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大基督教堂汇总20篇

基督教徒都会去教堂做礼拜,那么深圳各基督教堂地址在哪里?请看下文。

浏览

3239

文章

76

篇1:昆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基督教青年旧址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基督教年会始建于1931年9月15日,于1933年10月完工,原址在万钟街,1935年迁到鼎新街4号院。有房屋3栋,中间有塔楼,两边有“U”字形的建筑。其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中国式的门窗上面有欧洲风格的石头窗套和门套,整个屋顶用瓦盖成,房间有的是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板壁分隔,有的是采用欧式沙泥包木条的分隔。

昆明基督教青年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该会的补习学校著称,该补习学校的校长是昆明人叶崇基,教师多从昆明各大、中学聘请,教学质量高、收费合理、食宿方便,对贫困者进行救助或减免,求学者都慕名而来。学生来源于失学、失业青年、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是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昆明规模最大、历史最久,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补习学校,以补习英文和商业会计等专业著称,因有西南联大教师在该补习学校教书和学生在该补习学校勤工俭学或补习英语,而誉享省内外。

1958年年底,由于市基督教会进行了合并,鼎新街青年会址交给市房管局管理,改办为昆明市少年宫,昆明市少年宫迁走后,成为居民住房。

因其建筑风格的独特和见证基督教在昆明传播的历史价值,200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基督教青年旧址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时代:1914年落成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东马路94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今天津少年宫)于1913年5月23日举行奠基礼,1914年10月16日落成。建筑为四层大楼,外墙混砖结构,内部以木质结构为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按照当时国际青年会统一标准模式建造,是最具典型性的欧美教会式风格建筑,内有阅览室、会议室、健身房、礼堂、宿舍、教室等,颇具规模。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坐北朝南,东临东马路,南北原与民宅相接(今已全部拆除)西与文庙相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从美国直接航运到中国来的,是严格按照当时的国际青年会统一标准模式和风格建造的,内有阅览室、会议室、健身房、礼堂、宿舍、教室等,整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正立面楼门入口筑高台阶,两侧饰双半圆立柱,一楼前厅宽敞,后部为礼堂。二、三楼设“德、智、体、群”等部分。建筑墙体以红色缸砖砌筑,平顶,四面出檐,外檐简洁庄雅,门窗高大开阔,建筑别具特色,具欧美教会建筑风格。

天津市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是中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1891年,由中国青年会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先生〔Mr.WillardLyon〕首先将篮球运动介绍给天津青年会。1895年12月5日,天津青年会正式展开篮球运动,于会所草场围墙背后进行,当时在健身房里设有我国第一个室内篮球场,是近代篮球运动首次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是中国近代篮球运动的摇篮,当时的名扬天下的“南开五虎队”曾在这里训练。1919年,当时的中国篮球队以天津青年会和北京青年会运动员为骨干,参加菲律宾第四届远东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这也是篮球运动第一次走出国门。

1904年,天津市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是中国第一张标准乒乓球球台和天津第一张台球球台的诞生地。

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里有中国唯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乒乓球台,是天津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使天津市成为了是最先流行和发展乒乓球运动的沿海城市之一。

1931年在天津青年会旧址举办了第一次全市乒乓球公开赛,成为天津乒乓球正式比赛的开端。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也是天津第一台台球的诞生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举办了多种音乐会、歌曲演唱会;还经常举办赈灾义演义卖,举办集体婚礼,倡导戒酒。当时基督教东马路一侧的半地下裙房是青年理发店和专营婚礼用金银首饰的商店。1895年12月15日,刚刚成立一周的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办起了每周活动一次的英语班,使旧中国的天津人第一次接触到外国语言的培训。

在近代天津人民爱国运动中,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是各种公益和革命活动的中心。如“五四”运动前后,天津的几次大的爱国举动都离不开天津青年会。著名的基督徒——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董事宋则久先生是最早-日货的是天津国货售品所创始人。周恩来在天津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其中“五四”爱国大--,即由东马路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开始,绕天津城一周后回到青年会。当时邓颖超在基督教青年会旧址里负责油印宣传品,油印工具和资料都藏在青年会。1925年5月7日,该会参加“五七”国耻大--活动,并担任联络工作。1935年,由该会组织并延请著名音乐家张肖虎教青年学生学唱《救救中国》、《要大家奋斗》等歌曲,以激发爱国热情。1948年7至8月,该会开展天津市助-动,以配合反内战、反饥饿斗争。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从1920年起曾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长;雍剑秋是我国近代宗教界名流,从1933年起曾任该会会长。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还是奥林匹克精神传入中国的第一站,1914年,中国近代教育家,有“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了发表演讲,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第一次提出中国人要参加奥运会和申请举办奥运会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拉韦纳早期基督教名胜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拉韦纳5世纪是罗马帝国的所在地,后来成为拜占廷的意大利所在地,直到8世纪,为欧洲拜占庭文化的宝库,尤其以镶嵌画闻名于世,也是大诗人但丁安息的地方。

拉韦纳早期基督教名胜拥有罕见的马赛克藏品以及早期基督教名胜。大约有8座建筑,即普拉西狄亚陵墓、尼奥尼安洗礼堂、圣阿波利纳雷诺沃王宫、阿里亚诺洗礼堂、查佩尔主教辖区、狄奥多里克陵墓、圣维塔莱教堂以及克拉塞的圣阿波利纳雷王宫。这8座建筑都是在5世纪到6世纪期间所建。所有的建筑都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其中包含了希腊-罗马传统、基督教的插图、以及东西方风格的完美交融。

Early Christian Monuments of Ravenna

必去理由:东西风格最完美交融的典范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意大利[Italy]

景点所在省、州: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Emilia-Romagna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拉韦纳 [Ravenna]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基督教的起源和创始人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起源于以色列,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教会。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

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耶稣,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耶稣的母亲叫玛利亚,父亲名约瑟,都是犹太人。耶稣的生平事业约在公元1世纪初期。《新约圣经》上说,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为拯救人世,上帝圣灵降孕未婚少女玛利亚,生下了男孩,这就是耶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基督教河南堂基督教洪德堂旧址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河南堂位于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主堂两层面积450平方米,庭园面积350平方米。主堂二楼是礼拜堂,有座位400多个。

基督教河南堂创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原是位于岐兴中约的中华基督教同寅会礼拜堂,最初由美国教士巴色古牧师在河南洲头咀一带传教,光绪三十年(1904)由华人刘星南牧师主持,先后在洲头咀建同寅留产医院和学校。又在同福西路现区联合医院处办培英小学、在岐兴南办导正女子小学、在敬和里办同寅小学、在龙导尾同和里办女子识字学塾、在洪德路办福音堂。民国23年(1934)因开辟马路,同寅后礼拜堂迁移到洪德五巷建堂,民国24年4月13日新堂建成,称中华基督教洪德堂,由何少泉牧师为主任。民国27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占用教堂,信徒四散,教堂改作舞厅,直至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教堂才恢复宗教活动。至建国前夕,该教会所办的学校、幼儿园和医院,分别称为基英小学、幼儿园、碧基能医院。

建国后,1950——1951年,教会所属学校、医院先后由政府接管,保留洪德教堂,教堂先后由谭洲龄等牧师主持。1960年教会大联合,洪德堂为联合堂点,“文革”期间,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教堂也被学校占用。改革开放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1年将主堂收回,同年2月22日复堂,正式称为基督教河南堂。1997年河南堂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称号。

1998年教堂有牧师3人,主任为潘琼真牧师,有堂委21人,分设教务、慈善友爱等9个组。有义工80多人,在册信徒900多人,其中接受洗礼者400多人。每年11月感恩节召开教会大会。每年52个主日,包括元旦、复活节、圣诞节等,结合圣经教导信徒爱国爱教爱人如己。每年暑期举办少年花会、儿童夏令营、青年夏令营等活动。

信息来源:海珠区档案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安十二时辰的景寺是什么?景教是基督教吗?

全文共 3802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当中,出现了一个景寺,檀棋和张小敬查到了这个地方,一般而言我们听到“寺”可能会以为这是佛教的场所,但其实这里的景寺,虽然有景教,但是这个景教或许和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从剧中出现的一些道具和场景来看,这景教却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督教,难道基督教那么早就传入魏我国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随着故事的发展,张小敬和谭琪终于追到了长安西北义宁坊的景寺,寻到了右刹贵人的下落。这座景寺位于长安最西侧的北端,西北有开远门,西南有金光门,正南是西市,坊北是长安六街之一,可谓是位置独到。

这里有一个细节,张小敬和谭琪假扮夫妻到景寺中,遇到了景寺执事伊斯,张小敬称这座“十字莲花”为“波斯寺”而身为景寺执事的伊斯却坚持称作“景寺”,这种称呼在原著中也反复纠正了好多次,为什么会如此?

这里先提及一下,这个伊斯是历史真有其人,而且他却曾在长安义宁坊的景寺待过,直至今日,景寺不复存在,但大秦景教流行碑依然位于长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旅游景点。其中就记录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表现了唐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

那么景寺到底是什么?在唐朝,人们称景教的教堂为景寺。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

唐代初期景教博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建了一座“波斯寺”,教堂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得到了皇帝的许可,所以景教得以迅速发展,景寺也在多地建设。

武周时期,武则天信佛,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景教因此被儒道释攻击,发展不好;但景教教士集资亿万于洛阳建“大周颂德天枢”,武则天十分高兴,致使景教能够继续生存发展。

到玄宗时期,景教在中国十分盛行,全国各地都建有“十字寺”,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曹破延提到的“十字莲花”,所以繁盛的长安城里就有十几座景寺。

因为李世民下令修建的第一座景寺被称作“波斯寺”,所以民间一般称为“波斯寺”;但景教在唐土扎根,所以像剧中的伊斯一样,希望在本地生根发芽,所以,他们不喜欢这个带有“波斯”的名字,更习惯称作景寺。

后来,民间习惯称景寺为大秦寺。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很多景寺被毁,但伊斯协助中兴大臣郭子仪平乱,所以景寺再得以生存,很多景寺都得以重建。

景寺的建设、景教的兴盛都和皇帝有关,而到宋朝,景教就没落了。到元朝,这个在唐朝繁盛一时的景教几乎消失殆尽。所以,时至今日,中国没有一座景寺存在,但偶尔出图的石碑上可能留有关于景寺的纪录。

所谓的三夷教指的是景教、摩尼教以及祆(xian)教,为什么称呼他们为三夷教呢?相比较于唐朝的主流宗教佛教、道教,这些外来的胡人主要信奉三夷教。在唐朝宗教不但多,而且还趋于本地化,比如外来的佛教,信众非常多,已经彻底本土化,其宗派就有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等。

唐朝对于宗教采取先进入,后观察的态度,并不担心宗教对政权的威胁,世界历史上发生很多利用宗教的战争,但是中国历朝皇权都能够掌握宗教的主动权,因为我们皇帝就是大祭司,带领群臣百姓祭祀祈福。在唐朝看来这些宗教只要能够安抚百姓,起到教化的作用就可以保留它。唐朝时期在长安的外国人是非常多的,不仅仅是长安,就是距离遥远的广州都有十几万的外国人,而这些夷人的宗教,对于稳定这些夷人就有很大的帮助。

景教是从希腊基督教分裂出来的一个教派,是叙利亚教士聂斯脱里创立的,他和罗马教廷的主张是不一样的,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而非授予耶稣神性,因此反对将她和耶稣作为神灵膜拜。

因此在欧洲被视为异端学说,被赶出欧洲,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逃到波斯,后来在波斯发展壮大,唐朝贞观年间,阿罗本将景教带到中国,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太宗非常欢迎景教,特派房玄龄到郊外去迎接景教,景教这个名称是中国人给起的,寓意为光明辉煌,也有学者认为”景“就是基督(Jesus)的谐音。在获得唐朝政府认可后,他们就在各处设立教堂,除了长安及洛阳,在沙州、周至、成都等地都有教寺。

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看到,提供的线索十字莲花,就是景教的标志,如果细心观众可以发现景教不但供奉的有西方人,还有中国人,这就是景教的入乡随俗,供奉中国帝王。

在唐朝,对于宗教是采用事后追责的方式,就像我们现在对待创新型企业一样,只要不惹出大的麻烦,不威胁到皇权就允许你发展。而且这些宗教教化人心,培养社会风气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是唐朝朝廷愿意看到的景象。同时景教还积极参与到社会慈善活动中去,比如参加各类医疗活动中,其实欧洲科学、医疗等技术传入中国,大多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传入的。比如来自阿富汗的伊斯莱,博学多才,曾担任过郭子仪的副使,在讨伐安禄山立功,得到皇帝赏赐紫色袈裟。他就利用自己先进的医术,医治不少民众。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玄宗的长兄得病,请景教一僧人诊断后,治愈,唐玄宗非常高兴,并给予赏赐。

总体来说景教在中国传播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唐武宗毁佛运动中,景教教也受到影响,连同其它教派一同被禁止。其实这和景教走的路线有关系,他们通过从上至下,走上层路线的模式进行传教。他们对当朝皇帝进行歌功颂德,依附朝廷得到发展,《景教碑》中对太宗到德宗五位皇帝逐一赞美,称他们为“太宗文皇帝,光华君运,明圣临人”;称玄宗“宠赉(音lài,义赏赐)比南山峻极,沛泽与东海齐深”;称肃宗的善行打开了福祚(音zuò,义为福)之门,上天降恩于皇室,帝业建立;称代宗善于体察天意,所以天下昌盛;等等。”但是只要朝廷政治风向有所变动,那么对于他们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景教不但走上层路线,还和佛教、儒家等相结合。比如我们现代描述的教会一词,景教在唐朝借用寺庙的习惯,称之为”寺“;把礼拜称之为”功德活动“;把上帝称之为”阿罗诃“;把戒命称之为佛法等等。甚至用佛经来解释自己的教义,比如《景教碑》中的“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并且结合儒家的“三纲五常”,认为我们要敬畏皇帝,因为皇帝是上帝委派来教化民众,如果一个人侍奉父母,并侍奉上帝和皇帝,那么他就不必再祈求上帝给予额外的赐福了。侍奉上帝、皇帝和父母这三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在这三件事中,人们首先要侍奉上帝,其次是圣上,第三是父母。所以,天下所有人都奉养父母。

景教在灭佛运动中逐渐衰落,当时唐朝通往西方的吐蕃道路受阻,新的景教僧众很难再来到中国。直到元朝时期,大量的色目人来到中国,再次把景教带回来,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长安十二时辰》第3集中张小敬追图格鲁到怀远坊里,此时一群拜火教教徒正在举行仪式活动,因为张小敬的闯入,让里正被杀。这个拜火教也叫祆(xian)教,也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在公元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他们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神会战神邪恶之神。在阿拉伯人征服了中东以后,祆教受到了伊斯兰教的排挤,被迫向东来到中国,隋唐时期获得了大量的信众。北魏灵太后把祆教当做国教,率领大臣及随从祭拜祆教的天火神,北齐以及北周的帝王也祭拜此教。

《长安十二时辰》:十字莲花景教,是不是基督教?

和景教一样,传入唐朝的时候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因为他主张从善如流,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祆教信众主要是来往的粟特商人,他们在长安有五座寺庙,怀远坊并没有祆教,分别在布政坊、醴泉坊、普宁坊、崇化坊、和靖恭坊中,这个电视剧有些出入。这些粟特人在唐朝主要从事翻译、贸易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土豪。

祆教强调善行厚生,通过努力劳作获得生活的富足,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成家立业,妻旺子盛。和佛教斋戒禁食不同,他们认为吃不饱饭,就没有力气干活,就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祆教还主张天葬,认为尸体是不洁之物,要被飞鸟或者野兽吞噬,这与汉人的习俗相悖的。因此汉人一直把祆教当做一种野蛮人的宗教,并没有多少人去信仰。

安禄山就是粟特人,他自称自己是光明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的祭祀活动,在河北一代成为宗教领袖,这也为他后来的起兵叛乱奠定了基础,利用宗教力量团结粟特人,以及信奉祆教的胡人。

摩尼教是明教吗?

除了景教与祆教以外,外来胡人还信奉摩尼教。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是公元3世纪的人,其主要在巴比伦地区进行传教,他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普世性的宗教,要超越所有宗教的宗教,所以他自称自己是佛祖和耶稣的继承者,是人类最后一位先知。摩尼教认为世界是二元的,要么善要么恶,人应该向善,去追求光明世界,并把一切的斗争都归结于善与恶的斗争。

《长安十二时辰》:十字莲花景教,是不是基督教?

我们在《倚天屠龙记》里看到明教,其实就是这个摩尼教,唐武宗时期摩尼教也遭到了打击,从而进行秘密传教活动,并吸收民间信徒,改称为明教。明教主张黑暗即将过去,光明之神带领大家走向未来,每到乱世成为农民起义的口号,朝廷屡禁不止。

元末的红巾军,北宋的方腊等都是打着这个宗教的旗帜进行造反。但是这个宗教在传到回鹘,被回鹘定为国教。安史之乱中唐朝向回鹘借兵,为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回鹘人在唐朝地位非常高,具有治外法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代宗时期,摩尼教在大唐获得快速发展。后来回鹘被黠戛斯所破,摩尼教在唐朝的地位也随之下降,武宗灭佛也同其他宗教一起被禁止。

总的来说,唐朝对于外来宗教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只要在事后追责中不与朝廷发生冲突,都能够获得发展,这也是唐朝文化的特征,开放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镇基督教堂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北镇基督教堂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英国牧师亨维里主持修建。最初建于广宁城内什字街,称福音堂,但后来被义和团烧毁。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亨维里在城东门里购置土地,重建基督教堂及附属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中成立后,在基督教堂原址上建北镇高中。1967年以后,教堂基址被原六十四部队野战医院占用,而后教堂交由历任部队占用至今。教堂南北长28米,东西宽36米,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为砖石结构的英式建筑。面阔28米,进深16米,底部用三层条石做基。上层用青砖砌筑,为圆形窗,人字梁。上覆灰瓦。正面东侧建有钟楼一座,楼下置一门,面阔6米,进深5.5米,与教堂相通。教堂内设有大厅和讲堂,门窗、屋顶已被火焚毁,但四壁保存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天主教即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普世大公天主教会。只要属于基督教会者,都是大公或普世的教会。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因为历史翻译的原因,通常把新教称为基督教。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信仰不同。天主教信奉三位(圣父圣子和圣神)一体的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为圣母。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基督教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并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借助耶稣基督,才能获救。

组织形式不同。基督教的基本组织被称为教会,基督教认为教会是全体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总体。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洗礼不同。天主教的洗礼是具有除罪功效的仪式,认为洗礼可洗去人的原罪。基督教的洗礼是得救之人的见证,与赦罪无关,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而是与耶稣基督的生命联合,与他同死,同复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关系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是一个大宗派,所信仰的神是上帝,但又因为各种原因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分别是东正教、新教、天主教。简单得来说天主教就是基督教下的一个流派。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该宗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一个统称,亦称为基督宗教。由于历史原因,在华人中长期以来都习惯把只把新教称之为基督教,而大陆的新教教会从来不把自己称之为新教,而是称之为基督或者是耶稣教,将罗马公教称之为天主教,正教称之为东正教。

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的学术界使用时较为混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指的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其包括了正教、罗马公教以及新教三大派及其他的一些小教派在内;而狭义指的是基督教下的新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是啥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天主教基督教的区别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

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弥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基督教坟场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坟场位于澳门西北部,圣安多尼教堂北面,东方基金会会址之右。安葬了如著名画家钱纳利、传教士马礼逊等人。坟场内有一罗马风格小教堂,二战后坟场转交圣公会管理,教堂则以马礼逊命名,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

基督教坟场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以解决当时新教徒在天主教占特权地位的澳门城缺乏长眠之所的问题。坟场葬了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国民。除了上述的名人外,尚有:台约尔牧师(Rev.Samuel Dyer,开创中文“拼合活字”(divisible type)印刷术,基督教传教士戴德生外父);英国皇家海军舰长亨利•约翰•史宾塞—丘吉尔(即乔治•史宾塞—丘吉尔之子,温斯顿•丘吉尔之曾叔);美国海军上尉约瑟•哈罗德•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之孙、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之侄)等。

基督教坟场在1858年关闭,此后就称为“旧”基督教坟场。此外,这里也是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陈真哭别师傅霍元甲的拍摄场景。

Protestant Cemetery

必去理由:澳门最有看头的基督教坟场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门[Macao]

景点所在省、州:圣安多尼堂区 [St. Anthony Parish]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武霖基督教圣会堂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武霖基督教会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霖基督教圣会堂位于蓬莱市区画河西沿,又称画河基督教堂,登州圣会堂,是今年新增的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世纪,登州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颇为活跃的地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在蓬莱创立了华北地区最早的浸信会组织。同治十一年(1872年),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高第丕夫妇,于蓬莱城画河桥南西侧建基督教堂,时称“登州圣会堂”。登州圣会堂为欧式建筑,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东部礼拜堂为单层结构,四开间,东西长20.58米,南北宽9米,建筑面积185.22平方米。神坛坐东朝西,正中设洗礼池,两侧为更衣房,堂内可容纳300多人。西部钟楼为三层,一层为玄关(过厅),大门面西,内有两耳门向东通礼拜堂,两耳门之间的墙面上嵌有一块“高师母纪念碑”。二层为储藏室。顶楼木梁上悬有做礼拜用的铜钟,每值礼拜日,钟声响彻全城。在此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中,以慕拉第女士在国际宗教界的影响最大,她是美国基督教组织派往国外的第一位女性传教士,在登州传教38年,终身未嫁。自1987年始,每年都有外国游客、基督教徒专程到蓬莱参观慕拉第女士长期工作、生活过的登州圣会堂,拜谒立于1915年的“大美国慕拉第女士遗爱碑”。

2019年10月7日,武霖基督教圣会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武霖社区:武霖社区居委会,位于紫荆山街道办事处东北部,现有耕地面积213.7亩,人口3400人。本村杨武霖系八路军战士,1942年将南天门周围定为武霖村。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建立武霖大队;1967年改名为卫红大队;1980年恢复原名武霖大队;1984年改为武霖;2002年改为武霖社区居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村基督教堂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李村基督教堂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村基督教堂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年代为1904年。

2013年10月10日,李村基督教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村街道:李村街道办事处地处李沧区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东邻308国道,西接重庆路,南至李村河,北濒王埠河。辖区面积6.75平方公里,有17个城市社区、3个村改居社区(河北、东北庄、东兴)。常住人口6万余人,流动人口7.2万余人,驻辖区机关、学校(六十一、六十二、财经学校)、(第八人民医院、五医、阳光医院)企事业单位1000余家。 2008年,李村街道党工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为邹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位于黛溪街道办事处城里村,坐北朝南,为1900年修建的中西合壁重檐式砖木结构建筑,房顶原为小灰瓦,现为板瓦,檐下有砖雕花卉图案。南北各有一拱门,门旁有窗,内部为8根合抱木质立柱和4根横梁连接形成的穹窿型屋架,屋架横木上镌刻着“主降世一千九百年”,内有仲牧德教碑和白师母纪念碑各一通砌于西墙内。设上下两层坐席,可同时容纳500人作礼拜。2001年被公布为邹平县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2001】64号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基督教会仓门口堂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会仓门口堂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会仓门口堂

时代:1910年10月

地址:南开区鼓楼东街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天津基督教会仓门口堂成立于1912年10月19日,是华北地区第一座由华人自立、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教会。教会多年来在传道授业、蒙养赈济和近代历次爱国运动中均有突出表现。

基督教会仓门口堂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有大门、侧房和圣堂等建筑,占地面积1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教会成立时圣堂临街而建,随着教会日益壮大,乃于1934年对圣堂进行了重新翻建,移至教会后部。圣堂为二层楼高近代宗教建筑,青砖尖顶,瓦楞铁屋顶,造型别致,可容纳四百余人听经;教会院内配房多为二层楼房,外院有楼房两层共18间,两间为办公和接待用,其他十六间供教牧及信徒居住,临街建有副堂一间,可坐五、六十人,用作对外布道用。另圣堂东侧有跨院二层住房小楼一所,有房五间。教堂房屋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门窗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鼓浪屿复兴堂基督教会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基督教会地址位于鹿礁路的路口。三角形屋顶建筑,简单大方,红色外墙很显眼,总是为旅行找路的人指明方向。基督教复兴堂”牌匾和大门虽有点陈旧,但是建筑风格依旧迷人,吸引游客停下脚步逐一观赏。这个教堂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它那种圣神沉重的气氛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进去看看,教堂外的环境也是相当不错的。

景点位置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复兴路2号

鼓浪屿街道: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

该街道面积1.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73人。辖2个社区:龙头、内厝。鼓浪屿街道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即鼓浪屿的岛屿范围,面积1.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73人。鼓浪屿街道下辖2个社区:龙头社区(东部)、内厝社区(西部)。鼓浪屿街道辖区在2003年以前为鼓浪屿区,不辖街道乡镇。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基督教浸信会教堂旧址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浸信会教堂旧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浸信会教堂旧址

编号:编号4-477-5-044

时代:1916年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东山街道大马路35号

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

保护范围:东北角:37°32′20.109″N,121°24′10.295″E,东南角:37°32′18.534″N,121°24′09.757″E,西南角:37°32′19.017″N,121°24′07.542″E,西北角:37°32′20.724″N,121°24′08.460″E。

建设控制地带:东北角:37°32′21.053″N,121°24′12.727″E,东南角:37°32′16.541″N,121°24′11.187″E,西南角:37°32′17.945″N,121°24′04.750″E,西北角:37°32′22.844″N,121°24′07.384″E。

东山街道:东山街道办事处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东南台子40号 电话:(0535)6222863 传真:(0535)6222863 邮编:264001 【概况】 总面积5.47平方公里。辖9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69655人,2009年经济总收入 164000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754.9万元。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基督教崇文门堂,始建于1870年,是美国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当时名为亚斯立堂.为纪念美以美会第一位赴南美洲传教的Asbury主教。教堂最初建成时,外观和现在一样,只是规模比较小,仅能容纳四五百人聚会。随着教会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加,1880年卫理公会在原址重建教堂,1882年新堂落成。该堂于1900年夏,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1902年清政府拨款重建亚斯立堂,于1904年春建成。此即今天的这座礼拜堂。

当时亚斯立堂除拥有教堂及办公室、牧师住宅(均在后沟胡同2号、3号)外,还有孝顺胡同1至2号房产,崇内大街43号楼房及三块墓地。随着教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卫理公会又在礼拜堂周围相继建成同仁医院、妇婴医院,汇文幼儿园、汇文小学、汇文中学、慕贞女中、护士学校,以及汇文大学(后合并于燕京大学)、汇文神学院(后改名北京神学院)等。

解放初,上述原教会办的医院、学校皆由政府接管改为公立。1958年夏,北京市各教会实行联合礼拜,亚斯立堂暂停活动,礼拜堂及附属房屋由北京市第13女子中学(原慕贞女中,后改为第125中学)占用,礼拜堂被当作学校的礼堂。“文革”期间,堂内各种设备破损十分严重,面目全非。1982年春,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经多方交涉,在付给125中学两万元人民币后,经大规模整修,亚斯立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并于当年圣诞节重新恢复聚会活动。

崇文门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积为8246平方米,堂内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四百多个座位,副堂有三百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别致。199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人民币480万元,重新修缮了礼拜堂及其附属房屋。礼拜堂玻璃更换成了教会传统的彩绘玻璃,椅子更换为礼拜专用的长条木椅,附属房也进行了翻建。2002年12月22日举行了“崇文门堂复堂20周年暨修缮复堂感恩礼拜”。2004年正值崇文门堂建堂100周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崇文门堂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崇文门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克林顿,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地址:北京崇文门内后沟胡同丁2号

电话:86-10-65133549,65242193

开放时间

每个礼拜日早7:00,8:30,10:30以及晚上19:00有四堂礼拜,下午1:30有朝语聚会

每个礼拜二晚上7:00有查经聚会

礼拜三晚7:00有传福音初信栽培聚会和朝语祷告会

礼拜四上午(9:00有祷告聚会

礼拜五上午9:00有姊妹聚会,晚上6:30有青年聚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基督教鼓浪屿复兴堂

全文共 198 字

+ 加入清单

基督教鼓浪屿复兴堂坐落于风景秀美的鼓浪屿岛上,从轮渡往皓月园方向步行约几分钟即可到达。堂内绿树红墙,鲜花簇拥,建筑造型典雅端庄,也是鼓浪屿建筑风貌游览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复兴堂已有悠久的历史,前身原为创立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基督徒聚会处”,教会纯粹是由中国信徒自已创办管理的教会。历史上曾在四枞松、黄家渡、思东聚会。现基督教复兴堂与基督教关隘聚会点负责人为陈汉铭传道。

景点位置

厦门市思明区复兴路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峄城基督教堂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峄城基督教堂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峄城基督教堂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年代为1912年。

2013年10月10日,峄城基督教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坛山街道:坛山街道地处峄城区,区委、区政府驻地,东、南部与吴林街道接壤,西邻榴园镇,北抵市中区,206国道、郯薛、枣台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坛山街道辖区面积20.8平方公里,下辖4个总支、22个社居,总人口7.7万,耕地面积7800亩。 坛山街道坛山街道将“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