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洋钱饼的典故【最新20篇】

关于餐桌上的礼仪,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懂一点,也不可完全不懂。下面问学吧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洋钱饼的典故,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浏览

3683

文章

802

篇1:典故之都是哪个城市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指的是邯郸市,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00多条。

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邯郸”二字作为地名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走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典故,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和边塞的风蕴文化、哲理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对牛弹琴的道理 对牛弹琴的典故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对牛弹琴出自《理惑论》,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常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古时候,有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琴非常好听。有一天,他带着琴到来到郊外,看见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顿时来了兴致。他摆好琴,开始对着黄牛弹奏了起来。曲子虽然优美,黄牛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管低头吃草。公明仪以为黄牛不喜欢听这首,他又换了一首,可黄牛还是只顾低头吃草。他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最后,黄牛慢悠悠的走了。公明仪非常失望,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弹的不好,而是牛根本听不懂。公明仪叹了叹气,无奈的回家了。这就是对牛弹琴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八月十五中秋节典故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秋节少不了典故,你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典故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典故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秋节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八月十五中秋节典故

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国外中秋节习俗

越南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 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

琉球

琉球人中秋节除了祭祖、拜月外,还会祭灶,感谢灶君保佑一年内家中平安。除了吃月饼,他们会吃一种叫吹上饼的食品,这是一种表面铺上红豆的米饼。除此之外,还有拔河、舞狮、的风俗。

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一起吃饭、团聚,并且会祭祖,感谢祖先庇佑。也会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与月亮、团圆有关,这些食品同时也是祭月的祭品,如华人(汉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广东、香港有些人会以月光饼代替月饼;日本人(大和族)则会吃月见团子,部分地区会煎太阳蛋,月饼、月光饼、月见团子、太阳蛋都呈圆形,代表满月;朝鲜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琉球人除了吃月饼外还会吃吹上饼。此外,时令的水果和其他农作物如杨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农耕社会中是农民秋季的收获,也是中秋节的食品和祭品。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管仲与鲍叔牙的典故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鲍叔牙自青年时即与管仲交,知管仲贤。管仲、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的友谊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资金大部分由鲍叔牙筹集,但管仲分红分得最多,鲍叔牙的手下骂管仲贪婪,但鲍叔牙却说是自己分给他的。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办事,却把事情办砸,鲍叔牙不责怪他,反而还安慰他。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他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他的缺点。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的典故及意义介绍大全

全文共 3862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典故意义介绍大全_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假日之一,和中秋节、端午节、春节齐名,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重阳节的典故及意义介绍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重阳节的典故及意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重阳节关于节日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重阳的佳节祝福

1、为答谢各位亲友对本人的支持,特在此佳节举行大派送活动,凡在本人心中具有一定地位的朋友将获得价值一毛的短信一条。祝:重阳节快乐!

2、秋风徐徐,九九重阳。赏着菊花,品味菊酒。登高远望,家乡。祝愿飘泊在外的游子们重阳节快乐,身体健康。

3、重阳登高赏菊花,短信祝愿给你发,不论男女和老幼,祝愿多多不嫌够,不论贫穷和富贵,转条短信不嫌累,重阳快乐,短信多多转,钞票多多赚!

4、又是一年九月九,相思成灾盼聚首。平日忙碌无聚时,重阳佳节叙叙旧。只要和你见一面,也得喝杯团聚酒。祝愿兄弟早归家,无价友谊天长久。

5、在这九九重阳佳节之日,愿你: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到,九霄云外;财源如九州四海的宽广;身体如九牛二虎般棒棒;最后祝你重阳快乐,幸福久久!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重阳节的诗词有哪些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4.吃重阳糕

(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6.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7.饮菊花酒

(1)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2)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8.佩茱萸

(1)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2)《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而古人则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9.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10.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头如新的典故 倾盖如故白头如新的典故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白头如新出自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讲的是邹阳受人诬陷,被关入狱。在狱中,邹阳写了一封列举事实的信给梁孝王,信中表明如果双方互不信任,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和刚认识一样;如果二人真的相互了解,即便刚认识,也会像老朋友一样。梁孝王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将邹阳释放并将他当做贵宾接待的故事。

倾盖如故白头如新的意思

意思是虽然是白头之交,但是二者却并不了解对方,形容交情不深,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友情深厚,就像旧交一样。

白头如新的典故

西汉时期,邹阳来到梁国游学,他在梁孝王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引来许多人的嫉妒,因此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邹阳十分激愤,不甘心就这样别人陷害,于是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信中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如果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如果二人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写的信后,非常感动,立刻就将他释放,并且将他奉为上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洛阳纸贵”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说的是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洛阳纸贵”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出处】

《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典故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左雍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由此便有了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鸠夺鹊巢什么意思?鸠夺鹊巢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袁氏势力也迅速分崩瓦解,袁尚和袁熙逃往辽东,主要曹操拿下辽东那便能收复整个北方。不过曹操似乎并没有心急,而且肯定有人会帮他处理袁氏兄弟。最后袁尚和袁熙都被公孙康给杀害,而且还把首级送给曹操以表忠心。就连曹操都有预见的本事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鸠夺鹊巢”,就和这件事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发生在袁氏兄弟逃往辽东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公孙康、袁尚和袁煕。原文如下:

公孙恭曰:“袁绍在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公,曹公必重待我。”康曰:“只怕曹操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恭曰:“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康从之,使人去探消息。却说袁熙、袁尚至辽东,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

商议已定,乃入见公孙康。康留于馆驿,只推有病,不即相见。不一日,细作回报:“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见礼毕,命坐。时天气严寒,尚见床榻上无茵褥,谓康曰:“愿铺坐席。”康瞋目言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尚大惊。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发起统一河北之战,袁氏残余势力图本瓦解,袁尚和袁煕两兄弟损兵折将,只得逃往辽东。大将夏侯惇认为应该尽快出兵辽东,却遭到曹操的拒绝。曹操笑着对众将表示,用不了多久,辽东公孙康就会将袁氏兄弟的首级送来。果然,袁氏兄弟来到辽东后,公孙康唯恐曹操出兵对自己不利,便将袁氏兄弟杀死,并将其首级送给了曹操邀功。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公孙恭口中的“鸠夺鹊巢”,意为斑鸠抢占喜鹊窝。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小说中提到的袁尚、袁煕兄弟逃往辽东及被杀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袁绍传》载:“十二年,太祖至辽西击乌丸。尚、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三国志•武帝纪》亦称:“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袁尚、袁煕兄弟逃到辽东后,曹营中的确有人向曹操提出进军辽东的建议,但曹操胸有成竹地表示不用动用军队,公孙康不久后就会将袁氏兄弟的首级送来。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曹操所说的那样,没过多久,公孙康便斩杀了袁氏兄弟。

曹操为何能准确预测公孙康会斩杀袁氏兄弟呢?当袁氏兄弟的首级送来后,不少曹军将领也向曹操提出了同样的疑问。曹操回答道:“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意思是说公孙康原本就对袁尚兄弟非常忌惮,如果发兵进攻辽东,就会逼着公孙康与袁氏兄弟联手负隅顽抗。而采用按兵不动的策略,就减轻了公孙康的外部压力,令公孙康意识到袁氏兄弟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一定会除掉袁氏兄弟。

公孙康除掉袁氏兄弟,可谓是一举两得,既稳定了辽东局势,保住了自己的地盘,同时又可以向曹操邀功请赏以示效忠。曹操深谋远虑,不费一兵一卒便彻底歼灭了袁氏残余势力,终于平定了河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凿壁偷光的典故是什么?有哪些寓意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时,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小时候他很想读书,但是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功夫看一会书,所以一卷书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匡衡心里很着急,想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可是家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一线亮光,他赶忙走到墙壁旁边看,原来是从墙壁缝里透过邻居家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壁凿的更大了些,邻居家的人看到后,以为是小偷,连忙大喊,后来得知匡衡只是想看书后,就让匡衡和他家的小孩一起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跪而吮上乳是什么意思?跪而吮上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是唐朝非常伟大的皇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朝也是逐渐走向富强。不过要说李世民为什么能上位,可能就有点令人难以想象了。李世民是通过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才当上这个太子位的,不过连自己兄弟都敢杀,李世民的父亲李渊难道还敢放任李世民么?后来李世民就来了一手“跪而吮上乳”,重新博得了李渊的信任。这个“跪而吮上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玄武门之变,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宫廷之变。而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正是靠此次兵变才得以走上了权力巅峰。尽管李世民一方面通过篡改实录以为自己缘饰,弱化其父李渊的开国地位,更将李建成、李元吉塑造得猥琐不堪(仿佛自己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德政、勤政措施,而尽力地成为一代明君、圣君,以让他人淡忘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但是,还是难以消弭自己弑兄、杀弟、屠侄、逼父的事实。

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与其父李渊之间还有一番肉麻的表演。据《资治通鉴·唐纪七》记载:...上(李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有人将李世民“跪而吮上乳”,解释为李世民跪在李渊的胸前,吮吸李渊的乳头,还引用了李渊“胸有三乳”的传说。那么,李世民真的会有如此荒诞不经的举动?那画面简直不能想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谓“跪而吮上乳”,不过是引用了“羊羔跪乳”的典故。《增广贤文》中亦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跪乳、反哺,是比喻饮水思源,乃是一种孝行的表现。

李世民弑兄、杀弟、屠侄、逼父,违背了忠、仁、孝、悌。而对李渊来说,李世民的行为实乃忤逆不孝之极。李世民不过是通过“跪而吮上(父)乳”的形式,以表明自己还是父亲的乖宝宝而已,而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吮吸父乳。

大家应该也都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神出鬼没什么意思?神出鬼没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率军北伐,演义将诸葛亮和司马懿变成了宿敌关系。诸葛亮本有机会再上方谷一把火彻底除掉司马懿,最后却因一场大雨导致计划失败。而司马懿此后不再主动出兵,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也宣告失败。实际上诸葛亮北伐并没有遇见过司马懿,这段情节只是杜撰出来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出鬼没”,就和北伐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司马懿)即提兵急回。军心惶惶乱走。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张郃、戴陵见势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胜。背后关兴引兵接应诸路。司马懿大败一阵,奔入寨时,蜀兵已自回去。懿收聚败军,责骂诸将曰:“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众皆羞惭而退。这一阵,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却说孔明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欲起兵进取。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诸将无不感激。后人有诗叹曰:“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旬日之后,孔明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分付曰:“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汝等切勿走泄:司马懿若知,必来攻击。”遂传号令,教当夜暗暗拔寨,皆回汉中。孔明去了五日,懿方得知,乃长叹曰:“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发动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和阴平两郡。魏明帝曹睿闻讯后,派司马懿前来交战。诸葛亮施展疑兵之计,突然率部后退,司马懿紧紧追赶,结果中计,被诸葛亮杀败。但就在此时,诸葛亮突然得到消息,猛将张苞病重身亡。诸葛亮放声大哭,病情加重,只得撤军,返回汉中养病。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神出鬼没”,意为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淮南子》中的“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这也就意味着此次战斗不过是诸葛亮与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之间的较量,与司马懿并无关系。按照《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此时的司马懿尚在荆州地区与孙权对峙,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西北战场呢?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病重身亡的张苞,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而且也是蜀汉名将张飞之子。不过,他在历史上的事迹与小说的描述大相径庭。据《三国志·张苞传》载:“长子苞,早夭。”所谓的“夭”,指的是不到十八岁。这也就意味着张苞尚未成年并已经去世,从来也没有上过战场。小说中出现的所有有关张苞的事迹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

张飞有几个儿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中介绍。该回提到:“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当下吴班先发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长子张苞具棺椁盛贮,令弟张绍守阆中,”这个描述符合历史的真实。《三国志·张苞传》载:“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不过,张飞的这个儿子并不像父亲张飞一样与曹魏势同水火。据《三国志·后主传》载,伐蜀之战末期,位高权重的张绍曾经前往邓艾军营投降,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刘禅被迁往洛阳时,张绍随行,后来被司马昭封为列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长驱大进什么意思?长驱大进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32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被杀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兵讨伐东吴,虽然孙权派出使者求和,但刘备并没有答应。此后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抵抗刘备的进攻,222年刘备派黄权督江北水军,自己亲自率领陆军,结果在夷陵一战中蜀军惨败给了吴军,刘备只能退至永安。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长驱大进”,就和夷陵之战有关,这场战役也直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黄权和曹丕。原文如下:

却说先主于猇亭尽驱水军,顺流而下,沿江屯扎水寨,深入吴境。黄权谏曰:“水军沿江而下,进则易,退则难。臣愿为前驱。陛下宜在后阵,庶万无一失。”先主曰:“吴贼胆落,朕长驱大进,有何碍乎?”众官苦谏,先主不从。遂分兵两路:命黄权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先主自督江南诸军,夹江分立营寨,以图进取。细作探知,连夜报知魏主,言蜀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黄权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余里,不知何意。

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群臣犹未信,皆请拨兵备之。魏主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众皆拜服。魏主下令,使曹仁督一军出濡须,曹休督一军出洞口,曹真督一军出南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了给关羽复仇,刘备亲率七十万大军东征孙权。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刘备大军进展顺利,很快便挺进至夷陵一线。此时,黄权提出由自己率领的水军作为前部,刘备坐镇后方,这样可以保障刘备的安全。不过,黄权的这一建议却遭刘备拒绝。刘备下令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黄权统帅,负责江北地区。自己则率主力驻扎南岸,联营七百里。当曹丕得知刘备这一部署时,断言刘备必将战败,并下令曹魏大军做好入侵东吴的准备。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长驱大进”, 意为军队迅速向远方进军。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刘备对于黄权的安排,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黄权传》载,在夷陵之战开打之后,黄权向刘备提出:“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不过,这个比较稳妥的方案却遭到刘备的拒绝,刘备决定让黄权都督江北的军队防备曹魏的偷袭,自己亲率主力驻扎南岸。这一决定的最终结果不但令刘备兵败夷陵险些丧命,而且令黄权的退路被截断,无法撤回益州,只得投降曹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连营七百里,也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陆逊传传》载:“(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这一部署也成了刘备后来惨败夷陵的关键原因。等刘备连营七百里的消息传到曹魏后,就连一向不懂军事的魏文帝曹丕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国志文帝纪》载,曹丕对群臣表示:“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意思是说刘备不懂军事,连营七百里。在杂草丛生、地势平坦、潮湿低洼、艰险阻塞等处安营的军队,一定会被敌人打败,这是兵家大忌。

既然曹丕都能看出连营七百里是败招,征战多年的刘备为何却没有发现自己这一部署的巨大隐患呢?这与刘备的错误判断有关。在刘备看来,连营七百里的好处在于各营寨可以依险立寨,易守难攻,万无一失。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过,刘备的致命失误在于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将当时面临的特殊气候算进去。时值天气酷热的六月份,陆逊恰巧利用了这一特殊的气候特点,及时采用火攻,一举击败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最后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城濮之战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城濮之战成语的故事

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个国家在魏国城濮地区进行了一次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战争,当时还因为这场战争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退避三舍。

这一成语是当时晋文公兑现了流亡楚国时所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直接后退,避开了楚军的锋芒,随后晋文公就成为了新一代霸主,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以弱胜强的知名战役,当时禁军的力量比较弱,但是后来还是设计击退了楚国的军队,并且逼迫楚国军队主力后退。

春秋时期,周王室愈发衰弱,诸侯互相征伐,战争比较频繁,所以楚国势力强盛的时候就想称霸中原,与之对应的是齐桓公失去霸业,在这种情况之下,晋文公上位实力慢慢恢复,并且发动了城濮之战,最后晋文公因为退避三舍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谈笑自若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实在编写书中内容时,就自己创建了很多成语在里面,很多成语也是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叫谈笑自若,其中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当时赤壁大战已过,但是吴蜀联军还并没有发送警惕,准备乘胜追击,想要从曹操手上占更多便宜过来。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甘宁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主人公是东吴名将甘宁。原文如下:

(甘宁)后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未拔,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遣使报瑜,瑜用吕蒙计,帅诸将解围。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甘宁后来随周瑜一起在乌林击败曹操,又在南郡参与征讨曹仁的战斗。东吴军队在战争开始时期并未取得胜利,甘宁便向孙权建议向夷陵发动进攻。孙权同意了甘宁的请求,甘宁一战便拿下了该城,并率部在该城驻扎。当时,甘宁攻城的兵力仅有几百人,加上进城后招募的新兵,总计一千人。

不久后,曹仁调遣五、六千人围攻甘宁驻守的夷陵城。曹军在城外筑起高楼,箭像雨点般射入城中。城内守军非常害怕,唯有甘宁非常镇定,和平时一样有说有笑。在指挥将士守城的同时,甘宁派人出城将夷陵的战况向周瑜做了汇报。周瑜采纳了吕蒙的计策,派兵增援夷陵,给甘宁解了围。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以上记载中所提到的“谈笑自若”,。意为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故事所提到的战事,便是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底至次年的江陵攻防战。但是孙刘联军挟赤壁大战的余威,向曹军名将曹仁所占据的南郡发动进攻。面对孙刘联军的强大攻势,曹仁沉着应战,固守南郡重镇江陵,并多次击退联军攻势。战争也因此陷入胶着。

针对这一局面,甘宁向孙权提出尽快占领夷陵这一控制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对固守江陵的曹军实施水上封锁。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孙权和周瑜的采纳。但由于战事吃紧,周瑜无法派出更多军队,故此甘宁只能带领数百将士突袭夷陵。不过,尽管在兵力上不占任何优势,甘宁还是果断向夷陵发动进攻,一举拿下了该城。

夷陵的失守,令曹仁非常震惊。为了夺回这一战略要地,曹仁随即派遣五、六千人围攻夷陵。而此时夷陵守军的总人数仅仅一千人。面对五倍于己的敌军,将士们非常害怕,但久经沙场的甘宁则显示了名将的风采,谈笑自若,迅速稳定了军心。在加强夷陵防御的同时,甘宁又向周瑜求援,周瑜随即派出吕蒙等人率部增援,最终粉碎了曹仁夺回夷陵的企图,夷陵仍牢牢控制在孙刘联军手中。随着此战的胜利结束,曹仁在南郡的处境越发艰难,只能在不久之后放弃江陵向襄阳、樊城撤退。为时一年之久的江陵攻防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洋钱罐借款好下款吗?从三个方面做了解!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只有好下款的平台才会受到欢迎。因此,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来问某某平台是否好下款。这几日,有不少人来问洋钱借款是否好下款。在这里,就把洋钱罐借款的情况介绍给大家。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洋钱罐借款的申请门槛。目前,洋钱罐借款对借款人的要求是:

1、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良好,过往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不可以是征信黑、网黑;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二代身份证、银行卡和实名制手机号;

3、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强的还款意愿,可以做到按时足额还款。

其次,为大家介绍一下洋钱罐借款的通过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大家能够满足以上三个基本申请条件,就不难拿到贷款。从目前了解的一些下款情况可以推测,洋钱罐借款的通过率大约在90%以上。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下放款速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洋钱罐借款的下款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来说,大家从提交贷款申请到拿到贷款,时间不会超过24个小时。

通过上述内容,为大家介绍了洋钱罐借款是否好下款。总的来说,洋钱罐借款还是比较好下款的,对借款人的要求不是很高,通过率也算可以。放眼整个网贷市场,洋钱罐借款还是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诡计多端什么意思?诡计多端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263年,司马昭计划派兵伐蜀,誓要一举拿下蜀汉。其中邓艾和钟会各带一路大军向蜀汉进攻,其实司马昭总共派了三支部队,还有一支部队的统领是诸葛绪。诸葛绪是邓艾的下属但他似乎不喜欢听令于邓艾和钟会,结果还得罪了邓艾。好在曹魏此次出击,捷报不断,但钟会却私下向司马昭揭露诸葛绪犯下的错误,导致诸葛绪被废除一切职务。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诡计多端”,就和他们三人有关,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发生在灭蜀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钟会、诸葛绪和邓艾。原文如下:

却说钟会离剑阁二十里下寨,诸葛绪自来伏罪。会怒曰:“吾令汝守把阴平桥头,以断姜维归路,如何失了!今又不得吾令,擅自进兵,以致此败!”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绪恐雍州有失,引兵去救,维乘机走脱;绪因赶至关下,不想又为所败。”会大怒,叱令斩之。监军卫瓘曰:“绪虽有罪,乃邓征西所督之人;不争将军杀之,恐伤和气。”会曰:“吾奉天子明诏、晋公钧命,特来伐蜀。便是邓艾有罪,亦当斩之!”众皆力劝。

会乃将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任晋公发落;随将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有人报与邓艾。艾大怒曰:“吾与汝官品一般,吾久镇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妄自尊大耶!”子邓忠劝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且容忍之。”艾从其言。然毕竟心中怀怒,乃引十数骑来见钟会。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令钟会、邓艾率领三路大军发动灭蜀之战。曹魏雍州刺史诸葛绪奉命阴平桥头,挡住姜维的退路。在副将宁随的建议下,姜维佯装袭击雍州,引诱诸葛绪率部回援,使得蜀汉大军摆脱了钟会的围攻,成功撤到了剑阁地区。此战过后,诸葛绪前来向钟会请罪。钟会大怒,下令将诸葛绪斩首。监军卫瓘出面阻止,诸葛绪免于一死,但被押往洛阳受审。邓艾得知钟会私自给自己的下属定罪,心中非常恼怒。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诸葛绪进行辩解时说出的“诡计多端”,意为坏主意很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苏澈《论吕惠卿》中的“怀张汤之辩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

司马昭派三路大军进攻蜀汉,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三国志》和《晋书》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但这三路大军的统帅分别是谁呢?小说中虽然提到是三路大军,却只点出了两路的统帅:钟会和邓艾。还有一路大军的统帅是谁呢?其实就是这位被小说说成是邓艾手下的诸葛绪。

按照相关史料的记载,诸葛绪所统率的中路大军,总兵力有三万人,手下最为出名的将领便是庞德的儿子庞会(此人也是后来将关羽一族灭门的罪魁祸首)。该路军的主要任务是切断姜维的退路并阻止蜀汉援军进入沓中地区增援姜维。不过,在战斗的过程中,姜维连续两次的运动战迷惑了诸葛绪,使得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姜维主力从包围圈中逃脱。

不过,诸葛绪的误判并不是他被治罪的原因,他得罪的也不是钟会,而是邓艾。邓艾希望诸葛绪与自己一起向西进军,但却被诸葛绪拒绝,此举不但惹恼了邓艾,钟会也非常不满。不过,钟会并没有小说所描述的直接将诸葛绪治罪,而是密奏司马昭。司马昭随即下令撤销诸葛绪的一切职务,将其用囚车押解回国治罪,诸葛绪所率大军交由钟会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口蜜腹剑”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口蜜腹剑”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讲的是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后用以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口蜜腹剑”指的是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典故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

对唐玄宗,他有一套谄媚奉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嫔妃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将他疏远了。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后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这是很符合实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打秋风典故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中也出现过打秋风这个词,刘姥姥刚进园子,一群奶妈子就说:“上回打秋风的刘姥姥又来了!”,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词不是很了解,那么打秋风典故出自哪里呢?

打秋风就是就是沾光,借着彼此之间有点关系、沾亲带故的,想蹭点钱。打秋风典故出自明代江盈科的《雪涛谐史》,讲述的一个书生好打秋风,他有个好朋友在某地任巡按。巡按估计他一定要来打抽丰,便预先让人把二百两白银锻造成了一副手铐、一条锁链,浸泡在药水中做成铁器的模样。之后他来了就假装生气把他用手铐链子锁了起来,并把他押回了原籍。快到家的时候,押解官才说出了真相,书生这才转怒为喜,但他还是很不满足,说:“他对我还是很刻薄啊。如果真是感情深厚,就应该再打一个两百两重的白银枷具,那样才好啊。”后面就引用打秋风指借关系蹭钱,也形容贪得无厌。

打秋风典故出自明代江盈科的《雪涛谐史》,主要是指借着彼此之间有关系,想沾光,而且想蹭点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衣冠不整什么意思?衣冠不整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庞统早年归降刘备时,刘备也不清楚庞统有何能力,就让庞统担任县令一职。但是新官上任的庞统怠慢公事,让刘备感到非常不满。其实庞统的能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名气不怎么大,所以刘备刚开始也没准备重用他。不过在各方的推荐下,刘备逐渐悉知了庞统的过人之处,随后多次将重任交于庞统处理,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衣冠不整“,就和庞统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庞统担任耒阳县令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孙乾和庞统。原文如下:

飞问曰:“县令何在?”同僚覆曰:“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投奔刘备,刘备嫌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对此大为不满,到任后整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随即派张飞、孙乾来到耒阳县调查,谁知庞统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一百多天的政务处理完毕,令张飞大惊失色,对庞统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出现在张飞面前时的状态,叫做“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内外吟》中的“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小说中出现的这一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期间刘备与庞统之间的冲突更甚于小说。按照小说的说法,庞统在耒阳不理政事,刘备好歹还派了张飞与孙乾前去调查,庞统也在张飞面前小试牛刀,表现了一把自己的能力。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这更为恶化。

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不过,显然庞统并不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工作做得不好,刘备一怒之下将其免职。直到庞统和诸葛亮出面推荐,刘备这才重新启用庞统,将其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平起平坐。

为何刘备一开始不待见庞统呢?其实并非庞统的能力不行,问题出在刘备对庞统的看法和态度上。虽然在当时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还大,但其来历非常复杂。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早在刘表执掌荆州之际,庞统就已经是南郡的功曹了。曹操占据荆州,庞统既没有加入刘备的阵营,也没有南下投靠东吴,而是留在荆州为曹操效力。赤壁之战后,东吴占领南郡,周瑜就任南郡太守,庞统又转而为周瑜服务。周瑜病逝后,庞统又护送周瑜的灵柩来到江东,并与江东名士们有过广泛的接触。

此后,庞统才离开江东回到南郡,而此时的南郡又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庞统这才成为刘备的下属。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经历,又怎么不让刘备有所顾忌呢?对于庞统的能力,刘备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早在刘备寄寓荆州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就将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俊杰”,刘备真正担心的是庞统的忠心。因此,刘备一开始并不敢对庞统放手任用,而庞统自己也不太争气,在耒阳没有政绩。这样一来,刘备对庞统的顾虑更甚。

此时,鲁肃和诸葛亮及时站出来进行推荐,使得庞统的命运发生巨变。其实,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的推荐都有着两层用意,一是指出庞统的才能,二是不约而同肯定庞统对刘备的忠心,这才打消了刘备顾虑。从此,庞统便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3092 字

+ 加入清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著名谚语,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出处是怎样的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职31年总共收复了西域50多个国家,威震远域也成为了东汉的头号功臣之一。下面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下这句谚语的典故,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源自何人何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不仅如西汉的张骞一样,再次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而且,还在西域镇守了三十余年,使得西域诸国皆臣服于汉朝。班超的这些功绩,不但让他名垂青史,也被后世广为赞颂。重温班超出使西域的这段历史,除了能够了解班超如何建功西域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国弱无外交,使弱交不成。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其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也都是名垂青史的人。因为《汉书》虽然署名班固撰写,但实际是经过班彪、班固、班昭以及同乡马续四人之手而成书的。班超曾与其兄班固同为兰台令史(兰台令史六人,为俸禄百石的官职,掌管图书、奏章及各类文书)。后因受别人的牵连而免官。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以代理司马的官职,随奉车都尉窦固出征匈奴时,率军直击伊吾(新疆东北部),在蒲类海(匈奴海名)的激战中,斩杀匈奴甚多,并得胜而还。窦固认为班超能力超群,便上奏了朝廷。朝廷便派班超和从事官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刚到鄯善国(今新疆若羌附近)时,鄯善王接待班超一行礼节周备,后来忽然变得疏远怠慢起来。班超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便对随员说:“你们有没有觉得鄯善王的礼节差多了,这是在有意疏远我们。”随员说:“胡人在礼节上没有什么章程,在接人待物上也没有长性,忽冷忽热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班超说:“不对!肯定是北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王正在犹豫,不知道归从谁为好。聪明的人应该看到事情的萌芽前状况,何况现在的情况己经很明显了。”于是,班超唤来为汉使服务的胡人侍者,连诈带唬地说:“匈奴使者己经来了几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胡人果然被吓唬住了,惊惶失措地说:“己经来了三天,住在离这里三十里的地方。”班超把这些胡人侍者全都关了起来。随后,悉数集合随行吏士三十六人一起喝酒,酒正喝得酣畅时,班超为了激怒这些随行人员,站起来说:“诸位和我都远离故土深入绝域,现在北匈奴使者才到几日,鄯善王就开始礼数俱废怠慢我们。如果鄯善王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将永远留在这里被豺狼吃掉。大家说该怎么办?”随行吏士都说:“如今我们处在危亡的境地,生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此成语流传至后世)。现在的办法是,只有利用夜晚火攻匈奴人。这样,他们不知道我们来了多少人,必然会惊恐万分,我们则可以趁乱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就会被吓破胆,我们就可以建立功勋了。”随行人员说:“这事还应该和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非常生气地说:“吉凶就取决于今日,郭从事是个文官,听到此事一定会惊恐,万一泄露了这个计划,就是死了也不能成名,这不是壮士所为。”众人齐声应答“好!”遂按班超的计谋实施。

初更时分,班超率领全部吏士直奔匈奴人营房。天遂人愿,当晚刮起了大风,班超命令十人拿着鼓,藏在匈奴人营舍后面,并相约说:“看见大火燃起,你们立即擂鼓,并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手执兵器和弓弩,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顺风点火,火借风势,一时火光冲天,营房前后都在擂鼓呐喊,匈奴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个个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了三个匈奴人,吏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剩下约一百人都被烧死。第二天回来,班超才将此事告诉郭恂。郭从事大惊,脸都变了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既怕担责,又想分功。班超把手一举说:“从事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行动,但还是有功的,班超不会独占功劳。”郭恂这才高兴起来。

班超召来鄯善王,“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首示之,一国震怖。”(见《后汉书.班超传》、《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一个召字,说明是把鄯善王叫来,而不是请来,更不是去拜见。鄯善王来后,班超把匈奴使者的首级拿给他看,鄯善全国大为震惊。班超趁势向他们宣示汉朝的威德,令他们不要再和北匈奴来往。鄯善王向班超叩头表示:“愿意归汉,从此决无二心。”并把儿子交给班超,作为归顺汉朝的人质。班超回来报告窦固,窦固大为欣喜,立即向朝廷上报了班超的功劳,并请求朝廷另外更换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接报后说:“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何不派遣?还需要另外更换吗?现在就升班超为军司马,令其再继前功。”

班超遂以军司马的身份再次被任命为出使西域的使节。这次出使的地方是于阗国(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包括今和田、墨玉、于田等县市),奉车都尉窦固想给班超增加随行的兵力,而班超却只愿带原来的三十六名随员,他说:“于阗国不但大,而且遥远,如果带领几百人去,对增加实力并没有什么好处,万一遭遇不测,人多反而是累赘。”此时,于阗国在西域南道上正处于旺盛时期,而且该国还有匈奴派遣的使臣监护。班超来到于阗国后,国王广德对汉使的礼节很是简慢,根本没把班超一行人当回事。该国的民俗信巫术,巫师说:“现在天神发怒了。天神说,为何要投向汉朝?汉朝来的使者有黑嘴的黄马,赶快取来祭祀我。”于是,国王广德就派国相私来比前去汉使处要马。班超早己暗中知道了这件事,就答应了私来比,但提出要巫师来取马。不一会,这个不知死活的巫师还真来了,班超立即将巫师捉住斩首,并将私来比鞭打了数百下。然后,将巫师的首级给广德送去,并对他进行了遣责。国王广德本来就知道班超在鄯善杀过匈奴使者,这一下更是大为惶恐,立即下令杀掉监护于阗国的匈奴使者,并且向汉朝投降。班超重赏了于阗王以下的诸臣,以此来安抚他们。由是,西域各国的国王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以示归顺。至此,西域与大汉断绝了六十五年的交往又得以恢复。

班超之所以能在这两次外交行动中,以惊人的特殊手段建立奇功,一是依仗东汉初期的强盛国力以及汉军对西域形成的泰山压卵之势,二是凭着自己能够审时度势和临危不乱的高超处事能力。这恰恰也印证了一个“国弱无外交,使弱交不成”的道理。

其后,班超一直在西域活动。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朝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朝廷封班超为西域都护。永元七年(公元95年),朝廷下旨,称赞班超不但越过了葱岭,还到达了县度(古山名,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西南四百里)。前后二十二年,使西域诸国无不臣服汉朝,就连遥远的外邦也能与汉朝和睦相处。为了表彰为汉朝建立奇功的的班超,皇帝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

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至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前后在西域待了三十余年,经历了三朝皇帝,但始终没有回过故乡。永元十四年,年老思乡的班超给皇帝上书,希望能活着进入玉门关。他的妹妹班昭,也向皇帝写了言辞恳切,希望让年迈的二哥,在有生之年能回到故乡的请求信。汉和帝被感动了,下旨召班超还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便因病去世了。时年七十一岁。

班超在回朝前,与继任的都护任尚交接时,任尚曾经问计于班超,班超说:“你的性格比较严厉和急躁,这是要注意的。水太清了没有大鱼,政策太严厉了就难以得到下级的拥护,凡事应删繁就简,宽容小过失,总领大纲就行了。”班超走后,任尚对亲信说:“我以为班超一定有什么奇谋妙计,今日听他所言,只是很平常的言论而己。”对班超的忠告不以为然的任尚,由于处事失当,不久便致边境失和,战衅再起。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对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