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备考专题(推荐20篇)

在考试中,大脑出现空白是屡见不鲜的状况,那么遇到考场“失忆”、紧张等感概局面应如何应对自如而又快速答卷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主要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447

文章

1000

篇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古代名家名作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8.“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2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23.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25.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27.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9.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3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与热量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英语知识点:at、off短语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at、off短语

at短语:

attheendof在……的尽头,在……的末尾

attheweekend在周末

laughat嘲笑

atmidnight在半夜

lookat…看

attime时常

smileat朝某人微笑

atmost至多

atahighspeed以很快的速度

atonce立刻

atlast最后

atfirst起先,首先

attheageof…在……岁时

attheendof…在……之末

atthebeginningof…在……之初

atthesametime同时

atnight/noon在夜里/中午

begoodat擅长于

laughat嘲笑

besurprisedat对……感到惊奇/诧异

atleast至少arrivedat到达(小地方)

atdawn在黎明

pointat指着

atalowprice以低价的

atthemoment此时此刻

atthattime在那时

atbirth出生

atthesametime与此同时

athome在家

make…feelathome宾至如归

lookbackat回首往事

off短语:

getoff下车

turnoff关

shutoff关闭

kicksboff开除某人

takeoff脱下,起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知识点:T-V开头的副词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T-V开头的副词

T开头的副词

1,thenadv那时;当时

2,todayadv.&n.在今天;在今日

3,togetheradv.一齐;在一块儿

短语:1.togetherwith和,连同

2.cometogether

4,tomorrowadv.在明天;在明日

短语:1.thedayaftertomorrow后天

5,tonightadv.在今夜;在今晚

6,tooadv.太;过于

短语:1.too......to太。。。而不能

2.toomany/much太多

U开头的副词

1,upadv.1.在上方;起身:

短语:1.getup起床/standup站起来

2.(位置,条件等)在上方:e.g.Thesunisstillup.太阳仍在上方。

3.(动词短语)完全地;全部:.

e.g.Dontletyesterdayuseuptoomuchoftoday.

不要让昨天用光太多今天的时光。

短语:1.upanddown上下地,往返地:

e.g.Heusesthelifttogoupandtown.他用电梯上上下下。

2.upto…直到:

e.g.Ididntknowthefactuptothen.一直到那时,我还不知道事实。

prep.沿着:e.g.Theywalkeduptheroad.他们沿着那条路走去(走来)。

2,upstairsadv.往楼上;在楼上:(反)downstairs:

短语:1.goupstairs上楼

3,usuallyadv.通常地;平常地:

e.g.WhatdoyouusuallydoonSundays你星期天通常做什么

V开头的副词

1,veryadv.很;非常:

短语:1.verysmall很小

2.verysoon极早

3.verymuch非常(修饰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英语知识点:从句时态的考查点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从句时态考查

1.如果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或祈使句时,宾语从句的时态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如:Couldyoutellmewhathesaidatthemeeting?

你能告诉我他在会上说什么。

Hewilltellusthathehasbeenabletolookafterhimself.

他会告诉我们他已经能告诉他自己。

Tellhimwhenwewillfinishourwork.

告诉他我们什么时候完成工作。

2.【考查点】如果主句是过去的某种时态,宾语从句应与主句保持一致,用过去的某种时态。

如:HesaidthathewasborninWenzhouin1996.

他说他1996年出生于温州。

Theysaidthattheyhadalreadyseenthefilm.

他们说他们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

3.【易错点】如果宾语从句所叙述的是客观事实、格言、科学真理时,从句时态不受主句限制,用一般现在时。

如:Everyoneknewthereare365daysinayear.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365天。

Shesaidthattwoheadsarebetterthanone.

她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Hesaidthatthesunrisesintheeast.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who与that的区别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who与that的区别

1.当关系代词用作主语时,多用主格who。例如:

Hewholoseshopelosesall.

失去希望的人就失去一切。(先行词为代词he,they,any,all,one等时,多用who)

ImetAlice,whotoldmethatshewaslearningChinese.

我遇见艾丽斯,她告诉我她在学汉语。(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用who)

2.当关系代词用作介词后的宾语时,用宾格whom,不用that。例如:

Themantowhomourheadmastertalked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我们校长刚才与他谈话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介词与关系代词紧密相连时,只能用宾格whom,不可用主格who)

注意:介词与关系代词不是紧密相连时,或者说介词放在句子后面时,这时可以用主格who,也可用that,还可以省略关系代词。因此,上面的这句话还可以有如下四种说法:

(1)Themanwhom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2)Themanwho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3)Themanthat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4)Theman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第4句简洁、自然,所以口语中用得最多。

3.当关系代词泛指人时,多用that。例如:

Heisamanthatisneverafraidoffailure.

他是个从不怕失败的人。(that用来泛指人)

4.当关系代词出现在who开头的疑问句时,应用that。例如:

WhoisthegirlthatistalkingtoTominEnglish

用英语同汤姆交谈的那个女孩是谁(避免重复使用who,以免造成误解或语义含混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长城春色无限好》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四、五月的北京,正是百花盛开的好季节。在这春光绮丽的日子里,到郊外去行行,是件赏心悦意的事。北京可供郊游的地方很多,碧云寺、明十三陵、颐和园……固然是好去处,而到八达岭去领略一下北国的自然的风光,看一看古代的伟大建筑——万里长城,也别有一种雅趣。

我对八达岭并不怎么生疏。1955年春天我到过,从此对它也就有了深厚的感情,真想有机会再去看看它。四月二十七日,我随同回国观光的侨胞们去游览八达岭,使我得以实现“旧地重游”的愿望。

从京城到八达岭约一百五十余华里。清晨,我们分乘五部大汽车,出德胜门朝西北方向驶去车经清河、少河、昌平、南口等集镇,这段马路是柏油铺的,不甚崎岖,只是中间有几处正在翻修中。记得前年我去时,昌平至南口的一段路,还未完成。而且现在路的两旁,都已栽下树木,有二米多高,枝上长出嫩绿的新叶,迎风摆动,含着无限春意。过了南口,汽车就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进,不时绕盘在高山峻岭之中,放眼向窗外望去,下面是深涧险谷,远处是重峦叠嶂,形势雄伟,气象万千。不久,就看到“居庸关”了。

居庸关键在山沟之中,两旁高山屹立,因此这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现时保存的关城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关口上写的“居庸关”三个大字,虽已剥蚀褪色,但字形仍可辨认。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即把筑城的兵卒和民工迁居在这里),这就是“居庸关”得名的由来。关两旁的山坡上,野草丛生,一片葱茏郁茂,早年有“居庸叠翠”之称,并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汽车穿过居庸关,路边出现一个凸起的万台。这个叫做“云台”的台子,原来是一座建筑物的基座上面的建筑早已塌毁,目前仅剩下一个四方形的空台。它保存了许多元代的雕刻和各种文字的经文,是研究文学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它的艺术坐标也很高。

到八达岭时已近晌午。我们下了车,略事休息和进餐后,就开始登上长城了。

我们从“北门锁钥”关口旁边拾级登城。在关口两侧,长城依山上筑,倾斜度极大,越向上走就感到困难。可是,为了要详细地看看这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伟大建筑,有些年已花甲的老华侨,扶着手杖,亦步亦趋的且行且看。一位七十多岁的非洲老华侨偕同六十多岁的太太,也跟着大家一齐登城;尽管别人劝告他们不要上去但他们仍坚持着要上去。

这一段的城墙,经过修缮,已很整洁。我们走上八达岭的城楼高处,倚墙眺望,但见长城像一条长龙似的蜿蜒着,依山势的高低向远处伸展开去,忽起忽落,千形万状,至为壮观,怪不得古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转过头来向前面望去隐隐约约的是一片广阔盆地,这时,不禁使我想起古人所描绘的“塞外风光”景象;但如今不再是那荒凉的了。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在高处风很紧,我拉着身边的一位华侨青年的手,和他肩并肩地靠在一起,同感祖国河山是何等壮丽!多么伟大!

谁不希望在长城留下自己的肖像呢!于是,携有照相机的侨胞,纷纷取角度,以长城的雄姿作为背景,来个“全家福”或是“特写”镜头。带有拍电影照相机的印度尼西亚华侨李世象先生,真是忙个不停。恨不得把长城美景尽收入镜头。

这天虽然不是星期日,但游人还是不少。几年来,八达岭已成为国内的游览胜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和回国观光的侨胞,都曾来过这里。人们瞻仰了长城,对古代劳动人发的伟大创造和中国的悠久历史,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莫不惊叹赞颂。据说,在八达岭附近,已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景致更加优美,将吸引着更多的游人。

摘自:《中国新闻》1957年5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9A、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新体制。

C、今年9月份,“西湖达利”有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推到了针织分公司和制衣分公司常务副总的重要位置上,这意味着“西湖达利”开始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贯彻它的快半拍意识。

D、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10A、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人权”究竟是什么货色?

B、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C、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仍是需求不足。从这样的宏观经济现状出发,仍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动西部开发。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11A、近三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怀素的奔放,八大山人的风骨是汉民族的骄傲,然而梵高的激情、马蒂斯的韵律也早为中国人民所倾倒。

D、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生源计划编制工作会议近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根据计划,今年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面向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计划将有所增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录取率都将超过30%。

12A、这是一个英雄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坦荡胸怀的母亲。

B、文章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斗争时所采取的战略特点。

C、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D、作者本人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这是我们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注意的问题。

13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日前从有关部门证实,2000年9月入学的我国高中新生,将不再使用沿用20年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各地中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试验本》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两种新教材中选择一种。

C、要克服只顾发展旅游,不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的倾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对江堤的保护工作。

D、据统计:河南省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总-标点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12海淀2】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5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海淀B

【12平谷2】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今年的“五四”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平谷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英语定语从句知识点:关系副词用法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关系副词用法

1.where指地点,在定语从句中做地点状语用来表示地点的定语从句。

(1)ShanghaiisthecitywhereIwasborn.

(2)ThehousewhereIlivedtenyearsagohasbeenpulleddown.

2.when引导定语从句表示时间。在定语从句中做时间状语也可做连接词用

(1)IstillrememberthedaywhenIfirstcametotheschool.

(2)Thetimewhenwegottogetherfinallycame.

[注]表示时间"time"一词的定语从句只用when引导,有时不用任何关系代词,当然也不用that引导。

BythetimeyouarrivedinLondon,wehadstayedtherefortwoweeks.

到你到达伦敦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已经待了两个星期。

IstillrememberthefirsttimeImether.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她。

Eachtimehegoestobusinesstrip,hebringsalotoflivingnecessities,suchastowels,soap,toothbrushetc。

每一次他去出差,他带来了生活必需品,如毛巾,肥皂,牙刷等,很多。

3.why指原因在定语从句中做原因状语

(1)Pleasetellmethereasonwhyyoumissedtheplane.

(2)Idontknowthereasonwhyhelooksunhappytoday.

注意: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可以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从句替换

(1)Thereasonwhy/forwhichherefusedtheinvitationisnotclear,

(2)Fromtheyearwhen/inwhichhewasgoingtoschoolhebegantoknowwhathewantedwhenhegrewup.

注:1)介词后面的关系代词不能省略。

2)that前不能有介词。

3)某些在从句中充当时间,地点或原因状语的"介词+关系词"结构可以同关系副词when,where和why互换。

ThisisthehouseinwhichIlivedtwoyearsago.

ThisisthehousewhereIlivedtwoyearsago.

Doyourememberthedayonwhichyoujoinedourclub?

Doyourememberthedaywhenyoujoinedourclub?

Thisisthereasonwhyhecamelate.

Thisisthereasonforwhichhecamelat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十《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1、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2、主题:《格列佛游记》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名垂世界文学史。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4、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九年级下册病句辨析与修改专题汇编50题之

全文共 2634 字

+ 加入清单

46.(2分)下面这则申请书其中有一句语病,一句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申请书

校团委: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以次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要求校团委必须批准。

申请人:八(2)班×××

2018年6月28日

47.(2分)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万众一心,(A)zhòngzhìchéngchéng,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奔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济南军区救援部队14日凌晨即徒步开进灾区……(B)经过这场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手相牵、骨肉相连。

(1)将A处拼音所对应的词语工工整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B处的画线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3)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2个字以内)

48.(2分)在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诗人灿若星河,诗词浩如烟海。为了传承经典,某校组织了“古诗词文化周”活动。

(1)学校手工社团设计了以《观沧海》为题材的创意书法书签,书法依次为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请从以下四张书签中选一张你喜欢的,向同学们说明理由。

(2)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探寻李清照故居”的纪录片。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观后感,其中画线句中有语病,请修改。

秀美的柳絮泉边,我仿佛看见一代才女在这里对泉梳妆,净亮的泉水倒映出飘逸潇洒的风姿。①她早期的一些词作体现出清新自然、委婉细腻,读来如畅饮泉水般痛快,足以解心灵之渴。②后期因丈夫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转向凄婉哀痛、忧愤深沉的特点。她的词作不仅有愁情,更有豪气,尤其是她晚年的一些词作,更是有国破家亡的悲哀。

(3)据纪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幅既文丽曲妙,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A.漱玉词中开一支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调集春来海棠溶情

49.(2分)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1)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

修改②:。

50.(2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北京文化,学校组织了“文化符号·寻踪北京”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寻踪千年古刹潭柘寺,探寻北京文化渊源。下面是同学找到的一段关于潭柘寺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据说姚广孝仿照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斑。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胡同里的门联是城市记忆的文化符号。门联既传达出不同的家风文化,又展现着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对下列联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理解:表达对国家的感恩之情,祈望家中有喜庆之事,家人健康长寿,年成好。

B.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理解:彰显了以忠厚之德治家、圣贤诗书教育子孙的家风,期望家运久远绵长。

C.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

理解:祈望生意规模,犹如山川一般宏大;诚信无欺,好似松柏一样四时长青。

D.清华词作云霞彩,典重文成金石声。

理解:希望词作清新华丽,像云霞般绚丽;文章典雅庄重,如金石之声般铿锵。

(3)寻访“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时,同学们看到了卢沟桥东西两块石碑。下面对乾隆御书“卢沟晓月”和康熙御书《察永定河》碑文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注:【康熙御书《察永定河》碑文】出自康熙四十年(1698年)十一月御笔《察永定河诗》,内容为“源从自马邑,流转入桑乾,浑流推浊浪,平野变沙滩。廿载为民害,一时奏效难。岂辞宵旰苦,须治此河安”。

A.“卢沟晓月”碑文字体匀细圆转,潇洒飘逸;《察永定河》的碑文内容反映了康熙皇帝对永定河洪水长期泛滥、危害百姓的状况,深感痛心无奈。

B.“卢沟晓月”碑文字体用笔温润,丰满浑厚;《察永定河》碑文内容反映了康熙皇帝了解水患,体察百姓疾苦,并决心大力治水,保一方平安。

C.“卢沟晓月”碑文字体匀细圆转,潇洒飘逸;《察永定河》碑文内容反映了康熙皇帝了解水患,体察百姓疾苦,并决心大力治水,保一方平安。

D.“卢沟晓月”碑文字体用笔温润,丰满浑厚;《察永定河》的碑文内容反映了康熙皇帝对永定河洪水长期泛滥、危害百姓的状况,深感痛心无奈。

(4)下面创意“福”字的形旁和声旁表现出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春节将至,请你选择一个“福”字张贴在北京某街道的宣传墙上。你会选择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5)某位同学参加主题活动后感触颇深,下面是他在校园展板上写的一段话,其中第③④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分别加以改正。

①北京,六朝古都,孕育了丰厚的文化。②长城、潭柘寺记录着悠远的历史,故宫、颐和园见证了更迭的朝代,京剧、景泰蓝彰显着特色的文化,前门、胡同、四合院留下了百姓平凡生活的印迹……③老符号如陈年佳酿,甘醇悠长;新符号似青春少年,天真烂漫。④“高新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大剧院、“鸟巢”和“水立方”等,正以全新的形象展现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古朴。⑤这些新符号和老符号交融在一起,见证着北京的过往,讲述着北京的现在,也展望着北京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代词none /no one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代词none/noone

⑴none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都不”,all的否定形式,接可数名词复数时谓语单复数均可,接不可数名词时,谓语用单数,

Noneofthemis/areright.Noneofthemoneyisyours.

⑵no=notany/nota,noone=nobody不能与of连用,作主语谓语用单数,Nooneishere.

whoisintheroom?----Noone.=Nobody.

what’sinthebox?-------Nothing.

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room?-----None.

Howmuchmilkdoyouwant?-------None.

复合不定代词

someone,somebody/anyone,anybody/nobody,noone/everyone,everybody

something,anything,nothing,everything。*else和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放在不定代词之后somethingelse’s别人的somethingimportant

everyone每一个,可以指人,也可指物,可以和of连用,

Ikepteveryoneofhisletters.

Everyoneofuslikesi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名著名称:《格列佛游记》

文体:小说

作者概况: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及马(彗马因)国等地的经历。

主题思想:①讽刺英国腐朽的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本质。②讽刺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人物性格:格列佛:机智勇敢,善于待人,喜欢冒险。

精彩章节:主人公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同时拒绝了利里浦特国王贪婪的无理要求。

艺术特色:语言清新,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名著名称:《简"爱》

文体:小说

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主要内容:简"爱是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

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精彩章节: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名著名称:《吉檀迦利》

文体:诗集

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主题思想:对祖国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爱和完美人格的追寻。对自然、生命、快乐、光明的渴望。

艺术特色: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将深奥抽象的观念融入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外滩公园之夜》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外滩公园之夜

万迪鹤

外滩公园我去得很少,我从来没有夜间去过;上海的公园对于我的印象是不好的,那里边所有的人物,我都不欢喜;特别多的是洋太太,洋太太的孩子,领洋孩子的江北娘姨。好一点的地方和好一点的时间,全被他们占有了。外滩公园离洋大人的住宅远,上面这一类的人物是比较少些。天气已经很凉了,近中秋的光景,而且是晚间,我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上海了。朋友W提议到外滩公园去。我白天里已经跑得很疲劳了,但他这个提议我很同意,因为看电影做别的什么费气力,而这个时候睡觉又太早了些。

外滩的景色是很平凡的,难以引起人的注意,银行和大公司的活动停止了,只有车辆行人的活动,许多失业者在江滩去去来来的,像游魂一般。我们进了公园的门,在水门汀的道上走着,听得见自己的步声,在里面走着看不见北面的苏州河,看不见苏州河里的船户,看不见游魂般的失者,但是苏州河里的水,那种腥臭的气息传过来了;那些在生活重压之下,劳动者的呼声,也传过了;这是位置在银行街前面外滩公园里最大的特色。

走了一些路,拐了几个弯,内面也很整齐,有些花草也都凋零了。高大的法国梧桐,也到了开始要落叶的时候。

我们坐在那很粗的铁栏杆旁边,面对着江心,江面异常寂静,对面浦东许多工厂的灯光,浮在水里,我们静静地坐着,江风拂面吹来,只听得见轻微的波涛,打在铁栏杆下面的石壁上发出沉沉的叹息。

我们都静默着。

夜色已经很深了,还有许多女的和男的在这个地方徘徊,他们有的牵了手,有的并着肩,她们没有狂欢,大都是沉默,这中间是些什么人物?是学生或者是男女店员我不知道,但偷偷地跑到这地方来做生意的妓女却很有几个。农村破产的结果,大批的妇女都跑到都市来求生,她们没有职业大都是过的卖淫的生活,在这个大都会当中,随处都充满了这些鸽面鸠形者的踪迹,戏院里有她们的踪迹,现在公园里也充满了这些人的足迹了,就在我们的背面,灯光斜照着的树阴脚下,一个萎黄瘦削的妇人,擦了满脸的脂粉,口里唧唧哝哝地在和一位着长衫的男子讲生意了:那种受饥饿鞭挞而发出来诉苦和乞怜的声音,使坐在这边的人都可以听得见。

那被纠缠的男子很狂暴地喝了一声,便走了。

她又向那一边走去。偷偷地,带着罪恶,像影于一样。

是这样一个文明的都市啊!我明天就要离开它了,我到别个地方去,但当我再来的时候,我希望它不要是这样的一个都市!

我们坐了二小时的光景,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沉默着,W在想些什么,我不知道,我呢,吹着饱含着水分的江风,脑子也有些木然了。

"走吧!"我说。

于是他也站起来了。

回过身来,近中秋的月球在沙逊大厦的屋顶上,在沉沉地往下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用......”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用......”

*by表示“用.....”,是指采用某种方法、手段,by和它后面的名词间通常不加冠词。如:

Iknowitbyheart.

Theymadetheflowersbyhand.

Thestreetsarelightedbyelectricity.

*with表示“用.....”,多指使用某种工具或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来完成某项活动。

如:Weseewithoureyes.

Hecutitopenwithaknife.

*in表示“用.....”,指使用某种语言、采用某种途径和选用某种材料等。如:

CanyousingthissonginEnglish?

Weusuallywriteinink.

Theyusuallyboileggsinwat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历史知识点记忆歌:十七、江南地区的开发

全文共 179 字

+ 加入清单

十七、江南地区开发

(一)

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晋,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人心向背是根本。

(二)

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物理知识点:折射现象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折射现象

一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折射的规律(如图)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⑴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为零,折射角也为零。

⑵折射光线的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

⑶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三常见的折射现象:

水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了(光从水中射入到空气中)。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比实际高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折射)。

海市蜃楼、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到太阳、水中的筷子弯了、钢笔错位了。

以上的现象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八、《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1、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2、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3、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4、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刘四残忍霸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与不定式的比较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不定式比较

①动名词可以作介词的宾语,还可被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修饰;不定式通常不作介词宾语,更不能被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修饰。

Sheisafraidofgoingtothedentist.(√)

Sheisafraidoftogotothedentist.(×)

她害怕去看牙医。

②固定用法

1)某些动词后只能加动名词,常见的此类动词有:admit,avoid,consider,delay,deny,enjoy,escape,finish,include,keep,miss,stop,suggest,giveup等,如:

Ienjoydancing.(√)

lenjoytodance.(×)

我喜欢跳舞。

2)某些动词后只能加不定式,常见的此类动词有:agree,ask,claim,choose,decide,demand,determine,expect,fail,hope,manage,offer,promise,quit,refuse,resolve,wish等,如:

ldecidetoquitsmoking.(√)

ldecidequittingsmoking.(X)

我决定戒烟。

3)某些动词后面既可加动名词也可加不定式,常她的此类动词有:attempt,begin,continue,deserve,fear,forget,help,intend,learn,like,love,mean,need,prefer,regret,remember,start,try等,如:

Shecannothelpcrying.她不禁哭了起来。

Shecannothelptocook.她不能帮忙做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