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预防食品的细菌污染精品19篇

浏览

96

文章

30

如何预防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食品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的不同分为:①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②化学性污染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常见的预防生物性污染动物食品的方法:

1.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与近岸海水和鱼贝类食物中,温热带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较高。预防措施:加强对餐饮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培训,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煮熟煮透再吃,隔餐的剩菜在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不吃生水产品:食品应低温储藏: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时交叉污染。

2.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沙门菌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奶类、蛋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肉类食品较易受到污染。预防措施:控制细菌污染源,防止动物生前感染、宰后污染和食品熟后重复污染,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在肉类检疫、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防止食品污染沙门菌。控制细菌繁殖,控制好各类食品储存的适宜条件,防护食品中的沙门菌的生长繁殖。高热杀菌,对污染沙门菌的食品进行加热灭菌,彻底杀死沙门菌。

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疾病。预防措施: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禁止带菌者从事直接食品加工和供应:不要让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特别是手部患化脓性皮肤病,以及患有乳腺癌、上呼吸道炎症的人从事熟食加工或餐具清洗保洁工作。加强对健康奶牛乳房的检查,防止葡萄球菌对奶的污染,禁止病畜禽肉流入市场。对于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应做到吃多少做多少,最好不剩或剩后立即加热然后迅速冷却,做低温短时间贮藏,吃前加热。

总之预防被微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高温加热食品,现吃现煮,可以有效的杀菌、灭菌防止食物中毒、感染传染病。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动物性食品的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食品细菌污染的指标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细菌污染指标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1)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①直接意义:可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标志;

②间接意义:可推断食品鲜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

(2)大肠菌群:是一组来自人和温血动物肠道(粪便),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包括肠肝菌科的埃希菌属(典型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后三者为非典型肠杆菌属).大肠菌群已被许多国家用作食品质量鉴定的指标.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①直接意义:可作为食品被人或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原因:特异(仅来自肠道);数量多,易检出;环境抵抗力强;检验方法灵敏.

②间接意义:可推断食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由于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而且在外界生存的时间与主要肠道致病菌(如致病菌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相当,所以大肠菌群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3)致病菌

此类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常见者如沙门菌,志贺菌等.

与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不同,致病菌与疾病直接有关,因此一般规定在食品中不允许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属于卫生指示菌,主要用于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可允许在食品中存在,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

今天小编对食品细菌污染的指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预防食品细菌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预防有毒金属污染食品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有毒金属污染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污染,只有通过人类自身行为改变这一状况

1.首先,从思想上重视了解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保护好生存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从行为上,要从个人做起,配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的规定,企业要加强管理,并且做好监督管理机制,使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以人为本,还要考虑动植物及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这样,人类才有立足之地。总之,只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重金属污染问题就能降到最低点。

2.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土壤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能力相当于一定的处理能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与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1)控制与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2)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

3)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

4)增加土壤容量与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5)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定期对辖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查,并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

3.在一些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里种那些能强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研究证明蕨类植物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功能,其叶片含砷量高达8‰;堇菜,它的主要作用是除铅、镉,这种植物非常耐活。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有毒金属污染食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怎样预防食品污染及食源性疾病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很少使用食物中毒的概念,经常使用的是“食源性疾患”。我国历来重视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已形成了一整套的食物中毒的报告管理制度。《食品卫生法》已明确规定了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

食源性疾病分为4类:

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4、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预防途径: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今天小编对怎样预防食品污染及食源性疾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食物受到污染会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机体损害,常表现为:

(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各个细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及其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受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食品污染的预防措施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了控制和防止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消除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不断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进行防止食品污染的教育,经常组织食品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讲座,使他们懂得食品污染的危害,自觉做好防止食品污染工作。

2.根据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法,有关部门应对食品企业(食品工厂和商店)饮食行业、公共食堂进行卫生管理与监督,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应找出污染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3.加强对“三废”的管理,凡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三废”不得任意排放,杜绝“三废”对食品的污染。

4.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卫生管理,执行食品运输和贮存的卫生管理条例,确保食品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受潮霉变或变质。

5.卫生检疫部门做好肉品检验工作,严禁病死畜禽进入市场,发现病畜禽及肉品应立即进行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应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其它防治方法,以取代高残毒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在生物体内的储留。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食品的霉菌污染及预防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霉菌污染食品后会导致食品酸败、产生毒素,人食用后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霉菌预防方法

1.土法防霉 在100公斤的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有效杀灭害虫、抑制霉菌。虽然防霉变的方法很多,但要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有限的,因此对一些已霉变的食品,不要吝惜,一定要及时丢掉,千万不要持侥幸心理食用,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2.低氧保藏防霉 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3.食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较好。

4.低温防霉 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

5.加热杀菌法 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霉菌抗射线能力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灭霉菌。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6.收割后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在农村地区,如发现储藏的粮食中只有少量霉变,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发霉的玉米、花生等大粒谷物,可用人工方法把发霉的玉米粒、花生粒挑掉;发霉的麦子、大米等小粒谷物可用漂洗的方法将霉粒漂洗掉。

今天小编对食品的霉菌污染及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各环节中,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致病因子的侵入;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与营养价值。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为防止食物遭受生物性污染,必须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好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预防生物污染的各项措施。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地好食品卫生检验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被污染的食品(包括进口食品),需及时抽样送检。严重污染的食品不得销售、食用,应进行焚毁或掩埋,可食部分必须严格进行消毒。要加强对食品有关人员的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企业卫生五四制》。从事生产经营饮食的商业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禁止传染病患者参与生产、经营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物性污染防治办法

1、水体生物性污染:应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入侵类生物性污染:加强检疫,提高法律意识等等

3、控制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生物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细菌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常见的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1)沙门菌: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动物的肠道中。吃了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就可以引起中毒,病人以儿童和青壮年较多。大部分患者起病急,有高热、畏寒、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大便;严重者出现抽搐和昏迷。病程一般为3—7天。

(2)副溶血性弧茵(嗜盐菌):此类细菌为非抗酸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产品、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中。起病很急,一般为先泻后吐,腹部有明显的压痛,腹泻每日5一10次,开始为血水便,以后转为脓血样便;少数病人出现意识不清、痉挛、血压下降及休克等症状。病程一般为l一7天,预后良好。

(3)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食入含大量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则引起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5小时。突出的症状是呕吐特别严重,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血液及粘液。中毒者还有头痛、腹痛、脱水等症状,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也较严重。病程一般为1—2天。

(4)变形杆菌:食用了含大量变形杆菌的熟食品,如熟肉类、熟内脏、凉拌菜等均可引起中毒。临床上潜伏期短。患者有恶心、呕吐、先腹痛后腹泻、全身肌肉酸痛等。病人恢复较快,一般1—3天痊愈。

(5)肉毒杆菌:当人们摄入了含一定量肉毒毒素的食物时,就会发生肉毒中毒。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强烈的神经毒,它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临床上,早期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中毒的死亡率较高,一般为20%一40%。

(6)此外,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杆菌、韦氏杆菌、志贺菌等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今天小编对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预防食品细菌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还会降低免疫能力,可诱发多种癌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1.首先应该防止食物霉变: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不囤积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

2.油热后加点盐: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调油。炒菜时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盐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黄曲霉毒素的部分毒性。

3.水洗法:用水洗一下花生米,黄曲霉毒素的去毒率可达80%,用油炒或干炒可以将黄曲霉毒素部分破坏掉,加食盐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大米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于米粒表层,淘米时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黄曲霉毒素。

4.多吃青菜对抗黄曲霉素:青菜中的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并减少人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研究人员指出,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青菜中富含叶绿素和叶绿酸。

5.购买坚果、花生、粮食等尽量选择小包装,不要储存太久。使用前,打开包装认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变味情况立刻扔掉。明显生霉、破损的粮食、花生籽粒,应捡去不要食用。

6.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家庭食用加工前,要充分搓揉,淘洗干净,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的大量毒素。用高压锅煮饭适用于家庭中大米去毒。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食品物理性污染及预防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如小麦粉生产过程中,混入磁性金属物,就属于物理性污染。其另一类表现形式为放射性污染,如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别是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用食品中放射核素的含量可能超显著地超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该核素比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主要是通过水及土壤污染农作物、水产品、饲料等,经过生物圈进入食品,并且可通过食物链转移。放射性核素对食品的污染有三种途径:一是核试验的降沉物的污染;二是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的排放的污染;三是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

预防要点

1.加强卫生防护和食品卫生监督

食品加工厂和食品仓库应建立在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防护监测区以外的地方,对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水的单位应加强监督,对单位周围的农、牧、水产品等应定期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2.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1994年颁布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l4882-1994)中规定了粮食、薯类、蔬菜水果、肉鱼虾类和鲜奶等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限制浓度,应严格执行。

3.妥善保管食品

战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或构筑食品掩蔽工事贮存食品;选择坚固,不易燃烧、表面光滑和防护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包装食品;在没有掩蔽条件下堆放的食品应严密覆盖;受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必须消除污染后方可食用。

今天小编对食品物理性污染及预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物理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样防止细菌污染食品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性食物污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常见,肉类、水产品等食物自身就带有细菌,食物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往往容易遭受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感染大量细菌,甚至致病菌,人食用后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加工或储存不当的肉类食品、海产品、奶制品和米饭,主要症状为恶心、腹痛、呕吐、发热。

细菌性食物污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买熟食检查包装

购买包装食品,尤其是直接进食的熟食时,要认真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膨胀现象,避免在运输、存放期间被致病菌污染。

2、生熟分开

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要严格做到生熟食物分开,生熟食物工具、容器分开,防止食物二次污染;

3、肉食水产要煮熟

对于肉类、水产品等易于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危”食物,尽量烹制熟透后食用。

4、尽量避免购买切开或削皮的果蔬

水果表面容易受到污染物、化学物品、动物排泄或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污染。如果新鲜水果未经消毒处理,水果表面便可能存有沙门氏菌类。而用刀具切开没有清洗的新鲜水果时,受污染的水果外皮的细菌就会经刀污染果肉。水果中富含糖,而糖能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更容易滋生细菌。

今天小编对怎样防止细菌污染食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预防食品细菌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界的细菌种类繁多,但由于食品理化性质,所处环境条件及加工处理等因素的限制,在食品中存在的细菌只是自然界细菌的一小部分。当人类食用被食品细菌污染的食物,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1.食品感染:可以通过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

2.食品中毒: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有哪些?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一、新鲜瓜果、蔬菜体表的微生物除了植株正常的寄生菌外,主要是环境污染的结果,其中土壤是重要的污染来源.例如马铃薯每克需氧菌可达2.8×107个,而甘蓝不与土壤直接接触,尽管表面积很大,但平均菌数仅为4.2×104个.一般情况下其数量大小并不表示卫生状态的好坏.但是当蔬菜水果的组织破损时,细菌会趁虚而入大量繁殖,加速其腐败变质.有些细菌和霉菌可以侵入植物的正常组织而引起腐败变质.

二、食品生产车间中细菌的主要来源:

1、室外细菌的入侵及食品车间自身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等所滋生、繁衍细菌。

2、操作人员自身的发菌(新陈代谢)及走动时产生气流所带动的扬尘。

3、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滤网等容易滋生繁衍细菌,开机时自动送入车间。

今天小编对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预防食品细菌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食品污染的种类及预防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1、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病原体的污染。细菌、霉菌以及寄生虫卵侵染蔬菜、肉类等食物后,都会造成食品污染。

生物性污染包括:

①微生物(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

②寄生虫(包括虫卵,指病人或病畜的粪便间接或直接污染食品)

③昆虫(甲虫、螨类、蛾、蝇、蛆)

④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食品污染

2、化学性污染是指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在农田、果园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造成粮食、蔬菜、果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然后进入鱼虾体内。有些农民在马路上晾晒粮食,容易使粮食沾染沥青中的挥发物,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物理性污染是指有杂物污染,污染物可能不威胁建康,但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或营养价值。

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

①产、储、运、销过程中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

②掺假造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和三聚氰胺等

③放射性污染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各个细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的种类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食品污染在生活中如何预防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食品生产经营业的不断扩大,食品污染的因素和机会不断在增加,各种有害因素不仅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及子孙后代,影响民族的兴旺发达.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以及对人体的慢性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1.首先应该注意个人的卫生,勤洗澡、剪指甲,饭前便后应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的管理,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强从原料的采购、加工、包装、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测与管理;

3.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卫生监督;

4.搞好卫生法制教育和食品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

5.认真做好对企业选址、厂房建设、生产流程、生产设备、上下水与污染物处理等工作,严格进行卫生审查和验收;

6.在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研制一些分解周期短、残留物无毒无害的新型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无毒无害的灭虫方法;

7.积极治理“三废”,不用有毒有害的废水灌溉农田,防止有毒农药和“三废”污染农作物;

8.严惩食品搀杂及伪造造假者.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方法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以知的霉菌毒素约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也不同。与食品的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杂色曲毒素等。

预防方法

1.土法防霉 在100公斤的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有效杀灭害虫、抑制霉菌。虽然防霉变的方法很多,但要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有限的,因此对一些已霉变的食品,不要吝惜,一定要及时丢掉,千万不要持侥幸心理食用,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2.低氧保藏防霉 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3.食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较好。

4.低温防霉 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

5.加热杀菌法 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霉菌抗射线能力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灭霉菌。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6.收割后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在农村地区,如发现储藏的粮食中只有少量霉变,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发霉的玉米、花生等大粒谷物,可用人工方法把发霉的玉米粒、花生粒挑掉;发霉的麦子、大米等小粒谷物可用漂洗的方法将霉粒漂洗掉。

今天小编对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食品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食品细菌污染的措施

1.严格食品原料的选择

在食品原料中,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细菌。因此,对食品原料要严格选择,并加强卫生管理工作。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消毒。严禁食用病死牲畜。

2.加强产销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通过对植物的附着、灰尘、空气等污染食品。所以,加强对食品生产、贮、运、销过程中的卫生防护,是防止细菌污染、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关键。食品加工间应保持洁净无尘,通风良好,并有过滤装置;确保器具洁净,必要时进行灭菌处理;生产应采用密闭、连续自动装置;熟食品销售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保证不售腐败变质食品;个人卫生良好,并做到生、熟食品分开,有防尘、防蝇设备,以减少细菌对食品的污染。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用冷冻的方法可有效限制污染食品细菌的繁殖。

3.搞好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食品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及食堂坎管人员是食品污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不能严格执行个人卫生要求,造成细菌对食品的污染,有时引起疾病或食物中毒的发生。所以,对食品从业人员一定耍进行健康检查,对传染病的患者或带菌者要暂时调换工作岗位或立即进行治疗,待3次检查阴性后,再恢复原来工作。从业人员手的冲洗和消毒极为重要,尤其对接触熟食品的从业人员更应注意。

4.搞好食品烹调的卫生

食品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应做到烧熟煮透,彻底杀灭食品中的污染细菌。对于烹调后的熟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严防交叉污染[7-8]。要有防尘、防蝇设备,并放置于洁净、凉爽和通风的地方。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存放,下次食用前要再次充分加热,以防污染细菌的增殖和产毒,确保饮食安全。

今天小编对食品的细菌污染及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预防食品的污染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各个细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应该从感官上辨别受到污染的食品,防止食用被污染的食品

1.色泽变化。微生物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时,食品色泽就会发生改变。常会出现黄色、紫色、褐色、橙色、红色和黑色的片状斑点或全部变色。

2.气味变化。食品腐败变质会产生异味,如霉味臭、醋味臭、胺臭、粪臭、硫化氢臭、酯臭等;食品被化学物质污染,会有化学气味。

3.口味变化。微生物造成食品腐败变质时也常引起食品口味的变化,而口味改变中比较容易分辨的是酸味和苦味。

4.组织状态变化。固体食品变质,可使组织细胞破坏,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溢,食品的性状会变形、软化;鱼肉类食品变质会变得松弛、弹性差,有时组织体表出现发黏等现象;粉碎后加工制成的食品,如糕鱼、乳粉、果酱等变质后常变得黏稠、结块、表面变形、潮润或发黏;液态食品变质后会出现浑浊、沉淀,表面出现浮膜、变稠等现象;变质的鲜乳可出现凝块、乳清析出、变稠等现象,有时还会产生气体。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食品的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受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预防食品中看不见的污染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有些食品生有霉菌会发霉,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能食用,那么如何预防食品中看不见的污染呢?

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0、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食品中看不见的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金属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对于重金属的污染只要我们从其来源加以控制,就多多少少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目前中国塑料生产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研发较落后,是造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而管理不善、地方保护及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加剧了污染,强化治理迫在眉睫。生产企业应放眼未来,倡导环保,使用环保型助剂才能使PVC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因此,预防重金属对食品污染,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了解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保护好生存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从行为上,要从个人做起,配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的规定,企业要加强管理,并且做好监督管理机制,使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以人为本,还要考虑动植物及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这样,人类才有立足之地。总之,只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重金属污染问题就能降到最低点。

今天小编对重金属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