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日全食几几年(精品18篇)

浏览

5838

文章

18

篇1:日全食有什么拍摄技巧方法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有什么拍摄技巧方法

在拍摄日全食时,由于全食阶段一般只有宝贵的几分钟。因此,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前进行周密的规划。比如用什么相机,镜头或望远镜,用什么拍摄方式,要拍到什么效果,拍到的照片后期除了欣赏外还会不会有别的什么应用,等等。而对于一些创意摄影就更需要特别的考虑,比如刚才提到的拍糖葫芦串像,就要先选好地点,计算好每个像之间的时间间隔,等等。

2、提前进行实际演练。如果有条件,提前几天来到实际观测地,在日食发生的同样时间将观测流程从头到尾走一遍,包括组装望远镜、找太阳、连接相机、拍照、摘掉滤光片拍照(此时不可对着太阳)、再盖上滤光片拍照、换存储卡、换电池……这样往往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比如这套器材指向某些位置时会卡住。如果没条件到观测现场也没关系,在任何一个地方演练都可以,只要找恰当的时间让当时太阳高度和日食时差不多即可。

3、实际观测时,在全食或者环食阶段找一个人专门负责报时。因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本来就很短,而人在这个时候紧张而忙碌,往往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全食或环食就结束了。而当有人专门报时,其他观测者就能对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安排自己的观测。

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在面对最壮观的日全食时,全食阶段一定不要忘记摘掉滤光片。可能会觉得这样的错误很可笑,但实际情况是,当全食阶段即将到来时,心情可能也会越来越紧张,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镜头,于是只顾一通狂拍,等到发现什么都没拍下来而意识到忘了摘滤光片时可能已经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日全食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421 字

+ 加入清单

你听说过日全食吗?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日全食的相关知识。

日食过程详解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

从初亏开始,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又称为倍利珠。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山峰,当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贝利珠现象。

食甚

食既以后,日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到食甚。

生光

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贝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持续时间

日食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以日全食来说,由于月球的视直径仅略大于太阳,同时月影在地面移动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如果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地区,日全食时间就可延续到7分40秒,这时是观测日全食的最好机会。

在发生日环食时,月亮总是位于远地点附近,这时月亮运行的速度较慢,因此日环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日环食发生在赤道附近,那么在赤道附近观测日环食的时间可长达12分42秒。

就全球范围来说,如果把月亮半影开始遮掩日面的时间计算在内,日食时间的长度由初亏至复圆的整个过程可长达三个半小时。

日偏食的时候,由于月影范围大于其本影,食相经过的时间长短要视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时间也就愈长。

看过“日全食形成的原因

日全食形成的原因

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即为光的直线传播。

之所以会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存在一种神奇的对称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结果,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太阳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日全食的价值意义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

日食,特别是日全食:是人们认识太阳的极好机会。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太阳,只是它的光球部分,光球外面的太阳大气的两个重要的层次—色球层和日冕,都淹没在光球的明亮光辉之中。

色球层是太阳大气中的中层,它是在光球之上厚约2000千米的一层;在太阳外面,还包围着温度极高(百万摄氏度)但却十分稀薄的等离子体,延伸的范围比太阳本身还大好几倍,这叫做日冕。日冕的光度只有太阳本身的百万分之一,平常它完全隐藏在地球大气散射光造成的蓝色天幕里。

日全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圆面,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上,相继显现出红色的色球和银白色的日冕,科学工作者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机、特定的条件下,观测色球和日冕,并拍摄色球、日冕的照片和光谱图,从而研究有关太阳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

例如在1868年8月18日的日全食观测中,法国的天文学家让桑拍摄了日饵的光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氦”,这个元素一直在过了二十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化学家雷姆素在地球上找到。

日食可以为研究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提供良好的机会。太阳和地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太阳上产生强烈的活动时,它所发出的远紫外线、X射线、微粒辐射等都会增强,能使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发生扰动,并产生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如磁暴、极光扰动、短波通讯中断等。

在日全食时,由于月亮逐渐遮掩日面上的各种辐射源,从而引起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发生变化,因此日全食时进行各种有关的地球物理效应的观测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已成为日全食观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观测和研究日全食,还有助于研究有关天文、物理方面的许多课题,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可以寻找水星轨道以内的行星;可以测定星光从太阳附近通过时的弯曲,从而检验广义相对论,可以研究引力的性质等等。

此外,日食对研究日食发生时的气象变化、生物反应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了在当时看来是极其难懂、也极。其难以置信的广义相对论,这种理论预言光线在巨大的引力场中会拐弯。人类能接触到的最强的引力。场就是太阳,可是太阳本身发出很强的光,远处的微弱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是不是拐弯了,根本看不出来。

但如果发生日全食,挡住太阳光,就可以测量出来光线拐没拐弯、拐了多大的弯。机会在1919年出现。了,但全食带在南大西洋上,很遥远,也很艰苦。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带着一支热情和好奇心极强的观测。队出发了。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

日食的计算涉及到太阳和月亮运动的准确性,因此古代许多天文学家用它来验证自己的历法。1969年还有人利用公元2年以前的25次日食记录来计算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另在日月食中也发现了沙罗周期。

在考古断代中,根据历史中的日食记载,可以帮助精确地确定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是十分可信的手段。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拍摄日全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摄影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相机直接拍摄。对于太阳而言,许多照相机的长焦端都可以拍到较大的图像,那么在非全食阶段,我们只需要将滤光片罩在相机镜头前就可以轻松拍摄。如果你使用墨水盆法或者望远镜投影法观测日食,那么直接把你看到的拍下来即可。至于全食阶段,直接用相机对着太阳那里拍就可以。

如何拍摄日全食呢?

使用能够多次曝光的胶片单反相机,或者一些中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经过多次曝光可以获得一些特殊的拍摄效果。在这里以胶片单反为例,进行介绍。

等到日食当天,摄影师在日食开始时,相机前方加上滤光片,拍摄第一张太阳像。然后不过卷,过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在同一张底片上重复曝光再拍摄一张太阳像,如此持续。由于使用了滤光镜,而地面景物的亮度和太阳相比太暗了,因此根本拍不下来。到了全食或者环食发生时,再摘掉滤光镜,直接拍摄太阳,这时才能同时拍下地面景物。接下来的复圆过程,再次使用滤光镜,一张张拍,直到最后。这样,就最终在一张底片上拍下了日食全过程的一串像。用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拍摄这样的串像,但可以通过后期合成多张照片的方法实现。

今天小编就如何拍摄日全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怎样观看日食最安全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日全食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有时候,月亮正好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把太阳遮住了,这种现象就叫日食。如果太阳完全被遮住,就叫日全食;如果只遮住一部分,就叫日偏食。

在天文学家看来,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极宝贵的时机。因为在这种时候,可以进行许多平时难以进行的观察测量工作。

恒星发来的光从太阳附近经过时,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所走的路线会发生偏折,不再沿着原来的直线前进。按照牛顿的引力理论,可以计算出星光偏折的角度有多大。可是,在 1915 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一个新的引力理论,叫做广义相对论。按照广义相对论计算出来的星光偏折的角度,比按照牛顿引力理论算出来的要大一倍。

两个理论算的结果究竟哪个对呢?只有实际测量一下,看看星光到底偏折了多少,才能断定哪个结果是对的,哪个结果是错的。可是,这种测量在平时是很难进行的,因为太阳的光芒太耀眼,星星的光根本看不到。唯一的机会就是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

于是,天文学家们就抓紧日全食的宝贵时机来进行观测工作。办法是这样的:在日全食的时候,拍摄下太阳附近恒星位置的照片。注意,这时拍摄下来的并不是恒星的真实位置,而是星光偏折以后我们看到的恒星位置。过半年以后,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我们拍摄过的恒星之间。这时再在夜晚对那些恒星拍照,这样得到的就是恒星的真实位置了。把前后两张照片拿到一起仔细对比,看看日全食对恒星的位置改变了多少,就能算出星光经过太阳近旁时偏折的角度了。

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首先在 1919 年的一次日全食时进行了上面说的测量工作。结果证明,按照广义相对论算出的星光偏折角度是正确的,而按照牛顿引力理论算的数值不对。

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了全世界。这是因为,到那时为止,牛顿的理论已经建立了大约 200 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刚刚提出几年,竟然在和牛顿理论较量时取得了胜利。后来,广义相对论还成功地经受了其他的实践检验。现在,科学家们公认,它是一个比牛顿理论更正确更先进的科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全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日全食几年出现一次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是常见的天文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每3年出现两次。日全食带在地球上最宽不超过300公里,最窄只有几十公里。

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发生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相合的状态时发生。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间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所以时常吸引许多游客特地到海外去观赏日全食的景象。但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在日全食的时候,蜜蜂会停止嗡嗡嗡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苏珊·艾利斯,Bugwood.org

根据研究,蜜蜂在2017年8月21日日全食期间停止了飞行。

当时,为了研究日食对蜜蜂行为的影响,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声学监测站来监测蜜蜂的嗡嗡声。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0日的《美国昆虫学会年度报告》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清楚而一致地指出,在日全食期间,蜜蜂停止了飞行。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密苏里大学的生物科学教授坎迪斯·盖伦说:“在研究开始时,根据以前研究文件中收集的少量数据,我们预计蜜蜂的活动可能会随着日食期间昏暗的光线而逐渐减少,并最终达到最小值。但是我们没想到它们的行为会如此突然,一直飞到日全食,然后完全停止。就像宿舍晚上熄灯一样。太令人震惊了。”

以前只有少数研究观察到昆虫在日全食期间的行为变化,但蜜蜂不包括在内。研究人员在现场安装了一个监控系统,通过声音记录中蜜蜂的嗡嗡声来远程跟踪蜜蜂的授粉行为。盖伦说:“日食开始前,微型麦克风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花朵附近。”

照片上的白发球是一个带挡风玻璃的麦克风。

该项目有400多名参与者,包括科学家、教师和学生。他们在俄勒冈州、爱达荷州和密苏里州建立了16个监测站。每个监测站都远离人类活动和车辆,小麦克风悬挂在蜜蜂授粉的花朵附近。一些监测站同时采集光和温度数据。最后,参与者将设备送到盖伦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将实验记录与监控设备所在区域的日全食现象进行匹配,以分析蜜蜂嗡嗡声的数量和持续时间。

数据显示,在日全食前后,蜜蜂依然活跃,但在日全食期间,几乎所有蜜蜂都停止了飞行,在16个监测站的全天观测记录中,只出现了一种嗡嗡声。但是在日全食前后,蜜蜂飞行的时间会变得更长。研究人员称,飞行时间的延长可能是由于太阳光线逐渐减弱时蜜蜂飞行速度慢,或者它们都在赶回家。

在下一次日全食前不久,2024年4月8日将很快到来。现在,盖伦的团队正在加强其音频分析软件,以区分蜜蜂离开巢穴寻找食物和返回巢穴的两种飞行状态。

蝌蚪工作人员从地球天空编译,翻译狗格格,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8月的超级日全食,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所未见的现象?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网络图)

2017年8月21日,许多北美人有幸目睹了“超级日全食”。美国数百万人和科学家目睹了这场一生一次的日全食,这是近40年来美国覆盖面最广的第一次日全食。最近,研究人员宣布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以前从未在这次事件中被发现过:当月亮的影子掠过地球表面时,令人不安的大气产生了一种“弓形波”的波纹现象,就像一艘船掠过水面一样。

美国和挪威的科学家通过当时的卫星数据分析并发现了这一现象,清楚地显示了超级日食期间日食阴影扫过地表大气时的涟漪。科学家解释说,这一惊人的现象归因于大气受到太阳热量的轰击。日食期间穿过大气层的阴影的快速冷却和再加热效应导致了涟漪。解释这一现象的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

该研究称,“当日食发生时,月球的阴影导致大气能量吸收的大幅衰减,这不仅影响平流层、热层和电离层。日食阴影具有超音速,理论上可以产生大气弓形波。这类似于告诉高速行驶的船只过河。低层大气也会产生类似的波纹波,并穿过电离层。”这种行为以前在理论上被预测过,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观察过像这样的确切现象和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百年一遇的美国超级日全食终于上演了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北京时间8月22日凌晨,美国迎来了一场日全食狂欢节,这不仅是今年世界上唯一的一次日全食,也是一次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再次穿越美国东西海岸的日全食。

随着月亮逐渐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原本晴朗的一天瞬间变暗,数百万美国人观看了日全食。美国共有14个州可以见证这一罕见的日全食。日全食从西向东跟踪。俄勒冈州第一次看到日全食,南卡罗来纳州最后一次看到日全食。最长的景象出现在伊利诺伊州,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2分40秒的日全食。

许多观察者使用高科技摄像设备进行记录,而其他人拍摄并观察日全食期间的一些独特现象以及动物对日全食的反应。这是有史以来观测和拍摄的最大的日食。有数百万的观察者。

错过直播没关系,这篇文章会为你重新安排这次日食的时间线。

北京时间22日上午0: 25

气象预报员称,在日全食过去的大部分地区,天空都是晴朗的,这使得观测变得容易。然而,沿着南卡罗来纳州、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密苏里州北部和中部以及伊利诺伊州的海岸将会有更厚的云层。

北京时间22日凌晨2: 20

日食在俄勒冈州开始。借助双筒望远镜、照相机和防护镜,人们可以观看这个百年一遇的奇迹。

北京时间22日凌晨2: 40

在纳什维尔动物园,太阳从云层后面出现,照耀着快乐等待的人们。两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学生来到这里,计划观察日食期间动物的反应。

北京时间22日凌晨2: 50

一些不完全在日全食区的西北城市也看到了日全食。

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不属于这个地区,但是当99.5%的阳光被遮住时,那里的鸟儿安静了一会儿。围观的人群也爆发出欢呼声。

在波特兰,数百人聚集在汤姆·麦卡海滨公园观看这一罕见的奇观。一些办公室白领爬到了楼顶,而其他人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人行道上仰望天空。有些人惊讶地说,剩下的一点点阳光足以让这座城市保持明亮。

几分钟后,刚才异常安静的街道上又恢复了交通。

北京时间22日凌晨3: 50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横跨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日全食终于在南卡罗来纳州圆满结束。周一下午,当美国人看着月亮遮住太阳,把白天变成夜晚时,他们充满了惊奇。

日全食是一种太阳完全被月亮覆盖的现象,并且只持续大约两分钟。在美国大陆可以看到日全食的区域非常狭窄,从西海岸的俄勒冈州延伸到东海岸的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整个过程持续了90分钟。

有两亿人住在离日全食经过的地方只有一天车程的地方,这些地方非常拥挤。最近一次横跨两个海岸的日食发生在191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日全食是哪一年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上一次发生在中国的日全食发生于2009年7月22日,而下一次将在2034年3月20日发生在西藏北部的山区,但基本是无人区。另外2035年9月2日,还有一次日全食在我国北方发生,时长1分29秒。

历史上重要的日全食有《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1868年8月18日,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部分地区出现日全食,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让森在英属印度的贡土尔观测日全食时,发现了日珥光谱中的新谱线,进而发现新元素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日环食和日全食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认为日全食日环食是一样的,它们确实有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日环食和日全食的区别。

日全食看起来比较暗淡,这是因为在太阳核心的外部存在着三层大气,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光球层距离核心最近亮度最大,而色球层和日冕层的亮度逐渐减小。所以平时,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没在蓝天之中,用肉眼无法观察到,这就意味着平时看到的圆盘一般的太阳其实只是光球层的亮度。而日全食的出现,就是月球彻底遮挡了太阳的光球层,此时,看到的亮度就是色球层和日冕层的,所以会相对暗淡一些。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并没有完全阻挡太阳的光球层,留下了一个光球层的边缘,于是仍能看到光球层,虽然光球层只剩下了一圈光环,但它的亮度仍然覆盖了色球层和日冕层,所以看起来就会亮度大一些。

日环食和日全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亮度的不同,日全食看起来比较暗淡,日环食能亮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的区别在哪?你了解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生的现象不同。

日全食:当地球表面的一点完全位于月球的阴影中时,日全食便发生了。在日食发生的过程中,月球圆盘完全挡在了太阳圆盘前面。接着,整个天空开始变暗,像是夜晚。太阳最外层的气体,即日晕出现也将会出现。这次日食将会持续超过五分钟,之后它会衰退成为日偏食,直到月球从太阳前面完全移开;

日环食:日环食在天文学上是和日全食很相似的现象,但略有不同。日环食发生时,月球比平时离地球更远,或者地球比平时离太阳更近,或者二者皆有。因此,发生日环食时,出现的太阳比平时要大,而月球比平时小。也正因此,当月球圆盘经过太阳前面时,不能完全遮挡住太阳,即便它是在太阳的正前方。太阳的光线绕了月球一圈形成了一个圆环,这就是日环食这个名字的由来。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与日全食大约一致;

日偏食: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被排列成一条直线时,月亮开始在太阳的前方经过,阻挡了来自地球的光,日偏食现象就会发生。但是当月亮的阴影太小以至于不能覆盖整个地球时,在地球上的人们将会掉落在月亮部分的阴影上,在那里,月亮仅仅能阻挡来自它们的太阳光线的一小部分,这就被称为日偏食。日偏食可能会遮盖住月亮这个圆盘的四分之一或者一半或者任何不全的地方,也有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若干年后就看不到日全食了?且看且珍惜!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在即将到来的八月,一场日全食刚刚降临美国,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一场全国性的天文盛宴。

图日全食过程示意图(见水印来源)

8月21日,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到东海岸的南卡罗来纳州,日全食沿着一条宽约11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了美国的14个州。对于最近的盛大视觉盛宴,美国人民非常兴奋,打开了万人空巷的模型,整个人都出去观看日全食。科学家还抓住了日全食的机会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察结果,他们甚至使用喷气式飞机和高空气球。

图8月21日美国日全食期间的太阳(来源:wikipedia.org)

那些能够亲眼目睹日全食的人是幸运的,因为这种昼夜交替的天文奇观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消失。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知道日全食的发生是因为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然而,金星和水星这两颗主要的行星,有时会出现在地球和太阳的正中间。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和“水星凌日”。尽管金星和水星的半径和体积都比月球大,但当凌日发生时,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们对地球上阳光的遮挡。如果你想观察这两种天文现象,你需要像望远镜这样的特殊工具。

月球之所以能够用一个更小的天体来遮挡阳光,是因为它离地球的距离比金星和水星要小得多。这与我们在生活中的直觉是一致的:当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处驾驶一辆家用汽车时,停在车前的一辆货车会挡住前方很大的视野。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以大约100米的正常距离行驶时,即使前面的车是一辆巨无霸卡车,也不会挡住太多的视线。即使月球本身,如果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恰好在远离地球的轨道上,它也不能完成完全遮挡太阳的任务。此时,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不再是日全食,而是日环食:太阳的中部是黑暗的,边缘仍然明亮,形成一个光环。

图当月亮在远地点时,它不能完全挡住太阳,一次日环食将会发生(从Wikipedia.org)

当阿波罗飞船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时,他们在月球上安装了能有效反射激光的反射器。之后,在地球上进行天体测量研究的天文学家可以利用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精确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显示,月球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为什么月亮会远离我们的地球?事实上,这是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相互作用的结果。月球绕地球公转大约需要27.3天,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只有24小时,比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短得多。地球海洋的涨潮和落潮部分是由月球引力驱动的。潮汐现象不仅能使地球上的沿海地区感受到波浪的变化,而且还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交换角动量。随着角动量的交换,地球自转变慢,月球自转变化迅速。为了平衡月球上的重力和月球自转的离心力,月球轨道的半径将会增加,从而导致月球远离地球。如果你用高精度原子钟测量,你会发现地球上一天的时间每年增加15微秒(1秒= 100万微秒),这是地球缓慢旋转的结果。在我们的时间系统中,我们需要定期增加闰秒来纠正这个偏差。

图4DSCOVR卫星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来源:nasa.gov)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在650万年后,人类将目睹最后一次日全食。在那之后,月亮将不再能够完全遮挡天空中的太阳,日全食的天文现象将成为历史。

然而,考虑到650万年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许聪明的人类会想办法让月亮回来,以便继续观看日全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在哪能看到日全食?NASA用可视化影像告诉你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图形自网络

模拟阴影

8月21日,一些地球人将目睹日全食这一天文现象。这种现象是由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完美排列引起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立了一个可视化网站,详细展示了日全食的可视范围:这个日全食带主要是一个对角线部分,长约112公里(70英里),从俄勒冈州延伸到南卡罗来纳州,横跨美国。一次完全重合的日全食将在这条对角线上发生。

根据可视化技术,本影(地球上阳光被月亮遮挡的黑暗区域)的形状像一个不规则的、略微弯曲的多边形,而不是预期的圆形。每一边对应着月亮边缘的一个山谷。当阳光扫过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边缘时,光线传播的方式会受到影响,本影的形状也会改变。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可视化专家厄尼·赖特说:“有了这种可视化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地球观测者的高度和太阳光线扫过月球不规则边缘的方式,更准确地描绘出本影。”。

研究人员预先模拟了日食将会投射到地球上的阴影区域。通过结合阴影区域的高度图(显示高度的图)和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提供的月球三维图,他们获得了一个关于日食的全新细节。

最后一支舞

因为本影只是阴影中间最暗的部分,而且它的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只有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人每18个月左右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而其他人则没有这种好处。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住的地方恰好位于某年的日全食区,那就是大奖了。因为平均而言,另一次日食将需要375年才能在地球的同一个地方发生,”美国宇航局官员解释道。

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但现在越来越少了: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导致潮汐现象,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地球的旋转速度,这种吸引力也会对月球产生反作用,将月球推离地球更远。

结果是月亮每年后退大约1.48英寸,这与你手指的增长率大致相同。总有一天,月球会离地球太远,无法完全覆盖整个太阳,所以不会有日全食。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月球科学家理查德·冯德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全食的次数和频率将逐渐减少。大约6亿年后,地球将最后一次体验日全食的美丽和戏剧性。”

蝌蚪工作人员编译自未来派,译者李,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日全食时间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时间

日全食出现具体时间是可以精确预测的,上一次发生在中国的日全食是2009年7月22日,而下一次将在2034年3月20日,在西藏北部的山区可观测。另外2035年9月2日,还有一次日全食,在我国北方都可观测,时长1分29秒。

日全食的定义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在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左右的范围内。日全食发生时随着月球遮挡住太阳辐射,大气层高处的电离层也会发生一些相应变化。这暂时会对信号需经过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中波、短波通信造成一定干扰,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等则不受影响。不过,对整个地球磁场而言,这种影响还是微小的。另外,日食造成的降温不会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日全食看不到没关系,蝌蚪君给你上下五千年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朋友们,明天(3月20日)将是今年世界上唯一一次日全食!就在17: 36左右!我太兴奋了。然而不幸的是,日全食开始于大西洋的最北部,经过欧洲和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结束于北极。这个群岛是地球上唯一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地方。这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它?& hellip& hellip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基本上,这次日食的观测区域是在地球北部无人居住的海洋中。没有好的观测点。只有中国新疆的北部可以观测到日偏食。唯一受到严重影响的是英国,因为在英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日偏食。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日食可能会影响英国的电力系统,导致太阳能传输网络突然下降和激增。

那些渴望在中国看到日全食的人只能观看实时视频。好消息是超级链接的网页不用翻墙就可以打开。坏消息是YouTube&hellip被用于现场直播。& hellip因此,如果你对技术非常感兴趣,并想尽快获得第一手资料,就必须翻墙。

如果你这次看不到也没关系,你可以看到将来什么时候会有或者回顾过去,但是你在哪里能找到这样一个“日月食万年历”?这是我想在“2015年,与蝌蚪王一起追逐美国宇航局”中介绍的网站之一:美国宇航局日食网站。

事实上,有三种类型的日食:日食、月食和金星凌日现象。网站也是这样分类的:

这个网站是一个真正的“永恒天文的永恒日历”。可以找到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记录。最好的事情是,在SKY EVENTS选项卡下,在您选择了您自己的时区、您想要观察的天文现象类型和时间跨度之后,您可以获得一个由系统自动生成的、针对您的时间表。

我相信有了这个时间表,你一定会忍不住想要观察日食,所以小蝌蚪君最后会提醒观察日食的注意事项:

1.千万不要用肉眼直视日食,即使太阳被完全遮挡,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

2.如果你想直接观察,你必须戴特殊的观察眼镜或14号以上的焊接眼镜。普通的太阳镜不够结实。然而,以前在网上用3.5英寸软盘代替眼镜的方法也不可靠(小蝌蚪君暴露他的年龄了吗)!事实上,如果天文学家想直接观察太阳,望远镜的透镜有特殊的涂层。

如果你没有专业的防护设备,不要指望直接看日食。剩下的办法,除了看现场录像,就是利用小洞成像原理制作一个工具,放在盒子里观察:

只要把视频中的蜡烛想象成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CNN要搞个大事:360°全程直播美国超级日全食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距离美国超级日全食不到一周了。如果你没有签署美国合同,你肯定不能观看比赛。你只能浏览日食后摄影师的照片。然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在为观看超级日全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将在同一天在360 4K现场直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计划在21日东部时间下午1: 00开始一个名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世纪月食”的实时日全食节目。该节目将由宇航员马克·凯利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太空科学记者雷切尔·克雷恩主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在从俄勒冈州到南卡罗来纳州的日全食带上部署几台360虚拟现实摄像机,捕捉日全食的整个过程,并用4K的视频进行现场直播。

那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通过CNN.com/eclipse网页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手机应用与美国人民一起观看超级日食。现场视频也将被同时推给三星齿轮虚拟现实和奥库斯裂谷。直播结束后,它将被上传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脸书Live 360页面,供大家浏览。

使用360视频播放新闻事件并不新鲜,但以前仅限于手动设置场景,如明星演唱会和体育比赛。这是第一次如此长时间360度直播天文现象。考虑到日全食的拍摄量是否很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超级日全食的现场直播确实非常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全食的原因

全文共 2489 字

+ 加入清单

当月球运行至一个特別的位置,即太阳、月亮及地球连成一线时,月亮将遮掩太阳的光芒,在地球上投下阴影,在阴影的不同区域,可观测到不同的日食现象。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日全食原因吧!

日全食的原因

由于地球轨道与月球轨道有一个5度的夹角,在特定的时间月球会运行至一个特別的位置,令太阳、月球及地球连成一线,这时月球刚好遮掩了太阳的光球,这样便形成一次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1、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2、食既

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在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这就是钻石环,同时在瞬间形成为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这种现象叫做珍珠食,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又称为倍利珠。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山峰,当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倍利珠现象。倍利珠出现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钟,紧接着太阳光就全部被遮盖住而发生日全食了。

日全食时,大地变得昏暗,兽惊归巢穴。这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来了,在原来太阳所在的位置上,只见暗黑的月轮,在它的周围呈现出一圈美丽的、淡红色的光辉,这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在色球层的外面还弥漫着一片银白色或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太阳外层的大气—日冕;在淡红色色球的某些地区,还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喷发的像火焰似的云雾,这就是日珥。日珥是色球层上部气体猛烈运动所形成的气体“喷泉”。色球层、日饵、日冕都是太阳外层大气的组成部分,平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观测到,但在日全食时,这些现象可以看得特别清楚。

3、食甚

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4、生光

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倍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5、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日偏食的过程和日全食过程大致相同,由于它只发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而没有食既和生光这两个阶段。日环食则同样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等阶段。

天文台对日全食或日环食进行预报时,往往要把这五个阶段的时间报告出来。人们根据这些报告就可以了解整个日食的过程,并进行观测。至于日偏食,天文台在预报时,当然就只给出初亏、食甚和复圆这三个时刻。

我们在日食的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食分”这样一个词,它是用来表示日食的程度。对于日食而言,食分并不表示太阳圆面被遮俺的面积,而是表示日面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直径的比值。以太阳的直径作为1,如果食分为0.5,这就表示太阳的直径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为1,那就是太阳的整个圆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显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于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6、食带

月影扫过的地方。日食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 动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以日全食来说,由于月球的视直径仅略大于太阳,同时月影在地面移 动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如果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地区,日全食时间就可延续到7分40秒,这时是观测日全食的最好机会。

在发生日环食时,月亮总是位于远地点附近,这时月亮运行的速度较慢,因此日环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日环食发生在赤道附近,那么在赤道附近观测日环食的时间可长达12分42秒。

就全球范围来说,如果把月亮半影开始遮掩日面的时间计算在内,日食时间的长度由初亏至复圆的整个过程可长达三个半小时。

日偏食的时候,由于月影范围大于其本影,食相经过的时间长短要视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时间也就愈长。

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至多不会超过地球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它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在月影扫过的地带,就都可以看见日食。所以这条带就叫做“日食带”。带内发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带;带内发生日环食的,就叫环食带。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围很广阔,已经不像一条带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区。

全食带是一条宽度不过二三百千米,长约数千到10000千米的狭窄路径(有时全食带的宽度甚至只有几千米),只有在全食带扫过的地区才能看见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发生。全食带的两旁是较广阔的半影扫过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内可见偏食。离全食带愈近的偏食区,所见偏食程度愈大;离带愈远,可见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区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见日食的。

由于月球是由西向东运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运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时间是不同的。当地面上的西部地区已经处在黑影区域内,这一地区的人已经看到日食时,东部地区的人却不能同时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东移来后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区的人总是比东部地区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影带,据估计,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带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日全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丽的日全食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日全食

全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件动人美景。要充分鉴赏其魅力,最好是站在高地上,能看到周围很远的地方,尤其是在月亮来的那一边,看得愈远愈好。第一个表示非常事件发生的信号并不在地上或空气中,却在太阳圆面上。在历书中预报的一定时刻,太阳西部的边缘上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它一分钟一分钟地增长,真仿佛渐渐蚀去了太阳。有些民族看到这伟大光明的太阳会这样一点一点地缩小而幻想着有龙来吞吃它,自然也不足奇怪了。

一段时间中,也许在一小时以内,所见到的只有月亮黑影在不息地扩展,不停地侵蚀太阳面上的地盘。如果这时观测者正站在一棵大树旁边,又有树叶让太阳光线从叶间小隙透射到地上,还可见到一种有趣的情形——地上的太阳影像这时都会有缺口显出偏食的太阳。不久,太阳就变成新月一样了,但这新月不但不长大却反缩小。不过在这时候,眼睛还习惯于那消逝去的光辉,因此直到这新月变得非常狭小以前还可看出仿佛可见的暗影。如果观测者有一架带有观测太阳专用滤光镜的望远镜,他可以有一个极好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月亮上的山——残留的太阳还保持其照常的柔和而一致的光辉。可被月面蚀去的那一边轮廓却是参差不齐的——这就是月面上山的轮廓。

当这一钩“新月”将要消逝的时候,在不息前进的月亮上,陡峭的山峰便达到了太阳边界,使得太阳只剩下一串碎片或光点从月面的凹处透出来——这种非常美丽的景象被称为“贝丽珠”——这时的太阳看起来很像一个镶上了几颗耀眼钻石的戒指。这种美丽的景象也只有一两秒钟的时间,然后就完全消逝。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场奇观了——本来的白昼,因为日光的消逝而状若黎明,在离太阳稍远的天空中竟出现了漫天的繁星。原本太阳应该正在中天,可天上却只有极黑的月球高悬在天际。其周围有一圈灿烂的光辉,这就是我们在论太阳的一章中已经叙及的所谓“日冕”。虽然用肉眼看来也非常明亮,但若用倍率低的望远镜看来更有趣味。甚至一副看戏用的玩具望远镜都能凑合着用。用大望远镜只能见到日冕的一部分,因此这景象的最美的一部分就没有了。一副廉价的放大10倍或12倍的小望远镜,在这一方面说来,是比大望远镜还要合用的。这样的工具不但可助我们看日冕,还可使我们见到日珥——奇形怪状的红云在各处盘旋起落,竟仿佛是从黑月亮上喷射出来的。

正当我们沉醉于这迷人景象的时候,太阳另一边上突然现出了一些美丽的光点——月面经过了太阳,从另一面透出了美丽的贝丽珠。之后,这些光点重又扩大,渐渐连成了一个新月形——月亮正一点一点地退还被其占领的领地。光明越来越灿烂,周围的繁星正渐渐隐去。当最后的一个小缺口也复原的时候,日食完全结束,世界重返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