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青团鱼有刺吗(合集16篇)

浏览

7689

文章

16

篇1:乌江鱼和江团鱼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乌江鱼和江团鱼这两者并不能比较,因为乌江鱼是一道菜,并不是鱼的种类。江团鱼一般指的是长吻鮠,“江团”是四川地区的叫法;而乌江鱼是一道菜品,因为是遵义乌江镇的特色小吃,因此得名,并不是一种鱼的名字。

江团鱼一般指的是长吻鮠,因其吻部较一般鱼长,所以叫做长吻鮠,又称鮰鱼、江团、肥沱、肥王鱼等等,不同地方叫法不同,四川地区一般叫“江团”。长吻鮠与鲥鱼、刀鱼、江河豚并称为长江“四鲜”。

而乌江鱼是很有特色的遵义小吃,出自遵义市境内的乌江镇,乌江鱼以鲢鱼、草鱼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以煮为主,口味属于香辣。乌江两岸的人们经常会将鲢鱼切片,用油、辣椒、姜蒜等多种调料制作,具有鲜、香、嫩、滑等特点,是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江团鱼和清江鱼的区别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清江鱼区别在于品种、口感、分布地区等。

品种:江团鱼又叫鮰鱼、肥王鱼、淮王鱼等,它的学名是长吻鮠,它是鱼类的一个品种;清江鱼的产地是湖北清江库区,故名清江鱼,清江鱼的鱼身比较长,而且鱼的腹部有隆起,它的尾巴比较扁,重量大约在1500克~2500克,它并不是鱼类的一个品种。

口感:江团鱼的营养丰富,鱼鳔肥厚,吃起来鱼刺比较少;清江鱼因为生长在水质比较好清江库区,所以清江鱼肉质很好,没有受到污染,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所以清江鱼也是我国的淡水鱼之王。

分布地区:江团鱼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在黄河和闽江流域也会看见它们的身影;清江鱼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库区一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麦团鱼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参麦团鱼

色香味:

鱼肉软烂、焾滑利口、汤汁浓厚、蛋味浓郁、并具有滋阴补血、益气健脾之功效

主料:

活团鱼一只(约500--1000克)、人参5克、获菩10克、浮麦20克、鸡蛋一个、火腿肉50克

辅料:姜15克、葱15克、食盐3克、料酒15克、蛛精1克,鸡汤叩克、生板油50克

制作:

1、将团鱼斩去头颈,沥净血水,放在盆内加沸水烫3分钟后取出,用小刀刮去背部和裙边上的黑膜,再剥去四脚上的白衣,斩去爪、尾及腹壳,取出内脏,洗净;

2、炒锅置火上,放入清水和团鱼,烧沸后用炆火煮约半小时捞出,放入温水中,撕去黄油,剔去背壳、腹甲、甲肢粗骨,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入放入碗中;

3、将火腿肉切成小片,生板油切成丁,盖在团鱼上面,将调料的一半(味精暂不用)、姜米、清汤适量一并放入碗中,将浮麦、获菩用布包好扎口,放入汤中;

4、人参打成细粉撒在上面,用湿棉纸封好碗口,上笼蒸3小时至团鱼酥烂;

5、团鱼出笼后拣去葱节,翻碗,将原汤倒入锅里,用剩下的一半调料及味精少许调味,烧沸后打去浮沫,再打一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团鱼上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江团鱼是不是吃垃圾的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不是吃垃圾的,它主要以昆虫以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是江团鱼的主要食物。江团鱼一般在白天潜伏在水底或者石缝内,晚上就会出去觅食,觅食的时候主要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如果是人工饲养主要投喂的是泥鳅、小杂鱼和配合饲料投喂,投喂的量应该是鱼体重的0.5%-3%。

江团鱼是鲿科、鮠属鱼类,是底层鱼类。江团鱼是温水性鱼类,喜欢集群生活,主要生活在水流比较缓,水深而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冬季时大多会在干流深水处砾石多的夹缝中过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到珠江等水系以及朝鲜的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江团鱼是什么鱼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是鲿科、鮠属鱼类,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江团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补营养佳品。富含生物小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贮存于人体组织中,易于吸收。

江团鱼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江团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pH范围6.5~9.0,最适pH7.0~8.4,不耐低氧,当池塘水质溶解氧低至2.5毫克/升时,则会浮头。长吻鮠营底栖生活,喜集群、畏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团鱼和甲鱼一样吗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甲鱼一样的。

甲鱼是鳖的俗称,又叫做水鱼,团鱼,是龟鳖目、水鳖科下物种的统称,共有二十几种,也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中国现存的都有斑鳖、中华鳖、山瑞鳖、鼋,其中中华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鳖。甲鱼是上等筵席的优质材料,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料入药使用。

甲鱼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洁的湖泊、水库、江河、池塘等水域中。像风平浪静的白天会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为晒背,利用太阳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从而促进体表的愈合,并且还会通过晒背来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江团鱼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的营养价值很多,特别是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抗衰老,对女生的美容也特别好。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江团鱼的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团鱼的食用方法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做比较好吃,下面就教大家几款简单又美味的江团鱼做法,希望大家喜欢。

做法一:羊肉炖江团鱼

材料:江团鱼1000克,苹果50克,羊肉500克,生姜,味精各5克,食盐6克,胡椒0.5克

1、江团鱼放入沸水锅中烫死,剁去头爪,揭去江团鱼甲,掏出内脏洗净。

2、将羊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洗干净备用,将团鱼肉也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和羊肉一起放入锅内,加苹果、生姜及水适量,置大火上烧开,移至小火炖熬至熟烂。

3、加入食盐、胡椒粉调味即成。

做法二:烤江团鱼

材料:江团鱼80克,京葱30克,菠菜丝20克,鸡肉50克,清酒450毫升,盐适量。

1、将江团鱼宰杀后,放入75摄氏度温水中浸8分钟,用冷水过冷。

2、清理江团鱼血及薄膜后待用,把江团鱼置于900毫升水和450毫升清酒内,以小火煮熟,滗出江团鱼汤,鸡肉焯水后加入600毫升江团鱼汤和京葱煮熟,待江团鱼汤剩300毫升时,加盐调味。

3、将煮熟江团鱼肉及京葱放入纸锅内,轻轻注入江团鱼汤,配上菠菜丝。

4、将纸锅置炭炉上加热进食。

江团鱼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江团鱼

1、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因素,消化吸取性能大大减弱。而团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取,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血浆浓度升高,诱发肝昏迷。

2、肠胃功能衰弱、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特别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2、江团鱼的适用人群

鱼肉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江团鱼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而已。江团鱼肉营养价值极高,经研究发现,儿童经常食用江团鱼,其生长发育比较快,智力的发展也比较好,而且经常食用,人的身体比较健壮,寿命也比较长。

1. 江团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 食用江团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3. 江团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 江团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江团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

猜你喜欢:

江团鱼的简介

江团鱼产于平羌三峡鱼窝,学名长吻鲍,肉鼻在前,嘴在头下,无硬刺。畏光,喜居深岩穴,以水生昆虫,小杂鱼、岩浆为食。境内江团鱼属全国唯一的粉红类,白里透红,比其它江河所产的牛皮江团鱼更高一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是席上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苏轼诗赞江团:“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

江团鱼体表裸露无鳞,肉嫩而肥厚,刺少。这种鱼终年栖身于嶙峋险峻、苍翠幽深的岷江山峡十多米深水底的鱼窝中,是一种稀有的珍贵鱼类。烹制菜肴肉质嫩而鲜美,曾被人们称为“嘉陵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扒团鱼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

扒团鱼是梁山盛大宴筵上的名菜。因东平湖等地盛产团鱼(亦称甲鱼),故县内特别是湖区,多有食团鱼的习惯。团鱼含有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团鱼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扒团鱼的制作方法:将活团鱼(一般半斤重为宜)去头放血;取出内脏,以开水氽过,再入冷水。去掉表皮和硬壳,再放入鸡汤或骨汤中烹煮。同时放入姜片、葱段、花椒、原茴,食盐等佐料,并加入木耳、蛋皮、青菜叶及少许味精。此菜因汤、肉并盛,故又名团鱼汤。具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现已成为梁山一大名吃,远近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蒸江团鱼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产于平羌三峡鱼窝,学名长吻鲍,肉鼻在前,嘴在头下,无硬刺。畏光,喜居深岩穴,以水生昆虫,小杂鱼、岩浆为食。境内江团鱼属全国唯一的粉红类,白里透红,比其它江河所产的牛皮江团鱼更高一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是席上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苏轼诗赞江团:"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

(主料辅料)

鲜江团鱼……1500克

猪网油1张…250克

鱼糁…………200克

味精……………2克

醋………………30克

猪化油…………5克

葱………………15克

姜………………30克

芝麻油…………10克

清汤…………1500克

川盐……………5克

红、绿、黄黑色植物原

胡椒粉………1.5克

料………………适量

绍酒……………40克

(烹制方法)

1.将鱼剖腹,去鳃及内脏,洗净。在鱼身的两侧各剞六七刀,深约1厘米左右。手提鱼尾下约摄氏80度的热水中摆动几下提起,除去血水,洗净鱼皮表面的粘液,搌干水气,用川盐3克、绍酒20克、胡椒粉0.5克、姜15克、葱码味数分钟,使其渗透入味。

2.取小圆碟10个,抹上猪化油,将鱼糁舀入抹平,上面用各色植物原料牵摆成各种花形,然后上笼用小火蒸熟保温。

3.将码人味的鱼沥干水气,置于蒸盘内,盖上猪网油,掺入清汤250克,加绍酒人笼用旺火蒸熟取出,拣去猪网油,姜、葱不用,将鱼轻轻滑入鱼盘内。

4.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清汤,再把蒸盘内的原汁滗入锅内,烧沸,加胡椒粉、川盐1克、味精搅匀,浇注于盘内,将蒸熟的鱼糁花摆在鱼周围即成。

5.将姜剁茸加川盐、醋、芝麻油调匀成毛姜醋味碟同鱼一齐上席。

(工艺关键)

1.沸水氽烫。“水居者腥”,江团有较重的土腥味,因此在烹制前需用沸水氽烫一下,以除去其腥味。

2.制好清汤。“汤为菜之根”,细嫩的鱼肉配以鲜醇的特制清汤,使二者相得益彰,更能体现该菜清鲜味美的特色。

3.火候得当。首先要火足气旺,将鱼入笼后一气蒸好,中途不能闪火。其次是时间要掌握准确。一般的清蒸鱼只需大火蒸半小时,而一尾重1000—1250克的江团则要猛火蒸40分钟。因火力不足或火候过头,将使鱼肉不老则韧。

4.对好味碟。将清蒸好的江团灌入特制的清汤后,还要随同配备姜汁味碟入席,味碟既可弥补在烹调过程中调味不足,亦可通过姜、葱等佐料佐食,起到助香、去腥、解腻、提鲜等功效。对制毛姜醋的味碟应突出姜味醇厚、咸鲜微辣、醋味爽口悠长的特点。将各种调料搅匀,使其相互渗透,便能突出味碟辛香微辣、咸鲜带酸、爽口解腻的独特风味。

[风味特点〕

1.“清蒸江团”是川菜传统的名贵大菜。江团,学名“长吻脆”,其吻特别肥厚,俗称“肥头”。四川的“江团鱼”主要产于岷江乐山江段和嘉陵江口一带。鱼肉细嫩,少细刺,为鱼中珍品。

2.“清蒸江团”为姜汁味型,味重清淡,色求素雅。鱼肉质地细嫩,清鲜凉美,爽口宜人。配“毛姜醋”蘸食,味更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江鱼和江团鱼区别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江鱼与江团鱼区别在于品种、口感、分布地区等。

品种:清江鱼的产地是湖北清江库区,故名清江鱼,清江鱼的鱼身比较长,而且鱼的腹部有隆起,它的尾巴比较扁,重量大约在1500克~2500克,它并不是鱼类的一个品种;江团鱼又叫鮰鱼、肥王鱼、淮王鱼等,它的学名是长吻鮠,它是鱼类的一个品种。

口感:清江鱼的因为生长在水质比较好清江库区,所以清江鱼肉质很好,没有受到污染,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所以清江鱼也是我国的淡水鱼之王;江团鱼的营养丰富,鱼鳔肥厚,吃起来鱼刺比较少。

分布地区:清江鱼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库区一带;江团鱼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在黄河和闽江流域也会看见它们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你爱吃甲鱼,还是爱吃团鱼?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一直是时常出现在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对于鳖这一类生物,有人说鳖又叫甲鱼,有人说鳖的别名是团鱼,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其实团鱼就是甲鱼,两者形容的是一种生物,团鱼和甲鱼都是鳖的另一种说法。在南方,还管鳖叫做潭鱼、嘉鱼等等。该生物的外形呈现为椭圆形,较之乌龟更为扁平,头和四肢可以自由地伸缩。

从外形和颜色来观察,甲鱼通常是全身呈现暗绿色,食用甲鱼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毒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因为甲鱼体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物质,多吃甲鱼对于高血压等部分疾病的缓解也有着较为显著的成效,对于贫血体质虚弱的患者,甲鱼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且甲鱼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作为药材为人们缓解病痛。

团鱼和甲鱼没有区别,甲鱼、团鱼俗称为鳖,是两栖爬行动物,在饭店的酒桌上经常会看见这道美食,甲鱼还可以当做中药材来入药,甲鱼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团鱼是什么,是一种鱼吗?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顾名思义,青团鱼是把鱼包进青团的一道美食。青团是盛行在清明节前后的江南特色小吃,将艾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再包入豆沙或者其他馅料蒸制而成。再加上鱼的鲜美,形成一道美味佳肴。

青团鱼的做法:

将鲜美的鱼肉装进了用艾草包的青团里,带着汤汁的酸菜鱼,微辣偏酸的口感和麦青汁的糯米皮结合有了很微妙的化学反应,一口下去满嘴汤汁,给人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艾草焯水时添加一点食用碱,可以烂的更快,而且可以去掉一些苦味,再上锅蒸的时候底部要刷足够的油,不然会粘在粽叶。这样青团鱼的外皮吃起来更加有口感。青团鱼是把鱼包进青团的一道美食。

将艾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再包入豆沙或者其他馅料蒸制而成,再加上鱼的鲜美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青团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胡子鱼和江团鱼的区别是什么,你分得清楚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1、胡子鱼就是我们常说的鲶鱼,鲶鱼又叫胡子鱼,江团鱼又叫鮰鱼,两者都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多数生活在池塘和河川中。

2、江团鱼口下位、呈新月形,江团鱼的嘴像鲨鱼的嘴一样,在下面而不是前面;胡子鱼嘴巴在前端、吻短而宽圆,两对鼻孔,口裂大,下颌稍微突出。

3、江团鱼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没有两根长胡须、只有四根细小的短须,江团鱼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而胡子鱼有两撇长胡须,所以才被称为胡子鱼,胡子鱼的头部会明显的比江团鱼头大,而且胡子鱼头部扁平,一般鱼头大过身体。

4、江团鱼背鳍有2个,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尾部,江团鱼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江团鱼脂鳍肥厚;胡子鱼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并且胡子鱼没背鳍没有锯齿和脂鳍

5、江团鱼尾巴不是圆扇形的,通常身体颜色较浅;而胡子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身体颜色偏深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水库团鱼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甲鱼又称鳖、团鱼,南方一些地方成为潭鱼、嘉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甲鱼的踪迹。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地,现有甲鱼数已逾万只,成了一项颇有前途的养殖业。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甲鱼还可入药,其背壳具有滋阴补阳、散结平肝之功效,可医治咳嗽、盗汗、肾亏、闭经等症,甲鱼胆可治高血压;卵能治久泻久痢;血能治小儿疳积,民间还流传着甲鱼能医治癌症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团鱼要怎么养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一般是指“鳖”,鳖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不过团鱼要怎么养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团鱼的注意事项

甲鱼不宜与桃子、苋莱、鸡蛋、兔肉、薄荷、芹菜、鸭蛋、鸭肉、芥末、鸡肉、黄鳝、蟹一同食用。

死甲、变质的甲鱼不能吃;煎煮过的鳖甲没有药用价值

生甲鱼血和胆汁配酒会使饮用者中毒或罹患严重贫血症

此外,吃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鳖。清代文人兼美食家 袁枚认为:“甲鱼大则老,小则腥”,故应选择中等大小为好,滋味属上乘;二是食鳖择季节,冬季的鳖肥为最好,春秋季也可,质稍次,而夏季的鳖俗称“蚊子甲鱼”,一般不好吃,这虽然是经验之谈,倒也值得参考。

“甲鱼吃甲鱼,六亲不认”这句谚语说的也许是甲鱼的荒诞,但它的确味道不错。不过其问题在于:如果是野生的甲鱼,它是多年生动物,体内大量的寄生虫不得不防;如果是人工饲养的,则被披露是用性激素催长的,7年的生长期竟然被超浓缩到7个月,令人胆战。医生更告诫:“肝炎病人禁食甲鱼。其丰富蛋白质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团鱼要怎么养:

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当前常用消毒方法有:5%食盐水或5×10-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放养规格和密度 稚鳖人池规格要求达到10g/只以上,这样的稚鳖人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18~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池水不宜过深 温室池水深控制在30~40cm深较适宜,水过深,甲鱼从底层到水面吃食、呼吸、游动距离长、频繁活动,消耗体力多,影响生长。

移放 水葫芦 温室池移放水葫芦,可以改善甲鱼栖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净化水体。同时,水葫芦根须多,再生能力强,是甲鱼喜食植物饵料之一。

利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 温室内空气不流动又以投喂全价饵料为主,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残饵、排泄物增多,极易败坏水质。如频繁换水,或加大换水量,易使 甲鱼受到惊吓,影响生长。如使用 光合细菌,就能有效改善水质,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减轻水质污染。

增加投饵次数 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甲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甲鱼摄食量,饵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一般日投饵4~6次为宜。

保持环境安静 甲鱼有喜静怕惊的生活习性,日常投饵要有固定时间,动作要快,时间要短,避免闲杂人员人温室,整个饲养期间,不要随意移动甲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江团鱼和鲶鱼的区别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团鱼是我们平时说的鮰鱼,常见于大江大河中,是生活于深水中的。而鲶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刺很少,肉质鲜美,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在菜市场都能随意购买到。这两种鱼很相似,很多人分不出来,那江团鱼和鲶鱼的区别呢?下面来介绍一下。

江团鱼和鲶鱼的区别

1、尾巴不同

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江团鱼尾巴和普通鱼一样是分叉的又叫“江团”、“肥头鱼”。

2、头部不同

鲶鱼的头部会明显的比江团鱼头大,而且扁平,一般鱼头大过身体。

3、鱼鳍不同

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江团鱼背鳍有2个,一个前面,一个尾部,尾部的是肉质的背鳍。

以上就是江团鱼和鲶鱼的区别,最大的特点是表面都是没有鱼鳞的,肉质特别鲜美,要想区别开来就是看外形,总之,两种鱼都是很不错的,老少皆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