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冰清玉洁出处【汇编20篇】

浏览

836

文章

509

篇1:人各有志是谁说的?人各有志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人各有志“这个成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相当熟悉,但是你知道这个成语是谁说的么?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人各有志”的典故出处,让你彻底了解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在我们印象里曹操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只要是他决定了的事情想方设法也一定要做到,但是这次曹操却尊重了另一个人的遗愿,让他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一起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管宁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胡昭。原文如下: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胡昭避乱来到冀州居住,多次谢绝了袁绍的征召,后来逃回了家乡。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期间,曾多次以礼征召胡昭。胡昭前往应召,但却多次向曹操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介在野的书生,没有什么本事能为国家效力,并希望曹操能让自己离开。曹操回答:“每个人的志向不同,做官或在野,各有志趣,我尊重你的志向,绝不勉强。”此后,胡昭便迁到了陆浑县山中居住,亲自耕作,乐于道义,以研习古代经典书籍自娱。乡里人都非常尊敬他、热爱他。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人各有志”,意为人的志向各有不同。这也是由曹操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胡昭这个人物,是汉末的一位隐士,不但学问高深,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隶书在当时堪称一绝,与钟繇并称为“钟胡”。不过,这位老夫子对做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曾拒绝了袁绍的征召。即便后来曹操出面邀请,他也不过是给了曹操面子,前往许昌与曹操相见,但却表示自己无心仕途,恳请曹操放他回家。于是,曹操便说出了“人各有志”这句成语,成全了胡昭。

不过,别看胡昭一生隐居相见,却做过一件大事。据《三国志·管宁传》记载,当年司马懿尚未做官时,同郡人周生想谋害司马懿,正是胡昭出面反复劝说,这才救下了司马懿的性命。

除此之外,胡昭还有一件趣事,这个故事出现在《三国志·管宁传》注引《高士传》当中。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陆浑人孙狼杀死当地官吏,聚众响应关羽。但孙狼等人作乱期间,曾向部众下达了一道命令,禁止部下骚扰胡昭所住居的陆浑山一带。当地百姓也因此免于战火蹂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覆餗之患什么意思?覆餗之患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叫“覆餗之患”,第二个字“餗”读作sù,意思是鼎里的食物。这个成语的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对自己的手下自然也是很严格,而且曹操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稍有让他不如意的地方可能都会受到责罚。所以在曹操手下做事存在的风险还是挺大的,但是也不乏那种不怕死就是要和曹操硬来的人,例如孔融,不过孔融的下场相信大家也不陌生。那这次成语背后的主人公又是谁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何夔传》及孙盛的评论,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何夔。原文如下:

《三国志·何夔传》载:“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该传孙盛的评价为:“夫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以上下休嘉,道光化洽。公府掾属,古之造士也,必擢时隽,搜扬英逸,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苟有疵衅,刑黜可也。加其捶扑之罚,肃以小惩之戒,岂‘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之谓与!”

这两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生性严厉,对自己的部下官吏,常常使用杖刑进行惩罚。何夔经常随身带着毒药,宁愿喝下毒药自尽也不愿意受到侮辱,因此最终没有受到杖笞。对此,孙盛评价说:大凡君主对待幕僚都是以礼相待,而幕僚则是以忠诚和智慧侍奉君主,这样才能上下和睦融洽,圣道才能光化和谐。三公府的部属及幕僚,古时候都是学而有成的有才之士,使用得当就能更好地论道治事。如果选拔不当,不但难以胜任工作,同时还会导致不良后果。如果他们出现过错,按律惩处已经足够了。如今曹操却对他们施以杖责的惩罚,动不动就进行惩戒,这哪里称得上是“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盛提到的“覆餗之患”,意为选用人才不当而导致出现不良后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易·鼎》中的“鼎折足,覆公餗”。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的幕僚群可谓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荀彧、荀攸、贾诩、郭嘉这样的顶级谋士。不过,曹操对待幕僚们并非个个都以礼相待的。根据上面这则故事的记载,曹操生性严厉,幕僚稍有犯错,曹操便施以杖刑,这也印了一句俗话:“伴君如伴虎。”这对幕僚们而言可谓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大多数人对此只能默默忍受,而何夔为避免受辱,干脆带着毒药去上班,一旦犯错挨打,直接喝下毒药自尽,这份刚烈可谓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头头是道等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天伦之乐发音tiānlúnzhīlè释义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头头是道发音tóutóushìdào释义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示例再看他后面讲那汽机的做法用法,~,语语内行。(清·姬文《市声》第十三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两袖清风的意思 两袖清风的出处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读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释义】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故事】 明朝正统年间,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不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此嘲弄那些阿谀奉承的贪官。

出处】 元·魏初《送杨季梅》:“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近义词】廉洁奉公 一贫如洗 一清如水 洁身自好

【反义词】贪得无厌 结党营私 雁过拔毛 监守自盗

【例句】 他两袖清风地离开了官场,回家乡种田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算无遗策什么意思?算无遗策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算无遗策的意思是指计算精准,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这次成语的典故就发生在三国时期,姜维所说的一番话。其实姜维的各方面能力都不比诸葛亮差,所以姜维在北伐取得的成就也要比诸葛亮更加显著,只是姜维一人之力也没办法扭转天下局势。这次讲的算无遗策就发生在蜀国灭国以后,原本姜维想利用钟会使蜀汉复国,但两人最终也是走向了失败,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姜维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蜀汉景耀七年(公元263年),主人公是姜维和钟会。原文如下:

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由是情好欢甚。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钟会阴谋叛乱曹魏,姜维与他见面后便有所察觉,认为可以利用钟会的叛乱恢复蜀汉,于是便假意对钟会说道:“听说您自从淮南开始就一直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司马昭能够成为晋王,独掌朝纲,都是您的功劳。如今您平定了蜀国,威名举国皆知,连老百姓都在盛赞您的功绩,可是司马昭却必定会担心您功高盖主,莫非您会为了避祸而从此过着退隐的生活吗?

从前韩信在楚汉相争中没有听信谗言背叛刘邦,但还是被陈平所怀疑;大夫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退隐五湖,最终只能拔剑自刎,不明不白地死去。难道他们都是昏君与愚臣吗?都不是,这是因为利害关系使得他们如此的。如今您大功已成,大德已显,为什么不效仿陶朱公范蠡弃官而去,扁舟泛游,全功保身,或登上峨眉山岭,跟随古代仙人赤松子去云游四海呢?”

钟会回答道:“你说得太远了吧?我不能这样做。跟何况如今的形势也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姜维又说:“除了刚才我说的退隐外,其他的方法都是您能想到和办到的,就不用老夫再啰嗦了。”从此钟会与姜维的感情越发友好亲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姜维口中的“算无遗策”,意为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曹植《王仲宣诔》中的“算无遗策,画无失理。”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蜀汉帝国被灭之后不久。当时的钟会想要背叛曹魏自立为王,而姜维则是想利用钟会的政治野心来达到帮助蜀汉复国的目的。姜维先是狂赞钟会,然后假意用文种和韩信的例子建议钟会退隐山林,以免遭受司马昭的猜忌,实则是在试探钟会的真实想法。

钟会的回答也是老奸巨猾,毫无纰漏。此时,姜维终于忍不住又道出了自己的态度。所谓“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实则是姜维对钟会表达的支持。对此,钟会非常受用,与姜维的关系越发亲密。

不过,令钟会与姜维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昭对于钟会早有防范,早在灭蜀之战开战前就已经提前进行了一系列布置,此后钟会与姜维发动的叛乱很快便被平息,钟会与姜维最终都落得被杀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伯仁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古老的谚语。但是这句话里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谁呢?当然历史上是有这号人物的,而且背后的故事也和这句话的意思有关联。下次我们就帮大家介绍下这句后背后的典故,让这位神秘的伯仁亮出真身,大家也就可以更加了解他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周顗,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时任尚书。

王导时任司空,王氏是当时的一个豪门大族,王敦为王导的亲兄弟,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隗刁协二人,对此二人言听计从。王敦看不起刘隗刁协二人,却又不为元帝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两万精兵,自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叫住周顗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一高兴,又喝多了酒才出来。此时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出宫之后,周顗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

而王导却不知情,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而后王敦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新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不久,周顗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路过太庙,周顗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而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衣冠不整什么意思?衣冠不整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庞统早年归降刘备时,刘备也不清楚庞统有何能力,就让庞统担任县令一职。但是新官上任的庞统怠慢公事,让刘备感到非常不满。其实庞统的能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名气不怎么大,所以刘备刚开始也没准备重用他。不过在各方的推荐下,刘备逐渐悉知了庞统的过人之处,随后多次将重任交于庞统处理,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衣冠不整“,就和庞统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庞统担任耒阳县令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孙乾和庞统。原文如下:

飞问曰:“县令何在?”同僚覆曰:“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投奔刘备,刘备嫌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对此大为不满,到任后整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随即派张飞、孙乾来到耒阳县调查,谁知庞统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一百多天的政务处理完毕,令张飞大惊失色,对庞统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出现在张飞面前时的状态,叫做“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内外吟》中的“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小说中出现的这一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期间刘备与庞统之间的冲突更甚于小说。按照小说的说法,庞统在耒阳不理政事,刘备好歹还派了张飞与孙乾前去调查,庞统也在张飞面前小试牛刀,表现了一把自己的能力。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这更为恶化。

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不过,显然庞统并不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工作做得不好,刘备一怒之下将其免职。直到庞统和诸葛亮出面推荐,刘备这才重新启用庞统,将其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平起平坐。

为何刘备一开始不待见庞统呢?其实并非庞统的能力不行,问题出在刘备对庞统的看法和态度上。虽然在当时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还大,但其来历非常复杂。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早在刘表执掌荆州之际,庞统就已经是南郡的功曹了。曹操占据荆州,庞统既没有加入刘备的阵营,也没有南下投靠东吴,而是留在荆州为曹操效力。赤壁之战后,东吴占领南郡,周瑜就任南郡太守,庞统又转而为周瑜服务。周瑜病逝后,庞统又护送周瑜的灵柩来到江东,并与江东名士们有过广泛的接触。

此后,庞统才离开江东回到南郡,而此时的南郡又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庞统这才成为刘备的下属。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经历,又怎么不让刘备有所顾忌呢?对于庞统的能力,刘备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早在刘备寄寓荆州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就将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俊杰”,刘备真正担心的是庞统的忠心。因此,刘备一开始并不敢对庞统放手任用,而庞统自己也不太争气,在耒阳没有政绩。这样一来,刘备对庞统的顾虑更甚。

此时,鲁肃和诸葛亮及时站出来进行推荐,使得庞统的命运发生巨变。其实,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的推荐都有着两层用意,一是指出庞统的才能,二是不约而同肯定庞统对刘备的忠心,这才打消了刘备顾虑。从此,庞统便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仁大义什么意思?大仁大义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仁义之心,当年刘琮将荆州拱手送给曹操,也没通知刘备一声。等刘备得知真相以后,只能慌忙出逃,但此刻城中百姓因为担心曹操屠城,便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走,刘备于心不忍,便同意携民一起逃走。其实刘备此举也是带有极大的风险,一旦被曹操的精锐部队给追上,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时值曹操占据荆州、诸葛亮来到江东说服孙权组成联盟之际。当时,东吴文臣纷纷对诸葛亮进行责难,江东老臣张昭更是首当其冲,指责刘备毫无能力。对此,诸葛亮予以了坚决驳斥,并举出刘备“携民渡江”为例,称赞刘备的仁义。也就是在这段话中,出现了“大仁大义”这句成语。

所谓的“大仁大义”,指的是为人宽厚,尊崇仁义。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操突袭荆州,刘备率领襄阳及樊城一带的百姓一路南下,这个故事不但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很多人却对刘备为何带着百姓一起逃跑充满了疑问,有人甚至将“携民渡江”改成了“挟民渡江”,认为刘备这是裹挟荆州民众,为的是延缓曹军的进军速度,为自己的脱险创造有利条件。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决定南下江陵,是在得到刘琮等荆州官吏已经决定投降曹操后充满作出的决定。而当刘备一行途径襄阳记周边地区时,有不少百姓自动加入刘备的队伍一起南下,期间并不存在刘备强行裹挟百姓之事,而且这样做无疑是拖慢的是自己的行军速度。

其次,当刘备及百姓逃至当阳地区时,被曹纯率领的曹军精锐部队——虎豹骑追上。据《三国志·先主传》及《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当阳一战中,不仅谋士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就连刘备的妻子也被曹军生擒,刘备仓皇逃窜,自己也差点被曹军俘虏。试问如果刘备真的是“挟民渡江”,最少也会事先安排好自己及部下的家属,又怎么会连他(她)们都顾不上呢?

因此,所谓“挟民渡江”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刘备此举,其目的正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言,是大仁大义之举,这也是刘备岁历经磨难却能笑到最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得民心。这一点,是装不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中国一词最早出处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简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距今差不多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非常悠久,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可甜可盐是什么意思 可甜可盐出处是哪里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盐是指酷、冷、英俊、甜是指可爱、甜、柔软可爱。甜盐是描述这个人既可以冷又英俊,也可以可爱又甜,两种风格无缝切换,通常用来赞美一个人。可甜可盐的来源

但盐可以是甜的,大多数粉丝用来形容他们常用的爱豆词,是更常见的饭圈术语。毕竟,人们总是多才多艺的,所以这个词可以说适合任何爱豆,爱豆的任何一面都是粉丝心中完美的爱。

盐帅气霸气,甜可爱柔软可爱,所以这个词的意思是可以帅气霸气,可爱柔软可爱,风格多样,可以在这些风格之间无缝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迅雷不及掩耳出处介绍 迅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还算是挺常见的,不管是课本里还是电视当中都能看到。那你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的典故。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潼关之战上,曹操用计大败了韩遂和马超,而这次战役则体现了曹操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一起来看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

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说:“敌军驻守潼关,如果我军贸然进入河东一带,他们必将派兵守卫各个渡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渡过西河。因此,我故意带领大队人马进逼童贯,敌军尽全力守卫南边,西河守备空虚,所以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松渡过西河。之后我再率军北渡黄河时,敌人不敢再与我抢夺西河,就因为我已经有两位将军的军队的缘故。我军连起战车、树立木头成为栅栏,筑甬道向南前进,造成让对手无法战胜的姿态。

此后,我又故意向敌军示弱,麻痹他们。渡过渭水之后,我又下令修筑坚固的营垒。之所以不与敌军交战,是为了让他们产生骄傲轻敌的心理,所以敌军才不扎营反而请求割地讲和,我就顺从他们的心意答应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使他们自以为安全而不设防备。之后,我积蓄力量,一旦发动进攻,便以最快的速度开始进行。用兵之道变化多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迅雷不及掩耳”,意为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遮掩耳朵。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可见于《六韬》中的“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潼关之战,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进行的最大规模战事,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前对付其他的诸侯,曹操的骑兵可谓占尽优势,但面对彪悍的西凉铁骑,曹操却讨不到丝毫的便宜。故此,曹操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式,巧渡西河,避开了西凉铁骑的锋芒,取得了战术上优势。在最终进行的决战中,曹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总攻,马超等关中诸侯猝不及防,最终兵败潼关。“迅雷不及掩耳”可谓是曹操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3092 字

+ 加入清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著名谚语,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出处是怎样的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职31年总共收复了西域50多个国家,威震远域也成为了东汉的头号功臣之一。下面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下这句谚语的典故,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源自何人何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不仅如西汉的张骞一样,再次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而且,还在西域镇守了三十余年,使得西域诸国皆臣服于汉朝。班超的这些功绩,不但让他名垂青史,也被后世广为赞颂。重温班超出使西域的这段历史,除了能够了解班超如何建功西域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国弱无外交,使弱交不成。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其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也都是名垂青史的人。因为《汉书》虽然署名班固撰写,但实际是经过班彪、班固、班昭以及同乡马续四人之手而成书的。班超曾与其兄班固同为兰台令史(兰台令史六人,为俸禄百石的官职,掌管图书、奏章及各类文书)。后因受别人的牵连而免官。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以代理司马的官职,随奉车都尉窦固出征匈奴时,率军直击伊吾(新疆东北部),在蒲类海(匈奴海名)的激战中,斩杀匈奴甚多,并得胜而还。窦固认为班超能力超群,便上奏了朝廷。朝廷便派班超和从事官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刚到鄯善国(今新疆若羌附近)时,鄯善王接待班超一行礼节周备,后来忽然变得疏远怠慢起来。班超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便对随员说:“你们有没有觉得鄯善王的礼节差多了,这是在有意疏远我们。”随员说:“胡人在礼节上没有什么章程,在接人待物上也没有长性,忽冷忽热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班超说:“不对!肯定是北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王正在犹豫,不知道归从谁为好。聪明的人应该看到事情的萌芽前状况,何况现在的情况己经很明显了。”于是,班超唤来为汉使服务的胡人侍者,连诈带唬地说:“匈奴使者己经来了几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胡人果然被吓唬住了,惊惶失措地说:“己经来了三天,住在离这里三十里的地方。”班超把这些胡人侍者全都关了起来。随后,悉数集合随行吏士三十六人一起喝酒,酒正喝得酣畅时,班超为了激怒这些随行人员,站起来说:“诸位和我都远离故土深入绝域,现在北匈奴使者才到几日,鄯善王就开始礼数俱废怠慢我们。如果鄯善王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将永远留在这里被豺狼吃掉。大家说该怎么办?”随行吏士都说:“如今我们处在危亡的境地,生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此成语流传至后世)。现在的办法是,只有利用夜晚火攻匈奴人。这样,他们不知道我们来了多少人,必然会惊恐万分,我们则可以趁乱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就会被吓破胆,我们就可以建立功勋了。”随行人员说:“这事还应该和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非常生气地说:“吉凶就取决于今日,郭从事是个文官,听到此事一定会惊恐,万一泄露了这个计划,就是死了也不能成名,这不是壮士所为。”众人齐声应答“好!”遂按班超的计谋实施。

初更时分,班超率领全部吏士直奔匈奴人营房。天遂人愿,当晚刮起了大风,班超命令十人拿着鼓,藏在匈奴人营舍后面,并相约说:“看见大火燃起,你们立即擂鼓,并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手执兵器和弓弩,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顺风点火,火借风势,一时火光冲天,营房前后都在擂鼓呐喊,匈奴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个个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了三个匈奴人,吏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剩下约一百人都被烧死。第二天回来,班超才将此事告诉郭恂。郭从事大惊,脸都变了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既怕担责,又想分功。班超把手一举说:“从事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行动,但还是有功的,班超不会独占功劳。”郭恂这才高兴起来。

班超召来鄯善王,“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首示之,一国震怖。”(见《后汉书.班超传》、《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一个召字,说明是把鄯善王叫来,而不是请来,更不是去拜见。鄯善王来后,班超把匈奴使者的首级拿给他看,鄯善全国大为震惊。班超趁势向他们宣示汉朝的威德,令他们不要再和北匈奴来往。鄯善王向班超叩头表示:“愿意归汉,从此决无二心。”并把儿子交给班超,作为归顺汉朝的人质。班超回来报告窦固,窦固大为欣喜,立即向朝廷上报了班超的功劳,并请求朝廷另外更换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接报后说:“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何不派遣?还需要另外更换吗?现在就升班超为军司马,令其再继前功。”

班超遂以军司马的身份再次被任命为出使西域的使节。这次出使的地方是于阗国(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包括今和田、墨玉、于田等县市),奉车都尉窦固想给班超增加随行的兵力,而班超却只愿带原来的三十六名随员,他说:“于阗国不但大,而且遥远,如果带领几百人去,对增加实力并没有什么好处,万一遭遇不测,人多反而是累赘。”此时,于阗国在西域南道上正处于旺盛时期,而且该国还有匈奴派遣的使臣监护。班超来到于阗国后,国王广德对汉使的礼节很是简慢,根本没把班超一行人当回事。该国的民俗信巫术,巫师说:“现在天神发怒了。天神说,为何要投向汉朝?汉朝来的使者有黑嘴的黄马,赶快取来祭祀我。”于是,国王广德就派国相私来比前去汉使处要马。班超早己暗中知道了这件事,就答应了私来比,但提出要巫师来取马。不一会,这个不知死活的巫师还真来了,班超立即将巫师捉住斩首,并将私来比鞭打了数百下。然后,将巫师的首级给广德送去,并对他进行了遣责。国王广德本来就知道班超在鄯善杀过匈奴使者,这一下更是大为惶恐,立即下令杀掉监护于阗国的匈奴使者,并且向汉朝投降。班超重赏了于阗王以下的诸臣,以此来安抚他们。由是,西域各国的国王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以示归顺。至此,西域与大汉断绝了六十五年的交往又得以恢复。

班超之所以能在这两次外交行动中,以惊人的特殊手段建立奇功,一是依仗东汉初期的强盛国力以及汉军对西域形成的泰山压卵之势,二是凭着自己能够审时度势和临危不乱的高超处事能力。这恰恰也印证了一个“国弱无外交,使弱交不成”的道理。

其后,班超一直在西域活动。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朝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朝廷封班超为西域都护。永元七年(公元95年),朝廷下旨,称赞班超不但越过了葱岭,还到达了县度(古山名,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西南四百里)。前后二十二年,使西域诸国无不臣服汉朝,就连遥远的外邦也能与汉朝和睦相处。为了表彰为汉朝建立奇功的的班超,皇帝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

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至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前后在西域待了三十余年,经历了三朝皇帝,但始终没有回过故乡。永元十四年,年老思乡的班超给皇帝上书,希望能活着进入玉门关。他的妹妹班昭,也向皇帝写了言辞恳切,希望让年迈的二哥,在有生之年能回到故乡的请求信。汉和帝被感动了,下旨召班超还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便因病去世了。时年七十一岁。

班超在回朝前,与继任的都护任尚交接时,任尚曾经问计于班超,班超说:“你的性格比较严厉和急躁,这是要注意的。水太清了没有大鱼,政策太严厉了就难以得到下级的拥护,凡事应删繁就简,宽容小过失,总领大纲就行了。”班超走后,任尚对亲信说:“我以为班超一定有什么奇谋妙计,今日听他所言,只是很平常的言论而己。”对班超的忠告不以为然的任尚,由于处事失当,不久便致边境失和,战衅再起。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对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运筹帷幄典故出处 运筹帷幄意思介绍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运筹帷幄这个成语应该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不管是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电视里都能经常听见,那你知道运筹帷幄背后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下运筹帷幄的典故出处,其实这个历史背景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刘巴原本并不想加入刘备,但是曹操败走赤壁,再加上诸葛亮的几番全靠最终还是把刘巴招入靡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诸葛亮、刘备和刘巴。原文如下:

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备闻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备又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飞曾经在刘巴家中留宿,但刘巴却不愿意和他说话,张飞非常气愤。诸葛亮对刘巴说:“虽说张飞是个武夫,但他非常仰慕先生您。而今我家主公正在召集文武,准备成就一番大事。先生您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稍稍放低点身段吧?”刘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该广交四海英雄,怎么能让我去与一介武夫去交谈呢?”

刘备听说此事后大怒,说:“我要平定天下,而刘巴却只知道捣乱;他原本是想着向北走的,而是从我这里路过而已,怎么会协助我成就大事呢?”过了一会儿,刘备又说:“刘巴才智超绝,只有我才会任用他,其他人还真不行。”诸葛亮也表示:“如果是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我远不如刘巴。至于擂响战鼓,会集军门,使百姓们个个奋勇争先,那就不知道谁稍占上风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是由文中诸葛亮口中的“运筹策于帷幄之中”演变而来,叫做“运筹帷幄”,意为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

刘巴这个人物,是汉末荆州的一位奇士。曹操占据荆州时,曾派他去说服荆州南部数郡的官员。但刘巴的这项使命进行到一半时,曹操兵败赤壁,不得不退出了荆州,这让刘巴的处境非常尴尬。当时,诸葛亮曾写信给刘巴,希望他能归顺刘备,但遭到刘巴的拒绝。为了避开刘备,刘巴离开荆州去往交州,后来又到了益州,成了刘璋的下属。

刘备夺取益州后,听说刘巴就在成都城中,特意下令不准伤害刘巴,张飞也亲自来到刘巴家中探望,并在其家中留宿,目的就一个,让这位贤士归顺刘备。可刘巴却完全不给张飞面子,爱理不理,使张飞非常难堪。诸葛亮前去调解,又遭到刘巴的反驳。此时后来被刘备知晓,非常生气。从“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之语来判断,刘备当时一度起了除掉刘巴的念头。

不过,刘备马上又说出了“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之语,不但既往不咎,而且坚定了一定要将刘巴请来的信念。这也看得出刘备的容人之量和求贤若渴之心。这时候诸葛亮又在一旁敲边鼓,最终刘巴终于成为刘备集团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鹰击长空的意思 鹰击长空的出处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读音】 yīng jī cháng kōng

【释义】 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鹰在小鸡群中成长。小鸡们在一起用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作为不一样的小鸡,小鹰总是被另眼看待。它想和其他小鸡一样,尽量做的像个鸡样, 用心的学鸡走路,用心的学鸡打鸣。慢慢的,小鸡们长大了,小鹰的羽毛也和鸡的不一样。由于它们相貌不同,其他鸡都欺负它。有一天,一只野狼在鸡圈外面虎视眈眈,在打鸡群的主意。鸡们吓坏了,缩到一起。刹那间,野狼扑向了鸡群,顿时群鸡炸起,能飞的飞,能跑的跑,凄惨声一片。小鹰被吓到了,猛然的震动翅膀,刹那间冲到了天上,一声嘶鸣划破长空。这时它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一只鹰,竟把自己混同于鸡。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例句】 雏鹰展翅,让我们期待他鹰击长空的那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有道理吗 背后的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60 字

+ 加入清单

“手指短而粗,终身忙碌”是一句俗语,意思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古代民间觉得手指短粗者,便是天生的忙碌命,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肯定是没道理的,毕竟人的手指长什么样都是基因决定,和忙不忙碌没关系。不过手的确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操劳程度,但这和你从事的工作有关。当然,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从事农业、商业,而且对手的保养肯定不如现代,自然衰老程度会更快一些。俗语来源

说起这句“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的俗语来源,其实和古代那些个看手相的道士是脱不了关系的。在古代,我们的先辈们别的就不说了,封建迷信的程度那可是一点也不轻,但凡在大街上看见算命的

道士,自己生活中再稍微有点不顺,或者是家里怪事频发,二话不说,就冲着那算命的道士去了,必要算出个究竟和所以然来,受这种急切心理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那些道士给哄骗得团团转。

而那些道士呢?以研究玄学、八卦、阴阳为乐趣,格外喜欢钻研人的面相和手相,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赚钱。在大街上去寻找算命目标,抓住一个人的手来判断别人以后的成就啊、运势啊、生命长短啊、又或者会经历什么坎坷之类的,这样的行为成为他们的最爱。

不过,一个人的命运怎么会那么容易预测呢,那些道士不过是糊弄人罢了。可偏偏有人会上当,连见多识广的城里人都逃不过,就更别说朴实的农民百姓了。这“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代的农民百姓们,因为技术不发达,全都是人力手工劳动,靠着简陋的农作工具,一天天辛劳地耕作着。经常下地劳作、干活儿,一般情况下,还都是重活,导致农民百姓们的手不仅起了很厚的茧,摸起来异常粗糙,还会导致他们的骨节粗大,如此情况下,他们的手就会又粗又短。

而正是因为农民百姓们这样的情况,那些个道士一看到这样粗短的手,就必定会将他归为穷人一类,而穷人不就是天生注定要终身忙碌吗?这些道士这样说,不过是投机取巧,想着老百姓没怎么读过书,十分好糊弄,借此挣点钱罢了。

就这样,因着道士们的投机取巧,“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这句俗语也就此传下来了。那么这句俗语表达的意思究竟可不可信呢?此话能信吗

说句实话,我觉得这句话也不是全无根据的,相信那些道士看手相的时候,也会看看来人的手心是否有茧,还有着装之类的,手指粗而短,手心有茧,这样的人说明已经在忙忙碌碌了。那这样说来,这句话还是有点可信度。

不过事无绝对,也不能说手指粗而短的人就一定很穷,就一定会忙碌终身,万一人家这是天生的呢?而且,人的命运谁又说得准呢?一个人说不定前半生忙碌,后半生发迹了,享福了,突然就不忙碌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时代变了,有些东西难免会变得更快,比如说工作行业,比如说工作的人。

有的人看似手指纤长、白净,其实做着非常辛苦且忙碌的工作,例如,戏曲艺术家。他们的手倒是很好看,因为要在台上表演,平日里也不会拿去糟蹋,保护得那叫一个上好。但是他们难道就不忙碌了吗?无论暖寒,他们每天晨起,辛苦练习基本功,在台上卖力演出,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

再比如说,现在社会上的高级白领,他们倒是没什么脏活、累活,每天坐在办公室,太阳也不怎么晒,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就可以了,手指也因此变得纤长。但是他们难道就不忙碌吗,看似敲敲打打,很轻松,实则忙碌到飞起,大多数人都要加班,甚至是熬通宵赶策划案,有的人可能因此患上颈椎病之类的疾病。

可以这样说,如果说在古代,“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这句俗语还有点依据的话,那么在现代,这句俗语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参考意义了。感悟

一个人有多辛苦,有多忙碌,别人怎么会知道,他们只能看表象,看你的手,看你的着装,但这恰恰是错误至极的。

这么说吧,真正有钱的人绝不会穿金戴银,招摇过市,让人一眼看出他有钱,毕竟“财不外露”这个道理谁都懂嘛;再者,无论一个人再辛苦,再忙碌,除非到了情绪爆发点,否则怎么可能会到大街上吼出自己的辛苦,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狼狈呢?

有时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有可能是假的,一个人的一生究竟会怎样,只有自己清楚。根据一个人的手来判断别人以后的一生,这样的行为是非常盲目,且错误至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单刀赴会什么意思?单刀赴会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趁势占据了荆州,只留给了孙权三个郡。当时孙权刚和曹魏血拼完,所以也不好跟刘备撕破脸,荆州的事情也就搁浅了。不过刘备当年明明就是借的荆州,却迟迟不将荆州归还,看到刘备一点动作也没有,孙权也在坐不住了,派出鲁肃准备找刘备要个说法。后面的故事就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单刀赴会”有关了,我们都知道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关羽,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鲁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主人公是关羽和鲁肃。原文如下:

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向他索要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但遭到刘备的拒绝。孙权派遣吕蒙率部前去抢占,刘备闻讯后亲自来到公安,并派关羽来争夺三郡。当时,鲁肃驻扎在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双方的下属停留在百步之外,与会众人都仅仅携带单刀相见。

鲁肃指责关羽说:“当初我们好心好意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刚刚兵败,又是远道而来,无依无靠。如今你们已经夺取了益州,却毫无归还我们土地的意思,就连荆州三郡也不肯还给我们。”

鲁肃话音未落,关羽的部属中有人回答道:“土地应该由有德之人占有,哪能一成不变呢?”鲁肃厉声呵斥这个人,脸色和言辞都非常严厉。关羽拿起单刀对此人说:“这是国家大事,你哪里会明白?”同时又使眼色让此人离开。之后,刘备以湘水为界,双方罢战收兵。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段记载演变出来的“单刀赴会”,意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刘备借荆州,历来是三国爱好者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刘备借荆州,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有据可查向孙权借的地方有油江口(也就是后来的公安)及南郡。那为什么后来孙权要留别归还的却是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呢?史料对此并没有任何记载。这其中最有可能是情况是刘备与孙权曾经有这样的约定,即刘备夺取益州后即将长沙、零陵和桂阳交给孙权,而这也就是诸葛恪出使益州的目的,要求刘备履行约定。

不过,自觉羽翼丰满的刘备却以占据凉州以后再归还三郡为借口拒绝了孙权的要求你,结果引发了孙权的愤怒,随后便出现了吕蒙以武力夺取三郡及本文提到的“单刀赴会”的故事。

那么,单刀赴会中究竟谁才是占理并最终获利的一方呢?从上面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来看,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因为鲁肃将关羽说得哑口无言,最终的结果也是刘备被迫答应孙权之前就提出的要求,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地交给了孙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任劳任怨的意思 任劳任怨的出处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读音】 rèn láo rèn yuàn

【释义】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故事】 春秋时期,赵盾是晋国的相(xiànɡ)国,因为某些原因,想离开晋国。但赵穿不同意让他走,并以保护桃园的名义,借机把晋灵公给杀害。太史记载道:“秋正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ɡāo)。”赵盾知道后,对太史说道:“你弄错了吧!先君不是我杀的。你怎么叫我担这个罪名啊!”太史说:“您身为相国,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想了想,也许大人物免不了要任劳任怨。于是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只要于心无愧就是了。”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

【近义词】勤勤恳恳 吃苦耐劳 不辞劳苦

【反义词】挑三拣四 怨天尤人 拈轻怕重

【例句】 妈妈又要工作,又要忙家务,任劳任怨,从不叫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相继而至什么意思?相继而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去世以后,好像蜀国之中人才便凋零了,其实蜀汉还是有很多后起之秀的,但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实在太耀眼,导致他们好像并不是很突出。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相继而至”,说的就是蜀国后期大将王平的故事,当时曹爽带兵进攻,蜀军兵力并不占优,所以只能退守。但王平却说不能撤退,并且亲自带兵对抗曹爽,最后还将曹爽击退。这样看的话,王平还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平传》,时间是在蜀汉延熹七年(公元244年),主人公是王平。原文如下: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延熹七年(公元244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万向汉川进犯,其先头部队进至骆谷。当时,汉中守军的兵力不足三万人,将领们惊恐不已,有人提出:“以我军的兵力难以抵挡敌军,应当退守汉、乐两城,先放敌军进来,到时候我们驻守涪城的军队足以援救关城。”

王平回答道:“不能这样做。汉中距离涪城将近一千里。敌军如果夺取关城,就会造成巨大隐患。现在应该首先派遣护军刘敏、参军杜祺占据兴势山,我作为全军后卫。如果敌军分兵向黄金谷进军,我则率领一千人自上而下对他较量。到时候涪城的军队再赶来支援,这才是上策。”

不过,对于王平的决定,只有护军刘敏表示赞同。随后,汉中蜀军按照王平的部署展开行动。驻扎在涪城的军队和大将军费祎接连不断地从各地赶来支援。曹魏的军队全线后撤,情况与王平战前预料的一模一样。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战斗开始后蜀军的状态,叫做“相继而至”,意为接连不断地到来。这也是由王平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王平原本是曹操的部下,在汉中一役中归顺了刘备。王平早期最大的功绩,便是在街亭之战期间沉着冷静,挡住了曹魏悍将张郃,减少了北伐大军的损失,从而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逐渐成为蜀汉大军的高级将领。

诸葛亮病逝后,王平的地位日益上升,先后历任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等职,负责镇守汉中地区。在此次曹爽进犯的战争中,王平不畏强敌,巧妙应对,终于为蜀军主力的赶到赢得了宝贵时间。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他也成了与马忠、邓芝等人齐名的蜀汉四大名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不成体统什么意思?不成体统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不成体统“这个成语大家不会陌生,同“成何体统”的意思相近。但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不成体统”背后发生的典故还有出处。故事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献帝一直被曹操压制挟持,他也想过要反抗,但没以成功。后来汉献帝准备逃出城,跑到一半又被拦截,计划再次落空。可能汉献帝是整个汉朝最憋屈的皇帝了,从上位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成为一名傀儡皇帝。当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故事发生在汉献帝东归期间。故事的主人公为李乐。原文如下:

李乐请帝入杨奉营暂歇。杨彪请帝都安邑县。驾至安邑,苦无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又无门关闭,四边插荆棘以为屏蔽。帝与大臣议事于茅屋之下,诸将引兵于篱外镇压。李乐等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故意送浊酒粗食与帝,帝勉强纳之。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按照小说的情节描述,汉献帝刘协及一众朝臣利用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之际,从长安城逃出,向故都洛阳进发。途中,他们遭遇到郭汜的围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奉率军救驾。此后,董承和杨奉又秘传圣旨,招白波军将领韩暹、李乐和胡才等人率部前来接应。李乐等人出身草莽,对皇帝和朝臣毫不尊重,胡作非为,因此出现了殴骂百官,虐待皇帝,随意任命官员的荒唐之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不成体统”,意为说话、做事不合体制,没有规矩。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献帝东归,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发生在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起因也与小说描述的情节相似。小说中提到的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三人,同样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那么,白波军究竟是一支什么军队呢?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于白波军的记载,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均有出现,它原本是隶属于张燕的叛军,活跃在汉末并州一带。这支军队后来还与董卓的女婿牛辅有过一番激战,后来又向兖州东郡发动过进攻。不过,此后的一段时间,关于白波军的动向却出现了空白。

白波军的再次出现,就发生在献帝东归期间。汉献帝及朝臣利用李傕、郭汜内讧之际逃出长安,遭到郭汜等部的追击。此时,朝臣董承与杨奉秘召白波军李乐等人前来接应。为何白波军会答应这一要求呢?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杨奉曾经是白波军将领之一。在一众白波军故将的支援下,汉献帝终于来到了安邑地区。从此,汉末朝廷又处于白波军的控制之下。

为何白波军对汉献帝的控制很快失败呢?原因与李傕、郭汜一样,同样陷入了内讧之中,这就给了曹操乘虚而入的机会。最终,曹操控制了汉末朝廷。白波军将领中的李乐病逝,胡才则死于仇家之手,杨奉和韩暹被刘备杀死,这支神秘的白波军也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可胜言成语解读 不可胜言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12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以后出去也好听一些,但是五虎将本身相处的却不怎么样。只有张飞和关羽的关系还不错,其他人的话也就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这次不可胜言就发生在关羽、张飞还有马超之间,一起来看看他们三人到底怎么样了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左右,所牵涉到的人物既有刘备、马超,还有关羽和张飞。先来看看原文: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於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袁晔、乐资等诸所记载,秽杂虚谬,若此之类,殆不可胜言也。

这段文字很长,这里就不逐字逐句翻译了,只说个大概:《山阳公载记》中说,马超因为刘备待自己非常不错,得意忘形,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刘备的名字,此举引发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尤其是关羽为此想杀了马超。不过,此事被刘备拒绝。后来马超听说此事后,大惊失色,再也不敢直呼刘备的名字。

裴松之在为《马超传》做注时,对这段记载做了一个考证,认为这个记载是假的。其主要论据有三个,一是《山阳公载记》一书错漏很多,不仅乱七八糟,还荒唐可笑;第二是认为以关羽和张飞的地位不可能站在刘备身后,连个座位都没有;第三是认为马超并没有见过关羽。故此,裴松之得出的结论是这段记载是伪造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裴松之的考证,叫做“不可胜言”,意为非常多或到达极点。不过,这个成语并非裴松之所首创,而是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的“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说完了这句成语,再来谈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山阳公载记》的作者名叫乐资,是晋朝的著作郎。他写的这本《山阳公载记》一共有十卷,记载的的大都为汉末及三国时期的事迹。此书后来失传,故此不知道内容的全貌。不过,裴松之本人在为《三国志》做注是,引用该书的记载多大二十余处,至少可以说明该书的记载还是可信的。故此,裴松之的第一条论据有点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其次,关羽和张飞不可能连个座位都没有而只能站在刘备身后,这个说法也未必不可能。《三国志·关羽传》中曾经提过:“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既然早在刘备起兵之初关、张二人就经常这么做,那么为了表示对刘备的高度尊重,二人继续坚持这个习惯也就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条证据是裴松之否定《山阳公载记》这一家在的关键,他认为关羽并没有见过马超,故此这个故事是杜撰出来的。而实际上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期间刘备曾经因为孙权强占荆州三郡而率大军来到了荆州的公安。

当时的马超已加入刘备阵营,并屯兵临沮。该地距离江陵仅二、三百里。当时刘备以五万大军增援荆州,这几乎是其兵力的大部,其中有像张飞、黄权这样的主要将领。而马超所驻扎的临沮是刘备大军从成都出发前往荆州的必经之地,马超又是刘备集团中屈指可数的名将,刘备带上马超一起前往荆州救援更能增加威慑力。故此,马超也很有可能与刘备一起到过荆州。这样一来,他与关羽就一定会见面,这个故事也就自然是真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