情感也就更真挚了。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屠苏”是指一种酒的名字,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它还有草名、房屋、草庵的意思。王安石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前半句的意思都能理解,可是后半句中的“屠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吧。

详细内容

1

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研制的,是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放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2

《本草纲目》中也载有制屠苏酒的方子:“用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3

古时候饮用屠苏酒也很别致,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合家欢聚时饮用,并且都是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4

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年长者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5

屠苏草: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在南方民间风俗里,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明-杨慎《艺林伐山 · 屠苏为草名》:“屠苏本草名,画於屋上,因草名以名屋。”

展开阅读全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屠苏”的意思是是酒名。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据唐代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

所谓屠苏酒,其实是一种椒酒。董勋在历史词典中谈到了饮屠苏酒的习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是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描写的是春节,也即正月初一。这句诗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元日》,这句诗是古诗当中的首联,古诗的题目元日指的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原诗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关诗句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年夜饭也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快来看看!年年最后饮屠苏中屠苏是指什么?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年年最后饮屠苏屠苏是指一种酒的名字,饮屠苏酒是过年的一种风俗。在古代,每到除夕之夜,每十户人家均要配一副泡制屠苏酒的中药,放到井里浸泡,在过年时取出来掺入酒内。据说饮屠苏酒可以防止瘟疫,屠苏的名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古时饮屠苏酒时,方法是比较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全家一起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孩子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是与现代有很大区别的。

在饮用屠苏酒的时候要注意,屠苏酒一定要温热以后饮用,否则就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同时,饮用时一天一次,而且要注意饮用量,每次只能饮用10毫升左右,不可以饮用过多,毕竟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喝多对身体会造成一些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是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古时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之风俗。

屠苏来源:据唐代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是什么意思 屠苏正确解释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诗中的屠苏是指屠苏酒,这是一种古代中国流行的酒。据诗经记载:屠苏一词最早出现在《小雅·信南山》中,描述了古代的酿酒过程。后来屠苏逐渐成为了一种酒的代称,并被广泛运用在古诗中。

1

在古诗中,屠苏最常见的含义是指代屠苏酒。这种酒在古代中国非常流行,它是一种草药酿制的酒,有着特殊的香味和药用价值。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人们会饮用屠苏酒,并以此为习俗。

2

宰杀

屠苏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指代宰杀,通常是在描述战争或暴力场面的诗歌中出现,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中有一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里屠苏暗指宰杀,描绘了战争中残酷的场面。

3

死亡和重生

除了指代屠苏酒,屠苏还在一些诗歌中象征着死亡和重生,比如在红楼梦中,屠苏被用来比喻贾家的兴衰和重生。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屠苏被用来比喻人生如酒,有醇香也有苦涩,但最终都会归于平淡。

展开阅读全文

古人过年为什么要喝屠苏酒 屠苏酒是什么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些古诗文当中,我们会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词,“屠苏”,比如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一整首诗都是与古代的春节有很大的关系的。而这个“屠苏”指的是一种酒,而且还是一种专门在春节期间喝的酒。那这种屠苏酒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非得在春节时候才会喝?喝屠苏酒是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屠苏酒的来历。1.屠苏酒的来历

“屠苏”本也是一种草,南方有在房屋上面画上一些屠苏草作为装饰,那么这种画了屠苏草的房屋就被叫做“屠苏”,而在屠苏里面居住的人们酿造出来的酒,就被称为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最早是晋朝时期一位不知名的人,也有人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造出来的,而“屠”的意思就是割,“苏”指的就是药草,所以这种“屠苏”就是一种药酒。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之所以叫屠苏酒,是因为这位神医居住的这个草庵就叫做屠苏,但是这位神医,人们都不知道他叫做什么,那么他酿造出来的这种酒,人们也就只好把它叫做“屠苏酒”了。不过,屠苏酒里面到底有些什么药,说法不一,北魏议郎董勋曾说,这里面放的是用花椒焙成的药末,属于一种椒酒,饮用方式是正月饮用,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先喝,一直到最老的长辈。2.为什么要喝屠苏酒

那位名医每年大年夜的时候都会给附近的人们分一包草药,告诉他们,要把草药放在布袋里面缝好,然后投入井中,等到元旦那天来取水,用这井水混着酒喝下去,每个人一杯,能够保证在未来的一年之内不会感染瘟疫。时间一长,人们也就形成了这种习惯,春节时候一定要喝上一杯屠苏酒,以保自己身体健康,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一种春节习俗了。

而之所以要先小后大这样喝,是因为小孩子过了一年就又长了一岁,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在一年一年的老去。所以从最小的开始,然后按照年纪的增长一个一个喝下来,这样把老人放在最后,也有一种祝老人健康长寿的意思。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后来,即便是乾隆帝每年也会饮用屠苏酒,而药方应该就是根据名医孙思邈记载的配方制作而成。3.春节饮酒习俗

不过现在,还有多少地方保留着这种春节习俗呢?也许很少了吧,大家喝着各种各样的酒,与家人团聚也好,与朋友相约也好,喝的大概都不是这种“屠苏酒”了。每逢过节,酒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陪伴,与此相对应的有酒文化,但是既然作为“文化”,就不应该是大肆饮用不顾后果,甚至不担心把自己喝伤喝吐,这就不是文化,而是自残了。

如果现在的我们,春节期间饮酒也能够有一些很好的规矩,真正体现出“文化”两个字,而不是撑场面,这才是真的拥有文化内涵的,好的酒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是什么意思 屠苏是指的什么意思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意思:1、药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以避瘟疫。2、原指一种阔叶草,后将房门口画有屠苏草的房屋叫做“屠苏”。3、帽名。有檐,形状似屋。4、一种屏风的名字,出自《魏略》。5、清代一名藏书家的名字。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是: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原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的意思如下: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创作于王安石初拜相之时。当时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政,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酒年长者和年少者谁先喝 古人喝屠苏酒年长者和年少者谁先喝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屠苏酒时,是年少者先喝。古人喝酒一般由年长者先饮用,但正月里饮用屠苏酒时由年少者先饮用。缘由在于:“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增长了一岁,因此要祝贺他;而老年人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因此拖一点时间,后喝。

屠苏酒的起源

屠苏酒起于晋,昔人有居草庵,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谓曰:屠苏酒,屠,割也,苏,腐也。言割腐草为药也。晋海西令问议郎董勋曰:正月饮酒,先小者,何也?勋曰:小者得岁,故先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也。

译文:屠苏酒从晋朝产生,以前有人住在草庵,每年除夕,将药囊丢到井中。到元日取水出来放在酒樽中,全家的人一起喝就不怕生病了。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晋海西令问董勋:“正月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为什么就晚辈们喝,董勋这是什么道理?”董勋说:“小的长大一岁所以值得庆贺,老人老了一岁,就再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酒在什么时候饮用 除夕之夜必备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酒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种酒,而且在很多节日都有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很多文人骚客的诗词中也有记载。那么,屠苏酒在什么时候饮用?

屠苏酒在什么时候饮用

屠苏酒,在过去是元旦必备的应节物品之一。《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长幼以次拜贺,进屠苏酒。”

在古代,每到除夕之夜,每十数户人家均要配一副泡制屠苏酒的中药,放到井里浸泡,在元旦时取出来掺入酒内。据说,全家共饮,可以防止瘟疫,屠苏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也有人说,是因为屠苏酒可以屠绝秽气,苏醒魂魄。

屠苏酒的功效

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屠苏酒的习俗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注意事项

在饮用的时候您可要注意,屠苏酒一定要温热以后饮用,否则就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一天一次,而且要注意饮用量,每次只能饮用10毫升左右,也就是这样的杯子一杯!

展开阅读全文

屠苏酒是什么酒 屠苏酒的介绍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屠苏酒是我国酒的一种名字,著名诗人苏东坡最爱的一款酒,还有诗句吟诵。那么,屠苏酒究竟是什么酒?屠苏酒好喝吗?

屠苏酒是什么酒

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的功效。

屠苏酒的做法

泡制屠苏酒,您需要准备肉桂30克、麻黄30克、干姜30克、苍术30克、细辛30克、桔梗30克、防风30克、川椒30克;黄酒2000毫升;屠苏酒就是由这八味药组成的,那么在这八味药里,您要注意,预防流感最关键的就是这味药——防风。去药店买几个这样的小布袋,将上述八味中药分别装进布袋中,用线缝好,然后放进装好黄酒的瓶子里,晃一下,再用水封住瓶口,要在阴凉处放置三天左右,三天以后就可以饮用了!

屠苏酒的喝法

屠苏酒喝法很有讲究。一反常规的长幼次序,全家人使用同一个酒盅从最年幼的晚辈开始饮用,依次传递给长辈,结束于身体抱恙或年岁最高者,意为集聚青年人的精气之华,奉于长辈,祝其康寿。难怪苏辙《除日》中有言:“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屠苏酒缓缓注入特殊的扁平酒,男性用左手单手(古时武士不能占用右手,以便随时取刀备战),女性双手捧盅,分三次将酒饮尽。

保存建议

存放清酒的温度最好稳定在10-12度左右,与葡萄酒相近,冰火两重天的切换会对酒质造成伤害。因此,赶紧把心爱的酒类搬出你漂亮的厨房吧,那里对它们不吝为地狱。大吟醸和吟醸级别的清酒精细的味道对温度要求更搜索为苛刻,建议存放于冰箱而不是酒窖,因为前者温度更低。生酒更为娇贵,为保新鲜,需5度以下存放,除非特殊制法,否则最好半年内饮光

展开阅读全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 屠苏酒古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古人在正月初一时有饮用屠苏酒的习俗,意在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