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4327

文章

20

篇1:西出阳关是在什么地方,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南湖乡西侧,为汉武帝 “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是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南道的门户。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成为沿丝绸之路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和两大边陲要塞,阳关是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边塞古关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阳关、玉门关了。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在咸阳送别好友元二出使安西时,别情依依,动情地写下了一道传世不朽的《送元二使西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阳关活鱼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活鱼”是敦煌当地的地方名菜,采用敦煌古城阳关下南湖天然湖泊养殖的虹鳟鱼(草鱼)为原料烹制而成,鱼肉肉质细嫩,而且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款美味食疗菜品。

烹调方法:蒸

味型:咸鲜味

主料:阳关虹鳟鱼750g

辅料:洋葱10g、葱姜丝20g、红椒丝20g

调料:陈醋10g、料酒20g、生抽10g、香油10g、碘盐5g、鸡精3g、味精5g、白糖5g

制作工艺:

1、将虹鳟鱼洗净,背部开刀,放盐5g、胡椒粉10g、料酒20g、葱姜片各20g,腌制20分钟。

2、将腌好的鱼放入蒸锅蒸10分钟出锅,撒葱、姜丝在鱼上,淋入醋香汁。

3、用色拉油炝入鱼上,撒上红椒丝,即可食用。

风味特点:色泽清雅、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醋香味浓。

操作关键:

1、将虹鳟鱼洗净,背部开刀,腌制20分钟。

2、形态:花刀型整鱼

3、虹鳟鱼肉质坚实,在蒸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蒸鱼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能过长或过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正阳关城门

全文共 1745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城门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关城门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

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530多年历史;又据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

淮上古镇正阳关,虽在历史上屡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建于大清同治年间的古城门——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已毁于解放前)。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三座城门的内外门额上均镌有古人的题字,字体或雍容端庄或遒劲苍润,非但含义深刻、意味隽永,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正阳关原有民筑土圩以御洪水,清同治五年(1866年)寿州知州施照,在土圩旧址上“改筑城垣……,城周围七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计四里三分。女墙一千三百七十垛”。城设四门,上有城楼,城门内外均有石刻题额。

东门内额题字:朝阳;外额题字:熙宇春台。朝阳:即东方初升的太阳,此题字寓意人们对正阳寄予无限美好的希望,愿正阳就像东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蒸蒸日上。熙宇春台,此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用今天的话说,众人兴高采烈,好像去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是在温暖的春天里登上高台眺望美景,一派和谐景象。“熙宇春台”意为人们登上东门,心情就如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登上高台眺望美景那样舒畅。这样既指东门的高大,又指其四周风景怡人,是众人游玩的好去处。

南门内额题字:解阜;外额题字:淮南古镇。“解阜”出于舜帝《南风歌》,据《史记》乐书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歌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意为做官者要为百姓排忧解难,减轻百姓负担,增加百姓收入,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淮南古镇,意指正阳关是淮南国的古镇,言其历史之悠久也。据《史记·黥布列传》载,汉高祖三年,九江王黥布归汉,“四年七月(即公元前203年7月),立布为淮南王”,寿春为淮南王国地,正阳关当然也归淮南国管辖,故有“淮南古镇”之称。

西门原内额题字:西映长庚;原外额题字:淮流管钥。西映长庚,语出《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长庚即金星,亦名太白、启明,昏见为长庚,旦见为启明。“西映长庚”意为:黄昏时节,长庚星伴随着夕阳的余辉一道映照在西门上,主要讲述是夕阳西下时的西门美景。淮流管钥:正阳关是淮河水运重要枢纽,七十二水通正阳,东可至扬州,西可入桐柏,北通颍阜,南溯大别山。“淮流管钥”意为西门就像是淮河上一把能控制淮水流量的钥匙,言西门对淮河水运的重要性,是扼守淮、颍、淠三水之咽喉。在抗日战争时期,从淮南过来的一条日本鬼子炮艇,从淮河上向城门楼猛烈轰击,炸垮了西门。

北门内额题字为“拱辰”,外额题字为“凤城首镇”,“拱辰”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为做官从政者,要以“官德”为先,以德服人,这样百姓就会像众星环绕北斗那样,团结在你的周围,从而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晋潘安仁《籍田赋》有“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也”句。凤城首镇,意为正阳关为凤阳府内第一大镇。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扩大家乡凤阳府的管辖范围,曾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寿州划入凤阳府。据明嘉靖寿州志云:“明兴,高皇帝为寿春府,寻改寿州隶凤阳府”。正阳属寿州,帮正阳亦属凤阳府。又因正阳关“七十二水通正阳”,得水运之利,擅舟揖之便,商贩辐辏,是淮河中游重要物资集散地,自明代成化元年设立收钞关以来,一直是淮河中游的商贸大镇,有“淮南第一镇”之誉,故有“凤城首镇”之说。

由此可见,正阳关城门门额题字大部分出自《道德经》、《诗经》、《论语》、《史记》等典籍,含义隽永,确实值得游人驻足品味三思。正阳城墙于1940年被国民党桂系部队拆除,东、南、北三座城门仍保存至今。

2012年,正阳关城门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主体及向外东、南、西、北各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正阳关古镇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写作背景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这句诗的写作背景为王维送奉朝廷之命前往安西的友人。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原诗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阳关博物馆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阳关博物馆位于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的阳关景区。于2001年4月21日动工建设,2003年8月28日正式开馆。该馆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由两关汉塞陈展厅、丝绸之路陈展厅、阳关研究所、汉阙牌楼、仿古兵营、阳关都尉府、仿汉阳关关城、仿汉民居一条街、旅游工艺品展销中心等九部分组成的砖混结构仿汉城堡式建筑群。

该馆现存馆藏文物近4000件,包括青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毛麻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487件,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冷兵器,主要有弓、箭簇、弩机、钺、戈、矛、戟、啄、斧、剑、刀、短剑、鞭、锤、叉、削刀、匕首等。其中戈,矛,斧箭簇,削刀,短剑具有各种式样,且数量之多,又自成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基本反映了春秋,秦汉,魏晋,唐宋等历史时期的兵器演变过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丝绸之路边塞地区多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阳关博物馆先后举办“两关长城学术研讨会”、“《敦煌诗选》出版发行座谈会”等大型文化学术活动,并出版《两关长城论文选粹》、《敦煌诗选》和《阳关博物馆讲解基础知识》等数百万字的正式出版发行刊物和内部读物。

阳关博物馆秉承“承传古文化,发展新文化,文经结合,多元互补发展”的理念,不断地完善馆内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已累计接待游客百万余人。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属敦煌西线游,包车西线一天约350-450元

门票

阳关遗址和博物馆共50元/人,学生半价,有讲解员讲解

开放时间

8:00—20: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敦煌市西北古董滩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阳关沙漠森林公园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南湖乡有一片沙漠中的绿洲,这里村村造园,户户栽树,尤以葡萄品种多,质量好,堪与吐鲁番的葡萄相媲美,有“小吐鲁番”之称。南湖己建成5000米长的葡萄长廊,有拱形钢筋骨架,葡萄细藤漫绕,景观独特,游客可沿长廊观赏。廊内设有石凳石桌,供游客休息,并品尝葡萄,在南湖林场通往沙丘道路的两侧,东起中渠,西至沙丘东缘,有西北两个葡萄观赏园,全长760米,占地100亩。园内各设亭台一座。沙生植物园位于沙丘北缘,占地500亩,园中设亭台一座。每年八、九月份,是南湖葡萄成熟的季节,游客可来此品尝葡萄,在南湖度假别墅小住,体验沙漠绿洲中的田园风光和现代农民的生活风情。

地址:甘肃敦煌市西南80公里处的南胡林场附近,距阳关故城10公里

类型:森林沙漠戈壁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阳关万里道的阳关指的是什么地方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万里道的阳关指的是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诗中的阳关万里道是喻指长安与金陵之间的交通要道。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敦煌市辖9镇,56个村民委员会。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

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曾设都尉管理军务,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唐朝中后期,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小贴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讲的就是这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谁

全文共 317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不是春节返程嘛,看到很多人依依不舍,于是就想到了王维写的一首诗其中的一句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这样有点悲凉的诗句,这一句诗也非常有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析分析看看这个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谁,还有这个全诗的一些赏析,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分析下!1、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谁

这里的故人指的是:王维。并不是李白,这一首诗也是王维写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指的是王维!王维!王维!

其实故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泛指象王维一样在元二身边的友人。2、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3、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赏析

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4、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阳关道在哪里?成语“阳关大道”是怎么来的?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话相信大家都有听说了,意思就是从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们再没关系。这里面说的独木桥咱们好理解,那么这个所谓的阳关道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阳关道,在古代丝绸之路中阳关是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南地区。所以古人就用阳关道来形容便利的道路、充满前途的道路。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古代阳关道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里面有个成语叫“阳关大道”,意思是指交通便利的大道和光明之路,比喻好的出路,也被简称为“阳关道”。后来就有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俗语。相对独木桥的窄小,阳关道显然更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走。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成语出现之前,有没有一条真实的道路叫“阳关道”?

实际上真有这么条道路,阳关道原指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因要经过阳关,所以就叫阳关道。阳关二字在国人的印象中再熟悉不过了,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诗词里面都出现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些古代文人的诗词中,阳关却常常少不了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皆源于西域的茫茫大漠,如“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阳关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关城,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约75公里的地方,不过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只剩下遗址和残存的烽火台。在敦煌西南南湖乡的古董滩,发现大量汉代古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陶片等,据此考古和历史学家分析,古阳关应该就位于古董滩附近,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下。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残存的烽火台。

汉武帝时赶走匈奴,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和西域交界之处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两关。玉门关设置在先,阳关设置在后,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直线距离约50公里,而且有长城相连。二关互为犄角,扼守着河西走廊西端,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西汉时曾设阳关都尉,阳关为治所。南北朝后魏(北魏)时曾设置阳关县,北周时废。唐朝曾设寿昌县,县治在阳关以东约3~5公里处,即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据《沙州地志》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这里的“步”并非现今人们走一步的距离,唐朝时“步”为长度单位,一步约为5尺。唐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30.7厘米。换算下来,阳关城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

汉唐时期,国力强盛,东西方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作为连通西域、欧亚的商贸要道,非常繁忙。丝绸之路到敦煌后分成南北两条路,北线出玉门关,南线出阳关。南线就是阳关道,阳关相当于后世的海关,出入关是需要通关文牒(也叫度牒或关照)的。相传玄奘取经后从西域返回长安就是走的阳关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大家一定有印象,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换通关文牒。

如今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36丈(120米),就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宽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看到阳关道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难怪称之为“阳关大道”了。

阳关是何时毁坏的呢?据史料记载应可追溯至唐代,《沙州地志》记载当时“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至于阳关为何会毁弃,却无人得知。关于古董滩,当地有种说法:“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意思是古董滩古董很多。相传唐朝和西域于阗睦邻友好,将公主下嫁于阗国王,陪了很多嫁妆,金银、珠宝、玛瑙、玉器、首饰等应有尽有。结果途径阳关休整的时候,晚上一场风暴来临,黄沙肆虐了七天七夜,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黄沙之下。流沙是不停移动的,后来人就捡到各种古董,据说曾有捡到金马驹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为未可知,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就是阳关的废弃应该是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原势力对这里的影响力减弱。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到了北宋时,这里又成了西夏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也被中断,阳关不再受到重视,就慢慢废弃了。

明朝再次将河西走廊纳入掌控,在嘉峪关以西设置七个卫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将势力范围西扩至哈密一线。不过,关西七卫属于羁縻性质,真正的核心防线收缩到嘉峪关一带,阳关不再是关注的重点。清朝时火力全开,将西域彻底掌控,自然没有重建阳关的必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玄帝庙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正阳关,古称颍尾、颍口,又名羊石,系蜚声海内外的中华名关。正阳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以此计算,正阳镇已有2530多年的历史了。

正阳关位于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优越。正阳镇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贸自古繁荣,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近年来正阳镇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重新修建了玄帝庙公园、清真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肘阁、龙灯、狮子灯、花鼓灯等传统民间艺术得以重新挖掘整理,2003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正阳关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慕名到古镇寻幽访古的日渐增多,旅游业也日益成为古镇经济的亮点。

2A级玄帝庙公园景区位于寿县城西南30公里正阳关镇境内,占地80余亩,玄帝庙公园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庙而远近闻名,玄帝庙座落于公园西南一隅,庙宇大殿内供奉的玄天大帝等五尊铜神像均为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吨多精铜铸造而成,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雕塑铸造艺术精品。公园内还有众多古迹名胜。每年的二月十九艺术节期间都会吸引周边县市十多万群众游人到正阳来观光游玩,玄帝庙也成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正阳关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古镇正阳关镇位于寿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正阳关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阳,陆路今310省道纵贯全镇。从前“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今为皖西著名的商贸旅游重镇。城北门(门额凤城首镇)、城西门(门额淮南古镇)及玄帝庙、羊石雕塑等是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阳关和玉门关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玉门关的区别在于得名原因、地理位置、通商路线、历史发展不同。

1、得名原因不同:阳关在玉门关的南面,中国人以南为阳,以北为阴,因为是南边的关口,所以叫作阳关;玉门关,汉代时期,在祁连山上发现了大量的玉石矿,运往中原需要通过这个关口,所以叫作玉门关;

2、地理位置不同:阳关在玉门关的南部,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的“古董滩”上,和玉门关形成南北呼应;玉门关位于敦煌市的小方盘城,二者相距并不远;

3、通商路线不同:一条出阳关,沿着昆仑山通商,称为天山南路;另一条出玉门关,沿着天山山脉通商,称为天山北路;

4、历史发展不同:阳关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县城;而玉门关遗址保存完好。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因为在玉门关之南,所以称之为阳关。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的小方盘城,是重要的屯兵之地,曾经是汉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离开两关之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二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也是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文共 148 字

+ 加入清单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全文共 1731 字

+ 加入清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这一句诗词大家应该知道很多吧,非常的好玩,也非常的有意思的,非常的有寓意,这一首诗小编当时背诵的很熟了,所以也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仔细的来解析解析这一首诗了,这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指的是:王维。并不是李白,别搞错了,是指的王维!王维!王维!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阳关在哪里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的南湖乡古董滩上,阳关古塞是建在荒漠之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几乎让天下人都知道了阳关这个地名,可是阳关究竟位于什么地区呢?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2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3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4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

5

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敦煌阳关旅游景区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阳关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仅有的耳目-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仍傲然屹立着。

交通敦煌市至阳关有柏油马路相通,包车前往的话,费用在400元左右。到达景区后不用进入,向南走一段路即可看到。如果想进入景区内,需先买50元门票进入阳关博物馆,然后再花10元乘坐电瓶车前往。

用时参考

4小时

交通

公共交通:敦煌市汽车客运站有到南湖乡的公共汽车,沙州阳关大酒店前乘坐,在阳关岔路口下车后步行30分钟;

包车:包车前往的话,费用100元左右

门票

50元(含阳关博物馆);

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

70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免费;

持军官证、记者证、国内大专院校(本科以下)学生证,购半票

开放时间

8:00-20: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敦煌酒泉市敦煌市西南70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阳关大道原指通往哪里的道路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阳关大道原来是指古时候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阳关在现在的甘肃敦煌西南位置。

在生活当中经常听人说起,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光大道,究竟这个阳光大道原来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阳关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关城,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约75公里的地方,不过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只剩下遗址和残存的烽火台。在敦煌西南南湖乡的古董滩,发现大量汉代古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陶片等,据此考古和历史学家分析,古阳关应该就位于古董滩附近,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下。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残存的烽火台。

2

汉武帝时赶走匈奴,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和西域交界之处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两关。玉门关设置在先,阳关设置在后,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3

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直线距离约50公里,而且有长城相连。二关互为犄角,扼守着河西走廊西端,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西汉时曾设阳关都尉,阳关为治所。

4

汉唐时期,国力强盛,东西方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作为连通西域、欧亚的商贸要道,非常繁忙。丝绸之路到敦煌后分成南北两条路,北线出玉门关,南线出阳关。南线就是阳关道,阳关相当于后世的海关,出入关是需要通关文牒(也叫度牒或关照)的。相传玄奘取经后从西域返回长安就是走的阳关道。

5

如今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36丈(120米),就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宽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看到阳关道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难怪称之为“阳关大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阳关无核白葡萄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市区西南64公里的古阳关脚下,是敦煌市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阳关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大物博,境内水、光、土、热、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这里泉水水质优良,远离市区,没有任何污染物,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

阳关镇立足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镇葡萄定植面积已达20000亩,栽培品种以无核白葡萄为主,另有无核白鸡心、森田尼无核、里扎马特、红提等二十多个新、优品种。2003年注册了葡萄品牌商标,取得“绿色食品”资质认证,葡萄远销北京、上海、四川、湖北、广州、福建等20多个省市,颇受消费者欢迎。

为了提高葡萄基地的组织化程度,2003年成立了阳关镇葡萄生产销售管理协会,以各村支部为单位还设立了五个分会,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 “支部+协会”的党建新模式。葡萄协会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葡萄品质、开发葡萄深加工项目、规范市场销售秩序、维护各方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党支部号召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缓解葡萄销售的市场和自然风险,减轻葡萄成熟期集中销售期短的市场压力,近年来,阳关镇通过融资、能人带动、企业自筹等方式,积极开发了葡萄鲜贮、深加工等项目,共建成大中型葡萄恒温库13座,家用恒温库20座,使全镇葡萄鲜储能力达到了9000吨。同时,建成了巧克力葡萄干、葡萄包装材料厂等项目。2009年,又引进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3600吨的葡萄榨汁厂,有效地拉长了葡萄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通过积极与山东蓬莱、烟台等地的葡萄酒业公司合作发展,新建葡萄榨汁厂两家,使全镇葡萄榨汁生产能力达到了9000吨,这为有效解决葡萄销售问题,促进产品转化增值,提升产业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殇阳关大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揭秘殇阳关大战的历史

全文共 4295 字

+ 加入清单

阳关大战历史上是有的,但是但是殇阳关大战不仅仅只有一次,纵观整个历史前前后后一共有两次,分别是胤始帝时期和胤成帝时期,而且战役还非常精彩的,下面就具体看看效果吧。殇阳关简介

有“东陆第二关”之称的殇阳关横于黯岚 山与北邙山交汇之处,是宛越两州进出中州的必经之路,殇阳关北面是帝都盆地,南面是楚唐平原,南北十万拓平原只有此关一处险要可 守。故殇阳关虽不算城市,却不得不在此多用 一些笔墨。殇阳关城防

殇阳关的城墙呈东西走向,东西两面宽, 南北两面长,是一条长城。城墙高九丈六尺,宽一丈四尺,里外双层,两层城墙之间的瓮城备有火眼和灌水的机关。城门共有十座,北四南六,东西两面接着大山。殇阳关的地势高于周围,城门全部处于弓箭能够射到的地方,高处射箭普通弓箭都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步的射程,关内有数十尺深的水井,可取用流入地下的山泉。地处险要的殇阳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愧于“帝都锁钥”的称号。历史上真实的殇阳关大战

胤始帝时期火薇元年初春,蔷薇皇帝率十万大军强攻(殇)阳关。火蔷薇元年的初春,白胤指挥十万大军强攻阳关,打通这道雄关,帝都就在眼前。秦婴亲自赴阳关指挥作战。此刻天下的重心就在阳关,胜利的人,就拥有天下。其实蔷薇皇帝本可以损失更小的拿下阳关,但是为了能让病重的蔷薇公主能见到他一统东陆,遂率十万亲兵日夜不停地像殇阳关冲锋。这场惨烈的战役持续了三天三夜,白胤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阳关也被烧为一片白地。白胤最终扳倒了他统一路上的最后一个敌人,但是也因强攻殇阳关使其十万亲兵化作齑粉,失去自己嫡系部队的胤始帝无法独自统治偌大的东陆,从而使胤朝不得不采用和贲朝一样的分封制度,这也是白胤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后世史学界诟病的地方。白胤立国号为胤,年号为火蔷薇,分封天下,但是此刻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那个希望他雄霸天下的女人。他因她而得天下,又因为天下而失去了她。

三年后,白胤重建阳关,为纪念十万将士,于阳关前加了一个字“殇”。

胤成帝时期三年七月,嬴无翳离开帝都,领三万五千步骑,与诸国联军战于殇阳关。离国大军经过锁河山下向东南方快速推进,意图打通王域和离国之间的通道,却被诸国联军堵在殇阳关内。整个九州历史上堪称最经典的战役的殇阳关之战一触即发。楚卫、下唐、晋北、淳、休、陈六国联军各率精锐部队意图将离国主力围歼于殇阳关内,并夺取被离军掳走的楚卫国小舟公主(疑似为胤喜帝血脉)。胤末强兵一时汇聚于殇阳关这一弹丸之地。

参战将领:诸国联军——休国天策军大都督冈无畏,淳国风虎骑军副都统领陈奎,陈国护国上将军费安,御殿羽将军息衍,御殿月将军白毅,晋北国主帅古月衣。离国部队——离国三铁驹”:“左骖”张博、“右骥”谢玄,“中领军”苏元朗,离国国主威武王嬴无翳。两军对垒,八月二十一日,白毅单骑临殇阳关下,与嬴无翳相约,七日内决战。期间,白毅寻到了极为难找的殇阳关地下水源,并下毒,致使离军三千多人中毒,两万余人身体不适。

成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白毅履七日之约,借助风势用烟涛之术猛攻殇阳关,嬴无翳只能率军出城突围。白毅亲掌六国兵符,迎战嬴无翳。

赤潮在嬴无翳霸刀的指引下撕破了联军的防线,抛下数以万计的尸体,仅有五成的离军得以顺利突围,离国大将苏元朗为掩护嬴无翳撤退,自陷与联军包围之中。离国主力突围后,苏元朗带着最后的十几名步卒退进了燃烧的殇阳关,苏元朗引兵登上了烈火熊熊的城墙,再次升起了离国的大旗。一支羽箭飞射,准准地扎进了苏元朗的心口,这个沉默少言的将军栽下了九丈六尺的接天城墙,剩下的亲兵亦跟随随主帅一起跳下了城墙。

事后白毅用一面“箭破蔷薇”的白氏家徽战旗覆盖在苏元朗的身上,浇上火油焚烧,给了他一份极大的敬重。

嬴无翳率主力南下返回离国国都九原,留下谢玄军团守在殇阳关外。

然而对六国联军来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损失惨重的六国联军进入殇阳关内,军中伤员无数,而城外的尸体联军更是无力掩埋。白毅上书帝都,希望得到急需的药物和粮食,并请领兵入天启朝觐皇帝。而帝都钦使带来的却是诸如血茸,老参之类的“珍贵药品”,也以历来诸侯之兵不入王域,而且白毅龙虎之兵,新有杀戮,此时入京,怕有损帝都的祥和之气的理由拒绝了联军进入王域的要求。意图很明显,刚刚坐稳皇位的白氏皇族想将六国联军困死在殇阳关,从而使十年之内,再无诸侯可踏入王域一步。

此时殇阳关内联军犹如困兽,北边有两万装备可以射穿风虎铁骑的铠甲的羽林天军,南边有虎视眈眈的离国谢玄军团。而此时的白毅还忘记了一个事,天驱武士团的武士都因勤王而汇聚于殇阳关内,天驱七宗主中的尚存五位中的三位也都在下唐国军中:息衍以及还只有十几岁的姬野和吕归尘,并且天驱圣器——苍云古齿剑还在关中。消灭这支军队这对天驱的宿敌——辰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而事实上辰月也在这么做,正是辰月替皇帝武装了那支本来毫无战斗力的羽林天军,不许联军进入王域也是当时已经被拜为国师的辰月教长雷碧城提出的。正当白毅焦头烂额时,一件可以彻底摧毁联军的事发生了。

尸乱。辰月派尸武士用尸蛊复活了城内外还来不及掩埋的死去的各国士兵!丧尸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天上飞满了夜枭,但夜枭久久不敢落地。守城的士兵晚饭的时候听见有人在敲击城门,以为是巡逻的士兵回来了,便去开门。然而门外并不是他的战友,而是丧尸!没有痛感的丧尸疯狂的向联军进攻,逼近了白毅的大营,白毅的魂印兵器此刻发挥了作用。白毅用追翼弓将七支长薪箭射在地上,组成了缩小版的君临之阵,丧尸被魂印兵器组成的君临之阵所击倒,联军解了燃眉之急。然而此次苏醒并进城的丧尸只是一小部分,随着谷玄星在天空中不断的攀升,丧尸越来越多,而且力量越来越大。白毅的七支长薪箭在铸成君临之阵后也仅剩一支,而且长薪箭组成的阵也远远不能覆盖整个殇阳关。最终白毅放下对于息衍的成见(白毅认为辰月是为了消灭天驱才制造的尸乱)选择与天驱联手,息衍随即招来了瞻天翼——剩下的一位天驱宗主。三人在密室内交谈许久,白毅终于了解到天驱和辰月的历史,并被告知了解围之法——以人为法器,铸成真正的君临之阵。交谈的最后晋北国主帅古月衣进入房内——古月衣也是个天驱,不过他是在殇阳关才加入天驱的。白毅,息衍,翼天瞻,古月衣,吕归尘,姬野,息辕,六个天驱和一个曾经的天驱终于走到了一起。

十月十六日,谷玄满盈之夜,七个天驱武士各自前往自己在城中的阵位。谷玄满盈之时,君临之阵成功发动,息衍和白毅联手打败了尸武士,最后姬野冒着生命危险用猛虎啸牙枪斩杀了尸武士。失去了力量的丧尸纷纷倒在了地上,殇阳关之战终于结束,而天驱和辰月也正式开战。

后世的史学家很难解释殇阳关之战中的一个疑点,从胤成帝三年九月初五的异变之夜开始,直到十月初七的一个月间,没有一支有效的援军奔赴战场去支援陷入危局中的诸侯联军。

仔细考证起来,各国的援军没有抵达的理由千奇百怪。淳国强横无匹的两万五千风虎铁骑在华烨的指挥下出当阳谷,击溃了离国左相柳闻止的大军,却未能获准穿越王域;对于远在北方的晋北国,支援殇阳关鞭长莫及;而休国和陈国本不算实力很强的诸侯,仓促间已经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援军。楚卫国的两万援军迅速启程,领兵的人是楚卫女主白瞬本人。可当她的军队推进到她送别白毅大军的暮合滩,她在锦绣的战车中隔着帘子看见一万名身着赤红色皮甲的南蛮战士列成长阵,像是一道赤色的巨蛇,横在她的面前。离国的张博军团等候在这里,这支军团并未赶回离国。张博并不进攻,只是严阵以待,而楚卫女主也没有发起进攻,有人私下里传闻说这个女人面对着仅有自己一半人数的赤旅毫无办法,对峙中夜夜以泪洗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楚卫重臣跟随她,这样一个只是血统高贵容貌绝丽的女人,手下没有一个干将,根本不知如何指挥她的两万精兵发起有效的进攻。

最古怪的莫过于最终于十月初七出发的下唐援军,这支由三军统帅拓跋山月亲领的援军居然筹备了一月之久。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东陆四大名将之一的拓跋山月竟然只做了筹集马草粮食、准备车队驮马之类的事。而他的军队行到半路的时候,殇阳关最后的惨战已经结束。

尽管有种种解释,历史的事实却依然难以令人信服。当胤帝国的将星们将要一同坠落的前夕,庞大的帝国未能给他们提供任何有效的支持。

殇阳关勤王战和锁河山巨鹿原血战并称,是胤末燮初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两次决战,皆是离国以一国之力对决诸侯联军。两次战争中,包括调动的民夫,都动用了三十万以上的人丁。而每一次战争,无论哪一方的成败,都在战场上扔下了堆积如山的枯骨。

殇阳关勤王战结束于胤成帝三年十月十七日,以离国谢玄军团从殇阳关下撤离为终结。这场战争整个过程不到三个月,仅有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然而各诸侯国死伤的总数超过七万人,惨烈程度堪比胤帝国开国时蔷薇皇帝强攻殇阳关的那一战。不世出的霸主和不世出的英雄们于沙场上纵情挥斥,后世的军法家们回头去研究这场战争,无不盛赞两方领军者的谋略,认为即使后人回到当时的战局中,也难有超越前人的机会。这场战争被称作关隘攻防战的经典,这传奇却是以鲜血来书写的。

七万人的尸骨无力收拾和掩埋,便被抛弃在荒野里,直到第二年春天,楚卫国还在不断地征发民夫就地掩埋尸骸。殇阳关在这一战中成为一座积尸数万的死城,就在白毅等六国军团撤离后的次日,天降豪雨,暴虐地冲刷着这座古老的雄关,附近的人称为“天哭”,是死者的怨气积累在天空中所化的阴云崩碎了,泪雨滂沱。城中水深四尺,尸体腐烂导致疫病流行,再没有人敢派兵驻防,殇阳关四周变做了一片死地。联军在殇阳关外六十里建设土城“南靖”,代替殇阳关作为帝都的门户,直到次年的夏天殇阳关的清理结束。更多的人却并不熟悉“南靖”这个名字,而称它为“哭城”。

这场战争的影响甚至延续到数十年之后,楚卫的土地最终并入大燮的版图,燮敬德帝在位年间,有一次核查人口。大燮的官员惊讶地发现楚卫地方竟然有数千人家是女子和女子相婚配,以夫妻称呼。敬德帝令查实,疑心其中有人逃避赋税,可结果出乎预料,原来楚卫地方军武之风盛行,乡村男子往往结伴从军,而在殇阳关一战中,楚卫军团死伤惨重,乡间一村一村的男子都埋骨在殇阳关下。一时间女子无人可嫁,容貌出色的宁可自卖给富家作为侍妾,更有女子之间互相婚配,粗壮者田间劳作,纤细者家中纺织,乡间也称为夫妇,作为一户缴纳税赋。

敬德帝叹曰:“当日殇阳关下,杀十万人,若其尸骨比肩而立,纵太清宫之大,未必能容。遥想其惨烈,而今尚战栗不能自持。然我兄亲历其阵,万军之中刺杀鬼使,果然铁胆,遂可以取天下。我曾闻坊间有言,谓我守成之皇帝,我兄开国之英雄,此言不欺我。然,英雄长战,庶民漓血,男子战死沙场,父母悲戚,女子无人可托,遂自相婚嫁,有败人伦。我心不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