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业中的地理知识【精选20篇】

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你知道农业中的地理知识吗?下面问学吧小编精心整理了农业中的地理知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浏览

5447

文章

1000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冻土条件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成土条件

气候

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漠土区因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9月。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壤—母质融化,砂土可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高山冻漠土在宽谷、湖盆永冻层深度80厘米,山坡上可达150厘米。[5]

植被

由于冻土区气候严寒,植被是以苔藓、地衣为主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常见的植物有:石楠属、北极兰浆果、金凤花等开花植物,南缘有云杉、落叶松、桦、白杨、柳、山梣等,生长缓慢,矮小且畸形,各种植物的年生长量均不大,苔原地带每年有机质的增长量为400公斤/公顷,是世界各自然地带中最少的。高山冻漠土区植被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和地衣,常见的有凤毛菊属、葶苈属、桂竹香属、虎耳草属、点地梅属、银莲花属、金莲花属、红景天属等,一簇簇地生长在石隙之间,或在冰雪融水灌润的地方局部呈小片分布。五颜六色的粗糙碟衣、地图黄绿衣、岩表黄绿衣等则着生于石块上面。[5]

地形、母质

冻土发育的地区,因刚脱离冰川覆盖不久,冰川地形保持得相当完整。冻漠土分布区的地形主要是陡峭的山坡,角锋、刃脊、第四纪和近代冰川所形成的冰斗和冰碛垅堤,宽谷,湖盆的湖积平原等。成土母质的差异较大,加拿大、西伯利亚地盾区是前寒武系基岩。其他地区有古生代各种灰岩、石英砂岩、板岩、中生代的灰岩、红色钙质砂泥岩及近代泥砾和冲积物,残积物,冰碛物,冰水沉积物等。

总结: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编辑推荐:冻土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黄羊休闲农业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是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周边旅游资源,于近年来开发创建的旅游景区,现已建成中心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葡萄长廊观光区,黄羊河工业园区,餐饮娱乐区,明、汉长城遗址沙漠旅游区,时令果蔬采摘区等七个功能区,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电话:0935-26084812608009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农场

乘车线路:乘武威--黄羊 乡村公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国外开始探索不用肥料,不用农药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甚至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今天小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生态农业是在针对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项政府引导和大力扶持、农民自发创造、科技人员积极主动参与的伟大生产实践,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1993年,国家各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经过6年的建设,51个试点县在1999年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取得了试点成功。各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有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显著。到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积约1000万hm2,占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的12%,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包含了生态农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乃至生态农业省等,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大致可分为物质多层利用模式、生物互利共生模式、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模式、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等。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加快了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伐,有效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经创造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配套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

今天小编对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水中氟化物超标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未经处理的污水,既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养分,又含有有毒成分。一些人疑惑:水中氟化物超标农业有什么影响?下面介绍下吧。

水中氟化物超标不仅会污染土壤,而且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损害人体健康。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水污染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危害?

1、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2、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3、间接影响

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4、致癌作用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被悬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如鱼类)就可能诱发癌症。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便携净水器将水处理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东亚地势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地势

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西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多天然良港,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水力资源丰富。

亚欧大陆的东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汇处,多火山、地震;东临太平洋,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邻俄罗斯,南临太平洋,西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

范围: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地形:以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河湖众多。

气候: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经济:多港口,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西部:远离海洋;

范围: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地形:多高原、山地,多内流河湖。

气候: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经济:经济较东部落后。

总结: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城市农业垃圾的定义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城市农业迅速发展,城市农业垃圾也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城市里面的垃圾不仅仅会影响市容,还会造成空气污染,除了这些大家对于城市农业垃圾又了解多少呢?那么大家知道城市农业垃圾的定义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城市农业是指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而城市农业垃圾是指城市农业所构成的垃圾。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说一说城市农业的详情。

“城市农业”的概念: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城市农业”的概念。按照2003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定义,城市农业是指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城市农业在超大城市也称都市农业,但不同国家强调的城市农业主体功能特征、实践经营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如:日本的城市间隙地农业,德国的“市民农园型农业”,荷兰的“外向型农业”等。[1]

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依托城市功能的辐射发展,形成一定区域条件下的具有超前性的农业形态。城市农业是城乡融合时代的新概念,是对城市和农业的广义理解。城市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是具备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单元形成购买力方面比较显著,在阳光乔健康种植体系等一系列农业行为规范深度普及后,城乡的融合在自然的环境中得以完成。

感谢大家收看,今天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的内容大家喜欢吗?假如您还有任何的不解和疑问,都可以来进行咨询,小编保证24小时在线,为大家解答各类农业垃圾该如何处理的疑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巴西简介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巴西

1、位置:海陆位置―濒临大西洋,是一个临海国。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地处热带,是一个热带国家。

2、地形特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3、气候特点:以热带湿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5、主要地形区: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⑵、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分布: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7、工业分布: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开发较早。

8、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9、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最大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10、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A、调节全球气候;

B、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

C、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D、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E、提供良好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F、提供木材。

⑵、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①产生破坏的原因:

A、为了兴建亚马逊横断公路等数条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

B、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

C、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在公路两旁肆意砍倒数木,开垦种地。

②产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1、人口和城市:

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分布不均原因: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巴西东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商业发达,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⑵、居民主要是白种人和混血人种,通行葡萄牙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⑶、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⑷、巴西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⑸、城市化的影响及带来的问题:城市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但是人口高度集中,又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

12、主要城市: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首都——巴西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生态农业进入了发展的阶段,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菲律宾玛雅农场

玛雅农场拥有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养料。

2、节水典范:以色列生态农场

以色列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节约了传统灌溉沟渠占地问题,使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此外,以色列还重视研究利用废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再循环利用。

3、严谨典范: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的生态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4、日本生态农业

日本的生态农业的形式往往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主要有:再生利用型、有机农业型、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型、畜禽——稻作——沼气型等模式。

5、老牌农业典范:美国生态农业

美国生态农业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对农业进行“绿色补贴”;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制定了休种补贴政策,对农户进行直接的补助补贴。

今天小编对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理科普小知识大全

全文共 997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那么生活中地理有哪些知识是需要科普的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地理科普小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5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5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

5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5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58、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5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60、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

61、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62、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

63、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64、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65、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

66、台湾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过去的,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6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68、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右图为北京天安门。

69、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70、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简称“沪”,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贸易中心。

71、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曾经)。

72、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是长江上游

73、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74、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

75、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76、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

77、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78、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79、根据最新人口资料,1999年中国总人口约为12亿(未包括港、澳、台)。

80、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一页更多有关“地理科普小知识”的内容#p#副标题#e#

81、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82、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特别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公里达500600人;西部少,每平方公里在50人以下。

83、河南、山东、四川等省人口数量超过8000万人。

84、西藏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少的省(区)。

85、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华人大约有3000万,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86、中国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87、中国政府把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8、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89、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2%。

90、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600万人。

91、中国各民族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等地区。

92、汉族与其他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93、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9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约481万,喜爱赛马、射箭、摔跤。“蒙古包”是他们居住的房子。

95、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人口约459万。左图为现代藏民。

96、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节日有“三月街”和“火把节”。

97、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人口有100多万。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

98、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文化艺壮锦是其独创的手工艺品。

99、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人口有740多万。这是一个爱歌舞的民族,芦笙是流行各苗族地区著名的乐器。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品很有名。100、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人口约为900万。信仰伊斯兰教。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101、同一省区里居住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

102、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5,人口数量为700多万。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103、满族主要分布东北地区,人口1000万。

104、朝鲜族主要分布吉林延边地区,人口约有200万。荡秋千、压跳板、摔跤是他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

105、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106、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107、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藏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108、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109、中国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1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111、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112、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113、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4、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15、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16、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17、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18、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119、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120、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21、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22、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123、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12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12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126、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127、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128、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129、西岳华山雄奇险峻,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称.

130、北岳恒山最奇特景点是悬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131、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衡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132、衡山脚下的南岳庙,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133、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被称为“中岳”。自古代起,它就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134、相传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林寺,创立名闻天下的少林拳。

135、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136、位于浙江省的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传说,它是观音菩萨说道的地方。

137、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境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138、峨眉山(左图)位于四川省境内,相传是普贤传道的场所,所以山上的寺庙大多供奉普贤菩萨。山下和山顶气温相差15摄氏度,垂直变化明显,动、植物品种很多。

139、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140、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境内,在200多米长、3040米高的峭壁上开凿石窟,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小佛像7000多尊。

141、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

142、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气候温和宜人,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43、甘肃省敦煌县的莫高窟、山西大同市的云岗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规模特大,艺术最精,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144、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保存了长达1000多年的古代珍贵壁画和彩塑艺术品,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宝库。

145、冬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温度较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146、夏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气温普遍较高。

147、中国的吐鲁翻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48、夏季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摄氏度以上,人称"火州"。

149、由于吐鲁番盆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生长。这里出产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全国有名。

150、夏季中国长江沿岸的不少沿江城市气温较高。重庆、武汉、南京号称中国"三大火炉"。

151、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152、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数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

153、六月中旬,在江淮流域,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

154、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刚过,随之便出现季节晴朗干旱的天气,这就是伏旱。_

155、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156、从地理上看,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但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157、长江全长6300公里,它的长度,流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15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11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159、长江流经四川东部,江水横切巫山,形成长江三峡,正在施工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发电站。(右图长江三峡)

16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长度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左图黄河壶口瀑布)

161、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几"字。

162、人们常说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说明黄河含沙量很大。

163、世界上开挖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它全长1800公里。

164、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面积最大、水容量最多的湖泊。

165、中国五大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与浙江之是的太湖、江苏的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翻阳湖。

166、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

167、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最大的峡谷。

168、中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但因中国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

169、水、土是立国之本。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170、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171、中国水源资源主要集中颁在西南地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172、中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173、中国的草原主要颁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174、中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颁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175、中国的林地主要集中颁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区。

176、中国的矿产资源颁相对集中,煤、铁、石油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而有色金属矿大多分布的南方。

177、中国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及一些有色金属矿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178、中国海域辽阔,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中国第一大渔场。

179、中国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单乔木就有2000多种。还有世界上的特有树种,如著名的"活化石"水杉和银杏。

180、中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培育和推广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增产粮食超过1300多亿公斤,也为全世界粮食的增长作出很大的贡献。

181、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82、地处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便利的沪(上海)、宁(宁波)、杭(杭州)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183、靠近港、澳用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是广州和深圳。

184、中国三大航天中心是:四川的西昌、甘肃的酒泉、山西的太原。

185、中国有四大名园,即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前两座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后两座是南方园林的代表。

186、中国古代有四大工程,即长城、都江堰、灵渠和大运河。

187、人参、鹿茸、貂皮,人称东北大宝。

188、大熊猫人称"国宝",是著名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箭竹林地带。

189、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

190、中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其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191、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192、云南物产丰富,有许多闻名中外的物产,如专治听候打创伤的云南白药。

19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

194、江苏省的宜兴有"陶都"之称,其紫砂工艺品最为独特。

195、杭州出产的丝绸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质量精美。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府"。

196、被誉为"天上云霞,地下鲜花"的杭州织锦,色彩美丽,工艺精巧。

看过“地理知识大全“

地理科普小知识

1、 地球是个巨大的热库,地球内部的热能十分巨大,它是火山、温泉、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能源。

2、 地热通过热传导从深处向地表放散,叫做地热流。这是地热释放的一种最经常的形式。这种分散的地热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富集起来,就成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成为地下热水或蒸汽。如果地下热水沿着新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则形成多种形态的温泉、热泉、间歇泉、沸泉和热水湖等。

3、 火山爆发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地球内部的地热积累到一定程度,灼热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景象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火山爆发的时间,有的很短,有的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上千年;有的在地面上堆起了几千米的火山。有的在海洋中造成了新岛。夏威夷群岛就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露出水面的火山岛。

4、 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三类:一是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叫做活火山;二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做死火山;三是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的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这叫做休眠火山。

5、 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地震按其成因主要有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6、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7、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很大,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等,这些现象可以为预报地震提供一定的依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的国家。现在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和群众观测队伍相结合,积累了一些预测地震的经验,也成功地做出过地震预报,但仍需大力加强对地震的科学研究,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8、 台风和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风,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台风是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9、 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台风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旋涡 。它的直径从几十万米到1兆多米,高度一般都在9千米以上,个别的甚至伸展到27千米 。台风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10千米的空心管状区,气象学上称为“台风眼区”。台风眼内盛行下沉气流,多半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从台风眼向外,四周就是巨大而浓厚的云墙,这是狂风暴雨最厉害的地方。台风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大小进行分级。过去中国气象部门将8级至11级风称为台风,12级和12级以上的称为强台风。1989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统一分级方法,近中心最大风力在8级—9级时称为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0级—11级时称为强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时称为台风。

10、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每当寒潮即将来临时,气象台就发布寒潮警报,要求大家迅速做好防寒抗冻准备工作。

11、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伴随寒潮降温发生的天气,首先是大风,尤其是在北方,狂风呼啸,是寒潮到来的一个特点。陆上风力可达8级,海上风力可达10级,甚至引起风暴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态农业的经营范围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经营范围是指国家允许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种及服务项目,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经营方向,是企业业务活动范围的法律界限,体现企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核心内容。简单来说,经营范围是指企业可以从事的生产经营与服务项目,是进行公司注册申请时的必填项。

生态农业的经营范围是生态农业相关公司的经营范围,比如: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兼营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机具销售和维修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广告经营等业务(写成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农业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等发展生态农庄,餐饮,蔬菜,旅游,住宿等。农业技术研发、花卉、水果、蔬菜、鱼类、家禽、牧畜种养殖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技术咨询;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农副产品(除粮油)加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开发、加工(对饲料加工的投资)、销售、农资销售、农林开发及树木种植、农业基地开发、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农业交易市场开发(农业交易市场的投资与开发)、培育、管理服务(企业管理信息服务)。游旅游项目开发(对旅游业开发);批发和零售贸易。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的经营范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具体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态农业旅游特点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自20世纪末,我国发展了农业生态旅游,至今发展的风风火火。农业生态农业旅游的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生态农业旅游特点

(1)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工业不同,农业本身就包含许多自然属性,如土地、气候、水源等,因此注定了农业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

(2)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国在地理上跨越面积大,地理区位的不同导致农业耕作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北方干旱,多种植小麦,南方高温,多种植水稻。特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居住建筑都富有地区特色。

(3)具有资源利用率强的特点。农业生态旅游既具有农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业的属性。农业耕作要依赖当年的气候、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而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出游的时间的不固定性。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

(4)具有体验性强的功能。农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之外,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参与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自己种植农作物、除杂草、收获果实才能够体会到农业生态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与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与农作物的耕种、果实的采摘、家禽的喂养等多种方式,深度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旅游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而陆地只占29%。一般来说,地球上的7分是海洋,3分是陆地。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

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有6块大陆和无数小陆地。大陆面积大,岛屿面积小。它被称为大陆。海洋的突出部分被称为半岛。海阳是两个海洋之间狭窄的水道。

2.赤道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3.亚洲、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欧洲、大洋洲按面积排列七大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小,格陵兰岛面积最小。

板块的运动

1.魏格纳在大陆漂移理论中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六大板块有:美国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内地壳相对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活跃。世界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整理

1.地表的各种起伏,一般称为地形。它通常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2.地形图用海拔表示地面的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一般是综合问题。陡峭的悬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周围低;陡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爬山很困难。山脊:等高线从高到低突出;相反,山谷很容易形成河流。

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1)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2)高原:海拔高,地面宽阔,边缘陡峭;(3)山:海拔高,山峰起伏,坡度陡峭;(4)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低,坡度低;(5)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5.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为印度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四大因素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过长期治理虽在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呈恶化趋势。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紧缺、植被覆盖度不高和人地矛盾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好转的四大主要因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马松尧介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的第一个因素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地退化加剧。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到14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6%。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有174.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7.41%,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57.04%。

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的第二个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平衡失调、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贫乏,干旱频发。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10,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许多湖泊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面积缩小,有的甚至已经干涸。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500平方公里,青藏高原上的湖泊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黄河源区有不少的湖泊已经干涸。缺水和干旱成为影响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第三个因素是西北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总体不高,质量和功能下降。西北地区现有森林面积约为22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4.87%,远低于全国12.98%的平均水平。江河源头森林植被不断萎缩,涵养水源,稳定江河径流的能力明显减弱。西北地区草场广阔,但主要是干旱半干旱的稀疏草场;退化草场的面积已经达到草原总面积的75%。

第四是人地关系矛盾十分突出。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土地承载能力十分有限。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及全方位开发,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成为现实的破坏。

马松尧介绍,目前,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已经提出了针对西北地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草原生态区、陇南山地和黄河沿线灌区等不同地理环境下生态农业建设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位于哈市道里区城乡路288号,占地12.7公顷,拥有从荷兰引进的大型玻璃温室2栋10140平方米,美国GF-80型温室1栋1070平方米,高效节能日光温室8栋3400平方米,植保温室1栋、加温温室2栋共1500平方米,塑料大棚20栋13340平方米。

哈尔滨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

园区内有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展示,种植了多种名、特、优、新等珍稀蔬菜品种,诸如:紫背天葵、食用仙人掌、苦苣、菊苣、火焰菜、蛋茄、金果茄、观赏椒等。“植物克隆”、“农业产业化生产”在这里都得以实现,夏季这里有320米长最富特色的瓜菜长廊,种植有40余种奇形怪状的瓜果,冬季,这里更是“绿色的海洋”,生命在这里永无休止。

在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2000年示范园被哈尔滨团市委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年科技示范基地”,2001年,被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联合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绿色农业实践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点)”、200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旅游示范点”,并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上唯一一家被推荐评选“国家旅游示范点”的农业单位,对园区发展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年来,园区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10万多人次,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建立分支基地15处;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涉农教育的中小学生3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成为北方区域内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样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农业垃圾焚烧污染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近年来,这句屡见报端的口号,实际上折射出一种现状:垃圾围城。尽管每年各地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垃圾分类和清运处置,但不可否认,作为许多城市的切肤之痛,垃圾围城依旧愈演愈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是用焚烧的方法解决垃圾,那么大家知道农业垃圾焚烧污染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据小编了解,二噁英是目前政府和公众非常关注的一类污染物。从目前来看,大规模的城市化带来很多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焚烧,这会带来很多的污染,特别是二噁英的污染,曾经引起过公众的广泛讨论。

二噁英的毒性很大,毒性是砒霜的900倍,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有“世纪之毒”之称。它的化学结构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800度以上才可以分解,一般情况下,处理二噁英化合物的时候,温度都要1000度以上,所以,一般的焚烧过程只能生成二噁英,而分解它显得很难的。这为减少二噁英的污染增加了难度。二噁英同时还具有微量的挥发性,挥发以后可以通过大气系统传输,扩散污染。

二噁英现在最主要的来源是焚烧,在漫长地球历史过程当中也会有二噁英的产生,主要是跟火山喷发、森林焚烧、森林燃烧引起的二噁英污染,但是这个污染我们人类还没有出现。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大部分二噁英是由人类焚烧产生的,这个已基本成为了定论。而农村垃圾焚烧很可能会引起二噁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小编在这里要呼唤大家一定不要焚烧农业垃圾以及尽量不要焚烧生活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阳历日期与极昼极夜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阳历是根据回归年编制的历法,因此阳历中每个日期都对应着一定的直射点纬度,只要知道了阳历日期就应该能求出该日期直射点的纬度数。而由于昼半球所跨的纬度数任何时候都大约为(实际是大于)180°,所以,知道了直射点的纬度数就能算出该日期哪条纬线上开始出现极昼极夜。其方法如下:先根据阳历日期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然后由此向南向北推90个纬度就是该日期开始出现极昼极夜的纬线。注意: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极点周围是极昼,另外一个半球极点周围是极夜。

据阳历日期求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可以据不同节气直射点日移动纬度数(见下页附表)求得近似值,有了这个数值用90°直接去减就行了。例如:求3月25日这天极昼极夜的范围。方法是:从表中查出3月21日直射点纬度是0°,这前后直射点日移动的纬度数约为23.8′。因此3月25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大约是:4天×23.8′/天=95.2′=1°35′12″。这一天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是90°-1°35′12″=88°24′48″。因3月25日直射点在北半球,故这一天88°24′48″N以北为极昼,而88°24′48″S以南为极夜。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数是用“节气”平均的方法得到的近似值,故上述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定会略有出入。

附表:24节气太阳直射点日移动纬度数

节气阳历日期直射点纬度日移动纬度数节气阳历日期直射点纬度日移动纬度数

立春2.4(5)-16°19′19.13′22.33′23.8′23.8′22.33′19.13′15.8′9.87′2.8′2.8′9.87′15.8′立秋8.8(7)+16°19′19.13′22.33′23.8′23.8′22.33′19.13′15.8′9.87′2.8′2.8′9.87′15.8′

雨水2.19.-11°32′处暑8.23(24)+11°32′

惊蛰3.6(5)-5°57′白露9.8(7)+5°57′

春分3.21(20)0°秋分9.23(24)0°

清明4.5(4)+5°57′寒露10.8(9)-5°57′

谷雨4.20(21)+11°32′霜降10.23(24)-1132

立夏5.5(6)+16°19′立冬11.7(8)-16°19′

小满5.21(22)+20°16′小雪11.22(23)-20°16′

芒种6.6(5)+22°44′大雪12.7(8)-22°44′

夏至6.21(22)+23°26′冬至12.22-23°26′

小暑7.7(8)+22°44′小寒1.6(5)-22°44′

大署7.23+20°16′大寒1.21(20)-20°16′

立秋8.8(7)+16°19′立春2.4(5)-16°19′

注:表中“-”表示南纬,“+”表示北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相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灌溉系统,我国的农业灌溉系统因为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节水理念,而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自从1999年以来,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逐年递增,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我国宝贵的水资源,还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但相对来说,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紧缺的现象,就是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农业还停留在粗放式,缺乏相应的节水理念,因此节水灌溉的措施的实施力度有限,这也是限制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1.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系统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缺乏,因此相应的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相应技术的发展。

2.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设备导致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与节水灌溉设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农业节水系统的正常发展,导致大量的节水灌溉的基础设备浪费的现象,甚至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不到位,也是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今天小编对农业节水灌溉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节水灌溉有哪些好处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巴西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巴西

72、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与安第斯山脉相接壤,大部分位于赤道~南回归线之内(因此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73、地形:以平原(亚马孙平原)和高原(巴西高原)为主

74、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动植物王国”、“地球之肺”之称)。

75、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气候以热带草原为主,全年气温较高,有着明显的干湿季区分。(为巴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如:牛肉大量出口)

76、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其水量丰富的原因:a、支流多,且多分布于赤道南北;b、流域面积广;c、南、北、西部比较高的地形,加之风向的影响,使这个区域易形成地形雨、对流雨,因此水量特别丰富。

77、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A、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B、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及牛肉等)

78、铁矿的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__世界第二大,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

79、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以白种人为主,还有混血种人。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活动有足球,狂欢节,桑巴舞

80、城市:a、巴西利亚(首都);b、圣保罗_巴西第一大城市;c、里约热内卢_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拉丁美洲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拉丁美洲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

2.地形(1)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2)大陆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长山脉),东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3.气候: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

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巴拿马运河

5.自然资源:矿产—石油、银、铁、铜,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植物: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水产:秘鲁渔场

(二)居民和经济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人种为主2.语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语,巴亚通用葡萄牙语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长率仅次于非洲4.民族经济:(1)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2)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工业(3)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三)巴西

1.位置与面积(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3)面积:拉美面积最大国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种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语,多信仰天主教

2.自然条件:(1)地形: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4.经济:发展快(1)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首位(2)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分布: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5.首都—巴西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