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伏天醋泡脚最好什么时候(汇编七篇)

浏览

5095

文章

7

篇1:2021年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夏至日第三个庚日

2021年伏天是从夏至日第三个庚日开始算,就是2021年7月11日开始入伏,到2021年8月19日结束,分为三伏,总共四十天。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10天);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 (2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2021年入伏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2021年7月21日入伏,一个是2021年7月11日入伏。这个和入伏时间的算法“夏至三庚”有关,“夏至三庚”即从夏至开始起的第3个“庚日”。

因为2021年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干支纪日法上这一天是甲午月 庚子日,如果将这一天也算作一个“庚日”,那么入伏的时间就是2021年7月11日。庚日即是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2023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到7月20日开始进入初伏,要说三伏天一共经历40天。中伏开始跟结束的时间为2023年7月21日到2023年8月9日,中间共经历20天,末伏的时间是在2023年8月10日到2023年8月19日,一共是10天。

1

三伏天的具体时间段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中间,在这个时间段中代表一年当中气温最高,而且是相对潮湿闷热的时间段。平时所说的三伏天中的伏主要是伏邪,也就是六邪,另外三伏天是最热的。

2

三伏天的特色

三伏天到来之际,可谓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旦进入三伏天之后,地表的湿度开始变大,每天都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散发的热量比较少,地表层的热量开始慢慢积累。所以三伏天到来的时候可谓是一天比一天热,一旦进入三伏天,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了最高峰。

3

副热带高压加强

夏季本来雨水较多,空气湿度比较大,水的热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不过七八月份到来之际,副热带的高压逐步的加强。而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让天气逐步的晴朗并且少云,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辐射降温,天气也会变得越发的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2023三伏天起止时间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2023年的三伏天,7月11日开始一直到8月19日。总共是40天,里面会包括初始的10天,中间的20天,还有最后的10天。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推算

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计算,大概是第3个“庚日”就已经进入到三伏天。三伏天就是全年中最热的一个时间阶段,慢慢出现叶短昼长的现象,阳光会接近直射,每天吸热多散热比较少。在积累下来之后,一天要比一天更热。一般来说,三伏天中还会分成初伏,中伏,还有末伏。而这中间中伏肯定是温度最高。

三伏天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果是户外劳动者,应该调整工作的时间,尽量不要在中午的时候外出工作,随时都将容易中暑。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整个人都觉得头脑昏昏沉沉,将引起意外事故。如果是小朋友还有老年人情,这些体质比较差的朋友,在三伏天期间尽量不要乱跑,可以选择留在家中减少高温的照射。在家里面有很多的降温方法,比如打开空调,比如利用电风扇或者是喝一些自制的绿豆汤,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三伏天的天气特征

在进入到三伏天之后温度比较高,而且气候闷热潮湿,空气中的湿度逐渐的增加。三伏天主要是吹东南风,在东南方就是海洋,因此导致空气比较潮湿,这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比较独有的气候。三伏天所代表的是高温极端天气,与“三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古人就把一年之中温度比较高的天气称之为“暑”,然后又想方设法找了“伏”与之搭伴,除了在这背后有文化的含义之外,另外一个目的主要是从养生这一方面来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数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2021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算起,直到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2021年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共十天,2021年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共二十天,2021年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共十天。

三伏天的习俗:

吃面条:

二伏时正值小麦丰收之际,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食后出一身汗,周身皆舒服。

吃饺子:

三伏天时饺子也叫伏贴或贴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伏天是什么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酷暑的时刻,一般有30或40天。其中,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今天我们来看看伏天的注意事项。

1、谨防颈椎着凉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喝水不宜过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

3、热水泡脚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4、健康饮食

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夏季养生小贴士

全文共 2889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的伏天是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的日子,这是太阳温度最高、最闷热的日子。人们常说的伏天,主要是指阳历的7月份,即每年当中的最热的时间。那么,今年伏天具体的日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你知道吗?在伏天里吃什么你知道吗?如果你还不知道,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头伏7月18日(历经10天)

中伏天数10天

末伏8月7日开始

有句俗话这样说:“小暑不太热,大暑是热天。”其实就是讲的小暑节气期间正好是入伏。从小暑开始至到立秋期间便称为“伏天”。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内俗称为“伏夏”季节,有初伏、二伏、三伏。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这就是中医称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伏”呢?

“伏”及热的意思,从字面也可理解成:有人的地方,狗总伏在旁边,及“伏”字即是趴下的意思。

关于“伏”字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6年。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伏是隐藏的意思,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

伏天是每年最热的日子,然而伏天到来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大概就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依据我国黄历表中的气候规律总结了三伏天的大致算法。

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注: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2012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是4个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2年“夏至”是6月21日7时45分(农历5月3日),“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出现在7月18日,即这一天入伏为头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8月7日,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夏季养生

一、水果及功效

1、草莓

草莓有增白和滋润保湿的作用;在夏季食用可以去火、解暑、清热,夏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无论对肌肤或身体健康都是很好的。

2、西红柿

平衡皮肤pH值,祛斑美白;用茶匙盛满西红柿的酱汁,加拌一小包砂糖,可以用来去除面上的小斑点。

3、樱桃

樱桃所含果酸能促进角质层的形成,加快肌肤的新陈代谢。

4、柑天然保湿效果

酸柑全身都很有价值,尤其它的种子更为突出,其表面粘状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果胶,乃食物纤维,其吸水性及保存水分的能力极强,具有天然保湿效果。

此外,种子里的类黄酮、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皮肤表面形成黑斑,所含的柠檬酸、果酸也能祛除多余角质。

二、养生饮食制作

善瑞清咽润喉茶

【材料】:杭白菊、胖大海、甘草、金莲花、百合花等

【功效】:清热润肺,清咽利喉,消痰止咳。

【备注】: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者不宜饮用,孕妇忌用。

绿豆木瓜美容养生粥

【材料】:绿豆、大米、百合、小麦、薏仁、木瓜粉等

【作用】:此粥清热解毒,凉血,润养肺经,安神养肤,对乳腺发育很有帮助。常食能使皮肤变得光洁柔嫩、皱纹减少、面色红润。

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厚肠胃,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据《纲目拾遗》记载:百合“清痰火,补虚损”。

木瓜,被喻为“百益果王”,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助消化之余还能消暑解渴、润肺止咳,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抗痉挛。《海药本草》记载:木瓜“敛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清热润燥粥

【材料】:小米、大米、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红枣、山楂、红豆等。

【作用】:此粥能养肾气,健脾胃,清热润燥,增强机体免疫和防癌,是一种适合各类人群延年益寿的佳品。

据《滇南本草》记载:小米“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

据《海药本草》记载:松子“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据《本草纲目》记载:杏仁“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等功效;红豆“通小肠、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肿排脓、治泻痢脚气、止渴解酒、通乳下胎”。

三伏天吃什么

一、头伏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

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二、吃苦去肝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蔬果增食欲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

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四、吃姜补阳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

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总结:关于伏天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成:“伏”及天很热,宜静不适合动。所以这也体现出伏天的热。伏天里最热的要数三伏,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这期间是最热的时候。现在我们既然了解了伏天的知识,那就不必担心伏天的危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庚日是什么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