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煤矿职业病主要有哪几种精品15篇

想要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知道隔屏相望你有没有注意到白领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呢?都是通过什么防治方法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探讨下吧。

浏览

426

文章

15

篇1:煤矿企业如何预防常见职业病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只有把这些制度制定好、实行好,现场管理到位,措施得力,才能把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职工的安全健康才能得到保证。那么,煤矿企业如何预防常见职业病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企业预防常见职业病的方法:

1、消除毒物,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4、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5、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或设臵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6、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7、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8、提高机体抗御能力,对于在有害物质场所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9、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掌握其浓度含量,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其危害程度。

10、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找我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11、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煤矿井下作业者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选矿、开采等生产活动中,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污染物,是目前职业病高发行业。那么,煤矿井下作业常见职业病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井下作业者常见职业病:

1、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煤矿工人的皮肤病

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3、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痛(多在夜间发生),其次症状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中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4、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长期在上述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形成耳聋,同时还可能引起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5、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患病率约为1.6%,在一些煤层薄、工作面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矿区,其患病率可高达14.39%。工龄越长、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是有差异的,其中采煤工最高(65.78%),其次是掘进和开拓工(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煤矿工人的健康及其职业病防治对策一直倍受关注。关于探讨怎样防治煤矿职业病,以及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一直是职业卫生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1、煤工尘肺病的预防措施:井下采取综合防尘,做到喷雾、洒水灭尘后再作业;湿式钻眼凿岩,经常冲洗积尘巷道等。同时,应对粉尘作业工人定期健康检查及复查。教育职工做好个体防护的自觉性和充分认识粉尘的危害性。

2、对有害气体防治措施:加强井下通风管理,必须从矿井到采掘都要以风定产,杜绝微风、无风作业。同时,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施工和作业,严防CH4等有害气体积聚。另外要加强电气设备检查维修,杜绝漏电、失爆现象产生。对采空区及废巷及时封闭;积极组织职工学习、培训,提高职工对有害气体危害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物理因素的防范措施:首先为从业人员配足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同时做好各通风系统的风量分配和调节,使采掘作业地点温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4、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职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制度,按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职工素质的实际情况,以及矿井采掘规划有顺序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有目的地提高职工安全作业素质。矿还应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落实,必要时进行停产整改,消除隐患。

5、预防炮烟等中毒的措施:加强通风,用水炮泥及用粘土炮泥封实炮眼,严格执行放炮制度和放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预防煤矿粉尘职业病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影响煤矿粉尘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机械化程度、采煤方法、采掘机械的机构、地质构造、煤层本身的特点等。那么,如何预防煤矿粉尘职业病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预防煤矿粉尘职业病的措施:

1、粉尘危害的三级防治原则

一级防治即杜绝或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的机会,这是预防的根本;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尚能治疗时早期发现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脱离接尘作业;

三级预防是病后期的预防,例如防止疾病的复发和伤残,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延长患者生命。

2、综合防降尘的“八字方针”

综合防尘和降尘的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革,即生产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的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护,即个人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

管,经常性地维修和管理工作。

宣,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查,对接尘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定期进行测定以及督促检查。

3、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2)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3)湿式作业。目前煤矿湿式作业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湿式凿岩、喷雾洒水、煤层注水等。

(4)加强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煤矿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井下作业条件恶劣,职业危害因素较多,煤矿工人患职业病的也比较多。那么,煤矿职业病有哪些特点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特异性:

职业病患者具有相应职业史或接触史,这是诊断职业病的最重要前提条件,在停止接触特定有害因素后病情可以控制或消除。

2、病因可检测性:

在职业病患者的劳动环境中能检测到特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程度一般存在剂量一反应(效应)关系。

3、发病聚集性:

经过一定暴露时间出现职业病的多个职业者通常出现在同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环境中。但是,因职业者健康状况不同或对有害因素影响的敏感性差异,职业病出现的潜伏期存在差异或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4、疾病可预防性:

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与采取适当的卫生防护措施可以预防职业痛的发生,及早脱离有害因素接触,可以减缓或阻碍职业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有:

1、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提高机体抗御能力,对于在有害物质场所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4、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掌握其浓度含量,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其危害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煤矿工人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大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那么,煤矿工人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工人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臵,设臵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打钻、放炮、运输、装卸、加工等,有大量粉尘产生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开采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个人防治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找我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3、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或设臵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5、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6、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7、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煤矿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形势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普及,从而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那么,煤矿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1、掘进井巷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2、矿井必须建立完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主要运输巷、采区运输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岩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防尘用水均应过滤。

3、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上,并设置引水管。溜煤眼不得兼作风眼使用。

4、产尘点的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巷壁,爆破时喷雾降尘,出矸时洒水;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转载点和卸载点,以及地面翻笼、筛煤、块煤破碎、转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钻孔作业。

5、强化对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上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6、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工作时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护眼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煤矿掘进岗位职业病防治措施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理念,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职业健康基础工作。那么,煤矿掘进岗位职业病防治措施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掘进岗位职业病防治措施:

1、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冲刷煤壁、水炮泥,放炮喷雾,装煤洒水等防尘措施,每部运输机头或转载点都必须安装喷雾洒水等灭尘措施。

2、严格执行放炮操作规程,坚持使用水炮泥,控制装药量和炮眼密度,采用松动爆破,减少粉尘量。

3、喷雾洒水,坚持放炮前后洒水湿润岩帮,在采煤机械、转载运输机头和装车点和回风巷中等产尘地点安设喷雾洒水装置,并坚持使用。

4、对井巷定期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和刷浆工作,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

5、在保证供风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风速,减少粉尘飞扬。

6、做好员工的个体防护,对井下有粉尘的地带,坚持使用防尘口罩,以控制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7、按如下规定进行粉尘浓度检查测定:井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地面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采掘工作面职工个人呼吸粉尘程度,每3个月测定1次。其它产生粉尘的地点,半年测定一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定点呼吸性粉尘,每月测定一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一次。

8、每次测定结果必须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相对照,发现超标时,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处理对策,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9、井下生产各个环节都必须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按照我矿《综合防治管理制度》和防尘洒水的规定,健全完善综合防尘系统,并保证整个系统管道畅通,阀门合理,水源充足,操作灵便。

10、井下综合防尘系统要列入矿安全大检查、专业检查和日常检查的重点项目,严格按“四定”原则进行处理。

11、建立职业病复查制度,特别是对接触粉尘的职工要进行健康复查,必须拍照胸大片。复查身体健康状况的时间间隔是: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巷掘进工种工人每2年拍片复查一次,混合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4年拍片复查一次;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职业性健康复查;疑似尘肺患者:岩巷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一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一次,纯采煤工种每三年拍片复查一次;1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煤矿行业工人有哪些常见职业病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那么,煤矿行业工人有哪些常见职业病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行业工人常见职业病:

1、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胃病

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患病率坡高。

3、煤矿工人的皮肤病

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4、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痛(多在夜间发生),其次症状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中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5、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长期在上述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形成耳聋,同时还可能引起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6、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7、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患病率约为1.6%,在一些煤层薄、工作面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矿区,其患病率可高达14.39%。工龄越长、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是有差异的,其中采煤工最高(65.78%),其次是掘进和开拓工(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煤矿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病已经成为严重损害广大煤矿企业职工生命安全、损坏企业利益、阻碍煤矿行业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那么,煤矿常见职业病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常见职业病:

1、生产性粉尘病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中凿岩、钻煤眼、放炮、割煤、装煤(矸)、转载运输等环节均能生产大量粉尘,粉尘包括岩尘和煤尘两种。作业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作业人员长期在煤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煤肺病。

2、职业中毒

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过量的CH4、CO、CO2、氮氧化合物、H2S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加强通风,将其冲淡并带走,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关节炎

井下气候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温差大、湿度大、风速大。因此,作业人员容易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风湿性关节炎。

4、滑囊炎

在煤层薄的采煤工作面或者高度小的巷道从事作业的人员不能站立劳动,经常跪在底板上,使局部关节长期受到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发滑囊炎,煤矿井下从业人员滑囊炎已列为国家承认的法定职业病;另外,井下从业人员长期弯腰劳动,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间较小、井下从业人员经常磕碰头部,容易引起颈椎病。

5、噪声聋和振动病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越来越大,入凿岩机、钻机、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破碎机、压风机、水泵、局部通风机、机车、放炮等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有时噪声与振动同时存在危害更大、噪声可引起噪声聋,入井下工人常见的耳杂“发育”——即听力显著减强,振动科引起局部振动疾病。

6、放射性病

煤矿井下放射性物质(如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又一代影响。有的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质,若管理不妥,将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煤矿井下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煤矿职业病对企业职工的危害是巨大的。那么,煤矿井下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井下职业病防治措施:

1、消除毒物,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坚持湿式凿岩,杜绝干打眼,是减少粉尘的重要手段。

3、严格执行放炮操作规程,坚持使用水炮泥,控制装药量和炮眼密度,采用松动爆破,减少粉尘量。

4、喷雾洒水,坚持放炮前后洒水湿润岩帮,在采煤机械、转载运输机头和装车点和回风巷中等产尘地点安设喷雾洒水装置,并坚持使用。

5、对井巷定期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和刷浆工作,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

6、保持井下矿车完好,轨道平整,防止煤尘飞扬和撤落。

7、井下煤仓和溜煤眼保持一定数量的存煤,不得放空,进风眼不得作溜煤眼使用。

8、在保证供风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风速,减少粉尘飞扬。

9、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10、经常检查和测量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对超过《规程》规定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通风,进行处理。

11、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12、提高机体抗御能力,对于在有害物质场所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13、对受到危害的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14、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煤矿工人职业病赔偿标准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那么,煤矿工人职业病赔偿标准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工人职业病患者需要到所在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申请进行工伤鉴定,确定工伤等级后,按下列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煤矿工人职业病患者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煤矿工人职业病患者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煤矿工人职业病患者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488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病已经成为严重损害广大矿山企业职工生命安全、损坏企业利益、阻碍矿山行业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那么,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

1、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培训

注重职工上岗前和岗中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水平,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2、加强个体防护,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严重的威胁着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相关单位要按《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公司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3、建立综合防尘制度,完善综合防尘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按要求对巷道定期进行清扫和冲洗。特别对容易积尘的巷道、运输转载点等每班进行冲洗灭尘。二是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装防尘设施,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三是加强对采掘工作面防尘管理,并严格执行湿式打眼、放炮喷雾、开机开水等管理制度,有效降低了粉尘浓度,确保防尘设施全部能正常、有效运行。四是加强通风管理,确保供风充足。

4、噪声防护措施

优先选用噪声小的设备,减少噪声危害。一是在购进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噪声小的设备。二是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三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隔音、吸音设备设施减少噪声危害。四是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5、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电气焊作业场所加强机械通风,以降低现场浓度,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睛片的面罩。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井下实施爆破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

6、高温防护措施

一是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二是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三是局部热害严重的工作面应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非空调措施无法达到作业环境标准温度的,应采用空调降温。

7、加强管理,对职业病危害重要部位,悬挂警示牌、告知牌、公告牌

标识牌板应载明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产生的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产生职业危害的施工地点的醒目位臵公布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8、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护员工健康及相关权益

档案包括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职业健康监护以及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接触史等内容。

9、完善劳动合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告知制度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和相关职业病防治、待遇等条款。

10、加强全员监护,普及职业健康检查

按上级管理规定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煤矿企业有哪些常见的职业病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关系到职工的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反映着社会的进步。那么,煤矿企业有哪些常见职业病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煤矿企业常见的职业病:

(1)煤矿工人的皮肤病

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2)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痛(多在夜间发生),其次症状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中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3)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4)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长期在上述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形成耳聋,同时还可能引起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5)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患病率约为1.6%,在一些煤层薄、工作面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矿区,其患病率可高达14.39%。工龄越长、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是有差异的,其中采煤工最高,其次是掘进和开拓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作为一个职业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领域,受到社会的广大重视。那么,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设置煤矿办室为煤矿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全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矿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