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寿宁

寿宁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寿宁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寿宁问题。

分享

浏览

1669

文章

17

武安寿宁寺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武安寿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寿宁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坐落于白鹿寺村北中岩山下;背靠中岩山,庙前一条清水河,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此庙修建不大,可以说是小寺一个,占地一亩多,布局和今寺略有不同。正殿三楹,明柱长廊,东殿四间左右,南殿三间略小,西殿为长房。

寿宁寺坐落在白鹿寺村北中岩山下,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残碑记载:寿宁寺“南对黑羊山,北枕梅龟寨……”据传,寿宁寺鉴于唐末五代初。明正统七年重修,万历四十二年重修。1995年重修大殿,1997年、1998年均有重修。有文字可考者有二,一是庙内残碑,既有兴盛于后周、后梁。也就是唐朝之后五代时的后周、后梁。二是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武安县志记载“寿宁寺在白鹿村,正统七年修”。如果第一项记载有据,庙建于唐问题不大,据观察那块残碑为元朝之前的老残碑。第二项可以证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寺庙,距明王朝建国指出1368年才70余年,可以证明寺庙不是明初所建。据上述记载,说寿宁寺建于唐朝时可能的。

寿宁寺建寺之初为何年月,主持高僧又是何人现已无从查考,不过庙址选择相当不错。它背靠中岩山,庙前一条清水河,可以说是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按当时情况看,寺修在半山腰,后依中岩山脉,南望清河山峦。不知何故,此庙修建的并不大,可以说是小寺一个,占地一亩多,布局和今寺略有不同。正殿三楹,明柱长廊,东殿(今东殿比原址靠后)四间左右,南殿三间略小,西殿为长房。正殿有大大佛如来,东殿供关羽,南殿供阎王,西殿为僧舍。在南殿东与东殿南侧有大门,门外沿南殿后墙往西,在西大殿南头为山门(即今日大门外),殿南侧位山崖。

展开阅读全文

清徐寿宁寺

全文共 1851 字

+ 加入清单

清徐寿宁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徐集义乡大常寿宁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到此拜访当年有功之臣苗广义,据寺内碑文考证:宋太祖时已成古刹,且载闫、赵二僧犒王师而显神通,事嗣后补建于明成化年重建于嘉庆二年,道光年间休整成现规模。

民间传说,当年寺中又一和尚,人称之为田善友,农忙时村里尽是请他帮忙,同一天里好心人请求帮忙,间谷的、锄高粱、锄玉米的,不管多少他都有求必应,但第二天就全部都做完了,消息象风一样传开,传到赵二世匡义耳中,难道真有如此神人,于是便前往拜访,田善友早知此人来访,故意不见,却升到寺庙半空中伺机听数,赵二世骑马入寺,从前院寻到后院,见大殿门开着,原以为他在大殿诵经,便催马上殿,马前蹄踏入往里看时却空无一人,于是言道:“乃空望佛也”田善友在空中说道:“谢主隆恩”到现在殿门口石上仍有深深的马蹄印,田善友讨封后便前往绵山受香烟,此后每逢旱年,村里人都要前往绵山请佛降雨,每请必灵。

由此看来,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证实寿宁寺历史悠悠。可谓千年古刹。

寿宁寺的五百罗汉堂不仅仅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五百罗汉堂,同时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罗汉堂建筑,谈起建造的缘起,一持法师说,这完全来自他的一个“起心动念”。2003年,一持法师在武昌佛学院学习的第一个星期日,来到了武汉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堂参观,一时兴起,按民间数罗汉的方法,抽到了一张签,云:“勤读经书苦耕耘,劝君吃尽人间苦,”一持法师顿时感到,这是冥冥之中诸佛菩萨对自己的指引。回到学校,一持法师将签文郑重地夹近书本,并暗暗发愿,今后在学佛的路上要更加勇猛精进。

自此,一持法师就对罗汉文化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罗汉堂转转,看着一尊尊姿态不同、神情各异的罗汉,心有所悟。

武昌佛学院的第一个暑假,回到寿宁寺的一持法师有一天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想知道山西省是否有罗汉堂。经过广泛查阅资讯,发现有着几千家佛教寺院的山西省,竟然没有一座罗汉堂。一持法师随即萌发了一个愿望——毕业回到山西以后要在寿宁寺建造一座五百罗汉堂。

这个愿望像一颗种子,逐渐在一持法师心中生根、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05年1月,一持法师从武昌佛学院毕业回到寿宁寺后,立即着手筹备建造罗汉堂,经过与寺院所在的大常村协商,争取到了寺院一侧的空地,3月18日,五百罗汉堂奠基并举行了洒净仪式。

罗汉堂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不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历经了许多磨难曲折。原本计划五百罗汉堂在2008年8月8日前竣工,向北京奥运献礼,却没想到建成以后顶部大面积漏雨,而施工队早已不见踪影,一持法师不得不再投入大量资金,将顶部重新翻修。由此又拖延了2年时间。

谈起这些经历,一持法师没有一丝愁苦的神色,反而散发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笃信与淡定,“那天下午,人们都走了以后,我独自立在这块空地前,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金光闪耀的五百罗汉堂,所以我坚信,必将有一座雄伟的罗汉堂在此落成。”

一持法师对罗汉文化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他认为罗汉更容易靠近,也更容易学习。罗汉有三大特点:一曰六根清净,烦恼断除;二曰了脱生死,证入涅槃;三曰人天供养,随缘教化。当今的出家人最高目标可以向往做佛做菩萨,但要从学罗汉做起,罗汉做好了再走向更高的境界。这座五百罗汉堂的修建,就是为了普及罗汉文化。

寺院经历

千年寺院 十载春秋

一持法师自从2000年住持寿宁寺至今,已十载春秋,多年来寿宁寺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持法师的努力下,在广大善信的维护下,各方面建设快速发展,不仅完全满足了本地区佛教徒的宗教生活需要,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信众前来。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宗教局“五星级”宗教场所,

将寿宁寺建设成为“武医禅院”的构想由来已久,住持寺院之初,一持法师即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理念,充分发挥自己在中医方面的专长,发出告示舍医舍药,为周边的广大民众诊疗送药。许多深受其益的人即使尚未信佛,但对佛教、对寺院、对僧人的恭敬之心大大增加,常常提着米、拉着菜来寺院供养。寺院的善行在周边地区广为传扬,影响也越来越大。

寿宁寺最初留下来的是明清时的古建筑,南北两进院,东西竖三侧,沧桑斑驳,历经风雨。多年来寿宁寺的各项建设工程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启建了全国最大五百罗汉堂1444平方米。2006年扩建住宿楼一座1700平方米。2010年修建山门广场及罗汉堂配房十五间,仿古建筑。此外,一持法师还准备在2011年,落成新的山门,在2012年在大雄宝殿后建成一座藏经楼。

展开阅读全文

原平寿宁寺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原平寿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寿宁寺,位于原平市中阳乡井沟村东约5000米的五峰山腰。坐北朝南,东西长53.6米,南北宽69.29米,占地面积371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重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嘉靖年间(1522-1566)、清康熙六十二年(1722)和咸丰年间(1851-1861)屡有修葺、扩建。“文革”受损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寺僧人主持复修、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由东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组成。中院中轴线建有照壁、牌楼、大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碑廊。东院中轴线仅存圣母殿,两侧为碑亭。西院中轴线有官厅、大悲殿,两侧为僧舍,寺内存明代木雕像和铜像36尊,明碑2通,清重修及功德碑14通。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井沟村:原平市中阳乡井沟村位于原平市东北方向,毗邻山西省二级森林公园五峰山,距原平市约30公里,是滹沱河及其支流沿岸的丘陵区,海拔约1000米左右,农业生产粮果兼容,全村877人,371户,劳动力380个,耕地2871亩,均属旱地,有林园地3700亩,核桃、枣、木瓜、大杏、桃等品种齐全。村东有五峰山,寺院,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是五台山的下院。寺院内有几十处大殿,名。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观照壁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观照壁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观照壁,位于代县上馆镇北关村中。据清光绪版《代州志》载,原为寿宁观附属建筑。寿宁观建于宋代,明弘治年间(1488-1505)改为太宁宫,现已毁, 仅存五龙璧,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清咸丰二年(1852),因遭水患局部损坏,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后,改五龙璧为三龙璧。北南向北,占地面积4.6平方米,通高2.5米。璧基砖束腰须弥座,基宽4.4米,厚1.05米,高不详,砖雕仿木构悬山顶,檐下施有三踩斗栱,璧身饰有三龙图案,中部位团龙,两侧为腾龙和降龙,上下彩云缭绕。均为琉璃构件拼砌而成。1996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北关村:北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繁峙寿宁寺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繁峙寿宁寺为繁峙县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南峪口村北200米处。坐北朝南。南北长30.95米,东西宽20.45米,占地面积6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

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耳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9米,面宽七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斗栱一斗三升插假昂,前檐明、次、稍间均格扇门,尽间为格扇窗。寺庙院墙外存元至正九年(1349)宗主行业碑1通和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南峪口村:南峪口村。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寺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寺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寺位于清徐县集义乡大常村北,年代为明、清。

寿宁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集义乡:集义乡地处清徐县最东端,辖20个行政村,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2.6万,耕地5.6万亩。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太原市“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绿色食品加工小区。该乡土地肥沃,适宜小麦、玉米、豆类和瓜果蔬菜作物种植,以井灌为主,河浇为辅,有抽水站一座,可满足农业灌溉。集义乡交通便利,清东清西两条县级主干公路横穿该乡中、北部,向东西仅10公里与107、108国。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高山茶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高山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寿宁高山茶是福建宁德寿宁的特产。

寿宁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福建十大产茶大县。全县人均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三。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3万亩,其中优质乌龙茶近3万亩,绿茶、乌龙茶、红茶三大茶类齐头并进。明朝县令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住初垄,出细茶”、“茶出七都”,明景泰八年,茶叶就以大宗土特产品对外销售,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

县内生产的红茶,号称“坦洋功夫”。去年,该县组建了寿宁高山乌龙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寿宁高山乌龙茶”品牌,寿宁高山红茶也稳步跟进,其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随着茶叶品种的改良,生产工艺的改进,寿宁高山乌龙茶和高山红茶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声誉鹤起,美名远播,成为人们“忘不掉的好茶”,在国内多项茶事比赛中获得各种殊荣,受到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寿宁高山乌龙茶连续多次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产品被指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和特许产品销售商,被指定为2009年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礼品茶。2010年,该县生产的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在国家、省市级比赛0荣获24个奖项。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寿宁县茶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寿宁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9°22′-119°73′,北纬27°16′-27°65′之间的鹫峰山系洞宫山脉东麓,北部与浙江省泰顺、景宁、庆元等县接壤,周边还与福建省福安、政和、周宁等县(市)交界。保护范围包括现行寿宁县行政区域南阳、竹管垅、清源等14个乡镇所辖海拔500米以上的190个行政村(社区)。高海拔茶园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2012年全县高山茶园面积7700公顷,产量8000吨,产值5亿元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寿宁高山茶按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分为红茶、绿茶两大类:(1)红茶条索紧结,色乌润,香气鲜浓、带有花果香,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具有高山韵,叶底肥嫩、红亮。(2)绿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锋毫显,带嫩香或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具有清香、清醇、清爽的高山风味。 2、内在品质指标:寿宁高山茶品质优异,因为茶多酚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氨基酸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内在品质指标检测范围值:寿宁高山茶(绿茶):水浸出物:≥34%,茶多酚:18-36%,氨基酸总量:2-4%,咖啡碱:2-4%,水分:≤7%,灰分:≤6.5%。寿宁高山茶(红茶):水浸出物:≥30%,茶黄素:0.5-1.5%,茶红素:5.5-27%,基酸总量:2-4%,咖啡碱:2-4%,水分:≤7%,灰分:≤6.5%。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执行绿色食品产地及产品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高山乌龙茶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高山乌龙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寿宁有着独特的高山乌龙茶生态育茶环境,据了解,寿宁已初步形成乌龙茶、红茶、绿茶三大茶类并举格局,全县发展各类茶叶精深加工企业达330多家,近年来生产的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在各类比赛0荣获“国饮杯”、“中茶杯”特等奖等24个奖项。茶届泰斗、中国十大茶学家张天福老先生曾给予寿宁高山乌龙茶“裕发茶叶,香飘四海”的赞誉。

寿宁山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及海拔、纬度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铁观音的生长,而沙质土壤与生长周期长又是乌龙茶质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寿宁现已种植乌龙茶系列品种1.2万亩,本地菜茶、福鼎大白茶等各类优质绿茶上万亩,生态茶园面积达2万多亩,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城市,茶叶批发量占上海市茶叶总批发量的75%。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产乌龙茶具有香气高远、茶水甘甜、持久耐泡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茶叶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茶叶

寿宁属于亚热带红壤区,极适应于茶叶的生长发育。植茶历史悠久,明景泰八年,茶叶就以大宗土特产品对外销售,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县内生产的红茶,号称“坦洋功夫”,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1936年,全县植茶面积就达5.73万亩,年产毛茶1044.5吨。建国以来,茶叶发展很快,现有茶园12万亩,产茶75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所产“玉记牌银毫”和“凤凰舌”绿茶分别获得世界跨国公司评定的“五星钻石奖”和澳门博览会国际金奖,“茉莉花茶”、“福寿银毫”和“眉珍茶”也以色、香、味俱佳,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奖,畅销海内外。茶业已成为寿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农村经济格局的半壁江山,各乡镇均大力发展,其中武曲、斜滩、南阳、凤阳、竹管垅的全部,犀溪、芹洋、平溪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好,集中成片,是本县茶叶的集中地带。规模较大的有龙虎山茶场和南阳茶场。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米糕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人的经典早餐,用一个铁皮制成的槽,倒上米浆,再炊出来,滚成一团,蘸上调配好的汤汁食用。

寿宁米糕是寿宁县特有的一种美食。在重阳节时米糕也成为了寿宁当地当天必吃的一样食物,是当地居民的沿袭下来的风俗。稀饭和米糕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早点。常常都会有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品尝寿宁米糕。寿宁米糕的原料主要为大米,用专门的机器将其磨成米浆。配料还有自制的“糕汤”,糕汤一般主要会用肉汤,在添加许多的调味料,味道咸而香。

寿宁米糕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菜糕和白糕。白糕做法比较简单,主要是米浆放在炊具中做成的,用炊具把白米糕做成后,只要加几勺糕汤就可以吃了!白米糕当地人们最喜欢的早点。菜糕是在白米糕的基础上,用做好的白米糕把菜馅包裹起来,(菜糕的菜馅主要是由胡萝卜丝、包菜、猪肉等料制成的),菜糕吃起来更有独特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油萘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油柰,又称柰李、青布林,桃形李,为李的变种,黄绿色,品质极上,肉厚、质脆、清甜,单果重80-120克,核小2-3克,可食率96%以上,可溶性固12% ,成熟期7月下旬—8月上旬,耐贮运,常温条件下可贮15-20天,冷存条件能贮2个月,定植后速生快长,2-3年即开始结果,平均单株产量50-100公斤,经济寿命30-40年,适应性广,凡能种植桃李的地方,一般能种植。

油柰鲜果味浓香,甜酸适口,甚受消费者青睐。果实富含营养,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糖分、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盐类。果实具助消化、开胃健脾等功效。加工制成李干,外表油亮、棕褐色、肉橙黄色、品味特佳。可制蜜柰李片、糖水柰李片罐头,又可加工成多种花样的蜜饯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主要产地;位于福建省闽东地区的寿宁一带,实寿宁的地方特产。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堡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堡为乐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堡位于乐清市虹桥镇瑶岙村,明代乐清人民抗倭的重要设施。万历《温州府志》载:“寿宁堡,在窑岙,嘉靖间邑人朱守宣倡议,筑以防倭。周五百丈,门五”。五门名迎曦、临清、驻景、来重和登龙。现存迎曦(东)和登龙(北)两门:东门阔3米,进深5.5米,高2.8米,门上石额大书“寿宁堡”三字,门中石梁镌楷体“温台第一关”五字,下刻“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北门阔1.75米,进深5.6米,高2.2米。门中石梁刻“大明嘉靖四十一年秋建”,门上石额则书“龙山毓秀”四字。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瑶岙村:瑶岙村:由原瑶南、瑶北、界屿、东馆等4村合并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红带会旧址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红带会旧址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红带会旧址位于寿宁县大安乡大安村,年代为1932年。

简介:原为建于1917年的范氏宗祠,由门厅、戏台、天井及两侧看楼、祠厅等组成,占地面积460平方米。1932年中共寿宁特支在此创建群众武装红带会,1933年全县上万名红带会员相继举行武装暴-动-,攻打南阳、坑底等地驻敌,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红带会纪念碑为附属文物。

2018年,寿宁红带会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宗祠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纪念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大安村:大安村。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南山风景区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寿宁南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南山风景区位于寿宁南阳,由金鸡山、南山顶、赤陵洋、紫云山、龟湖五个风景区组成,拥有明代古刹龙岩寺,明代文学家、寿宁知县冯梦龙塑像,寿宁革命圣地赤陵洋,闽东第一铁索桥----龟岭索桥.

千年古刹----三峰寺座落在鳌阳镇西南部,四面峰岫起伏,它首枕后山,状如荷花倒悬,面对峰岳,势成三足鼎立,故得名。该寺系宋初钦命少宗伯陈洪轸捐产创建,经历代重修,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殿、念佛堂、山门亭、钟鼓楼等,整个建筑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现保存着千年历史的宋代大清石香炉、纯铜观音座像珍贵文物,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位于城冶县衙旧址的"冯梦龙宦寿旧址"碑、戴清亭,及冯梦龙在寿宁为官时修复的东门城墙、东坝、升平桥等是研究冯梦龙的重要古迹。现正在建设的三峰公园是县镇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本着"新、绿、雅、趣"的标准,融古今于一炉,集人文自然于一体,是一个可观赏、可游览、可访古、可瞻仰、可朝圣的综合旅游休憩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寿宁仙岩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漫山遍野红艳艳的杜鹃、茵茵的绿草以及草甸上自在吃草的牛群、形态各异的奇石、高远的蓝天白云……这是在寿宁县与浙江交界处、海拔1527米的仙岩!

4月中旬到5月中旬,正是仙岩景色最美的季节,你可以看到一人多高的杜鹃花丛,还有无数奇特的自然景观。

仙岩的杜鹃颇具特色,首先是多,漫山遍野都是,盛开在碧草绿树中、险峻陡凸的奇石间;其次是高,最高的杜鹃树有一人多高,隐身在花丛中,别人都看不到你;再则是花色多,深红、粉红、浅白……据说最多可以看到五种色彩。在4、5月的艳阳天里,蔚蓝的天空底下,置身于花海之中,真是神仙一样的感受!

山顶上的草甸漫漫铺展开来,零星点缀着悠然吃草的耕牛,颇有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情。据说,山下的农户“春耕后放牛高山,数月不归”,牛群大半年在这高山上乘凉吃草,生殖繁衍,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西面山峦上的“奇石”。星罗棋布山头上的石头真可谓巧夺天工,形态各异,有的形同巨龟,有的貌似鸟兽,有的像是一个正在流泪的老人,有的就如一条巨龙横卧山头,还有的如天外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立在几块集聚在一起的石头上,支撑点就那么小小的一块,让人怀疑是不是风一吹就要掉下来,有的孤立于花草丛中婷婷如仙女,有的层层叠叠,凌空飞架成天桥……

展开阅读全文

烧香台寿宁禅寺

全文共 1504 字

+ 加入清单

烧香寿宁禅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距应城城东五里处,有一座迭起的小山丘,在300年前的明末清初,就被人们命名为烧香台。

传说很早以前,祖神爷看中了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在此显灵。但这里地处古云梦泽岸,时有鱼腥气随风吹来,祖神爷闻不得腥味,就放弃了这里而选中了木兰山。应城的善男信女去朝木兰山就在此歇脚。后来形成一种习俗,即大年初一出方后,主人不进家门,径直上路,行至这里,天已大亮,在此燃香一炷,心默大愿,以示其诚。于是烧香台就此得名。

时至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嘉太的和尚云游到此,便搭建了一个三角草棚,设一神龛供人们烧香朝拜,周围百姓始称草庙。不久,嘉太和尚四处化缘,在乡民绅士的资助下修建了一座明三暗五的祖神殿,并带有月光、月亮两位徒弟。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等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鞭声不绝。这里即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烧香台是距应城城关最近的山岗,为应城城东的制高点,且地处要冲,所以兵家常在此扎驻,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黄州击溃官军后,乘胜攻陷汉阳。正月十九,占领应城长江埠,俘杀巡检凌金榜。三月十三驻军烧香台,与应城知县翁吉士派遣的白楚杰部交锋,大胜白楚杰,攻克应城。

烧香台因其势突兀而起,巍然而立,既像一条巨龙雄踞于城关的东方,凝聚着应城的山水灵气;又像一座伟岸的丰碑,镌刻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陈门王氏贞节牌坊,就是封建文化在此留下的一个印记。牌坊与祖神殿平行,相距约80米,修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月。牌坊高6米,四石柱前四只石狮栩栩如生。坊后立有国民政府陆军部次长蒋作宾作序的石牌。序文楷书苍劲有力,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烧香台,冬去春来,春意盎然:绿草如茵的地面,青翠欲滴的松枝,春风徐徐送来阵阵鸟语缕缕花香,常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因此,这里成为人们“三月三”踏青节的春游胜地。近百年来,每年的“三月三”,特别是居于城关的青年男女,三五为伴,相邀至此踏青春游,欢声笑语,嬉戏追逐,作诗吟咏,引吭高歌,极尽其乐。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移建于城东门外,寺庙自宋到清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一九三二年八月,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蒋作宾先生(应城籍)和国民政府湖北省财政厅长李子宽先生(应城籍),分别从浙江、西藏引入佛经一百八十六箱,和大藏经一部,藏于“寿宁禅寺”。一九三五年,经当时省佛协批准,“寿宁禅寺”具有“传旗受戒”之资格。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代道远禅师的道场。寺院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侵损,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后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移建于城东门外。寿宁寺自宋代到清代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1932年八月,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蒋作宾先生(应城籍)和国民政府湖北省财政厅长李子宽先生(应城籍),分别从浙江、西藏引入佛经186箱,和大藏经一部,藏于寿宁禅寺。1935年,经当时省佛协批准,寿宁禅寺具有“传旗受戒”之资格。

1995年,经应城市市政府批准,在离城区四公里的烧香台修复寿宁禅寺。烧香台原名棚子山,亦称灵台山。清末嘉太和尚云游至此,化缘修建殿堂。自此,每逢佛教节日,灵台山便香烟缭绕,遂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中江寿宁寺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中江寿宁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

名字由来

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于圣寿寺。法师圆寂以前曾说:“四川省中江县寿宁寺是我出家寺庙,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后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不幸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圆寂。同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致函中江县人民政府,希望能修复并开放正果法师的出家寺庙。但由于年代久远,原圣寿寺殿堂已严重破损。为实现正果法师生前夙愿,缅怀这位爱国爱教的高僧,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决定将圣寿寺迁至县城附近的楼妙山古刹旧址,即该寺今天所在之处,并按正果法师生前所说的“寿宁寺”命名。

修筑过程

寿宁寺历代几度重修。现存的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均为明清建筑。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兴祖(大理寺正卿)捐资新建观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宝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1950年以后,殿堂由衙生部门监时占用,除佛像被毁外,殿堂保存完好。对修复正果法师出家道埸的建议,中江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无偿划拔寺院现有殿堂房屋,拔款六万元迁出与寺院无关的单位。寺院维修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广大信教群众的捐助和寺院常住僧人及-居士共同开办的自养事业等多颃来筹集。历时十载,寺庙现存明、清古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维修一新,同时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

建筑特点

大雄宝殿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明、清只叠檐式建筑结构。建筑雕刻精细美观,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协会转赠的缅甸玉佛一尊,工艺精巧,造型端壮;殿堂正中还安置有寿宁寺自行设计,由本省工匠雕刻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三米,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左右有阿难、迦页站像。大雄宝殿后塑有阿弥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贤像。殿堂两侧壁间塑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十分引人注目。

观音殿为明代只叠檐式木楼穿斗结构建筑,房檐四角和周围的龙须挑两根一组,弯曲向上,别具一格。从楼上可见二梁上写有“施财新建楼阁,大理寺正狠宋兴祖”等字迹。殿内的西方三对像慈眉善目,法相壮严。

天王殿因年久失修,墙、柱倾斜,已成危房。1992年重修,重修后的天王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殿堂正中塑有弥勒佛像,两侧四大天王像,殿堂门前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寿宁寺”寺匾。

寿宁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清代名僧心一青年时削发于该寺,长期在此驻锡,他工于画画,精通梵献,有相当造诣,是一位修持虔诚的僧人。其徒广渠法师就是正果法师的披剃师。

保护范围:东至堡坎围栏东缘,南至围墙南缘外延20米,西至观音殿西缘外延50米,北至围墙北缘。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