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热门20篇】

浏览

7031

文章

430

语文高级词语解释近朱者赤等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发音jìnzhūzhěchì,jìnmòzhěhēi释义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示例原来~,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一傅众咻发音yīfùzhòngxiū释义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示例古人有言,~,终归无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

C.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增多,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答案】C

【解析】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引用与原意不符,为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的语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97.【2018四川省自贡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实力自立门户,因此要有韬光养晦的精神,慢慢积聚能量。

B.每个音符在空中打斗而奏乐的人却各玩各的,相安无事,这最是昆明人性格的明证了。

C.乡里乡亲,难免有些磕磕绊绊。遇上大事情,有法律有政策,该怎样就怎样。

D.笑能治病,但也要有一个限度,恰如其分。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不宜大笑。【适可而止】

【答案】3、D(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题干由选正确的改为选不正确的,难度稍大。ABC三项使用错误:A.韬光养晦:“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养:修养,培养;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此处使用符合语境;

B.守正不阿: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符合“每个音符在空中打斗而奏乐的人却各玩各的”的语境;

C.磕磕绊绊,读音kēke-bànb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引申义为办事不顺利,总有由人为或环境带来的麻烦。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勉强下了山坡。——《野叟曝言》也用于形容人一生的不顺利与坎坷,例:人生总会有磕磕绊绊,不用太失落的样子。符合“乡里乡亲”的语境。

D.正确区分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如其分【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侧重于适合)【示例】: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恰到好处【解释】: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侧重于最合适)【示例】:在驾驶员考试中,她发挥出色,车停的位置恰到好处。要正确区分恰如其分和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或者劝诫他人做事不要太过火候、咄咄相逼。出自《论语·乡党》。D项应该选用适可而止。

所以选D。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成语的辨析的题目,重在成语的运用,成语较为常见,考核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考试方向】此题考核的较为直接,就是判定成语运用的是否正确。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得分要点】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注意常见的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语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作代词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5课《无言之美》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1.意蕴yìyùn:所包含的意思。

2.附丽fùlì:附着,依附。

3.姑且gūqiě:用于暂时的目的和满足暂时的需要。

4.笼统lǒngtǒng:宽泛不具体;不明确。

5.蛾眉éméi: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6.寂寥jìliáo:寂静;无人陪伴的,独自一人的。

7.谚语yànyǔ: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8.铢两悉称zhūliǎngxīchèn: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9.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0.轻描淡写qīngmiáodànxiě: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1.栩栩如生xǔxǔrúshēng: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2.目不忍睹mùbùrěndǔ: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3.信手拈来xìnshǒuniānlái: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知识点资料——词语解释第一册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波光。

3.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4.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5.赋闲:失业在家。

6.颓唐:衰颓败落。

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8.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9.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10.确凿:确实。

11.轻捷:轻快。

12.鉴赏:鉴别,欣赏。

1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1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15.诧异:惊奇。

16.朗润:明朗润泽。

17.酝酿:各种气息在空气中象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8.卖弄:炫耀。

19.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20.舒活:舒展,活动。

2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2.绯红:鲜红。绯,红色。

23.皎洁:月亮明亮洁白。

24.兀自:径直。

25.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6.精致:精巧细致。

27.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28.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29.矜持:拘谨,拘束。

30.凝重:庄重,不轻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苦口婆心等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68.苦口婆心: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劝告。

69、脍炙人口:脍,切的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食品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

70、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1、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直,

72、力挽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挽,挽回。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7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不求甚解

(24)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豁然贯通

(35)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有益

(36)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咬文嚼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重点词语解释随波逐流等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128、随波逐流:随,跟。逐,追赶。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着别人走。

129、随声附和:随,跟随。附和,跟着别人说。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30、谈笑风生:风,风趣。生,产生。形容谈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131、叹为观止:叹,赞叹。止,停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不再看别的了。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32、甜言蜜语: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而说的让人爱听的好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稗官野史等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356、稗官野史bai4: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357、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35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359、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

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真知灼见等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昭然若揭zhāoránruójiē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针砭时弊zhēnbiānshíbì砭:古代治病的石头针。指出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恶劣习气等。比喻指出错误缺点。

真知灼见zhēnzhīzhuòjiàn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振聋发聩zhènlòngfākuì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111.【2018山西省中考】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

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加点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答案】4.C

【解析】此题综合考察修辞手法、停顿、词性、语调等语文知识,主要是考察词性这一语法知识。C.加点词“起点”是名词,不是形容词,所以C项错误,选C。

考点解析】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词类)。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其各自用法如下:

1、形容词修饰名词,不可修饰动词.

2、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表加深程度、或置于句子开头表语气.

3、名词不能修饰任何词,它只能被其他词修饰

4、系动词不是形容词,不能用来修饰词,它们就是动词,例如be,get,have,感官动词等.

5、介词用来连接地点、时间等或用来构成一个短语

6、冠词用来修饰名词,但the也可用来作特指

7、动词不能用来修饰其他词,它们只能被副词修饰

8、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有关联的成份,这两个成份必须是同一类型,即句子连句子、短语连短语等

9、数词用来修饰可数名词或部分不可数名词

10、代词用来代之前面某样提及过的东西

11、感叹词,顾名思义用来表示个人情感

12、助动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用来加深程度,如用在强调句、倒装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水至清则无鱼等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识时务者为俊杰shíshíwùzhěwéijùnjié比喻认清时代潮流者,方可为英雄豪杰。

树倒猢狲散shùdǎohúsūnsàn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作恶的头目一倒,帮凶们都各顾各地逃跑了。

水至清则无鱼shuǐzhìqīngzéwúyú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hāzhīháolí,miùyǐqiānlǐ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进阶必背词语解释俯拾即是等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浮想联翩;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皆是。

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6课《理想》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饥寒】jīhán饥饿并且寒冷,多指环境艰苦.

【离乱】líluàn战争、叛乱、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亲人分离、社会混乱的现象。

【缀连】zhuìlián组合;连属;连在一起。

【远行】yuǎnxíng出远门。

【倔强】juéjiàng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但有时也做贬义词来用。

【洗濯】xǐzhuó洗。

【玷污】diànwū弄脏,比喻辱没。

【怨恨】yuànhèn强烈不满或仇恨,也指这种情绪

【扒窃】páqiè从别人身上偷窃(财物)。

【诅咒】zǔzhòu原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之人,今指咒骂。

【浓阴】nóngyīn浓密阴绿,树木张叶的繁密景象。一般用于形容高大,挺拔,茂密的大树。

【海天相吻】hǎitiānxiàngwěn天空与海面互相连接合为一体。

【浪子回头】làngzǐhuítóu做了坏事或不务正业的人改过自新。

【碌碌终生】lùlùzhōngshēng一生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绝处逢生】juéchùféngshēng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找到了希望与出路。绝处:死路。

【可望不可即】kěwàngbùkějí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脊梁】jǐliáng脊背。

【寂寥】jìliáo寂静,空旷。

【蜕作】tuìzuò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功勋】gōngxūn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的特殊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4.【2018甘肃省天水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大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B.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钱泳辰在电视剧《苦乐村官》中,把村长万喜的角色表演得淋

离尽致,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律。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种题型,前提是对成语(或词语)的理解,只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等。本题中C项中“喜出望外”的意思是“遇上出乎意料的、不在预测中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开心。”本句不是意料之外,开关一句表明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应该改为“大喜过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Q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绝:没有。伦:同辈,同类。

轻而易举(qīngéryìjǔ):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情不自禁(qíngbùzìjīn):禁:忍住。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情投意合(qíngtóuyìhé):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相合。投:合;迎合。

全神贯注(quánshénguànzhù):贯注:(精力、精神)集中。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进阶词语解释如期而至等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54.A.如期而至rúqīérzhì

【近义词】如约而来【反义词】姗姗来迟,不期而遇

B.垂询:垂: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condescend]。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例:欢迎垂询

C.无论有两个意思:

(1)[nomatterwhat]∶不论;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don’tsay]∶不要说;不用说

D.交相辉映[jiāoxiānghuīyìng]

[解释]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难点词语解释犯而不校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犯而不校发音fànérbùjiào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请君入瓮发音qǐngjūnrùwèng释义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示例掬西江之水,为尔洗肠,即烧东壁之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1.烟囱yāncōng:建造在屋顶上的竖立构筑物,包括建造在屋内的排除烟难闻的烟气或气体的一个或几个烟道;尤指其伸出屋顶的部分。

2.招架zhāojià:抵挡;承受。

3.驾驭jiàyù:比喻掌握控制;支配

4.熏陶xūntáo: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5.隐匿yǐnnì:隐瞒;隐藏。

6.憋闷biēmen:指心里烦闷

7.掂量diānliang:思考事情可行性、话语深意等。

diānliáng:〈动〉1.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8.礼聘lǐpìn:以尊敬的方式聘请。

9.一气呵成yīqìhēchéng: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10.不知好歹bùzhīhǎodǎi: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11.妙手回春miàoshǒuhuíchūn: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也说着(zhuó)手成春。

12.两肋插刀liǎnglèichādāo: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13.如坐针毡rúzuòzhēnzhān: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4.天伦之乐tiānlúnzhīlè:泛指家庭的乐趣。

15.望眼欲穿wàngyǎnyùchuān:形容盼望殷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常用一词多义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