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交换机

交换机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交换机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交换机问题。

分享

浏览

2247

文章

133

交换机的作用是什么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的功能包括:

1、像集线器一样,交换机提供了大量可供线缆连接的端口,这样可以采用星型拓扑布线。

2、像中继器、集线器和网桥那样,当它转发帧时,交换机会重新产生一个不失真的方形电信号。

3、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都使用相同的转发或过滤逻辑。

4、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将局域网分为多个冲突域,每个冲突域都是有独立的宽带,因此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带宽。

5、除了具有网桥、集线器和中继器的功能以外,交换机还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如虚拟局域网和更高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二层汇聚交换机和三层核心交换机的区别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二层交换机被广泛使用,因此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下面给大家说说二层汇聚交换机和三层核心交换机的区别

操作方法

1

支持的协议不同,第2层交换机支持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交换机,第2层交换机和集线器HUB功能类似,而第3层交换机支持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

2

不同的工作水平,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三层交换机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包的高速转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实现最佳的网络性能。

3

性能差异,核心交换机应首先是第3层交换机,高速转发,高容量接口带宽和大背板处理能力。

4

功能不同,第2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访问,仅执行数据转发,无法配置IP地址。 第3层交换机将第2层交换技术与第3层转发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有什么 路由器与交换机那个好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网络或提供网络安全功能,交换机只能数据传输和网络流量控制,路由器比交换机好。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有显著的差异,主要区别在于:路由器自动分配IP,具备虚拟拨号功能,交换机则主要用于网络数据的交换。

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它通过使用路由协议,比如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和BGP(边界网关协议),来决定最佳的路径和转发数据包。

一、路由器具备几个显著的功能:

1. 自动分配IP地址:路由器可以提供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功能,自动为连接到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网络管理,减少了手动配置的工作量。

2. 虚拟拨号功能:路由器可以作为虚拟专线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接入设备,通过支持PPPoE(点对点协议)等协议实现虚拟拨号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线或电缆等物理媒介接入互联网。

3. 网络安全性:路由器通常具备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它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对传入和传出的数据包进行检查和过滤。

二、交换机则主要用于网络数据的交换,其功能特点包括:

1. 数据交换:交换机通过建立MAC地址表,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传输效率。

2. 广播和组播:交换机可以广播数据包到所有连接的设备,也可以将数据包组播到特定的组。这是实现网络广播和视频流传输的重要手段。

3. VLAN(虚拟局域网):交换机支持VLAN功能,可以将不同的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管理和安全性,同时节省了网络带宽。

路由器和交换机在数据处理和转发上的方式存在差异。路由器通常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包处理,例如根据目标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而交换机则更关注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并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网吧交换机如何设置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网吧交换机设置究竟该如何操作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网吧交换机如何设置的问题

VLAN是为处理以太网的播送问题和平安性而提出的一种和谈,它在以太网帧的根底上添加了VLAN头,用VLAN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任务组,限制分歧任务组间的用户互访,每个任务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下面就让txwb网吧路由来分享下网吧交换机设置基础,经过理论来完成VLAN接口动态获取IP地址装备。

一、组网需求:

1、SwitchA为二层交换机,治理VLAN为VLAN10,SwitchA的VLAN接口10动态获取IP地址;

2、SwitchA的以太网端口E1/0/1为Trunk端口,衔接到SwitchB,并且SwitchB供应DHCPServer功用。

二、装备步调:

SwitchA装备:

1、将E0/1端口设为trunk,并答应一切的vlan经过[SwitchA-Ethernet1/0/1]portlink-typetrunk[SwitchA-Ethernet1/0/1]porttrunkpermitvlanall

2、创立(进入)VLAN10[SwitchA]vlan10

3、创立(进入)VLAN接口10[SwitchA]interfaceVlan-interface10

4、为VLAN接口10装备IP地址[SwitchA-Vlan-interface10]ipaddressdhcp-allocSwitchB装备:首要参考DHCPServer装备即可。

四、装备要害点:

1、二层交换机只答应设置一个VLAN虚接口,在创立VLAN10的虚接口前需求包管没有其余VLAN虚接口;

2、固然交换机的VLAN接口动态获取了IP地址,然则不可以取得网关地址,因而还需求在交换机上手工添加静态默许路由。

设置交换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来帮您!

更多网吧安全知识尽在,小编会为您讲一下网吧交换机常见故障有哪些。敬请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选购网吧交换机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台好的交换机是一个网吧开得长久的保证,今天小编就教你如何选购网吧交换机。这样我们就能买到适合且便宜的交换机。你是否还在为此苦恼?一起去学习吧!

网吧业主注重的是网络的稳定、高速,以及资金的投入,因此在为网吧选购交换机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稳定压倒一切

稳定应当是选购网吧设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交换机自然也不例外。交换机的性能可以较差,带宽可以较窄,但绝不可以经常发生故障,特别是不能经常掉线。原因很简单,交换机一旦发生故障,网吧内的所有计算机都将立即中断与网络的连接,“网”吧也就徒有虚名了。时断时续的网络环境很快会把消费者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

2、追求最高性价比

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很值”是每个经营者的追求目标。性价比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端口密度。在各种性能参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交换机的端口密度越大,每个端口的花费就越少。也就是说,一台有48个端口的交换机要比两台各有24个端口的交换机便宜,因此,高密度端口的交换机往往拥有较高的性价比。

第二、性能与功能。性能越好、功能越丰富,自然价格越高。事实上,由于网吧规模往往并不是很大,各种网络应用并不是特别丰富,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一般的100Mbps傻瓜交换机完全能够担当重任。

第三、考虑差异。有的交换机(中心交换机)用于连接其他交换机和服务器,而有的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则直接连接计算机,因此,不同位置的交换机应当选择不同性能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个设备的最高性能。当网吧内的计算机超过200台时,建议购置一台三层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

第四、厂商品牌。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有生产交换机的厂商。其中,美国产品价格最高,功能最丰富,性能最强劲,其次就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由于网吧交换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功能,因此,中国大陆的知名品牌往往最具性价比。

3、整体一盘棋

交换机之间应当和谐、匹配、兼容。端口速率应当匹配,如果中心交换机采用1000Mbps端口,工作组交换机却采用100Mbps端口,那么,采用1000Mbps端口无疑是一种浪费。不同品牌交换机所采用的技术应当彼此兼容,共同遵循同一国际标准,从而使网络管理和技术实现成为可能。总之,交换机之间应当和谐连接,从而发挥各自的最大的性能。

这么多购机原则,您学会了吗?如果您有类似诸如网吧交换机常见故障有哪些等问题,请访问,最丰富的网吧安全知识都在这里啦!

展开阅读全文

交换机被arp攻击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会有ARP攻击的危险,交换机也不例外。那交换机被arp攻击的原因是什么呢?了解网络安全常识,首先就要了解常见电脑黑客攻击类型与预防方法,下面小编就带您认识一下吧。

1、广播风暴控制技术

网卡或其它网络接口损坏、环路、人为干扰破坏、黑客工具、病毒传播,都可能引起广播风暴,交换机会把大量的广播帧转发到每个端口上,这会极大地消耗链路带宽和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设置以太网端口或VLAN的广播风暴抑制比,从而有效地抑制广播风暴,避免网络拥塞。

2、广播风暴抑制比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限制端口上允许通过的广播流量的大小,当广播流量超过用户设置的值后,系统将对广播流量作丢弃处理,使广播所占的流量比例降低到合理的范围,以端口最大广播流量的线速度百分比作为参数。

百分比越小,表示允许通过的广播流量越小。当百分比为100时,表示不对该端口进行广播风暴抑制浅谈核心交换机存在的安全性能会下降。

3、MAC地址控制技术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利用MAC地址学习功能获取与某端口相连的网段上各网络设备的MAC地址。对于发往这些MAC地址的报文,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直接使用硬件转发。如果MAC地址表过于庞大,可能导致以太网交换机的转发性能的下降。MAC攻击利用工具产生欺骗的MAC地址,快速填满交换机的MAC表,MAC表被填满后,交换机会以广播方式处理通过交换机的报文,流量以洪泛方式发送到所有接口,这时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嗅探工具获取网络信息。TRUNK接口上的流量也会发给所有接口和邻接交换机,会造成交换机负载过大,网络缓慢和丢包,甚至瘫痪。可以通过设置端口上最大可以通过的MAC地址数量、MAC地址老化时间,来抑制MAC攻击。

关于网络安全小知识,小编为您介绍和普及这么多了,看完上面的介绍,您对“交换机被arp攻击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了解多少了呢?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交换机和网络直接相连,而且它的相关设置安全系数比较低,所以才会受到arp攻击的。

展开阅读全文

交换机内存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交换机内存

企业级交换机内存:512MB 交换机中可能有多种内存,例如Flash(闪存)、DRAM(动态内存)等。内存用作存储配置、作为数据缓冲等。

交换机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内存,每种内存以不同方式协助交换机工作。1.只读内存(ROM) 只读内存(ROM)在交换机中的功能与计算机中的ROM相似,主要用于系统初始化等功能。 顾名思义,ROM是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代码。如要进行升级,则要替换ROM芯片。 2.闪存(Flash)闪存(Flash)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据。 3.随机存储器(RAM) RAM也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但它存储的内容在系统重启或关机后将被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改进更具最强开放性

全文共 1561 字

+ 加入清单

与普通交换机不同的是,数据中心交换机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密集的端口,从转发性能和存储安全方面都适合运用在核心机房。其实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带宽从10M开始,经历了100M、1000M、10G、40G、100G),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各项结构性能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而在今年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开放性能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硬件架构及速率的变化

早期的数据中心交换机提供千兆汇聚和万兆上行接口,以处理基本的二层和三层业务为主,在数据中心领域以1G服务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满足小型网络的传输需要。典型的产品有CISCO 4500/6500、H3C6500/7500等。

后来10G网络运行,数据中心交换机结构变成以1G/10G接入汇聚,少量10G/40G上行为主,相比于上一阶段,容量更大,端口更密。典型的产品有CISCO N7000、H3C 10500/12500等。

到了现阶段,数据中心交换机的背板带宽都是以10G起步,特别是在2015年后40G、100G服务器的出现,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必须提供40G/100G的接口,才能为大型的网络服务。推荐产品有飞速(FS)全新研发的N系列交换机。

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散热系统的改进

数据中心散热一直是令很多工程师头疼的问题,早期的交换机采用的是十字形风道,横向或者纵向进风,这种设计早单板功率很小的时候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功率的增加,横向风道使得热风会在机柜中回流,散热性变差(如下图所示),长期下去,有可能导致机房设备因温度过高发生火灾。

因此新一代飞速(FS)N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采用了严格的冷热风道隔离,变成了前进风,后出风的直通型风道,从下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整个通风系统变得简洁明了,这种设计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火灾发生的几率,同时还支持电源和风扇冗余配置,保障业务不间断的运行。

第三、数据中心交换机具备更强的开放性

人工智能、AR、VR等等一些新科技正在借助网络实现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数据中心交换机仅仅具备高性能和高密度还不够,同时还需要支持灵活开放的操作系统,来改变传统的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架构,这是传统的设备不具备的,应用性更强。

之所以开放性在未来会日益重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如果企业有新的应用需要实施,不会改变原有的网络架构;

2、按需定制,这一点飞速(FS)可谓是业界的先驱,在交换机的供应上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网络功能和信息化需求,选择购买何种产品;

一些中小型的机房,数据流量没那么大,普通的网络设备就能满足其要求,购买者往往更看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如果在同等品质的前提下,价格更实在,那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为此飞速(FS)提供了以国产芯片加上IPinfusion系统构成的S系列交换机,它专为企业数据中心Leaf层提供,在同等品质的交换机中,价格相对较低,性能也有保障。

而一些核心机房的设备对产品的要求又不一样,像亚马逊、Facebook等大型的数据中心在选择交换机时对其稳定性和性能是十分看重的,之所以两者都选择了飞速(FS)N系列交换机是因为其强大的配置,它采用的是世界级顶尖芯片商博通最新研发的芯片产品搭配其ICOS系统,博通的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在高科技领域,我们熟悉的苹果手机采用的也是同品牌芯片。

3、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行业类顶尖的品牌和产品,具有知名案例和良好口碑;

4、用户占据主动地位,采用开放标准的产品不会被单个厂家的技术或产品局限,比如购买某一款交换机就必须购买同品牌的光模块,开放性的产品往往兼容性较强。

市场发展的发展驱使了产品的不断演进,而市场又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因此,在日益激烈的交换机市场竞争下,坚持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原则才能拥有立足之地。飞速(FS)将把握这一原则,在原有的性能基础上,对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开放性和操作性持续升级,创造出惠及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更多领域的解决方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享受极致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论白盒与SDN交换机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

全文共 6959 字

+ 加入清单

从某个方面来讲,SDN也算是白盒技术的实现方式,白盒交换属于SDN的副产品,将物理网络交换机硬件和网络操作系统(NOS)进行解耦的结果。那它们又有哪些关系呢,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白盒与SDN的区别有哪些。

一、SDN和白盒的关系

经典SDN的定义是转控分离,通过SDN控制器来实现集中的网络智能控制,并通过北向API来提供快速的应用迭代开发。随着产业界的博弈,所有通过集中的软件来实现业务发放的系统也被称之为SDN。而白盒则是不折不扣的过去三十多年PC技术路线在网络产业的实现,通过标准化硬件的SAI接口,将网络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分离,客户可以从A厂商买硬件盒子,从B厂商买软件或自行裁剪开源软件系统安装在A厂商的盒子上,自己组装一个可运行的设备。

某种程度上来讲,经典的SDN也是一种白盒的实现方式,只不过软件系统和硬件盒子不是1:1而是1:N的关系,和Software Defined Storage类似。下面两张图来自于SDN/OpenFlow之父Nick Mckeown早期SDN布道的经典胶片,其愿景是采用SDN塑造一个没有Vendor LockIn的开放新世界,其后OCP/TIP(Telecom Infrastructure Project)项目推进白盒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但是目标远景完全一致。

SDN的技术路线仍然百家争鸣,随着电信运营商的加入,希望扭转过去20年推动网管接口开放不利的局面,借SDN之东风来开启网管的第二次开放性革命,这使得SDN的概念更加模糊不清。

SDN和白盒的初始驱动力是一致的:

● 避免Vendor的LockIn,使得商务和技术的主动权掌握在客户自己手里,避免店大欺客的现象。尤其是近二十年来Google等顶级互联网公司不仅商业上极其成功,而且也将商业成功和技术成功紧密关联起来,这使得电信运营商有意无意地以互联网公司为榜样,希望逐渐加强自身在技术上的控制力,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分分钟推出新功能,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 降低成本,这是第一点带来的好处,有多个同质化、可替代的供货商,那么商务价格就好谈,降价是可以预期的必然结果。

但是两者的产业现状差异较大,SDN已经完全脱离起初的定位,成为一个完全泛化的新型网络技术的代名词,各个玩家都能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定位,故而已经广为业界接受,但是仍然在产品形态、商业价值上不断受到质疑。白盒是个非常具体化的产品形态,虽然有完全白牌、品牌白盒(Branded White Box)的定义差别,但是无关大局,其对既有的产业格局冲击巨大,所以多是弱势厂商、IT类公司或者初创公司参与,既有优势网络厂商迎合客户推出1-2款白盒已经是极限。

Google、Facebook、国内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足够大的交换机采购量,也能养得起自己的研发队伍来研发交换机软件,并对技术兜底,因而推动白盒不遗余力。以Facebook为例,其2011年牵头推动成立OCP(Open Compute Project),主要聚焦于开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架构,2013年成立Open network子项目,定义交换机的硬件和芯片SAI、版本管理(ONIE)标准,自己研发FBOSS网络操作系统,从而使得交换机硬件完全可以替换。在电信领域,2016年同样是Facebook牵头、多家运营商参与的TIP project的成立使得白盒在运营商领域得到高度的关注;AT&T 2016年首先宣布CPE的白盒计划,今年4月又宣布计划在未来大量采用白盒来构建Backhaul网络。几乎每个欧洲TIer 1运营商都在NFVI的标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OCP兼容硬件的路标支持,也有部分运营商,如TEF等运营商也悄悄向厂商发了白盒的标。

二、以史为鉴

中国先贤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圣经传道书曰:”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1981年,IBM推出了个人计算机,搭载着来自Intel的8088 CPU和微软的DOS软件系统,开启了PC产业的序幕。在此之前,IBM的大型机份额已经从1970年的60%降低到1980年的32%,IBM自身的营收增长率仅为5.3%,同期DEC的增长速度为35%。有鉴于此,PC作为一个被IBM寄予厚望的产品而上市,而不是像今天一线网络厂商对于白盒/SDN的天然抵制态度。

即使如此,在企业计算领域,大型机和小型机仍然长期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直到1995年Intel PenTIum Pro的发布,才使得PC架构逐渐进入高端企业计算领域,但是CISC/RISC体系架构孰优孰劣之争一直未曾停息;Intel和HP合作的Itanium耗资巨大并不成功,直到2005年多核X86 64发布,对RISC Server的替代才进一步加速,DEC Alpha、Sun Ultra Sparc逐渐式微;微软在90年代初几乎一锅端了DEC的VMS团队启动研发Windows NT,经过了NT 3.1/3.5/4.0,直到Windows 2000 Server发布,才进入企业计算的主流市场。

在网络领域,以承载语音业务为主的电信网络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从人工交换到机械电子交换乃至软件控制的更新换代,90年代开始从随路信令过渡到共路信令,有了独立的面向呼叫控制的信令网络。这是因为电信网络面向运营,可管可控、可集中计费、对账是关键的诉求,这也为90年代末软交换的控制转发分离奠定了基础,软交换通过MGCP/H.248协议提供简洁的端点、上下文抽象控制模型,将控制和媒体转发面分离;在IMS时代,ETSI/3GPP引入了RACS、PCRF实体来实现业务流级别的策略控制。在移动网络中,2G时代就将用于数据管理和认证控制独立出来设立HLR网元,R8 LTE阶段将分组域的移动性管理独立出来设置MME网元。因此从电信网的历史和运维习惯而言,对SDN的集中管控更容易接受。在业务开通方面,电信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始了自动化的BSS/OSS系统的建设,从起初的从营业厅到后台的人工审批、执行的工单系统,很快变成用户完全可以自服务进行业务订购、开通的端到端自动化的系统,我们今天的移动业务、固定宽带业务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站、App进行自服务开通、实时生效。而在企业专线业务上,尤其是跨地域的VPN专线,涉及到运营商内部多个经营实体的结算、协调问题,端到端自动化开通仍然困难,但是与总量占80%~90%的个人业务相比,此部分业务量相对较小,解决的推动力不足。从统计数据来看,过去10年来,企业专线IP业务在总的IP业务量中占比不是上升,而是进一步下降。

在传输网层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PDH演进到SDH开始,由于SDH的多站点的电路分插复用网络架构,站点上下电路业务需要统一的资源管理和配置,所以SDH一开始就引入了集中网管的架构,除了对电路分插复用的集中规划配置外,也利用了PDH本身的OAM能力来对多站点进行统一管理;传输网管再往MSTP、OTN的演进过程中进一步具备了端到端路径计算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电路业务开通能力。

与电信网不同,IP网一开始起源于ARPA NET这样的军方项目,其网络在灾难下的生存性是第一设计原则,所以一开始走的就是全分布的路由技术路线。Ip协议在1980年RFC760中才正式从TCP中独立出来,在1982年引入GGP/EGP控制面协议之前,TCP/IP网络并无独立的控制面,即使是EGP的后继BGP、还是RIP/OSPF/ISIS等各类IGP协议甚至是LDP、RSVP/RSVP-TE这类虚电路管理、标签交换协议,仍然维系了分布式路由交互的架构。稍微有点不同的是,iBGP这样Full-Mesh连接的协议在大规模网络中其扩展性受限,IETF于1996年的RFC1966中引入了集中的Route Reflector角色,这也使得采用BGP协议的集中控制成为可能,包括采用BGP RR进行集中的路由策略控制以及流量的调优。IP的全分布式架构深入人心,因而从业者往往无法接受经典SDN的集中式控制架构。

三、未来趋势走向探讨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莱布尼茨也说”凡事莫不相异”。

3.1 白盒

在网络产业中,领先厂商均极力避免重蹈PC白盒化的覆辙,避免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并且今天网络的产业环境也和PC兴起的时代极为不同,1980年代个人计算机普及率几乎为0,潜在的巨大增量市场可以养活任何形态的产品,而今天的网络产业已经趋近饱和,任何形态的产品必须以对他人的替代为前提,新品的竞争优势必须明显;网络行业分客户除了那些自己能够玩票的顶级科技公司以外,两类大客户接受白盒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大部分行业政企客户网络只占IT设备其中的一小部分,服务器/存储是大头,即使在网络部分,安全甚至可能大于交换机和路由器成本,但是网络又非常重要,故障后果非常严重,对采购决策者而言采购知名品牌比白盒的潜在风险小得多。对于大部分运营商而言,网络复杂,网络设备功能相对复杂,并且有冗长的市场准入测试周期,售后服务要求苛刻、付款周期长,而当前白盒生态链中大部分为创业公司户的情况,参与这个市场还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近年来运营商迫于营收、成本的压力还是在有意扶持白盒这个市场。过去5年,全球IP网络流量增长了约2.2倍,其中移动网增长12.6倍,而同期电信业务收入反而下降约3%,运营商增收、节支的意愿强烈;有互联网公司作为榜样,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撸起袖子来自己干。虽然讲自己动手违背了按比较优势分工的基本经济学原则,但是由于IT技术普及的今天,IT、软件已经成为每个大型企业的基本专业,开源也使得软件组件似乎唾手可得。未来每个公司首先都要是个科技企业,就如同数十年前开车还是个专业化的活,今天已经成为每个个人的必备技能一样。运营商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监管的要求,是其组织模式还是按地域分隔,大部分无法像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那样聚焦人才优势、聚焦方向进行快速技术创新。

从网络的形态来看,Metcalfe定律讲网络的价值和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同样一个有状态的网络的复杂度也和终端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复杂的有状态网络扩展能力差,这也是过去数十年IP战胜ATM等技术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将业务和传送分离、边缘和核心分离,将智能留在边缘、核心简化(Smart Edge, Dumb Core; Soft Edge, Hard Core)才是应对未来海量连接、数据洪流时代的网络的正确姿势。在数据中心内部,vSwitch和智能网卡将网络业务起点放在了服务器上,Fabric网络是个简单的可扩展的CLOS架构网络;在运营商网络,移动网是基于IP及传送网之上的一个Overlay,固网接入架构也非常可能沿着类似的架构演进,Overlay起点放在uCPE、OLT上,另一端终结到边缘DC,边缘DC到核心DC还是Overlay,这其中的城域网、Backhaul、骨干网都可以尽可能简化;虽然OBS/OPS这样的光交换技术过去十几年进展不大,但是ASIC转发+WDM技术还是可以对付越来越多的场景。简化的结果使得对Underlay的设备要求降低,也降低了白盒设备参与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门槛。

但是如前所述,今天网络已经是个高度饱和的市场,供应商利润也在持续下降之中,过去5年运营商交换/路由/传输网络设备市场几乎零增长,企业交换/路由设备也步入了负增长通道,无法像PC产业发展早期的高成长来快速孵化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从经济规律来看,无论是谁都逃脱了不了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铁律。卖价过高,必然使得新进入者有利可图、卖家也积极扶植、寻求新的卖家;卖价过低,无利可图,供应者减少,又导致价格回升,所以长期来看价格应在平衡点上下波动。当前阶段网络设备领域主流供应商日趋集中,个别卖家的议价能力上升,客户虽有意扶植白盒产业链,但是由于整个产业的利润并不高,白盒产业很容易遇到阶段化发展天花板,很可能最终在某个TCO均衡点上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IHS Markit给出的预测数据是到白盒交换机端口发货量从2015年的10%增长到2021年的19%左右。

3.2 SD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今天不仅是一个网络的概念架构、更是一个Marketing术语,就如同2010年左右的云计算一样。其从一开始的集中控制面到业务的自动化、再到运营商网络的网管开放化运动都聚集到SDN这个大旗下,使得其概念外延不断延展。

SDN应用场景可以归结为点、线、面三种类型,所谓点就是侧重于单点设备的转控分离,一般用于用户的接纳控制和管理,此类应用在以往的网络中包括固网BRAS+AAA、移动网EPC、企业网/WLAN 802.1X认证等产品或技术已经广为部署,归为SDN是概念包装,也是产品组合改良,比如对园区网的集中管控;线则是基于路径计算的专线开通和路径优化,包括各类运营商网络从回程网到骨干网、从IP到光层的SDN以及SDN早期Google B4的流量调优;所谓面则是将用户/应用的虚拟网络设计自动化映射到物理网络,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的虚拟化,以及还在讲故事的5G网络切片,后者虽然其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价值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纸面上。

数据中心的网络虚拟化基于SDN,由计算虚拟化驱动,无论其是何种SDN除了技术路线之争外,应用价值已无大的争议;SD-WAN由于企业专线和普通Internet接入的价格剪刀差,加上企业对于网络服务化的需求、Overlay技术带来的端到端便捷开通特性,使得其在近两年大热。其它场景的价值业界一直在寻找、一直在争论,从未停息。几点看法:

1、随着经济发展,除了土地等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外,人力几乎是唯一单调上升的成本要素,个体追求时间自由也是永恒不变的诉求,因此所有可以自动化、减少人力投入的技术都不会错;网络的自动化业务发放、智能化运维技术会持续演进、深化,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从网络采集运行统计数据的能力,用于网络质量分析、规划参考乃至用于网络自愈控制。这些可以和SDN无关,也可以有关,也可以包装成AI Based Network,就看需要扛哪杆大旗。

2、有人以GPS导航来实现最优路径的选择来类比网络的流量调优,的确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进入网络的每个报文我们都可以为其选择最佳路径,则是一个最为理想的网络。但是差别在于,路依附于土地,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而网络主体基于硅元素,虽然不完全可以摩尔定律化,但是调优技术本身引入的成本和扩容带宽的代价是可以比拟。另一方面,在GPS导航系统中,是每个车辆自带导航,云端系统汇总路径拥堵程度来进行单车的精准调度,而路本身并无状态,不会带来严重的可扩展性问题。与此类似的是Segment Routing这样的技术,从路径头节点携带标签栈表达的源路由,中间节点无状态转发,加上SDN控制器算路,非常类似于导航系统。但是问题是地图信息公开市场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测绘,同时人的行程是有限的,任意网络导航服务提供商都可以获得近乎端到端的路网信息,但是网络世界是割裂的、分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私产,而业务是端到端的,局部的优化对端到端的体验改善很难预计,这就有点尴尬了,就好比过去十几年我们谈的智能管道、端到端QoS保证。但是在局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优化,尤其是高价购买、租用运营商网络,且有刚性预算的大型企业客户来说是可能的。

3、产业买卖双方的博弈,尤其是在通信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甲方消除厂商锁定、提升自身商务、技术两个层次控制力的诉求,通过SDN来推动转发设备和网络业务功能的分离,这其中其实基础网络提供L2/L3的连接性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安全、负载均衡等等网络增值服务。这和白盒的驱动力比较类似,如果网络设备不能通用化,那么就将更多的网络功能转移到更加通用的X86上。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开放意味着责任界面的多样化、复杂化,封闭意味着交付的简单化,同时基本相同的硬件设计也意味着其成本主要和出货量相关,开放/封闭本身倒非主要因素。

四、结束语

无论是SDN也好,白盒也好,都是硬件资源供给相对丰裕之后的软硬解耦的大趋势,产业价值向软件进一步转移不可避免。在半导体制程接近原子直径之前,CPU的性能持续增长还有一段时间,X86在下有ARM蚕食低端市场、上有GPU主导高性能计算的竞争环境下,很重要的市场机会就是往网络方向进军,包括X86自身转发的优化以及附加FPGA协处理器、智能网卡外设等,这使得稍微带一些通用处理的网元都可以采用通用X86服务器来实现;另一方面ASIC也向可编程方向发展,在保证高带宽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灵活性。两者共同挤压NP、多核处理器以及厂家ASIC芯片的市场空间,最终网络设备架构很可能统一到X86和ASIC这两个生态链上,消除以往网络设备产业碎片化的状态,平台变得更加通用,而通用使得单一生态链的价值扩大,从而使开放真正经济上可行。

开放网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开放的生态链会吸引更多的参与方,而更多的参与方、分层解耦体系可能意味着创造力的释放,带来一个新的网络繁荣时代,希望那时我们不是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而是已经为新生代到来准备好生存技能的哺乳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Catalyst CA8500 系列交换机

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CatalystCA8500 系列交换机

可扩展性及投资保护Catalyst 8540先进的交换机结构可在单个机柜中支持多个OC-48接口,从而允许交换机间链 路集合多个OC-12MPOA客户机。 Catalyst 8540系列对现有端口适配器模块(PAM)的投资进行全面保护的同时,可将骨干网交 换容量从5Gbps扩展到10Gbps、20Gbps甚至更高。 Catalyst 8540基于一种单级共享内存的结构,可带有高达1,000,000个缓冲信元,从而确保既使是最具破坏性的数据突发事件都能得到保护,而不致于产生数据损失。单排队点可实现用最高水平的控制和对单个队列进行管理。运用Cisco IOS软件可获得先进的业务流量管理、per-VC队列、业界流的层次型PNNI及对LANE/MPOA的支持,确保在一个业已证明的平台上实现最高级别的功能性。Catalyst 8540只有两英尺多高,与庞大的、功能单一的ATM交换机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庞大的ATM交换机只能使企业退回到主机时代。最高可用性Catalyst 8540传达了Cisco 公司对实现全面抗故障网络的承诺。交换机的电源设备、控制器模块、交换机模块及接口均可拆卸,确保了维修期间的正常运行。这一重要优势连同Cisco SSRP和HSRP、PNNI和从MPOA客户机引出的双PHY链路可为企业实现一种完全容错的ATM骨干网。 Catalyst 8540 的控制功能是1:1 冗余的,它与Cisco IOS HSA一起保证软件升级期间的最高可用性。交换功能在单个交换机模块出现故障时受到全面保护。AC或DC电源是完全冗余的、共享负载、而且可热插拨交换的。平台提供全面的PVC保护,同时对OC-12、OC-48端口可提供SONET自动保护交换(APS)。 ATM及IP业务Catalyst 提供业界一流的ATM论坛PNNIv1.0协议的实现、全分级路由选择PNNI及标签交换 功能。所有上述控制协议可并行运行并提供基于R5000的控制器模块设计给出设定的最高性能。此外,CiscoIOS软件还提供几种增值PNNI及UNI信令功能、ATM NSAP访问表、PNNI闭合用户群(CUG)以构建ATM虚拟专用网络(VPN)。所有上述先进功能及高可用性特点可通过实施ATM论坛管理信息规程进行监控、管理。Cisco在ATM远程监控(RMON)和ATM记帐MIB技术方面的领先,实现了分别收集LANE客户机特定的和per-flow统计数据的功能。

计时与时钟分布在数据网上支持话音业务需要精确的时钟源及通过交换机网络的时钟信号分布。Catalyst 8540在任何一个接口都可接收到基本参考资源,并提供可选的网络时钟模块(NCM),该模块带有用于时钟输入的BITS计时接口。NCM上的Stratum 3级时钟在丢失源计时时继续提供精确的计时。网络的时钟分布若未经设置即提供则可在丢失源计时时产生一个时钟计时环路。Cisco IOS软件中的时钟分布算法为无环路分布提供时钟信号,因此在交换机或接口产 生故障时可继续正常工作。

技术说明Catalyst 8540带ATM底板和风扇支架的13个插槽机柜 冗余、自感的负荷共享电源 AC或-48VDC有电源供选择 交换机模块提供512K信元缓冲的40-20-Gbps全双工交换 用于ABR-ER及统计数据收集功能的可选交换功能卡 有64MB DRAM的基于R5000的控制器模块 有BITS计时接口及内置Stratum-3时钟的网络时钟模块 用于支持Lightstream1010 PAM的可选SuperCarier模块(SuperCAM) 可选电缆导管 所有现有Lightstream1010PAM及新型Catalyst 8540接口模块 8MB闪存可扩大到16MB 64MB标准DRAM系统存储器 用于带外管理的以太网端口 机柜规格机柜:高5宽5深:25.25517.3518.25in (64.14543.9546.36cm) 净重量:70 lb (31.7kg) 全负载重量:160 lb (72.5kg) 远程及交换机处理器:高5宽5深:1.2514.4516.0in (3.0536.6540.6cm) 线路模块:高5宽5深:1.2513.0510.0in (3.0537.0525.4cm) 最大电流:12A@115VAC,60Hz 6A@230VAC,50Hz 自感范围:100-127/200~240VAC,8/4A,47-63Hz 符合规范CE Marking 流量管理恒定比特率(CBR) 实时可变比特率(RT-VBR) 非实时可变比特率(NRT-VBR) 可用比特率(ABR)+最低信元速率(MCR) 不定比特率(UBR)+MCR 不定地率(UBT)

交换机模块10Gbps内存共享输出缓冲结构 每交换机模块256K的共享信元缓冲内存 支持每模块64OC-3端口 控制模块R5000 100-Mhz外部时钟处理器 64MB DRAM默认 一个以太网端口 一个串行端口,一个辅助端口 数据及指令的256K Layer 2高速缓存 向基于硬件的分段与重装(SAR)交换的622-Mbps 端口 备用元件的CPU间通信信道 8Mb闪存 256K非易失RAM(NVRAM) 网络时钟模块两个T1/E1 BITS接口 DB-9报警接头 19.44Mhz的输出时钟 Stratum-3质量本地时钟 空转精度:+-4.6*10-6 24小时延续计时稳定性+-0.37PPM 符合Bell Core GR1244及GR253 连接支持有可配置边界的全8比特虚拟通道识别符(VPI)及16比特虚拟信道识别符(VCI) 总虚拟连接达256,000个 VC及虚拟通道(VP)交换,VP隧穿,VC合并,VP多路复用 PVC,SVC,SoftPVC,SoftPVP F4及F5操作管理与维护(OAM)段,端到端远程偏转识别(RDI)及报警指示信号(AIS) 基于OAM的IP声脉冲或ATM地址 信令及路由选择UN13.0,3.1及4.0 ILM14.0 ATM NSAP及E.164地址支持 单级、全分级PNNI、Internet-Interswitch Signaling Protoco(IISP) 路由选择协议 ATM VPN 的PNNI CUG 绕行优化的Soft PVC 及Soft PVP 支持基于每天限时策略的ATM信令及ILMI接入单 Anycast支持 与微软NetMeeting有关的增强功能 ATM网际互联业务LAN仿真配置服务器(LECS),LAN仿真服务器(LES),以太网及令牌环仿真LAN(FLAN)广播,未知服务器,MPOA Cisco用于LANE及MPOA的简单服务器冗余协议(SSRP) RFC 1577地址分辨协议(ARP)服务器 标签交换 管理及监控用于交换及控制器模块的主要备用及状态LED 接口模块的TxIRx及链路显示器 终端控制台端口和调制解调器附加辅助端口 用于带外监控的以太网端口 通过电缆管理括弧进行电缆管理 端口及PVC/PVP电路探视 ATM论坛标准及企业MIB的实施,包括但不限于:AToM MIB RF C1695,SVC MIB,ILM IMIB,PNNIv1.0 MIB,ATM信令及诊断MIB,ATM RMON MIB,ATM记帐MIB 用于交换机配置及故障排除的基于文本的CLI 通过多级口令,TACAS+,AAA的设备级安全性 分别保存于NVRAM及Flash的配置及图像文件 网络及Flash boot(快速启动) 运用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的图像上载/下载 用于带内管理的LAN客户机及RFC 1577客户机 可互操作性Cisco BP XR Cisco IG XTM Cisco AXIS Cisco 7500/17200/4500/4700 Catalyst 5500/5505/5000/3000

展开阅读全文

交换机的端口数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交换机端口

GSM/CDMA无线交换机PBX设备 交换机设备的端口数量是交换机最直观的衡量因素,通常此参数是针对固定端口交换机而言,常见的标准的固定端口交换机端口数有8、12、16、24、48等几种。而非标准的端口数主要有:4端口,5端口、10端口、12端口、20端口、22端口和32端口等。 固定端口交换机虽然相对来说价格便宜一些,但由于它只能提供有限的端口和固定类型的接口,因此,无论从可连接的用户数量上,还是所从可使用的传输介质上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交换机在工作组中应用较多,一般适用于小型网络、桌面交换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光纤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光纤交换机概述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它较普通交换机而言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优点是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光纤端口特别适合于信息点接入距离超出五类线接入距离、需要抗电磁干扰以及需要通信保密等场合适用的领域包括:住宅小区FTTH宽带接入网络;企业高速光纤局域网;高可靠工业集散控制系统;光纤数字视频监控网络;医院高速光纤局域网。交换机维修维保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和光纤交换机等。

光纤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光纤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都是交换机,都支持以太网协议都可以交换数据,其实没什么太大不同,只是一个使用电口和电信号交换信息,一个使用光信号(包括单模双模等),区别就是谁更快谁更省资源。光信号传递距离单位数量级是公里,而电信号的不管是网线还是其他种类,传输距离数量级一般我们称为米或者厘米。可靠性来说光纤抗干扰能力强,电易受磁场等干扰。

由于这几个物理差别,所以光纤交换机是上层核心等必用的一种设备,而针对于带电口的交换机一般使用在网络边缘,也就是我们所谓到用户桌面的设备。

光纤交换机全口除了调试口等一些功能口电口外,其余可以叫光纤口也可以叫扩展口,因为也可以通过电口模块来实现转换。当然也是目前常干的一种做法,因为服务器除了那些HBA卡是10G的,电口1G是电口需要上联交换机还是会用电口。

关于光纤交换机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光纤交换机的作用,以及光纤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总之就是光纤交换机提供将许多交换机级联成一个大规模的Fabric的能力,通过连接两台交换机的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唯一的映像,在这个Fabric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和其他节点进行通信。责任编辑:YYX

展开阅读全文

交换机的组网方式 交换机的功能是什么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交换机的组网方式

一、小型网络

接入的用户在100左右的为小型企业网。对于这种小型网络,我们的组网方案为:

在此方案中,把各个办公室划分为独立的vlan并设置一个单独的子网,使用2层交换机来进行接入层,使用中型3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设备来在各个子网间进行数据转发,防火墙运行转换后连接到互联网;

每个2层交换机接入12个左右个用户,并把中型3层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设置到不同的vlan之间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各个办公室之间的数据不互相干扰,相应也就提高了每个办公室的上网速度;每个办公室之间的数据都是通过中型3层交换机进行3层转发的,因为交换机的线速转发性能,办公室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不会出现丢包现象。

上图中的2层交换机建议使用具有16个100M以太网接口或者更多接口的交换机,当然,如果是监控摄像机码率比较高的话,100M交换机估计不行。

该组网方案中并没有出现汇聚层的设备,因为网络的规模太小,就没有必要了。

二、中型企业网络

我们把接入用户规模在300-800的企业网称为中小型企业网,网络一旦规模大了,就不好管理了,就不能使用原理的小型网络的组网方式了,对于这样的网络,可以使用下面的组网方式:

随着网络中用户数量的增加,我们仍然使用2层交换机作为纯粹的接入设备,在图中增加一种设备(2层汇聚交换机)来进行汇聚。

三、中大型企业网络

对于用户数量超过1000但是少于3000的企业网络,我们的组网方案为:

首先看这个网络拓扑图看拟有点复杂,但仔细分析它也是与上面的中型网络原理一样,随着网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只使用一台3层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交换可能会降低网络的处理性能,压力过大,会存在一些资源不足的问题。

所有用户产生的流量都会到达这台设备,那么它需要处理的协议数据报数量也就非常庞大,因此如果对于这样规模的网络如果还只使用一台核心设备,那么其CPU将会非常繁忙,在应答用户的数据时延迟必然加大,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网络的速度好象变慢了。因此,需要增加一个3层交换机来分担这种压力,这就是网络中出现多个3层交换机的原因。

在3层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上,可以把多个千兆链路聚合后形成1个更高速率的连接,这样,在多个3层交换机之间并不会导致数据阻塞,仍然保持了网络的高速交换特性。

四、大型网络组网

如果用户的数量超过了5000,我们将其定位为大型企业网,对于这样的网络,我们的组网方案为: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下这个拓扑图,多了一些交换机。

对于这样大规模的网络,如果采用多台(比如超过4台)3层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那就会加大网络数据交换的延迟(可能有些数据需要经过所有的3层交换机,再算上经过2层接入交换机以及2层汇聚交换机的延迟,将导致数据转发延迟过大,从而导致网络速度的下降)。

所以,需要引入大型交换设备(核心交换机或者核心路由器)来减少数据经过设备的数量。

核心交换机(或者核心路由器)的功能一般都非常强大,因此可以将它直接与互联网相连接,如果企业网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当然也可以在核心交换机与互联网之间使用专门的防火墙设备。

至于接入层是选择百兆交换机还是千兆交换机,这个可以根据用户量带宽而定,前面有讲到过相关内容。

交换机的功能是什么

1、像集线器一样,交换机提供了大量可供线缆连接的端口,这样可以采用星型拓扑布线。

2、像中继器、集线器和网桥那样,当它转发帧时,交换机会重新产生一个不失真的方形电信号。

3、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都使用相同的转发或过滤逻辑。

4、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将局域网分为多个冲突域,每个冲突域都是有独立的宽带,因此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带宽。

5、除了具有网桥、集线器和中继器的功能以外,交换机还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如虚拟局域网(VLAN)和更高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核心交换机与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交换机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1、端口的区别

普通交换机端口数量一般为24-48个,网口大部分为千兆以太网或者百兆以太网口,主要功能用于接入用户数据或者汇聚一些接入层的交换机数据,这种交换机最多可以配置Vlan简单路由协议和一些简单的SNMP等功能,背板带宽相对较小。

核心交换机端口数量较多,通常采用模块化,可以自由搭配光口和千兆以太网口。一般核心交换机都是三层交换机,可设置路由协议/ACL/QoS/负载均衡等各种高级网络协议。最主要的一点是核心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远远高于普通交换机,且通常有单独引擎模块,并且为主备用。

2、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区别

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将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汇聚层交换机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具备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

而网络主干部分则称为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用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相比普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需具备:大缓存、高容量、虚拟化、可扩展性、模块冗余技术等方面的特征。

3、大缓存技术

数据中心交换机改变了传统交换系统的出端口缓存方式,采用分布式缓存架构,缓存比普通交换机也大许多,缓存能力可达1G以上,而一般的交换机只能达到2~4M。对于每端口在万兆全线速条件下达到200毫秒的突发流量缓存能力,从而在突发流量的情况下,大缓存仍能保证网络转发零丢包,正好适应数据中心服务器量大,突发流量大的特点。

4、高容量设备

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具有高密度应用调度、浪涌式突发缓冲的特点,而普通交换机以满足互连互通为主要目的,无法实现对业务精确识别与控制,在大业务情况无法做到快速响应和零丢包,无法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设备的可靠性。

所以普通交换机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需要,数据中心交换机需要具备高容量转发特点,数据中心交换机必须支持高密万兆板卡,即48口万兆板卡,为使48口万兆板卡能够全线速转发,数据中心交换机只能采用CLOS分布式交换架构。除此之外,随着40G和100G的普及,支持8端口40G板卡和4端口的100G板卡也逐渐商用,数据中心交换机40G、100G的板卡早已出现进入市场,从而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应用的需求。

5、虚拟化技术

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需要具有高管理性和高安全可靠性的特点,因此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也需要支持虚拟化,虚拟化就是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以打破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主要包括多虚一,一虚多技术,多虚多等技术。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对多台网络设备统一管理,也可以对一台设备上的业务进行完全隔离,从而可以将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减少40%,将IT利用率提高大约25%。

核心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工作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程控交换机是什么 程控交换机怎么设置的

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电话交换机我们通常又叫做程控交换机,我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木有过多接触过呢,对于怎么设置程控交换机,很多朋友恐怕都是要一头雾水了吧,其实对于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步骤是很简单的,一学就会,小编今天给大家系统的整合一下规范的设置步骤。自己动手操作so easy!首先,很多代码细节要牢记哦,以免大家弄混了!

首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程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与之对应的是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简称布控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

数字程控交换机分为长途交换机,本地交换机等。另外还有专用于信令网和智能网的类型。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为:用户线接入,中继接续,计费,设备管理等。

本地交换机自动检测用户的摘机动作,给用户的电话机回送拨号音,接收话机的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DTMF)信号,然后完成从主叫到被叫号码的接续(被叫号码可能在同一个交换机也可能在不同的交换机)。在接续完成后,交换机将保持连接,直到检测出通信的一方挂机。

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其中通话接续部分是利用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采用PCM方式实现数字交换的,控制部分是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来实现的。

程控交换机怎么设置?

程控交换机所有编程在8000分机上操作。输入正确的代码会有证实音,“嘟”的一声。(如无8000分机可以拨129查物理号,报000就是总机。)

设置步骤:

一,首先找到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字头,由于出厂功能字头是“1”,重庆地区大部分改为了“3”,可以用125,225,325试一下能否报分机号码。如125能报分机号,您的功能字头没有变。如变了说明书所有的“1”字头改为相应的功能字头。

二,进入编程状态首先在8000总机上:提机拨18*,挂机。(五分钟内不必重新输入)注意:如能字头有变,相应的18*也改变。如:功能字头是3,就是38* 了。

三,进入编程状态(在8000总机上):提机拨18*

1、分机号码弹编(即改分机号码)

代码是:*11* 物理号 * 想要的分机号 #

物理号可以拨129查询,想要的分机号不能与交换机有的号码相重。

2、分机等级限制设置

1级国际国内,2级国内,3级市话及本地网 6级只能内部电话

*10* 等级 * 分机号 #

3、分机来电显示开通设置:*55*1*# *56*1*# *69*1*#

4、中继外线开通设置

开通第1条外线TRK01:*44*1*01# 关:*44*0*01#

开通第2条外线TRK02:*44*1*02# 关:*44*0*02#

开通第3条外线TRK03:*44*1*03# 关:*44*0*03#

开通第4条外线TRK04:*44*1*04# 关:*44*0*04#

开通第5条外线TRK05:*44*1*05# 关:*44*0*05#

开通第6条外线TRK06:*44*1*06# 关:*44*0*06#

5、自录入中继提示语音设置:

*51*1065368 # 嘟声后对话筒说话。试听:*51# ,确认 *51*1# 。

6、入中继方式选择设置

人工转接:*06*1*中继号# 中继号:01-04

语音提示:*06*0*中继号# 中继号:01-04

群呼方式:*06*2*中继号# 中继号:01-04

7、外线呼入方式选择设置

外线呼入人工转接:*06*1*中继号# 中继(外线)端口号:01-04 (48 门 以上01-08)

外线呼入语音提示:*06*0*中继号# 中继(外线)端口号:01-04 (48门以上01-08)

外线呼入群呼方式:*06*2*中继号# 中继(外线)端口号:01-04 (48门以上01-08)

说明:中继号指外线端口号

外线呼入指定分机 *12*分机号码*外线端号号(01-08)#

如:本公司有3条外线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的外线端口是01-03),要求外线呼入为电脑语音提示,查号拨0到指定的8008分机上。

设置代码:

*06*0*01#,*06*0*02#,*06*0*03#,(也可以连续设置*06*0*01#02#03#),

*12*8008*01#,(表示第1条外线指定分机8008为查号拨0)

8、功通字头设置 *57*A# A 表示要设的字头,默认是1(不改无需要设)

9、更改分机首位号设置:*58*A# 默认是8(不改无需要设)

程控交换机的设置与交换机的品牌型号有很大关系,我们最好是要“因地制宜”的哦!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以上内容为交换机的通用设置,具体设置请参照程控交换机说明书。设置的时候很多小细节的东西要记牢,可不要搞混了哦,像这种简单的工作自己研究下就可以很顺畅的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交换机坏了怎么辨别

全文共 3639 字

+ 加入清单

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在公司、家庭、公共场所,无时无刻不被网络信息所包围着,想必对于“猫、路由器、 网线 、交换机”等这些网络输送过程中用到的专用设备术语并不陌生。

交换机就是把信息分别输送给所要求的路由器上的一种设备,来完成信号的一种连接。交换机上通常有很多端口,可以连接好几个局域网,交换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在运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运用时间长久,总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那么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哪些交换机问题呢?

常见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打开交换机后,交换机不进行工作,提示灯也不亮,这时就要查看电源,在保证电源线或着 插座 电源一切正常之后,交换机还是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是交换机的电源的线路不通或者电压不稳定造成的,这时需要更换一下交换机的电源。再有一种情况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在上网的过程中忽然电脑显示该服务器不能被访问,无论是重新插一下网线还是重新启动电脑,都没有办法继续上网,一段时间之后交换机的 指示灯 开始闪烁不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交换机的主板发生了问题,可能是交换机中线路板中的元件损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维修的地方进行检测,确实破坏就需要还厂维修即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交换机连接有好几台电脑时,只有其中个别电脑不能正常上网,此时就应该查看电脑连接的相应的端口,查看是否因灰尘或脏东西堵住或者没有插好而造成的,只需及时清理干净交换机重新插入即可运用,但也不能排除在作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使其中的某个端口破坏。所以正确的操作有利于延长交换机的运用寿命。

有时交换机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会使交换机中的线路板受潮而发生问题,或者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到交换机的正常工作。有时候也会因不懂而把交换机连接到与电脑配置不符时,虽然交换机正常工作,电脑却还是无法正常上网,所以初次安装交换机时,要严格按照运用说明书来操作。

交换机故障的10种类型判断方法

在一个网络的应用环境中,对网络的管理有多种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而通过交换机自身的网络管理功能,来对网络上运行的设备和应用的用户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控制,不乏是理想的网管手段之一。以下是常见的交换机故障的10种类型判断的一个总结。

电路板损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受损或基板不良,造成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

硬件工注不合适:硬件工注是为减少电路板的种类,而在电路板上设置的一组或几组开关,用以定义该电路板的工作状态或在系统中所处位置,如硬件工注设置得不正确,必会导致该电路板工作不正常。

电路板块类型不合适:硬件更新后,同一名称的电路板块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在一般情况下,新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会兼容旧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但旧型号的电路板的功能,就不一定能兼容新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了。

机架、模块的问题:机架、模块用于承载电路板。按其在系统中的位置被分为处理机系统的机架、模块,交换系统的机架、模块和维护管理系统的机架、模块等。这些机架、模块也会出故障。

设备供电的问题:整流器提供的-48V直流电被分配到每一个机架及相关的设备上,机架内的电源分配系统负责向模块供电,而每一模块上的电源电路板,都能根据模块内各电路板所需的电压进行调整,然后配送到每一块电路板上。但在这一过程中,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供电的故障。

连接电缆和配线架跳线的问题:连接电缆和配线架的跳线是用来连接模块、机架和设备用的。如果这些连接电缆内的缆芯或跳线发生了短路、断路或虚接,就会形成通信系统的故障。

程序BUG:软件程序设计存在着缺陷。

系统数据错误:系统数据,包括软件工注,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定义。如系统数据出现错误,也会造成系统全方位的故障,对整个交换局产生影响。

局数据错误:局数据是根据交换局的具体情况而定义的。当局数据出现错误时,也会对整个交换局产生影响。

用户数据错误:用户数据对每一个用户的情况进行定义,如果用户数据被错误设置,会对某个用户产生影响。

几分钟教您学会交换机故障排除问题

在日常使用交换机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的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环境潮湿,电路板受潮短路,或者元器件因高温等问题,下面文章将讲述下交换机故障分类和排除方法。

常见交换机故障分类几种智慧的解决方法,下面介绍了交换机故障分类,和常见的故障解决方案。交换机的优越性能和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促使了交换机的迅速普及。网络管理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换机故障,如何迅速、准确地查出故障并排除故障呢?

由于交换机在公司网络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低端到中端,从中端到高端,几乎涉及每个级别的产品,所以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机率比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要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先讨论交换机故障的分类与排除故障步骤的原因。

交换机故障分类:

交换机故障分类一般可以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大类。硬件故障主要指交换机电源、背板、模块、端口等部件的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交换机故障分类:背板故障:交换机的各个模块都是接插在背板上的。

如果环境潮湿,电路板受潮短路,或者元器件因高温、雷击等因素而受损都会造成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比如:散热性能不好或环境温度太高导致机内温度升高,指使元器件烧坏。

在外部电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如果交换机的各个内部模块都不能正常工作,那就可能是背板坏了,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是电器维修工程师,恐怕也无计可施,惟一的办法就是更换背板了。

交换机故障分类:电源故障:由于外部供电不稳定,或者电源线路老化或者雷击等原因导致电源损坏或者风扇停止,从而不能正常工作。由于电源缘故而导致机内其他部件损坏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如果面板上的POWER指示灯是绿色的,就表示是正常的;如果该指示灯灭了,则说明交换机没有正常供电。这类问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解决,同时也是最容易预防的。针对这类故障,首先应该做好外部电源的供应工作。

一般通过引入独立的电力线来提供独立的电源,并添加稳压器来避免瞬间高压或低压现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添加UPS(不间断电源)来保证交换机的正常供电,有的UPS提供稳压功能,而有的没有,选择时要注意。在机房内设置专业的避雷措施,来避免雷电对交换机的伤害。现在有很多做避雷工程的专业公司,实施网络布线时可以考虑。

交换机故障分类:模块故障:交换机是由很多模块组成,比如:堆叠模块、管理模块(也叫控制模块)、扩展模块等。这些模块发生故障的机率很小,不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插拔模块时不小心,或者搬运交换机时受到碰撞,或者电源不稳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此类故障的发生。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3个模块都有外部接口,比较容易辨认,有的还可以通过模块上的指示灯来辨别故障。比如:堆叠模块上有一个扁平的梯形端口,或者有的交换机上是一个类似于USB的接口。管理模块上有一个CONSOLE口,用于和网管计算机建立连接,方便管理。如果扩展模块是光纤连接的话,会有一对光纤接口。

在排除此类故障时,首先确保交换机及模块的电源正常供应,然后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插在正确的位置上,最后检查连接模块的线缆是否正常。在连接管理模块时,还要考虑它是否采用规定的连接速率。

是否有奇偶校验,是否有数据流控制等因素。连接扩展模块时,需要检查是否匹配通信模式,比如:使用全双工模式还是半双工模式。当然如果确认模块有故障,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应当立即联系供应商给以更换。

交换机故障分类:线缆故障:其实这类故障从理论上讲,不属于交换机本身的故障,但在实际使用中,电缆故障经常导致交换机系统或端口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这里也把这类故障归入交换机硬件故障。

比如接头接插不紧,线缆制作时顺序排列错误或者不规范,线缆连接时应该用交叉线却使用了直连线,光缆中的两根光纤交错连接,错误的线路连接导致网络环路等。交换机故障分类:端口故障:

这是最常见的硬件故障,无论是光纤端口还是双绞线的RJ-45端口,在插拔接头时一定要小心。如果不小心把光纤插头弄脏,可能导致光纤端口污染而不能正常通信。一般情况下,端口故障是某一个或者几个端口损坏。

所以,在排除了端口所连计算机的故障后,可以通过更换所连端口,来判断其是否损坏。遇到此类故障,可以在电源关闭后,用酒精棉球清洗端口。如果端口确实被损坏,那就只能更换端口了。

从上面的几种硬件故障来看,机房环境不佳极易导致各种硬件故障,所以我们在建设机房时,必须先做好防雷接地及供电电源、室内温度、室内湿度、防电磁干扰、防静电等环境的建设,为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交换机故障的一般排障步骤:

交换机的故障多种多样,不同的故障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故障分析时要通过各种现象灵活运用排除方法(如排除发、对比法、替换法),找出故障所在,并及时排除。交换机故障分类和排除方法:排除法:

当我们面对故障现象并分析问题时,无意中就已经学会使用排除法来确定发生故障的方向了。这种方法是指依据所观察到的故障现象,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然后逐个分析、排除。在排除时要遵循有简到繁的原则,提高效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应付各种各样的故障,但维护人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对交换机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监控网络中的光纤交换机如何选择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在弱电的监控项目中经常会用到光纤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收发器、交换机、模块,是组建远距离光网络传输的核心设备。光交换机、光纤收发器、光模块可以相互搭配使用,但是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成对使用,必须保证A、B端匹配。

光纤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也叫SAN交换机,它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在于,它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特点就是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

可以选择全光端口配置或光电端口混合配置,接入光纤媒质可选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光纤交换机所有端口可同时全线速工作在全双工状态,支持6K个MAC地址,支持802.1x基于端口接入认证,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可提供255个VLAN组,多达4K个VLAN。具有端口隔离、MAC地址绑定、MAC地址过滤、广播风暴控制等。在选择光纤交换机时需要考虑光口模块的配置,百兆端口:单纤单模,双波长1550nm/1310nm,20/40km;双纤单模,单波长1310nm或1550nm,20/40/60km;双纤多模,单波长1310nm,2km

千兆端口:双纤50/125μm多模,波长850nm;双纤62.5/125μm多模,波长850nm;双纤单模,波长1310nm或1550nm,10/20/40/60km。

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按光纤性质分类有,单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0公里至120公里;多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公里到5公里。

光纤收发器在使用时,必需要保证A、B端的匹配,例如A端收发器的工作波长是1310nm(接收)、1550nm(发送),必须要搭配B端光纤收发器RX1550nm(发送)、TX1310nm(接收)使用,还需要考虑端口速率(百兆、千兆)、光纤类型、双纤或单纤、需要1光1电、1光2电还是1光8电的等。光纤收发器、光纤交换机是监控网络传输的核心设备,需要按照系统拓扑图合理规划选型,熟悉整个监控系统方案,才能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同时使用两个路由时把路由器当交换机用的设置方法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就以图文的形式来教大家怎么用两个路由器来上网

我们这里分为三大步

第一步:正确连接两个路由器

先简单说下路由的接口与接法:五口的路由器有五个网络接口,分别为LAN1-LAN4、WAN。其中LAN1-LAN4连接电脑,WAN连接MODEM(上网猫)。

以两个5口的TP-link的路由器为例,我们将接在MODEM(上网猫)后的路由简称为L1,将接在L1后的路由器简称为L2。

歪歪的接法是将L1中LAN1-LAN4中的一个LAN口用普通网线连接L2中LAN1-LAN4中的一个LAN口,L1中其它接口不变,L2的WAN口空开不用。

第一步就此结束

第二步:设置L2的相关设置

设置L2首先要断开L1与L2 的连接,这样做了为了正确的进入L2路由器,然后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L2的IP地址(如图1)。

回车后就可以看到的登陆页面(如图2),因为不同品牌的路由的IP地址与登陆账号密码不同,大家就要好好看下说明书了。

登陆进去后我们就开始如下设置

A.设置L2的LAN口

我们进入L2后点菜单栏中”网络参数”中的”LAN设置”(各品牌的菜单有所不同,大家自行查找,后文不再声明),如下图。

打开LAN口的设置界面(如下图)。

我们将IP地址设置与L1路由同一网段的任一未被使用的IP地址,建议设置在L1的DHCP服务器地址池外,以免造成IP冲突,如192.168.1.2,子网掩码设置成与L1的相同即可,如255.255.255.0,然后点保存。

B.关闭L2的DHCP服务

在菜单栏中点”HDCP服务器”中的”HDCP服务”(如下图)。

打开DHCP设置的界面(如下图)。

我们选中”DHCP服务器”中的”不启用”,然后点保存即可。

C.重启路由器

点”系统工具”的”重启路由器”(如下图)

打开重启路由器的界面(如下图)

我们点那个”重启路由器”按钮即可让 A、B设置生效。

第三步:给电脑指定IP地址

这里以Windows XP系统做演示,其它系统的设置可能不同

做好第一步与第二步后有可能可以正常使用,也可能会出现接在L2上的电脑无法自动获取IP地址或者经常出现不能上网的现象,而我们给每台电脑指写IP地址可以防止这样的情况。虽然有点复杂,但歪歪在这里强烈建议大家设置

我们用鼠标右键点电脑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弹出菜单栏,我们点最下面的”属性”(如下图)

我们会进入一个网络连接的窗口,我们用鼠标右键点”地本连接”(双网卡或多网卡的用户要注意你是使用的哪块网卡),弹出菜单栏,我们点最下面的”属性”(如下图)

在弹出的”本地连接 属性”窗口的”常规”选项卡中找到”internet 协议(TCP/IP)”,选中它,并点下面的”属性”按钮(如下图)

在弹出的”internet 协议(TCP/IP)” 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与”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并填写相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首选与备用DNS服务器(如下图)

IP地址的填写方法:

IP地址填写与L1同一网段的任一未被使用的IP地址,建议设置在L1的HDCP服务器地址池外,以免造成IP冲突,如192.168.1.3

子网掩码设置成与L1的相同即可,如255.255.255.0

默认网关填写L1的IP地址,如192.168.1.1

DNS服务器地址的填写方法:

填写DNS服务器地址是为了防止出现能上QQ不能开网页的情况,而DNS服务是根据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的网络供应商而不同的,所以这里歪歪建议大家可以打网络供应商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填写好后就一路确定,让设置保存并生效。

到此双路由上网的设置完全结束,做好这三步后就可以使用双路上网了。

分析与总结:使用此方法实际上是将接在L1路由器上的L2变成一个变换机一样使用,这样的话L2就最多只能直接接三台电脑,总的来讲只能在原一个路由的基础上多接两台电脑。

而且不给电脑指定IP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不能上网的故障,所以我们还要寻求更好的办法来进行双路由上网,歪歪将会在后面介绍第二种双路由上网方案。希望大家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360路由器如何设置成交换机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把360智能路由器P1当成无线交换机使用,就浪费了路由器的各种智能化的功能,但是还是会有这样的需求,那么360安全路由器P1怎么设置成为交换机或者无线交换机呢?下面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介绍360路由器设置成交换机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360路由器设置成交换机的方法:

登录360路由器P1的管理界面,打开浏览器输入 luyou.360.cn 并输入 管理密码

找到 路由设置 、 高级设置 、 修改路由器地址

把360路由器P1的内网地址改成和上端路由网关不同的地址 ,如上端路由网关是192.168.1.1那360P1的内网地址设置成192.168.1.2(建议不要把这个管理地址设置到主路由的dhcp范围之内,以免造成冲突);

路由设置 、 重启路由器 立即重启

补充:

如果 不想使用无线功能 ,找到 我的安全路由 、 WIFI设置 、 WIFI状态 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无线交换机是什么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交换机是什么

无线交换机,就是进行无线局域网数据交换的终端网络设备,可以广泛用于家庭、企业,免去有线数据交换的布线,后期维护的麻烦!对目前大部分IPTV无法实现无线连接,实现了可能!

即插即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提供不同的端口数量和光电组合,能够以太网设备联网提供经济的解决方案。导轨安装,IP30防护等级,强抗电磁干扰设计,宽温型号工作温度可达-40~75℃,具备自动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完全满足工业现场简单的联网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