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袭领兵制名词解释热门10篇

浏览

86

文章

10

篇1:北宋唯一世袭的武将世家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武将世家

说起我国剧场的大宋王朝,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感慨强秦凶汉,盛唐弱宋,可怜宋王朝重文轻武,在赵匡胤的统治下,整个宋朝的军力都没有那么厉害。可就是在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依然有着许多文明的名将,比如杨家将的故事为众所知,也无需做太多解释。抛开宋朝的管理制度不提,来谈谈古代关于世袭这件事的理解。

在当下的社会中,自然是没有世袭这样的说法。在古代,最有话语权的世袭就是历代皇帝的薪火相传,这样方法自然也是羡煞了,此外,多数的众臣和百姓。因此,在历代历朝的赏赐中,天子对臣子很重要的一个赏赐,就是授予他们世代传承的官职和爵位,哪怕这些职位和权力并不大,但是也足以让这些臣子保持忠心。

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有着一家世代传承的武将,就是折家。折家的名声在我们后辈的耳中并不响亮,甚至可以说是无人所知。但在宋朝并不是这样,折家在宋朝的势力很大,并且折家有着许多的名将,在整个西北的占据都是依靠折家。折家世代都在西北地区驻扎,早在宋代之前,折家在西北就有着不错的实力还有人脉。毫不夸张的说,整个西北地区的实际掌权者其实就是折家。

因此,宋朝的统治者他们知道想要真正控制西北地区,就想要成功的抵抗,西北塞外诸多异族,就必须要折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朝廷就把西北一些州府的管理权,直接赏赐给了折家,并且让他们世袭。也就这样一份信任,让折家几代人都在为宋朝竭力守卫。尤其是到了折御卿这一代,折御卿文武双全,他在为将期间立下大小功劳无数,并且多次救驾于水火之中,可以说是难得的将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朝鲜是世袭制的原因

全文共 3183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世袭制的根源显然不在马克思主义,也不在共产党体制:马恩列斯都没有说要搞世袭制,中苏这些主流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搞世袭制,相反,某位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在讲话中明确表态:要按照基本法,按照选举法。那么对于朝鲜的世袭制有什么样的看法,小编和你分享。

在苏联扶持下建国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分路攻入中国东北后,进攻朝鲜北部。日本关东军迅速溃败,苏联红军很快解放朝鲜北部。在战斗中,金日成率领部队协助作战。其后,金日成率部队凯旋回国。据朝鲜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为了祖国的光复》宣传,是金日成在1945年向朝鲜人民军发布了解放祖国的总攻命令,日本帝国主义遭到朝鲜人民军的痛击溃不成军,祖国从此获得解放。金日成被说成是亲自指挥朝鲜人民军解放祖国的英雄。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迅速平定了各派力量,包括日占时期的非暴力不合作反日领袖曹晚植。1946年,金日成创建了北朝鲜劳动党,1949年改为朝鲜劳动党。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部成立,金日成任首相。

偶像的诞生

一个到过朝鲜的人,都能深切体会这个国家对金日成的崇拜。朝鲜政府规定,朝鲜人人必须佩戴金日成或者金正日像章。金日成、金正日像章在朝鲜是非卖品,每一个都有编号,由各单位发放,公民必须经过像章颁发仪式才能得到。外国人如果用手指着像章询问,朝鲜人会马上纠正,要用手托着像章询问,否则是对领袖不敬。

朝鲜教科书里这样描写:金日成独力率军队赶走美国人——“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

朝鲜所有媒体都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收音机被预先设定只能接收政府方面的频率,无调台功能。有些朝鲜人从外国亲戚那里得到可调电台的收音机,必须去公安局进行电台固定的改造,否则要按收听敌台判罪。新闻只有国内新闻,基本没有关于外国的报导。

金太阳如何升起

据前苏联军官格奥尔基•梅克列尔回忆:“在选择金日成作为候选人一事上,我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天,我带着自己的副手、朝鲜报纸编辑康少校以及金日成赶到了麦列茨科夫元帅那里。当金日成从元帅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之时,我们从他的胸前发现了苏联红旗勋章。我抓起他的手用力握了起来,祝贺他得到了勋章。而且,这一时刻竟然被朝鲜摄影师照了下来……但有意思的却是,斯大林去世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朝鲜领导人拥有这一苏联勋章的事实却开始人为地避而不谈了,是什么原因让原来的朝鲜营营长变得如此害羞?”

“世袭体制”形成途径

朝鲜“世袭体制”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1972年4月15日,金日成年满60岁,接班人问题提上日程。当时苏联和中国选择接班人的教训,给朝鲜影响很大。苏联赫鲁晓夫接班,被认为是一大失误。中国选择接班人几经周折,最后选了林彪,而他叛逃国外,更是教训深刻。吸取苏联和中国的教训,朝鲜最初倾向选择金日成的弟弟金英柱接班,他比金日成小十岁,但过了没有两年,事情就发生了变化,金日成的长子金正日1974年在党内被正式确定为接班人。金日成的次子金平日不久被任命为大使派往国外。

第三代接班人只在儿子中选择

随着金正日年龄的增长,接班人问题也提上日程,但据传接班人只在他三个儿子中选择,而且相当时间内没有选定。

2008年金正日患中风,其后健康每况愈下,于是2010年9月,朝党紧急召开党代表会议,选定金正日的三子金正恩为接班人。

2011年12月金正日积劳成疾,突然去世,金正恩正式接班,当时他只有29岁。与他父亲相比,他接班仓促。笔者2012年9月有机会访问平壤,在参观一些单位和部门时看到,金正恩视察的大幅照片已挂上展室,宣传忠于金正恩是继承主体事业的可靠保证。

日本《朝日新闻》称,金正日发布了内部机密文件,且仅仅在朝鲜少数高级干部及军队中发布。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朝鲜接班人采取“世袭制”。有消息人士评论了金正恩在党代会会场鼓掌的场面。“其他与会者是高举双手鼓掌,但金正恩是把一只胳膊倚在扶手上,上身略歪,下面的一只手不动,只用上面的手鼓掌,这是照搬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鼓掌方式。”

金正日延续父亲政策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以82岁高龄,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金正日正式接班。因为他从被内定为接班人至金日成逝世长达20年,政治、军事、组织等各方面准备充分,接班比较顺利。金正日作为最高领导人主政17年,主要推行他父亲的政策,强调贯彻“主体思想”,继承“主体伟业”,但同时提出“先军政治”,也是一个创举。

打造“主体思想”

在思想上,金日成在朝鲜打造了一个严密的理论框架,经金正日传承发展至今。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后,金日成一方面指责苏联是“灰色分子”、“社会主义背信者”,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体思想”。所谓主体思想,首先体现为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金日成阐明说,思想上树立主体,就是使一切思想工作都服从本国革命的利益。在思想战线的一切领域,都以本国的东西为主,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主意识。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

世袭制影响改革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文贯中说,如果要走这条路,朝鲜就必须允许相对自由的进出口,外资可以自由地去投资,而这样做的前提是一定要开放。但是,开放将打破朝鲜现有的封闭状态,打破当权者对民众的思想控制,人民将可以接触外部世界,看到外部世界的真相并不像朝鲜领导人所说的那样。文贯中说:"金正日和他的父亲金日成总是描绘外部世界如何险恶、如何凶残,大家都要来欺负他们朝鲜,幸亏这位伟大领袖和他的儿子,坚强地保卫了这个民族。然而他们的这种说法跟实际情况完全不能吻合起来,在人们了解了真相之后,他们的政权就摇摇欲坠了。"

他还说,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金正日多次去中国取经但是始终未能放弃意识形态统治而推行改革路线,以及他为什么在过去十几年处理饥荒的过程中,在对待民间自发兴起的粮食市场,对待国际援助和国际监督方面始终来回摇摆。

低调培养金正日

金日成很注重培养金正日,无论参加国内重要活动,还是出国访问,很多情况下都把他带在身边。但金正日的名字很少在报刊上出现,“党中央”成为他的代号,凡报刊冠有“党中央”的指示和语录,无疑都是他作出的。1980年10月,朝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也就是金正日被内定为接班人之后的第六年,在这次党代会上,金正日被选为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公开露面。当时被选为政治局的还有金日成和吴振宇,金正日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他的父亲。

组建游击队与日军战斗

金成柱在学习期间参加了朝鲜共产青年同盟,组织反日革命活动。日本领事和中国警察多次到毓文中学抓捕金成柱,但由于校长李光汉和尚钺的保护,金成柱得以逃脱。1929年10月,金成柱被捕,囚于吉林监狱。由于日本人没有掌握金成柱的有罪证据,只得于1930年5月初将其释放。金成柱没有再回学校学习,而是直接投入武装革命斗争。他在东满组建了抗日游击队,与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周保中等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至于改名的问题,金日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为父亲给我起的本名是很宝贵的,所以不喜欢人家给我起别的名字来叫我。尤其是,把我比做星辰或太阳,对我这样的年轻人弄些不相称的名堂来拥戴,我是绝不允许的。然而,我们的同志不管我怎么责备、怎么说服,也不管我高兴不高兴,就是喜欢用金日成这个名字。1931年春,我在孤榆树被军阀逮捕,在牢里呆了20天左右,那时金日成这个名字第一次登在公开的出版物上了。”

金日成上台内幕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即今天的平壤万景台。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顶梁柱,给他起名为“成柱”。今天,那里除了金日成祖父母和父母居住过的几间茅草屋外,方圆几公里早已经变成一座美丽的公园。万景台有口井,是金日成幼年时家里吃水的井,每个瞻仰者都可以喝上一口井水,体会一下伟大领袖当年的质朴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世袭制是如何取代禅让制的?这还要从尧舜禹说起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封建制度时期,皇位都是采取世袭制,如果皇帝没儿子就在宗亲里面选,反正肯定不会传给外人,除非是朝代被灭亡了。不过尧舜禹时期采用的都是禅让制,为什么后来禅让制会被世袭制取代呢?这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一起事件,从而改变了这项制度。能当皇帝,自然没人想主动禅让,所以很多皇帝哪怕已经无力执政但依然不愿放权。尧舜禹当时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尧舜禹时期施行“禅让制”,可笔者发现这几个人让来让去,除了舜之外,其他人都跟“黄帝”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禅让制执行了三个朝代,权力最终又回到了黄帝一脉,而且还是“让”回来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世上还真有不对王位动心的人,而且一出现就是三个,不管三人是否出于真心,他们这份“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首先要从帝尧这个人说起,他是黄帝的五世孙,根正苗红的皇二代,就是这么一位首领开创了“禅让”的先河。

尧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受百姓拥戴的舜,虽然退居幕后,但基本上国家事务还是他说了算,舜上台几年帝尧便撒手人寰,舜的意思要将首领的位置还给尧的儿子,奈何民心所向,他还是当上了首领,也算是众望所归。

舜过了是禹的朝代,说道禹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禹治水”,禹也是因为这个功绩被舜推举为首领,可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舜帝是禹的杀父仇人。

在尧帝时期洪水便开始泛滥,帝尧听信了四岳的话任命鲧为治水的督查,全权负责治理水患一事,而这个鲧就是禹的亲生父亲,也是尧帝的叔叔,黄帝的后代,所以说禹也是黄帝的后代。

可惜鲧治水九年没有一点进展,反而浪费了许多财力,舜便进言给尧将鲧给杀了,所以舜帝就是禹的杀父仇人。

当时禹已经很有名气,水患长久不治,舜听说禹在这方面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便让他接手了他老子的工作,大禹治水成功后更是将他立为接班人,一点都不顾及对方的身份,这份气度确实令人佩服。

谁知舜帝死后禹有学起了他的那一套,死活都不当这个首领,又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的儿子商均,历史仿佛重演一般,商均的名气和才能根本不能服众,各地诸侯纷纷来见禹,只认他这么一位首领,禹无奈之下这才继承了位置。

舜和禹这种做法不管是不是在惺惺作态,结果确实表明他们的威信和才能,真正应验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禹老了之后按照传统并没有将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了他的得力助手伯益,这个伯益也是黄帝的后代,不知是否血缘的原因,那个时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与黄帝有些关系。

可这个伯益不信邪,继续效仿舜和禹的做法,要将位置让给禹的儿子启,可这一让便让出了问题,都说事不过三,启的政治手腕和威信要比伯益高的多,欣然接受之后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位置,改国号为夏。

或许是吸取了伯益的教训,从他这一代开始“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伯益让出位置之后一直都尽心尽力辅佐夏启,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然活了一百多岁才老死,也有传言说夏启上台没多久就把他杀了,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朝天女是什么?其家人享受世袭官职,为何却没人原因当朝天女?

全文共 158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在后宫中有一种女子被称之为“朝天女”,所谓的“朝天女”其实就是随着皇帝一起陪葬的女子,主要人群就是皇帝妃子或是宫女。在那个时候,每个女人都会想着想要爬上龙床,想尽各种方法成为皇帝的女人。不过这些女人在入宫之后,受宠的却没几个,有的甚至一辈子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就更不用说宠爱了。

她们活在深宫里面固然悲哀,可是在皇帝死后,她们更加悲哀,因为不管她们是否曾经享受过帝王之宠,最终都会成为殉葬品。习惯了坐在高位上的皇帝,哪怕是在死后,也不愿意放过这些女人,而是让这些女人在黄泉下继续伺候他,让他享受生前所拥有的生活。这样一来,“朝天女”就产生了。

残忍到近乎野蛮的人殉制度,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在专家对原始社会墓葬考古时,就在一个墓穴里面发现了三具尸骸,这三具尸骨当中,只有一具才是正常死亡的,另外两尸骸就是殉葬品。这种风气到了先秦时代逐渐鼎盛,几乎每一个贵族的墓穴中都存在有人殉,在考古殷墟王的墓穴时,专家发现了两百多个墓葬坑,每一个坑内都有八个以上人殉,光是殷墟王的墓穴,就出土了两千多个人殉。这些尸骸当中,并非所有都是女人,还存在有大量的男性尸骨,极有可能是曾经的奴隶。

殉葬制度一直到了春秋时期,依然盛行,不过在数量和规格方面相对有所控制。秦献公对于这种殉葬制度非常反感,曾经下令废除这种血腥制度。实行了三百多年的野蛮制度,一下子受到禁锢,秦国百姓对此非常拥戴。可惜的是在他之后的君王,却没有他那么仁慈,再次把好不容易禁锢起来的制度解放开来,而且大力追捧,反而掀起了人殉的热潮。光是秦穆公一个人的陪葬人数,就达到七百七十多人,其他出土的秦公墓穴中也存在大量的殉葬者,而且大多数为女性。

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要求,后宫凡是没有后代的女人一律陪葬。再者为了保证嬴政的皇陵位置不泄露出去,以免引发盗墓者的窥视,所有参与建设陵寝的人,全都死在里面。包括建设陵寝的人在内,总共高达上万人陪葬。这个数据也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为惊人的殉葬规模,若是这些为他陪葬的人,在他死后真能继续伺候他,想必他在地下依然能够高高在上吧。

之后随着社会不断向文明发展,这种野蛮制度总算在两汉时期得到控制,基本上不再有人使用。但是在明太祖手里,这种制度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再一次开启了恶例。在朱元璋次子朱樉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妃子成为了他的陪葬品。在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也下令,后宫凡是没生育后代的女子全部陪葬。虽说没有写明具体多少数量,但是除了两个比朱元璋更早去世的妃子之外,保守估计人数不低于三十八个。

朱棣死后,“朝天女”的表现被描述的非常细致,宫里为她们煮了最后一顿美餐,在她们用完之后,全都集中到一个封闭的房间。房间里面悬挂着一条条白绫,下面放着一张小床,女子们把头放进系好死结的白绫里,小太监们再把下面的小床抽走,让她们吊死。曾经有一个女子逃了出来,跑到朱高炽的面前,求他放过自己一命,可是却遭到皇帝的拒绝,同样没能逃脱陪葬的命运。

通常这些“朝天女”在失去生命之后,新一任皇帝便会补偿她们的家人,比如说给她们家人一定数额的抚恤金,为她们追赠谥号。同时这些“朝天女”的家人,还会得到世袭官职,算是给她们的家人一些慰藉。到了朱祁镇为皇帝时,虽说他做了让很多人都瞧不起的事,但是却做了一件大好事,废除了这条惨绝人寰的制度。所以从朱祁镇开始,封建社会不再有任何人殉制度。也许有人觉得,他之所以废除这条制度,完全是为了保护钱皇后。因为钱皇后也没有生下任何儿女,如果这条制度没有废除,那么在他去世之后,钱皇后同样难逃一死。钱皇后曾经和他同甘共苦,虽说出生不高,但却是他的挚爱。正是因为想要保住钱皇后的性命,所以朱祁镇才决定,从自己开始废除这条制度。不管朱祁镇的目的如何,至少他在这一方面功不可没。至此为止,这条残害了无数人的人殉制度总算终结,世间也不再有“朝天女”的悲惨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袭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世袭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就是古代君王去世之后就是根据血统来时代传承,不然也不会有帝王世家这样的称呼。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世袭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时候结束的呢?世袭制和这个禅让制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世袭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世袭制是从夏朝的启开始的。

启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2、世袭制实行了多久什么时候结束的

实行了约3000年,时间为约公元前1988年到1912年,1912年清政府灭亡标志着世袭制正式废除。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3、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

禅让就是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

世袭就是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

禅让制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世袭制

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此制度是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周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观念,而自此这种王位世袭制度就逐步完善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的禅让制和世袭制 哪个更好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君主们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命运,而君王的去世意味着国家的命运交接。在这种背景下,古代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政权继承制度,其中主要包括禅让制和世袭制。两者各有优缺点,无法简单地判断哪一种更为优越,需要综合考量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国情。

一、禅让制的利弊

优点

禅让制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其优点在于能够选择更为有才德、明智的继承人,从而有望为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在禅让制下,国家的领导人不是仅凭血缘关系而是通过能力来决定,这有助于防止无能的继承人上位,维护国家的稳定。而且禅让制可以鼓励君主们培养和选拔更多的人才,不再局限于皇子。

缺点

1.由于继承人的选择需要一定的程序,容易引发权力斗争和政治不稳定。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禅让的过程中产生的纷争,甚至有些人趁机篡位。

2.禅让制的实行需要国家内部的高度认同和遵循,如果社会大众对禅让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可能会造成动荡不安。

二、世袭制的利弊

优点

世袭制在封建社会中更为常见,其最大优点在于保持了血缘关系的稳定性。由于皇位由父传子、兄终弟及,有助于减少政权交接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同时,世袭制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为由同一家族继承,可以保持国家制度的延续性。

弊端

1.世袭制容易导致人才浪费,如果继承人能力不足,可能会带来昏庸的统治。

2.如果家族内部出现纷争,可能会引发内斗,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3.世袭制也有可能导致权力集中,权臣干预政事,进而影响国家的决策。

三、综合比较

禅让制和世袭制各有其优缺点,无法简单地断言哪一种更为优越。禅让制强调能力和德行,能够避免无能继承人的上位,但在选定继承人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动荡。而世袭制保持了血缘关系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护国家的连续性,但可能导致人才浪费和内部纷争。

实际上,历史中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在禅让制和世袭制之间进行权衡,尝试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方式。有时甚至出现两种制度交替使用的情况。比如,中国古代曾有过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也有过秦汉之际的世袭制,每一种制度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存在的道理。

禅让制和世袭制都有其独特的优劣,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国家的情况和发展阶段来选择适合的继承制度,以平衡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为什么朝鲜是世袭制_朝鲜实行世袭制的原因

全文共 529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国家都有它不同的制度,有些人就好奇朝鲜为什么像是世袭制,不像社会主义。于是小编到网上找来了一些朝鲜实行世袭制的资料,也给大家看看为什么说朝鲜是世袭制。

朝鲜的物产资源

朝鲜可耕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2%高于韩国的16%,人均可耕地约1.2亩远高于韩国的0.6亩和台湾的0.4亩,人均森林面积是韩国的3倍,矿产资源为东北亚之冠。工业有机器制造、化学、采矿、冶金、纺织、食品加工。矿产有煤、钨、石墨、磷酸盐、铁、锰、铜、铅和锌。其中煤矿、钨矿、石墨较为丰富。约有4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以大型集体农场为主。农产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麦、大麦、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和烟草。还有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朝鲜经济改革后,新义州和开城两个边境城市发展了与中国和韩国的合作项目,国家整体经济有所恢复。农业产出虽然有所增长,总体实力依然薄弱。由于严重的肥料短缺,连续的自然灾害以及较少的可耕种面积导致国家的粮食产出依然较为紧张。

朝鲜的商业几乎完全由国家控制。商店分为便民店,国营店和外汇商店。外汇商店出售各种进口商品,包括食物、家俱、电器等。外汇商店只接受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通货,且一般面向外国人开放。

朝鲜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住房免费(改革后有些变动)”、“医疗免费”、“教育免费”。

美国的对外食品援助始于1954年。对朝鲜援助的食品要包括:小麦、蔬菜油、玉米、大豆、棉花、动物脂、面粉、高粱、大米等。而到2000年为止,美国对朝的援助总数估计超过了10亿美元。在1998年,美国提供了价值173百万美元,50万吨的食品援助;1999年超过180百万美元、重达60万吨的食品援助。1999年财政预算办公室在其报告中称,自从1995年以来,美国对朝鲜提供的紧急食品援助累积达3.65亿美元。美国政府在1996-1999年期间分别向朝鲜提供了大约1500万美元、5000万美元、1.6亿美元和1.4亿美元的食品。

根据1994年10月达成的《美朝核框架协议》,美国将牵头建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尽可能早地向朝鲜提供4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建造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的两座轻水反应堆发电厂,以解决朝鲜的电力短缺问题。另外,美国还将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1999年朝鲜承诺放弃核试验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部分取消对朝鲜长达近50年的经济制裁。放宽限制的一些活动包括:大部分朝鲜商品和原材料的进口;美国公司及国外子公司的大部分非保密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例如大部分消费品、大部分金融服务、对非事关国家安全的工业部门、非利害有关的投资;在农业、采矿、石油、木材、水泥、运输、基础设施和旅游部门的投资;美国国民给朝鲜人的汇款。这是美国自朝鲜战争以来,对朝鲜做出的一个最开放的姿态。双方经贸往来主要是美国援助性地向朝鲜出口农产品。从1993年到2000年,美国共向朝鲜出口了3510多万美元的商品。

从朝鲜战争开始,中国向朝鲜提供了大量援助,以粮食、化肥、石油为主。从1991年开始,中国取代苏联,成为对朝原油供应的唯一支柱,每年向朝输送50万吨石油,占朝鲜进口石油总量的80%。负责对朝输送石油的中朝友谊输油公司在鸭绿江两岸间建成11千米的输油专线,供给量由设在丹东马市村的供给协调基地决定,朝鲜从中国进口石油不仅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两年再付款。2005年,中国援朝粮食达53.1万吨,占当年国际对朝粮援的92%。

2005年,国防开支占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15.9%,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开支占41.3%;对农业部门的支出比2004年增加32.5%。2006年,朝鲜国家预算支出总额比2005年增加3.5%。

朝鲜是世袭制的原因

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朝鲜社会发展还比较低端,它要是不搞世袭,国家很难生存;

其二,世袭制由来已久,是一种合法化的统治。这是因为朝鲜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是金氏的统治,早已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认同,这不是一天能撼动的,就像那时候人们崇拜某些领袖人物一样;

其三,朝鲜政局正是在这种稳步的过渡中实现稳定的,以此巩固统治。若是保守派和革命派出现了纷争,也就是最高权力的分化,那么朝鲜一时间难以安宁,国家动乱是各方都不想看到的,为了维持短暂的平衡局面,只好继续承认金氏的统治,也是世袭得以为继的原因;

其四,不是朝鲜必须要搞世袭制,如果金正恩的政府不能给人民以生活的保障,一样会被推翻,成为历史。因此,世袭是可能被打破的。

假如说,金日成要把最高领导权交给金正日谁会反抗啊,金日成在朝鲜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高啊,这无法用言语形容,例举个事例:好像是这样的,一个农民家里火烛还是什么,总之是越早离开房子越好的,但是那个农民并没用马上离开而是回去把两位领袖的照片抢出来先,还有一个好像是一个女孩也是为了领袖的照片而牺牲了,在朝鲜广为颂扬,这说明了金日成的地位和金正日的地位(金正日的地位是后来成了领袖提上去的)。 由于金日成的贡献极大,所以他说要给儿子,没人会反抗,也没人敢,金日成会清除异己啊,好了,金正日上台了,金正日在父亲的帮助下,地位已经相对巩固和稳定,但金正日还会做一些措施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一些是坏的,一些是好的,好的就想,尽力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家,发展军队,朝鲜是先军政治,军队都支持你还有谁敢反抗,又由于他是朝鲜人民非常爱戴的领袖的儿子,人民也爱戴他敬佩他,愿意受他领导,慢慢地,金正日的民心越来越高,所以他又成为了朝鲜人民非常爱戴的领袖之一,又巩固了他的地位(现在朝鲜还有一些金日成这一代的元老在支持金正日),到现在了,金正日又要提名下一代领导人了,他也会提名(下面会说明为什么用提名)自己的儿子啦,相信金正银以后上台后也是按照他父亲金正日的这一路线巩固提高自己的地位,最后也会成为朝鲜人民爱戴的领袖,因为朝鲜人民会因为他是金日成和孙子金正日的儿子(当然,金正银肯定会做很多措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愿意受他领导,当然,金正银以后也会提名他儿子但下一代领导人,他的儿子也会按照这样的路线。这样久而久之,朝鲜人民就习惯了。

其实,我们可以怎样理解朝鲜的最高领导人任期是终身制,到了他晚年了,要换人了,当然是最高领导人建议下一代领导人的人选,由于他在任时期长,民望高,贡献大,朝鲜党政军和人民大多会接受他的建议人选,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领袖忠于领袖,当然,现任最高领导人提名谁做下一代领导人,话事权在他那里,所以朝鲜人民并不认为这是世袭制,一个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在近期不是公开说朝鲜人民在领袖的一代又一代的保护下会很幸福这样意思的话吗,言外之意,大多朝鲜人愿意接受。

朝鲜的工业体制

朝鲜实行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先军政治”的指导下,奉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路线。

2002年7月以来,朝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先后对工资、物价、汇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赋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并设立了开城工业区、金刚山旅游区等。这些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朝鲜经济在近几年始终保持恢复性增长。

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兴南等。主要出口钢铁、有色金属、人参、纺织品和水产品等,进口产品主要有石油、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产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国家等。

看了朝鲜的物产资源还看:

朝鲜的农业生产

1945年以前,朝鲜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农业生产国。1945年8月15日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经济发展逐渐向工业生产转移。1946年3月颁布土地改革法,8月实行产业国有化,1947~1948年实行了2个国民经济一年计划。1950~1953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朝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4~1956年朝鲜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57年实行第1个五年计划,并于1958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61年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第1个七年计划始于1967年,中间有1个六年过渡计划(1971~1976年),第二、第三个七年计划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朝鲜战争之后,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鲜政治稳定,外交上和苏联、中国等国家结盟,经济发展较快,但7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水平逐渐与韩国产生落差。又由于朝鲜的经济是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环,结构单一,因此8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失利之后处境日益艰难。90年代,连年天灾,朝鲜经济陷入衰退,进入“苦难行军时期”。

朝鲜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有工业占有绝对控制地位,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朝鲜在2005年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并分别于2006年、2009年和2013年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

朝鲜的国家介绍

国名

中文名称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大陆官方)、“北韩”(台湾官方)及“北朝鲜”(民间部份)。

由于“朝鲜”与“韩国”两个汉源词在英文中皆被翻译为“Korea”(高丽),因此英文(以及其他欧美语言)中并无类似汉字文化圈的“朝鲜-韩国名称问题”。

国旗

朝鲜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中间是一条红色的宽带,上下各有一蓝边,在红色和蓝色之间是白色的细条。在红色宽条中的靠旗杆一侧有一白色圆地,内有一红色五角星。红色宽条象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白色象征朝鲜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蓝窄条象征团结、和平,红五角星象征革命传统,朝鲜国旗的主要设计者为朝鲜平壤美术大学的建校校长金周经(1902.8.1-1981.4.1) 。

国徽

朝鲜国徽呈椭圆形。由红色绶带束扎的稻穗构成椭圆形图案,顶间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角星,其下有革命圣地白头山(长白山)。国徽中间为水坝、水电站、高压输电线架等图案,底部的红色饰带上用朝文写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红五星象征革命,水电站和稻穗分别象征工人、农民、红色绶带束扎在国徽周围象征团结和胜利,国徽的设计者同样是金周经先生。

国歌

《爱国歌》创作于1947年,歌词作者为诗人朴世永(1902年~1989年),作曲为音乐家金元均(1917年-2002年)。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半岛北部宣告成立,朝鲜国歌也称《爱国歌》,为与韩国国歌区别开,有一别称--《晨光把祖国江山染成金》,但旋律与歌词都不同于韩国《爱国歌》。

歌词:

看一轮旭日光芒,普照美丽富饶的土地矿藏,

祖国三千里江山如画,五千年历史悠长。

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培育着光荣人民成长,

让我们英勇保卫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学白头山的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

按人民心愿建设国家,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

愿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朝鲜的国花

朝鲜国花为金达莱(中国称杜鹃)

朝鲜的地理环境

位置

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即北纬37度至43度,东经124度至131度,面积为120,540平方公里。朝鲜三面沿海﹕西面有黄海和朝鲜湾,东部临日本海,北部为中国,南为韩国和东海。朝鲜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平壤市,人口328万,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南部的开城、西北部的新义州、东部的元山和咸兴以及东北部的清津。

地貌

朝鲜山多平地少,逾八成的国土皆为山地,所有的山海拔都超过2000米,平均海拔440米。山区则集中于北面,在东北地区高于2000米的山就有50余座。朝鲜山脉的是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递减,故此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因此,朝鲜的农地大多位于当地,耕地面积有限,只占14.4%。

朝鲜全国有138条40公里以上长的河,主要河流包括朝中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当中,鸭绿江是全国最长的河流,长度为790公里。

气候

朝鲜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在3月至5月,夏季为6月至8月,秋季则在9月到11月,冬季为12月至2月。年平均为8-12°C,年降雨量为1000至1200毫米,雨季集中在7月至8月时的夏天,旱季则在4月至5月。由于朝鲜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加上非法伐木,造成河床上升的现象。因此每当暴雨时,河流流量会变得非常急速,容易造成泛滥的出现。此外,沿海地区还会受到台风吹袭。

能源

朝鲜于立国后则从苏联和中国以廉价购入能源。因此,在1940年代至1980年代间,朝鲜的能源供应较为稳定。然而,随着苏联的经济不景,该国要求朝鲜以正价购入燃料,令朝鲜的能源提供开始不稳。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成为了朝鲜最大的援助国。在1993年,中国向朝鲜大量出口燃料,并占当年朝鲜77%的燃料进口量。但由于中国为避免进一步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因而决定停止对朝鲜的援助,这致朝鲜在能源提供方面只能自给自足。此外,朝鲜以煤和水力作为主要的供电源。

可是,1994年发生的洪灾令鸭绿江水力发电严重损毁,无法产出电力。这也使以电力驱动的火车无法将煤运到发电站,令能源危机的问题浮现。直到现在,朝鲜年均产出20.45亿kWh的电力,其中47.4%为煤,其余的52.6%为水力发电。但朝鲜还是不时出现能源短缺的现象。 >>>下一页更多精彩“朝鲜的物产资源”

#p#副标题#e#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为什么朝鲜这个国家是世袭制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DPRK),简称朝鲜、北朝鲜、北韩,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为平壤。朝鲜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之朝鲜为什么是世袭制?

不能说传了三代就是世袭吧,当然朝鲜的政治结构是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你想没想过,为什么呢?人的主观思想是一方面原因。我们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吧,为什么父辈的大量资产可以传给子辈呢?不是说自由竞争么?你到肯德基旁边开一家快餐,到迪士尼旁边开一家游乐园试试,看看能不能竞争,政治世袭有不对之处,但是像西方国家那样资本世袭就有资格斥责朝鲜么?一个政治领导人离去,政治权利应该重新洗牌。那么资本呢!也应该,但实际没有,而资本牢牢控制着国家政治。就像白宫控制世界,华尔街控制白宫一样。我们只做一种假设,只是假设。如果是真的为人民服务不变色,那么世袭又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是维持一种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社会,那么民主党和共和党又有什么区别?都是胜利者的假面,而失败者永远没有自己的政党。

首先朝鲜领导人的交替最早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金日成还在执政,可以说,朝鲜实行怎样的接班制度,让什么人上台,作为革命领袖和一代领导的金日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时朝鲜内外交困,所处的国际环境极其不利。苏联的解体及东欧剧变,使得朝鲜失去了大量的化肥及机械进口来源,导致繁荣的农业急剧衰退,城市化停滞不前,国民经济倒退。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朝鲜的封锁丝毫没有放松。更为甚的是这时中国与它的对头韩国宣布建交,中朝关系开始有所冷却。在这个风尖浪口上实行什么样的接班制度,选择什么人上台,才能担当起领导朝鲜经济走向繁荣,社会制度保持不变色的重任?这个是金日成苦苦思考的问题。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到苏联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才短短百多年。国家社会是建立了,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体,却一直没有一种成熟稳定的模式。无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还是毛*泽*东,都未能摸索岀一套成熟标准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当然这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历史的局限。正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样,从革命成功,几经波折,历经几百年才摸索岀一套君主立宪议会制民主模式。

那么在这样情况下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交班制度呢?环视周围的国家,苏中是采取类似“禅让”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有个缺点,就是容易引发后来的政治斗争,政权容易变色。赫鲁晓夫的夺权上台,以及后来的苏东被和平演变解体,以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斗争,金日成都历历在目。朝鲜是个比苏中弱小得多的国家,内外交困,政坛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整个国家都将动荡,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极有可能被颠覆,所以金日成没信心采用这种“禅让制”。中国有句老话“杀敌还得靠父子兵”,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金日成只好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儿子推上了台。

朝鲜高层

到了金正日时代,朝鲜的国际环境依然没有改变。因朝核问题美国进一步加紧了对朝封锁和制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处于低潮。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日也只好采用他父亲的办法,为社会主义体制“上保险”。

总的说来,朝鲜实行这种“世袭制”,是缘于对维护社会主义体制信心不足的体现。同时也是由于无法摸索岀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如果说是岀于家族利益,即使有,应该也不是主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朝鲜为什么是世袭制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先来说说金正恩。金正恩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现任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者,目前担任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同时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军衔为元帅。其为朝鲜建国领导人金日成之孙,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三子,也是由金日成家族掌权的朝鲜政权之指定继承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鲜的选举领导人制度是世袭制!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

首先朝鲜领导人的交替最早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金日成还在执政,可以说,朝鲜实行怎样的接班制度,让什么人上台,作为革命领袖和一代领导的金日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时朝鲜内外交困,所处的国际环境极其不利。苏联的解体及东欧剧变,使得朝鲜失去了大量的化肥及机械进口来源,导致繁荣的农业急剧衰退,城市化停滞不前,国民经济倒退。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朝鲜的封锁丝毫没有放松。更为甚的是这时中国与它的对头韩国宣布建交,中朝关系开始有所冷却。在这个风尖浪口上实行什么样的接班制度,选择什么人上台,才能担当起领导朝鲜经济走向繁荣,社会制度保持不变色的重任?这个是金日成苦苦思考的问题。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到苏联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才短短百多年。国家社会是建立了,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体,却一直没有一种成熟稳定的模式。无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还是毛*泽*东,都未能摸索岀一套成熟标准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当然这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历史的局限。正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样,从革命成功,几经波折,历经几百年才摸索岀一套君主立宪议会制民主模式。

那么在这样情况下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交班制度呢?环视周围的国家,苏中是采取类似“禅让”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有个缺点,就是容易引发后来的政治斗争,政权容易变色。赫鲁晓夫的夺权上台,以及后来的苏东被和平演变解体,以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斗争,金日成都历历在目。朝鲜是个比苏中弱小得多的国家,内外交困,政坛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整个国家都将动荡,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极有可能被颠覆,所以金日成没信心采用这种“禅让制”。中国有句老话“杀敌还得靠父子兵”,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金日成只好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儿子推上了台。

到了金正日时代,朝鲜的国际环境依然没有改变。因朝核问题美国进一步加紧了对朝封锁和制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处于低潮。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日也只好采用他父亲的办法,为社会主义体制“上保险”。

所以说,这根他们的发展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还没具备条件更换选举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世袭2000年家族能与孔家相提并论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世袭家族延续了2000余年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的家族都是在中途就断了香火,并不会得以延续至今,尤其是相对有名的家族,就好比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没有哪一任的皇室可以一直在皇位上做下去,可以说,想要传承2000年不倒,也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要说到大家族,肯定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家,因为孔家自从孔子的儒家学说出名之后,孔子被尊称为儒圣,之后的孔家就一直很有名,一直传承至今,也有人说是孔子的后来,但是这里要说到的并不是孔家,而是另一个可以与孔家相提并论的家族,这个家族就是张天师家族,也就是道教的创始人。

这个家族因为创立了道教的缘故,所以在历朝历代也是比较收到皇帝的欢迎,在唐朝的唐太宗时期,李世民就曾经召见过道教的掌教人,后来在宋朝还有之后的明朝等,都有被皇帝召见的经历。

再后来就是一直传承到了今日,在这么长时间的历史长河中,能跟孔氏家族的历史时期叫板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个道教的家族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