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武火的区别(汇集18篇)

浏览

7052

文章

18

篇1:呼兰文武庙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呼兰文武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呼兰文武庙

走进西岗公园,向前走不远,就可看见文庙和武庙两座并列的二层门楼,平常文庙大门基本不开,要从关岳庙侧门进入。匾额均挂在第一层房檐之下。走近关岳庙大门,两层飞檐凌空而起,四根红色大柱气势非凡。中间两根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义千古大忠千古;”下联是:“晚汉一人晚宋一人。”进得门来,门楼背后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春秋匪懈祀典重新汉千古宋千古;”下联是:“宇宙长存神功并著忠一生勇一生。”左右两面墙上绘有二十四孝图。

进门后,右手方向有一客堂,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清静道场到此地万善同源;宾至如归常来做隐士神仙。”正对着大门的是岳王庙,庙中供奉着我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两侧是他的儿子岳云和岳雷。右面墙上挂着“朱仙镇大捷”的壁画,左面是刘晓一所书岳飞的词《满江红》。岳王庙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转过岳王殿,便是岳王庙的主体建筑崇宁殿,双层飞檐,十分雄伟,五开间内供奉着红脸关帝,他左手持书,右手搂髯,庄严肃穆,上方悬挂“神功普佑”匾额。左右协侍分别为关平和周仓。两面墙上分别绘有《古城会》和《单刀赴会》等壁画。崇宁殿前两侧,有两座配殿,各三开间。一侧为药王殿,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药王右侧有一幅《百寿图》。右侧陪祀为彭祖,左侧为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药王殿对面是财神殿,殿内供奉着财神比干,旁边墙上挂有一幅《百福图》,两侧陪祀为寿星和送子娘娘。在此处院落的花树间,有一龟形碑座,从旁边一块牌子上得知,为老关帝庙旧物。

从圆门过去,就进入了文庙,圆门附近便是“道冠古今”坊,对面是“德配天地”坊。从大门、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形成了一条中轴线。转过大成门,就可看见高大雄伟的大成殿,其格局与崇宁殿相同,殿内供奉着孔子坐像,上方悬挂“万世师表”匾额,两侧绘有孔子讲学的壁画。院子中间有一尊孔子立像。左右有配殿两座,分别供奉着孔子弟子和孔学后人。大成殿后是崇圣祠,祠中供奉着孔子的母亲颜徵在。

电话:0451-55647039

地址:哈尔滨市呼兰区西岗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武荷田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文武荷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文武荷田景区位于高县庆岭乡文武村。

庆岭乡地形为“三山夹两槽”,地形地貌状似莲花座。在莲花座上,荷花产业园面积近千亩,每年6-9月,那连绵不断盛放的荷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该乡通过打造“川南最美乡村”庆岭旅游品牌,推介“诗意乡村、如画庆岭”,搭建政府向外交流平台,促进当地经济及特色旅游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旅相融、文旅互动、整乡推进、全域示范”的发展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皇帝的谥号都是怎么取的?开国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高文武三个字?

全文共 19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每位皇帝都会有一个谥号,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评价。不过几乎所有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会有“高”、“文”、“武”这三个字,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汉朝的皇帝给开了个头。对于开国皇帝来说,谥号肯定也要体现出最高的级别。高祖、文帝、武帝都算是最高的头衔了,一般武帝会在文帝前面,但也只是等级的区别,不一定指这位皇帝在武学或者文采方面有多大的成就。

谥号是过去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种称谓,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先秦时期,周天子及各诸侯国君、夫人、卿大夫等皆有谥号。而自秦始皇一并天下后,认为由臣子给先君评定谥号,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乃大不敬。于是,废除了谥号,其自号始皇帝,其以后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然而秦朝国祚不长,自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尤重“身后名”,而这谥号就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故而,谥号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精深的学问。我们根据秦朝以后的历朝开国皇帝的谥号,可以发现开国皇帝的谥号,始终圈定在此三个字之内,这又是为何呢?

汉朝,刘邦,谥号“高”。刘邦的谥号,一般人都会弄错,通常人都提“汉高祖刘邦”。“某某祖”、“某某宗”都为庙号,而“某某帝”才为谥号。唐朝以前的皇帝,通常都称““某某帝”,也即“谥号”。唐朝及唐朝以后的皇帝才通常称“某某祖”、“某某宗”,也即庙号。而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刘邦应该被称为“汉高帝”(唐以前的通行称谓),或者“汉太祖”(唐及唐以后的通行称谓),或者称“汉太祖高皇帝”。而“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不伦不类,将庙号与谥号相混杂了。

曹魏,曹丕,谥号“文”。曹魏的实际奠基者为曹操,在曹操晚年,有人劝其称帝。但是,曹操做了一辈子的汉臣,也实在不好拉下脸皮称帝,便说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然而,其子曹丕称帝后,却给曹操上了“武皇帝”的谥号。曹丕死后,其谥号却为“文皇帝”。

晋朝,司马炎,谥号“武”。晋司马氏的江山,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而晋武帝司马炎,却是历朝开国皇帝中,最虚有其名的。其父司马昭生前,便不怎么看好司马炎,而想立其次子司马攸为世子,后因遭大臣们反对而终止。司马炎穷奢极欲,又无政治远图,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灾难,理该由司马炎埋单。

南朝宋,刘裕,谥号“武”。南朝齐,萧道成,谥号“高”。南朝梁,萧衍,谥号“武”。南朝陈,陈霸先,谥号“武”。隋朝,杨坚,谥号“文”。

唐朝,李渊,初谥为“太武”,其后,改谥为神尧皇帝,而后又改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自唐朝以后,科举制日益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一套服务於“中央皇权”的官僚体制。彻底打破了世族垄断仕图的局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围绕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种种无底线奉承之词也就应运而生。如《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义英明圣教主”等本质上也属“谥号”,不过是“活人”已经开始享受这被奉承的滋味了。

唐朝以后的帝王谥号,越来越长,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故而,对帝王的称谓也只好变了,而改称其庙号或者年号(明清)。而明清皇帝的

五代时期,略过,谥号大抵皆含“文”或“武”。宋朝,赵匡胤,初谥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后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跳过,不离“文或武”。明朝,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谥号核心在“高”。因此,朱元璋也通常被明朝人称为“太祖高皇帝”。清朝,亦不离“文或武。

历朝的开国皇帝谥号,皆不离“文”、“武”、“高”。而在先秦时期,“高”的谥号却并不常见,最为常见的谥号为“文”、“武”。何谓“文”?根据“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等。何谓“武”?刚彊(通“强”)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贬义)等。

而“文”,通常表示“文治”,也多用於文臣的谥号,例如“文正”、“文忠”等等。“武”,通常表示“功业”,也多用於武将的谥号,例如“武穆”、“武襄”等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不同理念,而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极为难得的“圣明之君”。故而,“文”、“武”都是谥号中的最上等。但“武”,有时已有贬义的意味,如汉武帝的谥号,就有穷兵黩武的意思。那何谓“高”呢?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等等。“高”的谥号,已经可以说是另创一个“高度”了,属至高的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文武红四军军部旧址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东街11号,年代为1930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军部旧址(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晚期宋贞年间(1102-1106),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县令张琯倡议重建,历三年始成。乾道九年(1173年),知赣州府军州洪迈在《赣州会昌重建学记》一文中记述:重建县学之事,由县令张琯深倡其始;继任县令沈玲臣实终之。重建后,其规模还旧贯今、百楹翼如、魁伉阔阔。

直到元代至正中(约1353年),县学被大火烧毁。知县常方壶重建,改为州学,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州复县,复称县学。明洪武戊申,知县张桂徒于东北隅,壬申火。永乐癸未,知县王文孜重建;成化壬辰知县梁潜购千户白琼故宅,易城隍庙地、扩而新之。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年),知县冒梦龄重新修建,门始南向、中为先师庙、东西为庑,前为庙门、右为启圣祠、左为乡贤门;庙后为明伦堂、左右为进德育才斋,后为敬一亭、尊经阁,阁左为教谕厅、为讲堂、为祭器库;阁右为训导厅、为馔宅,两翼为疑业舍,庙门左右为儒学门。天启甲子,知县梁弘建改东向。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庚寅,知县王洵,在全县士民的要求和支持下,从废墟中重建县学署,鸠工兴建先师庙,两庑及仪门、左右为名宦、乡贤两祠,前为棂星门,仍改南向;整座学宫圣殿岿然,桥、池、门庑一如昔制,左为明伦堂,后为尊经阁、名宦、斋祠、庖库第兴创;至此,会昌学暑自宋以来,屡经损毁、重修、扩建,建成相对完备、规划宏恢的县级学暑。

1930年4月17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和军部,首次来到会昌,驻在“孔圣殿”内,时间一个多星期。毛泽东在这里住的时间虽短,活动的内容却很重要,他在这里接见过盘古山矿工和清溪农民代表三百余人;接见了寻乌红五十团新编第二营指挥员和安远二十三纵队的指战员。4月20日,在孔圣殿门口召开了斗争土豪的群众大会,毛泽东对群众作了重要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月潭文武庙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文武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月潭文武庙是位于台湾南投县日月潭北边山腰处的一座文武庙,主祀关圣帝君,加奉孔子和岳飞,所有神像皆用铜铸塑像。它坐北朝南,揽群山为左右,以名潭为前庭,格局壮丽,气象宏大,极具风水之美,地利之便;由潭面仰望,但见文武庙踞高临下,威仪赫赫;从山顶俯视,则见庙址敞朗,座落平稳,意态宽舒。

文武庙有壮观的正门“三川牌楼”,其后是宏大的庙埕广场,由庙埕拾阶而上,即是本庙的主体建筑,前后共有三殿,依序为拜殿、武圣殿、大成殿。其布局疏落有致,结构谨严有序,黄瓦红柱的崇高庙殿,衬以美丽芬芳的后山园林,其气象让人钦仰,也使人亲近。融合南北建筑风格,是本庙的特色;建筑用料名贵,施工细致,雕工精美,堪称台湾最具特色最华丽的庙宇之一。

Man Mo Temple of Sun Moon Lake

必去理由:台湾最具特色的庙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东华三院文武庙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东华三院文武庙位于香港上环荷李活道,是香港开埠早期的中式庙宇及于开埠早期于港英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国方法进行“斩鸡头,烧黄纸”的宣誓及裁决华人之间的纠纷。文武庙于2010年11月12日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文武庙始建于1847年,由华人买办及地主谭亚财和卢亚贵等人筹建。自1908年,由东华三院管理。庙内香火极盛,四周有金色的神坛,供奉文帝“文昌帝君”和武帝“关帝君”的神龛。文帝手执毛笔,职司文学和官禄;武帝手持利剑,代表忠义武略。庙内安放了精铸的铜和白蜡香炉鼎,还有雕工精细的神像木座,布置极具传统中国庙宇特色;从前举行地方巡游时,村民会把神像安放在这些木座上。庙内庄严静谧,四处吊挂着大型塔香,回旋向上,可以燃烧整整三个星期。这种长燃不熄的塔香,代表祈求健康、财富和快乐的祝愿。置身庙内稍作休憩,恍若能消弭心中的俗虑。

Man Mo Temple

必去理由:香港香火最旺盛的庙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武笔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文武

文武笔——邛水蜿蜒润双笔。“双笔书空”是三穗旅游景点之一。文武笔修于明代,文笔塔位于县城东2公里的邛水河北岸坡顶上,武笔塔位于县城南3公里的邛水河南岸的武笔坡顶上。两笔均为圆锥体,由0.4米至0.8实长的青石砌成,塔顶覆圆形盖顶,无明显塔刹,文笔塔身高16米,底部直径3.56米;武笔塔均掩映在碧树林中,塔尖却傲然伸向天空。明朝弘治初年,思南知府祁顺路过此地作诗云:“问天无语漫书空,知否官成世系同。夕阳参差红影外,双双长峙县南东。”春天来这里可赏杜鹃花开,松涛阵阵,各种山鸟啼声婉转,古老的树枝虬枝盘曲,绿如盖,远远看去就恍若是钢丝绳上的杂技表演者,风吹着树枝,晃晃荡荡,实似密林深处中大自然的神功造化。这两座古塔承载着文明,承载着历史,雄伟挺拔,直插云霄,优美的自然风景同悠久的历史文物浑然一体。一条蜿蜒的邛水河从上游移而来,从双笔的山脚下潺潺流去。邛水河两边是宽广田野鹅鸭成群,你来了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世界。邛水河两边堤畔均是新楼高叠,数座大桥横跨河面,人从桥上走过,如在水中行,人水相映,人俩相依。两岸的绿柳成荫,春燕穿织,田野里的老农在耕种,给这里的风景线增添了美的色彩。各种车辆均可以开至山脚下,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武二圣指的是谁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文武二圣分别指的是孔子和关羽。两者代表了文武两个方面的最高成就。

文圣是指孔子,字仲尼,因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关羽别称美髯公,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

关羽自桃园结义便和刘备征战天下,留下种种英勇事迹,更是以其武德闻名。各朝皇帝也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茂名文武帝庙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茂名文武帝庙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茂名文武帝庙位于茂名市茂南区鳌头墟。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和光绪八年(1882年)及民国二年(1913年)先后三次重修,现庙为清代建筑风格。四进院落式布局,面宽38米、进深26米,建筑面积988平方米。主体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灰雕高脊,翘角垂檐,粉墙灰瓦。厅里以八角石柱支撑,梁枋浮雕人物、狮子和鱼草虫等,墙壁彩绘有逼真生动山水人物图案。大门楣额:“文武帝庙”,右联:“文章陆星孝友千古”,左联:“忠义两字千秋一书”,楷体,书法强劲有力。庙门右边墙上镶有清光绪十八年元月八日“告示”碑一通,碑长80厘米、宽50厘米,记述清王朝对差役办案要“遵守官常”,“不准坐轿称号,不准私带帮差”,“倘敢再违,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提革究,决不姑息”。庙内门厅两侧墙上镶有花岗岩石碑4通,一通是始建时所立,其余均为记载三次重修史实及捐款芳名款额。庙前一株巨大古榕树,枝干参天。

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文武帝庙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人怎么吃散伙饭?还要分成文武两类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相信各位同学在分别之前肯定都少不了吃一餐散伙饭,祝福各自都有个美好的未来。其实吃散伙饭这个传统,从古代就开始有了,而且古人吃散伙饭讲究更多,还有文武之别。毕竟古人十分讲究礼节,特别是准备和一生挚友分离,当晚肯定要不醉不归。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古人是怎么吃散伙饭的,肯定超乎你的想象,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中,除了春夏秋冬四季,

还有一个特殊的季节,

最叫人难忘 ——“毕业季”。

当毕业季如约而至,

“吃散伙饭”这个固定曲目也要上演,

古人的“散伙饭”是怎样的?

跟小编回到古代去看看吧。

散伙饭

在古代

中举意味着仕途的开始

所以古人的散伙饭

更多的是庆祝金榜题名的宴会

自唐代以来,科举分设文武两科

所以古人的宴会也是分为文武两类

文有鹿鸣宴、琼林宴

武有鹰扬宴、会武宴

鹿鸣宴

鹿鸣宴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

得名于明朝皇帝宴请科举学子

以"鹿"为主脯的宫廷御膳

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

鹿一直来被崇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

皇帝贵为天子,"鸣"意为天赐

故皇帝为东,才子为客

这一御膳被名为"鹿鸣宴"

意指天子觅才、重才之宴

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诗经《鹿鸣》之曲

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

琼林宴

琼林宴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

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

并赐宴庆贺

赐宴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

皇家花园——“琼林苑”

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

仍可统称“琼林宴”

黄梅戏《女驸马》里有一句著名的唱词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说的便是这个

鹰扬宴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

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

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

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

武乡试揭晓翼日

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

曰鹰扬燕(宴)

仪与鹿鸣燕(宴)

会武宴

武科殿试放榜后

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隆重的欢庆宴会

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

宴会赏武状元盔甲、腰刀等

另外诸武进士赏银

比起鹰扬宴来

会武宴的排场则更浩大

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话题

古人的“散伙饭”,

是不是超出你的想象?

毕业季,你有什么要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零陵文武双庙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零陵文武双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文庙位于永州市零陵古城东门岭路(永州市五中旁,零陵文物管理所内),原为“零陵县文庙”,又名“县学宫”、“先师庙”、“孔子庙”、“圣庙”等,始建于宋嘉定初年(1208年),原址为潇水西岸愚溪桥左,后曾六次迁移改建,四易其地。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但今仅余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

大成殿为歇山重檐,翼角高翘,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殿前廊有石柱四根,两根为汉白玉柱,两根为青石柱,分别浮雕着蟠龙与飞凤。殿前月台及丹墀两旁分立石狮、石象各一对,丹墀则为汉白玉浮雕云龙。大殿台基及四周的石围栏上,以及各廊柱、殿柱之石础,均雕刻着人物故事及飞禽、走兽、花卉等图案,选型古朴,精致细腻,栩栩如生,可谓件件珍品。

2013年,零陵文庙与零陵武庙合为零陵文武双庙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埔文武庙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摄影:2010/8/19 21:09:02)

大埔文武二帝庙位于香港新界东大埔太和市中心(即现今的大埔富善街),是中式的庙宇。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大埔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于光绪十八年(1891年)落成,文武庙标志大埔市集的形成。

大埔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环境清静,庙宇的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途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

大埔文武庙采用对称布局,门额:“文武二帝庙”,木联:“文昭日月;武镇山河。”内有光绪廿八年(1902年)铸造香炉。中轴两旁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正门入口,走进庙的正门后,可看见庙内还有一对门,称为“中门”,这对门在普通日子是关闭的,只会在关帝及文昌帝的寿诞,以及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才会“中门大开”,在古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由中门进入,而其他人只能由侧面经过的;第二部分为露天庭园和偏厢;第三部分则是大殿,而两位道教帝君就是供奉在大殿内。殿内的文昌帝手执毛笔、身穿长袍在右;而关武帝则红脸长须、手执关刀、身披凯甲在左。

历史

大埔文武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并于光绪十八年(1891年)落成。文武庙由当时的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作为七约乡公所办事处,是为当时太和市(现称大埔墟)的行政仲裁、宗教信仰及经济文化集中地。庙的上方设有一个写有“正大光明”的牌匾,并且设有一个公秤,因为以前的文武庙除了是办事处外,有时还会处理村民间的纠纷,是太和市买卖公正的仲裁中心。而公秤则有公平交易之意。至1954年新乡公所落成后,该庙改为奉祀文昌帝及关武帝,成为一个宗教信仰中心。

文武庙内供奉神像原为木牌,1984年5月11日香港政府将文武庙列作法定历史建筑,受古物及古迹条例保护,这是新界首座受保护的建筑物。由于文武庙年代久远,残破不堪,七约乡历届的委员都希望古庙重修,适逢政府当局发展大埔,政府遂在1985年拨款与七约合资七十余万将古庙重修,工程将庙内屋顶拆除,更换了腐烂的木梁桁,巩固墙壁上的青砖及堵封了墙上的附加窗户,庙内手工精细的雕花木刻和灰胶均以传统方式重新髹油及修补,并安放文武二帝圣像供后人敬崇,修葺后的文武庙不仅焕然一新,更使其传统中国式建筑物的形象更为突出。

景区地址:香港大埔富善街

乘车线路:乘新界区专线小巴25a前往

信息来源:香港自由行,香港自助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一款文武兼备的防狼笔——美国coldsteel鲨鱼头防狼防身笔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coldsteel冷钢公司,始建于1980年注册成立,是美国著名多元化冷钢刀,折刀、直刀生产制造商,公司致力于创造世界上最强、最锋利的刀。coldsteel冷钢坚持所生产的刀都必须是高性能的,亦即从最小最便宜的到最好最昂贵的刀,皆须符合这个要求。当coldsteel选择制作一款笔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了解coldsteel公司的人会相信“它”仅仅是一杆笔。

对,它就是一杆笔。西方有句古谚“Thepenismightierthanthesword.”,中文的意思是“文胜于武,笔墨胜刀剑”。coldsteel公司向来是制造刀剑的佼佼者,不过这次他们“有趣的”诠释了这句谚语——生产了一支威力强大的防身麦克笔,让“笔”真的不输给刀剑。

鲨鱼头防身麦克笔,基本构造跟一般的麦克笔没有太多的不同,笔杆使用Zytel材要坚硬的Crivory塑料制成,笔杆厚度是一般麦克笔的四倍,所以当它用来防御个人安全时,不会轻易断裂!配合良好的防身训练,它就是一支绝佳的防卫塑钢棒,用几个字来形容就是“文武兼备,轻巧便携,坚不可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 3磅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求文字优美,排版也应该是整齐美观。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文章页眉设置成特殊的格式,很醒目也很漂亮,今天我就来谈谈页眉的设置技巧: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 3磅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打开一篇WPS空白文档作为演示用。

2

双击页眉处,随机输入文字,我们看到,文字下方有横线,我们需要对该横线进行设置。

3

此时页眉仍在编辑状态,我们选中页眉文字之后,点击“开始”,然后在工具栏中找到“边框”按钮,如图所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

4

在预览中选择下框线,边框设置选“自定义”,线型选择上粗下细,宽度选择3磅,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5

这样页眉中的横线就设置完成,效果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为什么古代会出现那么多文武全才的人物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古代出现那么多文武全才人物

说到能文能武,我国古代确实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才,比如说南宋时期的词人辛弃疾,还有精忠报国的岳飞等,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这么多能文能武的人物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里的武的概念,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己会一点武功在古代就可以称为能武,而是需要对国家有贡献,比如说是可以领兵打仗,这样才叫做能武。那么再来说为什么能文能武的人那么多,因为古代能够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教育的人家中,自然是有些经济优势的,所以也会多少培养一些孩子关于武这方面的能力。

还有一点,古代的领兵打仗,也很讲究兵法之间的运用和对决,所以,能够领兵打仗的大将军,一定是要有文学素养在背后作支撑的,如果没有文学的支持,不懂怎样用兵和用兵法,那肯定是打不了胜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埔文武阁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埔文武阁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埔文武阁 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穿龙窠口。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内祀文武帝及魁星。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阁身呈方形,砖石土木结构,高三层15米,底层通面宽12.8米、通进深12.75米。重檐歇山顶。屋脊置宝珠双龙戏珠。龙身长3米。宝珠与龙身均用彩色瓷片镶嵌而成。脊左右两边灰塑卷草,颇具民族特色。阁身尚完整,沿阁梯而上至顶层,凭窗俯瞰,可纵观大埔县城全景。

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江屯文武举人古居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江屯文举人位于广宁北部的江屯镇大连村,该古居建造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73年),是一座四合院式布局,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巧,蕴含着岭南古建筑特色的客家大屋。虽然历经了百年的风雨苍桑,仍保存完好。壁画、浮雕仍清晰可见,各种花鸟鱼虫图案栩栩如生。

客家大屋背倚形似蝙蝠的大山,门前有一口1230平方米的形似花篮的半月形池塘,暗合“福鼠吊花篮”的吉祥寓意。大屋四周青山环抱,建筑与自然地形巧妙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大屋的布局为三进厅的形式,每一进厅中间相隔一个天井,左右各有一个小厅,小厅两边各有十间小屋组成一排楼房。房前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宽约两米的行人道,可通往各个大厅,大屋上下有屏封门,每进均是青砖烽火形山墙,金字形瓦顶,船形的屋脊。饰以陶雕、灰塑等彩色绘画,高大的烽火墙形如锅耳,作防火遮阳之用。

整座建筑物分别由厅(殿)、厢房、天井、套房、屏门、外院(广场)组成,屋内的房、柱、门、天花板、屏风板上均饰以壁画、陶塑、石板雕饰和木雕等精美装饰,整个建筑便在青灰的厚重沉郁中透出一份灵巧生动和优雅从容的气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文武名祠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文武名祠为福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武名祠位于渔溪镇旧街电影院,年代为明代。

1988年,文武名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渔溪镇:福清市辖镇。1956年置渔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中心14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4.6万。辖渔溪、上郑、南前亭、水头、后岐、后朋、南屿、柳厝、下里、红山、苏田、南升、双墩、建新、钟前、东漈、上张、联华、步上、侨丰20个村委会和渔溪居委会。主要企业有食品、建材、电力、化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甘蔗、花生。境内有省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