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塘

大塘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大塘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大塘问题。

分享

浏览

5194

文章

13

大塘古村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村位于陆丰市桥冲镇西南部,村落南北边各有一条河流如玉带般环饶该村,故称金带塘,简称带塘,后称大塘,以闽南褔佬话为方言。

大塘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总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现存布局整齐、规模颇大的明清时期闽南古民居群,是粤东地区保存较好的闽南民居建筑群。出生于大塘村的华侨巨子、马来西亚槟城实业家、曾是槟城惠州会馆最著名的中兴领袖卢文仪,曾于1924年汇巨款在大塘村建骑楼商铺共60间,占地百亩,保留至今,成为粤东地区不可得多的一道风景线。

大塘村是同祖同宗的卢姓集居地,现全村人口约万余,分南社、北社、明珠村、新乡。卢氏大宗祠内悬挂一幅康熙年间皇榜和林则徐题大塘卢氏宗祠壁书等,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大塘村:大塘村位于桥冲镇西面,是镇西向公路的第一个村,距离镇政府不到1公里,北临乌坎港流域,交通方便,大塘村有四个自然村,设十一个村民小组,大塘村地域辽阔,山少田多,属丘陵地带。大塘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外出人员以从政公职人员较多,现有总人口8568人,农业以种植水稻、番薯、荔枝为主,鱼虾养殖已有了一定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东坡肉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的特产。大塘东坡肉具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鲜香味美,入口即化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风俗节日,筵宾待客席上必备的特色菜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新建县大塘坪乡一带的传统特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大塘东坡肉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建县大塘坪乡、铁河乡、金桥乡、象山镇一带,以及毗邻的永修县部分乡镇。

大塘东坡肉起源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一次途经新建大塘,救治一名患中暑的小孩,小孩父母为感激苏东坡的救命之恩,从集上买来整块肉在征求苏东坡如何制作时,误会意思,弄拙成巧,烧制成的一道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大塘东坡肉制作工艺独特,它用一斤左右的整块五花肉首先煮熟,然后放入沙锅,加上姜、葱、酱油、冰糖、黄酒、葱结等佐料,用文火焖烧两小时,再将肉块装入陶罐中,加盖,以桃花纸密封,上蒸笼蒸透。

大塘东坡肉,固其制作工艺独特,保持了原汁原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能强身健体,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大塘东坡肉是新建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塘东坡肉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民间众多的烹调工艺中的一种独特工艺。它集历史文化名人的轶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一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历史遗留下的独特而宝贵的烹饪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清明酒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清明酒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的特产。大塘清明酒因在清明节期间酿造而得名。采用优质糯米酿造,工艺独特,富含糯米的营养物质,有甜酒娘的营养,又有白酒的酒劲。

大塘坪乡地处鄱湖之滨,虽然不是名乡名镇,但酿造的清明酒醇香可口,是家乡的名优特产,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客人。

清明酒是用当地的优质糯米酿制的。它的颜色与其他酒不同,储藏时间的长短决定深浅,先是白色,然后变成淡红色,再成暗红色,最后褐色、黑色,就是陈年老酒了。

清明酒的酿制分两道工序;一道工序是在清明节前后酿制甜酒酿,和糟一起用坛装好密封;二道工序是下半年或来年再酿造糯米高度白酒,按一定比例兑入发酵后的甜酒坛中密封。这样,清明酒就制作完毕了。做工地道的清明酒不仅可口,还有药理作用,可以治疗胃肠炎和关节炎等。传说这酒还是康熙皇帝命名的呢。早年,康熙微服私访来到大塘坪一户人家,正是清明时节,主人看看康熙不像一般人,就用自己酿制多年的清明酒款待他。康熙一喝,连称:“好酒!好酒!”主人滔滔不绝地向康熙介绍这酒的酿造过程,但说不出酒的名字。康熙听后道:“此时正是清明节,何不就叫‘清明酒’。”从此,清明酒的美称流传至今。

经江南大学检测分析,“大塘清明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如糖、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物质、微量的高级醇及多种维生素等。特别是本酒所含有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其中四种是未知氨基酸,八种是人体必须氨基酸,而且含量居各种酿造酒类之首,被誉为“液体蛋糕”。酒内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如B1,B2,B6,C及烟酸;微量元素Zn、Fe、Mn、K、Ca、Se等,是一款营养性地方特色酒。

展开阅读全文

周桥大塘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周桥大塘,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的。那年冬天,洪泽湖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惊涛席卷堤顶,高达数丈,终于撕开堤坝,周桥溃堤之后,由于决口太宽,大塘深不可测,到第二年仍无法堵塞。朝廷遂令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前往现场指挥。林则徐0病逝,重孝在身,但他义无返顾,身着孝服赶赴高家堰,与当地官民风餐露宿,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完工复命。恶劣的环境使林则徐积劳成疾,几次病倒在工地上。他的这种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在洪泽湖区被传为佳话。决口堵住了,朝廷又出巨资,用6年时间,于道光十年(1830 年)筑成长737米,顶宽33米的内堤,将大塘紧紧围住,并用条石砌成护墙。这个大塘原深近30米,1976年冬天,洪泽人民用两年多时间在这里填塘保堤,当时共填土86万方,将大塘从塘底高程负16米填至高程8-10米。大家看,现在的大塘已成为大堤上独特的历史景观。顺着大塘北侧拾级而下到石工堤脚,可以遥想当年洪水灭顶的悲壮情形,从密密的条石缝隙中,可以寻觅到能工巧匠带血的印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治水图画。

大塘西侧的这块碑,看似平常,其实还有一段故事呢。这是一块御碑,两侧的祥云和背面的云海石纹依稀可辨,它是乾隆帝下江南经洪泽时留下的。当年,碑立在周桥以南约15公里的五里牌。1950年洪水泛滥,淮河下游人民灾难深重,死伤无数。当地政府发给中央的电文写道:蛇与人争树,人攀树而得救,又因蛇咬而死。看到此处,毛泽东主席心情非常沉重。第二年他题写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下定治淮的决心。文革期间,当地人将乾隆碑文磨去,刻上毛泽东主席的这款手书,并由五里牌移至此处,立在洪泽湖与大塘之间。它象征着治淮的历史在中国0领导下翻开光辉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金香草谷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香草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塘金香草谷位于南京江宁谷里街道双塘社区。大塘金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据谷里乡志记载,清代有金姓人家围塘而居,故得名大塘金。大塘金种植的400亩薰衣草首次绽放,天然地形造就了“梯田式薰衣草”的独特景观。

薰衣草,马鞭草,紫色妖娆,风车转,气球飘,游人兴致高,青草绿,塘水碧,村边绿树绕,美哉谷里!

双塘社区:双塘社区由原梁塘村和兴塘村合并而成,地处南京市南郊,位于谷里街道东南面。东靠祖堂社区和吉山社区,南连江宁区实验茶场和公塘社区,西北与谷里社区相接。村委会设在沙墙村庙山,距谷里街道办事处约2.5公里。2001年3月,兴塘、梁塘两行政村合并成立双塘村委会,下辖32个村民小组,其中松元一、松元三、刘家地、许家凹四个村组已整体拆迁。社区村民1196户,常住人口3。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河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10世纪以前的慈溪,民间随海涂地形不同,各自垒土筑塘,以御潮汐,谓之“散塘”。而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始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大古塘。大塘河即是当时余姚县令谢景初筑莲花塘时的遗迹。

大塘河萦绕慈溪浒山老城北,南连浒山江,北接周家路江,与城市相依相恋,构描出树色青青、碧水澄明的塘河0。

城区段,塘河从鸣山堰向东,石坎护岸,岸上垂荆齐水,清风吹来,淡淡浓浓的花朵,倒映在绿波中,如霞光染一江春光。河上江桥跨岸,如云龙似彩虹。三碰桥边,南岸小桥流水,房舍错落,河北大通花园群楼透着欧式风情,倒映水中,恍惚间有水城威尼斯之感。北门桥南,老城门耸立,桥东北数棵古樟如巨伞撑天,为塘河增添了无限绿意。再往东小山墩桥,云龙望柱,石狮傲立,栏板八仙道骨仙风。工人桥如飞虹横跨,在艳阳下沐着春风,与“古塘绿苑”街心公园南北呼应,为塘河添了一景。流水拐弯,塘河纳一条河汊向东。河南三北市场,熙熙攘攘,生意兴隆;河北岸银行、宾馆矗立,楼旁绿树丛密,叶间黄鹂、白头翁时时发出悦耳的鸣声。

旧时大塘河与莲花塘并行。曲堤上石板铺面,堤边水蓼、芦荻丛生,两岸杨柳、香樟、广玉兰、梧桐错列成行。春风吹皱塘河水,两岸一路烟柳迷蒙,树影婆娑,渔人垂钓,顽童嬉水。泛舟河上,时有惊鱼溅水珠,惹得人微凉。夜晚则灯火阑珊,波光荡漾。而今塘河几经整治,已是水泥砌岸,毛石抛底,舟楫无影,别是一番景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黑糯米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糯米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沙质田中,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因充分吸引了土壤中的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民间作为补品,有“药谷”之称。

大塘镇位于平塘县境西北部,北与掌布乡及惠水县的祥摆乡,东与牙舟镇,南与通州镇、新塘乡,西与惠水县下摆乡等接壤。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全年雾天达26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铁和磷酸盐。

大塘黑糯米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沙质田中,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因充分吸引了土壤中的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民间作为补品,有“药谷”之称。中医理论上,“有黑入肾,肾强则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之说。

大塘黑糯米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根据贵州农学院对大塘黑糯米和白糯米品种进行分析化验对比的结果,黑糯米比白糯米的蛋白质、赖氨酸和核黄素含量都高。黑糯米粗蛋白含量平均为百分之十一点四八,而白糯米平均为百分之九点五二;黑糯米赖氨酸含量平均为百分之零点四一,而白糯米平均为百分之零点三二;黑糯米每百克含核黄素平均为零点一九毫克,而白糯米平均为零点一毫克。

大塘黑糯米长吃可健身,有补血养气功效。用黑糯米煮的粥,色泽呈咖啡色,吃起来浓香可口。食用黑糯米,对慢性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孕妇、幼儿、身体虚弱者都有滋补作用。因此,多少年来,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和待客送礼的珍品。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下古井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古井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大塘下古井位于桂阳县鹿峰街道东塔社区五里桥,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大塘下古井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古井外沿为起点,四向各至2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东塔社区:东塔社区居委会(Dongta shequjuweihuì) 东塔社区地处县城东部,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总户数3751户,常住人口16700余人,驻辖区单位16个,破产改制企业5个。辖珺山、东塔、饶家井、豆腐冲5个居民小组。东至迎宾路、南至向阳路、西与五云观路和翡翠路毗邻、北与春陵大道接壤。我县著名的风景名胜---东塔公园位于辖区内。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

公布时代:距今7000年前

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编号:430121—0050

公布地址:长沙县暮云镇大塘村

类别:古遗址

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5.08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长沙县暮云镇南托乡大塘村,遗址距长沙市南约20公里的湘江东岸河滩,大部分被压于湘江大堤下。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湘江东岸河滩,大部分被压于湘江大堤下,暴露于河滩,部分被江水冲洗殆尽,遗址旁边有一采砂场。河堤下为大塘村三兴组居民,以种植水稻为农作物,遗址对面为一小洲又名兴马洲。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湘江东岸河滩,1985年底,文物普查时发现临江堤尚存一小土台。1986年2月至3月对该处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1.05米,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堆积较为丰富,出土了一批极有特色的遗物。

南托遗址不但是湘江流域发掘最早的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且其遗存内涵丰富,特别是修复成形的典型器物较多,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对该遗存的文化类型及有关的问题似可做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判断或推测。

(一)、南托遗存是年代与洞庭湖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晚期至汤家岗一期大体相当,而文化性质有别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应单独作为湖南早期新石器文化中一种文化类型,因其出土地点为长沙县南托乡三兴村大塘组,何介钧先生曾将其命脉为“大塘文化”,但考虑到“大塘”地名处颇多,将使这一具有特色的文化缺乏其典型性和标志性,故宜定名为“南托文化”,有的研究者已经使用了这一名称。

(二)、根据现存的发现,南托文化分布的范围目前主要在湘江中下游,资江下游的益阳蔡家园也发现了属于此文化类型的遗存。南托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以汩罗黄家园遗址为代表,包括汩罗附山园早期遗存,其延续期为包括附山园中期的“磨山类型”或谓“堆子岭文化”的一批文化遗存。

(三)、南托文化从湘江下游向中游发展,在发展中与洞庭湖区古文化关系密切。其早期受益于彭头山文化,在鼎盛时期,可能受到来源于西南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始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四)、南托文化以陶器火候较高、装饰手法较多和纹饰内容丰富为特色,虽其延续期以后的发展线索尚不清楚,但很可能与商周以后兴起的南方印纹硬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镇红军标语、歌谣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红军标语歌谣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塘镇红军标语、歌谣

(一)保存在南雄大塘镇中东村曾昭瑞旧屋墙壁上。第1条高75公分,宽60公分,其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条字体较大,笔迹跟署名一样风格。其余字体较小。第2条高1米,宽1.10米,字方大57厘米。中东村是油山游击队领导骨干曾彪的家乡,红军和游击队曾多次进驻过该村,住宿在曾昭瑞、曾五妹家里。曾昭瑞兄弟旧屋墙壁上原存有近百条红军标语,字体大小不一,部分有重叠现象,有些较清楚完整,部分模糊难辨。红军曾先后数次在此住留。

内容是:

白军士兵要杀掉你们的官长另举官长成立红军

拥护无产阶级的政府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开枪打工农

一师二团一营四连

实行累进税!

实行取消国民党政府的一切苛捐杂税!

要求取消烟叶出产税!

(二)保存在南雄县大塘镇夹河口村彭宪财住屋二楼墙壁上。长80厘米,宽65厘米。写于30年代初。

内容是:

公买公卖!

穷人不打穷人!

士兵不打士兵!

红天星 丙机(室)

(三)保存在南雄大塘镇上朔村上新屋门墙上。长96厘米,宽46厘米,字方大16×18厘米。

内容为:

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

红军埃革(3)宣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上朔村是南雄县武装的中心。1928年,南雄县首次武装起义建立的苏维埃政府机关就设在该村。南雄游击队从1928年诞生后,在斗争中很快地发展成为3个游击大队。这条标语是南雄游击第三大队书写的。

(四)保存在南雄大塘镇上朔村徐氏公祠正门右侧墙上。高1.5米、宽1.4米。写于30年代初。

内容是:

当红军歌(歌词)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谁来压迫人。

当兵就要当红军,帮助工农打敌人,

买办豪绅和地主,杀他一个不留情。

当兵就要当红军,退伍下来不愁贫,

会做工的有工做,会做田的有田耕。

当兵就要当红军,冲锋陷阵杀敌人,

消灭军阀和地主,民族革命快完成。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朔村的革命群众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如“水口战役”期间,上朔村的革命群众在地方党的组织发动下,出动了100多人的队伍支前,帮助红军运送粮食、弹药和伤病员。红军曾多次进过上朔村,这首歌曲抄写的具体时间不详。

1982年南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大塘坳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人间天湖——大塘坳:位于三省坡的山顶上,是一颗璀璨明珠。由山泉水汇集而成。四周风景秀丽,特别是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鲜艳的杜鹃花。集农田灌溉、旅游观光为一体,是避暑佳境。湖周围低谷无高山相连,坡上低丘地形,面积一平方公里,一座座高山相连,气势磅礴。山冲涌出股股清泉,汇集成流。因座落于高坡云端,故名“人间天湖”。水深处50米。春夏之交,湖边杜鹃争艳,鸟语花香。盛夏初秋,凉风习习,涟涟碧波,鱼游云中。荡舟悠悠,其乐无穷。

信息来源:柳城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洛龙大塘仡佬民族文化村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洛龙大塘仡佬民族文化

洛龙镇大塘村是黔渝两省(市)的交通咽喉,与武隆县黄莺乡毗邻,距道真县城67公里,距武隆县城32公里,距武隆黑天平索道旅游区仅3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女山45公里,是贵州对接重庆市场的重要窗口。全村仡佬族苗族人口占90%以上,道武公路横贯全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境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平均海拔1500米,夏季凉风习习,冬季白雪皑皑,与海拔只有200米的武隆县城形成了气温反差,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大塘土鸡更是远近闻名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东大塘景区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大塘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大塘景区

东大塘景区位于天山深处,依连哈比尔尕山北簏,东临石河子,景区距石河子市、沙湾县城各70余公里,东与“蒙古庙”旅游区隔山相望。“水沟”在此景区之内。

东大塘景区分为东、南、西三区,由三种迥然不同的风光景致组成,是一处能够满足多种观光需求的综合性风景区。

景区南部是著名的百里冰川,俗称“雪涝坝”。这里高山峻岭绵延,峰顶白雪皑皑,寒光熠熠。山中有河,清流汩汩。

景区东部(水沟区)三面环山,崇山之上,布满云杉,苍郁葱葱。沿南北两面密布松林中的崎岖小道可达山顶,顶部一片起伏绵延的碧绿草地,间有云松散布,有百米瀑布从崖头飞流直下,直泻沟底深潭,浪花泛起、白雾弥漫、雷霆万钧;沟畔林下乱石突兀,水流急湍,珠玉飞溅。山顶瀑布源头,凉风习习,绵延起伏峰峦尽收眼底。

景区西部在此起彼伏的低岭、丘陵之间,柳树、桦树、杨树、松树与野花草场混交一起,形成了特殊的亚热带林区和丘陵草原。从沟底驱车而上,便进入山中大型天然温带植物园,其中有自治区级天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马鹿、鹅喉羚、盘羊、棕熊等17种二类保护动物。游人到此,无不感到景致奇特、野趣盎然。越山而过,眼前豁然开朗:群峰连绵、林木葱郁;辽阔的前山带丘陵平原上,蜿蜒的公路历历在目、座座翠珠般洒布,一览无遗,极目万里舒。

景区接待设施齐全,哈萨克毡房布置豪华,餐饮、住宿条件优越,可同时为600余人提供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