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精彩20篇

浏览

7019

文章

430

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少不更事等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色厉内荏sèlìnèirěn ①色:神色,模样。②厉:威严、凶恶。③内:内心。④荏:软弱、怯懦。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

少不更事shàobùgēngshì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事必躬亲shìbìgōngqīn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首屈一指shǒuqūyīzhǐ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76.【2018山东省临沂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市文化广场奔去。

B.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研究几个人物,深究几个案例,吃透这些材料,让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写作上就会左右逢源。

C.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D.《经典用流行》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贬义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之重要词语

全文共 240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册

重要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重要语句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重要成语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重要语句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重要成语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重要语句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113.【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6月14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

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

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3.A【解析:万象更新,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和后面的“不久”(未然状态)相矛盾。】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内心修为的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而是幽雅探寻

B.不单是更是幽雅探究

C.不单是更是优雅探究

D.不是而是优雅探寻

4.C【解析:“自然之美”和“内心修为”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是递进关系,选用“不但是---更是---”;“美”是优雅,对“内心”是“探究”,综上所述,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用词语解释杯弓蛇影等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365、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36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

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367、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368、鞭辟入里bi4: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i(四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沆瀣一气等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沆瀣一气发音hàngxièyīqì释义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示例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发音huòxīfúsuǒyǐ,fúxīhuòsuǒfú释义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22.【2018贵州省遵义市】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答案】2.B

【解析】别具匠心:意思是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能形容大自然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完璧归赵等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完璧归赵发音wánbìguīzhào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示例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强弩之末发音qiángnǔzhīmò释义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出处《史记·韩安国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示例至于军阀,那是~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99.【2018浙江省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B.扑朔迷离C.赋予D.神秘莫测

【答案】2.B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常用一词多义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商家为何在频繁上黑榜后仍安之若素,这背后,违法成本低是一个主因。

B.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

C.千万不能死要面子,特别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面子真是一文不名。

D.机会主义盛行,渴望事半功倍的"捷径心态",在一些年轻人心中潜滋暗长。

【答案】C

【解析】C望文生义,一文不名:含贬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示例: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1章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111.【2018山西省中考】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

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加点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答案】4.C

【解析】此题综合考察修辞手法、停顿、词性、语调等语文知识,主要是考察词性这一语法知识。C.加点词“起点”是名词,不是形容词,所以C项错误,选C。

考点解析】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词类)。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其各自用法如下:

1、形容词修饰名词,不可修饰动词.

2、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表加深程度、或置于句子开头表语气.

3、名词不能修饰任何词,它只能被其他词修饰

4、系动词不是形容词,不能用来修饰词,它们就是动词,例如be,get,have,感官动词等.

5、介词用来连接地点、时间等或用来构成一个短语

6、冠词用来修饰名词,但the也可用来作特指

7、动词不能用来修饰其他词,它们只能被副词修饰

8、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有关联的成份,这两个成份必须是同一类型,即句子连句子、短语连短语等

9、数词用来修饰可数名词或部分不可数名词

10、代词用来代之前面某样提及过的东西

11、感叹词,顾名思义用来表示个人情感

12、助动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用来加深程度,如用在强调句、倒装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21课《风筝》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堕duò】掉下;落下

【丫杈yāchà】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寂寞jìmò】“寂”意为“室内没有声响”,“寞”意为太阳下山时、点灯之前的昏暗屋室。“寂寞”意为“冷清孤单”。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引申为劳苦,失意。

【肃杀sùshā】〈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bi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荡漾dàng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嫌恶xiánwù】厌恶,讨厌。

【笑柄xiàobǐng】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可鄙kěbǐ】令人鄙视。

【什物shíwù】泛指日常应用的衣物及零碎用品

【惊惶jīnghuáng】惊慌。

【瑟缩sè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

【傲然ào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shā】虐待人而致死。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从中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答案】B【解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和句中“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不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NPQ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难以置信(nányǐzhìxìn):置信:相信。很难让人相信。

迫不得已(pòbùdéyǐ):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迫:逼迫;强迫。

破釜沉舟(pòfǔchénzhōu):釜:古代用来煮饭的大锅。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其乐无穷(qílèwúqióng):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杞人忧天(qǐrényōutiān):《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愁得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注:词语比喻前提是“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B.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

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营救。

【答案】B【解析】A.“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绩,用来形容“学习”不恰当;C.“眼花缭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与后面的“清晰真切”矛盾;D.“忘乎所以”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做出不适宜的举动,贬义词,此处不符合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朝三暮四等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朝三暮四发音zhāosānmùsì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中流砥柱发音zhōngliúdǐzhù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得心应手等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u【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天花乱坠【解释】: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叶公好龙【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一文不名【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不堪设想【解释】: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苦口婆心等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68.苦口婆心: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劝告。

69、脍炙人口:脍,切的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食品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

70、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1、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直,

72、力挽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挽,挽回。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7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智者见智等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énzhějiànrén,zhìzhějiànzhì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shèngmíngzhīxià,qíshínánfù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tāshānzhīshí,kěyǐgōngyù意思是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