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门三英烈士墓【热门20篇】

我们徒步来到烈士陵园给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洒热血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扫墓,沉痛悼念英雄们,表达我们对先烈们诚挚的敬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门三英烈士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2072

文章

232

篇1:君山烈士墓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君山烈士墓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君山烈士墓位于宜秀区大龙山镇新新社居委君山岭,年代为现代。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君山烈士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龙山镇:大龙山镇座落在安庆市北郊集贤关,紧接安庆市民航机场和铁路货运站,以大龙山而得名。是安庆通往西北辖县(市)的第一镇,皖西南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 大龙山介于东经116°58′~117°01′,北纬30°35′~30°38′之间,南抵山口乡,西怀月山镇毗连,北与五横乡接壤,东北与大龙山风景区为邻。距合肥市178公里,距安庆市10公里,距怀宁县城20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褚雅青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褚雅青革命烈士墓为微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褚雅青革命烈士墓位于微山岛镇里张阿村,年代为近现代。

2019年10月24日公布为微山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里张阿村:里张阿村 位于微山岛乡北部,距乡驻地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褚庆仁,村委会主任:褚庆如。1870年建村。有褚、殷、王、郑等6个姓氏,褚、殷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10户,720人。村东西360米,南北27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9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水产养殖面积60亩,产量1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猪30头,养鸡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马骏烈士墓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马骏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骏烈士墓于1984和1987年分别被朝阳区和北京市政府列为重点烈士名墓及文物保护单位。95年,北京市和朝阳区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缮烈士墓,并在朝阳区范围内捐款塑造了马骏半身铜像,最后建成了面积为200M2的仿古式建筑——马骏烈士纪念室,并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安排和设置了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息的展出内容:马骏烈士的生平简介、事迹介绍、图片资料、马骏烈士的使用过的物品展示等,照片及真实实物均由马俊的家属提供。

马骏烈士墓位于日坛公园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叛徒出卖,在北京被张作霖杀害。牺牲后葬于日坛公园内。1951年北京市政府隆重公祭并重修其墓。墓碑由郭沫若题书。1987年再次重修,墓碑改由邓颖超题写。同时马骏夫人杨秀蓉的遗骨移葬于东侧。墓为汉白玉石砌筑,台基四周环以白石护拦。近年朝阳区再次修整此墓,并建成青少年教育基地。

乘车路线

乘29路车到日坛公园站下车,或乘1、4、57、特1路到日坛路站下车向北

马骏 (1895-1928),字遹泉,号准台,曾用名马天安、张子良。回族。吉林省宁古塔(现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03年进私塾读书,1906年转入清真学堂,1910年就读于江沿二等学校。1912年夏,入吉林省立一中。1915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同周恩来等同学组织和领导了学校的反帝-,抨击-的"二十一条",成为-的中坚力量。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洪市衡宝战役烈士墓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洪市衡宝战役烈士墓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洪市衡宝战役烈士墓位于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余田村石灰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解放前夕,白崇禧残部负隅顽抗,在衡阳县境内通往宝庆(今邵阳)方向去的洪罗庙镇集结了大量兵力,大肆构筑工事,明碉暗堡林立,企图利用这一有利地势,阻击解放军继续南进。1949年农历8月13日,衡宝战役在衡阳县洪罗庙(现洪市镇)境内摆开了战场,解放军四野162师485团2营追击一股逃窜的国民党部队,在天柱峰下大战三天三夜。直到中秋节那天,战斗才结束。战斗非常惨烈,在笔架山,敌军飞机丢下许多炸弹,炸死了40多个解放军战士。在波罗山,7名战士都是和敌人拼刺刀牺牲的。在洪罗庙战斗中,一共歼敌数百人,解放军指战员有97人壮烈牺牲,牺牲的时候他们都很年轻,绝大多数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战争结束后,当地老百姓看到牺牲者帽子上有红五星,知道是解放军,就含泪收拾遗体,并凑钱购买棺材,就地安葬。97名烈士分葬6个地方。洪市镇的这一处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纪念这些革命烈士,1975年4月,由洪市镇余田大队和洪市中学共-建此墓,由于年代久远,墓地杂草丛生。2009年,衡阳县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修缮,墓碑题词“将身心献人民,以正义还天地”。

洪市衡宝战役烈士墓于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台山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山东南脚下的官塘山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江宁区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内埋葬着87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铭牌上写65位)牺牲的新四军抗日烈士。每年都有大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小学生前来此凭吊祭扫。

纪念塔碑高16.5米、宽5.4米,塔身正面雕刻着“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贴金大字,塔前有宽敞的大理石平台,平台之下有烈士陵园三门大牌坊(宽15.8米、高8米)。陵园内建有陈列馆。馆内布局抗日铁军、挺进东南、江宁烽火、浩气长存、深切缅怀等五个篇章,展示了江宁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英勇人物和事迹。

巍巍云台山,位于横山西北、江宁区西南,西北依江宁街道陆郎桥,东南为横溪镇,距南京主城36公里。云台山东麓,巍然屹立着云台山抗日烈土墓,该墓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墓内安放着新四军二支队三团营长邱立生、政治教导员王荣春等65位烈士遗骸。高达16米的纪念塔上红星闪耀,碑文为: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和陵墓周围种植青松翠柏,庄严肃穆。云台山烈士墓和山上的每一寸土石,都见证了云台山烈士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横溪街道: 江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区划调整,新设横溪镇由原横溪、丹阳和陶吴三个镇合并而成,镇0驻地设在原横溪镇.横溪镇位于江宁区西南部,距南京市中心30公里,总面积215平方公里,人口7.16万人。镇内交通便捷,有凤云铁路专用线,将军南路、宁丹路等可直达南京;横禄、横铜、汤铜、陶禄等公路贯穿集镇,10分钟可达南京禄口机场,现代快速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横溪地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嘉县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永嘉县革命烈士墓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永嘉县革命烈士墓位于沙头镇高浦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83年,永嘉县革命烈士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头镇:沙头镇是永嘉县承接沿江和山区的工业重镇,位于楠溪江中下游,东靠陡门乡,南临上塘镇,西接渠口乡、下寮乡,北壤花坦乡。镇域总面积64.9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5250人口,41省道和正在建设中的诸永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的门户,辖区内有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太平岩景区,人文景观不胜枚举。2005年,全镇共完成工业产值5亿元,农业产值131。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坐落在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同志故居右侧100米许的小山之上。墓坪宽约200平方米。墓体总高4.1米。其中,基座长1.6米,宽1.2米,高0.9米。碑名略呈方形,高2米。顶呈棱形。碑外有护栏,长3.2米,宽2.9米。1983年7月南0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题写墓名:“彭金华、彭荣华烈士之墓”。碑背镌刻《碑记》:“彭金华、彭荣华同志系彭德怀同志胞弟。金华同志生于1900年10月22日。1937年10月赴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0。次年回乡建立彭家围子党支部,任支部书记。荣华同志生于1903年12月12日。1938年入党,与金华等同志一起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40年,-反动派指使潭株警备司令部,伙同湘潭县政府及地方恶霸带领枪兵三十余人,于十月四日凌晨到彭家围子搜捕,荣华同志当场被枪杀。金华同志被抓走,七天后被秘密杀害于易家湾凤形山。当时即合葬于此,一九七九年十月重修此墓,一九八三年七月0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为两位烈士墓碑题字。一九八九年三月,湘潭县人民政府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茶棚战斗殉难烈士墓地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茶棚战斗殉难烈士墓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茶棚战斗殉难烈士墓地位于牟平区莒格庄镇桲椤村,年代为1943年12月。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茶棚战斗殉难烈士墓地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纪念碑为中心,向东50米,向西30米,向北约30米,向南20米。

莒格庄镇:莒格庄镇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在牟平区东南部,昆嵛山前怀,南与乳山市相接,东与威海市文登区接壤。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截至2004年,该镇共有户口7675户,人口19687人,党员1720名。文(登)朱(桥)公路横跨东西,宋(家口)冯(家)公路纵贯南北。据传,宋时,乳山市峒岭、南汗村民迁此建村,因村址有水渠,取名渠格庄,后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河南辛亥十一革命烈士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开封市区东南隅禹王台公园内。墓坐北朝南,呈八角形,冢高5米,直径5.7米,墓壁四周镶巨石。墓前设有墓碑。墓周嵌题词及烈士传略石刻16方。占地0.5公顷。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起义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公推张钟端为河南起义军总司令,在省会开封组织起义,因0细告密,400多名起义者被捕。同年12月24日,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丹鹏晏、徐振泉、张得成、李干公、王梦兰、李鸿绪、崔德聚等11人,分别就义于开封西郊和南关。1934年,河南省政府将11位烈士遗骨合葬于南关铁路北侧。1981年迁入禹王台公园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罗学瓒烈士墓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罗学瓒烈士墓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学瓒烈士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天元区马家河镇月塘社区。罗学瓒(1894-1930),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八年参与组织新民学会,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湘区区委委员、湘南区委宣传部长、酆陵和湘潭县委书记、浙江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中共特派员等职。一九二九年四月三十日被捕,囚禁于浙江陆军监狱。一九三零年八月二十七日壮烈牺牲。

信息来源: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伯唐烈士墓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王伯唐烈士墓为定襄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唐烈士墓,位于定襄县晋昌镇王进村西约300米处。王伯唐(1901--1935),名继尧,定襄县王进村人。历任中共北方局直属支部书记、中共山西特委书记等职。1935年7月牺牲,同年于村西建墓,面积约70平方米。1966年4月,立纪念碑,高1.6米,正面题刻“烈士王伯唐之墓”。1994年村委会对其封土堆用砖混进行了修缮,直径约3米,高约2米。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王进村:定襄县晋昌镇王进村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南靠忻阜路,西临外环公路。在定襄只要提起芥菜,人们交口称赞王进村的好,王进村因芥菜而闻名,全村人口2045人,645户,劳动力750人,耕地4715亩。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科学的管理,造就了王进村西甜瓜复播芥菜的特色生产,交通的便利,且紧临县城为其创造了销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棵榆树镇欢喜岭村无名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三棵榆树欢喜岭村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欢喜岭村村部东侧200米处,距镇政府驻地三棵榆树村5公里。占地面积8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80平方米。

1947年5月22日通化解放后,残敌向沈阳败退时驻扎在三棵榆树村一带,我军某连追击到当地的欢喜岭村后进行必要的修整。没有想到的是,一天溃退在三棵榆树村的国民党军突然兵分两路,一路从依木树村至老龙湾翻山偷袭,另一路经夹皮沟庙岭攻击,两路人马向驻扎在欢喜岭村的我东北民主联军四纵某连进行了突然袭击,当时将正在河边洗衣服、没有防备的一些我军战士被包围,双方展开激战。由于事发突然、猝不及防,我军十分被动,致使包括连长在内的7名同志英勇牺牲,被安葬在今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欢喜岭村,当地群众习惯称作“八路坟”。

形成于1947年春,利用于1956年春。遗址保护和利用不够。(中共通化县委党校提供)

欢喜岭村:欢喜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位于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1951年5月,中南军区在羊楼洞组建第七预备医院,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在创建后的五年里,共收治抗美援朝战争前线伤员和中南军区内部伤病员六批1200多人,经医治无效死亡142名,全部安葬在老营盘茶山上,形成现有的烈士墓。墓坐东朝西,12排142座,其中137座有碑文,记录了每位烈士的籍贯、所在部队番号和牺牲时的年龄。国内集中安葬抗美援朝时期革命烈士的地点仅有三处,此为其中之一,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黎育教烈士墓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黎育教烈士墓为炎陵县文物保护单位。

黎育教烈士墓位于下村乡。黎育教是炎陵籍革命烈士,土地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先驱,中国早期卓越共产党人,曾任炎陵县第三任县委书记、湘南特委宣传部长、省委巡视员。1932年,黎育教奉命前往湘赣省委汇报工作,途径酃县下村白沙墩时,遭“铲共义勇队”袭击而牺牲,年仅27岁。为纪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壮举,当地在下村乡坪坑村老屋背修建了黎育教烈士墓,墓联云:“昔以雄才罹劫难,今留英气在尘寰”。

下村乡:炎陵县辖乡。1949年属定治乡,1950年属下村、太平两乡,1958年为下村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0.8万。乡政府驻同乐。辖同乐、云里、鹫峰、泥湖、坪坑、田心、长远、长溪、大横溪、横岗、东坑、坳头、青松、溪源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花岗石、电站、木材加工、钨砂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新世纪”梨和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陈培仁烈士墓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陈培仁烈士墓为贵港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培仁烈士墓

位于今贵港市覃塘镇大郭村瓦古岭西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坟珠高2米,底径2.5米,用水泥灰砂履盖。正面有大理石碑嵌在灰砂砖砌的碑台上,碑台高1.5米,宽1.4米,上呈拱形,一:大理石碑高1米、宽60厘米,上刻“陈培仁烈士墓”七字,楷书,字径80厘米:坟圈距坟珠1.5米外侧用水泥灰砂石砌矮墙,通高1米,围成半圆形,然后向两旁伸展为坟手,伸展短墙每宽3米。左边矮墙上嵌有横放大理石,高80厘米,宽240厘米。碑文叙述中共贵县首届县委书记陈培仁生平,坟前碑座正面分为三级台地,每台级差0.3米,台级以坟珠向外由高变低,且越来越阔,可供祭祀之用。1928年陈培仁家属把他葬在此地,有青石碑。今墓的规模是1986年5月贵县人民政府在原地上扩建而成的。

陈培仁(1902-1928) 又名祖尧,覃塘镇西鱼洞人。1924年在上海浦东中学特别班就读。1925年春,与在上海的桂籍学生组织新广西期成会上海分会,被选为负责人。夏,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广州中山大学,主编《民间》 、《疾呼》等期刊。1927年3月受党派遣回贵县活动,任贵县国民党部农民部长、《贵县青年》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惠水红军烈士墓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惠水红军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烈士墓

惠水县著名的风景名胜“九龙山”下,矗立着一块高约6米的三棱形纪念碑,碑顶的一颗红色五角星闪闪发光,映衬着四周的苍松翠柏。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惠水,有9名伤病员掉了队,借宿在九龙乡岩脚寨一个名叫牙笑的苗族老乡家,不幸被当地土豪、保长罗子华发现。罗纠集30多名匪徒包围了住房。红军伤病员以病残之躯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后搏斗,但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被匪徒们残酷杀害,并将尸体抛进岩洞内。

解放后,根据当地群众的回忆,经过长期调查,终于惩办了参加杀害红军的凶手,并于1970年10月16日在马头关山洞内寻找到红军烈士的八具遗骨以及军用小刀、纽扣、私章盒等遗物。为悼念死难的红军烈士,经县委研究,将烈士遗骨葬于群蜂环抱的九龙山平台上并立碑纪念。每年清明,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干部群众都来此祭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巍巍丰碑犹如红军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1982年红军烈士墓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陈子贤烈士墓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陈子贤烈士墓位于黄田镇江头虾公塘山,建于1947年,1984年重修。坐东向西。建筑占地面积约13平方米。墓碑为四方台柱体,红砖垒筑,水泥批荡,高2.8米,宽1米。碑顶有五角星装饰,碑身正面有“革命烈士陈子贤之墓”字样,落款“一九八四年四月立”。墓台长4.16米,宽3米,四周有水泥围栏。陈子贤(生卒不详),黄田江头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东江纵队中队长。1947年,在战斗中受伤,后于香港牺牲。

黄田镇:黄田镇位于四会市西北部、绥江中游,距四会市中心18公里,与广宁县交界。全镇总面积89.6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34人。 黄田镇盛产柑桔,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四会市柑桔主要产区。现有柑桔种植面积33000亩,柑桔总产量达130000吨,总产值8660万元,柑桔已成为黄田农村的经济支柱产业。“桔之源”绥江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吴店烈士墓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吴店烈士墓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店烈士墓位于义乌市上溪镇塘西村,时代为196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81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1981.05.18义革[1981]58号。

文物价值:安放着吴店籍和吴店范围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部分烈士英灵。

保护范围: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

建设控制地带:塘西山背墙及水泥栏杆范围内的4260平方米。

塘西村:塘西村位于义西工业园区中心,全村共有户数176户,村级水泥道路四通八达,外来人口集中,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开放和支持,农村建起了篮球场、农民健身体育场,建造起了村级综合大楼、村级小五化,新农村标准化用电改造等。我们村既是上溪镇义西工业区的住宅中心又是工业开发办厂的黄金地段,现在上溪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又向新农村建设发展,村两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洞头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洞头革命烈士墓为洞头县文物保护单位。

洞头革命烈士墓位于洞头县北岙镇南面一山坡上。1956年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起势,分六层而建。总进深115米、阔65米,占地7470平方米。沿纵轴线依次建有围墙门台、甬道、纪念碑、纪念塔、陵墓。门楣上嵌“烈士陵园”铜匾,甬道两侧门柱上有郭沫若亲书楹联:“海岛蔚风云,革命高潮净涤腥膻光禹甸;瓯江流日夜,英雄碧血长垂典范在人间”。纪念碑高1.5米,宽0.7米,碑文阴刻解放军1952年1月15日解放洞头全境经过。纪念塔高11.6米,正面直书仿毛泽东书体“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陵墓呈“品”字型,共三层。内埋135名烈士忠骨,前排安葬林环岛等洞头早期革命英烈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李贞乾烈士墓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李贞乾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贞乾烈士墓

与吴大名烈士墓同年建成,构造相似。门的正上方是原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同志的题词:“李贞乾烈士永垂不朽”,门前两边的立柱上是原湖西专署专员尚格东、原湖西地委副书记王香圃同志的题词:“当年神州陆沉义旗举唤起千万健儿开展抗日根据地,今朝山河解放懿范垂湖西激励广大群众巩固人民共和国”。亭子中间是李贞乾烈士半身汉白玉雕像,底座上雕刻着李贞乾烈士的简历,棺木安葬在亭子的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