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布垭大坝(汇总20篇)

三峡大坝是全世界最大的大坝,浏览三峡大坝怎么去?快来看看这篇指南吧。

浏览

537

文章

52

篇1:三峡大坝坛子岭旅游攻略

全文共 2498 字

+ 加入清单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峡大坝坛子岭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1峡大坝坛子岭介绍: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是三峡坝区15.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县城的远景。

坛子岭是了解三峡文化、观赏三峡美景、宣传三峡工程的旅游景区,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三峡坛子岭已成为三峡工地的代名词,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中外游客游览三峡工地,坛子岭是必选和首选景区。作为一处旅游景区,坛子岭交通便利,游览设施齐全,安全、卫生、通讯状况良好,旅游商品丰富,综合管理完善,环境保护有力,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在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年接待人数已达40至50万人,其中外宾在10万人以上,国家旅游局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殊荣。

2峡大坝坛子岭游玩攻略:

交通:从宜昌乘坐三峡大坝方向的公交车。

景点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

美食:宜昌菜的风格是“原汁、咸鲜、偏辣”,“老九碗”宴极具宜昌的本地特色,席上的菜由杂烩头子、炸相蝶子、炸春卷子、鱼糕丸子、鱿鱼笋子、锤碗莲子、白肉肚子、香菌鸡子、珍珠丸子,白刹肥鱼、峡口明珠汤、满篮桔红、一品鳝鱼、三游神仙鸡、八宝水鸡、桂花荸荠丸、莲蓬蛋、三丝腰花、银针鸡丝、软炸鱼饼、香酥莲米鸭、瓢儿豆腐、寿星白菜、魔芋豆腐、凉拌鱼腥草等。

购物:在宜昌有许多本地和三峡的特产可买,水果中有柑桔、弥猴桃、柿子;茶叶有春眉茶、峡州翠绿茶、茉莉春尖茶、宜红工夫茶、仙人掌茶等等:另外还有优质的板栗、香菇和木耳也可以买一些。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叫魔芋的东西,它又叫“麻芋子”,生长在背阴潮湿、土壤肥沃的山地中。它的营养很丰富,具有减肥、降血压、防治痔疮和静脉瘤的功能,对防治肠道癌也有一定作用。用魔芋磨浆制成的魔芋豆腐口感柔韧而有弹性,非常好吃。

最佳旅游时间:宜昌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7℃,又由于境内长江西陵峡及清江、香溪流域的山岭屏障作用,冬季气候温暖,平均温度要比附近同纬度的武汉市高出许多。去宜昌旅行的最佳时间是春季。

特色活动:半月扇子戏;“中国谜语村”探访录;乡韵深长的宜都民间故事;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

景点推荐:

润生源浮雕群: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

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应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万年江底石: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

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成明渠1981年截断的时候就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旁边,有三层阶梯,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代表着中国人“人定胜天”,不怕吃苦的精神。

银版天书: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本史书已经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还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元古代闪云斜长花岗岩,为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变形模量30~40GPa。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长江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建成时间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有着许多令人称叹和惊奇的成就,而其中之一就有三峡大坝,并且据了解,长江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了三峡大坝,那么长江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是什么情况呢?三峡大坝建成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19日2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受长江上游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影响,17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18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6.1万立方米/秒,这一峰值持续18小时,19日才开始减退。

三峡大坝建成时间:全线建成时间是2006年5月20日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顶高程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三峡水电站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2015年12月,三峡大坝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三峡大坝建设意义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并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抗旱功能

下游大旱,三峡可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使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缓解。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介绍说,抗旱功能是三峡水利枢纽新增的一个功能。他说:三峡工程设计时只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功能。补水功能是考虑到下游两岸的居民和生产用水,但还要满足抗旱用水。这部分水量需求比较大。

如今,三峡工程17年工期已经全面完成,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展现雄姿。尤为可喜的是,三峡建设者不仅创造了水电建设史上的多项世界记录,而且把住了质量关,已竣工的单元项目质量评定全部合格。

发电功能

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峡大坝多宽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和导流工程两部分三峡大坝工程。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经过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上游来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万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峡大坝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峡大坝有多长多高多厚,总规格是什么?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它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坝顶高程为海拔185米,最大浇筑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水库全长600余千米,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约221.5亿立方米。

三峡大坝工程主体建筑物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794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其中金属结构安装占25.65万吨,钢筋制作安装46.30万吨。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马仕朗大坝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马仕朗大坝始建于1991年,于1996年5月10日由荷兰女王碧雅翠克斯正式启动。它的建成完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海洋防护网络——三角洲工程。马仕朗大坝位于鹿特丹新航道的西端,临近荷兰之钩,修建它的目的被定义为“保卫荷兰永远不再遭受海洋的威胁”。

马仕朗大坝长度有300多米,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一样,而重量却是它的4倍。它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两个球形转轴可以分别水平和垂直移动两个闸门,使大坝成为浮动式建筑,从而既保证了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的运输畅通和低环境影响,又保证了南荷兰省超过百万居民的安全。大坝的设计一出便震惊了世界,为这个既富有创新精神而又极为大胆的设计所折服。

观赏马仕朗大坝壮观景致的最佳位置位于荷兰之钩的游客中心,而且这里常年免费展出马仕朗防风暴大坝介绍的展览。大坝闸门的上部为设计现代的白色镂空结构,它静静的停靠在河道两岸,仿佛一道敞开的鹿特丹港的大门,不时一条条巨型货轮穿行于水中,繁忙而有序。在小小的荷兰能欣赏到如此大大的景致,也可称为是一个奇观了。

Maeslantkering

必去理由:荷兰最惊人的水利奇迹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荷兰[Netherlands]

景点所在省、州:南荷兰省 [South Holland]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峡大坝在哪里?在什么位置?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离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包括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和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大约3335m,坝顶高程为185米,并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直到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

1、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准备施工和一期工程,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2、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通过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3、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通过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旅游区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县三斗坪镇,下距葛洲坝40公里,整个工程由拦江大坝、水力发电厂和通航船闸组成,拦江大坝建在中堡岛上。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三斗坪一带河床开阔,两岸花岗岩基坚硬、完整,所以长江三峡工程选址在这里。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中年均发电量可达849亿度。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双线五级永久船闸是三峡工程的主要通航建筑物,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号称“长江第四峡”,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闸全长6.4公里,其主体闸室部分1.6公里,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

三峡大坝旅游区占15.28平方公里,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是五个观景点,登上4A级旅游景区坛子岭观景点你能鸟瞰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走进近坝观景点,你能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你能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景观;来到截流纪念园欣赏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门票免费(需提前在网上预约,预约网址见官网www.sxdaba.com);

景区交通服务为有偿服务。

线路:35元/人(游客换乘中心(安检换乘)—196平台(观光电梯)—坛子岭—双线五级永久船闸观景平台—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游客换乘中心(结束行程),全程游览时间约3.5小时);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屈原故里景区开发建设是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开发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屈原故里景区的开发建设重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把屈原和秭归丰富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三峡文化旅游精品,最终打造成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示范区、全国着名的文化旅游区。

景区联系方式:15717895515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坝白肉裹脚肉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俗称“裹脚肉”,采用较好的“二刀肉”,用非常锋利的菜刀横切,切出来的肉呈长方形,又薄又长,薄到能照出人影,长到一块肉能装一个盘子。其特点就是造型奇特,口感极好,深受游客喜爱。

有人说,大坝苗族乡的“裹脚肉”,应该就叫“大坝白肉”。大坝人却不认可这种说法,认为有与“李庄白肉”攀亲的误解,平日也将其称为“薄片肉”。 “裹脚肉”一方面形容肉片长,肉片薄;另一方面则因吃得时候要用筷子一圈一圈地裹起来吃。

据当地厨师介绍,制作大坝裹脚肉的关键,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蘸水香四个要素上,缺一不可。

选料要精,裹脚肉的选料相当考究。猪后腿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的部位,俗称“二刀肉”,每头猪仅有二公斤左右。因为这一部位的肉质佳,肥瘦匀称,无泡少筯,成菜后肥瘦连接紧实,不脱层分离,装盘后才有美感。原料要求连皮带肉,将肉皮一面用火烙,洗刮干净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火候要准,煮肉时,要先把肉横向抬开,这样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煮的过程中,经常除去煮出浮在水面的血沬,还应保持摄氏90度水温,即水沸时就加凉水,使肉从外到里受热均匀。若水温过高,就会出现外面的肉已煮老了,而里面肉还是生的现象,影响成菜。煮肉的火候相当重要,刚刚熟最好。

刀工要绝,裹脚肉最具特色的地方就在于刀工了。片肉,是大坝裹脚肉一绝。将细长的刀片从猪皮进刀,划出的猪肉每片长可达20至30公分,宽15至20公分,厚仅1至2毫米,需要厨师多年熟能生巧的功夫,切出的肉片几近透明。一般说来,我们大坝人自己吃的时候,肉有多长,就片多长。只有在有外地客人来时,为表现文雅,片成15厘米左右长的肉,顺序装盘。据说,前些年大坝有一位号称“川南第一刀”的厨师袁乃刚,就是大坝裹脚肉这方面的刀功老师。2010年大坝高装文化艺术节裹脚肉比赛,来自大坝叶山餐馆的叶永强获得了“苗乡第一刀”的美誉。

蘸水要香,裹脚肉讲究的就是蘸水。蘸水特色是色鲜、浓香,特别要突出蒜香、味鲜的效果。主要佐料是:糊辣椒、酱油(大坝人自制的最好)、蒜泥、味精、花椒、少许白糖和醋。可先将蒜泥和姜沫用煮肉热水浸泡。蘸上调料后,入口顿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回味无穷,食后感觉令人叫绝,久久不忘。当然,吃的时候要一口一块,那才真正应了大坝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地方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阿斯旺大坝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阿斯旺大坝最早于1898—1902年建造,用于灌溉和发电。到60年代,该坝已不能适应土地灌溉和电力供应的需要,于是埃及政府在旧坝上游6公里处开始修建现在的大坝,于1971年完成。目前,大坝的发电量能够保证全国大部分的用电需要。 阿斯旺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宽40米,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从而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公里,形成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它可以平定洪水,贮存足够用几年的富余水量。80年代尼罗河流域曾发生严重干旱,苏丹及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但埃及却因有此大坝而幸免于难。 门 票/开 放 时 间 参观时间:上午七点至下午5点

埃及阿斯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峡大坝有多宽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三峡大坝建筑结构: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和导流工程两部分三峡大坝工程。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经过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到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上游来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万立方米。

2012年7月24日,三峡大坝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峡大坝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作用主要包括:

1、三峡大坝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田的灌溉,对农业的生产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三峡大坝的修建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三峡水坝的修建可以自由控制下游地区的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三峡水坝的修建还有利于当地的生态发展,从而更好的改善环境的发展状况。

5、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洪水的关键性工程;

6、三峡工程还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和促进全国电网联网的重要措施;

7、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

8、三峡工程还是改善长江中下游通航的重要条件;

9、三峡水坝的修建加强了沿线地区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有效增强各个地区的关系。

三峡工程不仅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还有利于加快长江中下游水电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同时还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建设。另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当地的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览三峡大坝,怎么去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是全世界最大的大坝,浏览三峡大坝怎么去?快来看看这篇指南吧。

操作方法

1

三峡大坝在湖北省宜昌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每年都会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2

我们去三峡大坝,首先需要到湖北省宜昌市,来湖北省宜昌市,最好的方法是乘坐火车到宜昌火车站下车。

3

然后再开车或者租车去三峡大坝。当然,也可以报名当地一日游,让旅游团带着你去游览三峡大坝。

4

从宜昌火车站开车去三峡大坝,中途有37公里,需要花费45分钟时间,绕过西陵峡,一路沿着长江过去,就能到。

5

如果想看看长江的风景,也可以坐船去三峡大坝,这个方法是最好的,还可以亲身体验三峡大坝是如何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峡大坝在哪里 三峡大坝的位置在哪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也就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红三军大坝战斗遗址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位于酉阳自治县南腰界乡大坝村。遗址主体是伪团总冉瑞廷的老宅——冉家祠堂。冉家祠堂始建于1371年,总占地面积738.2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通高约6米,东南角设有碉楼,可以瞭望和射击。冉家祠堂-四周用条石砌成高3米,厚70厘米,长约110米的石墙。石墙外为一片开阔地。

1934年8月9日,一直躲在深山老林中的南腰界伪团总冉瑞庭及其子冉崇侯趁红军主力不在,偷袭南腰界,残杀红军留守人员、伤病员和游击队员。贺龙闻讯,即派钟子廷率部星夜返回南腰界,包围了冉瑞廷的老窝大坝场。冉瑞廷见势不妙,逃得无影无踪,其子冉崇侯挟持100多名群众退入大坝场冉家祠堂内负隅顽抗。红军包围冉家祠堂后,审时度势,决定采取“长期围困,争取群众,时机成熟,全歼顽敌”的方针。9月12日晚,当被挟持群众冲出冉家祠堂后,贺龙下达攻关令,红军团长钟子廷,以及廖汉生分别带队冲进了祠堂,全歼冉崇侯等顽敌。这次战斗胜利,解除了敌团防武装对南腰界的军事威胁,巩固了川黔边根据地。

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质学者称大坝蓄水与地震之间确有联系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溪洛渡水电站就建在中国的几条断层线上。

8月28日,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在成都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写了一份报告,将水电站流域水库的蓄水时间与周边地区地质活动更加频繁的时间联系起来。

这份报告发表在探索国际上,这是一个专门从事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非营利组织。范晓的研究所使用原始地震数据——唯一公开可用的数据。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初是“假定存在的”,但四川地震局的地球物理学家胡贤明认为,查明这种联系是否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能在未来引发更严重的地震。

长江上游有许多活动的地质断层,地形差异大,这些都是水力发电的优势。然而,当水高速流入目标储层时,可能会改变地下断层的压力。压力可能来自水本身的重量和势能,也可能是由于水渗透到岩层中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加速断层的“地震钟”,加速正在酝酿的地震的发生,或者直接增加地震的发生概率。

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传言称地震与四川省都江堰附近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有关。范晓在2008年第一个提出这种可能性,当时同意他的一名研究人员在一份报告中说,紫坪铺水库的建设可能加速了一场可能需要数百年甚至一千年的地震(报告链接)。

鲁甸地震后,争议焦点转移到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其中溪洛渡水电站距震中仅40公里。

根据国家地震局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的地震读数,范晓注意到,从2012年底到这一时期结束,小地震发生非常频繁。就时间而言,这与水库的储存时间相吻合。三个地震易发区中的两个靠近水库,另一个靠近断层,引发了最近的地震。范晓说,尽管他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为这类地震灾难敲响了警钟。

未来趋势

范晓的报告还提到了今年发生的两次较小的地震: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另一次发生在今年8月,都是由溪洛渡水电站所在的断裂带的活动引起的。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者徐锡伟同意范晓的观点,认为两次地震“很可能是溪洛渡水电站引发的”。然而,现在说鲁甸地震和水库蓄水之间有联系还为时过早。毕竟,首先,水库离震中40公里,第二个源头在地下12公里。水库里的水应该很难达到这个深度。

纽约布朗克斯区思考地质灾害咨询公司的克里斯蒂安·克洛泽研究了2008年汶川地震,他认为范晓的推测基本上是可信的。“引发地震不需要水流入岩石。单单这个巨大水库的重量就足以打破断裂带上脆弱的地壳。”

包括胡贤明在内的研究人员呼吁水库地区的网络提供更准确的地震数据,但这些网络被水利水电公司牢牢控制。胡先明表示,更准确的数据可以保证细致的研究工作。官方地震台网不仅数据少,而且仪器精度不够高。

长江上游仍有10多座大坝计划修建。范晓说,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鲁甸地震是否由溪洛渡引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库区附近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加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峡大坝底部有多宽?是什么样的?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大坝底部宽115米,坝长2335米,顶部宽40米,坝顶高程为海拔185米,顶部浇筑坝高约181米,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左右。大坝下游的水位约海拔66米,坝下通航最低水位约为海拔62米,通航船闸上下游设计最大落差为113米,是一座混凝土重力水坝。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离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的大型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米,坝顶高程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始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完成。三峡水电站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下当时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坝·凌霄花谷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大坝·凌霄花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坝·凌霄花谷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大坝乡大坝村,距青川县城23公里,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4公里,因境内盛开凌霄花而得名。凌霄花属紫葳科,攀援藤本植物,花期4个多月,每年一般在5—9月盛开,寓意为慈母之爱。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誉为志存高远和声誉,有诗云“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赞美凌霄花敢于太阳比鲜妍,是血性之花。

大坝·凌霄花谷景区始建于2016年,主要景点有风情广场、茶园迷宫、盘龙台、盘龙索桥等。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4%,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四季有景,“春有芬芳绿茶,夏有飘香凌霄,秋有金黄银杏,冬有皑皑白雪”,是避暑纳凉、康养休闲的天然氧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峡大坝的寿命多长,具体是多少年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三峡大坝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水力发电工程,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大坝都有设计寿命,普通大坝设计的使用寿命大概是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那么三峡大坝的寿命是多长时间呢?

三峡大坝的寿命是500年以上,是使用年限比较长的大坝。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8m,坝高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的寿命能达到500年以上,与其它大坝相比使用年限比较长,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坝鲵源风光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大坝鲵源风光园区:位于兴文县城南部27km的僰苗风情古镇——大坝镇,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和自然风光为主,山优美多姿,水清澈见底,洞奇型怪状,是大鲵养殖孵化观赏和科考观光生态旅游区。特别是大鱼洞、小鱼洞两处地下暗河,是中华大鲵栖息地和天然孵化场,每年春季有多达3000余尾的大鲵鱼苗从洞中冲出,规模数量居全国之冠。现已建立一处大鲵人工养殖孵化场进行研究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效,在该领域处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有鲵鱼4020尾,其中,白色鲵鱼60尾,世属罕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峡大坝在哪里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全长约3335m,坝顶高程185米。

三峡大坝是我国目前最大水电站,工程浩大,非常壮观。那么三峡大坝位于哪里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1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2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顶高程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三峡水电站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3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坝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 ,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4

三峡大坝无鱼类洄游通道,大坝截流后,三峡库区的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在三峡库尾的江津以上江段(合江-弥陀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中下游的水文过程、河床冲刷、湿地格局等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5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