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孔融让梨(精选20篇)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朋友们之间总是为了一些吃的和玩具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父母总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开导我们。那么,历史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浏览

3204

文章

27

篇1: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

全文共 1971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在国内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其本义是想告诉我们一个谦让的道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不过我们延伸来看,孔融因为让梨的举动让他从小获得了很多称赞,这件事实际上对孔融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大后的孔融并不算一个好相处的人,最后他因惹恼曹操导致全家被诛杀。让梨的品德自然是好的,但这也不能说明孔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性格也是存在缺点的。

1、孔融让梨

一家人吃梨,父亲让孔融来分,这个四岁的小朋友将最大的梨给了哥哥,好的给了弟弟,自己拿最小的。

孔融上让哥哥,下让弟弟的举动让父亲很是诧异,了解缘由后,孝顺谦让的他也得到了父亲的称赞,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传了很远,孔融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赞扬。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幼儿成长起来的,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让梨得到了父亲的称赞,得到了身边人的表扬,这种表扬是每个孩子在童年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获得的。

那么,一个孩子从小就收获了太多的夸赞是否是一件好事情?

2、第二个故事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还有第二个孔融的故事。十岁时,孔融跟随父亲到洛阳做客,司隶校尉李膺颇有盛名,去他家的都是有学之士、有名誉或者是亲戚。孔融到门口后,对看门的人讲,我是李膺的亲戚。李膺思前想后自己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亲戚,还是不记得。

于是便让孔融进门,问他与自己家是何种亲戚关系?孔融答道:“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意思是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身边的宾客都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不禁有些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唯有太中大夫陈韪说了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但孔融却回了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10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言语是很出人意料的。这个时候的孔融已经对别人有不满自己的言语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否则不会轻易讥讽对方。孔融因为让梨被人世人记住,也同样让他多了一样在乎的东西——世人的赞誉。

汉代开始是以“举孝廉”推荐做官,孔融名声在外,自然而然当了官。当一个人习惯了别人的赞美,习惯了被别人捧着后,他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孔融就是如此。因为他的名声,曹操很重视孔融,但他总是挑曹操的刺儿,渐渐曹操开始对他心生不满,一而再,再而三,曹操动了杀心。因孔融谈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当时汉代社会是极为重视“孝道”的,孔融小时候就极为聪明,有贤名,懂谦让,讲孝道,现在竟然如此狂妄的言论,引起了世人的不满。因孝顺谦让被世人所熟知,也因为不孝被曹操杀害。孔融让梨,是一个好的行为,却是一个错误的教育方式。

文|喵大小姐

3、被曹操处死

长大后的孔融,在乱世之中从政失败,以不孝、谋反之罪被处死。事出必有因,其中最致命的因由莫过于孔融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识时务地莽撞谏言。孔融的确是一个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的学者文人,但绝不是一个精通实务、善于用人的政治家。不具备政治才能仍想混迹于官场,稍有自知之明者就该收敛行事,虚心做人。可才气颇高的孔融,仗着犀牙利笔,目空一切。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一时无法歼灭之,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便迁怒于与袁术联姻的太尉杨彪,诬陷杨彪企图废黜天子,上奏疏请求收捕下狱,判处杨彪大逆不道之罪。孔融听说后,立刻找曹操理论,援引《周书》所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曹操推托说是皇帝的旨意。孔融又以“周公摄政,成王杀召公,周公岂能不知”作比,字字铿锵,句句在理,逼得曹操无言以对,无奈之下唯有放过杨彪。孔融凭借一己之力阻止了曹操陷害杨彪,不知自省以安身,反而得意忘形,一有机会便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时值战乱之年,灾荒频现,为了战事的需要和百姓的生机,魏蜀吴三国都曾多次下达禁酒令。可曹操一颁布禁酒令,就遭到孔融的反对,孔融更公然狂言道:“若因酒能乱世而禁酒,那么桀、纣因色亡国,为何现在只禁酒而不禁婚姻?”以孔融当时的盛名,如此做法对禁酒令的实施极为不利。曹操考虑到孔融不过是为了出风头,便勉强忍之。

平定北方之后,曹操下令南征,讨伐刘备、刘表和孙权等人。孔融极力劝阻,逞言强辩。先说刘备、刘表是汉室宗亲,不可讨伐;又说孙权虎踞江东,不易攻取;甚至直言如果攻之就是兴无义之师,有失民望。

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斥退孔融,并下令再有谏阻者一律处死。孔融走出曹府后,仰天长叹:“以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曹操听闻如此狂言,加之此前被孔融一而再再而三地挖苦反对,盛怒之下,派人秘密搜罗孔融的狂妄之言,终于以不孝、谋反等罪名,置之于死地。孔融一生声望再高,也不过是个有才无智、恃才傲物的书生。

生逢乱世却无治世之才,名高于实却不知自省,难怪曹操在公诸天下的布告上写道:“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孔融让梨的那个哥哥是谁?他对孔融舍命相护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一直都是一段历史美谈,人们在称颂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的同时,也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给自己的孩子看,学习这种谦让的精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的时候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哥哥,而他的哥哥长大以后为了保护这个弟弟,却把自己的命都送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那个为了保护孔融的哥哥,又是谁呢?

孔融是三国时代的大名士,孔子的后人,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在三国天下大乱的时候,曾经为北海相,手下有猛将太史慈。后来他入朝为官,因为对曹操傲慢无礼,被曹操找了个借口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的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

孔融作为一代名儒,文章写的好,也擅长诗歌,但是在三国乱世这个时代却不是给他们这些文人墨客的时代,是属于英雄的刘备、奸雄的曹操、枭雄的袁绍董卓的。

孔融最出名的事情,还是写进了小学课文的“孔融让梨”。是说孔融小的时候,和几个哥哥们一起吃梨,他都拿最小的吃。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孔融说:我年龄最小,自然应该吃最小的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事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了下来。

然而,人们却不知道的是,孔融给哥哥让过梨,而他的哥哥却为孔融让了一条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东汉末年说起。东汉末年的时候,朝廷腐败,宦官专权,宦官与士人们的斗争十分尖锐。有一个叫侯览的中常侍,仗着自己被汉桓帝重新,在乡里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这时有一个名士叫做张俭,他是八及之一,跟刘表等人齐名,他检举结发了侯览的不法行为,请求朝廷处死侯览。结构奏折先到了侯览手中,他销毁了奏折,导致桓帝没有看到。然后又反过来诬陷张俭,以朝廷的名义下令捉拿张俭,这也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爆发。

张俭狼狈的逃命,天黑了就去哪家住宿,天下人都敬重他的品行,哪怕会家破人亡也愿意收留他。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请求保护。

不巧的是,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却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知道一定是有了难事,就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但您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您吗?”

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最后一路跑到塞外,才逃的毒手。

但有人向官府告发了孔家曾经窝藏逃犯的事,于是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主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难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要犯,放走他是杀头之罪!”

孔褒为了保护弟弟,就把罪责一力承当,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也说是自己主张放的,结果兄弟两人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主审官见兄弟俩争罪,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如实上报。结果,皇帝定了是孔褒的罪,下令处死了他。

也就是说,孔褒为了保护弟弟孔融,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后来,宦官势力被士人袁绍、袁术们铲除,张俭也回到了中原,孔融兄弟凛然争死的事迹才流传出来。孔融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名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融让梨的故事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位叫孔融的小朋友,他有五个哥哥。因为孔融年纪最小,所以哥哥们都特别疼爱他。

有一天,孔爸爸带回来一篮子新鲜的梨,梨子又大又好吃。于是,孔爸爸让孔融先选,孔融看了篮子里的梨,最后,他选了一个最小的梨。开心的说到:我要吃这个,孔爸爸在一旁笑着问孔融: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吃。

只有四岁的小孔融就懂得谦让,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融被杀对于曹操有什么样的影响?孔融之死成为曹操一生的转折点

全文共 2640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可以说是一生杀人无数,除却战场上的士兵,更有非常多的大臣、名士,而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地位也与他人不同的,那就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而且,在杀死了孔融之后,曹操南下攻打吴国,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孙刘联盟的确是有一部分作用,但是更大的原因其实是出在孔融之死上。那么,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为什么说孔融的死影响了曹操后来的发展。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其实只是一个文人,虽然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但他的生死对于天下大局应该没有多少影响,因为他既不会谋略,也不会武功,而且他处处与曹操作对,如果丢掉其他方面不讨论,曹操杀孔融其实是清除了一块绊脚石,对于曹操征服天下应该有利,但为何曹操杀孔融会成为其征服天下的分水岭呢?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天下环境,不难发现,曹操杀害孔融确实不对于其征服天下是有害而少利的。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曹操杀害孔融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孔融是当时文人的一面旗帜,他的影响可以用民心向背来形容。虽然孔融只是文人,但他不仅是孔子的后代,而且他的成就是当时文人的代表,可以说是一面旗帜,更何况,他是当时儒家道德方面的风向标,他的影响虽然在军事方面没有直接作用,但能够起到民心向背的作用。孔融在曹操阵营中一直是高官(虽然为汉之高官,但当时的汉朝廷实际上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孔融能够在曹操阵营中风生水起,那对于天下文人来说那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而文人有一个特点,虽然打仗行的很少,但能够影响民心的走向。

现在,孔融被曹操杀害,那天下文人就会对曹操的看法发生根本的改变,口诛笔伐,再加上老百姓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观占据头脑,这样,天下老百姓对于曹操的看法就由好转坏,民心向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发生根本的改变,天下有识之士不再投奔曹操。曹操南征前,许多有识之士投奔曹操,南征后,天下少有有识之士再来投奔曹操就是证明。

其次,杀害孔融,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孔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生似乎处处与曹操作对,从史书记载来看最著名的有三处,一处是讽刺曹操,如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第二处是反对曹操禁酒;第三处是对曹操发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持坚决的反对意见。

其实,纵观孔融讽刺和与曹操作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孔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曹操,而只是想表明一个文人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只是表现其有才而已,即使在官渡之战前反对曹操,这其实也是正常,至少可以让曹操清醒,对于强大的敌人必须要注意什么,更何况,曹操与袁绍打起来之后,孔融并没有继续反对下去,而是和其他人一样在为曹操如何取得胜利在努力,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民主,在形成决议时大家都可以议,表明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这样,可以考虑充分、全面,但作出决定之后,大家一条心,这也是曹操在逐鹿中原时能够由一支普通的势力成长为平定北方的最大的势力。

但是,现在,曹操杀害了孔融,那些喜欢唱反调、讲事实、有不同意见的人从此闭嘴,而那些喜欢唯领导是从的人就得到了重视,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意见的声音,表面上是上下同心,实际上只有曹操一个人的思想在转动,大家对于曹操的观点只高呼和喝彩,曹操也就在大家的喝彩声中迷失了自己,再也看不到不利的方面,也不会考虑不利的情形。所以,曹操南征,虽然是率领最豪华的阵营,那这种豪华也是表面的,所有谋臣集体失声,所有武将也不敢有自主能动性,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几十万军队的阵营被周瑜率领的区区3万人马打得大败的最根本原因。而且曹操被打败之后只怀念郭嘉,认为其他谋士尤其是荀彧没有提出好的建议,但曹操没有反醒自己,在对于不同声音方面采取的政策实在令人寒心,郭嘉即使在,那郭嘉的那种性格他会再容忍吗?为什么程昱在南征前突然交出兵权呢?这应该都与曹操杀害孔融造成的影响有关。

其实,孔融在生前反对曹操南征刘表,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刘表是汉室成员,是皇族后代。如果曹操反过来一想,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同意孔融不南征,这样,刘表病死之后,刘备与孙权就会为争夺荆州两相争斗,曹操完全可以在他们两败俱伤时,以捍卫皇族为最大口号出兵,孔融等自然不再反对,这样,曹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那征服天下岂能还有对手?如果曹操没有想到,其他谋士也会想到,曹操可以轻松的得到天下。但是,曹操杀害了孔融,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曹操只想到南征刘表时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而没有想到南征刘表会有哪些不利,至少刘备与孙权不但不会联合起来,而且会为争夺荆州而成为你死和活的敌人。

第三,杀害孔融,让那些匡扶汉室的志士从此清醒。孔融自然是匡扶汉室的典型代表,而且当时有匡扶汉室的志士不少,这其中还包括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荀彧,他为曹操举荐了大把的人才,最著名的就有荀攸、郭嘉等,而且他们之所以这样尽心辅助当时并不特别起眼的曹操,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打出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

然而,随着曹操实力的壮大,他取代汉室的动作日益明显,现在,终于拿有志于匡扶汉室的孔融开刀,那岂能不让其他有匡扶汉室之志的人寒心?所以,这些人终于清醒,不再为曹操死心卖命了,这也是曹操南征时,所有谋士不再为曹操出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程昱,干脆交出兵权。而其他各路英雄,他们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现在,更有坚定的理由反对曹操了,也有坚定的理由联合对抗曹操了。

公元208年,之所以成为三国鼎立的关键一年,曹操成败的分水岭在此出现,不是曹操的智慧突然出现了问题,而是从杀害孔融开始,民心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让后人大骂不孝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七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让后人大骂不孝

孔融之所人被后人大骂不孝,是因为有一次经过他的分析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父母与子女如同瓶子与水一样,水从瓶子中出来之后,两者就没了关系。最终这个父母无恩论便传入了曹操那里,曹操听到后大怒,便以散播不孝言论的罪名将孔融所斩杀。

而其实曹操斩杀孔融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公开的场合当中,经常辱骂曹操,让曹操没了面子,而这个父母无恩论正是给了曹操一个借口,也正好让曹操在朝中立下了威名,虽然孔融可以说是才思敏捷,但其怼人的性格,绝对是太过作死了。

而孔融的性格看似非常的敦厚,但其实不然,孔融太过喜欢抨议政治,并且言辞非常激烈,有时直接在朝中怼的曹操下不来台,这也是为何曹操会找到一丁点借口就要斩杀孔融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孔融让梨文言文原文 孔融让梨小古文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孔融让梨的故事

从前有个孩子叫做孔融,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的时候,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都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给大家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剩下的梨子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正是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的道理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就向孔融学习,要学会孝亲敬老,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要学会互相忍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曹操杀孔融和杨修是因为气量太小么?曹操难道真是小心眼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曾杀了犯言直谏的孔融,也曾杀了爱耍小聪明的杨修,所以后世很多人认为这位阿瞒先生气量不大,甚至睚眦必报。这于曹操,是不大公平的。他生当礼崩乐坏的汉末,最初,他像一个求上进的贫寒青年一样,只是不想让别人目为凡愚,希望建立名誉,最终,却以拯救天下自任,要垂名于后。纵观曹操的一生,还是胸襟开阔的时候更多。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末尾,陈寿对曹操有这样一段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这就是第一块《曹娥碑》。这块碑早已散失,写得怎样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述里去窥探了。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这是中国最早的字谜,后人还专设一谜格称为曹娥格。关于这个谜语,还有一段曹操与杨修的佳话。曹操和杨修一起见到蔡邕谜语,杨修率先猜到,曹操说你先别讲,我还没想到。走了三十里,曹操说我知道了,你说下答案吧。杨修说出谜底,曹操感叹:“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从这件事,可见曹操并非嫉贤妒能之辈,至于后来之所以杀了杨修,是因为杨修的小聪明已经触碰了他的底线。

至于曹操杀了孔融,更是和这位孔门之后的好虚名而不切实际、好争胜而不切实用、好谏诤而混淆视听、好战争而志大才疏关系更大些。搅乱人心,过分好名,似是而非,混淆视听,所以该杀。

曹操的襟怀有多宽广,有意见流传既久的“烧信”事件可为一证。据《三国志》记载,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袁绍逃跑时,图书车仗等物来不及带走,都扔了,曹操的亲信在翻捡这些图书的时候,发现书里夹着一些书信,是曹操手下的人暗地里和袁绍私通而写的,于是就把这些信拿给曹操看,曹操翻看了一下,内容多是赞美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离开曹操投奔袁绍。亲信建议曹操把写信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曹操不但没有那么做,反而命令把这些信全部烧掉,亲信大为不解,曹操笑着说:“那时袁绍实力那么强大,我都无法自保,何况大家呢?”曹操把这些信烧掉以后,那些曾写信给袁绍的人大为感动,从此以后死心塌地地为曹操卖命。

曹操视野开阔,广纳贤才,不仅自己帐下的旧部个个成才,凡是有能力的,不管过去是不是身边人都能视如己出,给一定的位置让他干事,在干事中把他们变成自己可靠的帮手。开阔的视野和量才使用的弹性,使得曹操身边人才济济,也吸引了其他人才像水一样汇聚到曹操旗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器量,使得曹操最终能成就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建安十二年,曹操决心清除夷狄之患,北征乌丸,但遭到许多部属的反对,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

众人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们认为曹操率大军远征塞外,倘若刘表倾巢而出,恐怕黄河以南不复为曹操所有,而乌丸作为异族,未必就是真心要助袁尚兄弟复仇。就在众人纷纷反对之际,为人“通有算略”的郭嘉在分析了大的政治格局后,认为曹操“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对郭嘉之言,曹操深表赞同。是年夏,曹操率诸将亲统大军北征乌丸,经数月苦战,终获全胜。

曹操最大的襟怀,还在于他一辈子东挡西杀,平定大半个中国,却一直没有灭掉汉献帝,大家都在骂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孙权、刘备却都在有生之年给自己封了个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故事概括:《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朋友们之间总是为了一些吃的和玩具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父母总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开导我们。那么,历史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详细内容

1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山东曲阜人,字文举,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子,他的高祖父叫做孔尚,孔尚曾经做过钜鹿地区的太守,孔融的父亲是泰山的都尉孔宙。

2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他的几个哥哥在一起吃梨,几个哥哥拿的是大梨吃,而孔融只拿比较小的梨来吃。

3

有人问孔融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让哥哥拿大的,孔融说:小孩子的食量都很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

4

孔融的一生非常的顺畅,从小就知道让梨被世人称之神童,读书时,因为天生聪明被老师夸赞,成年后的孔融很顺利的走上了仕途之路。可好景不长,从小就知道谦让他人的孔融,长大后却成了最不会谦让的那个人,成了一名毒蛇。因为口无遮拦。

5

他得到这样的结果:当官之后的孔融就开始性情大变,可能是因为当时年少刚烈,性格太硬,太要强了,遇到一些不爽心的事就开始吐槽,得罪了不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是有多么的爱才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唯才是举,惜财如命,但是曹操却杀了一位叫孔融的人,孔融大家都知道的吧,书本里面说的那位让梨的故事的主人翁,这么厉害和有名气的人物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的好解答的,孔融也是一位让个性害了的人,太过于的心高气傲了,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把曹操逼上杀自己的道路上来的。

首先孔融成名很早,孔融让梨的事情大家早有听说,所以孔融从小就被誉为是孝子,品德好,懂谦让,感觉就是一个未来的大儒之人。

孔融也的的确确是很有才华,但是文人其实都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其实写写诗词也蛮好的,但是如果文人走上仕途的话,如果还以文人的性格做事,那就是有点自寻死路了。

曹操大家都知道多疑,记仇,虽然爱才但是杀人都是不眨眼的,在曹操手底下做事,你不仅仅是要有忠心,更多的时候你的说话方式和做事都需要谨小慎微了,大家都看过军事联盟吧,那司马懿能活这么久,不都是遵循这个道理。

再说孔融,孔融不管对谁,其实都是那种言辞非常的犀利的,完全就是留情面的,其实更多的时候让对方信服,方法很多种,但是孔融这样的方法是最不好的,不仅仅是不能让人不信服,更多的时候都是得罪人了。

公元197年袁术称帝,曹操看得那个急啊,心中急火攻心无处宣泄,就拿杨彪来宣泄,曹操诬陷杨彪谋反想杀了杨彪,但是孔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把曹操狠狠的说了一顿,曹操那是孔融的对手啊,被说得一言不发,无言以对,所以只能选择放了杨彪,你孔融是高兴的了,但是曹操就更加的不高兴了,先计你一笔。

救杨彪的事情还没完,本来这件事情了的,但是孔融之后又拿这件事情到处宣扬,洋洋得意,各种讽刺,挖苦曹操,好吧曹操再计你一笔。

再接着曹操颁布禁酒令,又把曹操批得一无是处,曹操再计你一笔。

曹操又准备攻打蜀汉东吴,孔融直接丢了一句:“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这个时候曹操爆发了,你这完全就是看不起曹操,把曹操当作是谋反的人,曹操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杀你,那不得翻了天。

所以孔融的死并不是谁想害他,也不是曹操容不得他,但是你做为人臣,你天天怼你的老大,说他品德差,说他道德低,这可不是想活命人的做法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孔融为什么留下了不孝的名声?孔融不喜欢曹操为什么还要跟着他?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让我们知道孔融是一位非常懂得谦让的人,但是孔融被杀的理由却是不孝,孔融到底做了什么呢?其实孔融也算是一位大才子了,但是嘴巴实在太过厉害,简直把冷嘲热讽做到了机制,而且对象还是曹操。但很奇怪的一点是,孔融既然不喜欢曹操为什么他离开他呢?最后还因为惹恼曹操直接被杀,这一生也是非常不值得。

在三国时期,只要有能耐就不愁没饭吃,而且“跳槽”,也就是换主公,那比我们今天换工作还要容易,因为当年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袁术袁绍公孙瓒甚至董卓吕布李傕郭汜都在招揽人才,就是段煨张绣也曾经短暂聘用过毒士贾诩,但是孔融却基本没人要,包括跟他关系很好的刘备,也没说找孔融去帮忙——他知道孔融就是个清谈客,不会帮忙只会添乱。

因为孔融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掉的,所以《三国志》里面连个传都没有——不孝之子是不可以青史留名的,但是因为是被曹操杀掉的,所以《后汉书》给孔融做了传,说了不少好话,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孔融确实有才,但他有的只是文才,而当时是诸侯争霸的乱世,只有文才等于是废材——除了拿俸禄喝酒吃肉,就是舞文弄墨发牢骚,对国家大事一点帮助都没有。

而这个孔融一贯认为自己有才就能治理天下,所以处处跟曹操做对,全忘了他在北海当军阀,被袁绍的儿子袁谭打了个落花流水,连老婆孩子都丢了,是曹操收留了他并给他官做这里要补充一句,当时袁谭在攻城,手下将士们在血战,孔融在城楼上读书,而且“谈笑自若”,这简直就是全无心肝了。除了大家知道的孔融的不孝“罪名”和他挖苦曹操的事情之外,孔融还干了一件现在看来极不地道的事情

当年乌桓作乱,曹操要去为北方百姓消除祸乱,孔融公开挖苦曹操:“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这意思是“从前肃慎不进贡木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融反对曹操,跟忠不忠于汉室无关,纯粹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曹操隐忍多年才动刀子,也算够爱惜人才的了,尽管孔融所具有的只是文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孔融让梨的故事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从小就十分聪明懂事,他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子。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就拿了盘子中最小的一个梨子。

大人们很困惑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梨子,孔融认为自己食量小,应该拿小的,大的梨子留给哥哥们吃。大人们又认为按这种说法,弟弟比孔融还要小,最小的梨子应是弟弟吃。

孔融则认为自己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梨子留给弟弟,自己吃最小的梨子。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国历史上孔融为什么喜欢喝酒?孔融竟然是个酒鬼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酒鬼”这个词,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就好像是从酒缸里面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散发着酒气,是时不时还要甩着酒瓶子晃两下,看看里面是不是被喝完了,反应迟钝,邋遢不堪?其实,爱喝酒也不是什么错误,只不过让人看起来不舒服罢了,就比如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小时候能让梨的孔融,竟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这样的孔融,你见过吗?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孔融是个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话说汉朝以前,酒是随便喝的,直到刘邦开国后,萧何立法禁酒,此后历朝历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开始禁酒来节省粮食。不禁酒的时候,大家都随便放开了喝,也看不出谁是酒鬼。

可是这禁酒令一颁发,别人都不喝了,唯独酒鬼还在那喝,就显得鹤立鸡群了。曹操这个人一直有点粮食恐慌症,这可能是他平生断人粮道留下的后遗症。一到粮食缺乏的时候,曹操就会颁发禁酒令。一般人这个时候再怎么想喝,也得收敛一下,可是孔融不这样,他直接上书给曹操,文采飞扬的写了好大一段:

“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潖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不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着功于汉;屈原不哺裑歠醨,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

“昨承训荅,陈二代之祸,及觽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

孔融先是举了一大串例子,例如樊哙、刘邦等人,都是因为喝酒才成了大事。又在第二段里说,夏商因为美女亡国,可是也没有禁婚姻。那你何必跟酒过不去呢。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不过却显然没什么道理,缺粮的时候,粮食酿造的白酒当然是奢侈品,禁是理所应当,孔融不过是强辞夺理而已。

孔融这个人文采不错,可是打仗和治理州郡都不在行,这可能是他整天喝酒没时间管事造成的,孔融不但自己喝,还喜欢聚众喝,经常感叹说:“要是天天有人来陪我喝酒,我就没什么心烦的了”。孔融整天醉醺醺的,当然治理不好州郡。而且孔融喝完酒还喜欢乱说话,嘴巴又毒。他十岁的时候去参加酒宴,有人夸他聪明,旁边一位不服气,就说:“小时候聪明的,长大一般很笨”。孔融立刻回了一句:“那你小时候肯定特别聪明。”一句话把人噎得上不来气。

大了以后,这个嘴毒的习惯也没改。曹操打下邺城,把大美女甄氏赏给儿子曹丕,,也有人说是曹丕主动抢的。结果孔融喝了两杯以后又说话了,说过去我一直不知道周武王灭纣以后怎么处理的妲己,今天可算明白了,原来是赐给他弟弟周公了啊。孔融嘴巴毒,终于惹火了曹操,把孔融全家都杀掉了。孔融死的时候感叹说:“言多令事败啊”,可见他一直没明白,要不是喝酒太多嘴巴不受脑神经控制,怎么能说那么多胡话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孔融让梨长大后为什么变得不孝了 孔融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这个人大家不会陌生,小时候就听到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孝道留存在我们的心中,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并不公平,因为这个人在长大之后的所有言论都没有和孝有关的东西,最后因为言论过激被处死。

在我们小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则典故——孔融让梨,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故事。在股市之中,年仅四岁的孔融,聪明可爱,懂得谦让。但是真实的孔融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长大之后孔融有做了什么呢?

那么孔融到底是不是个孝子呢?

孔融是确有其人,他生活的时代就是东汉末年。据史书记载,孔融年少时勤奋好学,长大后成为东汉名士。在汉献帝即位后,任过北军中侯、北海相。说出来你可能会不相信,孔融非但不是一个孝子,还是一个基本孝道都不遵守的人。孔融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

也就说他认为,父子母子之间压根就没有什么感情,只不过是因为情欲才有了子女,孩子从母体中分离之后,二者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能说出这番话的人,简直就是一个混蛋,连最基本的亲情都不能体会。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融连孝道都不遵守,其他的就不能奢望了。

那么孔融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孔融为人放荡不羁,即使是对丞相曹操也是多有不敬,最后曹操看他不顺眼。以谤讪朝廷的罪名处死了孔融,真的是有些令人唏嘘叹惋,一个少年时如此正派的小孩子怎么就变成麻木不仁的混蛋呢?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孔融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相信大家对于孔融并不陌生,说起孔融,大家应该都会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而且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很多人对于孔融的家庭情况不是很了解,那么孔融到底有没有后代?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孔融实为孔子后代,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举止不俗,谈吐不凡,是东汉一代大儒。但是孔融却有着文人的通病,这就是过于刚正不阿,不知灵活变通,特别注重气节。少年时的孔融便有突出的才能,还是一位大孝子,后在朝廷为官,后来孔融在五十六岁之时被曹操以多种罪名处死,连同其家人也被株连,其中就包括孔融的九岁儿子和七岁的女儿。

孔融是有后代的,而且他有两个儿子,都是比较聪明的人,说话也比较耿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孔融的一生是怎样的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还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在他丧父后,因替兄长藏匿逃犯张俭被捕入狱,孔融主动承担罪责,他由此出名。孔融被司徒杨赐征召后,暗访贪污的人,在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时毫不隐讳。后来,孔融被董卓调到北海国做相国时,设置城邑学校,以礼待人,被人称为“孔北海”。公元196年,袁谭攻打北海,孔融兵败,逃亡山东。汉献帝迁都后,孔融先作大匠后升少府,每次朝会汉献帝都以孔融的意见为准。后来,曹操逐渐掌权,孔融常常触犯他,因此得罪了他。公元208年,曹操指使丞相陷害孔融,孔融因此被处死。

孔融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曹丕也极力称赞孔融文章 “扬、班俦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孔融被收中外惶怖翻译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翻译为: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出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后人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也有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的意思。

原文内容: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惧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翻译: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你觉得孔融让梨是高姿态,我觉得分配不均是不公平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西方文化中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更有可能拒绝对他们不公平的提议。早期对西方儿童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觉得他或她得到的物质奖励比另一个孩子少,他或她可能会毁掉奖励,甚至是另一个孩子的奖励,来发泄他们的愤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因为害怕其他孩子得不到奖励而拒绝奖励。

为了弄清楚这项研究是否真的具有普遍性,波士顿大学的彼得·布莱克和耶鲁大学的凯瑟琳·麦凯利·福及其同事对来自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秘鲁、塞内加尔、乌干达和美国的儿童玩了866次“不公平游戏”。每个游戏中的每一对儿童将被分配不同数量的糖果,其中一个将被问及是否愿意接受这些数量的糖果。

公平的普遍体现

所有的孩子都拒绝少吃,不管他们是4到6岁的美国和加拿大孩子,还是4到10岁的墨西哥孩子。布莱克说,这表明这种公平是普遍的。

事实上,独立研究表明,某些灵长类动物、家犬、渡鸦、渡鸦和渡鸦有相似的公平感。

然而,只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乌干达的儿童拒绝被大量分配。在这些孩子中,这种行为发生在10到12岁之间。布莱克补充道:

“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儿童不关心公平,但这种公平更有可能受到文化的影响。”

站在不公平的荒地上

研究人员表明,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社会中,人们有可能会更加关注公平。布莱克还说:“这听起来和你想的不一样。市场中的人们不应该追求更高的利益。但是,如果你这样想,你一定要去市场买蔬菜。”

此外,在非西方社会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另一种公平感,因为他们在一个不太重视公平的环境中长大。布莱克希望根据这一想法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在这方面,乌干达是一个外国人,因为其文化复杂。布莱克想知道是否可以解释,如果一些西方老师在学校教书,这些西方老师可以塑造学生的文化偏见。然而,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亚特兰大佐治亚州立大学的萨拉·布罗斯说:“他们的结果至少与非人类物种的行为模式一致。”她研究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决策和公平的进化。她认为,广泛应用的公平感是个体了解他们的社会伙伴是什么样的人的方式,比如对方是否是骗子。

你是个好伙伴吗?

莎拉认为,不喜欢其他缺席者似乎没有好处,但这可能会增加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莎拉还说:“如果我们都同意一起进入这个世界,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收到的软兄弟硬币比你多,你可能会不高兴,最后你可能会认为我不是一个好伙伴。然而,这在动物界非常非常罕见。目前,只有黑猩猩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行为证据。”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化、认知和共同进化首席科学家乔·海因里希说:“这一发现表明,只有少数几组儿童在青春期早期发展了这种行为。这太严肃了,不能显示其他文化缺乏公平感。”

乔说:“最好统计一下一个人一生中公平意识的发展轨迹,或者至少衡量一下成年人性格的稳定阶段。这也是下一步的关键。研究人员不仅应该跟踪人类心理的多样性,还应该试图解释这种多样性。”

《小蝌蚪君》是由新闻学家、翻译家zzz编译而成,并以小蝌蚪工作人员的批注重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时候让梨的孔融,长大以后曹操为什么说他不孝?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的故事,相信没有人不知道,才几岁大的小孩,就知道尊老爱幼,也不愧是孔子的后人了。但是很多不了解孔融的人,可能也就到此为止,没有关注过他长大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孔融长大之后,在三国曹魏阵营,曹操手下做官,然而,这样一位以让梨而闻名后世的人,最终却被曹操所杀,死因还是不孝。这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孔融因孝而出名又为何会因不孝而死?这中间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虽然说的是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容貌还是性格,都会产生很多变化,但是放在所有人的身上,似乎也是适用的。很多人小的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之后反而成了一个普通之人,就比如“泯然众人”的方仲永,而也有很多小时候做坏事,遭到众人厌恶的小孩,长大之后经历了许多事情,却成为人人称赞的正面形象。

孔融,他虽然最终被安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而被处死,但是在小编看来,孔融这个罪名却实在是有些冤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大致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却曹氏父子,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三个人之外的优秀作者。作为孔子后人,自然是家学渊源,而在汉献帝即位之后,孔融因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被人称为“孔北海”。

孔融让梨,基本上是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听到的一个故事,长辈和老师们总是会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教导学生,为人应当尊老爱幼,要多学习孔融的精神,他年仅四岁就知道这样做,不得不说是一个道德模范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模范,他的“不孝”的罪名又是从何而来呢?

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事说话,与他的性格又非常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先来说说,孔融的性格。千万不要以为孔融能够与“敦厚”这一类的词语挂上边,实际上,他喜好抨议时政,并且言辞激烈。这一点在他小时候就有一个例子能够说明。

《世说新语》记载过一件孔融小时候的事情,十岁的时候,他跟随父亲前往洛阳,当时的司隶校尉李膺名气非常大,孔融去他家门前,对看门的人说,他是李膺的亲戚,进去之后李膺问他是什么亲戚,孔融回答,先祖孔子曾经拜李膺的先祖老子李耳为师,所以算得上是世代通好。后来,太中大夫陈韪到了,别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他就说了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也回了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虽然可以说他这是才思敏捷,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怼人的功夫呢。至于孔融的“不孝”,就是源于他的言论,父母无恩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原本在注重孝道的时代,孔融说出这样的话,孩子只是父母情动之后的产物,在孔融看来,就像是把一个物品放在瓶子里面,暂时寄存,日后再倒出来。

孔融平日就经常怼曹操,曹操正想抓他的把柄呢,这一下子,曹操有了借口,直接就把孔融给杀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融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这个世上不负责任的父母不在少数,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但是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意愿呢?毕竟这一生是孩子的一生,父母恩情再大,也只能陪伴他们几十年,剩下的时间,哪里还有父母的踪迹,又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孩子的一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融让梨体现了什么美德?有什么教育意义?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体现友爱孝悌,谦让待人的美德

孔融让梨的典故:《孔融让梨》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该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他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凡事都应该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的出处: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 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 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让梨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同意父母无恩论?

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乍一听见“父母无恩论”这个词,很多人一定都会皱眉摇头,认为提出这种言论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坏小孩”似的人。的确,这个词看上去完全是违背了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子女要孝敬父母、长辈这种思想,可是,如果你知道这句话最初是由四岁让梨的孔融说出来的,你是否会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深意呢?

“父母无恩论”近些年很多人在不断提起,此处的恩特指生育之恩。传统的孝道指的是,父母只要把子女生下来,就对子女具有了恩惠,子女就必须报恩。“父母无恩论”意指父母生育子女只是人类繁育的本能,父母抚养子女则是自己的义务,是自己的责任,因为是父母选择把子女带到这世上的。

“父母无恩论”最早是孔融提出来的。没错,就是那个让我们从小背诵的让梨的孔融,他的原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父母情动,所以有了子女,孩子在母亲腹中,犹如在瓶中,瓜熟蒂落,孩子就出来了。曹操一直都看不惯孔融,他发表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曹操抓住就把他杀了,他的妻子儿女也未能幸免,与他一起共赴黄泉。

一千多年后,胡适和鲁迅也说了相似的话。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胡适说道,“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我们即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我们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

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孝道思想认为,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那就是最大的恩情,作为子女,必须报恩。如果子女反问,“我如何求你让你带我到世界上了呢?征求我的同意了吗?给了我好的抚养了吗?让我快乐成长了吗?”父母往往会不知如何回答,结果就是说这孩子大逆不道,简直不懂世情人伦!该打!给了命就是恩情!

这几位前人作为子女,其实很够格的。孔融早死,不说了。胡适听了母命,娶了小脚的汪冬秀;鲁迅随了母意,娶了朱安。胡适自从拿了薪俸,便负起侄子读书和家里用度;鲁迅在北京任职后,接了母亲、朱安和弟弟弟媳一起居住,他将最好的房子给母亲住,出门和回家必先禀告母亲,领到薪水,先给母亲买糕点,给零花钱,给母亲买她喜欢看的小说。这两位说出“父母无恩论”的大家,其实都是孝顺的典范。

他们并不是站在做儿女的立场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的,而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子女持有这种态度的。他们的态度,更强调父母对子女负有天然的义务和责任,既然未经人家允许就生出来了,必须好好抚养教育,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让子女好好成长。万万不可以功臣自居,处处教训儿子必须以老子为大,听从老子的安排,以生恩挟持子女以尽孝道。不养育子女,该老还是会老,白发不是独独为子女操劳而长。

其实,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子女一定会从心里爱父母的。虽然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但大多数父母都做了远远超出义务的事情。尤其是如今做父母的,在子女身上更是倾注了举家之力。

不管与父母有过多少龃龉,大部分人最想回的还是家;有了喜悦最想与之分享的,是父母;有了能力最想回报的,还是父母。父母生病,侍奉床前的,是儿女;端茶送水的,也是子女。羊跪乳鸦反哺,受到了父母养育的恩泽,孩子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回报以真情。

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定会更加趋向对话与平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