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御医的医术怎么样【通用20篇】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你知道古代元宵节过法吗?下面问学吧小编精心整理了古代元宵节过法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浏览

801

文章

1000

篇1:长安城在古代有多繁华?唐朝长安的“坊”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的,整个城区面积达到了84平方公里,是明朝时期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一时期的君士但丁堡大了7倍。人口的峰值超过了180万,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古代长安城吧。

在长安城中间有一条朱雀大街,笔直的一条直道,从北到南,长五公里,两边的宽度,一百五十米。街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专门用来接纳外国使者的鸿胪寺最多的时候要同时接待四千多名外国使节。

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在首都基本上都是以坊的形式出现的,至于为什么要用坊呢,主要是便于管理。我们就拿大唐来说,毕竟长安城当时有一百八十多万人,很可怕的。所以就把整个长安城用坊这种形式划成了一块一块的。如果从地图上看,整个长安就像一个棋盘,棋盘中间的每一块都是一个坊。如果说我们现在穿越回唐朝,到了长安,你在这些坊与坊之间游荡,是看不到东西的,因为都是围墙。

整个长安号称有一百零八个坊,这个坊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功能型,一个是居住型。

这个居住型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现代的封闭式小区,到了晚上,是不让出入的。不过长安的房子是非常贵的,白居易就曾经感叹,自己打拼多年,在长安还没有一套房子,连蜗牛,老鼠都不如。还有曾经做过宰相的李日知,临退休时都买不起房。可见当年长安的房价之高,不亚于现在的北上广深

功能型的坊都有一些什么呢,一是买。人们生活在坊里面,坊里只有一些保证你基本生活的用品,我们现在叫小卖部的地方,你只能在哪买买菜啊,柴米油盐一类的。如果你要买其他东西,比如皮货,金器之类的东西是买不到的,如果要买这些东西,那就得到东市和西市去买。所以,在长安,真真正正的Shoppingmall在西市和东市。买东西之所以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有一种说法就是从这里面来的。到哪去买东西,到东和西去买。

二是吃。在长安,如果你要吃饭,在西市边上就有一个坊,叫礼泉坊。这礼泉坊就是一个专门吃东西的地方。全球各地的美食都有,这个你当时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因为西域那些,走丝绸之路过来的这些商人,他们到的是西市。琉球,三韩,高句丽就现在日本,韩国,朝鲜那些地方来的人是在东市。他们的习俗,文化和我们差不了多少,但是西域那边的风土人情,美食和我们的差别可就大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吃东西,就去礼泉坊,全球各地的美食都有。你如果是一个“老饕”,你进去几天几夜就不用出来了,就在哪吃吧。

这第三种功能就是管理,这个主要在光德坊。光德坊又叫京兆府,是一个政府机构。在当时,长安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西边叫长安县,东边叫万年县。就是长安是两个县组成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安分两个区,一个东城区,一个西城区,都是有区长的。但是这整个首府的行政机构,就在光德坊。

还有一种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叫“大爷您来啊”。那么说到大唐啊,就不可避免的要说到平康坊。这个平康坊啊……我们下次专门说一说。各位读者朋友如果知道呢,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代有哪些酒席上的游戏?古代的酒桌绝不同于今天

全文共 260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一提到“酒桌”,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很多人不停地敬酒、劝酒、商业互吹,仿佛酒席就是一个大家一起客套的地方,因此很多人也十分厌恶。然而,在古代,酒席可以说是一个高雅的地方,除了喝酒吃饭,人们还会有很多种酒桌游戏,既丰富了酒席的内容,又增添了文雅气息。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古人的酒席是什么样的吧。

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沉淀发展,酒席之上诞生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而相伴中国饮食文化而生的则是一个个悠久而鲜活的酒席游戏。这些酒席游戏是我国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致生活方式之下派生而出的独特文化形态。它将娱乐、文学、情感、技艺等相互嫁接、融合。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射礼演化的“投壶”助酒

公元前五百三十年。晋昭公即位,大宴四方宾客,齐景公列于其中。席间宾主尽欢,兴致盎然。于是玩起游戏,以助酒兴。游戏要求宴会嘉宾分别将无镞之箭投向不远处的特制投壶,以投进者为胜。晋昭公首先拿起无镞箭投掷,大臣行穆子祝词道:“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轮到齐景公拿箭起投时,齐景公自己祝词道:“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为君代兴”。《左传》的这段历史记载,齐、晋两国对抗之势见诸酒席之上。而酒席间晋昭公、齐景公乘兴而玩的这个投掷游戏正是“投壶”。“投壶”是很早便出现的酒席助兴游戏。早在春秋时期,从大到诸侯列强会盟聚宴,小到三五知己推杯置盏。“投壶”游戏都能见诸其中,盛行一时。“投壶”源于古时“射礼”。射礼是古时常见的运动娱乐项目,但对场地等都有较高限制。于是古人以酒壶为靶,用棘矢代箭,游戏者手持箭矢掷向靶壶。从射礼出发创新出更加简便、更易性、更能助兴的“投壶”游戏。

“投壶”所用的壶,广口细颈大腹。壶内放有小豆,富于弹性;“投壶”所用箭矢用棘木制成,形直而重,但长短不定。投壶前要指定一个“司射”,其职责如同现在各项比赛的裁判员。以投中多少来决定胜负。投掷完毕,由司射宣布“胜饮不胜者”,意思是优胜者让输的一方喝酒,并令奏乐。“投壶”是古人酒席间的重要娱乐内容。“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宴会之上,投壶似乎成为必备设具,许多人一端酒樽便要投壶。宴会期间安排的“投壶”游戏,既可劲助酒兴,彰显主宾的盛情;又能融合欢乐气氛,推动宴会进程。因此,在诸多酒席娱乐项目中,“投壶”游戏备受青睐。

承于古风的“歌舞助兴”

丽酒香茗,美食佳馔永远是宴会主角。但是古人并不满足于单纯地美食美酒口味享受。管弦钟磬,轻歌曼舞则成为古代筵席主角之外不可或缺的最佳配角。“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先民承袭部落群居的淳朴遗风,好歌悦舞。因此,席间乐舞的形式同样由来已久。《周礼·天官》中曾记载道:“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率食,以乐彻于造。”由此可见,周朝时期,君主进食就已经有音乐助兴了。最初的席间歌舞大多是出席者的自唱自舞。《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记载:“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人们在未饮酒或少量饮酒之前,还是文雅地端坐于席上。而随后酒酣耳热之际,人们总是禁不住离席起身,手持乐器、和歌载舞。这种形式的席间歌舞旨在提高宴会的愉悦成分,同时也把歌舞当作向主人或宾客表达的一种敬意。席间歌舞逐渐发展为专门的歌者舞伎的助兴演出。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记载的便是唐玄宗兴庆宫龙池内,宴请宾客的情景。据传,唐玄宗宴请席间,兴庆宫龙池,丝竹繁盛,鼓乐齐鸣,而唐玄宗独爱羯鼓,羯鼓声音最为高亢,而其他乐音相比之下则有些黯然失色。历史上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同样诞生于唐朝宫廷筵席之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是最爱霓裳舞”的诗句,记述了自己参加昭阳殿酒宴及观赏《霓裳羽衣舞》的难忘经历。而在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对当时夜宴场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宾客欢愉,余兴未消,现场唤来歌姬进行歌舞表演,而韩熙载还在其中亲自上阵,击鼓奏乐,活络气氛。

文人雅趣的“曲水流觞”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一众风流雅士,咸集兰亭。在这场垂名千古的诗文聚会之上,惠风和畅之中,茂林修竹之侧的“流觞曲水”让后世对魏晋时期的风雅志趣产生无限浮想。

“曲水流觞”是文人饮酒时的一种游戏活动,参与者坐于弯曲的流水两旁,酒杯放在船形的载体上,随水漂流。其中“流觞”所用酒杯是一种木胎髹漆酒杯,椭圆形的杯身,两侧有一对耳朵形或新月形的杯柄,人们称它为“耳杯”或是“羽觞”。盛着酒浆的耳杯像小船一样沿着曲折的溪水漂浮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必须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纵情山水,风情雅致的“曲水流觞”,显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属娱乐方式。

雅奥难射的“射覆”游戏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记载: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拈了一个出来,打开看时,上边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了,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薛宝钗称“射覆”为酒令的祖宗,可见“射覆”历史之悠久。“射覆”确实是较早诞生的助酒游戏。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曹魏管辂、东晋郭璞等都曾行射覆事。而,李商隐《李义山诗集,无题二首》诗中亦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记载。“射覆”游戏中,“射”字意味猜度,“覆”意为遮盖、隐藏。“射覆”游戏早期玩法主要是制谜猜谜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事先隐藏遮盖起来,让人猜度。后来,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处一种以文字形式为基础的射覆游戏。

“射覆”游戏是古令一种,其令法规则是用相关的诗文、成语和典故提供线索,但又隐喻所覆事物,让人猜测。若猜度者猜不出就要罚酒。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今》云:“然今酒桌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殊不类此,法以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这段记叙基本说明了“射覆”酒令游戏的令法原则。但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这种文字形式的“射覆”十分雅奥难射,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敏捷的才思是不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人打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和电视剧上完全不一样

全文共 300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完全了解了,只能从一些史料典籍里面去看,而古人的战争,现代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以为古代打仗真的就和电视剧里面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但其实,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这么多年,古代人打仗完全是另外一幅场景,和影视剧中是很不一样的。

提起冷兵器时期的战争,想必很多人会想起《三国演义》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许诸裸衣斗马超”、“赵子龙单骑救主”、“葭萌关张飞战马超”等经典战斗场面。这些战斗场面给我们的印象是:冷兵器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似乎是武将个人的武艺高低,而不是他们用兵的谋略,两军士兵也不用拼命厮杀,只要给自己的主帅当拉拉队就好了。

除武将单挑在古装战争剧中经常出现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战斗场面是两军主将下达进攻命令后,士兵冲出本阵与敌军混战在一起,叮叮咣咣地乱打一通,然后一方士兵获胜,一场战争结束。

无论是武将单挑还是士兵混战,影视剧中的战争场面无疑都把冷兵器战争简单化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正处于热兵器战争时代,谁都没有见过冷兵器战争,故而很多人对冷兵器战争十分陌生,甚至对影视剧中的战争场面信以为真,梦想自己也能骑上骏马披上铠甲手持长枪,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实际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远比影视剧残酷得多,但也精彩得多,至于那时候的战争到底怎么打,却又涉及到政治和军事的不断演变。

下面,我们先了解下中国战争史上的第一代“战争明星”——战车。

人类发明车起初是为运输货物,后来被逐渐运用到战争中,这在夏、商、周三代的战争中皆有记载,周武王在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就出动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进入春秋时代后,周天子丧失权威,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大规模的车战开始成为主流作战方式。

战车的建制是“乘”,关于“乘”的规格,一说是30人(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27人),另一说是75人(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72人),其中3名车士是核心战斗人员——车左执弓矢,主远程进攻;御者驾战马,主进攻方向;车右执矛戟,主近程进攻。两个战车对冲交战时,不是迎头相撞,而是多用错毂而战的方式,车右利用战车相遇的时机,使用矛戟打击对方的车左和御者以取得胜利。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错毂而战的作战方式通常情况下未必能一击必中,这就需要双方战车多次调头反复冲杀,直到其中一方胜利一方失败为止。战车每交锋一次是“合”,每调头一次是“回”,这便是演义小说中两员将领大战多少“回合”的由来。

由于战车比较笨重,同时战车和战马所占场地已经不少,再加上辅助战车的徒兵亦不少,所以战车通常是一字横向摆开,这就要求战场必须平坦开阔,故而车战多发生在平原地带。晋楚两国曾发生过三次大战,第一次在城濮,第二次在邲,第三次在鄢陵,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邲在今河南荥阳东北,鄢陵在今河南鄢陵,这三处战场皆在中原地区,晋楚两国数百乘战车得以飞驰交战,中原诸侯为之侧目。

战争本来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但春秋时代独特的政治、文化风尚却给车战注入了许多梦幻的元素。那时的贵族在周礼的指导下必须得掌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因此他们多能在内辅佐国君理政,在外治军征战疆场,每逢重大战事,贵族都会领兵出征,甚至国君也会亲自上阵。即使在战争中,这些贵族也会把一些礼仪带到战争中,其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宋襄公了,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宋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进行决战,宋军在主场作战,早已摆好阵型,但他多次放弃合适的战机,非要等楚军全部过河并摆好阵型后才进行决战,结果宋军战败,就连自己也受了箭伤,于是宋人纷纷指责宋襄公,宋襄公对此解释说: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的意思是说君子在打仗时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不靠关塞险阻取胜,也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打仗就要光明正大地打,绝不靠阴谋诡计和险要地形取胜。从表面上看,宋襄公在战争中坚持古礼,思想太过迂腐,但纵观春秋时代的历次大战,宋襄公的做法在当时确实很普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为报答楚成王当年的厚遇之恩,甚至主动后退三十里表示报恩。在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败晋军,晋军在逃亡时战车陷进坑中无法前进,前来追击的楚军没有趁机进攻晋军反而教他们如何抽出车上的大旗和横木以顺利逃跑,晋军跑着跑着又调过头来,调侃帮助他们的楚军说:“我们可不如大国的人有多次逃跑的经验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中,有一个帮助赵家度过难关的晋国大夫韩厥,韩厥不仅在故事中有君子风范,就是在历史上也有着典型的君子风范。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军在鞍之战中击败齐军,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后,没有急着擒拿齐顷公,而是捧着酒杯和玉璧献给齐顷公并谦虚致辞,结果齐顷公趁机逃脱,韩厥只抓住了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晋军在鄢陵之战中击败楚军,韩厥又追上楚国的盟友郑成公,韩厥以“不能再次羞辱国君”为由放走了郑成公,韩厥的同僚郤至也在追赶郑成公时以“伤害国君要受到惩罚”为由停止了追击。

通过以上战例可知,周礼在车战中确实普遍存在,贵族们和士兵们在战争中主动遵行周礼为残酷的战争带来了有温情的人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时代的车战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不是以歼灭敌人为目的。对于旗鼓相当的强国来说,遵行周礼显然能够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有助于争取周边小国归附自己,实现自己的霸业。

回头再看宋襄公,后人多对他讲究“仁义”冷嘲热讽,实际上,宋襄公的做法在当时无可厚非,导致他失败的根源还在于宋国的实力不如楚国。当时的楚国历经楚武王、楚文王和楚成王三代有为之君的治理后,疆土已经大增,国力日渐强盛,不再是偏居一隅的蛮夷小国了。宋襄公自不量力,在泓水之战前得罪中原列国,把中原列国推向楚国,使宋国孤立起来,给了楚国全力进攻自己的机会,泓水之战其实是宋襄公外交失败的必然结果。

然而,春秋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不那么光明正大地新战术也逐渐被应用在战场上。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庄公用前后夹击的战术击败了燕军。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用假道的策略灭亡了虢国。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晋襄公用伏击的方法全歼了秦军。《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兵者,诡道也”,进入春秋中晚期后,所谓的“贵族战争”逐渐消失,实用主义战术开始普及,晋楚三次大战中出现的那些戏剧性场面再也难以见到了。

同时,春秋时代也是一个“弱肉强食”和“下克上”的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后,最后形成北方晋国、南方楚国、西方秦国、东方齐国四强鼎立的局面。而在诸侯列国内部,国君的权利越来越弱,士大夫的权利则越来越大,郑国有“七穆专权”,鲁国有“三桓专权”,晋国有“六卿专权”,齐国有“田氏专权”,秦国亦有一段“庶长专权”的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册封晋国的三家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晋国由此正式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是以歼灭敌人、攻城略地为目的,动辄斩首几万甚至十万以上的战役屡见不鲜,作战方式单一的战车也就不再适应新的战争形势,曾经作为战车辅佐兵种的徒兵,也就是步兵,由于其作战范围比战车更广,作战方式也比战车更灵活,于是逐渐开始发展成为独立的兵种,成为战场上的新一代“战争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王昭君的墓在哪里?王昭君的墓叫什么?

全文共 140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王昭君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昭君是一位古代非常美丽的女子,也是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当然了,说到王昭君最为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了,王昭君出塞的目的就是为了缓和当时汉匈奴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公主,舍小家为大家的做法感动了很多人。那么,王昭君死后他的墓在哪里?王昭君的墓叫什么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昭君的墓在哪里?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文献记载中亦称为“青冢”。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历代诗人常常好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类的诗句寓意。

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还无法确定埋葬王昭君的具体地点。尽管唐代以后的史实记载确切无误,在青冢周围发现零星汉瓦残片。墓体的汉代夯土层清晰可见,但不是科学开掘出来的,据此有人推为汉代烽火台,到底真假与否,只有科学考古发掘才能做出定论。

有人以为,这里只是昭君的衣冠冢,甚到有人说这是昭君路过这里休息倒出鞋里的土堆成的。关于昭君墓的形成,比较流行以下一段传说:

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单于,来平息汉匈干戈。出塞时,和单于走到黑河边,只见朔风怒号,走石飞沙,他们只好停下来,昭君弹起她心爱的琵琶,顿时彩霞横空,白云缭绕,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不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青草,开满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黑水变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昭君和单于的马队头顶上飞翔和啼叫,于是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走到缺水草的地方,昭君的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一条玉带似的河流,一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美丽的锦囊里取出几粒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和马群、骆驼群。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

通过这些传说,我们感到昭君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永远怀念她的,正因如此,在呼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

因此讨论昭君墓真伪已经是一个很资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昭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剪伯赞《内蒙访古》说得好:“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虎符有着什么作用?为何没人去偷?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皇帝是古代权利最高的统治者,但是皇帝的权利再高也是需要军队来进行维持的。没有军队作为后盾,那么皇帝也就是徒有虚名了,没有什么是指权力的。若是皇帝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那么下场是很惨的,汉末与清末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了。

没有军权的皇帝就会想出了用虎符调兵这个办法。这个虎符又叫兵符,最早的兵符是做成铜制虎形,分成两部分,左边的是给带兵的将领,右边的则在皇帝手中,为了防止出现冒牌的虎符,皇帝在虎符上刻上铭文,需要调兵的时候需要两者合二为一,检验真伪才行。

这样一来古代将军只有带兵的权利,但是如果你需要调兵,就必须使用虎符。在影视剧中常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太子造反意图拉着大军主帅,但是没有虎符,调兵时候就被下属质疑必须拿出虎符才能出兵。而且虎符并不是只有一个,一个地方的虎符只能调动一个地方的士兵。比如秦国的管理就很严格,你想调出五十个士兵就需要出示虎符。嫪毐当年想依靠太后的势力大造假的玉玺,但是因为没有虎符,在造反的时候只能用自己养的门客来应付,结果被嬴政杀的片甲不留。

士兵只认虎符不认人,这也就无意中增加了虎符的权威和严谨。在汉武帝统治后期,内部爆发蛊毒之祸,当时太子刘据想调兵,却因为没有虎符被拒绝。虽说当时大将都认识刘据,再说太子怎么可能造反,但是因为见不到虎符,大将只能选择得罪太子。有人会问,当时虎符作用那么大,为什么没有人会去偷呢?其实原因四个字就能解释了。战国时期的魏国信陵君盗窃虎符去救赵国,为了救被秦国围困的赵国,信陵君用美人计把虎符给盗了过来,最后调来军队击败了秦军,解除了危险。

这个故事不是在说兵符的重要性,而是说想偷兵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看其中一个细节就知道了,当时信陵君拿着虎符给大将,但是大将不信他的,一直不肯发兵,最后信陵君乘其不备一刀杀了他,这才发兵成功。很明显,最终把军队调来并不是因为虎符,而是靠着信陵君的名声,如果当时换做其他人,那把主将杀了别人也会杀了你。既然有了虎符,但信陵君还是调不动军队,这是为什么呢?在虎符之外其实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诏书!诏书上必须写明出兵的缘由以及地点。

在魏国出兵前魏王就下令让大将坐山观虎斗,这样谁都得罪不了。在信陵君来前,大将一直没收到更改的诏书,肯定会起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有疫疾隔离区吗?古代版的火神山是什么样?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的新冠病毒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每天都有新的患者,但同时也有很多治愈出院的人,给了人们很大的希望。火神山和雷神山是武汉为了将患者集中收治而建立了两座临时的医院,这种做法对于管理病人有很好的作用。不过,类似的情况不止是现代,在古代也有很多,那么在古代有这种疫情发生的时候,古人会不会也建立一个隔离区呢?1.秦朝时期的隔离区

为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武汉在短时间内迅速建起专门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

在古代对突发性疫疾也采取隔离治疗,并且建有类似“火神山”“雷神山”式的医院。

秦朝时就设有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医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城旦”是秦朝的劳役刑之一,是指强制男性犯人早起去修筑城墙的苦役;“鬼薪”是秦朝时的一种徒刑,指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疠”指麻风病。

在秦朝,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后,并经过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以防止麻风病毒传播蔓延。

《睡虎地秦墓竹简》在“封诊式”一节里详细记录了一个病例:某里的里典甲将该里士伍丙送到官府,报告说:“怀疑他是麻疯病,将他送到。”官员讯问丙,丙供称:“在三岁时患有疮伤,眉毛脱落,不知道是什以病,没有其他过犯。”

官员命医生丁对丙进行检验,丁报告说:“丙没有眉毛,鼻梁断绝,鼻腔已坏,探刺到他的鼻孔,不打喷,臂肘和膝部……两脚不能正常行走,有溃烂一处,手上没有汗毛,让他呼喊,其声嘶哑,确诊是麻风病。”2.汉朝的隔离区

西汉平帝刘衎即位时才9岁,实际是由大司马王莽主持朝政。这个小皇帝也是多灾多难,在他改元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大灾难。

《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青州尤为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瘟疫大流行。

面多严重的灾荒和疫情,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下,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济灾民。灾区还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

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200区,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

朝廷撤销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建起官署与住房,招募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给口粮,并分配土地与生活用具,借给犁耙、耕牛、种子和粮食,让灾民病愈后在这里安居乐业。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媲美。3.苏轼也曾建立隔离区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52岁的苏轼得到皇太后的恩宠得以东山再起,到达杭州任太守。

赴任后的苏轼也是春风得意,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他利用与皇太后的特殊关系,向朝廷争取资金4万贯修缮官衙、城门、粮仓等。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颗粒无收,饥民哀嚎,流离失所。由于饥民食用死掉的家畜家禽,造成疫疾大流行。一时米价上涨,人心惶惶,社会不稳。

苏轼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粮米救济饥饿的人,向贫病交加的百姓减价出售常平仓的大米,以解饥荒。这才稳定了物价。

他还命令官府做了很多饘粥,救济饥民,又拿出在老家眉山名医巢谷处央求到的“圣散子方”,配成药剂发给患者,并派官员带着医生到各街巷为患病者医治,救活了很多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从长远考虑,他深知“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于是苏轼将朝廷拨付的修缮费节约出来的2000缗钱拿出来,自己又慷慨解囊,捐出50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很快建起了一处病坊,取名“安乐坊”。

据记载,安乐坊在三年时间里就医好了上千个患者。苏轼还未雨绸缪,广蓄粮米、药品,以备急用。

后来朝廷充分肯定了苏轼的做法,将安乐坊收归朝廷管理,更名为“安济坊”,聘请道士主持经营,并拨付经费,还赐给该院医护人员“紫袍”,使其具备了“公务员”身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苦人治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西王母墓是真的假的?古代真的有西王母吗?

全文共 2160 字

+ 加入清单

西王母我们都知道,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西王母在神话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现在也流传着很多有关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但是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西王母是一个虚构的神话人物,在历史上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然而曾经发现了一座西王母的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说西王母真的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她并不是神话虚构出来的,而是真的存在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1.西王母简介

王母娘娘,又称: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称为“上圣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书》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

晚期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墉城集仙录》则称虎身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2.西王母的墓室怎么回事

在中国荒山的一处古寺庙边上,一场大雨冲开了一处古墓,考古专家闻讯赶来,却发现这处古墓非常神秘,墓志铭上赫然写着西王母的名号,难道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确有其人吗?考古专家带着激动的心情细心探索着文物,历史是一门讲究现实的科学,它的存在价值在于不断通过发掘出的材料还原发生在过去的真人真事。

而西王母的记载在很多神话故事和传说中都有记载,早现在先秦时期便有历史典籍记载西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之中,和上古时期的各位皇帝平起平坐,而汉朝时期的西王母被神话传说称为拥有长生不死药的半人半兽的神仙,明清时期神话怪诞小说层出不穷,西游记中便把西王母演绎成为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王母娘娘。

直到考古专家发现这处完整保存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古墓,才掀开了西王母的神秘面纱,但是对此考古专家心怀疑虑,西王母传说由来已久,为何这座古墓中的西王母却死于一千五百多年前?专家通过翻查历史发现,墓主人死亡的年代在隋朝,通过对隋朝文献的详细查找,考古专家最终发现,这处西王母并非传说中的那位王母娘娘。

原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常年征战隋朝元气大伤,而此时突厥看到隋朝的空挡便时常来犯,隋文帝被逼无奈,只好请向夫人前去说和,结果向夫人牺牲自己嫁给西突厥可汗才平息战乱。

后来突厥可汗死后,向夫人的儿子继承汗位,向夫人被人们尊称为西王母。后来向夫人回隋朝探亲,却在隋朝探亲这段时间,突厥发生内乱,向夫人的儿子被杀,因此向夫人只能生活在隋朝,而向夫人死后,便以西王母的规格下葬。3.西王母的配偶东王公

东王公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被认为是“阴阳”中的阳神,对应阴神西王母,并无父母。东晋葛洪则认为王公与王母都是盘古、太元圣母所生。这个版本可见将王公、王母视为兄妹夫妇。

也有的说法认为,周穆王为东王公的转世。

到了汉末道教,西王母被认为是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神,主管女仙,执掌昆仑仙山。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为东王公,主管男仙,执掌蓬莱仙岛。可以说西母与东皇相当于神仙中的人事管理。

西王母在战国时期见诸记载,东王公见于汉代。在当时颇为高涨的阴阳观念,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西王母与东王公在东汉时期对举的记载凡三事:

《历代神仙演义》: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见于郭宪的《洞冥记》和伪托东方朔的《神异经》。灵帝时人服虞曾引过《神异经》的有关文字,故胡应麟言:“汉人假名东方朔作《神异经》”。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祀东王公与西王母为阴阳二神,见于东汉中叶赵晔《吴越春秋》。《史记》言越王勾践靠“七术”复国,具体内容未详,而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言其第一术——“尊天祀鬼神以求福”,即“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与东王公皆作雍穆王者之象,俨然为长寿富贵的守护神。纪年为汉元兴六年(公元105年)的环状乳神人神兽镜铭文曰:“元兴元年五月丙午日天大赦,广汉造作尚方竟(镜),湅(炼)三商周得无□,世传光明长乐未央,富且昌,宜侯王,师命长生如石,位至三公,寿如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立至公侯”。

在吴承恩《西游记》中,东华大帝君出场诗就很有暗示意味:

盈空万道霞光现,彩雾飘祆光不断。丹凤衔花也更鲜,青鸾飞舞声娇艳。

福如东海寿如山,貌似小童身体健。壶隐洞天不老丹,腰悬与日长生篆。

人间数次降祯祥,世上几番消厄愿。武帝曾宣加寿龄,瑶池每赴蟠桃宴。

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灵山参佛面。

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被皇帝赐自尽之后,能不能逃跑呢?

全文共 2031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人很多时候并不理解古代人的一些做法,比如在被皇帝下令赐死自尽的时候,有人认为,为什么那些人不选择逃跑而是等死呢?另外就是在电视剧里面出现过一些逃跑的场景,偷偷跑掉之后改变自己的装束,逃过一些关卡的搜查,最终获得一条生路。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看。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赐自尽的例子吧。

白起,长平之战后,他本想趁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的邯郸城,但韩国与赵国派苏代前来游说应侯范睢,范睢也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以后他的地位会不如白起,所以就劝秦王停战,秦王答应了,白起知道后,对范睢与秦王不满。

邯郸之战的时候,白起称病不出,所以秦军在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还有邯郸城的赵军的围攻之下,败得很惨,白起还说:秦王就是不听我的话,才有此败的。

秦王听了十分的生气,就命白起出战,但是白起仍然称病不出,所以秦王免去了白起的爵位,变成了普通的士卒,并且命令白起离开咸阳城,到阴密去。白起离开了咸阳城,走到了西门十里的杜邮。

秦王和大臣们讨论说:我让白起离开咸阳城,他还很不高兴呢,很不服气呢。秦王就派使者赐白起一把剑,让白起自刎,白起说:我究竟有什么错呢?上天竟要这样对我?

过了一会儿,白起又说:长平之战,我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几十万赵军,我确实是该死,然后自刎而死。

那我们想几个问题,秦王为什么要赐白起自尽?白起为什么顺从了?白起如果不顺从,那么他有其他的法子逃生吗?

显然,秦王并没有夷白起三族,他之所以要杀白起,是因为邯郸之城的战败再加上白起拒不听命,还冷嘲热讽,秦王一气之下就将白起贬为庶民,并令他离开咸阳,并将之赐死。

而白起,此时已是个庶民,派去的使者,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而是带着一队人马过去的,如果白起不自刎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对白起行刑的,另外白起如果自刎,那只有他一个人有事,如果他逃跑的话,那么他的三族将被株连。

白起,这个时候也逃不了,即使逃了,也只能逃一时,终究还是会被秦王抓住的,而且还会连累三族,所以一般来说,被赐自尽的人都选择了顺从,而不会选择逃跑,其实自尽算是最体面的死法了,罪止一人,不祸及其他。

赐死这事儿,是个制度。是个优待王公大臣、给你留点体面的制度。你要是想体面,皇帝就让你体面,你要是不想体面呢?那派去赐死你的人就帮你体面。

王族刑于隐者,所以议亲。刑不上大夫,所以议贵——刘昫·旧唐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所以归根结底,赐死是一个兼具"礼"与"刑"双重性质的处置方法。所以说先秦大多赐剑——伍子胥领夫差之剑而自尽、白起领昭王之剑以自裁,反正这剑我给你拎过去了,今天肯定是得砍死你,无非是你自己砍还是我帮你砍的事儿。

秦一统天下以后建立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力扩大了,臣子反抗的能力更弱了。于是赐死开始更优雅一点了,我把意思递过去,识相的你自己死

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

到了汉朝,赐死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明诏赐死、暗示赐死、赐牛酒、召廷尉,多种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要么你选择乖乖受死,免得遭罪,要么就大家都不体面。

那有没有不肯死的?当然有啊!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犯了死罪,文帝看在这是自己亲舅舅外带有迎立之功的份上想赐死他,结果薄昭不肯,表示老子就是不死,就是不死!你能咋地?

咋地?我派满朝大臣到你家门口哭丧去,宣告你社会性死亡,你死不死?死了。所以最后这事就成了一个传统文化——我不羞辱你,你也别恶心我,大家都是文明人,为什么不优雅一点呢?

上( 汉文帝 ) 深纳其言 ,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至武帝时,稍复入狱,自宁成始——班固·汉书·贾谊传

其实接着挺下去行不行?当然行,然而接着挺下去,体面就没了,就是抓捕下狱、全家一起遭罪了。当然有人表示我就是有骨气,就是要跟你硬刚到底,比如王嘉,药送到嘴边死活不吃,最后让汉哀帝大怒,"系狱二十馀日,不食欧血而死",有意思么?

所以说赐死这事跟皇权是紧密结合的,是在已有的司法体系框架下对大臣们的一种优待——他要是能跑,不用等到你赐死也能跑;他要是能不死,那你肯定也知道自己弄不死他,干脆就没法下这个诏。不然曹髦为什么要带头冲锋?直接把司马昭赐死不就完事了么!

其实啊,被赐死的人里还是有挺多爱惜生命不想死的。然而形势比人强啊,你以为赐死就是老哥一个到你家跟你扔道旨意过来么?人家是带着全套的"体面套餐"来的!你想留遗言?没问题!想料理后事?没问题!想吃点好的?没问题!体面人嘛!只要你肯死,这些都不是事!不过你要是不想死,那可就不行,大伙就得帮你死!建中四年(公元783 年)十月,卢杞诬告检校司空崔宁与朱泚通谋,《旧唐书 • 德宗纪》言"赐崔宁死"实则由"中人引宁于幕后,二力士自后缢杀之"。

所以说啊,大家还是体面一点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诗人表达亲情、爱情、友情经典古诗词合集

全文共 2514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写诗,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各种情感,都能包含在一首诗当中。而诗词是可以让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共鸣的,这点也是古人非常需要诗词的原因之一,毕竟有这样一个环境可以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进来。虽然我们现代人已经没有在写诗了,但是对于古人的诗词依然非常看重。这次就为大家准备了古人舒服各种感情的诗词,一共有十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的一生与“情”字是分不开的,亲情、爱情、友情,每一种情都让人无法割舍。古诗词中的十种情,哪一种让你动容?

亲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别老母》【清】黄景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唐】杜甫

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

——《谁氏子》【唐】韩愈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墨萱图》【元】王冕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母别子》【唐】白居易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归家》【唐】杜牧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击鼓》【先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留别妻》【两汉】苏武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唐】白居易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长安古意》【唐】卢照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唐】元稹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宋】秦观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汉】佚名

兄弟情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旧题苏武诗 》【两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

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孟氏》【唐】杜甫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感怀弟妹》【唐】沈千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两汉】曹植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伤情》【唐】孟云卿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晋】陶渊明

爱国情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江红》【宋】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宋】陆游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宋】辛弃疾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汉】曹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唐】李贺

思乡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唐】岑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唐】韦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唐】宋之问

离别情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行行重行行》【两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宋】柳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唐】李白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追思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宋】苏轼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宋】陆游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梦微之》【唐】白居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别房太尉墓》【唐】杜甫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李白墓》【唐】白居易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临江仙》【宋】晏几道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半死桐》【宋】贺铸

相思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宋】李之仪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唐】王维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唐】温庭筠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思》【唐】李白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温庭筠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词》【唐】李白

师生情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白居易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清】郑燮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唐】韩愈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杂剧·温太真玉镜台》【元】关汉卿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医针灸 古代有钱人才能用这个治病

全文共 213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吗?在石器时代时,就有把石头磨得尖锐后按摩治病的习惯了,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经络通畅,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与挥复健康的目的。随着时代转变,使用的器具发展成今日的针灸里疗法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就和小编一起走进针灸的世界吧。

古代,因为医疗条件落后,所以很多人都很难治病,平常人家往往会通常搭脉诊病,然后服用一些中草药来治病。而针灸则显得很奢侈,据说只有有钱的人家才能请得起大夫为其针灸。

时至今日,针灸已经逐渐发展成今日利用药草来熏,药草的药性加上温热的刺激,以调整个身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功能,进而增进身体健康。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的作用疗效、注意事项以及针灸常见异常情况和处理哦。

针灸的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

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很简单,也就是将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转化为平衡状态,这其实就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针对于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不同的,但从总体上却可以归纳为阴阳失衡。

扶正祛邪

所谓的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产生的正气来去除邪气。疾病的发生发展到治愈,本来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可以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从字面上来看,灸是与火有关系的一种治疗方式。这就要追溯到钻木取火时代,可能是主妇在煮饭时,发现疼痛的部位在火边烤,疼痛就状况就改善许多,于是就逐渐发展成今日利用药草来熏,药草特殊的气味,加上温热的刺激,以调整个部位生理机能,增进身体健康,达到治疗疾病的功能。

针灸的意义针灸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也是最迅速却实时可达到效果且非常简便的一种医术。研究用针或施灸之手术与方法,称为针法与灸法,对于一般疾病,在临床时,通常使针与灸两者并用,因此,通常称为针灸。

传统针灸疗法该注意些什么?

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等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但是,针灸虽然简单易行,但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专心致志

针灸时,注意力要集中,嘱咐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为防意外,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中心剪一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

选择合适的体位

合适的体位是指一方面要保证患者舒适、自然,另一方面要保证能够准确找到穴位,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注意防火

现代人的衣服不少是化纤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注意保暖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此时一定要及时使用消炎药,防止感染。

掌握施灸的顺序

如果施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饭前空腹时和饭后不要立即施灸等。

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先小剂量,施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加大剂量。

防止晕灸

晕灸者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灸足三里10分钟左右。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应将自己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针灸常见异常情况和处理

针刺过程中,万一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常见的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滞针

针刺进皮后,有时遇到捻转、提插发生困难,甚至不能将针退出者,称为“滞针”。大多因受术者紧张而引起肌肉痉挛,或捻转幅度太大以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对精神紧张者应解除其顾虑,放松肌肉,或在附近按摩。若因肌纤维缠绕针身,可反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出针。

晕针

初次接受针刺者往往由于精神过于紧张,或体质虚弱,疲劳、空腹,或针刺手法过强等原因,均易引起晕针。

其表现为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多汗肢冷等。出现晕针现象时,应立即全部出针,平卧,放低头部,喝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刺伤重要脏器:针刺过程中或留针时出现心跳增快、气闷、紫绀等症状,大多是由于刺伤心、肺,肾、髓等重要脏器而引起,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断针

多因针身锈损剥蚀,或捻转手法太强,或滞针、弯针后处理不当,致使针身折断,残断留在体内。

此时要沉着、冷静,用左手固定穴位周围皮肤,不要移动体位,如断端露于皮外的,可用手或镊子拔出,如断针深不可见,应手术取出。

弯针

进针时指力不匀,用力过猛,或进针后因强烈针感使针刺部位的肌肉急剧收缩,或留针时变动体位,均可使针身弯曲。遇到弯针,宜将针顺势拔出。

如因体位变动所造成,应先恢复原来体位,然后出针。

结语: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针灸的注意事项和针灸常见异常情况和处理,小编觉得这个在针灸疗法里边还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针灸的作用机理大家应该也看明白了,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一试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的辽国和现在的辽宁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1599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省,作为现在我国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而说到东北,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毕竟东北地区最有名的就是他们那一口极具感染力的方言了。而“辽”这个字,在古代还有一个辽国,属于宋朝时期的外族,既然同样都带有一个“辽”字,辽国和辽宁之间是不是会有什么关系呢?辽国和辽宁究竟有何关联?

辽朝、辽宁、辽东中的辽都是指辽河辽是契丹南下中原而改的国号。辽、契丹都在不同时期成为契丹人的国号。重视草原传统,就称呼为大契丹国;有意染指中原,就称呼为辽。

947年,契丹军攻占后晋都城汴梁,灭后晋,耶律德光于是改国号为辽。需要注意的是: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时的疆域包括了契丹国和后晋的疆域。即占据中原。

契丹为什么用辽作为国号呢?原因很简单,契丹初期是在辽河一带发展壮大的,以辽河的名称作为国号,符合中国历史历朝历代建国的传统。

1、刘邦被封汉中,因此以汉为国号;

2、曹操被封魏王,因此曹丕以魏为国号;孙权占据江东吴地,因此以吴为国号;

3、司马昭被封晋王,因此司马炎以晋为国号;

4、五胡时的刘渊汉赵、张蹇前凉、石勒后赵、慕容皝前燕、苻健前秦等都是以所在地传统名称为国号;

5、北魏原国名代国——以所在地名称为国名,北魏的国名拓跋鲜卑以黄帝后裔自居、黄帝发源地在魏地,因此以魏为国名;北齐以高欢被封齐王作为国名;

6、李渊被封所在封地为唐为国号;朱温后梁、石敬瑭后晋、赵匡胤宋等都是以兴起地名称为国号。

辽是以辽河名称为国号,金同样是河流名称。金的国号,是以完颜部所在地出虎水的名称。出虎,是女真语金的发音。

辽宁省的由来

辽宁省,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就分为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辽东、辽西的称呼在历史上存在了很久的时间。在渤海国建立后,辽宁省一度被称呼为渤海。

元朝时为辽阳路、沈阳路。明朝时属于辽东都司。清朝时先后为奉天将军、盛京将军、奉天省。1929年东北易帜后,改奉天名称,其中有五个候选名称:辽东省、沈阳省、安奉省、关东省、辽宁省。最后以”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名为辽宁省。

历史上的辽国和现在的辽宁省还真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小呢!那它们是什么关系?跟随本人的文字往下看。

首先,土地管辖。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辽宋对峙时期,宋朝是被称之为“南蛮”的,因为宋人都在南方居住,北方基本都是辽人、金人和蒙古人的活动区域。现在的辽宁省整个版图都在当时辽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辽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候,北边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边直达河北南部的白沟河,西至阿尔泰山,东到日本海。版图领域比现在的辽宁省要大很多,甚至东三省地区加一块也未必能赶得上。

其次,国名来源。

刚才本人也说了,难道都有“辽”字就有关系了么?答案是肯定的。《辽史》里并没有记载辽国为什么称之为“辽”的原因,但是大部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猜测,可能与辽国境内和辽宁省内都共同拥有一条河有关,就是辽河(本人前不久路过辽河的时候,发现河水都快干了,生态环境要保护啊)。

辽宁省最早的名号叫“奉天省”,取自圣旨的开头“奉天承运”之意,主要是为了纪念大清夺得天下,鸿运降临此根基之地。后来军阀时期,东三省的统领换成了张作霖,其子张学良少帅将“奉天”改为“辽宁”。

辽宁的基本寓意是:辽阔又安宁,因为当时的年代动荡不安,东三省是一片广阔的沃土,资源丰富,外敌(尤其是日本)对东北这块土地虎视眈眈,所以经常发生战乱,少帅可能也是希望安宁的日子早一些到来吧。

第三,历史由来。

宋辽时期,辽国又称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各位看官可还记得天龙八部?就是那段时期,顺便祭奠一下金庸大师),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9个皇帝,持续210年。

公元916年,辽国成立,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成为辽国的创始人,当时的国号为:契丹,定都临潢府。后来又过了31年,公元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灭后晋,耶律德光称帝,将国号正式改为:辽。公元983年,辽国曾经恢复原名“契丹”,1066年又改回“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得位最正的三个皇帝是谁?其他皇帝都是逼宫篡位的吗?

全文共 209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有很多,不过历朝历代每个皇帝得到皇位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很多人可能觉得,除了那些通过起兵或者谋反的方式得来的皇位,大部分人应该都还是比较正经的吧,都是上一任皇帝传下来的皇位。但其实真要说得位最正的话,其实从古至今也不过就只有三个皇帝而已。这样说一定有很多人不太敢相信吧,怎么可能只有三个人得位最正呢?如果这样说的话,究竟是哪三人得位最正?为什么说其他的皇帝们都是通过逼宫或者篡位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皇位,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得位最正的三个皇帝

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汉高祖刘邦也在沛县正式起义响应陈胜吴广,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与西楚争霸,终得天下。刘邦出身农家,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天子。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西汉末年,政治极其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篡汉后,试图改善这个情况,于是实施了一些改革的措施。然而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社会矛盾激化。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海内分崩。绿林赤眉等各地民众起义反抗,身为一介布衣却有着汉室血统的的刘秀也在南阳郡乘势起兵,并在昆阳大战中一战成名。

刘秀后来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势力日益壮大,两年内就成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一方诸侯。公元25年,刘秀在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刘秀从起兵到称帝建国仅3年。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得国得位,比起刘邦和刘秀还要正。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话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忽必烈灭宋后,元朝统治了中国98年。有元一代,汉人始终是最下等的人。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疯狂的剥削汉族人民群众,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最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也加入了反元斗争中。明太祖朱元璋经过20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推翻元朝,让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2.为什么很多千古明君都是篡位得来的

在古代社会中,远远要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还要残酷和严格,所以一个人若是想要谋权篡位肯定是要有很高的本事的,也不是说靠武力或者能力就能当皇帝的,在夏商以前的时候,古人推选皇帝都是要选择顺应民心的的能人来继承皇位的,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当中,在禅让制还没流行的时候,选举王位人选是靠能力和武力的。

不过到了皇权封建社会中,一个人靠武力和才能都不会被选为当皇帝,因为禅让制决定了,皇权继承人只能是有皇家血统的人,不过如果统治者的能力不够,民间农民起义的话,皇帝就有可能会被武力推翻政权,其中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就是靠武力来获得天下的,并且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开国皇帝。

除了武力和军队来获得皇位之后,想要篡位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拥有政治能力,这样的人很会官场之道那一套,能让百官心服口服帮助他扶持他上位成功,最重要的是,他说话做事都非常的有信服力和威力,让百官都很信任他能够当一个好皇帝。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杨坚从一个丞相篡夺了北周的宇文家族的皇位,顺利当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当时杨坚就是因为朝廷上下的官员都与杨坚交好,没有阻拦和揭发杨坚想要篡位的念头,所以他的篡位之路要比其他一些开国皇帝要顺利的多,并且还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让天下再一次统一。

所以说,古代篡位的皇帝有这样几种,一是靠能力篡位,二是靠能力和武力篡位,三是靠政治能力篡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第二种,靠的是能力和武力篡位,因为想要推翻一个人的统治肯定是不会那么简单的,所以像刘邦、朱元璋、这种市井小民能够当上皇帝,不仅靠的是人心支持,还靠着手下的几万部队,不然他们能够从市井之辈当上皇帝简直是做梦!

还有就是李世民和赵匡胤的,他们都是背叛了当朝的皇帝,用了计谋夺取的皇位,并且都动用了武力,获得了宝座,不过他们都没有诛杀开国功臣,反而用自己的能力让国家便的越来越好。3.为什么说朱元璋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朱元璋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不要说亭长了,他连个芝麻绿豆长也没当过,是个纯而又纯的小老百姓。刘邦的家境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是一个中产,刘邦偶尔还能结交一大帮朋友,去小酒馆喝喝酒,日子其实过得相当滋润。但朱元璋则是彻底的赤贫,长期的理想则是能吃顿饱饭。

朱元璋没当过前朝的官,所以他起来造反,就不算背叛前朝,就理直气壮。朱元璋后来做的第一个小官,就是在反抗元朝统治的义军中当上的。他没有任何倚赖,不借助任何先天的力量,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打下来的天下,所以叫作叫作一—得位最正。

这样一来,朱元璋的下层出身反倒成了他的政治本钱,成了让人信服他敬佩他的地方,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开国皇帝。

“得位最正”,这四个字可不简单!你要得位最正,你就一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你的人生道路就一定会比别人更艰辛。我们现在经常说某某人是个成功人士,是因为某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者在仕途上,或者在专业上,或者在财富上取得了成功。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去界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话,笔者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大家想啊,他从社会最底层,说句不好听的,一个像乞丐一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帝制时代社会最顶层的唯一的一个人——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的假发是从何而来的?揭秘假发的历史

全文共 1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通过很多古装电影或是影视作品,对于古代美女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但是头发这个东西却不是人人都会拥有着完美发发质。在古代,人们也会有着脱发的烦恼,或是发量不够,撑不起华丽的造型。于是假发就成为了男女老少都非常青睐的必须品了。那么中国的假发历史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历史上,假发最早的记载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国风》里有一首诗歌《君子偕老》,名字听起来很浪漫,但其实是一首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这首诗中反复赞美宣姜华丽的服饰和美丽的容貌,用来反衬她的品行不端。

其中有一句:“鬒发如云,不屑髢(dí)也。”意思是宣姜的秀发如云一般浓黑又稠密,根本用不着假发来装点。在卫宣公所在的春秋时代,假发已经有它的专有名词了。

在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古墓中,出土了多件假发实物,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西汉的辛追墓,墓主人辛追不仅在头上佩戴了假发,陪葬品中还有备用的假发装在双层九子奁内。

到了唐代,假发的使用和需求量达到了一个巅峰,这和当时的审美观有点关系。从画作和陶俑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仕女们的发型十分多样化,发髻高耸,整体造型饱满。从文字上看,汉代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风气,到了唐代“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假发已经相当普及。

在唐墓中出土了多种样式的假髻,有纯木头做成的,有用麻布做衬里,再缠绕鬃丝做造型的。妇女们平时使用假发的手法灵活,有的直接配戴一个做好的发髻,有的真假掺半把假发盘进自己头发里形成一个整体,让人分辨不出真伪。

元朝时妇女流行包髻,用头巾把发髻包裹起来,到了明代,演变成一种用丝网编织成锥子形状的发罩,称为䯼髻。䯼髻的材质有金、银、铜、铁、马鬃、真发、布类和纸类等,䯼髻上配戴的一整套首饰都有明确的规范。除了䯼髻,明代妇女还会配戴普通的假发,宁王妃出土时,头顶上戴了一块缝在布上的假发片来遮挡秃顶。

清朝时期,满族妇女们的发型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旗头,也叫二把头,起初是用真发做的造型;随着旗头的增大,逐渐地掺入了假发;在晚清时期的“大拉翅”发型,是直接用一块硬板子代替了。据说慈禧太后秃头很严重,除了大拉翅以外,下面的头发是用假发片,但是在照片里完全看不出来。

唐代时,人们用木头做成发髻,明代有网状的䯼髻,最常见的是用动物的鬃毛,比如猪毛、马毛等做染色处理后编织成所需要的形状。

有的假发直接用真发,但是真发比较难得,古人看重自己的头发,不会轻易剪发。他们因为某种原因剪了头发之后,会将头发保留下来,将来自己留作假发用。

还有一种情况,贫穷的妇女会售卖自己的头发来换取银两。南北朝的《世说新语.贤媛》篇记载了一个故事。晋代有一对母子,家境贫寒,儿子陶侃年少时心怀大志。他们同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叫范逵,被众人举荐为孝廉,也就是被推荐去官府任职了。

有一次,范逵到陶侃家来投宿,正值冰天雪地的冬日,而陶侃家家徒四壁,范逵的随从仆人和马匹又很多。于是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前面去留客吧,我自有办法。”

湛氏把自己曳地的长发剪下来,做成两副假发,换了几石米。她还把屋里的柱子劈下一半当柴烧,睡觉用的草席铡碎了给马匹当草料,客人和随从的仆人们都招待得很好。

范逵听说了这个情况后,感叹道:“没有这样的母亲是生不出陶侃这样出色的儿子的!”范逵离开后,广泛传播陶侃母子的声名,后来陶侃也被举荐为孝廉,成为晋代著名的大将军。陶侃的母亲湛氏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记录朝鲜半岛历史的《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关于新罗向唐皇朝进贡头发的记载有四次,单单开元十八年和开元三十三年这两次,新罗进贡的头发总量就达180两之多。大概是因为汉人受儒家观念影响,不会轻易剃发,外族就没有这个约束了。

从这个侧面看出当时唐朝对假发的需求量有多大,说全民女子都戴假发或许也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没有电的夜晚 古代人都干啥

全文共 1116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现在是一个信息更新很快的时代,我们可以在家就能够知道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在晚上或者是闲暇之余人们可以通过上网或者是看电视可以了解很多的事情,那么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那个时候没有电是怎样度过夜晚的呢?古人夜晚都在干嘛呢?我们了解到的像是打猎、饮酒、作诗、赏月还有打猎等等。那么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古人夜晚的生活吧。

本分型睡觉发呆,

社交型喝酒会友,

情绪型想媳妇老公,

文艺型登楼望月。

我们一起去了解,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夜深山空,晚上大雪的情景,能不能和友人畅饮一杯呢?有在一起围灯下棋的,有独赏明月的,有诗人在把酒迎欢的。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也很想尝试一下呢?下面小编就带你去见识一下吧。

古人夜晚都在干嘛呢

1、睡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很传神,画面感)

2、发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喝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等人下棋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会基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6、叹气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织布

古代女子在家多半是十七岁的时候嫁作人妇,心理埋着苦意。自己的夫君为官府工作,女子需要再家守节,并且还要思恋自己的丈夫,丈夫常日在外独留妻子一人在家只有陪伴着的织布机,也有不得休。

8、洗衣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9、送人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10、想媳妇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1、想老公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睡别人老公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好吧,这个...其实最后两句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3、偷东西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14、逛青楼

诗词尺度有点大,就自行查阅吧,婉约词里,还有很多古典名着里...很多

15、各种爬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16、看月亮

我们通过古代的诗人就能够发现这一点,很多的诗人喜欢在晚上赏月作诗,所以也早就一批的文人,那么现在的你是否也想要体验一下在夜晚的时候赏月作诗的情景呢?

17、拉屎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18、打灰机

独坐书斋手作妻,此情不与外人知,若将左手换右手,便是倚妻再娶妻。

19、打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0、打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人的“夜生活”

现代社会的夜晚,人们可以唱KTV、上网、看电视消遣娱乐。不过,古人也有“夜生活”,只是方式与今人不同。

歌妓文化发达

歌妓和歌妓文化是古人夜晚娱乐的重头戏,各代皇宫和贵族府中都有歌妓,会根据需要安排不同类型的歌舞表演。

歌妓数量的多少,在一个时期曾是贵族财力的证明,东汉时期有位贵族养了上千歌妓。歌妓的才艺都很出众,歌唱、舞蹈、乐器样样精通,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

关于歌妓表演,一些诗词画卷中都曾有过记载。《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记录了南宋官员韩熙载家中歌妓表演和宴客的场面。唐代贵族、文人与歌妓酬唱交往的现象也很普遍,有些文人甚至把歌妓当作红颜知己,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关于歌妓的描述。

喝茶听书看戏

大型聚会和歌妓表演是达官贵人家中的娱乐,老百姓也有很多自己消遣的方式。

古代百姓市井“夜生活”,至宋朝发展为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废除了以往的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人们活动的时间和范围扩大,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夜晚来临,人们喝酒品茶,观看各类表演,热闹至极。

宋朝茶文化非常发达,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体现。“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式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得胜的人会获赠好茶一壶。边品好茶边听戏,这样的夜晚当然丰富多彩。

与今人相比,古代人对节气变化和一些节日更为注重,七夕、中秋、除夕、元宵等节日的夜晚都会有更为隆重的活动。

揭秘:古代女人来月经用什么?

据推测,人类的女祖先们曾使用过各种吸水的材料来处理月事,比如干草、海绵、动物的皮毛和羽毛等等。传说古希腊女数学家希帕提亚一生清心寡欲,专注于数学,但因为面容姣好,常遭爱慕者围追堵截,于是希帕提亚就将女人月事时用的布条掷在追求者面前,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看来古希腊的时候女性已经开始使用布来吸收月经了。

在古埃及,女性会使用叠好的亚麻布来应付月经。在中国,古代的女人们也会使用布头来DIY成月经时的卫生用品。甚至一直到了近代,在现代卫生巾发明之前,女性用品仍是能省则省,整点布条之类的东西,用完了洗洗晾干下个月接着用。甚至英语里还专门有句俚语叫做“ontherag”,字面的意思是“在破布上”,实际上就是处于经期的意思。

女人月经的历史,肯定远远长过月经带、卫生巾、卫生棉条这些东西的历史,那么以前的女性,会用什么方法来搞定例假呢?可惜,关于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早期记载很少,且言之不详。

这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很多文化当中,人们常常会认为女人来月经是不吉利或不干净的事,而且男性对这些事也是避而远之的,故而不愿意对此加以详细描述或者觉得不值得描述。

过去的卫生用品

据推测,人类的女祖先们曾使用过各种吸水的材料来处理月事,比如干草、海绵、动物的皮毛和羽毛等等。传说古希腊女数学家希帕提亚一生清心寡欲,专注于数学(女死理性派么……),但因为面容姣好,常遭爱慕者围追堵截,于是希帕提亚就将女人月事时用的布条掷在追求者面前,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看来古希腊的时候女性已经开始使用布来吸收月经了。

在古埃及,女性会使用叠好的亚麻布来应付月经。在中国,古代的女人们也会使用布头来DIY成月经时的卫生用品。

甚至一直到了近代,在现代卫生巾发明之前,女性用品仍是能省则省,整点布条之类的东西,用完了洗洗晾干下个月接着用。甚至英语里还专门有句俚语叫做“ontherag”,字面的意思是“在破布上”,实际上就是处于经期的意思。那时候妇女的卫生用品,很多都是自己做的,当然还有工厂的产品。

用布做的月经用品,终究洗起来太麻烦,而且反复使用也不能保证卫生,幸好,一次性的卫生护垫出现了。

现代卫生巾的起源

说起一次性月经垫(menstruationpads),它最初的创意来自一个全世界人民都很脸熟的人,那就是头像印在满地球流通的美元上的富兰克林。不过最初他的设计是为了救助中枪的伤员止血(小Tip,卫生巾的确是止血好帮手,玩户外的朋友都知道)。不过,直到富兰克林去世近100年后,到了1888年,最早的一次性卫生巾(品名为SouthallsTowels)才成功上市。

其实即使到了20世纪初的,能清洗,可以反复使用的月经用品还没完全退出舞台,而且,无论是自制的还是量产的,当时的月经用品必须借助几条带子挂在腰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还有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实际上中国的女性到了80年代还在使用月经带。

到了20世纪70年代,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东西出现了,那就是和现代卫生巾相差无几的背面有胶条的卫生巾。这也等于判了月经带的死刑。

从此往后,卫生巾就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了,只是材料更好,更轻更薄,还加上了护翼和沟槽。

古代人爱送啥定情信物?送女簪代表认其是“正室”

定情物在我国自古有之,在很多诗词歌赋中都有男女恋人赠送定情物的描述。不过与西方人大多以戒指、玫瑰为定情物不同,中国人在定情物上反而显得更浪漫随性。中国人的定情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为定情物,都可以表达自己对“情”的诉求。

正妻范儿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君子之情玉佩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

情香怡人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直截了当花椒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对半之物狗血必备

古装电视里常有将玉佩等物件掰成两半,各执一块以定情的桥段。这也是古代常见的定情方式。还有将胭脂盒拆开,将盖子送情郎、将镜子折成两半、或将钗一分为二等。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上京赶考或者什么别的远游一趟,一去就是许多年,等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所以这类定情物往往是寻子认亲的证物。

纠结缠绵同心结

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唐朝着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描写的就是一个女子为即将远行的心上人编结同心结时缠绵悱恻的心理活动。

古代女人惩治“小三”的残忍手段

在物欲横流、婚姻岌岌可危的今天,很多遭到配偶背叛的主妇,不顾一切地报复“小三”,手段不所不用其极,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其实,女人残酷打击“小三”古已有之,而且是数不胜数。不仅是为了发泄一腔怒火,更为了断绝男人再“出轨”的后路,对于那些想要主动献身的女人,也颇有“杀鸡给猴看”的警示效果。

清代佚名写的《隔帘花影》中,记述了有位宋夫人,发现她的老公在外包养了一个“小三”。宋夫人带上仆人找到那个姑娘,带回家来,叫人剥光那姑娘的衣服,裸露于堂上,亲自动手用马鞭把那女子打得浑身是血,并剃光了她的头发。

更早的《汉书》记载,汉景帝刘启的曾孙广川王刘去有一个名叫昭信的宠妃,十分嫉恨其他的姬妾与自己分享老公的宠幸,便残酷打击这些姬妾。

昭信曾诬陷一个名叫望卿的姬妾,说她在画师面前赤身裸体,并用鞭子笞打望卿,令诸姬用烧红的铁签灼她的身体。望卿逃跑,跳井自杀,昭信叫人把她拉上来,用木棍捅入她的阴道,然后割下她的鼻子、舌头和嘴唇,并烹煮她的尸体。昭信先后杀过十几个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女人。

大隋王朝开国的时候,因为妻子独孤氏有所贡献,隋文帝杨坚为了感激独孤氏,不仅册封其为皇后,还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为“二圣”。

杨坚每次上朝,都要带着独孤氏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氏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独孤氏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嫔妃和宫女,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一时头脑发热,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然而,男人毕竟是男人,男人怎么能离开女人,何况杨坚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有一次,独孤氏病卧凤床,杨坚一是忍耐不住,就趁机悄悄地临幸了一位叫尉迟贞的后宫佳丽。

这位尉迟贞是宫中梅花苑主人,既年轻漂亮,又体态优雅,举手投足尽显女性的妩媚,让杨坚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女人。相比整日一副女强人做派的独孤氏,可谓是天壤之别。

独孤氏对老公一向看得紧,见他一夜未归,马上派人去打听。得知他偷腥的时候,马上露出醋婆本色,叫上一干手下就去收拾尉迟贞这个横刀夺爱的“小三”。而杨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大早就大摇大摆上朝去了。

独孤氏来到梅花苑,见到尉迟贞二话没说,就命手下拖出去棍棒伺候。可怜的尉迟贞虽然妩媚功夫了得,但铁布衫的功夫却没练过,不多大一会儿就从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

消息传到杨坚的耳朵里的时候,他惊呆了。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连个过门的小老婆都不能碰,不仅大声哀叹:“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这就是汉语“自由”一词最早的出处。

直到独孤氏死后,杨坚才彻底获得自由,不过已经年过花甲。此时,南陈灭亡,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等几个绝世美女进入隋宫。想想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年华,杨坚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再次发飙,左拥右抱,日夜享乐。不想由于杨坚年事已高,超负荷的临幸,不久就病倒在了龙床上了。

当然,打击“小三”最为残酷的莫过于刘邦的皇后吕雉。

本来,刘邦与吕后的感情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在夺取了天下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刘邦又娶了戚夫人为妃。吕后比戚夫人大多了,戚夫人与刘邦“一夜情”时,只有18岁,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家碧玉,而吕后自然就成了黄脸婆“豆腐渣”。

年老色衰究竟敌不过年轻貌美,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戚夫人开始占据上风。刘邦每次外出都由戚夫人陪侍,而把吕后丢在后宫。

此时,本来已定下吕后生的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戚夫人却希望让自己10岁的儿子如意能够继位。刘邦也不看好刘盈,觉得性格不像自己,而如意却很聪明,有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当刘邦把自己废太子的想法拿到朝中商议时,如果不是有口吃的大臣周昌冒死力谏,戚夫人也许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就能够夺得最后的胜利。

后来,戚夫人又多次向刘邦提出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事情,但年老的刘邦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在吕后的精心策划下,太子的势力已形成,没有办法废了。年幼的如意被迫离开京城到三千里外的封地为王。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史称惠帝。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吕雉卷土重来,她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小三”戚夫人罚为奴隶,并让人用钳子把她的一头秀发统统拔光,再罚她去舂米劳动,限每天要舂一石米,如果少半升则要打她一百棍。

据《汉书》记载,自知命运不济的戚夫人悲从心中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隔三千里,谁当使告汝?”谁知吕后闻讯,心生毒计,把戚夫人的儿子如意诱进京城,暗暗把他毒死了。

如意死时是七窍出血,连已称帝的刘盈也于心不忍,大哭了一场,用王的礼仪将同父异母的如意葬了,谥号隐王。

但就是这样还不解恨,吕后最后用“人彘”之刑把戚夫人活活给弄死了。自己的兄弟死后,刘盈很悲伤的,但吕后竟然让他去看“人彘”表演。

刘盈也不知“人彘”为何物,便跟着太监去看了,七弯八绕到一间厕所里,看到一个血人,四肢全被砍了,眼珠被挖了,剩下两个血窟窿,人还没有死,身子还能动,嘴一张一张的,真是惨不忍睹。

刘盈便问太监这是什么,一听是戚夫人,他差点被吓晕了过去。原来,吕雉对戚夫人下了毒手,施了酷刑后,又给她硬灌了药,让她听不见,说不出,半死不活地扔到了厕所里。刘盈因为受此惊吓,从此也不敢“治天下”了,终日饮酒作乐,仅做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

古代青楼女子是怎样避孕的

巩俐出演的一部电影,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种汤药,说是喝了就不会怀孕了。当然,这种药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无从考证,当关于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众说纷纭。

有说将麝香放入妓女的肚脐可以避孕,比如堪称中国“红颜祸水”之最的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姊妹就有记载采取的是这样的避孕措施。当然,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姊妹还不能称其为妓女,但殊归同途。

民间还有记载,如果皇帝不喜欢某个被宠幸的宫女,就会让太监把这个宫女倒挂起来,给她用藏红花液清洗下身,据说可以将宫女体内的精液清洗干净,还有一些野史,说以前皇帝宠幸妃子后,如果说不留的,太监就会帮那女的推拿,确保皇帝的精液不能留在那女的体内。

但是即使是现在,也没有百分之百有效的避孕措施,韦小宝就是避孕失败的产物。过去许多青楼女子在从良后都终身不育,就是长期饮用破坏生育能力的一种汤药,以致绝育,说是服用被称做“凉药”的一种可以避孕的药,也含麝香的成分,会影响生育,但不一定绝育。

也有使用“安全套”的记载,是使用动物的肠衣,有说是羊的,还有说猪膀胱是早期的“避孕套”,但据史料真实记载,西方中世纪宫廷里使用的“避孕套”就是动物的肠衣,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荷兰小帽”。中国古人还用鱼膘作“避孕套”。

在3000多年前的印度和埃及,像鳄鱼、大象这样被认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的粪便也被用到了避孕药方中。事实上,由于这些动物粪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确具有一定的杀精作用。不过,动物粪便所带来的强烈臭味显然会影响古代夫妻们的“性趣”。

也有采取喝水银的方法,水银的确可以避孕的,但水银有剧毒啊,也许可能喝少量的不会死人。现在,在我国的北方农村,许多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就采用喝水银避孕的方法,这肯定对身体有很大伤害。

于是,过去妓女们喝的茶水或日常食物中就被放入少量的水银,据说效果很好,当然,妓女们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是可以避孕的香炉灰什么的,不然妓女们知道水银有毒不敢喝啊!

女人的好面相

古代女人的好面相十大标准

“一善”——头圆额平

所谓的“头圆额平”在面相学中是基本的评判标准,具体是指女子的头型以偏圆润为佳,避免头型有明显的棱角、凹陷部分,在额头方面,应以额头圆润平整光泽为佳,避免额头上出现明显的内凹,起伏和暗淡无光。这样会对于自身的事业产生一定的阻碍。故女子的“一善”是基础的评判标准,主管事业和财运,应首先考虑。

“二善”——骨细肉滑

“骨细肉滑”是相学中评判女子骨相和气色的方法之一,对于运势很好的女士而言,“骨细”是指骨骼比较细瘦,没有明显的骨骼凸出不平,整体的身材较为匀称。而“肉滑”是指皮肤比较具有弹性,没有明显的皮肉僵硬的部位,这一“善”,主要管理女子的整体运势,因此具有骨细肉滑的女生往往运气较为不错,是大家眼中的“幸运儿”。

“三善”——发黑唇红

“发黑唇红”是指女子应以头发乌黑亮泽,双唇红润为佳,忌头发如干草般枯黄和双唇发乌干裂。具有发黑唇红的女生在中青年时期运势稳中有升,并易受到他人的帮助而取得成功,故称为“三善”。

“四善”——眼大眉秀

对于“四善”的女生而言,其评判的标准主要在于眉毛和眼睛亮部分,首先,在眉毛部分,“眉秀”是指眉毛的纹路清晰亮泽,没有眉毛过粗过黑或眉型不齐的样子。具有“眉秀”的女生往往在财运方面会有较大的起色。而在眼睛方面,“眼大”是指眼睛炯炯有神,眼球黑白分明,并非是指眼睛越大越好,只要有神便可为佳,但忌眼睛无神恍惚,眼球黑白不分,让人从整体看有一种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的感觉,这种女生往往运势较为低迷,在发展中困阻常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五善”——指纤掌软,纹如乱丝

对于“五善”而言,主要是针对于掌相而说,即手掌和手指。在手掌方面,“五善”是指手掌厚软红润,在握手中像握“锦囊”一样比较柔软。而指纤是指手指纤长白嫩,肉贴骨生,没有明显的粗糙干紧的情况,而纹如乱丝主要是指手掌中应有适当的手纹,不要过于的光秃。具有“五善”的女生在财运方面和人缘运方面往往比较突出,适宜大量的结交朋友和经商生意。

“六善”——语声小圆,清如流泉

“六善”主要是从声音方面来判断女生的起色面相是否良好的方法,在这里主要以女生说话语气温润平滑,语速适中连续,没有断音、音色发粗发沉发尖的声音为宜。这种女生往往在他人中会有一定的威信,是大家非常容易相处的朋友,正因为如此,会受到大家的帮助而取得发展。

“七善”:——笑不见睛,口不见齿

“七善”主要是评判人缘运势和富贵运势的标准之一,包括笑和口齿这两大标准,在笑上,笑不见睛并非是指闭眼而笑,主要是指在笑时两眼两眼微睁,眼睛如弯月般,给人一种甜蜜温馨的感觉,这种女生一般亲和力比较强,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赏识,因此往往在身边出现一些良机,若能善于把握,便可有所进步。

而在口不见齿上主要是指没有嘴唇外翻导致牙齿外露(如暴牙等)的现象便可,因为牙齿外露往往宜招惹口舌和破财,并且对于自身的形象也有所不利,故只要没有以上的情况变可安心生活。

“八善”——行步详缓,坐卧端雅

“八善”主要是通过女子的言谈举止等小的方面来评判起色和命理的。正如原文所说“行步缓详,坐卧端雅”一样,在评判言行方面,只要适宜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温文尔雅为佳,针对“八善”而言是指在走路时不过急过快,不弯曲前进,在就座时身正稳重,不歪坐斜坐者为宜。对于“八善”主管女子的家庭背景和身份财富,故应有所重视。

“九善”——神气清媚,皮肤香洁

“九善”主要是通过肤色来评判气色的优劣,主要是指皮肤亮泽洁净的女士为宜,忌有皮肤粗糙坑洼,肤色暗淡失光,这样的女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阻情况不利于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女人的好面相十大标准

1、声音柔和

声音柔美甜润、中气畅旺的女子,即使长得平凡,却都能配得条件相当不错的男性,这不是神秘的相术之言,可是有生理与心理的基础!声音柔和的人,个性多半温柔、体贴,绝对是贤内助的典型!作丈夫的因而得力!而中气十足,显示这个人的身体强健,特别是语出丹田,表与心气相通,混然达于外!是以婚姻和谐幸福维持幸福婚姻的招数,人世间,没有好女人,何来好男人?好女人怀着真挚的性情不断参悟人生,修剪完善着自己,也修剪完善着男人。好女人才能打造好男人

2、柳叶眉

眉型弯曲的幅度相当大,同时呈现弧型的这种眉毛,且从眼头长长的到达眼尾的后方,这种柳叶眉的女子,都是善良无比、心肠特软的温柔佳人,不过生有这种眉型的女子并不多,遇到了,就要积极把握,以免错失先机,被其它的人追走了。

3、眼神清澈.

[眼睛稍大,眼珠黑白分明明亮慧黠,就像漫画中的女主角一样。有这种美丽眼睛的女子,都是天真、单纯、开朗,带点孩子气的美少女!漂亮、气质好,而且进退有礼,没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傲气,也因为命好,平日多用正面的思考来看待世人,仅管有低潮与挫折,但面对逆境也都有克服与转移的一套思维,有这样的老婆,幸福!]

4、唇红齿白

嘴唇色泽偏红,同时齿列整齐不尖不龅、齿色偏白,伴随这种相的是声音偏向柔美,咬字清晰。具有此相的女子,和丈夫间的关系甜蜜,夫妻恩爱,感情生活美满。这类能够享受美好情意生活的女子,最大的性格优点,就是性格中庸,既不情绪化也不喜欢大起大落的生活经,而且很善解人意,使得家庭内聚力强,感情基础坚实。

5、垂珠厚大

有着大大的耳垂,定然是「命好不怕运来磨」的类型!耳垂厚大的人,金钱运、朋友运都不错,耳垂大又柔软的女人,对人十分宽厚,尤其对自己的老公、孩子,都会有一份温馨、体谅的心意,有福荫、有人缘,这样的女人有福气极了!如果你的太太是个有福气的人,全家人一定能接收到她的福气,享受到衣食无虑的生活。

6、鼻子高挺

鼻直而挺、山根丰隆、鼻翼饱满的鼻相,这样的女子多半都很有贵气,能做夫人命,拥有如此优良鼻相的女子,就算书念得不是很好,也不见得没出息,因为凭着自信与干练,事业上都会有所收获。荫夫帮夫,这是大鼻美女所会做的事,做老公的算是很受宠又很受保护哩!

7、毛发柔软

发质倾向柔软,个性会很柔和,比较不会自寻烦恼,不自找麻烦,这样的生活会相当幽静、安逸。同时,个性柔软的人还有个好处,行事上不见得没有主见,而是协调性和妥协性很高,总能面面俱到的帮家里解决问题,分忧解忧。

8、田字脸

所谓的田字脸,就是额头偏方型且腮骨突出,同时脸上有着丰腴肉质,整个脸型方中带圆的脸型。这种女子心地相当宽阔,好交朋友又乐于助人,同时也是心思细密,会帮朋友度过难关的慈善家,没工作的,她热心的帮人家安排,缺业绩的,她会帮着找买主。无论如何,愿意付出比别人多的田字脸,娶到他等于同时拥有一堆真心好朋友。

9、人中清晰

女性要是具有清晰、深长的人中,必定是生殖能力强、能生出优良遗传孩子的上上之相!所生子息也容易心存孝道、聪明多福,未来成就且高。人中形美,也是长寿的表征,故而人中也有「寿堂」之喻,聪明加上高寿,夫荣子孝,真是好命。

10、下巴圆满

下巴长得圆圆满满的女孩子,不仅相处起来容易,也是相当善解人意的女子。相书中有言:「丰颔重颐,旺夫兴家。」就是说:下巴丰满,并且有着双下巴的相貌,就是有帮夫运的好相!娶到这样的女子为妻,做丈夫的非常的幸福,因为她们是标准的贤内助,对全家人都相当的体贴,而且开朗大度、温和敦厚,是可以信赖相守的终身伴侣。

揭秘:中国古代女人为何不穿内裤?

在中国古代,封建思想严重束约着人们日常生活,甚至女人穿不穿裤子也是件极为重大之事,道德家们甚至把女人跟裤子的关系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扯上瓜葛,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之事。正是这种观点,让女人在千年里都不穿裤子。

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往。年轻男子对于爱的渴望使其焦虑而压抑,那些不穿内裤的女人则提供了被观测时的“放荡”内容。女人不穿内裤,有其历史传统。王小波在他的《红拂夜奔》里写道:洛阳大街上的妓女对红拂是最不客气的了,动不动就转过身去,撩起裙子来,给她看光溜溜的屁股。洛阳城里的妓女不穿内裤,虽无记载,但考校野史笔记,不难发现王小波描述的贴切。但她们有无“几进宫”的光辉事迹,却不得而知。

三代以来,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便是开裆裤。《易经》里有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穿裙子的男人们撩起衣角渡河去会情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野且!《诗经·褰裳》)。当然,裙里面也不是光溜溜的两条腿。裙里面所谓的裤,其实要称作“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

女人们偶尔也穿这种没有裆的套腿裤。好玩的是,政治和权力最终给裤子加上了一个裆,不仅解放了身体,也解放了生产力——此后的底层人民就一直喜欢穿这种方便行动的服装。

《汉书·上官皇后传》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大将军霍光权倾一时,当时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也是另一位权臣上官桀的孙女。为了保证权力可以延续下去,霍光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第之欢,生个皇位继承人。皇帝身体不好,也没有汇仁肾宝,皇帝不好,大家都不好。

识眼色的医官和侍从们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他们劝皇帝,您身体不好应该少作运动,即使做有皇后就够了,您要实在管不住自己,也好办,让宫女们都穿上有裆的“穷裤”,再系上几条带子。即使皇帝“兽性大发”,一时半会也解不开,不能随时随地行“周公之礼”了。这位不幸的皇后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还在15岁时成为了寡妇,一直到52岁去世。

倒是南北朝时期的胡女,穿着到臀部的短褶,腰间束带,下身是裤口很宽的大口裤,十分精神。胡服热潮席卷唐初风尚,女子们穿翻领长袍,束带,穿紧口裤和皮靴,俏丽可爱。

然而裤子真正成为中国女人的常服,还要再过一千多年。两条腿分立,成何体统?!尤其是女人,穿裤子就是明显要勾引男人嘛。道德家们虎视眈眈,希望把女人们掩在宽袍大袖里,失去本来的女性性别特征,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至于那种只能护住腿部的“胫衣”也并未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无踪。1949年之前的北方,只有两个裤腿的套裤,是老年女人过冬的常备。这种套裤中间絮棉,穿的时候,把两条裤腿套在裤子外面,用带子系在裤腰带上,扎紧裤脚的裤脚带。套裤把冷风阻挡在外面,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过一个融融的冬日。

结语:朋友们在看了上文中小编和大家详细的解说的关于古代人在晚上都会干嘛的事情,大家是否也想体验一下在夜晚没有电的时候去体验那种返古时代的纯真呢?是否也想到以前没有这么多电子产品的时候大家在夜晚一起的畅聊呢?不妨也去体验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代打仗用什么兵器占优势?兵器长短各有利弊

全文共 3271 字

+ 加入清单

长枪、长矛、长戟、弓箭等等都是在古代兵器时代非常常见的武器。在古代战争中,战争爆发刚开始通常都会使用远程弓箭进行消耗,只有在冲锋的时候,或是抵御敌军冲锋的时候才会使用近战武器。不过在这些进展武器当中,是否是长度越长越占优势呢?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寸长一寸强”。

公元前280 年,亚平宁半岛南部,赫拉克利亚。

两万罗马士兵排成整齐的三列阵,同样数量的意大利同盟军围绕在他们周围。新兴的罗马共和国正焕发出朝阳般的光彩。士兵们来自于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人人同仇敌忾,奋勇争先。这让他们在亚平宁半岛所向披靡。站在他们对面的是来自希腊伊庇鲁斯与马其顿的两万职业雇佣兵,由希腊最好勇善战的国王皮洛士指挥。一万到一万五千轻步兵、弓箭手、骑兵与战象兵为他们提供支援。两阵对圆,双方士兵好奇地打量着对方的方阵。他们都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阵列:罗马人手持标枪、短剑与盾牌,排列成纵列保持一定间隔的横队;而希腊人则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长达6米的超长矛如同金属的密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双方的将军和士兵此时无法预知,他们的战斗将为历史所铭记,因为这是马其顿方阵与罗马方阵的第一次碰撞。

自从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讲述了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米的超长矛遗迹,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超长枪方阵的影像之后,超长枪便激发出了观众的浓厚兴趣。马其顿方阵、瑞士方阵和西班牙方阵这几种典型的超长枪方阵成为热门话题。一种观点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五行矛头组成的密集正面无坚不摧,是“冷兵器巅峰”。一时间,枪杆长度似乎成为长枪战斗力的唯一评判标准。

《周礼·考工记·庐人》中说,步兵使用的酋矛长“一常零四尺”,战车兵使用的夷矛长“三寻”。周代“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因此酋矛长度为二十尺,夷矛则长达二十四尺。根据闻人军教授的意见,《考工记》中的齐尺长度在19.5 厘米至20 厘米之间。因此曾有人论证说,战国时期的步兵用矛长达4 米,而战车兵用矛则长达4. 8米。这样的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传统重步兵使用的长矛的长度,和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5 米超长矛长度相当,仅次于继业者战争时期的6 米超长矛。

但是,考古发现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1978 年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前后)出土了四十九支长矛和其他几十支长柄兵器,保存相对完好。其中最长的长矛连柄4. 36 米长,但大部分长柄的长度在3米或以下。在其他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长矛,全长在2~4米之间,以3米左右长度的最为常见。而《考工记》中的酋矛和夷矛,却从未在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至于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 米的超长矛,仅有编号为T19K0027的一处遗迹,对于其性质,考古学家们仍然争论不休。而虽然在兵马俑中出土的长矛矛头不少,但是矛杆却没有完整的遗存。在其他长枪类武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几支铍,连铍头在内全长大约在3.6米到3. 8米之间。对于秦军中是否存在过使用6~7米长的超长矛的方阵这一问题,学界仍然莫衷一是。

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超长枪方阵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明末清初史学家、武术家、诗人吴殳所著的《手臂录》是记录明末清初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在这本书中,吴殳记录了两种分别叫作“沙家枪”和“杨家枪”的枪法流派。沙家枪又称“沙家竿子”,长度为“丈八至二丈四”;杨家枪长度“丈四为正,加至丈六”。明代营造尺约为32厘米,十尺为丈,则“沙家竿子”最长可达7.6米,杨家枪也可以达到5. 1米。这个长度已经非常接近同时代欧洲西班牙方阵与古斯塔夫方阵所用的长矛。

吴殳进一步论述说,在当时的军队中,杨家枪法和沙家枪法尤其为指挥官所青睐。因为其学习简单,攻击力强大,适于排兵布阵,特别适合密集方阵使用。这一论述也为同时期其他军事著作所证实。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盖沙家竿子、马家长枪各有其妙,而有长短之异……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练兵实纪·杂集·长枪解》一篇也说:“长一丈七八尺,上用利刃……初则用之南方杀倭,全赖于此。”

根据戚继光关于长枪的见解,结合鸳鸯阵阵图,可以看出戚家军的鸳鸯阵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灵巧的小型超长枪方阵。阵列第一排是用于防止敌人贴身近战的刀牌手,第二排是持5米长枪的狼筅手,第三第四排是持6米长枪的长枪手,最后是担任反突击、保护侧翼等任务的镗钯手。鸳鸯阵第一排的刀牌手和西班牙方阵前列打鼠战的持剑火枪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跟在长枪手后面的镗钯手则让人想起瑞士方阵中担任同样任务的戟手。当鸳鸯阵按队、旗、局、司、总、营的编制组合为大型方阵的时候,其作战方式也与欧洲同时代的方阵战术近似。

那么,这是否能够说明,无论东方西方,超长枪方阵都是冷兵器时代无往而不利的巅峰呢?吴殳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手臂录·卷六》说:“夫枪腰长者软,短者劲,用法由此而分也……竿子长软,两腕虽阴阳互换,但可以助顺臂力,使无倔强,实不能以根制头。故拿、拦尽处,枪尖正摇,戳即斜去。摇定而戳,彼已走出,苟非十字步追之,戳何能及?”

吴殳认为,枪长超过一丈二尺(约3.8米),则无论枪身使用哪种木材,都会因为自重问题导致下垂变软。所以无论沙家枪还是杨家枪,枪身都偏软。偏软的枪身首先是不利于格挡,其次是很难精确控制枪头,尤其是无法控制枪头的摆动。摆动的枪头当然不利于精确刺中目标,也就影响了长枪的攻击效果。换句话说,超长枪的刺杀效果实际上不如较短的长枪。

很多人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于正面集中了5 层矛头,所以无坚不摧。但在16 至17世纪欧洲超长枪方阵间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种叫作“推矛”(Push ofpike)的现象。如1525 年的帕维亚之战、1544 年的切雷索莱之战、1600年的尼乌波特之战,都发生了“推矛”。所谓“推矛”,就是双方长矛手都奋力向前时,双双突破了对方长矛方阵的攻击,双方的长矛纠缠在一起,而士兵们则像打橄榄球一样拥挤在一块儿。此时,谁也无法再用长矛攻击对方。在有人想起抽出匕首捅黑刀之前,战场会变得像街头斗殴一样滑稽。“推矛”现象的一再出现,也显示出超长枪方阵的正面杀伤力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强大无敌。

“推矛”对阵列是有害的,但此时通常没有多少别的选择

练习在发生“推矛”以后如何保持队形并脱离“推矛”状态也是现代战场复原俱乐部的一项重要训练课程

此外,吴殳在书中介绍说,全木质长柄重量较大,可达十斤以上(明斤,约6公斤)。由于长枪极长的力臂,其自重力矩相当大,使用这么重的长枪刺杀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根据史书记载,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将其方阵的长矛由他父亲腓力二世时代的大约4米增长到大约5米后,为了减轻士兵们的负荷,不得不把重装步兵的盾牌直径从1米缩小到60厘米,并且取消了金属盔甲,让士兵们使用较为轻薄的皮甲和亚麻甲。

吴殳还介绍了另外几种长枪门派,包括“石家枪”、“峨眉枪”、“马家枪”等。这些门派所用的长枪全长多在“九尺七寸”(约3.1米)这个经验数值上。吴殳认为这是在考虑重量、长度、重心、握把大小等因素之后,定下的最趁手好用的尺寸。长枪枪柄使用牛筋木、剑脊木等刚性较好的硬木制作,几乎不会弯曲。由于枪器本身既硬且重,所以运用手部动作可以做出技巧高超的防守动作,可以灵活控制枪根,运用各种革枪的技巧,然后步步进杀。不过,也由于其需要高超的技术,所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吴殳所论述的3.1米长枪和伊菲克拉特斯的希腊重装步兵长矛长度高度吻合。而这个长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常见的长柄武器长度,或许可以称3米长枪为标准长枪。在希腊、马其顿数百年的辉煌历史中,长矛的长度在反复斗争与变化发展中辩证演进。尽管在很多人看来,马其顿方阵代替了希腊方阵,马其顿长矛也代替了希腊长矛,但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很少对此武断定论。因为事实上,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很久,希腊方阵仍然存在,并且创造过许多辉煌的胜利。回顾一下希腊方阵和马其顿方阵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抓住标准长矛与超长矛之间辩证关系的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龙在古代指天子,为什么还有卧龙赵子龙?

全文共 2248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虽然是一种只存在于古代的各种神话故事中的生物,但是一直以来,地位却可以说还是非常高的了。毕竟在古代,一直都有“真龙天子”的说法,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在人间的地位可以说是“真龙”,而皇帝所使用的东西也都带有龙字,比如龙袍、龙椅、龙撵等等。很多与皇帝有关的东西,不管是文字也好,还是物品也好,在民间可以说都是禁止使用的,有着很严格的规定。然而龙这个字却似乎并没有那么规定,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号称卧龙,而赵云的字也是子龙,这是为什么?龙这个字在古代难道是没有使用规定吗?1.为什么诸葛亮敢自称卧龙

在有关三国的那段历史之中,最闪耀的星星就是诸葛亮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要不是刘备慧眼识珠,很早将其纳入麾下,蜀国可能也不会发展到后来的规模。他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为他所信任的主公出谋划策,帮助他打下了一片江山。甚至在主公死后,他依然谨记他临死之时的嘱托,为他的儿子鞠躬尽瘁,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而诸葛亮在没有被刘备请出茅庐之前,在地方上就有“卧龙先生”的美名。关于他的这个号,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因为他居住的地方名字叫作“卧龙岗”,而另一种则是因为他深藏功与名,本身聪慧通透,了解天下各方的势力分布,对事物的认识比常人更加明白,本来是佼佼者,但却在这一个小地方归隐,没有出去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所以将其称之为“卧龙”,意为还在躺着的一条龙。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龙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是皇家的专属物。皇帝所穿的衣服是“龙袍”,坐着的椅子是“龙椅”,皇帝的身体是“龙体”,皇帝的胡子是“龙须”,人们普遍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基本上只能是皇帝或者皇室成员才能够使用。那他为什么还敢称“卧龙”呢?是他对皇位有觊觎吗?

事实上,因为我们对古代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电视剧,而电视剧中占数量比重最大的是离我们现在最近的清朝剧,那个时期的皇帝确实使用“龙”元素较多。但其实在元代之后,“龙”才成了皇室专用。

在唐朝时期,黄色才开始成为权贵和帝王之家的颜色。宋朝时,我们去看那个时候的皇帝画像就会发现,他们平时穿的衣服上面并没有龙。而且当时的帝王较为偏重红色,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明黄色的龙袍。在元朝之后,开始正式禁止非皇室成员使用龙的形象。

而且即使他们后期开始将“龙”变成了他们的独属物,也仅仅是在一些花纹绣饰方面,在人名和地名上面也没有限制。类似于“黄龙乡”“安龙镇”这样的地名比比皆是,像“毛文龙”、“罗龙文”这样的人名也不少。古代的帝王在这方面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严苛和霸道。现在有人根据这个“卧龙”,竟然随意推断诸葛其实是历史上真正的汉献帝,实在是无稽之谈。2.龙字需要避讳吗

如果你不避讳,将会迎来全社会的鄙视与声讨,不仅是在取名字这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在念到父母的名讳时,要用其他语音来代替,在写到父母的名讳时,采用减笔或者其他字替代。

在红楼梦中有一处讲到贾雨村在给林黛玉上课的时候,发现年幼的黛玉总是会把敏念成密,后来才发现林黛玉的母亲叫做贾敏,作为女儿,林黛玉必须得避开母亲的名讳。

与孝相对的就是忠,父母的名讳需要避,君主的名讳,那更是要避的则无旁贷。大家还记得初中时候很辛苦,才背下来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吗?还记得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

以俟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人风其实就是民风,你说写民风不就得了嘛为什么还整一个人风呢?问题就出在柳宗元是唐朝人,唐朝有一个千古一帝李世民,这个名字真的是很普通,很普通

可是由于他的身份不普通,作为大唐帝国的天子,大唐的子民都得避讳。所以六部中的民部改成了户部,柳宗元也不得不将民风,改成了人风。

由于皇帝的名字至关重要,牵扯到避讳的问题。可是有些老皇帝就特别不自觉,给自己的儿孙起名起的特别的随意,用的都是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字眼。一旦这些儿孙登基当上了天子,那全天下就得喜迎一波改名潮。

好在有些皇帝就特别自觉,觉得全天下人改名字太麻烦,还不如皇帝老子自己把名字给改了,比如清朝的嘉庆皇帝,一上台就把自己的名字永琰改成了颙琰,充分显示了他的亲民作风。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名字里面带有龙完全没有问题,真正要避开的是先人以及皇家的名讳,这才是得绕开走的大雷。3.古人名字里为什么能带龙

因为在那个时候,皇权还不是很严格,龙还不算是皇家专属的事物,到了后期这件事情才渐渐被皇家重视起来,目的是为了显示皇权的威严以及不可侵犯,但是名字里带龙什么的忌讳也不是很大。

龙和凤在古代是只有皇上可以用,但是并不是说你不能用它来起名字,你只要不把它印下来穿在身上就没事,你可以画龙画凤,你也可以属龙,百姓中也有姓龙的呢。这种事情你怎么管呢,全国那么多人,每个老板姓取名字都要管的话,皇帝会不会很累啊?再说古人避讳是避讳的名字,只要不跟皇室用一样的名字就不会有什么关系。

古代的皇权规矩是有阶级地位的,比如说,在不同的事物上规定龙和凤的定义,举个例子,像龙袍和凤袍,不同的龙和凤的形态,不同的颜色,这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这是属于皇权的象征,是被规定死了的,是无法僭越的。你不能用在衣服上,否则会被视为谋反,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戏服中的龙袍,细节上处理的不同,也就不算违规。

所以说不管是姓龙还是名字里带龙,都不具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皇上也不会因此而忌讳你。况且龙本身在古代就是一个代表吉祥的事物,古代人取名字里带龙纯粹就是为了好听,听起来会感觉很威风,古代人就是跟我们现代人取名的心理也差别不会大到哪里去,毕竟是我们的老祖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fǔ)、黄庭坚、欧阳询、柳公权、苏轼最为出色。其中,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赵孟頫,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书法家、画家、诗人,博学多才,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代长须牧羊犬的形态特征

全文共 186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长须牧羊犬(详情介绍)

古代长须牧羊犬一直是受人类欢迎的品种之一,他不仅是人类的最佳伴侣,更是优秀的工作犬。是一种自然的、未加修饰的品种。代长须牧羊犬理想的成年雄性肩高应约为21~22英寸;成年雌性肩高应约为20~21英 寸。高度低于上述标准属于严重缺陷。严格遵守这一尺寸标准,是为了确保古代长须牧羊犬为中型犬。头部头部与身躯比例恰当。脑袋平而宽;止部适中;面颊位于眼睛 之下;口吻结实而丰满;前脸(口吻)的长度与脑袋的长度(从止部到后枕骨的距离)大致相等。鼻镜大且略方。象被 截断的口吻属于缺陷。眼睛:眼睛大,眼神温柔而友爱,眼睛既不圆也不突出, 位置分的较开。眉毛圆拱,向两侧分开,有足够的长度,能与两侧头部被毛平滑接合。(参见‘眼睛颜色 ’)耳朵:耳朵中等大小,垂耳,覆盖有很长的毛发。与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 当狗警惕时,耳根略微举起。牙齿:牙齿结实而白,剪状咬和。完整的齿系最为 理想。颈部颈部的长度与身躯比例恰当,结实而略拱,平顺地与肩部结合。前躯肩部向后倾斜,角度约45度;从肩胛最高点向前,到肩胛与前臂的结合点所形成的直线,与前臂从与肩胛结合点向下,延伸到肘部的直线,正好呈清晰的直角。肩胛骨在马肩隆 处相互依靠,但它们充分向外倾斜,给肋骨提供的足够的扩张空间。前肢直且垂直于地面,坚固但不笨重。骨骼被蓬 松的毛发所遮蔽,脚腕柔韧而不软弱。身躯身躯的长度大于高度,比例 接近5/4。身躯长度是指从前胸到臀部最后点的距离,身躯高度指的是马肩隆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背的长 度是指胸腔的长度,不包括腰部。背线水平。肋骨从脊柱向外扩张,但两侧平坦。胸深,延伸到肘部。腰 部结实,水平的背线平顺的与弯曲的臀部结合。平坦的臀部或陡峭的臀部都属于严重缺陷。后躯后肢有力且肌肉发达,大腿及后膝关节适度倾斜。飞节低。正常站立时,从后面观察,飞节垂直于地面 且相互平行,从侧面观察,后足爪位于臀部末端的垂直线之后。后肢被蓬松的被毛所覆盖。尾巴尾巴位置低,长度为尾骨末端能延伸到飞节。狗在正常站立时,尾巴下垂,且尾巴末端略向上 卷,当狗兴奋时或运动时,卷曲加重,且尾巴可能凸起,但决不能卷曲到垂直线。尾巴上覆盖着大量毛发 。足爪足爪为卵形,脚垫厚实。脚趾圆拱而紧凑,有毛发覆盖(包括脚 趾之间)。被毛有双层被毛,底毛柔软、厚实且紧密。外层披毛平坦、 粗硬、结实且蓬松,没有绒毛状或蜷曲,但是,略呈波浪状是允许的。被毛自然的从身体两侧垂下,但不 能以人工方式分 开被毛。毛发的长度和密度应该足够提供保护作用,并能很好的勾勒出狗的外形轮廓,决不能过分浓密以 影响身体自然的外形轮廓。其外表应该经过精心整理而显得自然和谐,但决不能用任何方法修剪被毛。在 头部、鼻梁上覆盖着略显稀疏的毛发,这些毛发略长,向两侧下垂并遮盖了嘴唇。在面颊、下唇、下颚等 部位的毛发长度,向胸部方向逐渐增长,形成典型的胡须。过分长的被毛、丝状的被毛、或以任何方式修 剪被毛,都属于严重缺陷。颜色所有古代长须牧羊犬出生时,可能是黑色、兰色、褐色或驼色,带或不带白色 斑纹都可以。成熟以后,被毛颜色会变浅,出生为黑色的狗,颜色会变成不同深度的灰色:从黑色到蓝灰色到银色;出生为褐色的狗,颜色会变为从巧克力色到沙滩色等不同深度的颜色;出生为兰色和驼色的狗 也会变成从深到浅不同深度色调的颜色。白色斑纹,只应该出现在脸部的白筋、脑袋上、尾巴尖、胸部、腿和足爪及围绕颈部。白色不应该出现在身躯上(马肩隆之后的部分)、也不能出现在脸上眼睛周围。有 时出现褐色斑纹是可以接受的:褐色斑纹应该出现在眉毛、耳朵里面、面颊、尾根下面,及在腿上,白色与主色调交界 的地方。色素沉积古代长须牧羊犬的色素与被毛颜色是相关的。出生为黑色 的狗,鼻镜、眼圈和嘴唇为黑色;反之,出生为兰色的狗,色素沉积就为兰灰色;出生为褐色的狗,拥有 褐色的色素沉积;而出生为驼色的狗,色素沉积会浅一些。色素沉积的颜色应该完整充分,无污点色斑。眼睛的颜色眼睛的颜色一般与被毛颜色一致,出生为兰色或驼色的狗, 眼睛颜色略浅是正常的,不属于缺陷。步态动作舒展、顺滑而有力。充分的前躯伸展和强大的后躯驱动力配 合默契。背线水平且稳固。足爪抬起的高度仅仅使其离开地面,给人一种狗是在滑行的印象。动作柔软而 灵活,使狗能急剧转弯或突然停止(作为牧羊犬必须的技能)。从前面或后面观察,不论什么速度,对应的前后肢都在同一平 面内(从肩或臀到脚垫)运动。腿直,但速度增加时,足爪向内靠拢,直到快速跑时,足爪聚拢在身体中心线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加九锡的人都篡位了,究竟是不是巧合?

全文共 2118 字

+ 加入清单

“加九锡”是什么?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古代的一种封号、爵位,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别的人的封号没那么高但加九锡特别高而已。然而这里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历史上但凡是“加九锡”的人,最后基本上都成了“逆贼”,都篡权篡位了,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呢?加九锡在古代究竟意味着多高的地位,是因为在加九锡之后,他们都觉得自己基本上已经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可以不听号令了吗?究竟是加九锡之后都有了谋逆之心,还是本来就有,只不过加九锡让他们更进一步呢?1.加九锡是什么意思

加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锡,在古代通“赐”字。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记载见于《礼记》。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lù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

玄牡二驷,即黑色的公马八匹。

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 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则。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

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

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

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bēn)。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

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

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宫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2.加九锡谋逆是不是必然

这应该是一种必然了,因为“加九锡”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种人长期以往一定会对皇位有所窥觊,这也是为什么“加九锡”的人最后都篡位了。九锡的锡在古代通“赐”字,意思为皇上专门赐给诸侯和大臣的九种礼器,它们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在当时这可皇帝对大臣们的最高赏赐了。

九锡最早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汉平元年(公元四年)四年,朝廷应九百大臣之请,赐王莽九锡,象征最高礼节。四年后,王莽篡夺汉朝,建立了新王朝。继王莽之后,“加九锡”的曹操和司马昭虽然没有篡夺王位,但篡夺王位的意图是众所周知的。东晋时期,权力大臣权臣桓温也计划篡夺九锡王位,但直到他去世,他也没成功。

获九锡具有象征意义,是皇帝用来表彰其高尚品格、卓越能力和杰出功绩的大臣。获得九锡的大臣不仅有类似皇帝的,而且有与皇帝接近的权力,他的地位相当于“副皇帝”。古春秋时期的霸主,如齐桓公,在魁克遇到了诸侯,周帝给他鞠躬和骑马。晋文公打败楚国,周帝给了他弓、马。这些都代表着周帝对其霸权地位的承认。

接受九锡的人不一定篡夺王位而成为皇帝,篡夺皇位的人不一定接受九锡。然而,如果九锡被授予了,篡夺王位就更容易了。从新王朝的王莽到唐代的李渊,许多有权势的官员都接受了九锡篡位。3.历史上加九锡的名人

什么是“九锡”。皇权最盛的汉武帝朝,就首先议论过“九锡”之礼。后来曹操接受过汉献帝所赐予的“九锡”,具体是: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弓矢等。本来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东晋朝廷就曾屡赐给过桓温羽葆鼓吹,班剑,甲仗等,大多拒而不受罢了。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汉书·武帝纪》中说:元朔元年[公元128年]颜师古注引应劭语,以车马、衣服、衣器、朱户、纳陛、虎贲百人、鈇钺、弓矢、秬鬯[chang,音同厂,乃春秋时盛谷物之用,后专为祭祀用品]为九锡。

说出纬书《礼·含文嘉》,见《春秋公羊传》庄公元年何休注。王不劳而获谋代汉室,先受九锡,使公卿大夫奏请,据“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

《周礼·春官·典命》与《礼记·王制》,意为官爵的九个等级,“上公九命”,为最高的等级。王莽将其与上述车马等牵合,受衣服(包括佩刀、玉饰、色履)、车马、弓矢、斧钺、秬鬯、玉珪瓒、朱户、纳陛、虎贲三百人,仅略异汉献帝建安末,曹操为魏王受九锡,顺序全依《礼·含文嘉》,惟虎贲三百,又以珪瓒为秬鬯之副,合为一种。后两晋、南北朝大臣谋夺帝位者,都照此例,先加九锡。乃以承天命之意。

历史上有不少功臣拒受九锡以避嫌,譬如李严曾向诸葛亮试探劝进受九锡,诸葛亮回答要灭魏之后再接受。《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王莽被汉朝授九锡,后建新朝

曹操被汉朝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

司马昭被曹魏授九锡,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

孙权被曹魏授九锡 ,后建东吴

桓玄被东晋授九锡,后建桓楚国

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

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王世充要求隋朝皇泰主杨侗给予九锡成功 ,后自立国号郑。

北齐献武皇帝高欢,死后魏帝元善见也给他加九锡。后他的儿子高洋,创立北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免官为什么叫“丢了乌纱帽”?乌纱帽的来历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官员被罢免,一般会称作“丢了乌纱帽”,以至于传到现代依然适用,那这个乌纱帽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乌纱帽最早在民间属于很平常的一种便帽,后来慢慢发展为给官吏佩戴的帽子。东晋时期就有官员戴乌纱帽,但直到隋朝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官服的一部分。到了唐宋已经十分盛行,明朝后乌纱帽正式成为当官的代名词。所以官位没了,乌纱帽自然也就没得戴了。

在古装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纱帽”,随时会被摘掉。那么,这“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乌纱,是古代官帽的名称。有文献记载: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东晋成帝时,凡在宫里做事的人,都要戴上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不过,当时还没有“帽”这个称呼,而是叫“乌沙”。这顶“乌沙”,当时只是仆人们的穿戴。晋朝的贵族们都是戴着高高的白色纱。后来,南朝宋明帝时,有个叫王休仁的官员,为了标新立异,把一块黑纱的四边扎起来,做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王休仁戴着自制的帽子在街上走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于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样式大方,所以人们开始仿制着戴起来这种帽子。

到了隋文帝时期,“乌纱帽”一词开始出现。根据《通典》的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沙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意思是说,由于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低级小吏,都跟着赶起时髦来。到了唐朝也是如此,唐太宗甚至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不过,皇帝和百姓都戴着同样的帽子,身份不好区别。于是,隋文帝就定下了一条规矩: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来区别官职的大小。一品的玉饰有九块、二品八块、三品七块、四品六块、五品五块、六品以下及老百姓的乌纱帽就不准装饰玉饰了。

到了宋代,“乌沙帽”终于定格为官员的专利。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了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官员的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翅。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会忽悠忽悠地颤动。皇上居高临下,当然会看得清清楚楚。此外,赵匡胤还要求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免得高级别的大臣觉得自己与低级别的官员没有分别,心里不舒服。赵匡胤这份机巧的心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朝堂之上,果然秩序井然。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做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但皇上就不用戴了。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了官员的一种特有的标志。

清初顺治皇帝入关时,收留了很多明代的降臣。为了笼络人心,清廷允许地方官员继续穿明代的朝服,戴明代的乌纱帽。等到清室政权巩固之后,清廷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只是人们仍然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了官位的代称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罢官称为“丢了乌纱帽”。

展开阅读全文